中国水产经济数据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经典)
一、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一)概况我国海洋鱼类近2000种,其中300多种是重要经济鱼类.60—70种是最为常见而产量又较高的主要经济鱼类。
就海区而论,以南海的鱼种最多,有1000多种,其中具有捕捞价值的有100—200种。
东海鱼类有700多种,但产量却比南海高,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
黄海、渤海两个海区的鱼类共有25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约40种。
我国海洋鱼类具有下列特点:(1)鱼的种类多。
中国海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跨越近40个纬度。
生活在中国海的鱼类既有暖水性的,也有暖温水性和温水性的,黄海北部有冷水性鱼类。
南海的许多鱼类则与印度洋鱼类相似,因此,我国海洋鱼类的种类位居世界前列。
(2)高产鱼种类少。
中国海水文气象要素的差异大,季节变化亦大,因而适应多种鱼类生活,但也因此不能出现巨大的单一鱼类群体。
除少数鱼种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外,大多数鱼种的年产量约在5万吨以内。
(3)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
由于我国近海饵料丰富而广泛,因而缓和了鱼类之间的食饵竞争,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鱼类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3龄,繁殖力比较高。
饵料基础的丰富也使鱼类的食性比食性单纯的高纬地区鱼类复杂得多。
有的鱼既食浮游生物,也食底栖生物。
鱼种间关系复杂。
(4)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
不同的鱼种产卵的时间不一。
一年四季都有鱼类产卵。
如东海的小黄鱼在3—4月产卵,大黄鱼在4—6月产卵,带鱼在5—7月产卵。
产卵场则广泛分布于江河入海口,近岸浅滩处及离岸较远处等内外水域。
(5)分布比较集中。
中国海的中下层鱼类多为浅海性鱼种,大多栖息在1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区,受大陆架局限,水平洄游范围较小。
如大黄鱼栖息水深一般不超过60米,小黄鱼在深于100米的海域不多见。
在100—200米深的海域则生活一些暖水性的鱼类。
各种鱼类多麋集在大陆架浅海水域,渔产分布比较集中。
(二)主要经济渔类资源(1)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底层鱼类是生活在海底和海底附近水层中的鱼类。
中国渔民收入及支出情况
中国渔民收入及支出情况一、渔民收入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不但改善了中国人民的食物营养结构,繁荣了农村经济,也为保障食物安全、减少贫困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农渔民收入的来源,特别是在广大老少边穷地区。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中国渔民收入有所增长,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37元,是1985年的35倍。
提高渔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据统计,2020年中国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37元,同比增长3.5%。
江苏渔民人均纯收入29803.48元,排名全国第一;第二是浙江,渔民人均纯收入29192.3元;第三是上海,渔民人均纯收入28975.14元。
在渔民家庭的全部收入中,经营收入是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近九成。
2020年中国渔民家庭总收入71669.28元/人,其中:家庭经营收入63728.27元/人,占88.92%;工资性收入4957.09,占6.92%;财产性净收入426.67,占0.60%;转移性收入2557.25,占 3.57%。
可以看出经营渔业收入仍是渔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渔民还是在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获得收入,非渔业经营收入渠道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2020年全国各省市渔民家庭总收入最高的是天津(216506.5元/人);其次是新疆(154913元/人);第三是上海(148575元/人)。
家庭经营收入排名前三的省市依然是天津、新疆、上海,家庭经营收入分别是205698.7元/人、152841.3元/人、139313元/人。
工资性收入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是福建、浙江、天津,工资性收入分别为46619.61元/人、11501.22元/人、7688.02元/人。
财产性净收入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是山西、江苏、天津,财产性净收入分别为5037元/人、1252.33元/人、1007.1元/人。
2024版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版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水产养殖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水产养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水产养殖产值占全国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水产饲料行业作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支撑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
一、水产养殖业发展情况2024年,中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产值不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其中淡水养殖占比近80%,海水养殖占比约20%。
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水产养殖技术逐步完善,水产养殖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二、水产饲料行业发展情况水产饲料行业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支撑产业,为水产养殖提供养分和营养。
2024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扩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饲料行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三、水产饲料行业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水产饲料行业将越来越关注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差异化发展:水产饲料行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将更加突出产品差异化和创新。
3.科技创新:水产饲料行业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行业走向更高水平。
四、水产饲料行业发展建议1.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2.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3.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和渠道,提高行业市场占有率。
总之,2024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行业前景广阔。
未来,水产饲料行业将依托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理念,加快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水产养殖产业,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当今,我国水产养殖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它不仅为社会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首先,我国水产养殖的经济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根据中国水产养殖协会的统计,我国水产养殖产值在过去十几年中从2000亿元猛增至2020年的2万亿元,增长了10倍以上。
截至2020年3月,我国水产养殖总产值达到
其次,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技术改造、技术改良、技术引进,到先进的技术设备,全面推进了水产养殖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化,提高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我国水产养殖政策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水产养殖经营,支持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国际化。
未来,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趋势是明显的。
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我国水产养殖将持续规模化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日益提高,经济效益也将持续改善。
总之,我国水产养殖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发展趋势也十分明显。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改进水产养殖技术,积极倡导精准
养殖,努力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水产强省排名
中国水产强省排名我国水产品产量区域集中度高从产量看,排名前10位省份合计产量4289.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84.11%,全国4/5强的产量集中在10省份中,堪称中国水产大省;前5名产量合计2942.7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8%,全国2/3的产量集中在5省份中。
堪称中国水产强省。
他们依次为山东、广东、福建、浙江、辽宁,且全部是沿海省份。
由此看出,中国水产品产量集中度非常之高,多数集中在海洋大省。
(出自农博网水产频道)前5名中,海水产品所占各省总产量比重均在50%以上,山东、福建、浙江、辽宁海水产品比重高达80%以上,浙江高达93.16%,广东较低,也接近60%。
前10名中,产量增长幅度较高的为辽宁、湖南、江苏、广西,增长幅度均在6%以上,辽宁高达8.7%。
淡水鱼看点出现在并不处于优势产业带的省区淡水产品产量排名第一的是湖北,前5名依次为:湖北、广东、江苏、湖南、安徽。
我国淡水产品集中在中南、东南与东部地区。
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江西5省淡水产品产量1118.2万吨,占全国淡水产品总产量的51.2%。
前10名淡水产品产量1808.25万吨,占全国淡水产品总量82.8%,在全国市场上形成绝对优势。
广东、江苏两个海洋省份淡水产品产量排名2、3位,让人刮目相看。
四川地处大西南,与很多省份比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四川跑步进入全国淡水产品产量前10名,增长幅度14.05%远远高出其它省份。
14.05%的概念是,四川2005年一年增加淡水鱼产量12万吨,比西北地区最高省份一年总产量还多。
比同处西南的云南高出3倍,比贵州高出9.4倍。
四川水产与渔用饲料界出了以通威集团、凤凰集团为龙头年产100多万吨渔饲料的生产企业,以芳草、华强、三友、科邦为龙头的渔药生产企业。
(出自农博网水产频道)这些民营企业在全国赫赫有名,在各自的产品领域中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水产民营企业的崛起是四川水产业大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时势造英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众多的民营企业在创造辉煌。
我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的渔业资源
• 但渔业统计和市场销售约200种。 • 按渔业资源栖息水层、海域范围和习性可
分为:
•
• • • • •
中上层渔业资源 底层或近底层渔业资源 河口渔业资源 溯河产卵洄游鱼类资源 降河产卵洄游鱼类资源 高度洄游种类资源
中国的渔业资源
• 根据FAO的统计,全球捕捞约为800种,按渔获
• • • • • • •
建立全球和区域性渔业情报网络。 • 全球性:GLOBFISH • 区 域 性 : INFOFISH ( 亚 太 地 区 ) , INFOPESCA ( 拉 美 和 加 勒 比 海 ) , INFOPECHE(非洲),INFOSAMAK(阿拉伯 国家),EASTFISH(东欧国家),INFOYU (中国)
周年月平均温 度等 5-11 月为明水 期,其月平均 水温 7-24°C
周年月平均温 度等 长江流域 南温带和亚热 月平均水温 6 带之间 °-29°C, 降水 丰富,气候温 和。 珠江流域 亚热带 月平均水温 13°-30°C, 降 水特别丰富。 新疆、青藏高 高原地区 水温差别很大 原
流域
位置
1-10 小规模 渔业 银鲳、三疣梭子 蟹、曼氏无针乌
•
贼约280多种
中国的渔业资源
• 等级 实际渔 渔业 捕获 • 获量(万吨) 规模 对象 • IV级 0.1-1 地方性 黄姑鱼、鮸鱼、 • 渔业 口虾蛄等300多种 • V级 •
<0.1 兼捕性 黑鲷、大菱鲆、 渔业 龙虾等150多种
中国的渔业资源
三.中国渔业的自然资源
• 1、海洋渔业的自然环境 了 • 中国周边海域从北纬41°-约北纬6°,
与此跨35个纬度。东西从鸭绿江口到东兴 约16个经度。 • 径流量1.5亿立方米。 • 总面积482.7平方公里,大陆架面积140万 平方公里。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渔业经济是指个体渔业经济单位有效取得和利用经济资源及物品,促进自身发展的一切活动。
渔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经济。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一、渔业经济发展现状1、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754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3517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935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8091亿元。
在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中,休闲渔业产值826亿元,同比下降14.32%。
在渔业产值中,淡水养殖产值638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47.25%;海水养殖产值3836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8.38%;海洋捕捞产值219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16.26%;水产苗种产值693亿元,占渔业产值的5.12%;淡水捕捞产值404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99%。
2、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2021-2027年中国渔业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2020年,全国渔业总人口1721万人,比上年减少107万人,同比下降 5.88%;在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555万人,比上年减少45万人,同比下降7.50%。
渔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种职业,从事鱼、贝、藻等水生动植物的繁殖、饲养和捕捞等工作的人员。
2020年,全国渔业从业人员1240万人, 比上年减少52万人,同比下降4.03%。
3、渔民人均纯收入从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来看,渔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
截至2020年底,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1837元,比上年增加729元,同比增长3.45%。
4、水产养殖面积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03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2千公顷,同比下降1.02%。
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9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千公顷,同比增长0.17%;淡水养殖面积504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6千公顷,同比下降1.48%。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水产养殖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对我国经济和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中国水产养殖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2024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了约7600万吨,是全球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水产品产销总值超过1600亿元。
而且,中国水产养殖行业还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有助于农民增收致富。
但是,中国水产养殖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养殖规模过大、密度过高等问题导致了水质污染、养殖品质下降等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全景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安全、健康的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
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为水产养殖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使得水产养殖更加高效、规模化,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3.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水产养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4.健康养殖:为了解决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倡导健康养殖理念,采用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和模式。
5.海洋养殖:海洋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国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养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行业发展趋势:1.环保化:养殖企业将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养殖对水质的污染,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品质化:养殖企业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3.专业化:养殖企业将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
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
本刊讯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全国渔业 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落实全国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立足新形势、新 职能、新要求,坚持“提质增效、减 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 目标,继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稳步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6月16 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 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公报 内容如下。
养殖 产量
5079.07 2708.61 567.44 1457.94 254.39
90.71
海水养殖
产量
同比(%)
2065.33 160.58 174.38 1438.97 253.84 37.55
1.68 7.41 2.40 -0.34 8.30 13.44
淡水养殖
产量
同比(%)
3013.74 2548.03 393.05
渔船年末拥有量
年末渔船总数73.12万艘、总吨位 1040.24万吨。其中,机动渔船46.83 万艘、总吨位1004.84万吨、总功率 1990.53万千瓦;非机动渔船26.29万 艘、总吨位为35.39万吨。
2
/ 2020年第7期类 贝类 藻类 其他
表1 2019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 单位:万吨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 2116.02亿元,海水养殖产值3575.29亿 元,淡水捕捞产值398.09亿元,淡水 养殖产值6186.60亿元,水产苗种产值 658.49亿元(渔业产值以国家统计局 年报数据为准)。
图1 2019年渔业经济总产值构成
渔业产值中(不含苗种), 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值比例为 46.4:53.6,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 值比例为79.5:20.5。
中国海水产品发展现状分析,以天然生产为主,人工养殖为辅
中国海水产品发展现状分析,以天然生产为主,人工养殖为辅一、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水产蛋白的需求不断增长,水产品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海水产品作为水产品的重要部分,市场规模也逐渐上升。
国内对海水产品养殖行业管理也不断加强。
而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也影响着海水产品的供给。
二、产量1、水产品产量水产品产量是衡量渔业产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水产品供给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水产品市场运行平稳,水产品的供给呈稳步上升的走势,2018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547.66万吨2019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480.2万吨。
2、海水产品产量海水产品作为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水产品产量增速却呈现下降走势。
2018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为3301.43万吨,2019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为3282.5万吨,同比下降0.6%。
2014年来中国海水产品产量占比水产品产量持续下降,但占比基本维持在50%以上。
2019年中国淡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产量的49.3%,海水产品产量占比为50.7%,较2014年相比下降1.4%。
中国海水产品以天然生产为主,人工养殖为辅。
2019年中国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占海水产量的62.9%,人工养殖海水产量占比37.1%。
3、天然水产品产量由于国家对于捕捞海水产品的管理越来越严格,2015年来中国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逐年下降,2015年中国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达到了1435.73万吨,2019年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仅为1217.17万吨。
4、人工养殖水产品与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产量下降趋势不同的是人工养殖海水产品却逐年上升,2019年中国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为2065.33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34.11万吨。
预计未来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
贝类是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中最主要的种类,产量占海水产品产量69.67%;其次为藻类,产量占比12.29%。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引用格式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引用格式一、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4 761.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 313.8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 666.6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6 780.76亿元。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 987.65亿元,海水养殖产值3307.40亿元,淡水捕捞产值461.75亿元,淡水养殖产值5 876.25亿元,水产苗种产值680.80亿元(渔业产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二、渔民人均纯收入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8 452.78元,比上年增加1 548.58 元、增长9.16%。
三、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45.33万吨,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养殖产量4905.99万吨,占总产量的76.12%,同比增长2.35%;捕捞产量1 539.34万吨,占总产量的23.88%,同比降低2.96%。
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37千克(人口139008万人),比,上年减少0.23千克、降低0.50%。
在国内渔业生产中,鱼类产量3609.71万吨,甲壳类产量691.50万吨,贝类产量1 528.09万吨,藻类产量225.54万吨,头足类产量61.66万吨,其他类产量120.22万吨。
.总产量中,海水产品产量3321.74 万吨,占总产量的51.54%,同比增长0.62%;淡水产品产量3 123.59万吨,占总产量的48.46%,同比增长1.47%。
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产量2000.70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60.23%,比上年增加85.39万吨、增长4.46%。
其中,鱼类产量14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1.05万吨、增长8.44%;甲壳类产量163.12万吨,比上年增加12.70万吨、增长8.44%;贝类产量1437.13万吨,比上年增加47.76万吨、增长3.44%;藻类产量222.78万吨,比上年增加12.08 万吨、增长5.73%。
2023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
2022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水产品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水产品贸易普遍下滑,我国水产品贸易也未能幸免,面接近二十年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尽管如此,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没有动摇。
那么详细行情如何呢?下文是2022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据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814.15万吨,进出口总额293.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59%和5.08%。
其中,出口量406.03万吨,出口额203.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8%和6.29%;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
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同比削减11.61亿美元。
据了解,2022年全球主要水产品出口国家形势均不容乐观,挪威(-16.3%)、泰国(-10.6%)、美国(-3.7%)、加拿大(3.96%)、印度(-13.4%)、智利(-17.5%)等国出口额普遍下降,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依旧存在,但成本提升、汇率波动、融资困难、结构性产能过剩、同构竞争等问题必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国内生产成本持续提高,来进料加工贸易竞争优势下降受国内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水产品原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化以及外需疲软等因素影响,2022年起我来进料加工贸易结束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
2022年更是消失了出口量额双降,出口量112.34万吨,出口额52.2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35%和4.22%,占水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连续3年维持在24-25%之间,较2022年下降了约16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来料加工在来进料加工出口中所占份额也呈下降态势,2022年来料加工出口量22.55万吨,出口额13.1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41%和4.96%,出口额占来进料加工出口总额的比例降至25.21%,较2022年下降近13个百分点;进料加工出口量89.79万吨,出口额39.1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55%和3.97%。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1、简介:在过去20年,水产养殖是世界范围内食品领域增长最快的行业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2、产量分析: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达到4300万吨,有50%是不依赖饲料的,其中滤食性种类,草食性种类超过50%,再加上大量的杂食性种类,这三类占了全部种类的92%,肉食性种类仅占8%。
中国的水产养殖是低营养级别的,我们用很少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
中国每年消耗的鱼粉大概是160万吨,其中100万吨是进口,但从2000年以后中国进口鱼粉量就停止增长。
最近20年中国消耗的鱼粉产量没有增加,但是我们的饲料产量持续增加,这说明中国使用鱼粉的效率在提高。
中国每年使用的160万吨鱼粉,大概有55%是用于水产养殖,我们用少量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中国是绝对的净鱼生产国。
中国的水产养殖不但解决了我国的水产品需求、粮食安全问题,还为三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国水产养殖对环境更为友好。
尽管我国水产品产量每年都有变化,但总体格局不会变化。
其基本概念是:(1)世界生产3条“鱼”,其中1条是中国产的。
中国池塘养殖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池塘养殖行业现状分析一、池塘养殖情况池塘养殖是指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池塘进行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人们通过苗种和相关的物质投入,干预和调控影响养殖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期获得最大产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
池塘养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池塘养殖是指利用池塘进行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2020年中国池塘养殖面积为3036888公顷,同比增长0.5%;池塘养殖产量为25371389吨,同比增长2.3%。
二、池塘养殖面积情况近年来生态池塘标准化改造,我国的生态标准化池塘面积大幅增加,大大促进了我国池塘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
2020年中国海水池塘养殖面积为41.1万公顷,同比增长9.4%;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为262.5万公顷,同比下降0.7%。
其中2020年中国海水池塘养殖面积最多地区为山东122854公顷,占总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的29.9%;其次是辽宁地区海水养殖面积80550公顷,占总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的19.6%;再次是广东地区海水养殖面积66746公顷,占总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的16.2%。
其中2020年中国淡水池塘主要养殖地区有江西、安徽、广东及湖南等,其中淡水池塘养殖面积最多地区为湖北52.59万公顷,占总淡水池塘养殖面积的20%。
三、池塘养殖产量情况2020年中国海水池塘养殖产量为257.38万吨,同比增长2.8%;淡水池塘养殖产量为2279.76万吨,同比增长2.2%。
其中2020年海水池塘养殖产量最多地区为广东722227吨,占总海水养殖产量的28.15;其次是浙江地区海水池塘养殖产量为312742吨,占总海水池塘养殖产量的12.2%。
2020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多地区为广东3810942吨,占总淡水池塘养殖产量的16.7%;其次是湖北地区淡水养殖产量3739213吨,占总淡水池塘养殖产量的16.4%。
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引言中国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渔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每年都会出版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对渔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本文档将对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渔业总体情况1.1 渔业生产总值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渔业生产总值达到X亿元,比去年增长了X%。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渔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1.2 渔业产量2023年,我国全年渔业产量达到X万吨,较去年增长了X%。
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X万吨,淡水捕捞产量为X万吨。
与此同时,水产品养殖产量也取得了较大的增长。
2. 渔业产业结构2.1 捕捞业2023年我国捕捞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海洋捕捞业稳步增长,淡水捕捞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渔船的作业效率和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2 养殖业我国水产品养殖业在2023年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特别是对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养殖,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伴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殖环境的改善和管理的规范,养殖业在渔业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3. 渔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3.1 经济贡献渔业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渔业产值占GDP比重为X%。
渔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还为我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3.2 社会贡献渔业不仅在经济方面贡献巨大,也在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产品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对人民的饮食结构和营养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论通过对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渔业产业在该年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不仅渔业生产总值和渔业产量都实现了增长,而且渔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也十分显著。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2024年海鲜水产市场发展现状
海鲜水产市场发展现状简介海鲜水产市场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行业,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海鲜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海鲜水产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和趋势海鲜水产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行业数据,全球海鲜水产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鲜水产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海鲜水产出口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海鲜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中国海鲜水产出口也在不断增长,出口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
与此同时,印度、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海鲜水产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供需状况海鲜水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对高质量海鲜水产的需求也在增长。
然而,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导致海鲜资源供给不足,这对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些海鲜水产公司开始采取可持续的捕捞和养殖方式,以确保海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限制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鲜资源。
市场竞争和机遇海鲜水产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海鲜水产公司都在竞相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一些知名的海鲜水产品牌通过提供高品质、安全的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从而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公司还通过创新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
未来,海鲜水产市场还存在着许多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鲜水产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海鲜水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销售和营销渠道。
通过电子商务和移动应用程序,海鲜水产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结海鲜水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供需状况和市场竞争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海鲜水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以取得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中国历年来渔业产值等资料汇编
中国历年来渔业产值等资料汇编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苏荣城)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至2010年期间,中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2010年增加值达40497亿元,农、林、牧、渔业产值产量齐增长。
2010年渔业产值达6440亿元,5年年均增长5.7%。
主要水产品产量稳定增加,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5366万吨,5年年均增长4%。
据统计,2009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11445.1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937.37亿元;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116.40万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621.68万吨,捕捞水产品产量1397万吨,远洋渔业产量97.72万吨,养殖、捕捞比例为71∶29。
2008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8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7.5倍,比1978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5%和6.4%,大大超过了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为48.4%[1],比1952年下降了37.5个百分点。
农业内部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适当调减了粮食面积,增加了经济作物面积,特别是1978年以来,积极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2008年蔬菜水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比改革初期的1983年提高28个百分点。
2008年,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比1952年提高7.7个百分点,渔业产值中养殖业产值占64%,比1990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建国后,我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业迅速成长为繁荣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移,养殖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中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中国淡水养殖产值、面积、产量分水域、方式、品种和区域分析
中国淡水养殖产值、面积、产量分水域、方式、品种和区域分析一、淡水养殖方式及产值分析淡水养殖是通过对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水生物繁育进行人工干预控制,并获取水产品的过程,是内陆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淡水养殖属于规模较大的经济型产业,该行业同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存与就业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紧密联系。
国内淡水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水库养殖、稻田养殖、围栏养殖、工厂化养殖及网箱养殖等。
其中池塘、湖泊河道、水库以及稻田养殖主要根据养殖水域条件来区分,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围栏、工厂化和网箱养殖秉持先进的养殖理念,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属于集约化养殖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愈加重视,越来越追求高营养含量的绿色食品,这使得水产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淡水养殖作为养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以及农业经济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14年我国淡水养殖产值为5072.58亿元,2017年增长至5876.25亿元,同比增长4.95%,2018年增长速度放缓,产值为5884.27亿元。
二、淡水养殖面积分析分省市来看,2018年淡水养殖面积超过10万公顷的省市有16个,其中湖北省以53.5万公顷排名第一,其次为安徽省48.7万公顷,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分别以44.5万公顷、41.9万公顷、40.8万公顷、40.0万公顷排在第三、四、五、六位,其他省份淡水养殖面积均在40万公顷以下。
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方式众多,从小型水体的池塘养殖到大型的湖泊、水库、网箱养殖均有涉及,按养殖水域来看,2014-2018年湖泊、水库、河沟养殖面积呈下降趋势,稻田养成鱼养殖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池塘养殖面积变动不大,其中2018年池塘养殖面积为266.68万公顷,占全部淡水养殖面积的51.82%,其次为水库养殖面积144.17万公顷,占全部淡水养殖面积的28.01%。
2018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发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5864.47亿元
快讯FAST INFORMATION据悉,去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9年起每年的6月7日为世界食品安全日,以推动各方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今年是首个世界食品安全,主题是“食品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总部罗马呼吁人们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说:“无论你是农民、农场供应商、食品加工商、运输商、营销商还是消费者,食品安全都与你息息相关。
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
”“不安全的食品每年导致约42万人死亡,而这些死亡完全可以避免。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世界食品安全曰的设立可提高政府、生产者、操作者和消费者对不安全食品危害的认识。
“在食物从农场生产到放入餐盘的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为确保食品安全尽一份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负责领导促进世界各地的食品安全工作。
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强调,确保每个人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非常重要,安全食品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目标——促进健康和消除饥饿至关重要。
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正联手协助各国预防、管理和应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并正与食品生产商和供应商、监管机构和民间社会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提高各国生产和进口食品的安全水平。
(李洁)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
在农业农村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渔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促进渔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5864.4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815.41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675.09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7373.97亿元,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49.6:21.9:2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威发布丨2018年全国渔业统计情况综述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水产
2018-11-06
一、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4761.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313.8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666.6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6780.76亿元。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987.65亿元;海水养殖产值3307.40亿元;淡水捕捞产值461.75亿元;淡水养殖产值5876.25亿元;水产苗种产值680.80亿元(渔业产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二、渔民人均纯收入
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8452.78元,比上年增加1548.58元、增长9.16%。
三、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45.33万吨,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养殖产量4905.99万吨,占总产量的76.12%,同比增长2.35%;捕捞产量1539.34万吨,占总产量的23.88,同比降低2.96%。
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37千克(人口139008万人),比上年减少0.23千克、降低0.50%。
在国内渔业生产中,鱼类产量3609.71万吨,甲壳类产量691.50万吨,贝类产量1528.09万吨,藻类产量225.54万吨,头足类产量61.66万吨,其它类产量120.22万吨。
总产量中,海水产品产量3321.74万吨,占总产量的51.54%,同比增长
0.62%;淡水产品产量3123.59万吨,占总产量的48.46%,同比增长
1.47%。
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产量2000.70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60.23%,比上年增加85.39万吨、增长4.46%。
其中,鱼类产量14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1.05万吨、增长8.44%;甲壳类产量163.12万吨,比上年增加12.70万吨、增长8.44%;贝类产量1437.13万吨,比上年增加47.76万吨、增长3.44%;藻类产量222.78万吨,比上年增加12.08万吨、增长5.73%。
海水养殖鱼类中,大黄鱼产量最高,为17.76万吨;鲈鱼产量位居第二,为15.66万吨;石斑鱼产量位居第三,为13.15万吨。
淡水养殖:淡水养殖产量2905.29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93.01%,比上年增加27.40万吨、增长0.95%。
其中,鱼类产量2540.98万吨,比上年增加0.88万吨、增长0.03%;甲壳类产量291.85万吨,比上年增加28.19万吨、增长10.69%;贝类产量21.48万吨,比上年减少2.33万吨、降低9.77%。
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中,草鱼最高,产量534.56万吨;鲢鱼位居第二,产量385.28万吨;鳙鱼位居第三,产量309.80万吨。
甲壳类产量中,虾类产量216.76万吨,其中,南美白对虾和青虾养殖产量分别为59.15万吨和24.07万吨;蟹类(专指河蟹)产量75.09万吨,同比增加0.30%。
贝类产量中,河蚌产量6.94万吨。
其他类产量中,鳖产量32.21万吨,比上年减少0.96万吨;珍珠产量0.09万吨,比上年减少0.06万吨。
海洋捕捞:海洋捕捞(不含远洋)产量1112.42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33.49%,比上年减少74.78万吨、降低6.30%。
其中,鱼类产量765.22万吨,比上年减少55.63万吨、降低6.78%;甲壳类产量207.60万吨,比上年减少10.59万吨、降低4.85%;贝类产量44.29万吨,比上年减少1.96万吨、降低4.24%;藻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减少0.32万吨、降低13.65%;头足类产量61.66万吨,比上年减少3.18万吨、降低4.9%。
海洋捕捞鱼类产量中,带鱼产量最高,为101.23万吨,占鱼类产量的13.23%;其次为鳀鱼,产量为70.37万吨,占鱼类产量的9.20%。
淡水捕捞:淡水捕捞产量218.30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6.99%,比上年增加17.96万吨、增长8.97%。
其中,鱼类产量161.58万吨,比上年增加16.39万吨、增长11.29%;甲壳类产量28.93万吨,比上年增加0.27万吨、增长0.95%;贝类产量25.18万吨,比上年增加1.51万吨、增长6.39%;藻类373吨,比上年减少4吨、降低1.06%。
远洋渔业:远洋渔业产量208.62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6.28%,比上年增加9.87万吨、增加4.97%。
四、水产养殖面积
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449.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49千公顷、增长0.05%。
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084.08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7.98%,比上年减少14.03千公顷、降低0.67%;淡水养殖面积5364.96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72.02%,比上年增加17.52千公顷、增长0.33%。
海水养殖面积:鱼类养殖面积为89.9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1.57千公顷、降低11.40%;甲壳类养殖面积299.0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76千公顷、降低2.21%;贝类养殖面积1286.7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6.02千公顷、降低1.23%;藻类养殖面积145.2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85千公顷、增长8.88%。
淡水养殖面积:池塘养殖面积2527.7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80.71千公顷、增长3.30%;水库养殖面积1615.4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8.73千公顷、降低1.75%;湖泊养殖面积886.4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8.22千公顷、降低3.09%;河沟养殖面积213.7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28千公顷、降低2.85%;其他养殖面积121.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4千公顷、增长0.03%;稻田养成鱼面积1682.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98.69千公顷、增长13.39%。
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和其他养殖方式面积分别占淡水养殖总面积的47.12%、16.52%、30.11%、3.98%、2.27%。
五、渔船拥有量
年末渔船总数94.62万艘、总吨位1082.36万吨。
其中,机动渔船59.93万艘、总吨位1038.63万吨、总功率2108.90万千瓦;非机动渔船34.68万艘、总吨位为43.73万吨。
机动渔船中,生产渔船57.53万艘、总吨位927.23万吨、总功率1879.56万千瓦。
生产渔船中,捕捞渔船39.14万艘、总吨位854.19万吨、总功率1669.60万千瓦;养殖渔船18.39万艘、总吨位73.04万吨、总功率209.96万千瓦。
机动渔船中,海洋渔业机动渔船24.47万艘、总吨位898.67万吨、总功率1680.66万千瓦。
海洋渔业机动渔船中,海洋捕捞渔船16.63万艘、总吨位764.92万吨、总功率1378.26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减少了1.33万艘、减少了3.56万吨、减少了52.62万千瓦。
六、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
渔业人口1931.85万人,比上年减少41.56万人、降低2.11%。
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652.14万人,比上年减少8.97万人、降低1.36%。
渔业从业人员1359.39万人,比上年减少22.30万人、降低1.61%。
七、水产品加工
水产品加工企业数量9674个,水产加工能力2926.23万吨/年,同比增长2.71%,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为2680.02万吨,同比增长1.68%。
水产加工品总量2196.25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海水加工产品1788.06万吨,同比增长0.73%,占水产加工品总量的81.41%,淡水加工产品408.19万吨,同比增长4.57%。
当年水产品加工率为41.58%,海水产品加工率为63.42%,淡水产品加工率为18.36%。
八、水产品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923.65万吨,进出口总额324.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和7.92%,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出口量433.94万吨,出口额211.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1.99%;进口量489.71万吨,进口额113.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17%和21.03%。
贸易顺差98.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6亿美元。
九、渔业灾情
全年由于渔业灾情造成水产品产量损失95.69万吨,直接经济损失173.56亿元。
其中,受灾养殖面积719.60千公顷;沉船164艘,经济损失0.30亿元;死亡、失踪和重伤人数58人。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