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精品文档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列宁)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
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课文,并注意“碎”这个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小组同学根据学习要求完成下列内容:(1)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主要写()到姑妈家玩,()打碎(),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的事。
三、深入理解体会情感1.同学们,花瓶被打碎后,当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时候,大家是怎样回答的,快到第3自然段找一找,画下来再读一读。
2.现在请组内同学共同交流下面的内容:在图中找到列宁,结合图片再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并说说怎么才能读好。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朗读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标点符号、人物的心理以及把主人公当成自己的方法来读。
3.列宁说了谎,感到很内疚,很不开心。
妈妈知道这件事后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给姑妈写信道歉)4.看姑妈给他回信了,齐读姑妈的回信。
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看到姑妈的回信,大家想一想,列宁会给姑妈的信中写些什么呢?5.列宁用他的实际行动获得了姑妈的谅解,你觉得我们要学习列宁什么样的好品质?是呀,做人要诚实。
教科版《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教科版《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ﻭ全文按照事情的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 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而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ﻭ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ﻭ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ﻭ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给姑妈写信.ﻭ教学准备:故事的录音,挂图,生字卡片。
ﻭ教学时间:2课时。
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像导人,1.课件出示画像。
ﻭ2.,导人课文。
ﻭ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音。
ﻭ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这个人物很陌生,用图像导入,在感上给学生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ﻭ1.ﻭ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谁打碎了花盆中班教案

谁打碎了花盆中班教案摘要:一、引言1.介绍主题:谁打碎了花盆2.引起读者兴趣:中班教案中的悬念二、教案的背景和目标1.教案背景:幼儿园中班课程2.教案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案的实施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花盆被打碎的情况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猜测3.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解决办法4.总结讨论,归纳出可能的打碎花盆的人四、教案的意义和启示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幼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正围在一个被打碎的花盆旁,议论纷纷。
原来,在课堂上,老师为了给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特意布置了一个悬念:谁打碎了花盆?一、引言这个看似简单的悬念,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纷纷观察花盆,试图找出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还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二、教案的背景和目标幼儿园中班的教案,旨在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的背景是一个被打碎的花盆,目标是通过这个悬念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表达和思考。
三、教案的实施过程首先,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花盆被打碎的情况,让他们注意观察碎片的大小、形状以及花盆周围的痕迹。
接着,老师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猜测,有的孩子认为是小猫打碎的,有的孩子认为是风吹倒的。
在孩子们充分表达后,老师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找出是谁打碎了花盆呢?”引导孩子们思考解决办法。
最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老师归纳出几种可能的打碎花盆的人,让孩子们明白,要尊重他人,承担责任。
四、教案的意义和启示通过这个教案,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这个教案也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
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谁打碎了花瓶》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狐狸找朋友》原⽂ 列宁8岁的时候,有⼀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兴,拉着他⼀道玩⼉。
他们在房间⾥捉迷藏。
列宁不⼩⼼碰了桌⼦,桌⼦上的⼀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
姑妈听见声⾳,跑进来⼀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姑妈笑着说:“那⼀定是花瓶⾃⼰打碎的。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躺在床上不说话。
妈妈问他为什么不⾼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说了谎。
过了⼏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
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认错,是个诚实的孩⼦。
” 说朗读课⽂,说⼀说列宁打碎花瓶后有什么表现。
读读出下⾯句⼦的不同语⽓。
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 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 姑妈笑着说:“那⼀定是花瓶⾃⼰打碎的。
” 练 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写这封信呢?请你试着写⼀写。
姑妈: 您好! 您的侄⼦列宁2.⼩学⼆年级语⽂《狐狸找朋友》教案 第⼀课时 ⼀、画像导⼈,简介列宁 1、课件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课⽂。
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
设计意图:⼆年级的⼩学⽣对列宁这个⼈物很陌⽣,⽤图像导⼊,在感官上给学⽣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简单了解列宁这个⼈物,激发学⽣的阅读兴趣。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由读⽂,要求学⽣借助拼⾳把⽣字读正确。
2、再读课⽂,通过查字典、问同学或⽼师,注上拼⾳读准其他⽣字。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了小时候的列宁之后,才出示画像,通过介绍,让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从而明白如果列宁没有诚实的品质,长大后不可能成为一代伟人。
课文把列宁打碎花瓶、说谎、承认错误的过程交代得十分清楚,对列宁的描写仅寥寥数语,但却形象生动。
因此,教学中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正音、阅读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实现汉语拼音的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的有效整合。
3.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吗?(课件:我是一个()的孩子。
)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你们都很优秀,我们刚刚学过的15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诚实。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伟人少年时期诚实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原文列宁8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玩儿。
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
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孩子们正玩儿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在互相追赶。
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列宁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
妈妈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叫他写封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
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谁打碎了花瓶》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3、借助拼音给姑妈写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导言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人,你们认识他吗?(列宁画像)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课文,谁能介绍一下列宁?(生说)2、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丰富而复杂的,尤其对于一个伟人来说。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发生在列宁小时侯的事情。
(板题)3、齐读课题,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再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哪个人物?(板书)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说)我找五个同学分段读,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华?在这五名同学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理解课文内容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也就是说读书的次数多了,其中的意思自然就理解了,只要用心读书就能明白书中的意思。
幼儿园阅读区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幼儿园阅读区谁打碎了花瓶教案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花瓶突然碎了,大家一起分析是怎么回事”的情景,并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当时事情的真正原因。
2. 学习绘本《谁打碎了花瓶》(15分钟)(1)翻开绘本,向幼儿展示书的封面,并简单介绍故事背景。
(2)阅读绘本,引导幼儿注意细节,推理出谁最可能打碎了花瓶。
(3)阅读完毕后,与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他会是最有可能的人?还有其他可能吗?3. 小组活动(20分钟)(1)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2)发放小组讨论及表演材料,每个小组基于材料,展开讨论,协商好自己角色的任务和说辞。
(3)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质疑或提供自己的观点。
(4)最后进行全员讨论,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哪个观点最有说服力。
4. 总结活动(5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过程,思考幼儿园阅读区谁打碎了花瓶这个问题,他们是如何推理和判断的。
(2)通过讨论结果,再次强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主动提出观点、协商表演任务、与他人有效沟通等。
2. 收集小组讨论及表演材料,对幼儿的观点和思考水平进行评估。
附件:小组讨论及表演材料小组1:小明任务:你在绘本故事中最可能打碎了花瓶,请你运用推理说出自己是如何不小心打碎花瓶的。
表演材料:(填写小组1的讨论及表演材料)小组2:小华任务:你认为小明是故意打碎花瓶的,请你运用推理说出自己为什么怀疑小明故意打碎花瓶。
表演材料:(填写小组2的讨论及表演材料)小组3:小红任务:你是教师,请你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
表演材料:(填写小组3的讨论及表演材料)。
《谁打碎了花瓶》参赛教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鸡冠区西郊乡中心学校闫颖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诉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师出示画像,再通过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3、借助拼音给姑妈写信,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播放课件)1、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上课前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测试,听音判断发生了什么。
请仔细听好,一会儿答案揭晓(此时播放:花瓶破碎的声音,生猜测,师点击课件,揭晓答案:掉在地上的摔碎了的花瓶及花朵。
师适时评价)2、师:呀!原来是花瓶碎了!它是怎么碎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空。
(板书课题“谁打碎了花瓶”)3、师:如果填标点,后面填什么标点?(问号)。
所以课题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谁来读?全班齐读。
4、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找几个学生质疑),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课文吧。
请同学们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要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不懂的词语多读几遍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谁打碎了花瓶》

谁打碎了花瓶(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
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
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
’”“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
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
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
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时教学是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的主体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学、互学和教师的有效导学,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5个生字。
2.通过自学---互学---导学的教学模式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
3.在阅读中学习列宁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让学生感受到诚实是一种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学情分析】本课时所学的课文从字面上讲理解难度不大,因为其中难字都有注音,较为生僻的词语也不多,个别的词语是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或采取换词的方式解决的,比如“表兄弟表姐妹”“一道”等词语。
是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是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Who broke the vase teaching design第 1 页共 3 页是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熊爸爸出差回来,带回几枝腊梅花。
熊妈妈喜爱极了,捧出珍藏多年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把花插在里面。
下午,小黑熊从外面回来,见到花瓶里的花,“咦,花瓶里没有水,花不是渴死了?”他想,于是小黑熊舀来一茶缸水,灌满了花瓶。
夜里,下起了雪,天气骤然变得很冷,小黑熊靠在熊妈妈身边,还一个劲地嚷“冷”。
第二天,小黑熊还在呼呼睡大觉,熊妈妈跑来拧他的耳朵,骂道:“你这个小调皮,快起来,我问你,花瓶是怎么打碎的?”小黑熊睁开眼睛,躲开熊妈妈的手,不解地问:“什么呀,什么碎了?”熊妈妈更生气了,抓住小黑熊,“啪啪”使劲打他屁股。
小黑熊“哇”地大哭起来。
熊妈妈看看时间不早了,不再理睬小黑熊,上班去了。
小黑熊哭了一阵,见没有动静,就跑去看什么碎了。
第 2 页共 3 页原来是放在桌子上的花瓶碎了,腊梅花倒在一边。
是谁打碎了花瓶呢?小黑熊挠挠头皮,心里怪妈妈冤枉了自己。
是不是讨厌的老鼠昨晚出来偷食,打碎了花瓶呢?小黑熊跑到厨房,趴在墙角的老鼠洞前,厉声责问:“花瓶是不是你打碎的?”老鼠在里面颤颤兢兢回答:“不是我,昨晚太冷了,我没有出门,我发誓。
”“奇怪!那会是谁呢?”这样想着,小黑熊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爸爸。
熊爸爸回到家,还没喘口气,小黑熊就拉着他去看碎花瓶。
熊爸爸看到有冰在碎花瓶中,马上明白了,向小黑熊作了解释,小黑熊听了恍然大悟。
你知道花瓶是怎么碎的吗?(答案:由于晚上气温突然降低,花瓶里的水结了冰。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把花瓶胀破了。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第 3 页共 3 页。
谁打碎了花盆中班教案

谁打碎了花盆中班教案
摘要:
1.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
2.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3.事情的结果和教训
4.结论和反思
正文:
1.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
《谁打碎了花盆》是一则中班教育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群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花盆,而他们之间的互相推诿和最后勇于承认错误的过程。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涉及到的人物有:小明、小红、小华、小丽和小刚。
2.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天,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玩起了捉迷藏。
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不小心撞到了花盆,结果花盆被打碎了。
事情发生后,孩子们都很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花盆是老师喜欢的东西。
于是,他们开始互相推诿,每个人都说是别人打碎的花盆。
小明说是小红打碎的,小红又说是小华打碎的,小华则说是小丽打碎的,而小丽则指责是小刚打碎的。
3.事情的结果和教训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立刻追究责任,而是让孩子们先回到教室。
然后,老师分别找了每个孩子谈话。
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承认了自己在
玩耍过程中有疏忽大意的地方,都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最后,老师让孩子们一起动手清理打碎的花盆,并告诉他们,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气,而互相推诿则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通过这个事情,孩子们学会了勇于承担责任和诚实面对错误。
4.结论和反思
这个故事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诚实、勇敢和有责任心的品质,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doc

教科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18、谁打碎了花瓶一、教学目标1、学习列宁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0个生字。
二、教学难、重点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认10个生字,会写“互”字。
三、教学准备猫头饰一个、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儿歌《好孩子要诚实》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1、小朋友自由读,要求:圈出生字及它的朋友。
2、同桌合作读圈出的生字。
3、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字组词、说话。
6、指导书写“互”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小组接龙读。
请学生评一评,哪组读得好、读得流利。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一遍。
(1)四人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清楚?(2 )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引导学生课文中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
2、分角色朗读。
重点练读列宁打碎花瓶后人物的对话部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3、全班齐读一遍课文,完整的了解一遍这个故事。
4、结合生活实例,发散学生思维。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写这封信?五、教师小结读了篇课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小花猫:“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真好,还明白了’诚实' 这个道理,歌里的小朋友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不信你们听......”五、课外延伸列宁是一个很伟大的人,这跟他从小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是分不开的。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阅他的资料。
《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汇总

《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汇总《谁打碎了花瓶》优秀教案汇总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诉了列宁小时候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
回家后,他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师出示画像,再通过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注重读书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与思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正音、阅读等方面的多功能作用,实现汉语拼音的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的有效整合。
3.突出本套教科书的特点,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增加生字的复现率,达到多识快识的目的。
4.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补白,发展语言,拓展思维。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碎”等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小礼物,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后,说出画面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只有认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强调“宁”“岁”的读音。
大班科学教案谁打碎了花瓶

大班科学教案谁打碎了花瓶大班科学教案:谁打碎了花瓶引言: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状况,需要学会解决问题并承担责任。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来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的主题是“谁打碎了花瓶”,通过探索和实验,帮助大班学生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引导学生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1. 问题提出:在班级里的花台上有一只漂亮的花瓶,现在花瓶摔碎了,大家一起来猜猜到底是谁打碎了花瓶呢?2. 回忆和观察:引导学生回忆花瓶在摔碎之前的情景,发现谁在附近,并观察地面上的破片和痕迹。
通过收集信息和观察,学生可以建立初步的推理。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和推理。
每个小组根据第二步的观察结果,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列出可能造成花瓶摔碎的原因。
4. 实验和推理:每个小组中的代表依次进行实验。
用不同的物体重复花瓶摔碎的过程,并观察破片和痕迹的相似之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借助观察和推理,找出哪一个物体可能打碎了花瓶。
5. 结果和讨论:将代表归集到一起,分享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结论展示给全班,然后进行全班的讨论,理解并分析各个小组的推理和结论,找出最有可能打碎花瓶的物体。
6. 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小组的结论,通过比较不同小组的观点和结果,讨论他们的合理性和推理依据。
引导学生总结整个实验过程,并思考如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7. 责任和解决问题:给出最有可能打碎花瓶的物体后,让全班一起讨论接下来的行动和责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是否需要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道歉,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三、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推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等;2. 收集学生的结论,并对推理的合理性进行评估;3. 观察学生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参与到讨论中去;4.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设计 (1)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列宁画像,简介列宁,导入课文。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师为“碎”字正音。
读了课题你想理解哪些问题?指名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先借助拼音读,再看汉字读。
2、再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读课文的情况。
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小组内读文,交流自己解决的看课题后提出的问题。
2、默读课文 1 、 2 自然段,画出列宁打碎花瓶的语句,指导朗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不是故意的。
3、同桌互读 3 自然段,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妹的不同表现,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4、找一找、读一读相关句子,学生汇报,师板书重点词语。
5、指导朗读,体会对话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6、齐读 4 自然段,说说列宁回家后的表现怎样?
7、读姑妈信中的话,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四、总结课文内容。
拓展延伸、回归整体。
充分发挥想像,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的。
朗读全文,说说你喜欢列宁吗?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
18、谁打碎了花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列宁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0个生字。
二、教学难、重点
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认10个生字,会写“互”字。
三、教学准备
猫头饰一个、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儿歌《好孩子要诚实》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1、小朋友自由读,要求:圈出生字及它的朋友。
2、同桌合作读圈出的生字。
3、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字组词、说话。
6、指导书写“互”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小组接龙读。
请学生评一评,哪组读得好、读得流利。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一遍。
(1)四人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清楚?
(2)小组汇报交流情况,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课文中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
2、分角色朗读。
重点练读列宁打碎花瓶后人物的对话部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3、全班齐读一遍课文,完整的了解一遍这个故事。
4、结合生活实例,发散学生思维。
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写这封信?五、教师小结
读了篇课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花猫:“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真好,还明白了‘诚实’这个道理,歌里的小朋友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不信你们听……”
五、课外延伸
列宁是一个很伟大的人,这跟他从小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是分不开的。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阅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