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统计学_11国民经济部门主要统计指标解读38页PPT
统计学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统计学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f0fd32c90c69ec3d5bb75de.png)
(4)个体经济
(5)联营经济 (6)股份制经济
(7)外商投资经济
(8)港、澳、台投资经济 (9)其他经济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一、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统计需要通过设置一系列专门的经济指标, 反映国民经济的有关数量特征。根据考核对象的特点,国 民经济统计指标应该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环节、不同 方面来加以设置,形成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完整的指标 体系包括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两大部分。经济流量是指反 映某一些社会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可以累加的量, 具有时间长度量纲。经济存量是指反映某一些经济现象在 某一特定时点( 或时刻)上的状况的量,没有时间量纲。现 将最常用的国民经济总量指标体系列示如下(图11-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 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 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就上述内容而言,我们要读懂它,至少要理解一些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什么,为什么用它来反映经济增长?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什么? (3)什么是可支配收入? (4)恩格尔系数是什么?它的上升和下降能反映什么问 题? 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从统计上分析和把握经济 和社会总体的运行情况。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学习一些国民 经济统计的知识,本章我们就将学习一些国民经济统计的 基本知识和常用指标。
(2)价值形态
(3)收入形态。
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部分,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在我国搞好国内生产总值核 算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指标37页PPT
![国民经济指标3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71683f1711cc7931b716a8.png)
支出法
❖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其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 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 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用支出法计算GD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 和净出口。
❖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叫做实际GDP(real GDP),而 用当年价格(current price)计算的GDP叫做名义GDP (nominal GDP)。
实际GDPP
O
t0
潜在GDP
核 心 标指
❖ 潜在GDP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 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
GDP平减指数
核 心 标指
❖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 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率与剔除 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增长 率之差。
❖ GDP平减指数是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 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 (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 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 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的测量。
小看板
何为国内生产总值?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为 246 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11.4%,比2019年经初 步核实的增长率提高0.3个百分点,创下2019年以来 的13年新高。
❖ 那么,究竟何为GDP呢?
统计指标描述与分析幻灯片PPT
![统计指标描述与分析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ef5d9002768e9950e738c0.png)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反映总体的内容(标志)分为: 总体总量——即总体单位总量。常用N、f 表
示 (如:总人数,产品数, 企业数)
标志总量——即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总和。 常用X 、Xf 表示。
(如:工资总额、总成本、利润总额 ) (分组或不分组,其符号和算法不同.该组指标 在计算平均数时要用。如: 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等。)
第一节 总量指标
重点: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在含义和计算上的区别 带着问题学:1、总量指标有哪些种类?
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在含义和计算 上的区别?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总量指标(绝对数)——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
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 或绝对水平的指标. 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指标; 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统计分析的基础
无名数——百分比、千分比、倍数、系数、成数等。 (如:计划完成程度、合格率)
有名数——强度相对数是复名数。 (如: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作用: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及各种数量对比关系;
可为某些不能直接对比的数量找到对比基础。 (例:当两规模大小不同的企业的总产值对比时,由于基数 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可以用相对指标——产值计划完成 程度作比较。)
1、实物单位(实物量指标) 自然单位: 如: 人、只、台、件…。 用于离散型变量。 度量衡单位:如: kg、cm、m³…。 用于连续型变量 。 双重(复合)单位:如: 吨公里、千瓦/小时、… 标准实物单位:同类产品,因为品种、规格、 能力、或化学成分不同,所以按某一标准 (含量、规格等)折算后的实物单位。 如: 能源(标煤); 粮食(标准吨); 电机(马力);化肥(含氮量); 皮革(面积/张)等。
国民经济指标PPT课件
![国民经济指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08e2f951e79b89680226db.png)
家的基尼指数在0.24~0.36,美国偏高,为0.4。
23
洛伦兹曲线
核 心 标指
C u m u lativ e sh are o f in co m e eam ed
❖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 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 计学家M.O.洛伦兹将一 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 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 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 收入百分比。
17
国民收入
核 心 标指
❖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也是一个衡量产出的概 念,是指生产要素即国民提供生产性服务而取得的报酬, 也就是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 报酬,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 国民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 国民收入=NDP-企业转移支付-企业间接税 ❖ 国民收入与GDP最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
❖ 潜在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叫做GDP缺口(GDP gap)。
15
国民生产总值
核 心 标指
❖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一国 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总值。
❖ 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 依据的是国民原则;GDP是一国国境内的劳动和资本所 生产的总产出量,依据的是国土原则。
❖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7
收入法
❖ 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成 本法,即从收入角度来计算GDP,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 要素获得的收入的角度看,从企业来说也就是从生产成本 (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时支付的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就 构成生产成本)的角度看,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 多少收入。
最新11国民经济统计指数资料
![最新11国民经济统计指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c414b3ecaaedd3382c4d321.png)
第十一章国民经济统计指数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与种类一、统计指数的概念狭义指数:反映不同度量的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相对比率的指标。
统计指数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就是不同度量的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相对比率的 测定理论和方法,即狭义指数的编制理论和方法。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识记) 重要的分类有如下三种。
(一) 按指数包括范围分类按照包括范围的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种。
个体指数是反映单种个体的某种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相对比率的指标。
例如, 反映某种零售商品譬如彩色电视机本月与上年同月相比价格变动的比率指标, 是该种商品的价格个体指数;总指数是反映多种个体的某种数量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总相对比率的指标。
全部零售商品本月与上年同月相比价格总变动的比率指标,则是全部零售商品的价格总指 数。
总指数是个体指数的综合反映,个体指数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总指数的变动。
(二) 按指数反映内容分类按照指数所反映内容的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价值类指数、物量类指数和物价类指数 三种。
价值类指数是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所生产或销售产品的价值金额之比率, 所生产或销售产品的价值金额之比率,反映了两个不同的价值金额的相对比率。
销售额指数、总成本指数都是价值类指数。
物量类指数是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所生产或销售产品的数量之比率, 产或销售产品的数量之比率,反映了产品数量的变化或相对比率。
产量指数、销售量指数、人口数指数都是物量类指数。
物价类指数则是不同时期所生产销售产品的价格之比率, 或不同地区产品销售价格水平 之比率,反映了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或相对比率。
例如, 价格指数、单位成本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都是物价类指数。
(三)按指数对比基准分类按照编制指数时所选对比基准的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时间指数和空间指数两种。
时间指数是指某种数量在两个不同时间的数值比率指标。
本年与上年相比的物价指数是 时间指数。
空间指数是指某种数量在两个不同地域的数值比率指标。
国民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58a90ffd0a79563d1e724a.png)
生产范围 综合性生产 限制性生产
核算方法 帐户(复式) 平衡表(单式)
§1.2 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
<补充>
• 1)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它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适应计划经
济管理的需要,而实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于
分配、再分配和最终使用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部门联
系平衡表(投入产出表);劳动力平衡表;国民财富和固定资
产平衡表;非物质服务平衡表;居民物质财富和非物质服务
总消费表。这7个平衡表组成了MPS的基本结构。
•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
1977年和1984年分别公布了MP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
原则,从整体上规范了MPS体系。
•
MPS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使用为主线,
侧重反映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它由30个平衡
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平衡表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消费和积
累的平衡表(物质平衡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
国民经济统计学
统计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民
经济统计(核算)课程?
每当我们要学一门新的课程时,首先会想到以下几 个人们通常比较关心的问题,即我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这门课程与我的专业是什么关系?它对我以后的工作有 用吗?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完全是人之常情。
统计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民经济统计?应该说这是由国民 经济统计这门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国民经济统计知识 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指导作用等诸多因素决定的。1)从国民经济统 计在统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统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 习国民经济统计。(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2)学 好国民经济统计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就国民经济统计的学科性 质而言,它属于统计学范畴。我们如果能够将学到的国民经济统计 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收集宏观经济信息帮助微观决策那将 是如虎添翼,无往而不胜。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分析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60f1ed89eb172ded63b771.png)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 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 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 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 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 的价值。 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一 般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 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 务作为出口。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 价格计算。
部门可支配收入=本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来 自外部门的转移收入-对外部门的转移支出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对国外 转移支出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净额
三、个人收入差距的计算与分析
(一)基尼系数:又称洛伦茨系数,是用来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
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分配越公平
第八章 国民生产统计
本章重难点提示
1.国民生产统计的范围和行业分类 范围及内容
2.产出实物量统计:主要农产品、工业产品及污染物 排放统计
3.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
4.资本和劳动力统计
第一节 国民生产统计的范围和行业 分类
一、国民生产统计的范围
(一)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的总 和,是一个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又极其复杂的经 济活动的有机整体
一、GDP计算的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 务出口-货物服务进口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 务净出口
最终消费统计:
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统计 恩格尔系数=实物消费支出金额/消费总支出 金额 ×100% 2.政府消费支出统计 =财政支出中的经常性业务支出-政府部门 的经营性收入+政府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9f349801f69e3142329487.png)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
=∑各部门的增加值 收入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政府补贴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
净出口额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价格问题
影响GDP的因素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的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及 使用核算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 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
五
投入产出核算
大
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之间部门之间 互相依存的技术经济联系。
核
算
资金流量核算
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 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
国际收支核算
核算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 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
什么是活动部门分类?
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 层单位活动性质的同类 性对常作单位的分类。
(1)非金融公司部门(2Biblioteka 金融公司部门SNA中的机构部门
(3)一般政府 (4)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5)住户
注:我国机构部门分类 :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图
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
资产负债核算
核算一定时点上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其主体部分 是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基本表,八张补充表;
第二部分:经济循环账户。包括一套国民经 济账户体系。
基本框架如下图
社会再生 产 核算表
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
经济循环 帐户
如何读懂经济指标ppt课件
![如何读懂经济指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4ccaec83c4bb4cf6ecd1c4.png)
济 大
作为判断依据
势
最新版整理ppt
12
◎
第 8、要注意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
一 部 分
➢
要注意与其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才有可能 看出公布数据的真实含义。特别是对一些变化 比较大的数据,更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
如 不能拿来就用,听到看到就信
何 分 析
➢
要注意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有无变化,即当前 公布的数据与过去公布的数据之间是否具有可
分 互联系和综合的角度去考察
如 ➢ 例如,为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既需要看经济增
何 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这
分 四大指标,也要看库存变动、消费者信心指数、
析 和 判
企业订单等指标,还要注意货币和财政方面的 指标,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些指标
断 ➢ 当这些指标给出的数据或结果出现矛盾时,要
经 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要选择更有把握的指标
主 步核实数,这是年度GDP的第一次修订数,于次
要 年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
经 济 指 标
➢ 主要依据专业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等 资料核算,形成GDP的最终核实数,这是年度 GDP的第二次修订数,于隔年5月和9月在《中国 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
解 读
➢ 每当年度GDP修订后,要同步修订同一年的各季 度GDP数,即对季度GDP做基准化处理。因此,
Ⅳ国际经济和贸易类——进出口、外汇储备
Ⅴ价格类——价格指数
Ⅵ货币信贷等金融类——利率、信贷
Ⅶ劳动力市场类——就业和失业
Ⅷ政府财税类——财政收入
Ⅸ收入类——城乡居民收入
最新版整理ppt
2
如何分析和判断中国经济大势?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