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东源县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东源县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https://img.taocdn.com/s3/m/22e2e31f83c4bb4cf7ecd17c.png)
东源县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自评分说明中共东源县蓝口镇委员会 东源县蓝口镇人民政府 二 O 一四年十月1 / 38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分项自评结果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系数1.1.1 1.1.2 1.1.3 (一) 规划与机制 1.1.4 1.1.5分值2 2 4 3 2 3 2 12 4 5 4 4 2 2 10 8 3 3 3 3 3 2 2 3 3 4 2自评分2 2 3.8 2.8 1.8 3 2 12 4 4 4 4 2 1.6 10 6 3 3 3 3 3 1.4 2 2.4 2.1 4 2自评小计17.4一 、 政 府 责 任(二) 改善办学 条件1.1.6 1.1.7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三) 师资队伍 建设 1.3.1 1.3.2 2.4.131.616二 、 教 育 管 理 三 、 办 学 水 平2.4.2 (四) 标准办学 行为 2.4.3 2.4.4 2.4.5 2.4.6 2.4.7 3.5.1 (五) 办学成效 3.5.2 3.5.3 3.5.418.410.52 / 38总得分 指标内容 政府责任 评 估 标 准评分 标准10093.9指标系数 1.1.1分值 2自评分 2他评分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 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2 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
否则,一个要素扣 0.2 分。
1、我镇党委、政府树立“科教兴镇”发展理念,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 和社区教育等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自 评 说 明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向镇党代会、人代会报告教育工作报告。
2、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认真研究并制定了《蓝口镇创建 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 ,成立以镇委书记林伟华同志为组长,镇长黄邦文 同志和镇委副书记黄罗红同志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各相关单位部门主要领导 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全镇教育创强工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b632c0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3.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4•【字号】粤府函〔2023〕324号•【施行日期】2023.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东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324号河源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上报〈东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查意见的请示》(粤自然资报〔2023〕38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东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东源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东源县建设成为河源市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和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主力军。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东源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2.71平方公里(27.4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0.55平方公里(25.58万亩,含为广州市易地代保0.2万亩,为深圳市易地代保0.62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672.79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1.95平方公里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2.68亿立方米。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基于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
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县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做大做强仙塘都市核心区,建设顺天城市副中心,培育灯塔、蓝口、新港三个重点镇,打造南部都市经济组团、北部现代农业组团、东部资源经济组团、西部生态旅游组团;营建“一湖两屏三区多廊道”县域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加强万绿湖自然生境和景观保护,强化桂山、莲花山两大生态屏障生态保育,做好灯塔盆地、狮头岭—缺牙山和鹿头嶂三大生态功能区维育,打造东江、新丰江等生态廊道网络系统。
东源县叶潭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doc
![东源县叶潭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doc](https://img.taocdn.com/s3/m/5e13d546ff00bed5b8f31d21.png)
东源县叶潭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中共东源县叶潭镇委员会东源县叶潭镇人民政府二○一四年十月目录一、叶潭镇概况 (2)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3)(一)教育为先,投入巨资打造省教育强镇 (3)(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三)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8)(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10)(五)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12)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5)四、自评结果 (15)东源县叶潭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乃国家之根本,民族复兴之根本,社会发展之原动力。
兴镇先兴教,叶潭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于2014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強镇。
我镇本着对全镇人民负责,对叶潭未来负责的态度,全面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叶潭镇的教育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強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对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強镇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叶潭镇基本情况叶潭镇位于东源县东部,东江上游,距离东源县城100公里,是东源县边远山区,全镇面积110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
叶潭镇是革命老区,是南方抗日劲旅——东江纵队的游击区,东江纵队的老战士梁胜(广东省副检察长梁德标父亲)、欧阳源(广东省前林业厅厅长)、邹健(广东省前科技厅厅长)就诞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叶潭镇麦輋村曾经是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委员会的驻地。
叶潭镇历来尊师重教,叶潭中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考曾经是是河源县教育的一面红旗,曾经创造出中招考试十九连冠的辉煌,曾经是河源县学子向往的学府。
我镇现有1所初级中学,6所完全小学,2个教学点,1所中心幼儿园和2个分园点(山下幼儿园、崇志幼儿园),在校中小学生233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8人,全镇有教职工102人,学前教育46人。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https://img.taocdn.com/s3/m/df748ac9b9d528ea81c77989.png)
他评分
政府责任
1★
24
24
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认真抓教育,积极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 评 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每年主持召开两次
估 以上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措 施巩固、提高“两基”工作,落实“两全”,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镇党政
标 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
精品文档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验收指标体系分项自评说明
中共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澳头街道工作委员会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澳头街道办事处
二○○八年五月
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澳头街道办事处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分项自评结果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自评分
1★
24
24
政
2
30
30
府
3★
24
24
责
4★
18
18
任
5★
24
估 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全镇学校无发生重大责任
标 事故;努力建设好德育、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重 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和各类社会教育。
准
评分 标准
符合标准 22-24 分,每个要素 6 分
澳头街道重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通过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扩建学校和合并学
准 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评分 标准
符合标准 27-30 分,每个要素各 6 分
澳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带动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委会依法履行 自 职责,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和督促适龄
申报广东教育强镇复评自.doc
![申报广东教育强镇复评自.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f0f2c077232f60dccca12f.png)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办事处2018年1月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办事处一、基本情况我街道成立于1989年4月,辖区范围以二马路、通航路、汕马公路为界,沿汕尾港南北两岸分布,总陆地面积17.03平方公里。
下辖5个村委会(芳荣、新港、红卫、前进、东风)和5个社区居委会(立新、新园、海滨、海港、金海),总人口59754人,其中渔业人口23862人。
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新港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2016年,全街道全年完成工农业产值149180万元,比去年增长21.1%;其中工业产值3400 万元,农业产值115180万元,比去年增长1.4 %,完成年度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800万元,比去年增长4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80万元,比去年增长 2 %。
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给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新港街道教育事业做到科学规划、乘势而上,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动人篇章。
2014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评估验收,教育事业迈进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
近四年来,我街道围绕教育强镇评估督导组提出的发展建议,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掀起了教育事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经过整改与提升,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现全街道有公办小学3所。
3所小学全部通过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现公办小学的教职工387人,公办小学学生6662人。
进一步形成幼教、普教以及成人教育整体协调优质发展的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我街道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以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角度关注、重视教育工作。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入推动教育改革,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关心教育,促进社会、经济、教育的互动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勇立潮头科学发展,东源教育谱写新篇
![勇立潮头科学发展,东源教育谱写新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1283effab069dc50220194.png)
勇立潮头科学发展东源教育谱写新篇——东源县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县自评报告一、东源县基本慨况和教育发展简况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面积4070平方公里,是广东第二大县;辖20个镇、1个畲族民族乡,284个村(居);2013年底止,户籍人口56万人,常住人口45万。
万绿之都,活力东源。
东源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73.8%;拥有华南地区第一大水库——万绿湖,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蓄水量139亿立方米,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秉承“绿富双赢”理念,围绕“四五三”总体要求、“一二三八”工作思路,及“三个三”工作部署,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育创强为第一民生,抢抓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三大抓手”机遇,积极开展“三赛”活动和“三个年活动”,大力实施“三个50”、“三个100”工程,着力打造“三大新增长极”奋力争当广东绿谷先锋,全县经济社会驰入快车道,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或总量在全市领跑各县区。
2013年,全县实现GDP863663万元,比增13.0%,居全市第一,快于全国、全省、全市GDP增速度的 5.2 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
近年来,先后获全国“十佳最具发展潜力旅游强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华蜜蜂之乡”“广东省最大板栗基地”“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广东县域转型升级十大创新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东源县,前身为成立于南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的河源县,已有1500多年建县史;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时为河源市郊区,1993年撤郊区为东源县。
千百年来,东源大地孕育了一大批中华优秀儿女,如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清朝文科状元黄仕俊,中国新民主革命时期著名农民运动先驱、我党审计奠基人阮啸仙,“航天翘楚”火箭专家张其彬,新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等。
教育兴则东源兴,教育强则东源强。
东源县上莞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东源县上莞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https://img.taocdn.com/s3/m/47e9a00cf18583d0496459fe.png)
东源县上莞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中共上莞镇委员会上莞镇人民政府2014年10月东源县上莞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历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确立了“科教兴镇”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大抓教育、促进了全镇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1年初,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提前在2014年底实现教育强镇的目标后,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创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上莞镇位于东源县东北部,地处东源、龙川、和平三县交界处,东与龙川县义都镇接壤,南和曾田镇相连,西与漳溪乡交界,北和船塘镇毗邻,距县城60公里,交通较为便利,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属革命老区。
辖区面积97.38平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013年末总人口36830人,其中常住人口18890人。
201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9亿元,人均纯收入7642元。
上莞镇是革命老区,1947年九连地区恢复武装斗争时,上莞是河西区主要游击根据地之一。
1948年6月至12月,中共九连地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后改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和河源县人民政府相继在上莞成立。
在中共九连地委的领导下,粤赣边支队以上莞为中心,组织领导了全九连地区人民,取得了“五战五捷”重大胜利,从根本上打开九连地区解放战争局面。
上莞镇是广东省茶叶专业镇,茶种植历史悠久,所产仙湖茶色纯味厚,清香甘醇,享誉省内。
镇党委、政府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联合县茶果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位于海拔1080米的仙湖村创办了万亩优质仙湖茶叶种植基地,发展茶叶种植2万亩,年产值达1.6亿元。
上莞镇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石灰石探明储存量 1.4亿吨,石灰石和水泥产业是上莞镇工业的支柱产业,全镇拥有年产水泥146万吨企业1家、石灰石开采企业6家,2013年工业生产总值5.66亿元。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5c1fd6b14e852458fb5795.png)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申报单位:申报时间:申报称号: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2007年3月说明一、《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以下简称《验收方案》),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的。
二、本《验收方案》既是镇、乡申报教育强镇验收的申报书,也是年终工作自评报告书。
本方案共包括六部分:一是指标体系(含加分);二是自评报告;三是统计表;四是县(区)、市教育局和县(区)、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意见;五是验收组意见;六是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意见。
其中自评报告独立成篇。
三、教育强镇(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符合验收指标体系中的必达标准;(2)总分(含加分)达到450分以上(即达到满分500分的90%以上)。
四、关于指标体系一些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1)在指标中标有“★”符号者为必达标准。
(2)本指标体系也适用于与乡镇同级并具有管理教育工作职能的街道办事处。
(3)验收标准中有多个要素的一般以“分号”划分,每个要素的分值均在“评分操作方法”中作了规定,不达标的要素按照其分值扣分。
(4)验收标准中除有规定年限外,其余主要看当年,参考前两年。
(5)城市征收“三税”,系指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6)“教师学历合格率”(第15条),在计算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时,可包括取得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学历证书、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和在1986年底前教龄满20年现已评聘了教师职务的教师。
(7)指标第14条的计算公式为: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在校学生数①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总数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②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3-15周岁人口总数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③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6-18周岁人口总数入学率按正常儿童、少年或残疾儿童、少年分项统计。
正常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系指在小学、初中上学、已毕业或在更高一级学校上学的学生数。
河源再添5个省教育强镇 覆盖率超8成
![河源再添5个省教育强镇 覆盖率超8成](https://img.taocdn.com/s3/m/96de137af46527d3240ce047.png)
省教育厅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批省教育强镇名单,我市东源县上莞镇、蓝口镇,紫金县南岭镇、龙窝镇和连平县三角镇成功通过验收,入围省教育强镇。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81个教育强镇(含督前检查),教育强镇覆盖率达81%。
去年,省里提出2015年创建教育强省的总体规划,要求各市今年全面完成教育强市创建工作,省政府、省教育厅也随即加强对教育创强工作的督导。
2日,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验收,全省包括我市东源县上莞镇、蓝口镇,紫金县南岭镇、龙窝镇和连平县三角镇5个镇在内的39个镇(乡、街道)成功入围“广东省教育强镇”。
据介绍,我市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各县区、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距,要完成省下达的2015年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压力比较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自去年以来不断加快教育创强步伐,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教育均衡化建设,探索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紧缺学科教师跨镇走教的机制;同时,多次分批组织农村教师外出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促进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此推动我市的教育创强工作。
我市的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截至去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率都达到了99%以上,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也达到了99.96%,教育均衡化建设和教育创强工作均有所突破。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81个教育强镇(含督前检查),剩余19个教育强镇创建工作也在顺利进行,预计今年可完成教育强镇和教育强县全覆盖,如期实现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
摘自:/T/2015-03-07/Article_67769_1.shtml。
创建教育强镇推动教育上新台阶
![创建教育强镇推动教育上新台阶](https://img.taocdn.com/s3/m/cb3c6c2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7c.png)
创建教育强镇推动教育上新台阶
钳颖杰
【期刊名称】《广东教育(教研版)》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 近年来,惠州市惠环街道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省提出打造"教育强省"目标以来,又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努力开创惠环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总页数】1页(P16)
【作者】钳颖杰
【作者单位】中共惠州市惠环街道工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东源县灯塔镇:举全镇之力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J],
2.东源县涧头镇举全镇之力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J],
3.建设教育强镇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渭城镇创建教育强镇经验总结 [J],
4.推动教育强县建设步伐——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达标以及创建教育强县的几点做法 [J],
5.惠州市大岭镇:创建教育强镇促教育上水平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源县黄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东源县黄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https://img.taocdn.com/s3/m/93c964d2524de518964b7d46.png)
东源县黄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说明及资料目录东源县黄村镇人民政府二○一三年十二月黄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分项自评结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系数分值自评分自评小计一、政府责任(一)规划与机制1.1.1 2 2171.1.2 2 21.1.3 4 3.61.1.4 32.81.1.5 2 1.81.1.6 32.81.1.7 2 2(二)改善办学条件1.2.1 12 1231.31.2.2 4 3.41.2.3 5 4.51.2.4 4 3.61.2.5 4 41.2.6 2 21.2.7 2 1.8(三)师资队伍建设1.3.1 10 1017.61.3.2 8 7.6二、教育管理(四)规范办学行为2.4.1 3 318.82.4.2 3 32.4.3 3 32.4.4 3 32.4.5 3 32.4.6 2 1.82.4.7 2 2三、办学水平(五)办学成效3.5.1 3 311.63.5.2 3 2.83.5.3 4 43.5.4 2 1.8自评总得分96.3 96.3指标内容指标系数分值自评分他评分政府责任 1.1.1 2 2评估标准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评分标准2个要素都达到,得满分。
否则,一个要素扣0.2分。
自评说明(1)我镇党委、政府树立“重教兴学,科教兴镇”发展理念,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文化教育、社区教育等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向镇党代会、人代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
(2)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认真研究制订教育“创强”实施方案,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使“创强”工作得以扎实、高效推进。
该指标自评2分。
资料目录序号文件资料盒号1.1.1-1-1 黄村镇“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1 1.1.1-1-2 中共黄村镇党代会会议纪要1.1.1-2-1 文件资料1.1.1-2-2 黄村镇创建教育强镇简讯1.1.1-2-3 黄村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资料负责人李晨、唐亮华、程利明、李小环、程学添指标内容指标系数分值自评分他评分政府责任 1.1.2 2 2评估标准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4a1688a45177232e60a247.png)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粤教督〔2012〕22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现将《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反映。
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7月31日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3 —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年月日申报:初评()复评()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2012年7月— 4 —说明一、《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以下简称《验收方案》),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广东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办法》(试行)制定的。
二、本《验收方案》既是申报教育强镇(乡、街道)(以下简称教育强镇)验收、复评的申报书,也可以作为年终工作自评报告书。
三、本《验收方案》包括六部分:(一)督导验收指标体系;(二)总评分统计表;(三)自评报告;(四)县、市审核推荐意见;(五)督导验收情况记录;(六)省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意见。
其中自评报告独立成篇。
— 5 —四、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满分为100分。
得分80分以上、且必达指标(用黑体字标示)全部达标,为通过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得分90分以上,且必达指标全部达标,为通过教育强镇复评验收。
五、督导验收指标体系评分具体操作请看《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指标评分操作说明》。
六、本《验收方案》和《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指标评分操作说明》中的“高于”、“大于”均含本数。
“逐年提高”是指近3年连续每年比上年有所提高。
《督导验收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由若干个要素构成,两个要素以上的,一般用“;”隔开。
(一)督导验收指标体系— 6 —— 7 —(二)总评分统计表— 8 —— 9 —(四)县、市审核推荐意见— 12 —(五)督导验收情况记录— 13 —(六)省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意见— 14 —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指标评分操作说明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共有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 27个三级指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潮阳区关埠镇等36个镇(乡、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决定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潮阳区关埠镇等36个镇(乡、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acf92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8.png)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潮阳区关埠镇等36个镇(乡、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12.15•【字号】粤教督〔2015〕71号•【施行日期】2015.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潮阳区关埠镇等36个镇(乡、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决定粤教督〔2015〕71号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广东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办法》,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验收并公示,决定授予潮阳区关埠镇等36个镇(乡、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并颁发牌匾。
希望潮阳区关埠镇等36个镇(乡、街道)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作为新的起点,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巩固和发展教育创强成果,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面提高教育综合实力,推动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和内涵发展,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名单(共36个)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12月15日附件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名单(共36个)汕头市(2个)潮阳区关埠镇、城南街道韶关市(2个)曲江区白土镇新丰县丰城街道河源市(8个)东源县叶潭镇和平县贝墩镇、礼士镇、林寨镇、阳明镇紫金县好义镇、中坝镇、瓦溪镇阳江市(5个)阳春市岗美镇、三甲镇阳东区新洲镇、东平镇高新区平冈镇湛江市(4个)廉江市塘蓬镇、石角镇吴川市覃巴镇、塘缀镇茂名市(5个)茂南区镇盛镇、公馆镇、新坡镇电白区林头镇、水东镇揭阳市(10个)空港经济区渔湖镇揭西县良田乡、坪上镇普宁市南径镇、流沙东街道、流沙西街道、流沙南街道、流沙北街道惠来县华湖镇、岐石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等17个镇(街道)广东省教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等17个镇(街道)广东省教](https://img.taocdn.com/s3/m/c98d823d14791711cc7917cf.png)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等17个镇(街道)
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决定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教督[2013]24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3.07.09
【实施日期】2013.07.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授予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等17个镇(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的决
定
(粤教督〔2013〕24号)
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广东省教育创强督导验收办法(试行)》(粤教督〔2012〕15号),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验收并公示,决定授予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等17个镇(街道)“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并颁发牌匾。
希望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等17个镇(街道)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作为新的起点,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巩固和发展教育创强成果,进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源县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自评报告
蓝口镇人民政府
二○一四年十月
目录
一、基本情况 (1)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3)
(一)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3)
(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7)
(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
(五)发展各类教育,提升教育综合水平 (10)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2)
四、自评结果 (13)
齐心协力创强镇办强教育促发展
-----东源县蓝口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教育强则人民智,人民智则国家兴。
蓝口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本着对全镇人民负责、对蓝口镇教育未来负责的态度,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和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教育兴镇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全镇人民同心同德,全力以赴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开创了蓝口教育新局面。
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对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蓝口镇位于东源县东部,距县城45公里,是省级中心镇之一。
全镇总面积196.39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全镇户籍人口4.5万人,常住人口3.88万人。
蓝口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
205国道、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河龙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江从东北流向西南,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网。
因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蓝口镇是“东江三大重镇”之一,历来是东
江中上游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是商贸重镇。
镇内现建有2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拥有硅产业企业30多家,形成了一条以石英砂开采,硅微粉加工,石英板材制造,光伏玻璃制造及玻璃下游产业制造的完整硅产业链。
投资27亿元的“河源旗滨硅业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日产太阳能光伏玻璃可达1600多吨,年缴纳各项税收1.5亿元。
201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同上年对比增长35%;农业总产值1.98亿元,比去年增长8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864元,同比增长8%。
2011年,我镇党委被评为“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我镇被评为“河源市科技创新专业镇”,2010-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2010-201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东源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各项经济考核综合指标连续几年都在全县前列,2013年位列全县第3名。
经济兴则教育兴。
近年来,我镇通过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教育兴镇”的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我镇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中学生509人,教职工75人;完全小学3所,教学点8个,在校小学生1692人,教职工149人;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904人,教职工105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
蓝口中学和蓝口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东源县一级学校”、“东源县教学质量优秀单位”、“东源县规范管理示范学校”、“东源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源市文明学
校”、“河源市安全文明学校”、“广东省普及普通话先进单位”。
我镇所有中小学校(教学点)全部被市教育督导室认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镇中心幼儿园被评定为“广东省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创建教育强镇
1、领导高度重视,优先解决教育问题
我镇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与学校挂钩制度。
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发展和部署教育工作。
根据东源县人民政府“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部署,镇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周密部署,成立了由镇委书记林伟华同志为组长,镇长黄邦文、镇委副书记黄罗红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蓝口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镇、村(居)委和学校三级联动的工作责任制,明确镇村各级领导抓教育、管教育的职责。
镇委、镇政府还把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镇领导干部、村(居)委书记、主任和学校校长政绩的重要依据,使全镇上下形成了教育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村居干部配
合抓”的良好局面。
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林伟华书记、黄邦文镇长和主管教育的黄罗红副书记更是以身作则,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解决学校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
每年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先进大会,每年拿出10多万元表彰对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每年镇党政领导为教育办实事均在十件以上。
2014年,我镇开展创强工作,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使我镇中小学面貌焕然一新,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2、开展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创强氛围
为加快实现“创强”目标,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蓝口镇还全力抓好创建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教育、参与办学和创建教育强镇的积极性。
通过召开“创强”动员大会及邀请蓝口籍的外出乡贤和校友参加座谈会,张贴标语,挂横幅、插彩旗,手机发短信、闭路播视频,印刷创强简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创建教育强镇,造福蓝口人民”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全面宣传、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教育创强工作局面。
3、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蓝口镇为建设标准化学校,确保如期完成“创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一是政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