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导读(英文)
读书《知觉现象学》细览(1)
读书《知觉现象学》细览(1)写在开头:笔者对梅洛-庞蒂的兴趣也是自其身体哲学与知觉现象学开始,按理说这种跨越式阅读会有诸多的问题,因为笔者本身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局限以及一些可能的哲学史上的争端的不清晰导致的误解,但是阅读和思考不会等待万事俱备,书总是越读才越厚,同样的,误解有时能转化成为真正的理解,误解不是知识性的颠覆,而是对一种含混的一体两面的认识。
不过这也只是笔者的一种说辞罢了,如果有兴趣还是去找一些更权威的书和学者来引导或解读本书以及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
笔者计划对每一章都做一份大致的笔记,书主要采用的是商务印书馆的《梅洛-庞蒂文集》第二卷《知觉现象学》(2021年版),主编是杨大春和张尧均(译者除了两位以外还有关群德),商务本还有一版姜志辉的译本可供参考。
由于看不懂法语,所以如若需要主要参考英译本,给英语原文的地方都是出自Donald A. Landes的英译本,给法语原文的地方就是45年版,不过是pdf上复制黏贴可能偶尔会复制不清,笔者尽量避免,主要供会法语的读者参考。
这一系列公众号文章也只是对自身读书的一个记录,方便日后回顾,也是想要做一个新的公众号写作尝试,错漏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补充:本文其实本来打算把前言部分都作出一些注疏,做一个细致的浏览,但没想到仅仅五个自然段已经写了近万字,主要是后三个自然段的理解和补充,所以也不是没有挖坑不填的可能,但前言部分剩下的8个自然段还是会尽量更完的。
一、本书的基本情况在开始之前,对于整本书的基本情况还是要做一个基本的交代,本书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出版于1945年,应当说梅洛-庞蒂的思想就如同他自己声称的那样暧昧(或“含混”)。
本书应当是接在《行为的结构》之后阅读,在中译本的《行为的结构》有一篇瓦朗斯写的序言《一种含混的哲学》(笔者不清楚法文原版的情况,应该也是有的,此序如若可能也会写一个粗读文章),里面就提到“然而,在我们看来从阅读《行为的结构》开始更为可取。
论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MaureceMerleau-Ponty),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
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求学,后来主持法兰西学院的哲学教席,与萨特一起主编过《现代》杂志。
主要著作有:《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意义与无意义》、《眼和心》、《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等等他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无可争议的一代哲学宗师”。
梅洛·庞蒂1908年3月14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罗舍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则是一位军官。
父亲去世,梅洛·庞蒂和母亲、哥哥、妹妹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封闭的亲密氛围中长大,以至于后来还很迷恋其童年生活。
1926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在大学期间,梅洛·庞蒂与年龄稍长的萨特、尼赞、雷蒙?阿隆、伊波利特初步相识,不过只是后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这些结识为日后的诸多恩怨埋下了伏笔。
1930年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证书;1947年开始兼任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出版《人道主义与恐怖》,涉及到马克思主义问题、人学问题等,在苏联问题上保持一种含混姿态:既批判极权主义,又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同时对苏联的许多做法(诸如对布哈林的审判)表示同情。
萨特正是在梅洛·庞蒂的这些文章影响下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的。
1951年在第一届国际现象学会议上作了题为《论语言现象学》的报告;开始撰写《世界的散文》,目的是为了回应萨特的《什么是文学》。
针对萨特严格地区分散文和诗歌,并且要求文学介入社会和政治的立场,梅洛·庞蒂认为伟大的散文也是诗歌,语言并不是透明的工具。
这两个作品以及他在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讲座开始了语言学转向,这不仅深化了他自己的哲学,而且对于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进展,甚至对结构主义运动的出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
从《知觉现象学》来看,他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好的解释者,同时也发挥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天才思想。
研究综述:身体·性
研究综述:身体·性黄盈盈本文将从身体、性、身体与性的关系这三大领域着手对已有的研究文献、理论探讨进行回顾。
但考虑到这些文献基本上都来自欧美的相关研究,针对中国女性的相关研究非常之少,我把中外学者对于中国人的身体观,中国女性的身体、性、身体与性关系的研究文献归为一节单独介绍。
本文的文献回顾侧重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重在梳理这些研究所体现的方法论与理论流派,以及这些研究对于我的启发意义(或赞同、或质疑);而不侧重具体细节的详细评述。
第一节“身体”研究[2]在2004年1月的《社会学研究》上有一篇关于“身体”的对话录。
冯珠娣(Judith Farquhar)在里面提到:中国是没有“身体”的。
“在中国不可以像笛卡尔那样把身体看作与精神完全分开的那种纯粹的身体。
这样的思想来源于对中医的研究与理解,身体是动态的结果,是气化的结果”,“在中国是缺少‘柏拉图’式的哲学传统背景的。
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西方哲学背景下的问题放到中国环境下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冯珠娣,2004:108-109)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些话并没有引起更多的讨论。
而本文在很大程度上想对这种说法进行回应与探讨。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身体,中国也不是没有与身体有关的哲学思想。
但是正如冯所说,中国语境与西方语境是不一样的,中国语境中的身体与西方语境中的身体概念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不但存在有关身体的哲学传统背景,也存在对于这些哲学思想中蕴含的身体观的人文研究(周与沉,2005;黄俊杰,2002),但没有像西方哲学界与社科界分析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那样,把“身体”作为一个问题摆出来,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框架与文本供我们去探讨与批判。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观的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探讨则更是少见。
可以说,在中国的社科界,还没有形成身体研究的学术语境。
因此,问题实际上是:散见于中国哲学史中的身体思想构成了怎样的一个理论语境?在现时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身体是个什么概念?中国传统语境中的身体观以及西方语境中的身体观有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有差异?这两者又是如何介入了中国现时情境中的民间身体观的构建?本文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身体史,也不打算在西方的学术框架中讨论中国哲学中的身体观。
场所精神——精选推荐
场所精神场所精神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
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个说法。
古罗马⼈认为,所有独⽴的本体,包括⼈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
“场所”这个字在英⽂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的SITE。
在⼴义的解释可谓“⼟地”或“脉络”,也就是英⽂中的LAND或CONTEXT。
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记忆的⼀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SEOF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个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象学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种采⽤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Schulz)。
他的⼀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筑、居、思》(Building Dewlling Thinking)中的思想进⾏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
他⾃⼰也称,《场所精神》是⾛向建筑现象学的第⼀步。
他认为,只有当⼈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
"居"意味着⽣活发⽣的空间,这就是场所。
⽽建筑的存在⽬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特征的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类⾏为发⽣的"场所" (place)。
⽽另⼀⽀流---知觉现象学代表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则认为认识世界需要回归存在本⾝,并通过⼈的⾝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察觉世界存在。
史蒂⽂·霍尔(Steven Holl)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上进⾏建筑现象学的设计理论与实践,通过建筑设计背后包含的复杂影响因素的回应建⽴了建筑“锚固点”,并丰富了建筑与场所体验。
浅谈技术进化 基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浅谈技术进化——基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摘要: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技术的社会,技术充满了我们的整个生活,小到我们一睁眼就看到的镜子,大到我们的衣食住行,技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强调世界是知觉的世界,知觉是世界的知觉,我们和世界共在在知觉中,技术作为人的知觉延伸,人的发展史是进化的、延续的,那么对于技术呢?本文从知觉现象学切入,解释技术的进化。
关键字:技术进化知觉现象学Abstract: Today's society is a technical society, technology is full of our entire lives, small eyes we see a mirror, large our daily life, technology exists everywhere in our lives.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stressed the world is the world of perception, perception is th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we were in perception, technical extension and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s a human being, i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continuation of , then for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cut from perceptual learning phenomenon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Keywords: technology evolution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技术的发展是进步的还是进化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技术的进化?技术与技术的本质是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包围的世界里,从衣食住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技术的影子。
殊安文库梅洛-庞蒂现象学:回归感知,去伸展、探触和经验冒险
殊安文库梅洛-庞蒂现象学:回归感知,去伸展、探触和经验冒险The Vision of Saint John (1608-14) - El Greco快节奏的当下,当浏览应用程序或在电子设备上阅读时,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在做一些奇怪的事情?你是否开始意识到不规则的呼吸模式,以及后背和肩膀有多紧绷?曾有技术专家也注意到了类似的情况,她描述自己早上坐下来处理电子邮件时,呼吸变得很浅,有时甚至会暂时完全停止。
她将这个问题称为“屏幕呼吸暂停”(screen apnea)。
也许对我们来说,更为震惊的是,我们常常注意到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
这就好像,当我们进入一个数码“空间”,我们的身体几乎消失了。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在线平台竞相将“屏幕上的眼球(eyeballs on screens)”最大化,并从中赚钱这一现象让人有些不安了。
然而,问题不仅在于它描绘了一幅完全机械性的人类有机体的图景,还在于这副脱离现实的图画与我们连续三十分钟完全沉浸在手机里的某些“内容”的真实感受非常吻合。
所以,虽然我们现在知道科技可以劫持大脑,但当我们从身体的角度忽略正在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会错过什么呢?The Seine at Bercy (1878) - Paul Cé́zanne20世纪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现象学传统中颇具影响力,他在把我们的具体化置于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方面走得很深远,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不同视角。
在我们以技术为媒介的生活中,梅洛-庞蒂可以帮助评估我们对跳跃、搏动着的身体的消失以及它被降为纯粹物体的状态所感到的不安。
此外,他还阐明了当我们不把身体作为理解我们与他人关系,以及我们所处的更广泛的生态环境的中心时,我们所忽略的东西。
为了将梅洛-庞蒂的洞见引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尝试应用“活在当下”(being present)这个简单的概念——仔细关注当下和当下的经验。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
梅洛-庞蒂“知觉世界”的“时空性结构”
梅 洛 - 庞 蒂 “知 觉 世 界 ” 的 “时 空 性 结 构
沈宇彬/ 文
提 要 :身体 与 时 间 是 梅 洛 - 庞 蒂 在 论 述 “知 觉 世 界 ” 时 极 为 重 视 的 两 个 概 念 。
与 无 法 弥 合 身 体 知 觉 层 面 “裂 隙 ” 的 客 观 时 间 性 不 同 ,现 象 学 时 间 性 给 出 了 一 种 内
另一方面,在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论域中,基于身体实存锚地的知觉主体之形成并非 一蹴而就,它处于现象学时间的动态运作中,在 不 断 的 拆 解 和 构 成 过 程 中 塑 造 “非定在化 的”® 自身。他指出:“我们拥有关于世界的经验,这不是就一种完全决定每一事件的关系系 统而言的,而 是 就 一 种 (其综合无法被完成的)开放的总体性而言的。我们拥有关于我的 经验,这不是就一种绝对主体性而言的,而是就其因时间之流而得以不可分割地拆解和重塑 而言的。主体的统一或客体的统一不是实在的一种统一,而是对于经验视域的推定性统一; 必 须 重新发现(位于主体观念和客体观念下的)我的主体性的事实和初生状态的客体,以 及 (诸观念作为事物而诞生于此的)初始层面。”® 知觉时间性在此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 不能按照客观思维下的客观时间考察人对世界的经验,那种实在论模式下所可能引发的机械 论格局无法为梅洛-庞蒂所接受。恰 恰 与 “一劳永逸” 的观念论构想相反,世界经验所塑
某 种 “鸿沟”,以至于梅洛-庞蒂指出在理智主义的信念中,“对象的统一能够被思考为我 们身体的统一的相关物,但不能被体验为我们身体的统一的相关物。”® 他认为在发生学意义 上 ,对立方体的几何学客观构想(包括其诸参考系要素)均源于本己身体的经验,而关于 世界诸轮廓的统一也并非由意识所构成。® 在这一层面上,如果抛开客观视角的构想,仅从 本己身体的实际经验出发,“具有六个相等面的立方体不仅是不可见的,甚至是难以构想 的。”® 可是,在反思分析和客观思维的笼罩下,人们似乎搁置着这一问题。梅洛-庞蒂对此 批评到:“反思分析用对一种绝对客体的思想代替客体的绝对实存,并试图俯视客体、超然 地思考客体,它 (反思分析)摧毁了客体的内在结构。”® 如果理智论视角对立方体的内在 建构无法在与本己身体视域相融贯的层面上成立,那么现实世界中人对立方体的构想如何可 能 ?梅 洛 -庞 蒂 借 助 知 觉 经 验 概 念 指 出 “我 通 过 知 觉 经 验 从 而 钉 人 世 界 的 厚 度 (l’6paiSSeur)
梅洛-庞蒂
b.
"habitual body" ——
On the basis of past experience, I have learned that doorknobs are to be turned. This „knowledge‟ has sedimentated into my habitual body.
第一章
《行为的结构》
1.
“Our goal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ciousness and nature: organic, psychological or even social” “我们的目的就是去理解意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机 体的,心理的,乃至社会的”
b. 并不是倒退回康德式的“先验哲学” c. 三种“格式塔”: the physical the vital the human order
c-1. the physical
c-2. the vital
根据抽象等级:
Syncretic structures :直接和“具体”相关 movable structures :与某种“类型”的场景相关
3. The Spatiality of One's Own Body and Motility
“Bodily experience forces us to acknowledge an imposition of meaning, which is not the work of a universal-constituting consciousness, ……My body is the meaningful core which behaves like a general function, and which, nevertheless, exists and is susceptible to disease” a. body不是“空间”之中的“物体”(对象); b. “空间”也不是客观的、独立的,而是“生存的 空间”,是在身体与世界的原初的关联中展开的;
7梅洛·庞蒂done
(Molyneux’s Problem)
讨论: 分析和评价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对 传统二元论的克服。
Perception manifests itself as an aspect of our bodily being in the world. 知觉涉及我们身体在世的方面。 Perception: the middle ground between traditional categories, such as interior and exterior, mental and physical,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知觉:诸如内在与外在、心理与物 理、主观与客观这样的传统范畴的中间领域。
(1)
Phenomenology 现象学
return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 (回到事物本身)
“就是回到这个认识之前的而认识总是谈起的 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任何科学的规定 性都是抽象的、符号的和从属的,就像地理 学对于风景的关系那样,我们首先是从风景 那里得知什么是一片树林、一片草原或一条 河流的。”(《知觉现象学》前言)
(2)perception and body 知觉和身体 A、知觉是一种身体现象( a bodily phenomenon) phenomenal and motor aspect of our bodily being in the world 知觉涉及我们的身体在世的现象的和运动的方面。
知觉:不是心理或大脑状态 身体:不是物质客体
古典心理学
古典心理学:身体与物体的结构上的差别— —我们的身体永远对我们在场,我们不能像 观察一个对象那样观察它,我们知觉自己身 体的角度也是不可改变的。 Merleau-Ponty的结论:仅仅因为我们的身体 本身不是我们的对象,才可能有为我们的物 体对象,我们身体的永恒在场是物体对象的 物理在场的一个形而上学必要条件。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一、本文概述1、介绍具身性概念及其在传播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探讨传播研究中的身体观念时,具身性(Embodiment)这一概念显得尤为关键。
具身性,简而言之,是指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与身体经验的紧密关联。
它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非仅仅是大脑或心灵的容器。
从知觉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视角来看,具身性为我们理解传播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传播研究中,具身性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挑战了传统传播理论中将身体视为信息传递媒介的简化观点,而是将身体视为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身体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信息的解释者和创造者。
具身性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身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身体不仅感知外部世界,还通过动作、姿态和表情等方式表达和传播信息。
具身性还强调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基础。
因此,在传播研究中引入具身性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身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身体与环境、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相互关系。
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传播现象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发展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传播理论。
2、阐述身体观念在传播学中的传统与现状在传播学领域,身体观念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上,身体在传播学中被视为信息的载体和表达工具,主要关注的是身体语言、姿态、面部表情等非言语传播方式。
这一时期的身体观念较为局限,往往被视为心灵的附属品,未能充分认识到身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知觉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兴起,身体观念在传播学中逐渐得到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知觉现象学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身体是感知和经验的主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我们形成了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这一视角将身体从单纯的信息载体提升为认知的主体,突出了身体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
同时,认知科学也对身体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梅洛-庞蒂
(二)身体-主体
• 身体作为肉体化的意向性必然把自己投向一个知觉 世界,因此身体与世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 在这个整体中,身体作为原初的超越性已经超出自 身而趋向于某物,它引诱可以被感觉到的东西, 同时自身也被可感物吸引。这种使得我们的身体得 以存在的相互吸引、相互趋向、相互显示意义、相 互为对方存在的辩证法,在身体作为性的存在的领 域中表现的尤为充分。
(一)知觉-世界
• “意向性”不是行为意向性,而是作用意向性,它 的真正含义就是承认意识本身是对世界的谋划, 它注定要存在于这个它既不包括也不占有的世界 上,并不断地投向这个世界。因此,意向性就是 意识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 “因为我们存在于世界上,所以我们被判定具有意义。”
(二)身体-主体 • 作为知觉主体的人的身体不是世界中的一个物质 客体,这被亲历的身体是我们对世界进行知觉所 由以出发的特殊观察点,它使得我们对世界的知 觉经验具有多角度性及空间-时间结构。 • 身体处于生理和心理的两极之间,是一种“身体 意向性”。这种意向性以一种前客观的方式指向 一个行为环境,并与世界一起构成了人的在世存 在。知觉世界就是“身体-主体”向身体以外的空 间扩展,身体-主体的这种延伸就是知觉。这种知 觉就是身体-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对话”。
三、主要思想
• (一)知觉-世界
• 哲学的功能就是引导我们重新学习正确地看世界, 而“哲学家的绝对知识就是知觉 (preception)”。知觉是第一性的,而“被知 觉的世界”不仅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而且永远 是一切合理性、一切价值和一切存在的预设基础。
(一)知觉-世界
• 知觉现象学研究存在对意识的显现,它通过对作 为意识与世界的原初关系的知觉的描述来讨论人 与世界、自身及他人的关系,以解决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机械论与生机论和目的论、因果决定 论与自由之间的对立问题。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并没有像其他哲学思潮那样一峰突起,然后风靡某国的哲学界,但是现象学的影响却十分深远、长久。
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和方法默默地浸透到20世纪各种哲学思潮之中,因此出现了下列有趣的现象:除了奠基者胡塞尔之外,自从现象学问世以来,在哲学界举足轻重、成为泰斗的纯粹的现象学家,寥寥无几,但是运用现象学方法,受到现象学启蒙或影响的大哲学家却比比皆是。
另外,现象学家们以及运用现象学方法或原则的哲学家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出发点,也没有统一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所以也谈不上统一的理论风格或者哲学倾向。
他们对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与原则的理解也各执己见。
所以西方把现象学称之为运动而不是流派,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节现象学的起源及在德国的发展在20世纪第一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发表了《逻辑研究》一书。
《逻辑研究》的问世,是现象学诞生的标志。
该书在当时德国哲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著文评论此书。
它对当时学哲学的大学生影响更大。
许多哲学学生特意从其他大学转学到胡塞尔执教的哥廷根大学学习。
大约从1907年开始,一些最热心的学生除了听胡塞尔讲课之外,还每周举行一次哲学聚会,烟酒相伴,或宣读论文,或即兴谈玄,既而形成了哥廷根学派。
胡塞尔本人很少跻身于这些活动。
他甚至曾戏称这个小组进行的现象学研究为“小人书现象学(bildbuchphaenomenoloie)”。
这主要是因为,哥廷根学派的成员对现象学的理解,从开始便与胡塞尔不同。
早在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发表以前,在慕尼黑大学执教的心理学家李普(t·lipp)周围聚集着一批学生,形成了一个哲学小组,专门讨论李普的心理主义哲学。
《逻辑研究》发表以后,该小组的学生们开始以研究、讨论该书的内容为主要活动,并渐渐由李普心理主义的追随者转而热中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并与李普展开辩论。
胡塞尔还亲自去讲过课。
这样该小组便转变成为现象学运动中的慕尼黑学派。
这两个学派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直接受到《逻辑研究》中提出的描述现象学方法的影响,遵循胡塞尔力主的“回到事物本身去”的现象学纲领,深入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对在本质直观中显现的“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研究,并努力作出无偏见的分析描述。
具身化
摘要: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embodiment)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
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的思想在认知科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融合。
具身认知的思想认为,认知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而是一个连续进化的发展的情境性过程;身体在认知中之所以是核心的,是因为身体活动本身体现了推动认知发展的生存意向性。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投射理论表明了身体活动如何向高级认知发展的。
目前借助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具身认知的神经建模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了。
一个对认知更为全景的轮廓已经形成。
关键词:认知|情境性|生成|具身化|动力学。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embodiment)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在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教育、认知人类学、语言学以及行为和思想的动力系统进路(approach)中,人们已经日益频繁地谈到具身化和情境性(situatedness)。
”例如,在认知发展领域有西伦(E. Thel en)的工作;在语言学领域有莱考夫(G. Lakoff)和约翰逊(M. Johnson)的工作;在机器人学领域有鲍拉德(Ballard)、黑霍(Hayhoe)、普克(Pook)、和劳(Rao)的工作;在神经科学和动力学领域有西伦、盖拉德(T. van Gelder)、希尔(Chiel)、比尔(Beer)、埃德尔曼(G. M. Edelman);在哲学领域有克拉克(A. Clark)、瓦雷拉(F. J. Varel)、汤普森(E. Thompson)和罗施(Rosch)的工作;等等。
1 具身认知1.1 关于“embodied”和“embodiment”的译法和用法目前关于“embodiment”和“embodied”,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译法。
但从“embodied m ind”和“embodied cognition”所强调的一般观点来看,“embodied”是指:心智和认知是与具体的身体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和本质的关联。
知觉现象学(原创)
31
32
建筑不情景丌可分。不音乐、绘画、雕塑、电影 呾文学丌同,一个(丌懂得)营造不一个场所的体验 亙织在一起。建筑的场址丌仅是其观念的作料,也是 物质呾形而上学的基础。 ——STEVEN HALL
建筑中的知觉现象学:
物质 +
什么是真正的建筑?是当建筑的使用功能已逝, 迓吸引人们千里迢迢前去瞻仰的废墟。 ——ANDO TADAO
当出现下列词语的时候佝会有哪亗条件反射? 香水、梅子、西红柿、糖醋排骨、芥末等
28
案例1
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彼得.卒姆托
卒母托喜好使用木材,因为木材 具有的天然清香,会将使用者引入置 身自然环境的错觉中。他在2000年 的汉诺威世博会的瑞士馆的共鸣箱的 设计所采用的木材就具有天然的气味, 穹梭二其中,产生置身二森林的错觉。
12
埃兊塞特学院图书馆
光乊教堂
兵库木乊殿堂
13
案例1 Steven Holl的光影实践
霍尔认为建筑不其他艺术相比更 全面地将人们的知觉引入时间、 光影呾透明度的流逝变化中。
14
光不影是“现象区” 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知觉精神”呾“形而上学的 力度” 来自实体不虚体塑造而出的光 不影、透明程度呾光泽性。自然光有 着无穷的变化,它主导着城市呾建筑 的强度。规觉所见到的建筑是按照光 影的条件形成的。
38
谢谢!
39
有亗建筑穸间利用尺度呾觃模的变化让人体味到宁静不深邃;有亗建筑穸间利用声音自 身的特点营造出颇有趣味的感官享受;有亗建筑穸间汇聚自然界的各种声响,浑然天成,借 以增强自身的环境感柑力。 ——梅洛.庞蒂 20
案例1
中国北京天坛回音壁
利用回声效果
利用光滑的内弧形墙面
科幻电影中的身体美学
22美学2019/04作为视觉艺术,电影将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经验变成真实的视觉经验,与此同时,银幕上的身体将不可能的现实转换成能够被摄像机捕捉的现实。
德勒兹(Gilles Deleuze)在《时间—影像》中指出:“电影正是通过躯体(而不再是通过躯体的中介)完成它同精神、思维的联姻。
‘那么,请给我一个躯体’首先意味着将摄影机架设在日常躯体上。
躯体从来不是现在,它包含以前和以后,疲倦和期待。
”[1]299-300在这里,身体在电影中连接时间和空间,具有真实的所指。
从这个角度看,电影呈现出丰富的视觉、身体和文化景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科幻电影中的身体美学问题。
一、身体的空间性在《知觉现象学》中,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指出:“身体的空间性不是如同外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的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
”[2]137-138接着,他继续强调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身体图式’是一种表示我的身体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
就现在仅与我们有关的空间性而言,身体本身是图形和背景结构中的一个始终不言而喻的第三项,任何图形都是在外部空间和身体空间的双重界域上显现的。
”[2]138-139在这里,他主要强调身体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即空间成为身体的标识。
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但电影的时间借助空间的转换来显现。
电影的时间性有赖于电影空间的转换:“在电影中,时间的流逝必须在一个空间背景中发生,因为无论怎样处理时间,空间性都是知觉的条件。
并且,因为时间知觉必须在一个空间媒介中发生,纯粹的即时性在这里是无法达到的。
反之亦然。
电影的空间需要时间才能扩张和发展,实际上,它被转换成了一种时间模式。
因为电影空间不是身体活动的空间,而是知觉经验的空间。
在电影中不可能存在物质空间,只有知觉空间,而所谓客观世界的固定维度融入了人类活动的变幻的视野之中。
”[4]可以说,电影是一种融合空间性的时间艺术。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幼儿英语教学初探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幼儿英语教学初探作者:王海燕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6期摘要: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是在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
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并积极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参与活动,形成以身体体验为基础的认知经验。
关键词:具身认知幼儿英语教学原则1.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幼儿的英语学习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幼儿家长的重视。
尽管现在提倡在幼儿园阶段以母语教学为主,但为了吸引生源,迎合家长需要,大部分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教育活动。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听说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仍然影响深远,起主要作用。
幼儿受其认知发展的影响,其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善于模仿,热衷表演,身体在其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幼儿英语教学应遵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规律及身性特征,以儿童为中心,以演唱画变等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参与学习。
2.具身认知理论法国身体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最早提出具身认知这一概念,他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身体实现的,身体的知觉是各种行为产生的基础。
认知过程是身体的表现,是身体使我们与世界产生联系。
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代认知科学思潮出现了。
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如下观点:心智原本就是具身的;思维多是无意识产生的;抽象概念主要是隐喻的。
安德森提出:认知是一种情境活动,而不是强调抽象符号的运作,他建议思维的主体首先应该被看作行动的主体,并同时考虑到进化、行动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国内学者叶浩生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具身认知:(1)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着认知;(2)认知的内容是由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及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
因而,认知、身体和环境三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活动方式而形成的。
由此可以看出,具身认知的内在含义就是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基于身体认知基础之上的。
知觉现象学
《知觉现象学》〈前言〉P2 对著作的哲学注释不会产生任何东西,我们在著作中只能找到我们放入其中的东西,如果历史要求我们作解释,那是哲学史使然。
P3 整个科学世界是在主观世界之上构成的,如果我们想严格地思考科学本身,准确地评价科学的含义和意义,那么我们应该首先唤起对世界的这种体验,而科学则是这种体验的见解表达。
P4 如果我首先在理解物体的行为中没有体验到自己存在,那么我就不可能把物体理解为是存在的。
P5 反省的任务是在自己的活动中认识到呈现给主体的世界,因为主体是呈现给主体本身的。
知觉不是关于世界的科学甚至不是一种行为,不是有意识采取的立场,知觉是一切行为得以展开的基础,是行为的前提。
世界不是我掌握构成规律的客体,世界是自然环境,我的一切想像和我的一切鲜明知觉的场。
P8 我思仍然在贬低他人的知觉,我思教导我说,我只能被自己理解,因为我是被我对自己的看法规定的,因为至少在这个最后意义上,我显然是唯一拥有对自己的看法的人。
为了不使他人成为一个空洞的词,我的存在决不应该归结为我对存在的意识,我的存在也应该包含人们可能对存在的意识,以及我在一种自然中和至少在一种历史处境的可能性中的体现。
P9 真正的我思把我的思维当做不可剥夺的事实,取消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发现我“在世界上存在”。
P11 我们的存在过于紧密地附着于世界,以至于当我们的存在投入世界时,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意味着我们的存在需要一些理想性的场来认识和克服我们的存在的人为性。
P17 现象学的世界不属于纯粹的存在,而是通过我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我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体验对体验的相互作用显现的意义,因此,主体性和主体性间是不可分离的,它们通过我过去的体验在我现在的体验中的再现,他人的体验在我的体验中的再现形成它们的统一性。
“什么是现象学?在胡塞尔的最初著作出版后的半个世纪,还要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离奇的。
然而,这个问题远没有解决。
”[①]这是梅络-庞蒂在1945年的《知觉现象学》“前言”中所提出的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对波普尔理性批判主义的一个反批评赵 敦 华内容提要 波普尔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可证伪的科学理论。
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科学的、可证伪科学。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的历史主义,反对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论的观点,反对马克思的 资本主义 社会革命 社会主义 公式。
本文针对波普尔观点提出反批评观点,提出了三点质疑:马克思预言是否落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是否是伪科学;政治哲学是否可以不讨论社会公正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 内部批判 哈耶克 历史主义 政治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遇到的一个严重的挑战来自波普尔。
伯林在他的 马克思传 中说: 卡尔 波普尔博士的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是一部具有罕见的创新性和力量的著作,它的第二卷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历史的学说,作出了迄今为止的任何作者所能作的最彻底、最难对付的批评。
英国哲学家麦基(B.M agee)甚至说: 我不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在读了波普尔对马克思的批判之后,如何还能继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我在仔细读了波普尔的全部政治哲学著作之后,深信波普尔并没有驳倒马克思;我还相信,即使按照波普尔自己的理性标准来衡量,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我们可以对他的批评提出理性的反批评。
以下,我首先概述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然后针对他的批评,通过澄清、质疑和反思,提出我的反批评。
一、波普尔的批评波普尔的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反历史主义。
波普尔赋予 历史主义 (H istoris m)这一概念的特定含义是: 它认为历史预言是它的主要目的,并认为通过揭示隐藏在历史演变之中的 节律 、 类型 、 想像规律 和 趋势 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据说,历史主义者们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相信,人类的进程是一个谜,谁解开了这个谜,谁就掌握了控制未来的钥匙。
历史主义的预言是人类发展规律之谜的解,按照历史规律设计的未来社会的蓝图就是打开理想世界大门的金钥匙。
简而言之,历史主义就是这样的信念,它认为存在着一条决定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并且以预言和发现这一规律为其基本目标。
历史主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古老理论。
它的最古形式是 上帝选民论 ,即认为上帝意志决定社会发展方向,这是 神学形式的历史主义 。
此外,还有认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 自然主义的历史主义 ,有认为思想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 心灵主义的历史主义 。
马克思主义被说成是认为经济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 经济主义的历史主义 。
波普尔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 历史主义的最纯粹的、最发达的和最危险的形式 。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历史主义所具有的幻想的、宗教的、思辨的和形而上学的色彩,它把对历史规律的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并且援引了科学中的事实来说明历史主义。
使波普尔最感不安的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与对待历史上的其他历史主义者的态度不同,波普尔对马克思表示敬佩之情。
他说,马克思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对社会中的不正义现象充满义愤,对被压迫和损害者充满火热的同情。
波普尔还承认,马克思研究和著述的态度是科学的。
现代社会政治理论的思想者,包括那些不同意马克思理论的思想者,都受惠于马克思。
按照波普尔的说法,马克思的愿望是改进开放社会,他使用了理性的、科学的方法来批判资本主义,但却没有成功。
然而,马克思的尝试没有白费气力,他帮助人们睁开或擦亮了眼睛,看到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
波普尔评论说: 退回到前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是不可想像的。
所有现代的著作家都受惠于马克思,尽管他们不知道这一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攻击马克思呢?波普尔回答说,这是因为,马克思使得历史主义获得了科学的形态,他尽管有功绩,但仍然是一位错误的预言家,他诱导无数有识之士相信,研究社会科学的目的是作出历史的预言,并为用暴力手段全盘改造社会的 乌托邦工程 提供科学上的论证。
波普尔把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归咎于马克思的错误预言,但他也把马克思本人的理论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相区别,认为后者才是不可证伪的伪科学的教条。
波普尔的批评所针对的可以证伪的、因而是科学的马克思本人的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理论被说成是经济的历史主义,包括两个基本部分:经济主义和历史主义。
经济主义说明社会的性质、结构和变化原因,历史主义在此基础上揭示历史规律,预示社会发展的前途。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人的社会存在归结为物质生产活动,人们的生产方式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了政治、法律、上层建筑。
波普尔所说的经济主义指的就是这些观点。
他承认,把人的经济活动看作社会的基本因素,提醒人们在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中不要忽视经济条件,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过分认真地强调经济作用的基本性,以至于把经济条件夸大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那就错了。
在一定环境中,思想特别是科学思想的作用超过并取代经济力量。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提出两个理由。
第一,设想整个经济体系全被摧毁,但只要科学技术知识没有被摧毁,那么,经济体系在较短时间内便可被重建起来。
可是,假如知识完全消失了,而机器和物质产品仍然保存着,那么,结果只能是一个野蛮的种族占据着一堆工业化废墟的荒芜景象,文明的物质痕迹也会很快消失。
第二,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了解,离不开对科学、宗教等方面思想的理解。
但是,反过来却不是这样。
人们即使不知道经济背景,也能够研究某一时期的科学思想。
波普尔试图说明,思想、知识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因素却不是进行思想活动的必要条件。
恩格斯说,人们只有首先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才能从事科学、宗教和政治方面的活动。
也就是说,经济、物质条件是思想活动的必要条件。
波普尔却认为恩格斯只不过重复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这种 吃饭哲学 不足以成为社会科学理论的基础。
唯物史观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导致了 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历史 的结论。
波普尔承认,阶级斗争是历史事实,但又说,在上述命题中,不必过分认真地强调 一切 这个词。
因为很多历史事实不见得能用阶级斗争理论来解释。
比如,中世纪教会与国王的斗争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但这一斗争的性质却不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同样,世界历史中绵延不断的民族斗争,也不都能被归结为阶级斗争。
历史是各种力量和因素互相制约和作用的错综复杂过程。
把它简化为两种力量的斗争,恰恰是历史主义的特征。
神学形式的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上帝与撒旦,善与恶之间的较量;自然主义的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种族之间的斗争史;心灵主义的历史主义认为历史主义是理性与偏见、启蒙与偏见之间的矛盾。
波普尔说,经济主义的历史主义把历史说成是阶级斗争史,并不比其他形式的历史主义更高明。
波普尔反对经济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主义的一个基本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学说。
波普尔针锋相对地提出,应该 把政治权力视为基本的。
从这种观点看,政治权力能够控制经济权力 。
从这个观点看,政治权力是经济保护的关键,政治权力及其控制就是一切。
由于政治权力能够控制经济权力,政治民主也就成了被统治者控制经济权力的唯一手段。
波普尔之所以如此强调政治决定经济的作用,是为了用改良主义的方案来证伪马克思主义的暴力15对波普尔理性批判主义的一个反批评16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第3期 西方哲学革命理论。
波普尔承认自由资本主义(laissez-faire)的非正义性和反人道性。
在资本主义初期, 对所有人平等和自由的竞争 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空洞口号。
因为人们的家庭出身、文化背景、教育水准、实际收入乃至体力、智力上的差异,竞争的起点实际上不可能是平等的。
对这些由历史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造成的不平等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发展,势必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弊病。
但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原则和自由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社会弊病的根源,根源在于没有对自由竞争中自发的、盲目的经济力量加以限制。
然而,缺乏限制并非资本主义固有的缺陷。
任何社会都有不加限制的权力,任何不加限制的权力都是危险的,经济权力并不比其他权力更危险。
另一方面,任何权力都是可以制约的,经济权力也不例外。
在经济权力不受限制的情况之下,金钱可以贿赂,可以买枪、买选票,从而可以左右政局。
但是,法律制度、政治手段和舆论界可以对经济权力进行限制。
比如,制订和实施了选举法、劳工法、工会法、治安法、反垄断法等,金钱就不再是万能的了。
波普尔用经济干预主义的事实来反驳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专政工具的说法。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也可以限制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
马克思的学说适用于民主制度尚不健全的自由资本主义,但却不适用采取了经济干预主义政策的资本主义。
波普尔把马克思主义的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的预言称为历史主义的错误预言。
它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的结论是,这些矛盾只有靠生产资料公有制解决。
波普尔承认,马克思发现的自由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确实存在,但它们却不一定非得用变革经济制度的方式来解决。
运用政治权力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改良或修补,也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他针锋相对地反驳了马克思的 资本主义 社会革命 社会主义 公式,他的反驳分成下面三个环节:第一,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并不必然导致社会主义。
他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不过证明了经济干预主义的必然性。
因此,继自由资本主义之后,经济干预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但是,经济干预主义不一定采取公有制的方式。
苏联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措施,都是干预主义。
马克思著作中提出的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纲领。
西方国家在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情况下,依靠国家政权的干预,已经把这些纲领的大部分付诸实施。
比如,征收累进收入税和继承税,实行交通、通讯国有化,提高企业国有化程度,实行教育机会平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
波普尔说: 为保护经济上的弱者,我们可以推广一种合理的政治纲领。
我们可以制定法律限制剥削。
我们可以限制工作日 可以给工人提供伤残、失业和养老保险。
事实上,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像波普尔所说的那样去做的。
波普尔以此说明,工人阶级的利益用社会改良和民主手段,而不用社会革命的暴力手段,就可得到改善。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并非不可避免。
马克思根据自由资本主义的状况预言,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垄断化倾向,大批小生产者和破产的资产者被抛进无产阶级队伍,社会成员简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而无产阶级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保障。
但是,事实与这一预言相反,民主制度的发展和经济干预主义在富有阶级和贫困阶级中间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以贫困阶级为主力军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难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