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

——伍晓玲

一直以来,备课时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面对经典文本反复研读,查阅有关资料,却总是狗咬刺猬—不知从何处下牙。就拿名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说,可以拿来探讨的问题太多了:双线结构;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细节描写;暗示与伏笔;主旨内蕴等等。每个大问题又可以列出许多林林总总的子问题。正如一个中药铺子,什么货色都有。也有教师敢于大胆取舍的,一堂课倒是热热闹闹,但细细一想,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那这堂课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有学生认为,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反正都是老生常谈,很难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内心的波澜。

由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面对课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参?教参往往只是课文的简单梳理,甚至其表述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本身颇令人怀疑。根据课后练习?据我的观察和体会,课后练习往往流于笼统,零碎,随意,想当然,指向并不明朗。譬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针对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入四年级,在自主感情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教材的课后练习要师生作如下“问题讨论”: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牵引的教学内容就是文章所要研读的核心。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结合课文的泡泡图“我也要好好想想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学习如何立志。我们应整合主体问题引发学生提问,在质疑探究中师生围绕话题展开深入理解,最后将文本的认识迁移到日

常生活学生自己的言行中,从而对文本主题的更深的认识。这种教学手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受主题的深刻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用郑桂华老师的话说,要“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郑桂华老师讲了四个维度:(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对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

看来只有关注和把握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并用单篇文本建构整套教材的核心语文价值体系。语文教学才能有实效,激起学生学习和探讨的兴趣,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有新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