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某大学新生小明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反映在大学里身心适应不良,每天感到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整日无精打采。
小明本科担任班长,在高中期间有很好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但是进入大学后,他发现课业压力大,与新环境和同学相处有困难,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评估,包括身心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
咨询师通过倾听、同理和有效沟通,帮助小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重塑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信任和信心。
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学会了一些放松技巧、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配合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
透过咨询和心理治疗,小明的情绪和行为逐渐得到了改善,他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和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同时,他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关注他人和扶持他人,建立了更好的人际关系,并在班级内积极地进行引导和协作。
本案例反映了在大学生活的初期,因为环境的突然变化和学业的压力,很容易对新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不良心理反应。
心理咨询中心的成立,为大学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透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调节和治疗中,重建自我和管理外界环境的信心和能力。
尽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服务和资源是有限的,但希望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路上起到关键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成熟度和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中。
建议学校在未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投入,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本文将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分析一位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并探讨如何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
小李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他对大学生活抱有极大期望,但来到校园后发现自己适应不良,无法与同学融为一体,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经常感到孤独和焦虑。
他的成绩也逐渐下滑,导致他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
小李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交焦虑:小李在与人交往时很容易感到紧张和胆怯,他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被人嘲笑和质疑,所以总是避免与人交往。
这种社交恐惧感使他错过很多机会去认识新朋友,也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二、自我怀疑:小李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安。
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他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
三、适应问题:小李来自农村,文化背景和城市生活有较大差异,他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业难以适应,缺乏正确的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致他不知所措,逐渐陷入困境。
针对小李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采取以下主要策略:一、建立信任:心理咨询师应首先建立信任关系,让小李感到安全和舒适。
同时了解他的成长背景、性格和心理问题的历史等信息,以制定适合他的咨询计划。
二、建立正确的认知:心理咨询师应引导小李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对于社交焦虑问题,可以帮助他了解社交不是一场比赛,不需要一直与他人竞争;对于自我怀疑,可以用积极的思考方式来增强自信心,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三、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咨询师应帮助小李建立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他提供一些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方法,例如设置小目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多与优秀的同学沟通交流,以此调整他的情绪和提升学业成绩。
四、个性化治疗:根据小李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情景模拟疗法等,帮助他有效解决心理问题,并促进他的成长和发展。
小结: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解决中,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要了解大学新生的特点和心理问题,采取个性化的咨询方案,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提升自我能力和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一、心理适应问题进入大学后,新生需要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时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因素引发。
具体表现可能包括焦虑、孤独、迷茫等。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生活,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学生自身也应积极调整心态,主动适应新环境,遇到问题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或同学求助。
二、学业压力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主要来源于课程学习、科研任务和就业竞争等。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困难或对自我要求过高而感到压力过大。
对策: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学术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同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学生自身也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调整自我期待,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人际关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如与同学、老师、家人沟通不畅等。
这可能是由于性格差异、缺乏沟通技巧、情绪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
对策:学校可以提供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和处理技巧。
同时,学生自身也应注意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尊重他人,理解差异,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自我认知与成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能力特长等。
对策:学校可以提供职业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
学生自身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情感与恋爱大学生在情感和恋爱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恋爱受挫、单相思等。
这可能是由于情感处理不当、恋爱观不健康等因素引发。
对策:学校可以提供情感管理和恋爱指导等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恋爱观和情感处理方式。
同时,学生自身也应积极面对情感问题,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对策分析论文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对策分析论文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大学新生人数也愈来愈庞大。
但由于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环境存在诸多差异,许多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
适应不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社交困难等问题。
而大学的课业压力和人际交往也会给适应不良的新生带来更大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分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适应不良原因的分析1.1 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中学与大学的学习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大学的课业和制度以及教学方式也都相较高中来说大不相同。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以考试为主,而在大学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大学如何合理安排课业时间、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比中学更为复杂。
1.2 心理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是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进入大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后,很多学生会感到孤独、害怕、不安等负面情绪。
尤其是那些离开家乡、家人、亲友的学生,在大学里感受到的孤独感和不能适应的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1.3 社交压力新生在大学生涯里,需要大量的与新老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等等。
而新生在迎接这些包括成绩、师长、同学等等压力时,面对的困难也是很大的,在此过程中新生心理负荷较大,无法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导致适应不良。
二、适应不良的对策2.1 提供必要的指导大学可以通过各种策略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
这包括通过学霸、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或是组织新生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提供必要的指导。
以此来提高新生的信心,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应对课业及社交问题。
2.2 加强适应培训新生在大学里面,需要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必要培训,包括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安排、如何履行学习任务及组织人际交往、如何应对课堂建议考试等等。
此外,大学也可以设置更加精细的适应培训,让新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3 建立师生、朋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师生、朋友间的互动关系,是帮助新生克服适应难度的一种体现。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阶段、心理表现及调节方法探析
一、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阶段表现及不适应的心理表现(一)适应期的阶段表现1.兴奋期高考的成功,使同学们在入校后的一个时期内仍沉浸在喜悦激动之中。
处在这一阶段,往往情绪活跃,急于了解同学和周围的环境,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自信与幻想,但这时对将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足够的精神准备。
2.困惑期在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之后,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因而感到失落、焦虑、自卑、苦恼和困惑,心理上出现不平衡,有的同学甚至怀疑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3.调整期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同学,在经历一段困惑与消沉之后会重新振作起来。
通过反思,同学们会重新鼓起前进的勇气,确立奋斗的目标,查找问题的症结,确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新的探索和调整,不断获得新的进步和经验。
4.稳定期通过主观努力,解决了不适应的问题,熟悉和适应了新的环境,摆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情绪恢复平静,心理达到平衡,各方面关系趋向协调,学习、生活走向有序。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半年至1年。
(二)常见的“不适应”心理表现1.地理阻隔——思乡情绪想家,几乎是每一位外地大学新生会遇到的,由于思念家乡、父母亲人、中学生活和昔日朋友,常常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随着对环境的适应、班集体的形成、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迁,思乡情绪会逐渐淡化。
一般在第一个寒假返校之后情况会有很大好转。
2.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幻灭感部分同学没能考入自己钟爱的专业或学校,使职业理想难以实现。
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重新评价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自身条件,发觉与实际所学专业不一致,由此产生挫折感。
大学现实环境和生活与中学时代的想象存在反差,导致部分同学产生失望感。
解决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而造成的诸如专业思想、环境适应等问题,是应予重视的任务。
3.理想“间断”——迷茫感考大学的目标实现后,部分同学失去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出现“理想间歇期”,不愿意学习,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厌倦生活。
顺利渡过“理想间歇期”至关重要,因为“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实现人生的价值,首先需要鼓起理想的风帆。
调查报告: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凸显,着实令人担忧。
大学新生入学后,随着生活环境、理想目标、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在适应期上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埋下隐患。
心理适应性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能力。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不仅会左右他们的学业和人格,而且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
据统计,我国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发生率高达20%,且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因此,了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以我们小组对于大学新生在适应期时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调研,致力于帮助这些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同时也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调查方案(一)方案设计本次研究内容是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困惑及解决办法分析。
其中,在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上,我们从经济方面、情感方面、人际关系和学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研。
在新生的解决途径上,我们又从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和心理咨询室这些学校的帮助组织来进行分析,调查比对最对新生受用的方法并进行了总结。
(二)问卷设计本次问卷分为四大部分:大学生基本信息统计,新生刚入校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困惑调查,化解困惑的途径调查以及最终的解决办法的效果。
本调研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卷发放调查,通过对我校的100多名学生的入校时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我校大学生新生入学时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具体困惑和分析出对他们有效的解决途径。
第二阶段是对几个群体进行实地或在线采访,分别是辅导员老师、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学长会的学长学姐和大一新生。
我们想通过对他们这几类人群进行采访,得出大家入学时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办法,方便以后的新生避免这些问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才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在新生入学时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调查。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及其成因浅析
想 出 现 多 元 化 倾 向 , 种 思 想 冲 击 着 这 一 代 学 生 。 在 进 入 大 各 学 以前 , 生 有 考 大 学 这 一 至 高 无 尚 的 人 生 目标 . 上 管 理 学 加 较 严 , 冲击 和 影 响 较 小 。然 而从 中学 进 人 大 学 后 , 受 随着 管 理 方 式 的 变 化 , 习 压 力 的 降 低 , 生 自由 增 多 , 学 学 自主 增 强 。 在 面 对 突 如 其 来 的各 种 思 想 冲 击 下 。很 多 学 生 变 得 无 所 适 从 , 而 社 会 的 竞 争 的加 剧 、 活 节 奏 的加 速 , 使 大 学 生 们 产 生 生 也 了 时 间 的 紧 迫 感 和 压 力 感 ; 时 个 人 对 生 活 目标 的 选 择 机 会 同 增 多 , 以兼 顾 的矛 盾 加 剧 了 内 心 的 冲 突 , 生 了不 适 应 的 难 产 心 理 焦 虑 感 。凡 此 种 种 , 变 化 的 环 境 适 应 不 良而 出现 的 各 对 种 困 惑 、 惘 、 安 、 张 在 明 显 增 加 . 会 的 变 革 给 正 在 成 迷 不 紧 社 长 的 大 学 生 带 来 的 心 理 冲击 比 以 往 任 何 一个 时 代 更 强 烈 、 更 复 杂 。 各 种 生 理 因 素 、 理 因 素 、 会 因 素 交 织 在 一 起 。 易 心 社 极 造成 大学 生心 理 发 展 中 的失 衡 状 态 。心理 素质 没有 得 到 很 好 发 展 的 学 生 很 难 适 应 变 化 着 的 环 境 . 种 不 适 应 又 会 使 学 生 这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小李是一名大学新生,他来自一个小镇上,来到大城市的大学学习。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感到非常的不适应和焦虑。
他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害怕,无法适应大学课程的要求和学习压力。
他开始失眠和食欲不振,感到压力非常大,并且缺乏自信心。
他开始远离社交场合,并且对于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有强烈的抵触感。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小李:1. 提供支持和鼓励:咨询师可以肯定小李的困扰和感受,并且向他传达出支持和鼓励的信息。
提醒他大学新生都会面临适应问题,要给自己一些时间。
2. 接纳和理解:咨询师要理解和接纳小李的困扰和焦虑感,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减轻他的负担。
可以通过提问和倾听的方式,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
3. 提供具体的建议:咨询师可以给小李一些具体的建议来帮助他适应大学生活。
建议他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建议他寻求学习上的帮助,比如找导师或者参加辅导班。
4. 学习压力管理:咨询师可以和小李一起制定学习压力管理的方案,比如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给自己一些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5. 自我肯定和自信心培养:咨询师可以帮助小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鼓励他相信自己有能力适应大学生活,并且帮助他找到一些自我肯定的方法,比如记录自己的成就和进步。
总结: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在这个案例中,小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学习压力的增加。
咨询师可以通过支持、接纳、提供建议、学习压力管理和自信心培养等方式来帮助他适应大学生活。
也需要提醒他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并且不要害怕向他人寻求帮助。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原因调节方法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原因调节方法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原因(一)生活与环境适应问题。
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自己能否合理、有效地安排日常生活是生活适应的重要内容。
(二)人际适应问题。
进入大学前,许多人没有真正过过集体生活,无须处理人际相处问题。
(三)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适应、学习能力不适应和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等三个方面。
(四)自我适应问题。
自我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不清楚,自我意识不客观。
新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往往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脱节、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第一个心理准备:现在该学会一个人走了我们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孩子都经历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每一阶段,但在此前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伴随着父母的陪伴、老师的陪伴,大学的生活与以前的状态完全不同,我们远离父母,也许没了父母的唠叨,但也没了他们为你准备的可口饭菜,洗烫整齐的衣物,老师不再时刻关注你、提醒你。
生活学习都如你自己所愿,在此种情形下,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入新的环境,我们就会出现“适应障碍”,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学会一个人走”。
一个人走意味着虽心里牵挂爸爸妈妈,但并不因为这份牵挂裹足不前,而是心怀感恩的背上行囊上路;一个人走意味着学会承担与规划,承担自己的生活琐事独立生活,规划学习与未来,学会学习;一个人走意味着做一个健全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因为别人的不接纳而贬低自己陷入自卑情绪,也不因为别人的喜欢而高估自己而自傲,所以一个人走并不孤单。
第二个心理准备:调整好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每个人对未来总是充满幻想和憧憬,所以很多新生刚入学时,都会对大学的环境感到或多或少的失望,这是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大家已经把大学校园理想化,当我们踏入校园后才发现:校园没有想象中的大、图书馆藏书不够多、教室不漂亮、宿舍楼很破、网速很慢、老师谈吐也缺乏睿智、风趣......看着这些你有的只是抱怨,因为抱怨可能就想逃离,因为我们用一个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大学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新生们从高中毕业进入到大学阶段,要面对新的环境、学业和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于他们的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位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案例,并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案例描述:小李,女性,18岁,是一名大学新生。
小李在高中时是班级的优秀生,成绩优秀且社交能力不错。
然而,进入到大学后,小李不断感到压力和不适应。
她在新生军训期间就有焦虑和紧张情绪,后来在课程开始后也出现了情绪波动。
她感到自己没有了高中时的自信,也很难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
她逐渐变得孤独,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分析与解决:1. 环境适应问题小李从高中到大学,面临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转变对于许多新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为了帮助她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对她进行一些指导和帮助,例如:1)鼓励她更多地参与校园生活,如加入学生组织、参见社交活动、参加体育课等。
2)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她了解更多有关大学校园的事情,例如:课程设置、教师信息、活动信息等等。
3)带领她了解大学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如开放日、迎新会等,让她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中。
2. 压力管理问题对于许多新生来说,大学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个来自高中的优秀学生,必须适应更高层次和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李的帮助包含以下方面:1)建议小李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质量。
她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便在与学习、兴趣爱好和休闲之间找到平衡点。
2)建议小李多做练习,多与同学交流,尤其是学习更难的学科,如英语。
这可以帮助她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3)帮助小李寻求心理咨询服务,以了解她的负面情绪。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她缓解压力,保持良好情绪。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并分析其咨询案例以探讨应对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已成为大多数人向往的教育阶段,但是,进入大学后,新生往往会经历心理适应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我将分析一个心理咨询案例,以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小王是一名大学新生,他在进入大学后遇到了许多心理问题。
他抱怨自己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独立生活方式。
他感到无助和孤单,因为他与高中时期的朋友断绝联系,而且他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大学的学习任务。
在心理咨询期间,他还提到了家里亲人的离开,这进一步使他感到孤独和不安。
原因分析:小王的心理问题可能源于几个因素。
第一个原因是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大学与高中的学习环境截然不同,这可能会使新生感到不适应和不自信。
此外,独立生活方式也会对一些新生造成压力,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小王失去了在家中的熟悉环境和亲人的陪伴,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孤独感。
另一个因素是人际交往问题。
失去与朋友的联系使小王感到失落,即使在新的环境中,他也很难与新的同学建立联系。
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小王的情绪低落和焦虑。
应对方法:针对小王的心理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他认识到问题的来源。
通过与小王的谈话,我认为他需要意识到他目前遇到的问题是普遍的,而不是他个人的问题。
这可以帮助他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并开始接受大学中的挑战。
2.提供资源和支持。
学校通常有资源和服务,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建议帮助小王了解资源,并向他介绍大学中的支持系统,例如心理咨询、学习中心等。
3.促进社交互动。
建议小王加入学生社团或象棋俱乐部等。
这些组织提供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也可以增加他在大学中的归属感。
此外,还可以提醒他经常与家人沟通,以缓解家庭方面的压力。
4.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我认为小王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及在大学中所学到的东西,从而增强自我信心。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小明是一位大一新生,他来自一个小城市,远离了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他非常憧憬大
学生活,期待在这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然而,当他来到大学后,他
开始感觉到一些困难。
在大学里,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觉得自己很孤独,并逐渐开始脱离社交圈子。
他因为不熟悉大学的学习方式而感到愁眉苦脸。
他发现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大学的
生活方式,但是他的专业安排得紧,压力很大,导致他经常感到不安和沮丧。
小明的心理适应不良让他开始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他放弃了运动和其他爱好,也不再去和班上的同学们交流。
他的食欲下降,开始感觉焦虑和失眠。
他觉得自己越
来越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父母决定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经过几次咨询后,小明改变了对
大学生活的看法,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
他发现自己拥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并且开始尝试新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他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并重拾了
去健身房的热情。
他也开始向导师和同学们寻求帮助,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综上所述,小明的心理适应不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适
当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识别自己的困难和难以适应的环境,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治疗中,医生应该定期跟进患者的状况,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最重要的是,患者应该建立自信和勇气,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适
应能力。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引言:大学生活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每个学生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会面临一系列心理适应问题,比如离家远行、独立生活、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等。
部分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会表现得比较明显,需要得到心理咨询的支持与帮助。
本文将通过一个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案例分析,探讨该问题的诱因、表现和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案例描述:小明,男,1999年出生,湖南省人,是一名大一新生。
小明从小在家庭中得到了较为严格的教育,家长期望他能够成才,所以在学业上对他要求非常严格。
小明高中时成绩优秀,被一所名校录取,可是由于该校距家乡较远,所以小明需要独自一人去外地生活读书。
刚开始进入大学时,小明非常兴奋和期待,在新鲜感的带动下适应得还不错。
但是一段时间后,小明开始感到学习上的压力很大,觉得自己没有以前那么优秀了。
小明发现自己和室友相处起来不太顺利,性格和兴趣相差甚远,无法找到共同的话题。
小明也有些自闭,不愿意和室友和同学进行交流,经常一个人独自思考。
对于大学生活,他并不是太适应。
而且,小明发现自己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
最近,小明对自己的情绪问题感到困扰,感觉自己的心理适应出了问题,于是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了咨询。
问题分析:根据对小明的案例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适应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1. 家庭教育的影响:小明在家庭中长大时,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家长对其学业的要求非常高,这种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得小明在学业上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对自己的要求也由此提高,结果导致小明在大学中无法像以前一样表现出色,产生了自身的心理落差。
2. 学业压力:由于家庭教育和自身对成绩的高要求,小明在大学中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了很高的期望,一旦发现自己无法达到以往的水平,就开始对自己产生质疑,导致情绪的低落和自卑。
3. 人际关系问题:小明和室友的兴趣和性格差异较大,无法找到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使得小明在大学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引言:随着高中毕业,大学生活是每个学子迎接新生活的开始,这个阶段往往伴随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
心理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以某大学新生心理咨询中心的案例为例,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案例概述:小明是某大学新生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名咨询师,接待了一位大一新生小红。
小红刚进大学,却感到十分焦虑和紧张,对新环境不适应。
她表示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经常感到孤单和无助。
小红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并且与同学之间交往很少。
她希望能够找到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
1. 环境的改变:小红从高中进入大学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高中与大学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生活节奏和社交圈子。
新的环境和不熟悉的同学使得小红感到不适应和无助。
2. 学业压力:大学的学业压力相对于高中会有所增加。
大学课程更加深入和复杂,需要更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
这对于小红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导致她开始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她的焦虑和紧张感。
3. 社交困难:小红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导致她感到孤单和无助。
大学生活中,社交圈子的扩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获得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干预措施:针对小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来帮助她进行心理适应:1. 提供信息和辅导:咨询师可以向小红提供关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信息,帮助她了解和适应大学新环境。
咨询师还可以提供学习技巧和方法的辅导,帮助小红改善学习成绩。
2. 管理焦虑和紧张:咨询师可以教给小红一些放松和应对焦虑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的思维转换。
帮助她减少焦虑和紧张感,提高她的心理适应能力。
3. 建立社交支持:咨询师可以鼓励小红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交活动,以扩大她的人际关系圈子。
咨询师可以提供交往技巧和人际沟通的培训,帮助小红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4. 建立目标和时间管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小红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规划,让她更好地管理学习和生活。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小红是一名来自一个小城市的大学新生。
她在高中时成绩一直优秀,但对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一无所知。
她家庭条件一般,在小城市里过着相对安逸和简单的生活。
她对于大学的未知感到紧张和不安。
问题分析:1. 学习压力:小红在大学遇到了更高的学习压力。
她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大量的作业和严格的考试要求,感到自己无法应对。
2.生活方式:小红对于大学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
她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平衡学习与休闲的关系。
她感到没有朋友和社交圈子,无法融入新的环境。
3.孤独感:小红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她感到孤独和无助。
她开始怀念家人和朋友,感到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解决方案:1. 建立适应策略:咨询师可以帮助小红建立适应大学生活的策略。
咨询师可以与小红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她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咨询师还可以教给小红一些应对学习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以减轻她的焦虑和压力。
2. 培养社交能力:咨询师可以帮助小红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咨询师可以引导小红主动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扩大她的社交圈子。
咨询师还可以教给小红一些社交技巧,如主动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的需求等,以提高她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3. 导入家庭情感支持:咨询师可以帮助小红缓解孤独感。
咨询师可以与小红一起探讨她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提供情感支持,并鼓励她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咨询师还可以帮助小红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减轻她的孤独感。
结论: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咨询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适应策略,培养社交能力,并提供情感支持。
通过咨询师的帮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是指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学习、社交等方面的压力及
变化,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和适应困难。
下面以一个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案例进行分析。
张同学是一名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她面临着学习压力、寄宿舍生活的不适以及人
际关系的困扰。
张同学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进入大学后,她发现学习压力比以前大
了很多。
她必须面对更多的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以及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
这使得她感
到焦虑和担忧,导致她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感到疲劳和心情低落。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
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她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应对学习压力的方法,如合理规划
时间、制定学习目标、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张同学在寄宿舍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不适。
她发现与室友相处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
相互之间存在沟通困难和冲突。
这给她带来了一种孤独感和适应困难。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
过人际关系技巧帮助她改善与室友的关系,如增强沟通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等。
建
议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寻找到更合适的朋友。
张同学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另一个困扰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压力。
她发现自己无法确定
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也不知道未来的职业选择。
这给她带来了一种无法抉择的困惑和焦虑。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职业咨询和生涯规划帮助她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
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个例分析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个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不适应,大一新生面临着来源于学习、人际关系、宿舍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本文以某高校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一新生环境适应不良为案例,分析该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她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国家的繁荣,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校工作者应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标签: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李某是某高校数学与计算科学系的一名大一新生,她出生在安徽萧县的一个镇上,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在一家服装厂上班,家中经济情况良好。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全家人自她出生就对她非常疼爱。
在新生军训时,未发现她有异常。
但新生开学一个月之后,班级团支部书记向我反映该同学最近出现的一些状况:她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害怕,总是感觉身后几个人跟踪她,觉得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她很少与人交流,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宿舍,经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偶尔还会独自流泪。
作为李某的辅导员,我也感觉到她的异常变化,我每次去班里的时候,她的眼圈都红红的,人瘦的厉害,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我让班干部和宿舍同学了解情况,并试着与她接触,但效果不明显。
她说害怕老师,在我三番四次的邀请下,才在一个室友的陪同下来到办公室。
在我们的交谈中,她躲在室友的后面,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回答我的问题,在回答我问题的时候,甚至不敢直视我。
二、成因分析和措施通过李某寝室同学的了解和与家长的沟通,发现李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进入大学后的不适应所造成,由此表现出来一系列抑郁、焦虑等症状及行为,原因如下:第一,李某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家长和同学心目中的乖乖女,从小学到中学,家长从来没有操心过她的学习,但是进入大学之后,由于数学专业课抽象、难懂,她经常听不明白,久而久之,她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使她动摇了对自己原来的评价,由于强烈的自尊心,她开始自卑。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是指新生在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出现心理抵触、焦虑、孤独、失眠等问题,影响其健康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情况。
下面是一个关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分析。
小明是一名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高中时成绩优异,但对大学生活感到忐忑不安。
他抱着对学习和未来的期望,却在进入大学后感到压力巨大,无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他的成绩开始下滑,经常失眠、焦虑,并且愈发孤独。
小明意识到自己面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于是他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首先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倾听他的困扰。
通过深入交流,心理咨询师了解到小明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但同时也害怕自己无法达到这些期望,这种心理负担使他产生焦虑和压力。
咨询师发现,小明对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压力大、社交难以融入和生活自理需求增加。
针对小明的学习压力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调整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咨询师教导小明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醒他注意休息和调节学习与放松的平衡。
通过与小明一同制定目标和计划,咨询师帮助小明增加他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减轻他的学习压力。
对于小明的社交问题,心理咨询师采用了社交技巧训练的方法。
咨询师对小明进行角色扮演,教导他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如主动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小明逐渐克服了害羞和孤僻的困扰,更好地融入了大学生活。
针对小明的生活自理需求增加的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情绪管理和生活技能培养的方式,帮助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咨询师鼓励小明积极参与生活琐事,如自己的个人卫生、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
通过帮助小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精神状态逐渐恢复,不再感到沮丧和孤独。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需要被关爱和呵护的人,他逐渐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和辅导,小明逐渐重拾自信,学会了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最终成功地与大学生活适应并融入其中。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咨询案例分析引言:大学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和体验。
离开家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新生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有些大学新生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会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情况,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本文将以一个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他在家乡过着简单的生活,和父母依靠种地为生。
他考上了一所城市的大学,对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到了大学后,小明却面临了很多困难。
首先是学习压力,他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和大学的学习要求差距很大,感到无法适应。
其次是生活环境,城市的喧嚣和繁忙让他感到压力巨大,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星人。
最后是人际关系,小明由于来自农村,和城市同学的交流常常受到障碍,觉得自己被孤立了。
这些困难让小明变得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咨询过程:小明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预约了一位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在第一次咨询中,小明向心理咨询师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和焦虑。
心理咨询师先是倾听了小明的陈述,然后对小明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心理咨询师认为小明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对新环境和新生活的不适应,需要帮助他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在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和小明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适应计划,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和方法、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技巧、社交技巧等。
心理咨询师也鼓励小明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机会,并对小明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指导。
咨询效果: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他开始按照心理咨询师提供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发现自己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也在学校里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小明也减少了失眠和食欲不振的症状,情绪也逐渐恢复了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小明感到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未来也开始充满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分析摘要: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开始实施扩招,在高校入学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高校新生适应不良的现象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高校新生适应不良的文献也屡见不鲜。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做一剖析,以其为改善大学新生管理工作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分析一、引言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人生的重要转折对于个体心理发展速度与方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和晚年至死亡的阶段。
而学习阶段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学习,即幼儿阶段的游戏式学习,小学到中学的统一的全日制学习以及大学的自主学习。
每个阶段的转折都势必会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进入大学这一事件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质的不同,进入大学的改变并非是某种单一角色的转变而是在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以及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改变的复合体。
在这个时期的青年人面临着摆脱依赖走向独立、逐步走向成人担负社会的艰巨任务,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时,不适与焦虑也就会接踵而至。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理论相对零散或是针对性太强,有很多研究只局限于少数学生群体的调查或某个学校的实验,很难确定其是否具有全面性。
因此,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研究的分析,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与内容(一)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1、适应的一般涵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适应无疑成为了发展与自我实现等一切更高追求的基础。
适应原属于生物学范畴,在心理学范畴里以此来表征当个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以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对适应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对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他认为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我国学者淘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角度的诠释了适应的内涵,她认为:转折意味着个体与环境已建立的平衡被打破,根据新环境的要求个体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从而进入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适应实际上是个体在原有适应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再适应。
个体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达成与新环境的协调关系。
2、大学新生适应的涵义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人的一生要经历六次重大的适应:从胎儿到婴儿、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到退休、晚年生活。
在每两个阶段的适应过程中人们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中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
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3、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目前在我国,关于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淘沙认为新生适应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五种(1999)。
以吕素珍和程斯辉为代表的认为: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和心理症状五种(2003)。
我们认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这三方面是新生适应的主要内容。
其中尤以人际交往适应和学习适应问题最为重要。
三、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有多种表现,下面仅对其中较为严重的表现进行剖析。
(一)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大学生来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走上社会的需要。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业的进步。
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王辉、吕素珍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心理障碍:体现在大学新生面对新同学时有一种不可靠、不安全的防御心理,既渴望被人了解又害怕被人了解的矛盾心理;二是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表现在半数以上的新生从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在与异性交往的主动性上就更差,甚至有四分之三的新生从不或很少主动与异性打招呼。
柳萍、陈智慧的研究表明在行为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人际信任、交往焦虑、社会回避与苦恼七个方面中,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交往焦虑、交际困扰、社会回避与苦恼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我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存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生源上差异不显著;人际交往高分组的大学生比低分组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少,二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关于学习适应性的概念,国内学者大都引自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手册》的定义,认为学习适应性就是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
也有国内学者把学习适应性定义为个体调整自我、以顺应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需要的能力。
它包括个体对外适应和对内适应的两方面。
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不良现象有以下几种表现:1.动力消失。
很多大学新生从紧张竞争的高三生活到轻松和谐的大学校园,在这样的急剧转变中,很容易缺乏目标,动力减退。
2.对学科多样性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表现在学习内容上:高中的学习内容相对固定而大学的学习内容变化多样;在学习方法上:从高中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到大学自主学习。
3.对专业学科深度的不适应。
专则势必会深,从学习初高中阶段的一般知识到大学专攻某一方向或领域,很多学生会对专业深度难以把握,无所适从。
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专业、性别以及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水平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其他适应不良状况的表现1、环境的适应不良的表现对环境的不适应可分为对学校所在地的大环境的不适应和对学校居住的小环境的不适应。
大环境的不适应主要是很多同学在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气候和语言等问题上产生的不适。
小环境的不适应是很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没有住校经验并且习惯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进入大学后就要与寝室的同学生活在一起,这种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会让很多同学感到没有隐私感而无所适从。
2、对生活自理的不适应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骄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业和升学负担加重,使他们一直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可是上大学后就要从他人照料的环境转为自主照料环境,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3、对心理环境的不适应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很容易产生以下三种心理不适。
第一,空虚感。
从高中阶段的考大学的目标到上了大学之后的目标缺失,使很多同学顿失斗志、倍感空虚。
第二,失落感。
从想象中美好的象牙塔到实际的校园生活,会产生失落感进而造成心理不适。
第三,自卑感。
从曾经高中里的佼佼者到大学这样一个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使学生极易产生自卑感。
四、影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因素探究(一)心理原因探析对于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原因,下面从大学生自我观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自我观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观念系统。
大学生自我观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大学生在自我观察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理想“我”与现实“我”不协调的问题。
也就是想象中的我会成为什么样子与现实中的我实际成为什么样子的不一致。
这很容易造成大学新生的失落感和不可控感。
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在自我评价上,又可分为自我评价过高和自我评价过低。
前者可导致一个人的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情绪;而后者则容易使人产生自卑、丧失信心。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体验是协调内部心理与外在世界的一个重要机制。
当一个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使之产生自尊感;而做出消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同时,自我评价也可反过来进一步的影响自我意识,使内心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
此外,自我意识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良的行为产生。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等成分。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是处于一种“边缘人”的地位(既脱离了孩子群体,又不被成人世界所接纳)。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情绪的控制不良。
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易于兴奋也易于抑制。
这种情绪的波动性对适应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缺乏自我激励。
大学新生还处在学校和家长“助我成才”的状态里,在大学的这个自由自主的环境里不能有效的制定目标,自我激励。
(二)社会原因探析1、缺乏社会支持。
在进入大学这个转折中,个体离开家庭和父母的庇护,离开熟悉的同伴群体与师生关系,来到陌生的人际互动群体中。
在社会关系环境上的重大变化要求个体在大学的新环境中重建人际关系,获得在适应中最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
在影响个体转折期适应的诸因素中,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在个体的适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有研究指出,在进入大学的转折期中,个体的社会关系环境也会发生改变,由此,个体的社会支持本身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可能与个体的转折期适应形成动态的内在联系。
2、家庭教育中忽视对心理健康的教育。
众多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所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缺乏认识, 不能耐心疏导。
此外,单亲、父母离异或家庭发生天灾人祸、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多疑、焦虑、敌对、恐怖、人际失调等心理问题。
3、教育目标的偏离导致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忽视。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 中小学阶段仍是应试教育,教育目标的不完整和方向的偏离带来的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低下和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他们脆弱、压抑的心理状态一旦遇到生活环境的较大变化和冲突便不知所措, 不能积极地面对和主动寻求帮助,而是一味地退缩、逃避, 导致产生心理问题。
【20】五、应对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对策(一)从学校角度来讲的应对对策1、培养新生辅导员。
在新生入学前,要对担任新生辅导员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对新生的特殊性和及其特殊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且高效的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