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之令狐文艳创作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方案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07988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9.png)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方案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松树,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监测、治理和管理等方面。
一、预防预防是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松树时,选择抗病品种或优良品种,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2.加强松树管理。
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定期修剪树冠,保持树木健康。
同时,保持树下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树木因湿度过高而易受病害侵袭。
3.加强病害监测。
定期对松树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隐患,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二、监测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是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病情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监测网络。
在松林区域建立监测站点,定期对松树进行检测,收集病害信息,汇总病情数据,分析病情变化。
2.开展病害调查。
定期开展病害调查,对发病情况进行详细统计,掌握病害的分布范围和发展趋势。
三、治理针对不同的病害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1.化学治理。
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涂抹等治理措施,达到杀灭松材线虫和控制病害发展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药剂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生物治理。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方法进行治理,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3.机械治理。
采用锯杀、烧毁等机械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四、管理松材线虫病的管理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宣传。
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病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促进全民参与综合防治。
2.加强科研。
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3.加强法律法规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管,严格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松林生态安全。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需要采取预防、监测、治理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形成多管齐下的防治体系,保障松林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105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1.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背景介绍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对松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该病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给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当今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二、防治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森林健康管理,提高森林自我防御能力。
2. 综合防控:采取多种手段联合防治,综合施策。
3. 环保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4. 科学施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三、预防措施1. 森林健康管理:加强森林健康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2. 优化森林结构:调整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减少单一树种或单一龄级的种植。
3. 加强森林培育:加强肥料施用和修剪整形,提高松树生长状况和免疫力。
4. 做好森林防火: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减少火灾对森林的危害。
四、化学防治1. 杀线虫剂喷洒:在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时,采用杀线虫剂进行喷洒,将药液喷洒到受害树干上方的树皮上,以达到杀灭线虫的目的。
2. 土壤消毒:在发现疫情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中潜伏的线虫。
五、生物防治1. 天敌引入:引入天敌寄生蜂等天敌来控制松材线虫繁殖。
2. 熏蒸法:采用人工养殖松材线虫天敌寄生蜂等昆虫,在合适温度下进行熏蒸处理。
六、物理防治1. 切除感染部位:发现感染部位后及时将感染部位切除,以防止病情扩散。
2. 防治隔离带:在疫情发生的地区,设立隔离带,对受害树木进行隔离和防范。
七、综合防治1. 多种手段联合施策: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手段联合施策,提高防治效果。
2. 联防联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和协作,共同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八、总结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的森林病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针对该病害,我们应该加强森林健康管理、优化森林结构、加强森林培育等预防措施;同时采取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手段联合施策,共同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1d7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a.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监测防治困难,松树一旦感病,最快40天即可枯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检疫对象,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发展蔓延速度迅猛,危害日趋严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篇一: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XX]5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除治松材线虫病的紧急通知》(陕政办发[20XX]1号)及《陕西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工作的意见》(陕松防指发[20XX]1号)等文件精神,坚决杜绝松材线虫病的传入危害,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发病致死速度快,传播蔓延迅速,监测防治困难,松树一旦感病,最快40天即可枯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检疫对象,近些年来,该病在我国发展蔓延速度迅猛,危害日趋严重,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胁,为了确保我市松林的安全,搞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二、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做到及时、有效、迅速、有序的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入,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为中心,以监测普查为重点,建立完善的预防预警防范体制,完善检疫、测报体系,加强基础建设,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做到责任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坚决杜绝松材线虫病传入。
三、预防的目标与任务预防对策:全面普查,严密监测,加强检疫封锁,严防疫木传入,控制天牛媒介,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松林抗性,确保森林安全。
预防重点区:一是秦岭、关山等生态环境区和自然保护区;二是太白山嘉陵江、天台山、通天河、红河谷、关山牧场等旅游景点区;三是与省内外疫区较近的县;四是主要交通通道和木材集散地、重点厂矿企业;五是电力、通讯建设和改造工地及周围地区;六是部队辖区松林。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0582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9.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1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监测措施(一)全面普查1、松材线虫病发生区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每年分别于3-4 月和 9-10 月份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沿设计路线对全区松林进行普查,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统计为准)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省级绘至乡镇、市县绘至小班),计算病死树株率和木材损失,掌握疫情发生情况,为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2、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要以县(区、市)为单位,每年分别于 3-4 月和 9-10 月份对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驻军营房、城镇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附近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
发现松树枯死,查明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
同时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并及时上报和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疫情动态。
(二 )常年监测1、定期巡查。
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省市对未发生区要以县(区、市)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季度定期对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码头、车站、驻军营房、城镇周围、木材加工厂、大型建筑工地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附近的松林进行巡查,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2、固定监测。
在发生区边缘地带、交通沿线、风景区、城镇周围和易感林分设置固定监测点,风景生态林和重要经济地区每村(或林场分场)至少设置1 个、其它地区每乡(镇、或林场)设置 3-5 个固定监测点,派专人定期调查,发现松树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三 )诱捕器监测在松褐天牛羽化期(5-8 月),每个固定监测点设置一个诱捕器。
放置点设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
诱捕器下端应离地面1.5 米左右。
集虫器用锌铁皮或塑料等加工,防止天牛成虫爬出逃逸。
先在诱捕器诱芯内放入清洁棉花,再加入调配好的引诱剂 200 毫升,以后每隔 20 日往诱芯添加 140 毫升。
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范文(精选3篇)
![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90cf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9.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范文(精选3篇)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1按照《乐山市林业局关于认真贯彻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现场会精神的通知》(乐市林函[]14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县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保护全县松林资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防治松褐天牛为重点,转变预防机制,落实预防责任,加强依法防治,强化政府行为,坚持常年防治,确保预防松材线虫病工作有效开展。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林业局长为副组长,县财政、水务、农业、交通运输、电信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
要充分发挥我县国家标准站测报点专业调查监测作用,最大限度利用2个片区中心站测报点和22个基层测报点,并结合森林管护、基层林业工作站,巩固和完善全县松材线虫病的监测网络,为领导决策和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县林业、财政、工商、水利、农业、广电、教育、邮政、卫生及其医疗部门、电力、移动、联通、电信、住建、环保、交通运输、质监、经贸等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防方针,把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工作纳入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议事日程,层层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预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建立以松材线虫病为主要监测对象的防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和扑灭预警机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城乡机电产品及其它工农副业产品附带调入的松科木包装材料、压脚木等的监管工作。
发现该类材料,应及时做好登记(货主及地址、调入日期、设备及包装材料的名称、产地、数量、停留地点等)报县森防办。
县水利、农业、广电、教育、邮政、卫生及其医疗部门、电力、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和企业,将调入仪器设备、机电产品、光缆电缆盘、邮件等的,应在调入前与对方约定不用松木及其它包装材料的,防止松材线虫病传入我县。
松材线虫病控制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控制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395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f.png)
松材线虫病控制技术方案
背景介绍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面临的一种严重病害,它会导致树木凋亡,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松材线虫病控制技术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目标
本技术方案的目标是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并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技术方案
1. 松材线虫检测:定期对森林中的松树进行松材线虫的检测,以及时发现病害。
2. 早期病害处理:对于发现早期松材线虫病病株,及时进行处理,包括剪除受害部位以及烧毁感染木材,以阻止病害的传播。
3. 杀虫剂喷洒:对于有严重松材线虫病的区域,可以采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的扩散。
4. 森林管理:加强森林管理,包括合理的树木间距、适量的修剪和清除感染的树木,以减少松材线虫病的传播。
5. 科学研究:定期开展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机理和传播途径,以及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和技术。
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我们预计能够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树木凋亡率,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结论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松材线虫病控制方法,可以为森林管理者提供参考,从而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实际操作中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e98b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d.png)
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____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一、背景介绍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木中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具有传染性强、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
为了做好____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以下方案。
二、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 建立监测网格:根据松材线虫病流行特点,建立病害监测网格,确保全面、有效地监测病虫情况。
2. 加强病害调查:定期组织病害调查员对松林进行病虫情况调查,了解病虫害的流行情况、病虫密度和危害程度等信息。
3. 引进先进技术:引进遥感技术、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4. 建立病害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病害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和群众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三、病害防治技术1. 整林防治:对于已经感染的松林,在病害初期进行整林防治,主要采取松材线虫防治剂的喷洒、土壤消松和木材处理等方法,迅速控制病害的扩散。
2. 个体防治:对于病虫密度较低的个别树木,采用个体防治方法,包括树体割除、树皮削除、病虫体拾取等,减少病虫种群数量,遏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3. 森林健康管理:加强森林健康管理,提高松木抗病虫害的能力。
主要包括合理培育松木、促进树木生长、增强树体抵抗力等,提高森林的自然防控能力。
4. 病虫害防治科研:加强病虫害防治科研力度,研究开发新型的防治药剂、培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等,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水平。
四、宣传教育与群防群治1.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松材线虫病的知识普及、宣传册发放、现场讲解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2. 加强培训与示范:组织培训机构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同时,通过搭建示范基地,展示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效果,引导农民和林农群众广泛参与防治工作。
3. 强化群防群治:通过建立松材线虫病防治合作社、林地管护协会等组织,推动农民和林农群众加强自我组织,共同参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5738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4.png)
-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健康水平。
(四)宣传培训
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防治意识;
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落实防治资金,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第2篇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一、背景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 PWD)是一种对松树具有高度致病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虫害。为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蔓延,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目标
1.降低松材线虫病发生率和病死树数量。
2.防止疫情跨区域扩散,保障未感染区域的松树资源安全。
2.定期进行疫情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3.建立疫情信息上报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透明。
4.设立疫情应急处理小组,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二)检疫控制
1.加强苗木和木材的产地检疫,防止病原传播。
2.严格执行调运检疫程序,防止疫情通过木材调运传播。
3.加强市场检疫,打击非法调运和经营行为。
2.控制疫情扩散,保护未感染松树资源;
3.提高防治技术水平,逐步实现松材线虫病可持续控制。
三、防治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依法防治,科学施策;
3.分类指导,分区施策;
4.社会参与,共同防治。
四、防治措施
(一)监测预警
1.建立健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2.定期开展疫情调查,掌握疫情动态;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第1篇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一、前言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 PWD)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松树资源的病虫害。为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保障我国林业生态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治疗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治疗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db70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3.png)
松材线虫病治疗技术方案
概述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松树的病害,对林业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因此,为了有效防治和控制松材线虫病,制定科学的治疗技术方案至关重要。
治疗目标
- 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蔓延
- 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
- 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技术方案
1. 松树病害检测
使用先进的病害检测技术,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存在和传播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2. 松树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
- 及时清理或砍伐感染较重的松树
- 撤除枯死的树木和枯旱的枝叶
- 合理使用杀虫剂进行松材线虫的控制
- 优化土壤环境,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
- 定期监测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 引入抗病树种
根据地理环境和松材线虫病的传播特点,适时引入抗病能力较
强的树种进行混栽或替代种植,减少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风险。
4. 持续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方式,提高公众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防治
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到病害的治疗和防控工作中来。
5.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与各国的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和技术沟通,借鉴他国在松材线虫病治疗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治疗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结论
通过科学、综合的治疗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蔓延,提高松树的抗病能力,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从而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2f9257fd5360cba1adbed.png)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我镇为人民政府划定的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为进一步做好我镇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蔓延势头,确保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树林安全,切实保护全镇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属地管理、村组负责、彻底除治、不留隐患、确保成效”的防控原则,以监测普查为基础,以疫木除治为重点,以疫木监管为关键,以综合防控为依托,落实各级林长、护林员、生态护林员的防控责任和目标管理责任体制,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
坚持常年监测和定期普查相结合,监测覆盖率100%就地实施除害和伐桩处理,除害处理率100%:严格疫木管控,检疫检查率100%。
二、主要任务1、督促乡镇各级林长、护林员、生态护林员、村民小组长认真组织开展常年监测、定期调查,调查工作每月进行一次,为全面清理提供依据,做到早发现,早除治。
4-6月和8-10月开展春秋两次集中普查,及时收集、汇总、上报普查成果。
2、成立四个清理小组,全面完成枯死松树清理。
以疫木清理为核心措施,在3月20日前集中采伐清理所有死亡松树及其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桠,优先釆取原山场选择适宜地点就地焚烧除害处理;并进行严格的验收,对按上述时间完成清理工作且经验收合格的,镇政府给予每株树20元的奖励。
同时对后期发现的枯死松树要做到随时清理、随时焚烧,确保清理达到预期效果。
3、切实加强疫木管理,严格疫木源头管理,停止松树非除治性和非除治期采伐。
切实加强疫木釆伐、运输、除害各环节监管,所有清理后的病死枯死松树严禁外运,严禁利用,严禁农户用作薪柴。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建筑、通信、电力等建设工程不得使用松木及其制品(包装材料),一经发现,从严从重处理,建设项目涉及到松木采伐的,一律按除治性采伐管理,按疫木管理规定处理。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e387a684868762caaed5cc.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此件为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版)》的通知》(林造发[2010]35号)的附件,请结合当地实际贯彻落实。
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安全和造林绿化成果,促进经济和生态建设稳步发展,遏制松材线虫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提高防治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普查监测(一)疫情普查1.普查范围本行政区辖内的所有松林。
重点是与疫区毗邻地带、交通沿线、港口、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建筑工地、仓库、驻军营房、城镇、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地区附近的松林。
2.普查内容(1)疫情发生区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面积为准,孤立松林以实际面积统计)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表(省级到县级、县级到小班),计算病死树株率和经济损失,掌握疫情发生情况,为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2)非疫情发生区查清发现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表(省级到县级、县级到小班)。
3.普查时间一般地区每年普查工作不得少于1次。
在松褐天牛一年两代的地区普查时间为9-10月份;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区普查时间为8-10月份。
重点区域每年普查工作至少2次,除在秋季开展普查外,在春季还应开展疫情普查工作。
松褐天牛一年两代的地区在4-5月份进行;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区在3-4月份进行。
4.普查方法(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当年枯死树,或针叶褪色,或针叶黄化,或针叶枯萎,或针叶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选择取样对象。
(2)详查。
根据踏查结果,对可疑发病林分进一步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确定是否发生疫情。
(二)疫情监测1.定期巡查监测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对重点地区(见普查范围)的附近松林进行巡查,凡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
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89b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1.png)
2023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摘要: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重要病害,给林木健康和造林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以2023年为背景,提出一项全面系统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包括管理措施、防治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管理措施、防治技术、科学研究一、引言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病害,其危害严重,对松树的生长和林木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防治松材线虫病,我们制定了一项全面系统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
二、病害调查与严格的检疫1.建立全面的病害调查体系,对松林进行定期调查,及时发现并确认病害发生情况。
2.加强对木材运输和林产品质量的严格检疫,严禁携带松材线虫的木材和林产品进入疫区和疫源地。
3.加强对进出口木材和林产品的检验检疫力度,提高进口木材和林产品的质量。
三、加强林地管理1.进行科学合理的林分结构调整,减少密度和间隔,提高空气和光线透过率,降低松材线虫发生的生境条件。
2.合理划分林区,建立疫区、隔离区和防控区,对已发现病害的区域进行隔离管理,并给予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3.加强对松树的养护与修剪,及时清除枯落树枝和病株,减少虫源和传播途径。
四、防治技术1.推广可持续的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防治。
2.加强松材线虫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依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季节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3.加强防治技术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1.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态学和发生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增加对松树品种的筛选和选育,培育抗病性强、适应环境的松树品种,提高林木的抵抗力。
3.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六、防治效果评估与总结1.对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2.总结防治经验和方法,制定和修订防治方案,不断提高防治效果和科学性。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023e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5.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病害监测与预警1.建立系统的病情监测网络,定期对松树群落进行定点观测,记录病情发展情况和病虫害指标。
2.发展病害预警技术,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资料,建立病害发生模型,预测病害爆发高峰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二、健康松树管理1.选择抗病良种,培育具有抗线虫能力的新品种,加强经济林的更新换代工作。
2.加强松树的生长管理,保持松树的适宜生长环境,包括水分、养分、光照等,提高松树的抗逆能力。
3.定期对松树群落进行整枝修剪,及时清除病死树、病枝、病苗等,以减少病害传播机会。
三、防治措施1.土壤消毒:在新植或移栽的松树根部周围施用松地可湿性粉剂或草甘膦等杀线虫剂,消灭土壤中的线虫。
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除线虫剂,对患病树木进行喷洒或注射,杀死寄生在松树体内的松材线虫。
3.生物防治:引入天敌,例如线虫巴克螨等,通过控制线虫种群数量来减少松材线虫的危害。
4.翻土防治:对于感染松材线虫的枯死树木,及时将其连同树根彻底挖除,并进行对地翻土,以减少病原体的存在。
四、疫病切断1.对已感染松树进行封树处理,封锁病木,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建立隔离带,将感染松树与健康松树隔离开,以减少病害的传播风险。
五、害虫防治1.积极控制松毛虫等松树害虫的发生,减少害虫对松树的危害,避免害虫对松材线虫的传播。
2.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减少火灾对松树的损害,防止病虫害通过火灾传播。
六、研究创新1.加强对松材线虫的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活习性、病害传播途径等,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探索新的防治手段和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对抗松材线虫。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1.开展针对林农的病害防治培训,提高林农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对于病情严重的地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防控松材线虫病实施方案
![防控松材线虫病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0cca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2.png)
防控松材线虫病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林木健康的重要病害,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实施方案。
首先,预防是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关键。
在林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树种,加强林木的生长管理,提高林木的健康水平。
同时,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增强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意识。
其次,监测工作也是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森林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发展情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对疫情的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疫情预警,引导农民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疫情扩散。
最后,防治工作是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关键环节。
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清除病害树木、疏伐疫源树木等,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同时,加强对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实施方案需要从预防、监测、防治等
方面全面考虑,做到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防
控松材线虫病,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林业部
门和相关单位能够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设计(修订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设计(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39da1c4693daef5ff73d87.png)
适用文档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领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增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展开疫情防治,确实提升疫情防治的整体收效,特拟订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一)平时监测。
1.监测范围。
辖区内所有松树,要点是电网和通讯线路的架设沿线,通讯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地区邻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域的松树。
2.监测时间。
按期巡逻辖区内松树,每个月起码一次。
3.监测内容。
检查能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样状况,取样判定能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
依据当地松林散布状况,设计可察看所有林分的踏查路线。
采纳目测或许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察,沿踏查路线检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许出现针叶退色、黄化、枯败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
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样状况,应该立刻依据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判定,确认能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该立刻进行详查。
(2)遥感检查。
采纳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检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样状况,依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展开人工地面检查和取样判定,确认能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该立刻进行详查。
(3)诱捕器检查。
合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禁止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地区使用。
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别判定(或许经过培育后判定),确认能否携带松材线虫。
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该立刻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
详尽检查疫情发生地址、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可以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质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目、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门路和方式等状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确立位,绘制疫情散布表示图和疫情小班详图。
【一日一技】第7期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一日一技】第7期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f3af1cc22bcd126ff0cf6.png)
【一日一技】专栏(第7期)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目录概述 (1)一、疫情监测普查 (3)(一)日常监测。
(3)(二)专项普查。
(4)(三)取样。
(4)(四)分离鉴定。
(5)(五)疫情确认。
(6)(六)疫情报告。
(6)二、疫情防治 (7)(一)总体要求。
(7)(二)防治方案制定。
(7)(三)疫木除治。
(8)(四)媒介昆虫防治。
(10)(五)检疫封锁。
(11)三、防治成效检查 (11)(一)春季检查。
(11)(二)秋季检查。
(12)(三)检查方法。
(12)四、防治档案管理 (12)附1 松材线虫病普查统计表 (14)附2 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汇总统计表 (15)附3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编写式样 (16)概述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根据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8年新修订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分为疫情监测普查、疫情防治、防治成效检查、防治档案管理4部分。
对比2010年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修订稿)》,重点完善了疫情监测措施,摒弃了不适用的防治措施,增加了新技术和新措施,防治技术的使用条件更加严格。
主要修订八项内容:一、删除了套袋熏蒸处理、帐幕熏蒸等疫木流失风险大的技术方法,严格限制媒介昆虫引诱剂防治、天敌防治等技术方法的适用范围。
二、突出日常监测,完善疫情确认和疫情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将“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作为日常监测重点,删除打孔流脂监测、检测管监测等生产中不实用的技术监测方法。
三、确定以疫木清理为核心,以媒介昆虫药剂防治、诱捕器诱杀、打孔注药等为辅助措施的综合防治策略,对《防治方案》制定提出具体要求。
四、提出松材线虫病除治性采伐以择伐为主,原则上不采取皆伐的要求和具体操作方式。
五、确定粉碎(削片)处理、烧毁处理、钢丝网罩处理等3种疫木处置方法和具体操作方式。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最新)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37b6ad2680203d8ce2f24fd.png)
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为切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X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商林防检发〔X〕2号,关于转发《X省森防总站关于印发<X年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编写提纲>的通知》(X林防检发〔X〕X号)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X区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53个行政村、31个社区,人口55万人。
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81.3万亩,有林地面积213.6万亩,活立木蓄积8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2%,在有林地中,油松、华山松林面积150.026万亩,占森林面积的70.2%。
主要分布在X、流岭、X山系,以二X林场、X 林场、X林场面积最多,近几年普查显示,我区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
但我区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路交错,各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购置和调运的各种苗木、木制品包装箱,各木材销售点经销各类木材、人造板运输频繁,加之X、X、X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病,形势不容乐观,我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一旦爆发松材线虫病将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预防区划根据松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域特点,划分不同的松材线虫病预防区域。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区域列为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预防区。
重点预防区:X源国家自然湿地保护区(二X水库区),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森林公园、X美丽花谷、X 镇、X镇面积共计52.3万亩。
一般预防区:除重点预防区之外的镇、办事处,面积共计97.726万亩。
三、目标任务(一)预防目标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第一时间发现疫情,新发生区,从确定疫情之日起一年内实现基本根除;加强预防工作,对松类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复检率达到100%,确保重点预防区松林安全。
(二)主要任务1、加强检疫检查,防止疫情传入。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d7377b7360b4c2e3f64c5.png)
附件北京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按照现阶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统一部署,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11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一)森林资源及松林资源概况北京市行政区划16个区。
全市林地面积1622.17万亩,有林地面积1101.8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2平方米。
林业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及塑造国际型大都市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现有松林159.22万亩。
其中油松林面积144.78 万亩,占林分面积的16.14%,在优势树种面积比例中居于第三位,仅次于侧柏、柞树面积。
落叶松林面积14.44万亩,占林分面积的1.61%。
主要树种林分面积情况见表1,松林面积分区情况见表2。
表1 北京市主要树种林分面积统计表本表数据摘录于北京市第八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表2 北京市松林面积分区统计表面积:万亩;占比:%本表数据摘录于北京市第八次园林绿化资源普查成果报告(二)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我市积极开展了2018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春季普查4-6月,秋季普查9-10月,两次普查完成了对北京市16个区主要松树分布区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普查覆盖16个区、183个乡镇、77个街道、12个国有林场、15个木材经营场所,普查面积159万亩。
全市16个区累计发现死亡松树6588株,采样送检50余份,从目前各区上报数据和各专业检测机构对送检样品反馈结果来看,在我市尚未检出松材线虫。
二、目标与任务(一)防治目标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生发〔2018〕110号)总要求,以有效截断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渠道为关键、快速彻底除治为目标,加强执法监管和检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目标管理,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严防死守,有效防止松材线虫病入侵,保护我市松林资源安全。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251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6.png)
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1.调查监测:对于可能受到松材线虫病影响的地区,进行密切调查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病害发生情况、树木感染程度、虫源分布等。
通过及时了解病害的发展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措施。
2.病害检疫:建立松材线虫病的检疫制度,严格控制病害源的传播。
对于疑似感染的木材、苗木等进行检疫,尽量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
3.生物防治措施:引入天敌来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
例如,可引入天牛类昆虫,以其对松材线虫的天敌作用,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化学防治措施:选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防治。
选择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对感染病害的区域进行喷洒,确保药剂能够充分覆盖目标区域。
5.土壤改良:通过改良土壤,增强松树的抗病能力。
通过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质地等措施,提高松树的健康状况,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6.伐除感染树木:对于已经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的树木,及时进行伐除。
通过伐除病树,可以减少病源的扩散,保护周围的健康树木。
7.防治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病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减少病害的传播风险。
8.科学技术支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防治工作的效果。
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改进防治措施。
总之,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与配合。
通过调查监测、检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土壤改良、伐除感染树木、防治宣传和教育以及科学技术支持等多种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保护松树的健康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令狐文艳为保护我国松林资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指导各地科学开展疫情防治,切实提高疫情防治的整体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监测普查(一)日常监测。
1.监测范围。
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2.监测时间。
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3.监测内容。
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4.监测方法。
(1)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
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
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2)遥感调查。
采取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对大面积松林进行监测调查,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3)诱捕器调查。
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非发生区林分的监测,严禁在疫情非发生区和发生区的交界区域使用。
在媒介昆虫羽化期设置诱捕器引诱媒介昆虫,将诱捕到的媒介昆虫成虫活体在室内剪碎后进行分离鉴定(或者经过培养后鉴定),确认是否携带松材线虫。
一旦发现携带松材线虫,应当立即对设置诱捕器的林分及周边林分进行详查。
(4)详查。
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
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专项普查。
1.普查范围。
辖区内所有松树。
2.普查时间。
每年2次。
一般于每年3-6月进行春季普查,于每年8-10月进行秋季普查。
3.普查内容。
调查本辖区内所有松树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
4.普查方法。
同日常监测方法。
其中,对已确认发生疫情的小班,直接进行详查。
(三)取样。
1.取样对象。
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者刚枯死的松树,不应当抽取针叶已全部脱落、材质已腐朽的枯死树。
可参照以下特征选择取样松树:——针叶呈现红褐色、黄褐色的松树;——整株萎蔫、枯死或者部分枝条萎蔫、枯死,但针叶下垂、不脱落的松树;——树干部有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的产卵刻槽、侵入孔的松树;——树干部松脂渗出少或者无松脂渗出的松树。
2.取样部位。
一般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上部(主干与主侧枝交界处)、中部(上、下部之间)3个部位取样。
其中,对于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在树干上部和死亡枝条上取样。
对于树干内发现媒介昆虫虫蛹的,优先在蛹室周围取样。
3.取样方法。
在取样部位剥净树皮,用砍刀或者斧头直接砍取100-200克木片;或者剥净树皮,从木质部表面至髓心钻取100-200克木屑;或者将枯死松树伐倒,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 2 厘米厚的圆盘。
所取样品应当及时贴上标签,标明样品号、取样地点(需标明地理坐标)、树种、树龄、取样部位、取样时间和取样人等信息。
4.取样数量。
对需调查疫情发生情况的小班进行取样时,总数10株以下的要全部取样;总数10株以上的先抽取10株进行取样检测,如没有检测到松材线虫,应当继续取样检测,直至全部取样检测为止。
5.样品的保存与处理。
采集的样品应当及时分离鉴定,样品分离鉴定后须及时销毁。
样品若需短期保存,可将样品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上扎若干小孔(若为木段或者圆盘无需装入塑料袋),放入4℃冰箱。
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要定期在样品上喷水保湿,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
(四)分离鉴定。
1.分离。
采用贝尔曼漏斗法或者浅盘法分离松材线虫,分离时间一般需12小时以上。
将分离液体收集到试管或者烧杯中,通过自然沉淀或者使用离心机处理后进行鉴定。
2.鉴定。
(1)常规显微镜形态鉴定。
仅适用于雌雄成虫,以雌成虫为主。
将制作好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判别是否为松材线虫。
若分离的线虫为幼虫,需培养至成虫后进行鉴定。
(2)分子检测(适用于各虫态)。
采用PCR检测技术判别是否为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分离、培养、检测鉴定的具体方法可参照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GB/T 23476)》进行。
(五)疫情确认。
1.首次发现疑似松材线虫疫情的省级行政区,应当在初检的基础上将样品选送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等国家级检测鉴定中心进行检测鉴定。
2.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的省级行政区,其辖区内新发的县级和乡镇级疫情由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确定的省级检测鉴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六)疫情报告。
1.新发疫情报告。
经检测鉴定确认的新发松材线虫病疫情,当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于5个工作日内,将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病死松树数量等情况同时报告上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在10个工作日内由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将疫情上报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抄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
2.月报告。
省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每月底通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报告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3.普查结果报告。
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以正式文件于每年7月和11月前,将春季和秋季普查报告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抄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松材线虫病普查统计表和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汇总统计表(见附1、2)。
二、疫情防治(一)总体要求。
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采取以清理病死(枯死、濒死)松树为核心措施,以媒介昆虫药剂防治、诱捕器诱杀、打孔注药等为辅助措施的综合防治策略,坚持科学严格管用的治理思路,科学制定疫情防治方案,落实防治目标任务;按照保成效、低风险、控成本的原则,精准选用相关辅助防治技术;加强检疫执法,强化检疫封锁,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疫木源头管理,实施采伐疫木山场就地粉碎(削片)或者烧毁措施,做到严格监管和及时处置,严防疫木流失,严防疫情扩散,确保防治成效。
(二)防治方案制定。
县级疫情发生区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审定并备案后组织实施。
县级疫情发生区应当根据本省级、市级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或者总体规划,结合本县级行政区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情况,以及森林资源、地理位置、林分用途等情况,科学制定防治方案(编写式样见附3)。
防治方案实施前,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防治方案组织编制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将防治范围、面积、技术措施和施工作业量落实到小班,并绘制发生分布图、施工作业图表和文字说明。
(三)疫木除治。
1.择伐。
指对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小班及其周边松林中的病死(枯死、濒死)松树进行采伐的方式。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疫情发生林分。
作业要求:在冬春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内集中对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所有病死(枯死、濒死)松树进行采伐。
可根据疫情防治需要将择伐范围从疫情发生小班边缘向外延伸2000米,延伸范围内的择伐对象只限于枯死、濒死松树。
择伐后应当对采伐迹地上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桠进行全部清理,择伐的松木和清理的枝桠应当在山场就地全部粉碎(削片)或者烧毁,实行全过程现场监管。
媒介昆虫羽化期早于3月底的,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除治性采伐任务,并按照当日采伐当日山场就地处置的要求进行除治。
2.皆伐。
指对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小班的松树进行全部采伐的方式。
适用范围:原则上不采取皆伐。
对发生面积在100亩以下且当年能够实现无疫情的孤立疫点,可采取皆伐措施,并及时进行造林。
作业要求:在冬春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内集中进行。
媒介昆虫羽化期早于3月底的,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除治任务,并按照当日采伐当日山场就地处置的要求进行除治。
皆伐后应当对采伐迹地上直径超过1厘米的枝桠进行全部清理,皆伐的松木和清理的枝桠应当在山场就地全部粉碎(削片)或者烧毁,实行全过程现场监管。
3.伐桩处理。
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
疫木伐除后,在伐桩上放置磷化铝1-2粒,用0.8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薄膜覆盖,并用土四周压实塑料薄膜(使用该方法处理期间的最低气温不低于10℃);也可采取挖出后粉碎(削片)或者烧毁,以及使用钢丝网罩(钢丝直径≥0.12毫米,网目数≥8目)等方式处理。
4.疫木处理。
(1)粉碎(削片)处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择伐、皆伐以及查获疫木的处理。
处理方法:使用粉碎(削片)机对疫木进行粉碎(削片),粉碎物粒径不超过1厘米(削片厚度不超过0.6厘米)。
疫木粉碎(削片)处理应当全过程摄像并存档备查。
疫木粉碎(削片)物可在本省区市范围内用于制作纤维板、刨花板、颗粒燃料,以及造纸、制炭等。
(2)烧毁处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疫木数量少且不具备粉碎(削片)条件的疫情除治区。
处理方法:就近选取用火安全的空地对采伐下的疫木、1厘米以上的枝桠全部进行烧毁。
疫木和枝桠的烧毁处理应当全过程摄像并存档备查。
(3)钢丝网罩处理。
适用范围:原则上不使用。
对于山高坡陡、不通道路、人迹罕至,且疫木不能采取粉碎(削片)、烧毁等处理措施的特殊地点,可使用钢丝网罩进行就地处理。
除上述情况外,严禁使用。
处理方法:使用钢丝直径≥0.12毫米,网目数≥8目的钢丝网罩包裹疫木,并进行锁边。
(四)媒介昆虫防治。
1.药剂防治。
适用范围:适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区和预防区。
作业要求:成片分布的松林应当采取飞机施药防治,零散分布的松树可采取地面施药防治。
根据防治需要确定防治区域后,在媒介昆虫羽化初期和第一次喷施药剂的有效期末,选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缓释型药剂连续2次施药防治。
2.诱捕器诱杀防治。
适用范围:适用于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林分的中心区域且媒介昆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松林。
严禁在疫情发生区和非发生区交界区域使用。
作业要求:在媒介昆虫羽化前1-5天设置诱捕器,一般每30亩可设置一套,每套之间的距离约150米,并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绘制位置示意图。
诱捕器要尽量设置在林中相对开阔且通风较好区域。
诱捕器应当垂直悬挂,下端距地面1.5米左右,并及时更换诱芯,定期收集和处理媒介昆虫,统计媒介昆虫诱集种类和数量。
3.立式诱木引诱防治。
适用范围:适用于媒介昆虫1年1代的地区。
诱木应当设置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小班的中心区域,严禁在疫情发生小班边缘的松林使用,严禁在没有粉碎(削片)或者烧毁处理条件的区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