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

合集下载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

中国林业碳贡献区域分布及潜力预测作者:许恩银王维枫聂影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05期摘要“国家自主贡献”(INDCs)鼓励各国自觉承担减排责任,林业部门的碳贡献及潜力对我国承担减排替代及合理制定INDCs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推算法,利用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模拟预测三种森林生长情境下各林区承诺期内碳贡献分布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①至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束,三大林区总碳储量为48.63 PgC,总蓄积量为188.02×108 m3。

②至2030年,自然增长情境(Ⅰ)、按原面积比例分配情境(Ⅱ)和人工林高配比情境(Ⅲ)下林区总碳储量将分别增加1.70、6.90和7.11 PgC,蓄积量分别增加53.04×108、61.70×108和62.38×108m3。

③2013—2030年期间,各林区碳贡献均保持增长,但东北和西南林区贡献率逐年下降,南方林区贡献率上升趋势明显。

④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每提高5%南方林区新造林面积比例,三大林区的碳储量和蓄积量将提升6 TgC和7×105m3。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潜力,应提高南方林区的新造林面积比例,为用材林制定合适的采伐模式,增加杉木和桉树等速生树种面积,以维持较高的碳贡献增长速度和保障木材生产安全的优势。

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发展混交林,对过熟林进行可持续经营管理,人工促进更新过熟林以提高森林更新速度,从而改善碳贡献率下降和林龄偏大的现象。

关键词林业;碳贡献;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区域分布;潜力预测1 研究背景INDCs是为实现“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 ℃之内而努力”目标而提出的,作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全新减排机制,INDCs 将开始新的气候体制方向,对今后气候国际法治理念及模式产生深远影响[1-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二○○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与任务 (1)第二条调查内容 (1)第三条调查周期 (1)第四条调查总体 (1)第五条总体抽样精度 (2)第六条复位要求 (2)第七条调查允许误差 (3)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八条土地类型(地类) (4)第九条植被类型 (7)第十条湿地类型 (7)第十一条土地退化 (12)第十二条森林分类 (17)第十三条区域因子 (22)第十四条地形因子 (23)第十五条土壤因子 (25)第十六条树种(组)划分 (26)第十七条龄组划分 (27)第十八条森林结构 (27)第十九条森林生态功能 (29)第二十条森林健康 (30)第二十一条生物多样性 (31)第二十二条地类变化原因 (31)第二十三条其它样地因子 (34)第二十四条样木因子 (36)第二十五条其它标准 (38)第三章调查方法 (39)第二十六条前期准备 (39)第二十七条基本方法 (39)第二十八条面积测定 (39)第二十九条固定样地布设 (39)第三十○条固定样地标志 (40)第三十一条固定样地调查 (40)第三十三条其它因子调查 (49)第四章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9)第三十四条调查记录检查 (49)第三十五条数据输入 (50)第三十六条逻辑检查 (50)第三十七条立木材积估计 (51)第三十八条数据预处理 (51)第三十九条森林资源现状统计 (53)第四十○条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54)第四十一条统计数据汇总 (57)第四十二条成果统计表 (58)第五章质量检查 (63)第四十三条质量管理 (63)第四十四条检查内容 (64)第四十五条检查数量 (65)第四十六条检查方法 (65)第四十七条质量评定 (66)第六章调查成果 (67)第四十八条成果内容 (67)第四十九条成果要求 (68)附件: 1样地调查记录表2连清成果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任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森林覆盖率22.96%

中国森林覆盖率22.96%

中国森林覆盖率22.96%作者:王兮之来源:《绿色中国·B》2019年第06期22.96%——最新的全国森林覆盖率。

这个数据,比上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提高了1.33个百分点,而净增森林面积则超过了一个福建省的面积。

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来看看——翻阅刚刚出炉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许多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这些数据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专家。

乔木林1892.43亿株乔木是怎么统计出来的?22.96%,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覆盖率21.63%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这1.33意味着全国森林面积净增1266.14 万公顷,比福建省的面积还要大。

长期负责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技术工作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煜星介绍说,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实现了30 年来连续保持面积、蓄积量的“双增长”。

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生态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乔木林有1892.43亿株乔木。

统计株数还是第一次,有什么意义?如何统计出来的?还有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张煜星说,建立森林面积、蓄积量、株数、径阶结构分布、空间分布等数据库,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精准描述、模拟、管理、研究森林资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样地乔木株数的调查,就可推算出全国乔木林中的总株数。

全国有41.5万个固定样地,是采用系统抽样布设的,每块样地面积为1亩左右。

这次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也进行了调查,如我国森林年涵养水源量6289.5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 亿吨、年保肥量4.62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4000万吨、年滞尘量61.58 亿吨、年释氧量 10.29亿吨、年固碳量4.34 亿吨。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一、基本情况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组织近2万名技术人员,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以省(区、市)为调查总体,实测固定样地41.5万个,全面采用了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调查、测量并记载了反映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的160余项调查因子。

二、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

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

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增加量占63%,人工林蓄积增加量占37%。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28立方米,达到4.23立方米。

每公顷株数增加30株,平均胸径增加0.1厘米,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上升3个百分点,混交林面积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

随着森林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70.02亿吨,总碳储量达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

近五年,中国森林资源最权威的数据都在这里!

近五年,中国森林资源最权威的数据都在这里!

近五年,中国森林资源最权威的数据都在这⾥!森林是陆地⽣态系统的主体,是⼈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资源。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态良好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准确掌握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客观评价林业改⾰发展成效,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了每5年⼀周期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制度,以翔实记录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历史轨迹。

起迄于2014—2018年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调查固定样地41.5万个,清查⾯积957.67万平⽅公⾥。

结果显⽰,我国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态功能不断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国有林以公益林为主、集体林以商品林为主、⽊材供给以⼈⼯林为主的合理格局。

全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积2.2亿公顷,其中⼈⼯林⾯积7954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位。

森林蓄积175.6亿⽴⽅⽶。

森林植被总⽣物量188.02亿吨,总碳储量91.86亿吨。

年涵养⽔源量6289.50亿⽴⽅⽶,年固⼟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40亿吨,年固碳量4.34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

线上购买链接请见⽂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责任编辑:李敏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定价:490元批量订购热线:010-********;84239228线下购买渠道:⾃然书馆林草科技店(北京市东城区林调社区1号楼)《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书是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查编写⽽成的。

该书系统介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与动态变化、区域分布和功能效益,并客观分析了与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指出我国总体上依然缺林少绿、⽣态脆弱,⽣态产品短缺与⽇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盾还相当突出,据此提出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标与对策。

该书的出版,能够为林草⼯作者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参考,同时也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更加⾃觉地投⾝于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共同实践,为促进⼈与⾃然和谐共⽣、努⼒建设美丽中国、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谱写⽣机蓬勃、波澜壮阔的伟⼤篇章!通过此书,您可以了解到01更新更全的中国森林资源滑动查看本书⽬录02最新最详实的数据统计表本书包含如下统计表,向上滑动阅览1. 全国各省(⾃治区、直辖市)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排序表2.世界部分国家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排序表 3.各类林地⾯积按所有权统计表4. 各类林⽊蓄积按所有权统计表 5. 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6.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 7.天然林资源⾯积蓄积按林⽊所有权统计表8.天然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 9.天然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 10.⼈⼯林资源⾯积蓄积按林⽊所有权统计表 11.⼈⼯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林种统计表12.⼈⼯乔⽊林各龄组⾯积蓄积按优势树种统计表13.⽵林⾯积株数按林种统计表14. 经济林⾯积按林⽊所有权统计表 15.灌⽊林地各林种⾯积按类型统计表16.森林各林种和亚林种⾯积统计表17.乔⽊林质量因⼦按起源统计表18.林⽊蓄积年均各类⽣长量消耗量统计表19.各类⽣物量统计表 20.各类碳储量统计表 03专业⽽准确的分布图、区划图滑动查看更多例图中国森林资源概述中国地域辽阔,江河湖泊众多、⼭脉纵横交织,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以及纬向、经向和垂直地带的⽔热条件差异,形成了复杂的⾃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多样的森林。

森林资源清查

森林资源清查
要进一步增加造林投入,推动造林工程的发展;加大科技支撑,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科技的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造林成林率,为森林资 源增长奠定基础。
我国森林资源对策实施
三是搞好林业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集体林采伐管理 、资源保护、生态补偿、税费管理等相关政策机制。积极稳妥 地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及森林 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对林权流转交易的监督管理。大力推 行林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林业执法监管职能,规 范审批行为。 四是做好森林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效益。 在森林经营方面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才能提高森林质量, 使得森林的效益最大化。如建立科学合理的采伐措施,不仅可 以最大限度提高木材量,还有利于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分析
森林资源清查中应用的技术
在前三次清查中,调查人员使用的仪器基本上就是罗盘仪、测绳 和围尺,这些科技含量低的工具大大地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工 作难度。近几次的清查中,高科技的测量工具逐渐的被应用。比 如3S技术、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数字电子罗盘等。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分析
可以提供全球范 围从地面到9000 公里高空之间任 一载体的高精度 三维位置、速度 和时间信息,并 且具有良好的抗 干扰和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的森林资源清查周期较长,成果时效性差。
自 1973 年我国开展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以来,到现在共进行过 8 次 清查,第九次正在进行。第一次间隔是 4 年,其余 7 次间隔期均是 5 年。现已形成制度,每 5 年进行一次清查,并且全国每年只有 1/5 的省参加调查,最后的数据是通过整合 5 年中全国各个省的数据,得 出的结果实际上是全国跨越 10 年的资源变化情况,当最后的全国范 围森林资源调查汇总资料出来时,第一次参加森林资源调查省份的数 据早已不能映当前的森林资源状况,信息反馈效应严重滞后。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总结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总结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总结1 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概况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初建于1978年,以全省为总体,面积15万余km2,布设样地25 781 个,其中固定样地19 535 个,成数样地6 246 个,样地面积666.7 m2,形状正方形。

1984、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分别进行了复查。

1990年仅对19 535 个固定样地进行了复查;1995年清查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固定样地调整为9 915 个;2000年清查时,布设了遥感判读样地51 412 个,其中1/4样地与固定样地重合。

2005和2010年对9 915个固定样地和51 412 个遥感判读样地进行了复查。

2015年清查取消了遥感判读样地的内容。

2 前期工作准备2.1 及早启动,夯实清查基础按照“提前介入,尽早准备、预先开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在国家林业局尚未部署之前,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以下简称“省院”)从2014年3月就逐步启动开展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14年4月组织20余名技术骨干分赴全省各市、省直属林业局进行前期调研:1)核对、修正、修复八次清查纸质卡片;2)通过野外调查摸清样地标桩、样木标牌的缺失数量;3)清点各地仪器设备的保有情况;4)督导各地成立领导机构、组建调查队伍、申请配套经费等。

2.2 提前介入,编制3个方案进入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九清”)工作周期,国家林业局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清查”)技术规定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

为了追踪技术规定的新变化,适应其新要求,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及早动手,根据2014年技术规定等有关要求,在全面总结山西省历次清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山西省“九清”工作第一批开展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次清查工作的特点和山西省实际,组织技术专家多次讨论、实战检验、反复修改,后经西北院审查,数易其稿,历时半年完成了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技术细则。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背景材料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背景材料

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背景材料一、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概况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以省(区、市)为单位进行,属于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及时、准确查清各省(区、市)和全国的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消长动态,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进行林业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始建于70 年代初,已完成了五次清查工作。

70 年代后期开始,全国采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以省(区、市)为抽样总体,系统布设地面固定样地,通过定期复查,准确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的森林资源清查方法。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和稳步健康发展,使我们能够依据科学、可靠的方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及各省(区、市)森林资源底数及消长动态。

经过20 多年的努力,该体系在规模和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得到国际上广泛赞誉。

前苏联、美国、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林业代表访华时,都对该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一)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 年):1973 年林业部部署全国各省开展以县(局)为单位的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缺台湾省),在比较统一的时间内进行的较全面的森林资源清查,这次清查主要侧重于查清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整个清查工作到1976 年完成,林业部于1977 年组织进行了全国森林资源统计汇总。

(二)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7-1981 年):1977 年林业部对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进行了改革,并在江西组织了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试点工作,在取得初步经验后,于1978 年开始,先后在全国各省推广,建立以省为总体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于1981 年完成了体系的初查工作。

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建立,是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体系、技术体系建设的重大转折,为开展全国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打下了良好基础。

试阐述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型及内容

试阐述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型及内容

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型及内容由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对象不同,调查的具体要求、作用及内容也不一样。

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精度和内容进行分类和调查。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把森林资源调查分为三大类,即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清查、森林经理调查和作业调查。

根据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情况和需要,基本沿用这种分类系统,把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分为三大类,从而建立起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的体系。

1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一类调查)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以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况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林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和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森林资源的落实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

一般在国家林业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 年。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内容包括面积、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在全国的第八次森林资源请查中根据社会的要求还增加快了对碳汇等指标的调查。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1]为:全国森林面积2. 08 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 63% 。

活立木总蓄积164. 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 37亿立方米。

天然林面积1. 22 亿公顷,蓄积122. 96 亿立方米; 人工林面积0. 69 亿公顷,蓄积24. 83 亿立方米。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 位和第 6 位,人工林面积仍居世界首位。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状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连续进行了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5年一次,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能够直观的反映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对国家进行全国的林业规划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科学发展的进步,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更加的广泛、更加的精准,这使得对森林的保护、开发、利用有了更加精确的指导。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1、引点定位:标桩位置在1:5万地形图上误差不大于1mm, 引线方位角误差小于1度,引点至样地中心点的距离测量 误差小于1/100。GPS定位误差应小于10m。 2、样地周界测量:改设样地周界测量闭合差应小于0.5%, 复位样地周界长度误差小于1%。 3、胸径测量:胸径等于或大于20cm的树木,测量误差小 于1.5%;胸径小于20cm的树木,测量误差小于0.3cm。 4、树高测量:树高10m以下,测量误差小于3%;树高大 于或等于10m,测量误差小于5%。 5、检尺株数:大于或等于8cm的应检尺株数不允许有误 差;小于8cm的应检尺株数,允许误差为5%,且最多不 超过3株。 6、地类(优势地类)、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等因子不 应有错。
样地主要调查因子的允许误差
样地复位要求
固定样地复位率要求达到98%以上,力争达到100%。样 地复位标准为:样地四个角标、一个中心标、两个端点标、 四条边界和样地内样木及胸径检尺位置完全复位。但考虑 到影响因素的存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也视为样地复 位: 1、复位时能找到定位树或其它定位物,确认出样地的一 个固定标桩和一条完整的边界,分辨或推断出样地内样木 的编号及胸径检尺位置,并通过每木检尺区别出保留木、 进界木、采伐木和枯损木等。 2、前期样地内的样木已被采伐且找不到固定标志,但能 确认(如利用前期的GPS坐标)原样地落在采伐迹地内。 3、对位于大面积无蓄积的无立木林地、未成林地、宜林 地、灌木林地、苗圃地、非林地和经济林内的固定样地, 复位时虽然找不到固定标志,通过GPS辅助定位,方圆 200m以内地类没有变化的,视为复位,但需及时向自治 区林业厅清查办公室报告。 4、对位于急坡和险坡,不能进行周界测设的固定样地, 复查时能正确判定两期样点所落位置无误,且地类、林分 类型的目测也确定无误。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期中试卷(含答案)2020年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期中试卷(含答案)2020年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段考试卷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密班级姓名 座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适用班级: 林学 科目: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森林资源管理包括 基础管理 、 利用管理、 监督管理、。

2.我国六大林业工程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3.林种结构划分为 用材林 、 防护林 、 经济林 、 薪炭林 和 特种用途林 五大林种。

4.森林的成熟有 数量成熟 、工艺成熟 、竹林成熟 、 经济林成熟 、防护成熟 、经济成熟 。

6.森林采伐量的种类有 主伐量 、 抚育采伐量 、卫生采伐量、更新采伐量、低效林采伐量和补充主伐量。

7.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分别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NSS )、欧盟研制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SNS )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

二、单项选择题。

(本题20分,每小题2分)1.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构、( C )、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

A 交通条件B 社会条件C 年龄结构D 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2.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划分为( A )2个类别。

A 公益林和商品林 B 生态林和经济林 C 防护林和生态林 D.经济林和用材林3. 疏林地是指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 hm 2,郁闭度为(A )的林地。

A 0.1 ~0.19B 0.2 ~0.29C 0.3 ~0.39D 0.4 ~0.494. 我国的森林法规定,生态公益林包括(D )2个林种。

A 经济林和薪炭林 B 用材林和经济林 C 防护林和经济林 D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5. 从 1994 年开始,栾川县已经进行5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到 2018 年开展了全国第9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根据最新成果,栾川县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C )。

森林资源管理题库汇总-孔庆云-2017.9.6-2

森林资源管理题库汇总-孔庆云-2017.9.6-2

第三部分森林资源管理题库汇总共计217题(其中:填空43、单选53、多选25、判断60、简答28、综合8)(原题共计205题,与原题比较重复的题用黄色标记:填空5、单选25、多选9、判断15、简答4、综合0,共计59题。

原题全部不变,既新增题共计159题。

其中填空38、单选28、多选16、判断45、简答24、综合8)一、填空题(共43题)1.《全国森林经营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6-2050 年。

分2个阶段实施,()。

2.到2020年,森林经营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的森林经营理论、技术、政策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全面推进。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森林蓄积达到()亿立方米以上。

3.按照森林起源、树种组成、近自然程度和经营特征,将森林划分为()和()两类。

4. 森林资源经理调查一般每()年开展一次。

5. 在我国,除了一、二、三类森林资源调查外,还存在两类调查作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补充,一是专业调查,二是()。

6. 在调查的对象中,按照要求的精度,抽出一定数量的样地,进行量测和调查,用以推算全林,这种方法叫做()。

7.有林地是指附着有森林植被、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的林地,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8. 疏林地是指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在()的林地。

9. 按主导功能不同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两个类别。

10. 在二类调查过程中,总体抽样控制精度是根据调查单位的性质确定,若以商品林为主的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其控制精度为()。

11. 采伐作业设计过程中,蓄积调查在林分内采用()或标准地或机械抽样调查法推算;林带采用抽取标准段或者标准行进行调查设计。

12. 在没有最优密度控制表的地方,疏伐应满足下述2个条件之一:当郁闭度()以上的中龄林和幼龄林;13. 采伐作业设计成果材料由调查设计说明书、设计表和()三个部分组成。

14.林地分级保护中,III级保护林地是指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森林经理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森林起源分人工林和自然林.2.国有林业局森林划系统是林业局- 林场- 林班- 小班。

3.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20009-2013),我国森林覆盖率是21.63%。

4.我国森林资源林地权属分为国有和集体,其中集体权属的森林面积超过60%。

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它与基于抽样理论的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不同,属于区划调查,其成果除了森林调查簿和统计表以外,还有林相图。

P1016.森林经理的对象是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单位,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7.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森林经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8.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P279.森林成熟是指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

10.影响回归年的主要因素有择伐强度 , 树种特征 , 经营水平,立地条件。

回归年(择伐周期)11.森林区划的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便于长期的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和实施各种科学管理技术,经济核算。

12. 间伐是主伐前进行的抚育性质的采伐利用,包括抚育采伐和卫生伐。

13.森林经理学是研究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的学科。

14. 对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进行调整属于森林经理中的森林收获调整。

15.南方的柳树、桉树每 5 年一个龄级,20年的桉树林属于成熟林龄林。

16.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成果。

17.一类调查采用的是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一较大区域为总体,设立固定样地,对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复查、统计的森林调查技术。

18. 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和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第八次全国森林普查结果

第八次全国森林普查结果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发布日期:2014-02-25 14:31:22 来源:园林中国网[大][中][小]打印关闭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了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这次清查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投入了近2万名调查和科研人员,运用了卫星遥感和样地调查测量等现代科技手段,调查内容涉及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现状和动态,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

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我国的森林资源清查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上一次(第七次)是于2008年底结束的。

第七次和第八次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我国森林资源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

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

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提高到4.23立方米。

随着森林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

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

天然林面积从原来的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从原来的114.02亿立方米增加到122.96亿立方米,增加了8.94亿立方米。

四是人工林快速发展。

人工林面积从原来的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从原来的19.61亿立方米增加到24.83亿立方米,增加了5.22亿立方米。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池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8•【字号】河政办发[2010]159号•【施行日期】2010.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河政办发〔2010〕15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开展全区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桂林政发〔2010〕18号)要求,为做好我市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简称“一类调查”或“连清”,下同),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我市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省为单位,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动态为目的,以固定样地为主,每5年进行一次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制度。

通过开展我市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及时、准确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分析其消长动态,不仅可以客观评价林业建设成效,而且可以为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和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对我市建设林业大市具有重大意义。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对此要有充分认识,自觉增强做好连清工作的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二、明确我市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具体安排我市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准备工作阶段(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包括落实调查人员、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培训。

各县(市、区)要按照要求及时上报调查人员名单和工作方案,并做好培训准备工作。

(二)外业调查和质量检查阶段(5月中旬-9月)。

开展外业调查,并同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接受国家林业局的外业验收。

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的中国森林碳贮量估算

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的中国森林碳贮量估算

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的中国森林碳贮量估算卢妮妮;王新杰;凌威;徐雪蕾;张艳【摘要】In order to understand forest resources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data of 1-class National Inventory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changes of forest area, volume and forest carbon capacity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re analyzed, and the state of forests in 2020 was pre-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orest areas increased 88 210 thousand hm2, and forest reserves raised 6.621 billion m3; But the increm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were imbalance, the forest area and reserves increments were the largest in southwest, in northeast area, forest area increment had minimum value, while the forest reserves increment had minimum value in east China; The increasing potential of forest areas will be in the northern China. (2) Since 1973, China forests absorbed carbon 22.532 billion tons, of that, the artiifcial forest’s absorbed carbon raised to 16.7% from 5.3% and had a major potential. (3) By 2020, all of forest areas, forest reverses and forest carbon storage will reach 206.67 million hm2, 18.837 billion m3 and 37.476 6 b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Scientiifc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asures could increase forest carbon capacity in China.%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