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
0852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技术 专硕培养方案
![0852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技术 专硕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f50e48f111f18583d05ace.png)
计算机技术110276214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1一、培养目标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对各类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高素质复合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二、研究方向(1)软件自动化与形式化方法(2)分布计算与并行处理及新型网络(3)系统软件及其信息安全(4)新型程序设计与软件方法学(5)多媒体技术(6)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7)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8)数据库技术(9)语言信息处理四、招生对象三、招生对象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2.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或相近专业工作,有实践经验的同等学历人员;四、学习年限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实行3年学制。
最长年限为4年。
五、课程设置本专业学分构成为:学位课(A+B)= 16学分;专业课(C+D)≧(16)学分,其中C类课程至少4个学分;总分≧32学分。
1.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相关通知,A类中“自然辩证法等选修课程”是指“《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3门,我校要求硕士生须在其中任选1门。
2.非计算机类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须补修本科专业核心课和指定选修课(具体课程可咨询本科教务员),合计4学分。
六、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课程实习、实习实践(不少于12个月)。
七、考核方式1.笔试、口试、读书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论文。
2.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考核专业基础理论、对学科动态和前沿的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养、外语水平等。
根据考核成绩向进入硕士毕业设计阶段或中止研究生学习等方向分流。
八、毕业设计1.选择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设计课题。
2.严格开题报告制度。
3.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监督。
4.进行毕业设计的规范性教育。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根据学位委员会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审阅毕业设计,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建议是否授予学位。
人工智能工程 西安交大 培养方案
![人工智能工程 西安交大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12d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3.png)
人工智能工程西安交大培养方案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注重该方向的人才培养。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帮助您了解这一领域的教育发展。
一、培养目标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基础课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3.专业核心课包括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原理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
4.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特色1.实践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国际化视野: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4.产学研结合:与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助力学生顺利融入社会。
四、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
五、总结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旨在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d2cfec5e53a580216fcfe73.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号:0835学科专业名称:软件工程一、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软件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成为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5.软件工程硕士生要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企业经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成为企业总裁、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等软件产业领军人物的后备人才。
二、研究方向1.软件服务工程与服务计算2.服务科学与工程3.软件工程技术与软件体系结构4.软件可靠性与软件测试5.智能软件理论与机器学习6.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7.软件工程应用(含:①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②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③数字媒体与游戏④移动互联⑤物联网工程⑥数字化企业与电子商务⑦嵌入式系统与软件⑧图像处理与检索⑨生物信息处理软件等)三、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二年。
对于学术研究型(以下简称系列1)的硕士生,重点培养其从事软件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为攻读博士学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系列1硕士生原则上应以推荐攻博的方式取得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的资格。
对于应用研究型硕士生(以下简称系列2),重点培养其软件工程实践和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系列2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课题,其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课题情况及学生意愿在学校或相关企业中完成,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ff8e930722192e4436f698.png)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3.具有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科学事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作风。
二、学科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目前有下列研究方向:1.高性能计算机系统2.计算机网络3.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技术4.数据库系统5.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6.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机系统7.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与实现8.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9.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10. 基于Internet的信息处理系统11. 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计算可视化12. 人机交互技术13. 计算机模拟仿真四、培养方式1.为了保证硕士生新生入学时教学计划及时执行,在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后、研究生进校之前,由导师先制订硕士生第一学期的选课计划。
原则上第一学期(秋上)的课程均为学位课;硕士生进校后1周内由导师与硕士生共同商定制订全面培养计划。
2.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
4.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研究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5. 硕士生的学习应加强自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硕士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2010级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2010级](https://img.taocdn.com/s3/m/de5f4b9004a1b0717ed5dd24.png)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计划2010级选课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1) 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限选15学分。
其中体育必修2学分,计算机基础必修3学分;综合英语类必修6学分,英语拓展提高类选修4学分。
(2) 基础通识类选修课12学分,其中核心类课程必选6学分;其他类课程选修6学分,包括选修一门计算机语言或程序设计类课程。
(3) 学科类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类最低选修16学分,其余为任选。
(4) 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4学分,其余为任选。
(5) 学生每学期所修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和)一般为25学分左右。
(6) 新生入学后,若通过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可免修基础英语4学分。
(7) 新生入学后,若计算机摸底考试成绩高于85分者,可免修计算机基础3学分。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1)工程实习工程实习为现代控制测试系统的测控实习。
在第4学期进行。
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实习劳动,学习控制测试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由实习单位负责考核。
(2)课程设计数学建模实践、科学计算实践二选一。
在第6学期进行。
结合有关课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
(3)专业实习在第6学期后暑期进行。
到企业、公司进行实习,了解与专业有关的生产或科研的实际情况。
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
(4)科研训练在第7学期进行。
科研训练主要包括:查阅资料、文献综述、科技论文写作、小课题研究等基本训练。
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相关材料。
(5)毕业设计第8学期初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
论文工作于第8学期六月中旬完成,六月下旬参加由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3、课外实践学分的说明与要求课外8学分按学生处的安排意见执行。
课程体系必修16学分47 学分30 学分,选修 16 学分限选6学分,任选6学分限选15学分选修 14 学分20学分11.77% ≥8学分 必修 14 学分,选修 2 学分 170+8学分必修 4 学分课程设置指导性教学计划指导性教学计划。
08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技术专硕培养方案
![08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技术专硕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c67156647d27284b7351ce.png)
余萍、王皓
2
实践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agent技术当前的发展,掌握其中重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gent学习、协商、软件agent等技术。
无线网络
085211D10
王炜
2
实践课程
该课程期望能够让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系统学习无线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无线网络方面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计划对无线网络的协议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具体的无线网络,强化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
许畅
2
转型期课程
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对软件工程研究的兴趣,提高对软件工程重要研究工作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使学生理解如下知识:软件工程研究的基本目标、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与分析技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致性管理技术,以及掌握对这些类技术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能力。
D
分布式网络
085211D01
计算机视觉理论与应用
085211D20
张岩
2
实践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可以对计算机视觉的一些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产生深刻理解,并能据此解决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组合数学
085211D07
尹一通
2
常规课程
该课程系统讲述以计算机科学为背景的处理离散数学对象的技巧、方法与理论体系。内容包括:组合计数(combinatorial enumeration)、存在性证明与概率法(the probabilistic method)、极值组合学(extremal combinatorics)、拉姆塞理论(Ramsey theory)、组合优化(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初步,以及上述各方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c6abfed630b1c58eeb58f.png)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培养方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3.具有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科学事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作风。
二、学科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当前有下列研究方向:1.高性能计算机系统2.计算机网络3.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技术4.数据库系统5.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6.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机系统7.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与实现8.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9.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10. 基于Internet的信息处理系统11. 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计算可视化12. 人机交互技术13. 计算机模拟仿真四、培养方式1.为了保证硕士生新生入学时教学计划及时执行,在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后、研究生进校之前,由导师先制订硕士生第一学期的选课计划。
原则上第一学期(秋上)的课程均为学位课;硕士生进校后1周内由导师与硕士生共同商定制订全面培养计划。
2.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
4.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研究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5. 硕士生的学习应加强自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她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硕士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学位培养措施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学位培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568e6bbe1e650e52ea9985.png)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学位培养方案<081203)一、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为国家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理论及应用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1、爱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掌握计算机应用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数据挖掘方向本方向主要研究海量数据中知识发现和在此基础上的算法研究,以及在图像模式识别、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经济数据统计和预测等领域的应用。
2、生物信息学方向本方向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特别注重在林木生物信息方面的研究。
3、计算机检测本方向主要研究检测过程中的信号的传输、转换、数字处理等技术<如信号的滤波、提取和增强,信号的压缩、估计、识别等),以及测试信号处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等。
4、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本方向研究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协议、性能检测、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以及编码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密钥管理等多种安全范围。
设计实用有效的数据加密算法、数据编码算法、数字签名算法与密钥管理算法。
本研究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与通信理论基础与实际技术,了解数字通信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较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成功构造具有良好性能的纠错码和密码,以适应我国数字通信高速发展的需要。
5、科学工程计算与计算机仿真本方向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又具备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以数学理论、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描写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现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等领域中。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085211计算机技术硕士培养方案
![085211计算机技术硕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443712eff9aef8941e0682.png)
全日制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领域代码:085211一、专业领域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社会和工作中的作用。
我校计算机技术学科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多个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在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及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学科与较多单位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关系;与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广泛开展信息化项目的合作开发研究。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研究计算机技术工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期间既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还要参加工程实践,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新进展,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项目研究与组织开发能力。
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前沿,培养适合国家信息发展战略的高层次实用型、工程型、复合型计算机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1.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与素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并能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听、说、写方面的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三、主要研究方向四、培养方式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方式。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3be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a.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1. 严格执行培养方案,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发挥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坚持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计算机技术与行业技术相结合的能力。
5. 发挥导师组的作用,会同有关教学系、学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学业与生活、科研工作等进行全面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三、学分要求实行学分制,以课内18学时为1学分,研究生在答辩之前须修完不少于36学分(包括必修环节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1. 必修环节(12学分):学术报告会、文献阅读与综述、科研训练等。
2. 公共基础课程(6学分):数学类课程、外语类课程等。
3. 专业基础课程(6学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4. 专业方向课程(6学分):根据研究方向选择相关课程。
5. 选修课程(6学分):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关课程。
四、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1. 智能信息系统及复杂网络:开设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智能信息系统及复杂网络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2. 计算机视觉:开设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
3. 网络及信息安全:开设网络安全、密码学、信息隐藏与检测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44fdffd0a79563d1e7259.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7500)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
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 努力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种应用技术,深入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开展本专业的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及开发应用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与表达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数据挖掘及粒计算2. 机器学习3. 云计算与大数据4. 虚拟现实5. 网络与信息安全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教学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论文工作为主。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
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3669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2.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2,申请工学硕士学位适用)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应有深刻了解。
3,可胜任本学科领域较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5.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
休学创业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io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学分要求总学分数为≥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为N25学分,必修环节学分为5学分。
所修课程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学位课≥11学分,专业学位课N8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跨学科选修课多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实践环节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学分。
2.课程设置:1.实践环节的基本类型(1)社会实践研究生可以通过组织和参与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及其他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累计不少于15个工作日。
研究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需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践过程概述及体会、感想等,并附必要的佐证材料。
社会实践服务对象(单位或个人)应在报告上填写评语。
研究生提交由实践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培养方案-专业学位分册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培养方案-专业学位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db44e1c8d376eeafaa310f.png)
二 O 一七年 专学位分册
研究生院 二 O 一七年七月
专业学位分册目录
研究生培养环节及学分要求 ..................................................................................................................... 7 机械工程学院........................................................................................................................................... 11 (一)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085201)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方向培养方案 .............. 11 (二)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085201)重大装备运行性能与智能维护方向培养方案 ....... 14 (三)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085201)先进成形与车辆工程方向(0852)培养方案 ....... 17 (四)工程硕士——仪器仪表工程领域(085203)培养方案 ........................................................... 21 (五)工程硕士——工业设计工程领域(085237)培养方案 ........................................................... 2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1 (一)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领域(085204)材料制备与性能方向培养方案 ............................... 31 (二)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领域(085204)材料加工方向培养方案 ........................................... 33 (三)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领域(085204)材料加工(青岛)方向培养方案 ........................... 36 (四)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领域(085204)纳米材料方向培养方案 ........................................... 40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7 (一)工程硕士——动力工程领域(085206)热能动力与控制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47 (二)工程硕士——动力工程领域(085206)热能工程(锅炉)方向培养方案 ........................... 50 (三)工程硕士——动力工程领域(085206)热流科学与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53 (四)工程硕士——动力工程领域(085206)透平机械/内燃机方向培养方案 .............................. 56 (五)工程硕士——动力工程领域(085206)流体机械及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60 (六)工程硕士——动力工程领域(085206)制冷与低温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63 (七)工程硕士——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085226)核反应堆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66 (八)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085229)培养方案 ................................................................... 70 电气工程学院........................................................................................................................................... 77 (一)工程硕士—非全日制电气工程领域(085207)培养方案 ....................................................... 77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83 (一)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电子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83 (二)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86 (三)工程硕士——集成电路工程领域(085209)培养方案 ........................................................... 90 (四)工程硕士——控制工程领域(085210)培养方案 ................................................................... 93 (五)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085211)培养方案 ............................................................... 97 (六)工程硕士——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电子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 1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411e100242a8956aece453.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一、学科专业简介本学科涵盖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硕士二级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实验室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及原信息产业部科研计划项目等纵向科研任务50余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
本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20多名,聘请中国科学院沈绪榜院士为特聘教授。
近年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国达姆斯达特应用科学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维多利亚分校、美国蒙默斯大学等开展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研究计算机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通信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体系结构。
将计算机系统结构与VLSI技术相结合,围绕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图形处理器(GPU)和多核处理器开展面向新型体系结构的模拟仿真与设计、多核程序设计、VLSI测试和设计验证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和测试等方向的研究;在Web Service技术、多媒体通信体系架构、云计算相关技术、分布式环境下的软件体系结构、嵌入式多智能体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根据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环境变化的需要,不断探索软件工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解决网络化应用需求使计算机软件呈现的网络化、智能化、可协同、高可信等问题。
本学科以原信息产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和“西安邮电学院软件工程研究所”为支撑,涵盖计算机学院、信息中心、物联网与两化融合研究院等单位,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有:通信专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软件测试理论与测试平台;3G手机应用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中间件技术与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陕西省和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doc
![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667805e518964bcf847cc9.png)
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领域(430112)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两个二级学科,即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计算机软件:包括软件工程、过程工程、软件质量工程与管理工程、软件测试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研究范围。
2、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系统集成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系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图象处理、人工智能等研究范围。
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计算、电子商务与网络安全等研究范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其培养目标是: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工程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具备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
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阶段集中进校4个月,论文阶段累计进校2个月。
一般将专业课和实验课学习、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及论文后期修改等环节安排在学校内进行。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工程硕士应获得的总学分为30~32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8~20学分。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考核及管理严格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
3、课程教学以面授为主,在合作培养单位和学校内集中授课。
公共课由我校或当地重点大学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由我校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合作培养单位或其它有关单位的专家授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科学技术专门人才。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教学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3.具有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科学事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作风。
二、学科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目前有下列研究方向:
1.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
3.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技术
4.数据库系统
5.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
6.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机系统
7.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与实现
8.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
9.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10. 基于Internet的信息处理系统
11. 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计算可视化
12. 人机交互技术
13. 计算机模拟仿真
四、培养方式
1.为了保证硕士生新生入学时教学计划及时执行,在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后、研究生进校之前,由导师先制订硕士生第一学期的选课计划。
原则上第一学期(秋上)的课程均为学位课;硕士生进校后1周内由导师与硕士生共同商定制订全面培养计划。
2.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
能。
4.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研究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5. 硕士生的学习应加强自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硕士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7. 硕士生不安排体育课,但应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时间。
五、学制
本专业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半到三年。
六、课程学习
硕士生在校应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选修课8学分,具体见表1和表2。
注:选修课每年随课程目录修订而有所变动,请参照当年研究生课程目录为准进行选课。
硕士生在课程开设前,如已掌握该课程的基本要求,可申请免修该课程,但应通过考试合格后,经批准可以免修并取得学分。
研究生系列讲座:
1.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系列
2.网络新技术系列
3.网络信息处理系列
4.软件工程系列
5.分布式信息系统系列
6.数据库系统与数据挖掘系列
7.计算机应用专题
8.Internet信息处理专题
注:具体以每学期开学时公布为准。
七、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
1.硕士生在论文开始前要进行文献阅读和综述、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并至迟在第三学期末提出学位论文的选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和单位负责人审定确认后,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2.论文选题必须对国民经济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意义。
并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和特点,兼顾学生理论分析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
3.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研究所的帮助下独立完成,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精神进行评审和答辩。
学位论文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定应掌握以下标准:一.论文必须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论文的选题应对国民经济或在学术上有一定意义。
即论文选题应是目前或未来电子工业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电子系统的设计、运行、建设或对电子系统中设备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或在学术上有一定价值。
三.论文一般应包括:摘要(中、外文);引言和述评;主要内容和结果讨论;附录;参考文献。
论文的摘要,应概述本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
论文的引言和述评必须清楚地阐明本文的目的、意义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应扼要地介绍前人对本课题已做的主要工作并对其进行评论。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讨论,应着重叙述本人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结果。
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或计算;结果或讨论。
叙述要简明(必要的详细推导、详细数据列入附录);结论要明确并有根据。
四.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
例如:
1.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了本专业领域有意义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到了新的结果。
2.将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理论或方法引入本学科,解决了本学科中有意义的问题,并且有实际价值。
3.采用新的实验方法或建立国内没有的(或改进国内已有的)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获得了实验结果,并论证了其可靠性。
4.对本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方面的课题,在数学模型,计算方法或程序技巧方面有所创新。
5.针对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提出了先进技术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论证了其可行性。
五.论文要概念清楚,理论推导正确,原始数据和实验数据可靠,计算无误,分析严谨,立论明确,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能反映出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六.答辩时,硕士生应能恰当地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以及与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关的问题。
八、工程实践
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生应参加2学分的工程实践,其目的是使硕士生对工程实际有直接的初步的了解,为学位论文研究打下一个基础。
工程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参加实际工作,写调查报告,系统分析与维护等)。
对硕士生的工程实践效果应该进行检查、评定,合格者给予学分。
九、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准备、生产和教学实践,特别是在论文工作中,都要注意培养硕士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