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教案电子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fe60faeaad1f346933fe8.png)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教案语文优秀培智生活培智生活语文词语教学培智学校语文教案培智生活语文词语教学篇一: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4、戴领巾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戴领巾。
2、认识新的部首:绞丝旁、女子旁。
会写这两个偏旁。
3、学习"好"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熟读"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这句话,知道戴好绿领巾。
5、会用"我会????????"练习说一句话。
6、熟读儿歌,知道升国旗时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看图读句子。
认识新的部首,并会写。
教学课时:3板书设计:4、戴领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揭题。
二、新授。
1、出示词语。
戴领巾(1)认读词语。
(2)教读。
(3)齐读词语。
2、练习。
戴()3、出示句子: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
(3)指名读句子。
(4)齐读。
练习:我们会戴绿领巾。
三、小结。
四、作业。
读熟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会用"我会???????"练习说话。
学习新的部首。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和句子。
.戴领巾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2、指名读一读。
3、齐读。
二、新授1、出示例句:我会穿外衣。
仿句子:我会()。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2、出示新的部首。
(1)认读新的部首。
(2)学写新的部首。
(3)练习。
三、小结。
知道戴好绿领巾。
四、作业。
1、描写新的部首。
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国歌。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升国旗的儿歌。
3(xx 海达范文网: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新授1、出示儿歌。
升旗大清早,升国旗,小朋友们列队齐。
胸前戴好绿领巾,对着国旗敬个礼。
(1)教师示范读。
(2)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
篇二:培智生活语文课《鸡蛋》教学设计《鸡蛋》教学设计成都特校彭祖红一、教学对象:培智三年级二、课型与教学内容:生活语文识字课《鸡蛋》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材分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fba5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d.png)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教案主题:培智生活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生活语文》第三册,第四章“我的家人”。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内容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家庭成员的介绍,以及家人的职业、兴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家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家庭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难点: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作业本等。
学具:课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人的名字。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四章“我的家人”,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爱好,以PPT和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4.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例题,如“请描述你的爸爸”,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家人的描述,让学生判断正误。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家人的职业、兴趣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成员、外貌、性格、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语言描述你的家人,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等。
2. 作业答案:(1)爸爸:我的爸爸高高的,瘦瘦的,眼睛非常大,他是一名工程师,喜欢看电影。
(2)妈妈:我的妈妈圆圆的,温柔善良,她是一名教师,喜欢养花。
(3)哥哥:我的哥哥长得和我差不多高,他是一名学生,喜欢打篮球。
(4)姐姐:我的姐姐长得比我高,她是一名护士,喜欢跳舞。
(5)弟弟:我的弟弟小小的,他很调皮,是一名小学生,喜欢玩游戏。
(6)妹妹:我的妹妹可爱极了,她是一名幼儿园学生,喜欢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描述家人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描述家人的职业、兴趣等方面还需加强。
年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年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578e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年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2022-2022学年生活语文教案第一部分入学教导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重力簇拥,智力、语言进展迟缓滞后,多数同学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
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导或家庭启蒙教导,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同学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同学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无数同学根本不会自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同学甚至不知道吃饭。
生疏的小学、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惊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肯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心情和异样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别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行少。
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导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预备工作。
1、按照同学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知同学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老师大吵大闹,不能任意离开自己的座位。
将每一个同学的姓名,根据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协助同学铭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教师叫同学的姓名时,同学要说到、或者举手,协助同学们相互认识,老师自我介绍,同学能说出“董教师”,为师生互动做预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同学能说出“教师好”和“教师再见”。
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协助同学能在教室里面坐住,认识教师和学生。
4、练习站队,根据同学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挨次的队列。
并且要求同学拉住前面学生的衣角,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校内环境,熟悉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
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doc资料.docx
![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doc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4d2aea6a76e58fafab003e7.png)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 1 课一二三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1、认识汉字:“三”(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 3 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
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抽读——集体读(每次 3 遍)——找词语( P4 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2)领读,反复领读3)师生齐读4)指名读4、书写“三”(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
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
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
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 2 课楼梯教学目标: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4、会读儿歌《学好样》教具准备:字卡、 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 3 遍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二)新授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尝试认一认矫正教读个别认读集体、分组赛读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2、听一听,找一找(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窗床电梯(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楼梯(√)门()窗()3、读儿歌《学好样》(1)试读( T 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培智初中生活语文教案模板
![培智初中生活语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538917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b.png)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生活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活场景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表达:指导学生运用生活语文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理解复杂的生活场景,把握文章主旨。
2. 写作表达: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口语交际:在特定的语境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2. 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语文现象?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这些问题?”3.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1. 阅读理解:教师选取一篇与生活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段落大意、关键语句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表达:教师以生活场景为题材,指导学生运用生活语文知识进行写作,如写日记、作文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分享自己的见解。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语文运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活语文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活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生活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新课讲解1. 口语交际:教师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104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0.png)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智慧的旅程:培养学生的生活语文能力》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语文能力,通过提供一系列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交流、合作学习和创造性思考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信息获取能力。
2.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和创新求变。
5.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反思。
3.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生活情境引入(15分钟):a. 分组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场景,例如在超市购物、通过电话预订餐馆等。
b. 学生讨论如何在这种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例如提问、询问、表达意愿等。
c. 分享学生的观点和答案。
2. 语言运用训练(3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生活中的特定情境,例如参观博物馆或者讨论一本书。
b. 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积极运用语文知识,与组员进行交流、表达意见或提出问题。
c. 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创造性思维发展(40分钟):a. 提供一个创意启发题,例如设计一个新的生活工具或者创作一个短小说。
b.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任务,提出创意方案,并阐述理由和解决方法。
c.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并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05d8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9.png)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章《我的家人》。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学会使用“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基础词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基本称谓,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家庭成员特征的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成员的称谓及运用。
难点:描述家庭成员特征,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物,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讲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学习和记忆。
适时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a. 教师展示PPT,讲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称谓。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并指出图片中对应的家庭成员。
3.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讨论家庭成员的特点,并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人》2. 内容: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例题:图片描述及解答练习:练习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的家庭照片,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并用所学称谓进行介绍。
2. 答案示例:我的爸爸是一名工程师,他很高大,戴着一副眼镜。
我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她很温柔,喜欢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与家人进行互动,用所学知识进行家庭介绍,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可提供更多关于家庭成员的图文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家庭成员的称谓及运用。
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3篇
![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f932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b.png)
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3篇培智生活语文家优秀教案篇1【设计思路】1.名人效应,激发阅读兴趣。
利用中学生喜爱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由曹文轩20xx年4月4日获“国际安徒生奖”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鉴于是自读课,入题宜好玩并且简洁,给足同学们读和思的时间。
2.自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尝试缩写。
《孤独之旅》的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学生运用在前一课或前两课的学习方法中获得的阅读小说的阅历,自读课文并且梳理出小说情节之后对课文进行缩写,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作品风格、语言特点等,再联系题目,对的写作意图有初步的推断。
3.品位细节,批注式阅读。
(部编本)人教新版教材中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
由“解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
自读课文的旁批准确有用、指向关键、导向语言、深度思考、语言简明;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精要指导,延长阅读。
为了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让学生运用以前把握的阅读文章的方法结合课本上的提示和旁批对这篇小说进行批注式阅读。
在共享交流时用心去听,适当鼓励,关注学生的成长,理清思路,打造和谐的、互相倾听的课堂。
4.发觉感悟,理解主题在自读、批注中应当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思想情感状况,应当关注到不同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阅读层次,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解决个性问题和同学们提出的共性问题,巧妙推动,理解主题。
5.名句观赏,名著推举(部编本)人教新版教材的阅读体系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依据教学反馈和学生的不同层次推举肯定的与课文有关联的读物,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到提升。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预备】课前预习,了解原作《草房子》及其。
【学习目标】1.借助小说三要素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和缩写故事情节。
2.通过批注式阅读精读文章的方法,深层观赏这篇小说的语言魅力。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doc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dcb3a4bb4cf7ec4bfed055.png)
课培智学校二年级生活语文课主讲型惠琳琳程人一:教材介绍与分析《清明端午中秋》是一篇上海市卢湾辅读学校的生活语文课文,该文主要介绍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对应节日的传统习俗。
通过学习该生活语文课文,可用使学生了解到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美好。
二:学生基本情况及分析本班学生共有八名,类型包括轻中度,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两类:A 类学生 : 肖 xx 赵 xx 张 xx 李 xx 年龄在 8—10 岁之间,属于轻中度智力落后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课初步掌握各个节日及对应的节日活动。
B 类学生:孙xx 胡 xx 曹 xx 匡 xx 年龄在 8— 10 岁之间包括重度智障,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认知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需要老师的反复提示才能完成较为简单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A 类学生:知道并能口头表述三个节日的名称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两种传统习俗; B 类学生:知道三个节日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一种传统习俗。
2、过程与方法: A 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能够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并配对; B 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和提示下能够部分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育康复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三个传统节日的节日习俗活动(2)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节日的不同进行匹配不同的节日传统习俗。
五:教具准备语文课本多媒体课件:《清明端午中秋》课件 PPT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简单介绍视频清明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端午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中秋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六、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出示美味诱首先老师出示月饼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人的月饼图片目“这是什么?谁来告诉我我们什么时候吃这种的是迅速集中学食物?”最后老师小结:你们回答得非常正生的注意力,并确,不过我今天不仅仅带来了月饼,还带来了引出本节课的主另外两种食物,相信你们一定喜欢吃。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6bba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3.png)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图片的妙用:生活情境中的语文学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第四册》的第六章“图片的妙用”,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如何运用图片进行生活情境的语文学习。
通过图片的观察、描述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正确描述图片内容,并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
2. 学生能够理解图片与生活情境的关系,培养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学习,激发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片的观察与分析,将图片内容转化为语文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图片进行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集、投影仪、白板、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情境中的语文元素。
2. 图片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讨论图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图片描述: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图片描述,其他组员补充,教师点评并指导表达技巧。
4. 例题讲解:以一组图片为例,讲解如何从观察、分析到表达的过程。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自主完成练习册中的图片描述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图片主题:生活情境中的语文学习2. 板书内容:a. 图片观察:人物、场景、事件b. 图片描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c. 语文表达:词语、句子、段落七、作业设计图片1:《公园一角》图片2:《快乐的同学们》2. 答案:图片1:《公园一角》时间:春天的一个上午地点:公园的湖边人物:一个小女孩在喂鸽子,一位老人在散步事件:小女孩喂鸽子,老人散步感受:和谐、美好图片2:《快乐的同学们》时间:课间休息地点:学校操场人物:几个同学在跳绳,其他同学在观看事件:同学们一起玩耍感受:快乐、团结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观察、描述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方法。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0650b2af90242a895e5a0.png)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篇一: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自我,熟悉家庭、学校的环境和人员、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
认识常见的生活用品。
2、学会饮食、穿衣、如厕等基本技能。
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适应学校生活。
4、识读简单字词、会书写简单笔画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总课时:65课时第一单元头手足教学内容:沪教版培智实用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学会指认,了解其作用2、识读字词、会书写笔画3、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学重难点: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识读字词第一课人教学内容:第一单元p1-p3教学目标:a组: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读字词教具:挂图、字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二、发音器官训练发音儿歌:《大公鸡》 j q大公鸡,真美丽,红红的鸡冠花花衣,每天清早喔喔啼,它叫我们早早起。
三、新授看图理解图意1、出示挂图:人问:这是什么?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要求a组学生必须认读b组学生尽量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学生齐读2、出示挂图:头问:这是人的什么?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老师指名读3、出示挂图:手问:这是人的什么?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老师指名读4、出示挂图:足问:这是人的什么?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
(分清腿和足)出示字卡:足再老师领读,学生齐认读,指名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5、齐读四个生字:人头手足,老师找个别学生读,纠正错误发音四、总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我们的身体部位:头手足,同学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部位,保持清洁,不要受伤。
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
![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73a2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d.png)
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人教版生活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5、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
6、背诵谜语。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复习汉字:请、情、晴、清。
精、睛。
2、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4ea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4.png)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2. 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5. 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6. 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课:生活语文的意义和目标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3. 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期望。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察。
2. 教学目标:介绍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3. 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听、说、读、写技能进行交流。
4. 总结: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强调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相互关联。
第三课: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
2. 教学目标:介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描述图片、讲故事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四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短文或文章,引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如回答问题、找出关键词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读多写,提高语文水平。
第五课: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作品或发明,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一)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fdbb507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7.png)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一)教案: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生活语文的意义和作用。
2.生活语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生活语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生活语文的意义和作用1.生活语文是什么?–提醒学生思考生活语文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生活语文的应用领域。
2.生活语文的意义和作用–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语文例子。
–导入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
第二课:生活语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1.生活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场景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语文的实际应用。
2.生活语文的例子和解析–给出具体的生活语文例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生活语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提供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2.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锻炼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供一些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生活语文技巧。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学生完成的写作练习和合作项目的质量。
教学扩展•组织生活语文角,让学生每周分享一个有趣的生活语文例子。
•鼓励学生编写生活语文小故事,进行朗读比赛。
教案编写人:人工智能老师第四课:生活语文的实践应用1.生活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语文在不同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如社交场合、家庭生活等。
–讨论生活语文如何帮助解决问题,提升沟通能力。
2.生活语文的实践应用技巧–提供一些实践应用的技巧,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有效表达意见等。
–给学生机会进行模拟练习,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课:生活语文与人际关系的建立1.生活语文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语文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分享一些生活语文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2.生活语文在人际关系中的技巧和方法–提供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模板初中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模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50d78a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6.png)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生活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2. 生活情景的模拟与对话。
教学难点:1. 词汇的灵活运用。
2. 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物品的名称,复习旧知识。
2.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购物、乘车、就餐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需要用到哪些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师讲解新课,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总结经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场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人们是如何交流的?2. 教师讲解新课,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交流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运用所学交流技巧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表达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流技巧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总结经验。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性和表现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了解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培智三年级下第六册《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三年级下第六册《生活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770e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1.png)
培智三年级下第六册《生活语文》教案【教案一】课程名称:《家中的变化》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家中的变化》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1.教材:培智三年级下第六册《生活语文》2.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3.图片:家中的变化前后对比图片【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用图片展示家中的变化前后对比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互动,让学生猜测家中发生了什么改变。
Step 2 教授新知1.教师播放课文《家中的变化》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2.教师呈现课文内容的简化版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 感受与理解1.教师提问家中发生变化对孩子们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教师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中的变化经历。
Step 4 词汇学习1.教师板书并讲解相关的生词和短语。
2.教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标记出不懂的词汇。
Step 5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互相解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
Step 6 拓展延伸1.教师邀请学生就家中的变化写一篇个人文章,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Step 7 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当天所学内容,强调家中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板书设计】家中的变化【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家中的变化》。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中变化的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课文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问答、讨论、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写作作业,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3dff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7.png)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如口感、味道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水果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二章: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颜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颜色,如颜色的深浅、明暗等。
教学活动:1. 展示颜色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颜色的深浅和明暗。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三章:认识数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让学生数数和识数。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如数的多少、大小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数字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数数和识数。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表达数字的多少和大小组合。
4.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达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e09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0.png)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有趣的课文,包括故事、诗歌、小品等。
2.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第二步:课前预习(10分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同时提醒他们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第三步:课堂教学(30分钟)1. 阅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同时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的重点。
2. 阅读理解: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语言知识:通过课文中的例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
4. 写作练习: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课后作业(10分钟)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听讲、回答问题、合作等。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包括课本和练习册。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录音或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具:使用教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辅助教学。
教学延伸:1.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 语文活动: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f49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7.png)
一、教案名称: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果二、教学目标:1. 让智障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水果的名称。
3.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三、教学内容:1. 教学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
2. 教学水果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拿出一些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水果的名称和特点,如“这是一个苹果,它是圆形的,红色的,吃起来甜甜的”。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念水果名称,并尝试自己描述水果的特点。
4. 应用: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找出隐藏的水果图片,加深对水果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看是否能积极参与水果描述和游戏。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观察是否能正确书写水果名称。
六、教学资源:水果图片、水果实物等。
七、教学时间:40分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难懂的词汇。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家里或超市的水果,尝试描述水果的特点。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反馈。
十、教学拓展:1. 开展水果品尝活动,让学生在品尝水果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水果。
2. 组织学生参观果园,亲身体验水果的生长过程,提高他们对农业的认识。
六、教案名称: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二章——认识数字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如1、2、3、4、5等。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表达数字。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观察力。
八、教学内容:1. 教学数字:1、2、3、4、5等。
2. 教学数字特点:大小、形状等。
九、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拿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 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的名称和特点,如“这是一个数字1,它是最小的数字,形状像一个棍子”。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优质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优质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66c0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2.png)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优质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材中第二章《我们学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环境,解学校设施以及相关功能性词汇。
通过该章节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学校基本情况,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学校相关词汇及句子。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学校环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学校设施认知,提高他们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记忆与运用;句子结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校设施描述;功能性词汇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学校图片、PPT、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学校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学校名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通过PPT展示学校各个场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子。
a. 学习词汇: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等。
b. 学习句子:这是我们学校教学楼;操场上有很多同学在玩耍;我在图书馆里借一本书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模拟学校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描述学校环境,以学校一角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各自学校设施,然后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词汇: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所学词汇,突出重点词汇。
2. 句子:用不同颜色粉笔,将句子结构、关键信息标出,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学校环境,至少用上5个今天学习词汇。
答案示例:我学校很美丽,有高大教学楼,宽阔操场,还有充满知识图书馆。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操场上玩耍。
今天,我在图书馆里借一本有趣书。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句子通顺,至少用上5个本节课学习词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学习反馈,解他们在词汇记忆、句子运用方面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学校环境,发现更多有趣场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6节日教学目的要求:A组生:正确认读、书写“妇、历、年”3个生字,并能组词;认识部首“厂”;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B组生:正确认读“妇、历、年”3个生字;认识部首“厂”;知道“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这些节日的意义。
C组生:正确指读“妇、历、年”3个生字,看图指认“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
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书写3个生字2. 能说出“妇女节、青年节、敬老节”的日子,知道这些节日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书写“妇、年”,会书写,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2.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小。
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理解两句话的意思。
3.生活中懂得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看图说话,学习第一句。
1.出示图片“妇女节”,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教学生字“妇”,读准字音,读准“妇女节”,读准“三月八日是妇女节。
”3.说说女性在社会上的贡献,引出句子“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4.朗读句子:“三月八日是妇女节,妇女的贡献真不少。
”三、看图说话,学习第二句。
1.出示图片“青年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教学生字“年”,读准字音,读准“青年节”,读好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3.说说青年人是怎样的?引出句子“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4.朗读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节,全国的青年齐欢笑。
”四、游戏练习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2.连线:三月八日青年节五月四日妇女节五、书写指导。
1. “妇”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个左窄右宽的字中“女”的“捺”改为了“点”。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 “年”,指导板书,在田字格中上下位置看清楚,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4.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课后练习A组生:“妇、年”2字写2行并组词,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B组生:“妇、年”2字写1行,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C组生:指认“妇、年”2字,练习朗读第一二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读、书写“历”,掌握部首“厂”2.学习课文第三句,农历九九是敬老节,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懂得敬老节是什么时候,知道对长辈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对敬老节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复习1.说一说:三月八日是妇女节;五月四日是青年节。
2.认读词语:妇女节、青年节。
三、图片导入,学习课文第三句。
1.出示图片“敬老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敬老节”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
2.教学生字“历”,读准字音,认识部首“厂”,读准“敬老节”,读好句子“农历九九是敬老节。
”3.说说敬老节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指导学生如何尊敬长辈。
引出句子“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4.朗读句子:“农历九九是敬老节,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好。
”5.说说自己家里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6.教师补充:关于重阳节的来历。
引导诵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7.朗读课文。
四、游戏练习1.卡片抽取练习:教师说日子,学生找相应卡片。
2.连线:三月八日青年节九月初九妇女节五月四日敬老节五、学习生字“历”。
1.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数笔画。
2. 学生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
3. 组词:历:历史、农历。
六、课后练习A组生:“历”字写2行并组词,朗读并背诵全文。
B组生:“历”字写1行,朗读全文。
C组生:指认“历”字,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会看着课文,自己逐字把课文朗读一遍。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朗读全文,指导记忆。
1. 复习词语:全国、青年节、妇女节、农历、敬老节、重阳节、身体、贡献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同桌合作朗读、提问朗读。
3.指名背诵。
4.说一说: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这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三、课堂练习指导1.想想练练(1)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月--()女---()---()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带有“月”“女”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让A组生自由填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
)(2)组词成句。
妇女节三月八日是——。
(学生朗读词语,再尝试说一说,最后填写。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词语。
海底生日桌子照片许多(学生先朗读各词语,教师再读,学生指认)2.读读写写。
(1)抄写下列词语。
青年妇女农历(学生先朗读各词语,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A组生自由写,BC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2)读一读,再抄写带点的词。
全国青年欢笑妇女农历身体奶奶爷爷贡献敬老节(教师引导认读词语,明白要抄写的内容,A组生抄词语。
教师指导BC组生认读词语,认读带点的词语。
)四、课后练习把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告诉家人。
7春夏秋冬教学目的要求:A组生:1、整体感知课文,认读书写“秋、瓜、果、雪、结”,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2、能够清晰的辨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掌握四季特点。
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地情感。
B组生:1、初步感知课文,认读书写“秋”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2、能够辨别春夏秋冬四季,在师的引导下,概述四季特点3、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的情感C组生:1、感知课文,认读“秋”,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2、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辨别春夏秋冬四季,了解四季的特点,3、培养学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感知课文,学习5个生字认识春夏秋冬,辨别春夏秋冬。
了解其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秋”.2.初读课文,感知四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提问导入(在上课之前,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逛了一圈,以此让他们对现在的天气,动植物有个了解,师让学生感受树长出新芽,树叶变绿了,花儿开了,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1.提问导入,学生讲述看到的变化,点名回答2.学生说出动植物的特点,师引导说出“春天来了”A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到的事物,学生能自己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B学生自由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天气暖了等词语C参与课堂,简单的能说一说3. 与学生进行谈话:感受春天,春天给我们的感觉.A、说一说到了春天可以去干什么,学生说一说,能说出春游等词语B、通过师的总结,学生能知道春天可以去春游,放风筝C、指导回答,自己简单说一说4. 提问:除了春天,你们还知道四季中还有哪些季节吗?A、能完整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B、能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C、师指导下能简单知道5.师总结春夏秋冬,并板书课题:春夏秋冬。
6.教授“秋”字,什么结构?什么偏旁?书写指导生字“秋”。
(1).提醒学生观察辨析这个左右结构的字,“禾”的“捺”改为了“点”“秋”。
(2)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学生田字格中写2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秋:秋天、秋高气爽7.齐读课题,大声正确朗读三、欣赏感知四季。
出示视频。
使学生初步感知四季,学生边看师边指导旁白A学生初步感知四季,通过视频大概了解四季的区别B学生看视频,初步感知四季C学生看视频,了解四季四、课后练习A组生:认读“秋”字写2行并组词,初读课文。
B组生:认读“秋”字写1行,初读课文。
C组生:指认“秋”字,初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说话,学习课文第一、二句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
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
2.知道春夏的天气和植物的特点。
领悟春夏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提问导入(一)春天教学:1.出示小女孩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四季(首先出示春天),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能讲出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如花儿开了,等一些短语3.教师指示图片。
学生能说出看到的事物4.师总结学生说的,引导学生说出“春天来了”齐读“春天来了”齐读,小组读,点名读5,根据上课前所说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天气暖了,并能正确齐读。
6.结合图片,学生再看看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说出“柳树绿了”理解题意,正确朗读齐读“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7.小拓展:师介绍学生说说人们春天衣着的特点。
出示图片小草,桃花8.齐读第一句,分组读,(二)夏天教学:1,出示小女孩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夏季,提问“看一看图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通过小拓展,学生能认识到其他的景物2,板书“夏天来了”学生自由说一说看到了什么3,引导学生说出天气热了。
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说出热等词语齐读4,出示知了图片。
提问:夏天来了,天气热了,我们会听到“知吱吱”的声音,是谁来了啊?出示图片“知了叫了”齐读大声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能联想夏天的景色,有感情的读出5,小拓展:夏天来了。
让学生说一说穿衣的特点,出示荷花照片6,板书(卡片出示):“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齐读课文。
三、课后练习A组生: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句话。
B组生:朗读课文第一句话。
C组生:朗读课文第一句话。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说话,学习生字“瓜、果”,会用生字组词,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学习课文第三、四句。
领悟秋冬季节的不同。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2分钟大声说(积累语言)1.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1)书本、笔盒放桌角。
(2)鼓励学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声朗诵本周内容。
二、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出示图片,说一说春天和夏天是怎样的呢?2.朗读课文第一句话:“春天来了,天气暖了,柳树绿了。
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
”3.一年有四季,那么秋天是怎样的呢?(一)秋天教学:1 师预先说一说秋天的特点,为教秋天做铺垫2. 出示小女孩图片“看,那是什么季节呢”齐读“秋天来了”3.出示秋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