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布置的方法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布置的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课程。
作业布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思考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作业布置的目的、作业内容的选择、作业类型的多样性、作业难度的适宜性、作业的及时反馈、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作业的实践导向性、作业的创新性激发等方面,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布置的方法。
一、作业布置的目的作业布置的首要目的是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此外,作业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明确作业的目的,确保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
二、作业内容的选择在选择作业内容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的材料。
作业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热点,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作业内容还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作业类型的多样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效果,教师应布置多种类型的作业。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尝试实践性作业(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创新性作业(如设计道德情景剧、制作道德宣传海报等)以及合作性作业(如小组讨论、团队合作项目等)。
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作业难度的适宜性作业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合理设置作业难度。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选做题,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作业布置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作业的布置摘要: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作业,越来越引起师生的注意。
作业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其设计思路应当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
作业的形式和种类要丰富多样,体现趣味性,这样设计的作业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的获得新知。
关键词:素质教育作业延伸自主趣味性做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师,深知作业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
合理地布置作业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许多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对布置作业有了自己的几点感受,怎样合理的布置作业?也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设计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毕竟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有所差异,掌握知识的熟练不同。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改变以往的硬性规定、呆板单一的做法,将作业分为“基础作业”和“提升作业”两个层次。
“基础作业”一般为基础题,主要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般每个同学都基本会做,所以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
“提升作业”则是课堂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题或创新题。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维护正义》这节课时,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布置了“基础题”要求每个同学都做,如:①正义的基本要求?②维护正义的意义?③怎样维护正义?④见义勇为的方法?⑤怎样做到见义勇为?等。
这些问题学生稍微思考就能做出或者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
但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除了要求他们做一些基础知识题以外,再做一些分析题,即“提升作业”。
这时我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材料:小刚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有一次,他的同班同学小赵被外班同学欺负,他马上领着几名同学找那位同学“理论”,并把那位同学痛打一顿,为小赵报了仇。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你对小刚是怎样评价的?2、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哪些?3、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求能力强的学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思想品德课外作业论文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思想品德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不仅是课程动态的发展性的延伸,也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
因此,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
一、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既要考虑到学生理解掌握,发展能力,又要注意学生课外巩固。
目的明确,才能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发挥课外作业的功效。
统一布置作业,学困生就会降低做作业的兴趣,视为负担而应付或拖延,优等生也得不到更好的训练。
为了兼顾,设计作业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巧能力题,并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内容精选,有典型性教师要认真钻研,精心筛选课外作业,出一些与每天所讲内容相关的典型试题给学生,避免机械重复,减轻课业负担,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突出重点,保证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形式有阅读有关书籍、搜集资料、仿写小论文、多种形式的巧妙结合等。
如学了《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后,让学生演课本剧,将演、唱、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起来,寓教于乐。
三、难易适度,有差异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且有适当的难度,激发他们开动脑筋。
如巩固性作业应面向全体,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要求,让学生自行选择。
比如,做同步导学,学困生做拓展探究可以只列提纲。
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差别,应要求具体,指定哪些要完成,哪些可以选做,格式怎样,注意什么等,使学生少走弯路。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他们有创造性的自由发挥。
四、分量适当,有精简性量应该少而精。
初中教学强调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当堂达标并反馈教学效果,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所以要注意课外作业的分量,七八年级课外作业一般不超过30分钟,九年级一般不超过一小时,这样既避免了学生陷入题海,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强巩固。
五、形式多样,有开放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变换形式,可布置书面作业,(如做习题、书面答题等),可布置口头作业(如朗读、背诵等),可布置实习作业,(如实地考察、观察等)。
初中政治作业设计与布置
初中政治作业设计与布置
一、设计意图
设计政治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研究兴趣,加强对党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
二、作业类型
1. 问答题:通过书本和网络资源获取政治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 作文:就党的历史、政治事件、国际形势等话题展开思考,写一篇短文。
3. 课外阅读:选择一本与政治相关的好书,阅读后写读后感或总结。
三、布置方式
1. 随堂布置:老师在课堂上给出问题,要求学生当堂回答。
2. 个人作业:学生在家完成作业。
3. 分组讨论:老师分组让学生讨论某一政治话题,然后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4. 大作业:老师指定政治话题,让学生团队合作完成,进行班
内展示。
四、作业评估
1. 考核问答题成绩,每次得分累加。
2. 作文、阅读成绩,每季度1次,加上平时成绩,组成总评成绩。
3. 分组讨论和大作业,分别进行展示和评估。
五、结语
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助人、知识胸怀的必修课程,高质
量的政治作业设计和布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部编版三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作业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原则本次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体现德育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2. 培养学生研究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3. 结合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4. 适当分配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5. 利用多样化的题型和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增强研究效果。
二、作业设计内容1. 观察与思考:学生自行收集或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并通过描述或思考,对图片中所涉及的思想品德话题进行分析,达到了解、感受和思考的目的。
2. 问答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问答,以达到梳理知识点、掌握重点概念、答案准确、语言流畅的目的。
3. 分角色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为两部分,模拟情景并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适当调整课堂氛围,使研究更有趣、更丰富。
4. 信息收集: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源,寻找当前与思想品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资讯搜集和资料整理,以了解当前思想品德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
5. 情景模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案例分析或故事情景模拟,创新思考、注意态度,借此强化思想品德与实际行为的融合。
三、作业设计篇幅1. 第一次作业:观察与思考。
篇幅要求:200字以上。
2. 第二次作业:问答互动。
篇幅要求:400字以上。
3. 第三次作业:分角色讨论。
篇幅要求:500字以上。
4. 第四次作业:信息收集。
篇幅要求:300字以上。
5. 第五次作业:情景模拟。
篇幅要求:400字以上。
四、作业评价要点作业评价应参照以下要点进行:1. 完成作业时间和质量;2. 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3. 是否深入思考、逻辑性强;4. 反映思想情感、表现语言是否规范、得体;5. 学科知识水平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五、作业设计总结本次作业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注重实际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开展德育工作。
同时,设计层次适当,难度分配合理,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德育课程作业布置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德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方案针对德育课程,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作业布置方案。
二、作业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懂得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作业内容1. 道德实践作业(1)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道德行为,并进行分析和反思。
(2)道德故事分享:学生收集或创作道德故事,在班级内进行分享,提高道德意识。
(3)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
2. 法律知识作业(1)法律知识问答:设计有关法律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交答案。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提高法律意识。
(3)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社会责任感作业(1)社会调查报告:学生分组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2)公益广告设计:学生设计公益广告,提高社会公益意识。
(3)志愿服务记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记录服务经历,分享志愿服务心得。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 作业布置(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目标,提前一周布置作业。
(2)作业形式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网络作业等。
(3)作业量适中,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2. 作业批改(1)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
(2)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存在问题的作业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作业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如准确性、创新性等。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布置设计思想品德作业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布置设计思想品德作业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不至于厌烦呢?这是摆在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永久的课题。
作业布置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反之则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降低作业效果。
作业布置得太少,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
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作业布置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作业“减负提质”势在必行。
一、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作业习惯,求得思想品德作业质量的提高。
我们必须注意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并以《指导纲要》、教材教学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选准方法,布置作业,从而调动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作业效率。
二、依据教学目标,精选、精编习题(1)作业量适中,要有选择性。
作业量要适中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选择的题目应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相关,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处理可以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
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选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如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一些教辅,细心的思想品德教师不难发现,有些课时作业实际上与所授课内容关系不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个有心人,选作业时要精挑细选,因此布置作业一定要有选择与所授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延伸,这一点在授新课时尤为重要。
(2)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和延伸性。
思想品德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更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
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便于学生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得到提高,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
如在上完《情绪与生活》这课内容后,我留给学生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研究情绪与成功的关系外和搜集有关颜色的习语,另外针对颜色能改变人的心情,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颜色改变人心情”的这一调查问卷,旨在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大胆创新精神,同时也鼓励团结合作精神。
如何有效布置初中思想品德作业
如何有效布置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认为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
一、课前作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注重创新,激发求知欲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知识收集整理型的课前作业。
此类型的预习作业就是围绕教材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给学生设置纲领性的预习收集内容。
能够使学生上课时任务明确,学习积极主动,使教师教学有的放矢,富有成效,还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拓展课堂的范围。
2、水平创新型的课前作业。
水平创新型的课前作业是针对现实社会中存有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学生在课前作业中思考、分析得出来的,是学生水平的行为结果。
在作业的方法上,能够采用社会调查(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
在作业的形式上,能够是学生个人完成,也能够由小组合作完成。
3、情感态度型的课前作业。
情感与态度是从体验中感悟出来的,为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要重视学生亲自的体验与感受,力求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燃烧。
4、个性心理型的课前作业。
每个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品质。
加上各种利益关系、价值观点纷繁复杂,更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个性心理型的实践性作业就旨在通过实践协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完善心理品质。
例如:在《悦纳自我》教学时,针对有些学生过度注重个人的缺陷或缺乏,从而导致自卑心理重、自信心弱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的个性心理型实践作业:按照次序,请同学轮流到讲台前大声地用“虽然……但是……”造句(例如:虽然我长得不漂亮,但是我很健康)。
二、课堂作业:形式不拘一格,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习激情课堂作业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式不拘一格。
可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做习题的形式等等。
传统的课堂作业常常是在一节课上完后才在最后的环节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这比较牵强附会,死板。
2024年中学各科作业布置与批改细则(三篇)
2024年中学各科作业布置与批改细则一、语文作业布置和批改(一)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要目的明确,精心选题,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其起到巩固和反馈的作用。
2.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应适当,符合学生实际,分层次要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减少简单的机械抄写的作业。
3.作业要求:(1)作业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口答笔答两种形式。
(2)课后练习应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课外教师要精选少量作业布置给学生,以“课堂作业本”为主,以“课时特训”为辅。
(3)每单元字词听写(含古诗默写)不少于____次。
(4)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____篇,一般在课内完成;随笔或读书笔记等课外练笔一般一周一次。
(5)各年级每天书面课外作业量要适当:(以中等水平学生平均作业时间为衡量标准)七、八、九年级:____分钟以内。
(二)作业辅导1.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步骤符合规范要求。
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分别给以教育帮助和指导。
2.每班每周下班指导学生早读(含听写检查)不少于____次,以值日老师记录为主。
(三)作业批改1.教师批改的字迹要工整,为学生起示范作用,每次作业情况要及时、详细登记。
2.作业等级分四档: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也可根据老师个人习惯折合成相应分数。
听写(写字)作业同样依次批改。
测验、考试先以百分制结分,期终评定学期成绩时再折合成等级。
优秀作业和写得好的字可加“★”。
3.学生出现错误,应要求及时订正,并写好“订正”两字(除练习册原地订正外),其余作业都要另外订正。
错别字要求改正后组成词抄写三遍,字数较多的可以句为单位订正。
(具体实行时,要注意从效果出发,反对简单重复劳动)。
4.作文批改要重视指导讲评,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原则上三分之一面批,三分之一精批,三分之一略批。
要划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并在右边划半方框要求学生订正,病句可划出并修改。
如何布置思想品德课作业
如何布置思想品德课作业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布置,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思想品德作业的要求1.作业的思想性思想品德作业应该启动学生思考,融进学生的思想。
作业可强化训练,还可把课本内容进行渗透,让问题得以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得以延伸。
2.作业的生活性思想品德作业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实践性的活动获得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扩大、能力的提升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在作业的设置上也要努力体现生活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积极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作业设计要以学生普遍较熟悉的事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事例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顺利完成。
通过开放性的作业,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重难点;开放性作业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回答,有话可说,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很受学生欢迎;开放性作业从形式、内容等方面有效地扩大了学生视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好处。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作业的自主性设计多样化的自主性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精神。
作业设置时,无论是作业的数量还是难易度尽量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作业上具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
让学生参与设置作业的全过程,包括设定目标,确定问题材料和情境操作过程和思路分析,评价和反馈等环节;让学生整体参与到作业设置活动中,包括智力因素的参与,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让学生有差异地参加到作业活动中,它既有量上的差异,更有质上的差异。
思想品德课家庭作业布置的一点经验
思想品德课家庭作业布置的一点经验家庭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课堂的回声和余音。
思想品德课的本质是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心理品质、紧跟时代步伐的一门学科,与实践亦步亦趋是其关键。
如果将课堂看作是理论学习,将家庭看作是实践学习,那么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完美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质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的家庭作业不应是习题、教材知识的再重复或者其他,而应是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笔者多年来布置家庭作业的一点经验总结出来,供大家商讨。
1.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完成家庭作业。
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如走访、座谈、调查、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换位家庭成员角色承担责任、感受大自然、课本知识现实演绎等。
在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方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书面的可供教师阅览和学生深入地相互学习;口头的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概率统计和问答的形式来呈现。
总得来说,只要是适合课程需要、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一切便于操作的形式,都可以采用。
2.紧扣教材主题,做教材的现实例证。
思想品德课教师常有这样的经历,苦口婆心地说教,常常换来的学生的感觉是枯燥和乏味,甚至是质疑和抵触。
这是因为我们常说的都是社会实践问题,而这个“说”又常是要么脱离学生的实际观感,要么违背学生的现实需要,要么内容和实质于学生的阅历、感受、经验、接受能力等没有关系,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深不可测。
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通过家庭作业取得第一手资料,来佐证教材知识,用鲜活的事例让教师的讲解和说明变得生动活泼、充实有力、行之有效,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发现社会上的正面的和反面的各种现象,学生会在不自觉先进行正反对比,再运用教材知识进行评价,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应当学习的和应当摈弃的,且对应当学习的印象深刻。
3.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
家庭作业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在学生的身边,能随处可见,随手拈来。
设计思想品德课有效作业
如何设计思想品德课有效作业【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大量的不加选择的作业使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之中难以自拔,耗费大量的时间却效果不佳。
本文就思想品德课有效作业的设计进行研究,欢迎指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有效作业设计思想品德课作业是教学中巩固知识、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新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作业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充分发挥作业在知、能、情、意、行方面的训练和检测作用,让师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这就涉及到有效作业的设计问题。
那么如何科学地设计思想品德课有效作业呢?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1.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识记、理解、运用、觉悟、践行等逐层推进,从识记开始,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因此作业设计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认知水平到觉悟水平,逐层推进,逐步提高,以实现知识习得、能力培养、觉悟能力和行为品质的统一。
2.作业的设计要抓住社会生活的焦点和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合学生思维水平的特点来精心编制,以便真正收到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练明理导行的效果。
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多向互动。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两方面:2.1 精心筛选材料少年健康成长等的材料作为编制作业的素材。
如当前道德领域中面临的诚信问题、价值观问题;法制领域中的公民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民族意识、爱国意识等。
这些素材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能突显思想教育的人文价值。
②挑选一些典型、重大的事件作为载体。
如:西部大开发、上海世博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等。
这些事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时代开放和发展的趋势特点和要求,或者蕴涵着需要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就能形成融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好试题。
小学思政课作业设计
小学思政课作业设计一、背景介绍在小学阶段,思政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之一。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和认知也逐渐加深。
因此,设计一份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思政课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通过互动、参与式的思政课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业将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个小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和探索人生。
三、作业设计部分一:社会实践1.小组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区,进行社区考察。
要求学生详细了解该社区的组成、特点以及居民的生活情况。
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一份社区简介,包括社区的功能、服务和居民的需求。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以社区的不同职业角色进行扮演,模拟社区问题解决过程。
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例如社区居民、社工、志愿者等,通过角色扮演演绎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区服务:学生选择一个小组项目,在社区居民的需求基础上,通过服务活动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组织义务清洁活动、开展文艺表演或扶老助幼等。
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在社区服务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并学会尊重他人和帮助他人。
部分二:个人思考1.价值观剖析:学生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认识到个人价值观不仅仅受到个体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的影响。
通过剖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
2.正确行为录音: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选择时,将自己的内心声音通过录音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录音笔等工具,将自己面对不同情境时的思考和行为记录下来。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并在未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初中思想品德课后作业的布置
1.尊重个体差异,分屠设计谭后作业不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和运用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知识与技能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也会有差异。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就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不尊重,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难度和题量不同的课后作业。
针时这一原则,后进生注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捡测,中等生注重知识的归纳、综合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优秀生则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比如,学习“环境问题”这一内容后.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求记住环境问题的概念,知道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中等生要求能说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能分析产生这一环境问题的原因;优秀生则要求能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了解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又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z尊重学生学习需兽,自主确定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选择和设计适合自己的作业。
这种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作业布置,能让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成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展现个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果老师强行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志和要求去完成作业,那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3.注重生话实践,倡导情境体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块定了只有让学生将学到的道德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连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发现、感知、实践和体验。
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能将道德知识真正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学完《友好交往礼为先》一课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到附近村寨借劳动工具,回校后各自谈借劳动工具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借劳动工具的体验让学生真正明白以礼为先,礼貌待人的重要.从而将“生活中要礼貌待人”这一道德知识真正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学育人”的新课程理念?‘_参与作业主体多元化.倡导合作学习教育学生与人友好相处.合作共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之一。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设计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
姬真珍
一、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的目的及理论依据:
1、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我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之先生就曾批评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会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
之后,他又提出“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教育理论观点,始终强调教育教学一定要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经过个人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变得更加丰满、深刻。
2.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
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成为学生自主生成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渠道。
二、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主题作业,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2.可操作性原则:作业不追求高、难题目,要易于操作,易于实践。
3.生活化原则:作业要立足于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
4、紧贴中招,紧扣课标要求。
浅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
浅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它对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完成上述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人格力量和个人品质修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教师除了要抓好课堂教学以外,还必须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够在逐渐的自我领悟中完成。
因此课后的作业便成了完成此项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业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样可以直接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知识,提高道德水平,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课教师,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们的观察、了解、评价,我以为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
我以为:思想品德作业可以分为两种,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
理论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的含义。
实践作业,顾名思义便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积极实践,通过思考,体验,践行,将美德转化为自身的品质。
一般理论作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规性作业。
它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布置相关的书面练习。
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单的问答式案例分析等。
其目的是巩固所教内容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理解,增进记忆,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初三课本第四课中的”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等等,这些理论知识都可以用以上的这些作业形式来完成。
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通过找出不同知识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去分析,去思考。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业布置及评价的几点做法
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最爱——初中思想品德课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几点做法徐汇区田林三中黄旭萍摘要: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学科作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本论文从《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出发,对拓展性作业予以探索实践,让学生充分地感悟、体验,发挥自身的潜能,并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连接,培养孩子在生活中乐于探究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品德,从而真正达到“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目的。
正文:刘春生在《让学生爱上作业》一文中写到“以我的经验,我认为可爱的作业应该从教师用心的设计开始。
”他认为,作业研究应落根不同课型,聚焦真实问题,给出清楚抓手,让作业活动“有趣而为,汇融趣动”,搭建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由此,我对作业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让学生爱上作业并不难!作业是学生对教学目标掌握情况的晴雨表,作业是学生延伸课堂学习的第二起跑线,也是落实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作业尤其是课外拓展性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自然延伸,是巩固知识,学会应用,锻炼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
拓展性作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练习的过程,注重实践与体验,使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旨在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树理想信念,育公民品德。
为此,作为德育主课程的思想品德课作业,也应与时俱进地实现从注重认知到注重知行并重的转变。
但从现实情况看,思想品德课作业仍存在着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如作业形式、内容及过程书本化、作业评价简单化等问题。
过于书本化的思想品德作业缺少了过程的情感体验和能力考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锻炼,造成知、情、意、行的相互割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会使德育行为成为空白,造成“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我在实际中却经常违背这个道理”的严重后果。
思想品德课的作业设置
思想品德课的作业设置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精心设置形式多”的练习作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练习作业设置形式是多样的,在不加重学习课外负担的前提下,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一、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就是围绕教材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给学生设置纲领性的预习内容。
恰当地设置思想品德课的预习作业,可以使学生上课时任务明确,学习积极主动,使教师教学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如:在教授《我代表我的祖国》一课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事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徐悲鸿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能为中国人争气?这就为讲授课文时让学生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这一道理铺平了道路,使学生受到徐悲鸿全国精神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口述作业。
口述作业是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讲台上或放学回家之后进行讲述,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更重要的,通过口头讲述巩固课堂所学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设置《人民的孩子》一课的口述作业时,要求学生在讲台上讲述雷锋故事,并要求回家把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姐妹听。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启发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三、行为作业。
行为作业是一项课外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是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的行为训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能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如教授《宝贵的一分钟》一课时可设置这样的作业:放学后试试看,你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你打算怎样珍惜一分一秒时间,勤奋学习?并要求在课堂上汇报给老师和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
新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也不例外。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妙布置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大有裨益,能帮助实现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
一、预习作业:搜集整理信息,注重过程,激发求知欲。
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熟悉教材内容,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我们的新集体”时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说说你来新学校遇到的新鲜事。
这个作业,学生们都有亲身体会,有话可说,而且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们也很乐于去说。
在课堂上,学生们会侃侃而谈。
有的说:原来的学校好小,只有几间教室,这儿很大,刚来时还迷了路,幸亏有高年级的同学指点才找到了本班的教室。
有的说:第一次进入这所中学感到一切充满了神秘也很好奇。
有的说:跟在小学比起来,学生真多,我又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还有的说书比小学多不少,担心以后学习时间会不够用。
在学生充满激情又有些忐忑的交流与体验中教师再及时归纳:“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集体里,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让我们珍惜这一切,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吧!”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作业:陪拘泥于形式,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激发学习
激情。
课堂作业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形式不拘一格。
可用表演的形式,提问的形式,讨论的形式,做习题的形式等等。
传统的课堂作业是在一节课上完后才布置,这比较死板,学生只是完成作业,起不到什么巩固知识的作用。
而将课堂作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能达到边学边领会边巩固的作用,也能促进师生的互动,促使学生进行探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消除烦恼悦纳自己”时可以布置了这样的即兴作业:“你能为集体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贴合学生实际,他们会愿意说。
有的说:“我短跑不错,在学校运动会上可以为班级争得荣誉。
”有的说:“我值日很认真,能保证把我们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的说:“我学习好,可以当学习委员帮助班上学习差的同学,使大家在学习上共同进步。
”等等。
这时也会有另一种的声音传来:“我没什么特长,我什么也不会,我没什么奉献集体。
”这时教师对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对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的观点,也可以请其学生各抒已见,大家来评论,抓住时机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只是有时我们没有发现或过分的夸大了自己的缺点或不足,每个同学都是组成集体的必不可少的一分子,靠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集体成为良好的和谐的集体。
用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或促进集体的进步是奉献,认真值日带给集体美好的环境是奉献,上课不迟到不旷课,认真听讲也是为
集体奉献,因为每个人都遵守纪律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等。
然后再让学生来评评刚才说没什么奉献集体的那位同学的行为,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这样既帮助那位学生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再比如,教学“做自信的人”时,可以让学生到台上即兴表演小品:面对同一个分数:“90分。
”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言语,叫学生来判断,哪个表现的是自信,哪个表现的是自负,哪个表现的是自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因势利导,再让学生把自信,自负与自卑的区别写在作业本上。
同座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老师及时点评。
这样的作业形式活泼,学生在活动中既动了脑又动了手,激发了学习的激情,也达到了愉快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课外作业:以生为本,注意分层,创新书本知识。
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体验生活的过程,学生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消除困惑、生成新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
所以课外作业的布置应分层,任何无视学生差异的“一刀切”作业,都不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牺牲大部分休息时间的题海作业更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扼杀。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力差异和智力水平,在作业数量、难度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
更应注重行为作业,实践作业,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学以致用。
例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孝敬父母长辈”,
布置:“如何孝敬父母?”这个作业时,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作不同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平时经常做家务的学生可布置:“回到家里为父母担一挑水,如果一挑太重半挑也行;和父母下一回地;主动承担一些体力劳动,找一些苦差事做做。
”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学会理解父母。
针对家庭条件较好,被父母溺爱着的学生,因为平时都是父母为子女做事,为孩子服务,而孩子却很少想到要为父母做些什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帮父母削一个水果,给父母倒一杯水,吃好饭后主动收拾碗筷,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等等。
作业的批改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也可课堂交流体验,使学生架起与父母沟通理解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升华,自我的升华。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作业布置得好,会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会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灵气得以展现;也会使思想品德教学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