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电学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设计者: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复习目标:
会画实验电路图,能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回顾实验过程,理解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作用。
3、理解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
4、通过练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电学实验盒、多媒体课件
课堂流程:
1、由电路图导入
2、自主复习
3、练习
4、小结
一轮复习,重点复习基本知识点,练习基本题目。
学生对于单个的知识点掌握还可以,但一遇到综合,延伸的题目,往往束手无策。
学生独立设计知识体系,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的能力欠缺。
进入二轮专题复习,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把各部分知识综合复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学实验个数较多,经过一轮复习后,我们可以把有较多共同点的实验放在同一节课,进行实验专题复习。
在教学中可以继续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尽量降低难度,提高效率。
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体验、讲授和分组讨论并辅以讲练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复习了三个实验的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小组互助,积极性高,并能灵活应用与综合练习。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掌握的知识牢固,容易突破难点,并且探究的意识得到加强,目标达成度高。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属于二轮专题复习,所选的三个实验,相似点较多,如: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的类型等等。
属于中考实验的重点。
考查的形式多样,考查的内容广泛。
设计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这堂课的主导思想以学生分组合作,综合提高的流程进行教学,从真正意义上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相互协作,在实验过程中体会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在体会的过程中完成本节的复习目标。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老师适时地穿插在各个活动的关键环节进行指导;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扩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实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本节主题进行活动,观察现象,对现象尝试合理解释,并进行小组交流 3.教学手段:自主实验,分组讨论。
4.评价方法: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与推荐。
1、夏日夜晚,蚊子的叫声令人难以入眠。
小强根据蚊子在夜间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自制灭
蚊灯,他用窗纱做成灯罩罩住小灯泡,在灯罩上涂粘胶,当小灯泡发光时,飞来的蚊子就会
被粘住。
小强欲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请画出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端(选填“左”或
“右”
)。
(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此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小明同学想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一段电阻丝R的电阻,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画完整.
(2)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A,电阻丝的
电阻为Ω.
(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够可靠.理由。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
(4)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用它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5)若将上面实验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小灯泡,在多次测电阻的过程中,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6)小芳在实验中,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
经检查所用器材均完好。
你认为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3、一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约为15Ω,小明想测它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选用了以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变阻器各一个,导线和新干电池若干。
(1)小明所选的器材及连接的电路图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
①,② .
(2)小明纠正错误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没有示数,经检查发现电压表15V量程
已经损坏,3V量程完好,现根据已有器材完成实验任务。
①请设计电路图,并画在方框中。
②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下电流表
示数,根据公式算出灯丝电阻。
好课需经千锤百炼
专题复习相对来讲难度较大,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还要让学生复习到一定的深度、宽度。
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重难点的处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下面,我想说一说,本节课我的收获和感想。
1.教学设计。
我原先设计,是从单个实验复习入手,复习每个实验的步骤、原理、多次测量的目的、实验的结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做到了知识的面面俱到。
然后设计了三个结合每个实验的
中考题作为练习,巩固复习内容。
当时的设想是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全面回
顾一遍,然后联系提高。
但是集体备课讨论后,我校其他几位物理老师一致认为这样的设计
太过平铺直叙。
没有任何亮点,单纯把知识复习做到了面面俱到。
笼统而且没有系统。
无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后来把教学设计改了个翻天覆地。
从一个电路图能完成哪些实验,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测电阻;3、测功率。
基础知识的复习,从单个实验入手,改为设计表格,对比复习,最后总结三个实验的异同。
表格中的项目也是几经斟酌,最后定下: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多次测量的目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几项。
练习的设计也有原来的三个题,综合成一个。
把各种题型编在了一个题中。
再后来几经试讲,表格中实验步骤的设计,学生总结起来困难,把直接总结步骤改为填空。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提示发现两个字。
更便于学生填写。
练习中与基础知识重复的题目,比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方法等也一并删除。
使内容更为精炼。
2.课堂设计
以往的复习课,为了增大课堂容量,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相对较少。
虽能保证课堂进度,但效率并不高。
所以本次复习表格的完成以小组交流为主。
习题设计多计成学生活动的形式。
包括电表量程的选择种类,故障问题的研究。
以往提问时,可能会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问更多的学生而采取集体问答的方式。
这种提问的方式,对思维敏捷的学生比较适用,部分学生的思维可能跟不上,这样可能会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给我提意见,满堂问的形式得到了质疑。
实践证明,给个别学生展示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更仔细的聆听,这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反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本节课,深深感受到一堂合格的优质课不是控制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要让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知识体系。
经历了这个困难的时期,自己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想法。
对于以前不敢轻易尝试的教学方法也敢于尝试,敢于把问题放手教给学生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引领,我还有太大的进步空间了!
新课程标准要求,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