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觉器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电-化学-电 双极细胞 (去或超极化型) 电-化学-电 神经节细胞 (动作电位)
4.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和色觉 ⑴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 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 三种视锥色素的区别是视蛋白的分子结构 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 线的敏感程度。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目前认为与视 杆细胞类似。 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分辨力强,并具有 辨别颜色的能力。
2.立体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视觉对物体的“深度”(三 维特性)的视觉。 ⑵特点:
① 立体视觉只是对物体感知相对“深度”的
经验:即判断一点比另一点的远近(判断有一 定的限度:1m远的物体两点差1.5mm);
② 产生立体视觉的主要因素是视网膜像位差,
故单眼视物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 觉(但比双眼视觉的准确性差)。
2.听小骨: ⑴结构特点:
外耳道
鼓膜
半规管
由锤骨-砧骨-镫骨 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 状的听骨链。 这一杠杆系统的长 臂为锤骨柄、短臂为砧 骨长突、支点恰好在整 个听骨链的重心上。 锤骨 砧骨 镫骨 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 1.3 ∶ 1 ⑵功能作用: 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 窗膜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实验发现 , 红光只作用于视锥细胞 , 对视杆细胞 的刺激极微弱 , 因此 , 在亮光处配戴红色眼镜能防止 视紫红质的分解,到暗处时便能获得迅速的暗适应。 所以,对从事暗环境工作者配带红色眼镜是必要的。
(二)视野
概念: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 ,该眼所
看到的空间范围。•
范围:∵上眼框
和鼻粱遮挡的缘故, ∴单眼视野的下方> 上方;颞侧>鼻侧。 ∵三种视锥细 胞在视网膜中的分 布不匀,∴色视野的 白色>黄蓝>红色 >绿色。
弱光 高(弱光→兴奋) 弱(分辨粗大轮廓)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2.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 紫 红 质
光
视蛋白+11-顺视黄醛
视黄醛异构酶
(暗处,需能)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 醇脱氢酶
视黄醛还原酶 11-顺视黄醇(VitA) 异构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11-顺视黄醇→
注:①贮存在色素细胞中的全反型视黄醇→
视杆细胞的代谢方式是外段的根部不断生成而顶部不断 脱落。 视锥细胞的代谢方式可能与此不同。
3.神经细胞层 细胞层间 存在着复杂的 突触联系,有 化学性突触和 电突触,可纵 向和水平方向 传递信号。 当最初产 生的视觉电信 号,将首先在 这些细胞层中 处理与加工。
4. 两种感光细胞
与神经细胞的联 系方式: ①视锥细胞:
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常 呈闭合状态,• 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 (2)功能作用: ①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臵、• 形状和振动性能。 如: 潜水、加压仓、飞机降落时→鼓室内压<外界 →鼓膜内陷→耳鸣、听力↓、疼痛甚至鼓膜破裂。 如:上感、耳咽部慢性炎症时→咽鼓管粘膜水肿 , 管腔狭窄或闭锁→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鼓室内压 力↓→鼓膜内陷→耳闷、耳鸣及重听的症状。
绿 红 蓝
白
(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双眼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同视一物体时的视觉。 ⑵特点: ①双眼视觉是由于来自物体同一部位的光线, 成像于两侧视网膜的“对称点”上,经视觉 中枢整合后只产生一个“物体”的感觉; ②双眼视觉的视野大部分重叠,互相弥补, 故无生理盲点投射区; ③ 双眼视觉视野比单眼视觉大得多; ④双眼视觉能增加对物体距离、三维空间的 判断准确性,从而形成立体感。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静息电位 (-30~-40mv)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视杆细胞 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型)
※声强的表示:贝尔(bel)=log
E0 ←为标准听阈值 E ←为实测听阈值
临床上常用分贝(dB)表示听觉敏感度丧失程度: 1 bel=10 dB,若听力↓10dB=听阈↑10倍 若听力↓30dB=听阈↑1000倍
●
听 觉 的 产 生 过 程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 听小来自百度文库→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 →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视 觉 器 官
听 觉 器 官 前 庭 器 官
3.视敏度(视力): ⑴概念:指人眼分辨精细程度的能力。
由简化眼模型,根据已知的物距和物体大小, 可算出物像及视角大小。 正常人眼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在视网膜上的 物像≥5μm(视角≥1’)能产生清晰的视觉。
2.远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
统的折光能力过弱。故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被聚焦 在视网膜的后方 ,• 以 致视远物模糊不清 ; 而近处物体 发出至眼的辐射光线 , 眼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 ,• 才能 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清近物。因此 ,远视眼的 近点比正视眼的远 , 看远物、看近物都需要调节 , 故 易发生调节疲劳。 矫正:配戴适宜凸透镜。
第三节
概述:
耳是听 觉的外周感 觉器官。 ●外耳:耳 廓、外耳道。 ●中耳:鼓 膜、听小骨、 咽鼓管和听 小肌。 ●内耳: 耳蜗。
听 觉 器 官
●人耳的适宜刺激:
听阈曲线
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16~20000Hz) 。 与声频及声强有关 = 如图缩示。 最大可听阈曲线 ※听阈:某一声频引起听觉 的最小声强。 ※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 一声频的最大声强。 ※听域:听阈曲线与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的面积。
锥细胞受到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光刺激时 ,各自将发生 不同程度的兴奋 , 这样的信息由专线传入中枢 , 经视 中枢整合后便产生各种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1∶1∶1→白色觉; •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4∶1∶0→红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2∶8∶1→绿色觉。
3.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⑴功能: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具有中耳传音增压
效应(17×1.3≈22倍) 。 ⑵机制: ①∵鼓膜有效振动 面积与卵圆窗面积 之比为: 55mm2∶3.2mm2=17∶1 ∴鼓膜的传递 将使声压增强17倍; ② 经听骨链的传递 使声压增强1.3倍;
4.咽鼓管:
(1)结构特点:
①可遮蔽来自巩膜 侧的散射光线(光线 过强时,伸出伪足样 突起包被视杆细胞外 段,减少光刺激); ②吞噬感光细胞外 段脱落的视盘; ③传递来自脉络膜 的营养物质。
2.感光细胞层 外段呈圆盘状 重叠成层,感光 色素镶嵌在盘膜 中,是光 - 电转换 产生感受器电位 的关键部位。 产生的感受 器电位以电紧张 方式扩布到终足。
3.散光眼:角膜或晶状体 (常发生在角膜)的表面
不呈正球面 , 曲率半径不同 , 入眼的光线在各个点不 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 ,造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 清晰或变形,从而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 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 在曲率半径过大的方 向上增加折光能力。
二、眼的感光系统及其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 1.色素细胞层 内含黑色素颗 粒 和 VitA , 对 感 光细胞有营养和 保护作用:
②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原因: 色弱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 胞 ,• 而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 ; 多为后天因素引起。
三、几种视觉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⑴概念:指从明处→暗
处 , 最初看不清→逐渐恢 复暗视觉的过程 ( 约 25 ~ 30min)。 ⑵机制:是视紫红质的 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 ∵在亮处视锥和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都被分解 →杆素剩余量低+锥素对光的敏感度低→最初看不清 任何东西。当锥素的合成量↑+对光的敏感度↑→第 一时相;当杆素的合成量↑+本来对光的敏感度高→ 第二时相(暗视觉)。
视网膜周边部
(向外周递减)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构 联系方式 特 征 感光色素 种族差异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视蛋白 + 视黄醛)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 辨 力 用 专司视觉 视 力
强光 低(强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明视觉 + 色觉 强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依据声 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 间差判断声源。 2.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 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二)中耳的功能
外耳道
鼓膜
半规管
1.鼓膜: ⑴结构特点: 是一个具有一定 紧张度、动作灵敏、 斗笠状的半透明膜 , 面积约 50 ~ 90mm2, 对 声波的频率响应较好, 锤骨 砧骨 镫骨 失真度较小。 ⑵功能作用: 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绿 红 蓝 白
生理盲点投射区位于视野的颞侧15°处。
• ∵物体是交叉成像 ( 上下、左右交叉 ) 于 视网膜上,∴视野检查 协助诊断视网膜疾患 时,视野的缺陷应根据 交叉成像原则诊断视 网膜的病变部位。 视野在军事上也 有很大意义,例如飞行 帽和防毒面具的眼窗 一定要合适,否则会影 响正常视野,妨碍战斗 动作。
视杆细胞→11-顺视黄醛。 ②分解与合成速度取决于光强:暗处分解<合成,亮处 分解>合成,强光处于分解状态。 ③分解与合成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视黄醛,需血液循环 中的VitA补充,缺乏VitA→夜盲症。
3.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无 光 照
光
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
1’角的物 像可分别刺激 不相邻的两个 感光细胞,其 各自的感光信 息传入才能分 辨两个点。
1.近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和
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 , 折光能力过强。故远处物体的 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 以致视远物模糊不 清;而近处物体发出至眼的辐射光线,眼不需调节或作 较小的调节 , 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清近物。 因此 , 近视眼的远点比正视眼的近 , 远视力差 , 近视力 正常。 矫正:配戴适宜凹透镜。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 机制。
⑶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和全色盲。 ●分类:
(通常将红-绿色盲认为全色盲,因视紫红质也可分辨蓝色)
色盲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的(可能因为缺乏 ●原因: 对相应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所致),极少数是因视网 膜病变引起的。
呈单线式联系
(视锥:双极:节细胞 = 1:1:1);
②视杆细胞:
呈聚合式联系
(视杆:双极:节细胞 = mn:n:1)。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项
结 分
目
布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视网膜黄斑部
(中央凹为主)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⑵色觉
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 ,产 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色觉 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和心理现象。
19世纪初,Young和Holmholtz依据物理学上三原色混合理 论提出了视觉三原色学说:假设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 绿、蓝光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3种感光色素;• 当这3种视
2.明适应: ⑴概念 : 从暗处→明处 , 最初看不清 ( 耀眼的光
感)→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1min)。 ⑵机制:是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 ∵杆素在暗处大量蓄积 + 对光的敏感度强,∴到 明亮处被迅速大量分解 , 产生和传入大量视觉冲动 , 从而出现耀眼的光感。
[附]:为什么从事暗环境工作者配带红色眼镜?
复习思考题
1.眼在看物体时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2.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区别? 3.简述视杆细胞接受光线产生视觉的基本过程。 4.在夜间视物时,为什么注意力越集中,视物效 果反而更差? 5.生理性盲点对人的视觉有无影响?为什么我们 一般感受不到视野的缺损? 6.试述眼的各组成部分发生病变时,对视力将产 生什么影响?各有何特点? 7.晶状体摘除的病人视物有何特点?如何进行矫 正? 8.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对视觉有何影响?可采用 什么对症治疗措施?
4.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和色觉 ⑴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 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 三种视锥色素的区别是视蛋白的分子结构 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 线的敏感程度。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目前认为与视 杆细胞类似。 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分辨力强,并具有 辨别颜色的能力。
2.立体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视觉对物体的“深度”(三 维特性)的视觉。 ⑵特点:
① 立体视觉只是对物体感知相对“深度”的
经验:即判断一点比另一点的远近(判断有一 定的限度:1m远的物体两点差1.5mm);
② 产生立体视觉的主要因素是视网膜像位差,
故单眼视物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 觉(但比双眼视觉的准确性差)。
2.听小骨: ⑴结构特点:
外耳道
鼓膜
半规管
由锤骨-砧骨-镫骨 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 状的听骨链。 这一杠杆系统的长 臂为锤骨柄、短臂为砧 骨长突、支点恰好在整 个听骨链的重心上。 锤骨 砧骨 镫骨 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 1.3 ∶ 1 ⑵功能作用: 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 窗膜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实验发现 , 红光只作用于视锥细胞 , 对视杆细胞 的刺激极微弱 , 因此 , 在亮光处配戴红色眼镜能防止 视紫红质的分解,到暗处时便能获得迅速的暗适应。 所以,对从事暗环境工作者配带红色眼镜是必要的。
(二)视野
概念: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 ,该眼所
看到的空间范围。•
范围:∵上眼框
和鼻粱遮挡的缘故, ∴单眼视野的下方> 上方;颞侧>鼻侧。 ∵三种视锥细 胞在视网膜中的分 布不匀,∴色视野的 白色>黄蓝>红色 >绿色。
弱光 高(弱光→兴奋) 弱(分辨粗大轮廓)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2.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 紫 红 质
光
视蛋白+11-顺视黄醛
视黄醛异构酶
(暗处,需能)
全反型视黄醛+视蛋白 醇脱氢酶
视黄醛还原酶 11-顺视黄醇(VitA) 异构酶
全反型视黄醇(VitA) 11-顺视黄醇→
注:①贮存在色素细胞中的全反型视黄醇→
视杆细胞的代谢方式是外段的根部不断生成而顶部不断 脱落。 视锥细胞的代谢方式可能与此不同。
3.神经细胞层 细胞层间 存在着复杂的 突触联系,有 化学性突触和 电突触,可纵 向和水平方向 传递信号。 当最初产 生的视觉电信 号,将首先在 这些细胞层中 处理与加工。
4. 两种感光细胞
与神经细胞的联 系方式: ①视锥细胞:
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常 呈闭合状态,• 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 (2)功能作用: ①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臵、• 形状和振动性能。 如: 潜水、加压仓、飞机降落时→鼓室内压<外界 →鼓膜内陷→耳鸣、听力↓、疼痛甚至鼓膜破裂。 如:上感、耳咽部慢性炎症时→咽鼓管粘膜水肿 , 管腔狭窄或闭锁→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鼓室内压 力↓→鼓膜内陷→耳闷、耳鸣及重听的症状。
绿 红 蓝
白
(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双眼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同视一物体时的视觉。 ⑵特点: ①双眼视觉是由于来自物体同一部位的光线, 成像于两侧视网膜的“对称点”上,经视觉 中枢整合后只产生一个“物体”的感觉; ②双眼视觉的视野大部分重叠,互相弥补, 故无生理盲点投射区; ③ 双眼视觉视野比单眼视觉大得多; ④双眼视觉能增加对物体距离、三维空间的 判断准确性,从而形成立体感。
cGMP含量高 cGMP依赖性Na+通道开放 外段膜Na+持续内流 (内段膜Na+泵泵出Na+) 静息电位 (-30~-40mv)
分解cGMP→cGMP↓ cGMP依赖性Na+通道关闭 外段膜Na+内流↓(内段膜Na+泵继续)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 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 足
视杆细胞 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型)
※声强的表示:贝尔(bel)=log
E0 ←为标准听阈值 E ←为实测听阈值
临床上常用分贝(dB)表示听觉敏感度丧失程度: 1 bel=10 dB,若听力↓10dB=听阈↑10倍 若听力↓30dB=听阈↑1000倍
●
听 觉 的 产 生 过 程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 听小来自百度文库→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 →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视 觉 器 官
听 觉 器 官 前 庭 器 官
3.视敏度(视力): ⑴概念:指人眼分辨精细程度的能力。
由简化眼模型,根据已知的物距和物体大小, 可算出物像及视角大小。 正常人眼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在视网膜上的 物像≥5μm(视角≥1’)能产生清晰的视觉。
2.远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
统的折光能力过弱。故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被聚焦 在视网膜的后方 ,• 以 致视远物模糊不清 ; 而近处物体 发出至眼的辐射光线 , 眼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 ,• 才能 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清近物。因此 ,远视眼的 近点比正视眼的远 , 看远物、看近物都需要调节 , 故 易发生调节疲劳。 矫正:配戴适宜凸透镜。
第三节
概述:
耳是听 觉的外周感 觉器官。 ●外耳:耳 廓、外耳道。 ●中耳:鼓 膜、听小骨、 咽鼓管和听 小肌。 ●内耳: 耳蜗。
听 觉 器 官
●人耳的适宜刺激:
听阈曲线
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16~20000Hz) 。 与声频及声强有关 = 如图缩示。 最大可听阈曲线 ※听阈:某一声频引起听觉 的最小声强。 ※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 一声频的最大声强。 ※听域:听阈曲线与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的面积。
锥细胞受到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光刺激时 ,各自将发生 不同程度的兴奋 , 这样的信息由专线传入中枢 , 经视 中枢整合后便产生各种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1∶1∶1→白色觉; •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4∶1∶0→红色觉; 若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2∶8∶1→绿色觉。
3.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⑴功能: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具有中耳传音增压
效应(17×1.3≈22倍) 。 ⑵机制: ①∵鼓膜有效振动 面积与卵圆窗面积 之比为: 55mm2∶3.2mm2=17∶1 ∴鼓膜的传递 将使声压增强17倍; ② 经听骨链的传递 使声压增强1.3倍;
4.咽鼓管:
(1)结构特点:
①可遮蔽来自巩膜 侧的散射光线(光线 过强时,伸出伪足样 突起包被视杆细胞外 段,减少光刺激); ②吞噬感光细胞外 段脱落的视盘; ③传递来自脉络膜 的营养物质。
2.感光细胞层 外段呈圆盘状 重叠成层,感光 色素镶嵌在盘膜 中,是光 - 电转换 产生感受器电位 的关键部位。 产生的感受 器电位以电紧张 方式扩布到终足。
3.散光眼:角膜或晶状体 (常发生在角膜)的表面
不呈正球面 , 曲率半径不同 , 入眼的光线在各个点不 能同时聚焦于一个平面上 ,造成在视网膜上的物像不 清晰或变形,从而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 矫正:配戴适当的柱面镜,• 在曲率半径过大的方 向上增加折光能力。
二、眼的感光系统及其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 1.色素细胞层 内含黑色素颗 粒 和 VitA , 对 感 光细胞有营养和 保护作用:
②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原因: 色弱的产生并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 胞 ,• 而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 ; 多为后天因素引起。
三、几种视觉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暗适应: ⑴概念:指从明处→暗
处 , 最初看不清→逐渐恢 复暗视觉的过程 ( 约 25 ~ 30min)。 ⑵机制:是视紫红质的 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 ∵在亮处视锥和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都被分解 →杆素剩余量低+锥素对光的敏感度低→最初看不清 任何东西。当锥素的合成量↑+对光的敏感度↑→第 一时相;当杆素的合成量↑+本来对光的敏感度高→ 第二时相(暗视觉)。
视网膜周边部
(向外周递减)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构 联系方式 特 征 感光色素 种族差异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视蛋白 + 视黄醛)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 辨 力 用 专司视觉 视 力
强光 低(强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明视觉 + 色觉 强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依据声 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 间差判断声源。 2.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 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二)中耳的功能
外耳道
鼓膜
半规管
1.鼓膜: ⑴结构特点: 是一个具有一定 紧张度、动作灵敏、 斗笠状的半透明膜 , 面积约 50 ~ 90mm2, 对 声波的频率响应较好, 锤骨 砧骨 镫骨 失真度较小。 ⑵功能作用: 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绿 红 蓝 白
生理盲点投射区位于视野的颞侧15°处。
• ∵物体是交叉成像 ( 上下、左右交叉 ) 于 视网膜上,∴视野检查 协助诊断视网膜疾患 时,视野的缺陷应根据 交叉成像原则诊断视 网膜的病变部位。 视野在军事上也 有很大意义,例如飞行 帽和防毒面具的眼窗 一定要合适,否则会影 响正常视野,妨碍战斗 动作。
视杆细胞→11-顺视黄醛。 ②分解与合成速度取决于光强:暗处分解<合成,亮处 分解>合成,强光处于分解状态。 ③分解与合成过程中要消耗一部分视黄醛,需血液循环 中的VitA补充,缺乏VitA→夜盲症。
3.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无 光 照
光
照
视紫红质分解变构 变视紫红质Ⅱ(中介物) 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蛋白) 激活磷酸二酯酶
1’角的物 像可分别刺激 不相邻的两个 感光细胞,其 各自的感光信 息传入才能分 辨两个点。
1.近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和
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 , 折光能力过强。故远处物体的 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 以致视远物模糊不 清;而近处物体发出至眼的辐射光线,眼不需调节或作 较小的调节 , 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清近物。 因此 , 近视眼的远点比正视眼的近 , 远视力差 , 近视力 正常。 矫正:配戴适宜凹透镜。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 机制。
⑶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色盲有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和全色盲。 ●分类:
(通常将红-绿色盲认为全色盲,因视紫红质也可分辨蓝色)
色盲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的(可能因为缺乏 ●原因: 对相应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所致),极少数是因视网 膜病变引起的。
呈单线式联系
(视锥:双极:节细胞 = 1:1:1);
②视杆细胞:
呈聚合式联系
(视杆:双极:节细胞 = mn:n:1)。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项
结 分
目
布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视网膜黄斑部
(中央凹为主)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⑵色觉
色觉是感光细胞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后 ,产 生的视觉信息传入视觉中枢引起的主观感觉。色觉 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和心理现象。
19世纪初,Young和Holmholtz依据物理学上三原色混合理 论提出了视觉三原色学说:假设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 绿、蓝光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3种感光色素;• 当这3种视
2.明适应: ⑴概念 : 从暗处→明处 , 最初看不清 ( 耀眼的光
感)→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1min)。 ⑵机制:是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 ∵杆素在暗处大量蓄积 + 对光的敏感度强,∴到 明亮处被迅速大量分解 , 产生和传入大量视觉冲动 , 从而出现耀眼的光感。
[附]:为什么从事暗环境工作者配带红色眼镜?
复习思考题
1.眼在看物体时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2.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区别? 3.简述视杆细胞接受光线产生视觉的基本过程。 4.在夜间视物时,为什么注意力越集中,视物效 果反而更差? 5.生理性盲点对人的视觉有无影响?为什么我们 一般感受不到视野的缺损? 6.试述眼的各组成部分发生病变时,对视力将产 生什么影响?各有何特点? 7.晶状体摘除的病人视物有何特点?如何进行矫 正? 8.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对视觉有何影响?可采用 什么对症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