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鉴赏

合集下载

中国书法作品的鉴赏技巧

中国书法作品的鉴赏技巧

中国书法作品的鉴赏技巧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要欣赏中国书法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欣赏中国书法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

中国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不同的书体,每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要欣赏书法作品,首先需要了解这些书体的区别和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要注重书法作品的整体感和结构美。

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注意整体布局的和谐与统一,文字的排列、间距、笔画的粗细、长短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协调一致,形成美感。

同时,要关注作品的气韵和节奏感,感受到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动和动静结合的美感。

另外,要善于品味和感悟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文字的表现,更是艺术家内心思想和情感的抒发。

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通过文字和笔墨的表现形式,感受到艺术家的心灵与意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从而更深入地领略书法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此外,要重视笔法和墨韵的品味。

中国书法以笔墨为工具,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韵来表达文字的意境和气质。

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留意书法家的笔势和用墨技巧,感受到文字所展现出来的力度和韵味。

同时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和渗透、勾勒的粗细,这些都是书法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的表现形式。

最后,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欣赏书法作品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感悟和领悟。

通过多观摩名家书法作品,参加书法展览和讲座等活动,积累经验和提高鉴赏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书法的魅力。

总的来说,欣赏中国书法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需要有一颗敏锐的鉴赏之心。

通过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注重整体感和结构美、品味和感悟意境与情感、重视笔法和墨韵的品味以及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领悟中国书法作品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课件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2
籀文汉字的书体名称,也 叫“籀书”,又称大篆。起于 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 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 形的构形多重叠。许慎所著 《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 《说文解字》收录的籀文,可 称为《说文》籀文。
完整版ppt课件
13
相 关 作 品
完整版ppt课件
14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 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 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 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 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 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 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 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完整版ppt课件
28
欧阳询,唐代,潭州临湘 (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 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 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 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 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 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 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 学士,封渤海县男, 也称“欧 阳率更”。
完整版ppt课件
26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之一。汉族, 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 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 师,世称“柳少师”。
完整版ppt课件
27
柳体书法
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 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 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 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 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 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 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 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 称。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

书法四大家书法鉴赏认识与感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

其中,四大家指的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他们的书法艺术成就被誉为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四大家书法的鉴赏认识与感悟。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具有奇峭险峻、流畅自然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书法洒脱自如,字形淳朴古拙,有着浓厚的个性和艺术气息。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兰亭集序》,这是一篇景德镇陶瓷器上的碑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这篇作品中,王羲之以行草书写,字形疏朗,意境高远,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这篇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具有骨力雄健、气韵生动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颜勤禅师碑》。

这是一篇刻在山西省悬空寺石窟中的碑文,其字形严谨规整,笔画刚劲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魅力和辉煌。

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隶书为主,具有秀丽清新、婉转流畅的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玄秘塔碑》。

这是一篇刻在河南省开封市的碑文,其字形流畅柔美,笔画纤细丰腴,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

这篇作品不仅体现了柳公权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灿烂和辉煌。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具有端庄典雅、雄浑壮丽的特点。

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九成宫醴泉铭》。

这是一篇刻在河南省洛阳市的碑文,其字形严谨规整,笔画挺拔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欧阳询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唐代皇家文化的荣耀和辉煌。

四大家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精神面貌。

通过欣赏和研究四大家的书法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一步认识和感悟书法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和鉴赏要领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和鉴赏要领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和鉴赏要领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等为表现手段,通过书写者的个性和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体现有以下几点:
线条美:中国书法艺术强调线条的韵律感和动态美。

笔画的起落转折,形成了丰富的线条变化,既有刚劲有力的直线,又有柔美流畅的曲线。

结构美:中国书法艺术注重字的结构布局,要求字形规整,结构均衡。

每个字都是一个小整体,字与字之间的空白也是构成美感的一部分。

章法美:中国书法艺术强调整体布局和节奏感。

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都要求行行整齐,字字有序,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墨色美:中国书法艺术还强调墨色的层次感和质感。

通过控制笔触的深浅、快慢,以及墨水的浓淡,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墨色变化,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鉴赏中国书法艺术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观其形:欣赏书法作品时,首先要看字形是否规整,结构是否均衡。

赏其神:书法是书写者情感和个性的流露,因此要欣赏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风貌。

品其韵:书法作品要有韵味,这包括线条的韵律感、结构的和谐感以及章法的节奏感等。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一)精品PPT课件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一)精品PPT课件
字的开始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为殷商时 人刻于龟甲兽骨的卜辞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 字。文字相形简古,劲健挺秀,文字结构已 由独特趋向合体。
1. 甲骨文-殷商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是书法 史上最古老的书体因刻在牛骨、龟甲上得名
2.其内容多为巫教祭祀活动的祈祷之辞,又称 甲骨卜辞。
仓颉作书;从殷民占卜记录的甲骨文, 到端庄稳定的篆书,从而拉开中国书法 的序幕。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 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汉〕许慎《说文解 字·序》
二·中国文字起源和书法形成
中国文字起源-学术界-多种观点 结绳记事-上上古 契木为文-上古 仓颉造字-黄帝 刻画符号-原始陶器 甲骨文-殷商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
三代以来,每一个朝代有它的“书体”, 表现那个时代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我们 几乎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中国 艺术史的时期。
-〔现代〕宗白华
(一)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高度韵胜的隶书统治时代,草书 开始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楷书和行书初露 端倪,直启魏晋时代。
西汉起步 告别混沌期 东汉有序 繁荣昌盛 举世瞩目 独特艺术 考证墨迹
(二)·金文
金文-钟鼎文-殷商至秦代铸刻在青铜器上 的文字,圆浑古朴,富有变化,书体由甲骨 文演变而成,497字 2.书法-特有的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3.青铜器铭文-钟鼎款式
款-凹入的阴文 识-凸出的阳文
4.金文特点-字体粗、字形转折圆浑、不带棱 角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转折的伟大时期,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北雄南秀,崇尚气韵, 中国书法从此走向稳步繁荣。

书法作品鉴赏的标准

书法作品鉴赏的标准

书法作品鉴赏的标准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对于书法作品的鉴赏,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和衡量。

本文将从笔法技巧、结构布局、墨色变化、神韵气息和创新与个性五个方面来探讨书法作品鉴赏的标准。

一、笔法技巧笔法技巧是书法作品鉴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笔法必定是熟练、准确而富有变化的。

鉴赏时,应注意观察作品中笔画线条的粗细、长短、轻重、疾缓等要素,以及运笔的起承转合、提按顿挫等动作是否流畅自然。

笔法技巧的运用能够展现出书法家功力的深浅和艺术修养的高低。

二、结构布局结构布局是书法作品的骨架和脉络,对于作品的整体美感至关重要。

鉴赏时,应注意观察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排列是否整齐、均衡和协调。

好的结构布局应该使人感受到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同时,书法家对于字形的处理和变化也应该符合规范,不失法度。

三、墨色变化墨色变化是书法作品鉴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墨色必定是层次分明、变化丰富的。

鉴赏时,应注意观察作品中墨色的深浅、浓淡、干湿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作品中的运用是否得当。

墨色变化的运用能够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立体感和质感,增强视觉上的冲击力。

同时,墨色的搭配和运用也能够反映出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个性。

四、神韵气息神韵气息是书法作品所传达出的内在精神和艺术气质,是书法作品鉴赏的核心标准之一。

鉴赏时,应注意观察作品中笔墨的流动和变化,以及这些要素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意境。

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气韵生动的感觉,使人沉浸其中,产生共鸣。

同时,书法家的个人气质和修养也会对作品的神韵气息产生影响,因此,鉴赏时还需要了解书法家的背景和艺术风格。

五、创新与个性创新与个性是书法作品鉴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鉴赏时,应注意观察作品中是否有新的创意和构思,是否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书法作品鉴赏500字

书法作品鉴赏500字

书法作品鉴赏500字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它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笔法与线条
笔法是书法的基础,线条则是笔法的具体表现。

鉴赏书法作品时,首先要观察线条的质感、粗细、力度和变化。

好的线条应该有力度、有弹性,粗细适中,流畅自然。

同时,要注意线条之间的连贯性和节奏感,以及线条与线条之间的搭配关系。

二、结构与章法
结构指的是字的间架结构,章法则是整幅作品的布局。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要特别注意字的结体是否匀称、协调,是否有气势。

章法上,要看作品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层次感,是否符合美学原则。

三、墨色与意境
墨色是书法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对作品的意境和氛围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干湿、深浅等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作品整体意境的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墨色与纸张的搭配关系,是否能够产生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风格与个性
风格和个性是书法作品的灵魂。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要特别注意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个性是否符合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

同时,也要注意作品是否有创新和突破,是否能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鉴赏书法作品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笔法、结构、墨色、风格等。

只有全面把握这些因素,才能够真正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

中国书法鉴赏

中国书法鉴赏


毛公鼎
•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 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 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 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 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 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 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 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 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 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曹全碑
•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 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 汉中平二年 (185)。碑高约1.7米,宽 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 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 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 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 郃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传 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 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 博物馆碑林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 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 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王羲之《兰亭序》
•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303年—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 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 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 将军,世称“王右军”。会(kuài)稽(jì )内史, 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所写 的字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 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俩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 至左将军。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 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 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王兼善 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 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 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 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 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 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 银钩,冠绝古今”、“龙跳天门,虎卧凰阁”,王羲 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王羲之在诗 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 数仍沿用散文写作、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格 清新,不尚辞藻而多情致,出自王羲之的成语有“白 鹅换书”,“东床快婿”。

唐代书法艺术鉴赏

唐代书法艺术鉴赏

唐代书法鉴赏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

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

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

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唐代书法之盛,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真楷造极。

出现了欧、虞、褚、薛、颜、柳等一大批著名楷书巨擘。

其二,草体观止。

出现了孙过庭、贺知章、张旭、怀素等著名草书大师。

其三,行书扬波。

出现了唐太宗、李白等行书高手。

其四,篆隶不绝。

出现了李阳冰、史惟则、韩择木等篆隶大家。

其五,书论煌煌。

出现了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书议》、《书法要录》等著名书学论著,欧阳询写的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下面就让我们领略下那些大师的风采吧!我们熟知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就属于唐初的代表人物了,都说了唐初四家了嘛,其中,欧阳询、虞世南入唐时已然60多岁,皆是身历隋、唐两代的人物,二人位高名显,其书法为时人所玉。

欧阳询的代表作有《九成宫酸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等;虞世南的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褚遂良的代表作品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

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

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

书法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

书法作品赏析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摩挲的重要因素。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作品赏析,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作品赏析书法的“十美”一、形态美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作品经得起久看、细看和反复品味摩挲的重要因素。

“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若“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后平齐”那样机械而单调的排列,就势必破坏字形的结构美。

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

相传王羲之写点“万点异类”,再看杨凝式的《韭花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几乎找不出形态相同的点画。

而这些形的变化,又都是在笔势的作用下产生的,显得自然,其基本笔调协调统一,合乎情理,圆笔的婉媚,方骨的雄强,藏锋的含蓄,露锋的神气,不同的形态变化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

用笔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而且还包括角度上的微妙变化。

切忌横画如梯架,不见到有平齐的笔画排列在一起,故善书者贵能于不平中求平,不齐中求齐,不匀称中求匀称,才能给观赏者以一种美的享受。

二、质地美“质”是指点画的质地、质感、份量、力度、文采等。

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其表虽朴实而无外饰,其里却“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

颜真卿的《祭侄稿》、杨凝式的《韭花贴》、李建中《土母帖》和張旭《古诗四帖》,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沉着顿挫、痛快淋漓、骨肉相称的艺术感受。

这种线条在“内容”上是丰富而充实的。

“笔中有物”,正是指此而言。

故富有质地美的点画,其画的两面往往不光而毛,或挺拔有力,或婀娜凝练,如飞入动,笔韵流畅,无凝滞板之势。

这种深得“疾涩”的用笔,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以及雄健的笔力,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相反,一些浮薄扁平、墨不入纸、版刻光滑、怯弱无力、抛筋露骨、臃肿露肉、龌龊渣残的笔画,往往失去用笔的自然美,皆非书者所宜。

书法鉴赏ppt课件

书法鉴赏ppt课件
详细描述
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线条粗犷有力,构图豪放不羁。代表人物如张旭、怀素等。
清丽婉约派
总结词
以清新、秀丽、柔美为特点,给人以优美之感。
详细描述
笔画细腻,线条流畅,构图婉约,给人以清新、秀丽之感。代表人物如赵孟頫、文征明 等。
奇崛怪异派
总结词
以奇特、怪异、险峻为特点,给人以新奇之 感。
详细描述
《石门颂》、《礼器碑》:汉 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字形优美
,气势磅礴。
魏晋南北朝书法
潇洒飘逸
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家将行书、草书推向高峰,风格 潇洒飘逸。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书、草书逐渐流行。
《兰亭序》、《洛神赋》:这些作品行云流水,气韵生 动,是行书的代表作。
隋唐书法 01
法度严谨
02
隋唐时期,楷书成为主流,法度 严谨。
先秦书法
01
02
03
甲骨文、金文
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 上,笔画粗犷,风格独特 。
大篆、小篆
先秦时期的篆书,字形规 整,线条流畅,富有古朴 之美。
石鼓文
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字 形端庄,气势雄浑。
秦汉书法
01
雄浑豪放
02
03
04
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成为官 方文字。
汉代隶书崛起,笔法丰富多变 ,风格豪放。
书法强调笔法、结构和章法,注 重线条的质感、节奏和气韵,具 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书法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书法鉴赏的意义
通过鉴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可以深入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提高审美 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人文精神。
书法鉴赏的价值
书法鉴赏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价值,同时也 具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修养的价值 。

关于书法的作品鉴赏

关于书法的作品鉴赏

关于书法的作品鉴赏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古代,书法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

书法作品是书法家用毛笔书写的文字作品,通过墨迹的形态、线条的变化和布局的安排,展现了书法家的个性和艺术表达。

书法作品鉴赏需要从字体的书写技巧入手。

字体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篆、隶、楷、行、草五种基本字体。

篆书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它的字形庄重古朴,线条工整而有力。

隶书是汉代的一种字体,它的笔画瘦长挺拔,结构严谨。

楷书是书法中最常见的字体,它的笔画匀称流畅,字形端正规范。

行书是楷书的草书形式,笔画间连贯流畅,展现出一种动感。

草书是书法中最难的字体,它的笔画激烈而潇洒,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通过对不同字体的鉴赏,我们可以欣赏到书法家在字体运用上的独到之处。

书法作品鉴赏需要关注墨迹的变化。

墨迹是书法作品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它通过不同的墨色、墨点和墨痕的运用,展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气韵。

书法家在书写时,通过调整笔画的粗细、墨迹的浓淡、墨点的大小来表达出文字之外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当书写山水之作时,书法家常常运用浓淡相间的墨迹,以表现出山水的雄浑与秀美;而在书写花鸟之作时,书法家则会运用细腻的墨迹,以表现出花鸟的娇柔与灵动。

墨迹的变化是书法作品鉴赏的重要方面,它赋予了作品以生命力和魅力。

书法作品鉴赏还需要关注布局的安排。

布局是书法作品中的整体结构,它包括了字的位置、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字与画之间的关系等。

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美感和协调性。

书法家在布局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来确定字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字与字之间的间距。

一个合理的布局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在书法作品鉴赏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作品的布局,体会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内涵。

书法作品鉴赏是一项需要细致品味和深入理解的艺术活动。

通过对字体的书写技巧、墨迹的变化和布局的安排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的赏析_敬一

书法艺术的赏析_敬一

书法艺术的赏析敬一书法艺术的赏析我们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师法古人,因此,多观察鉴赏、临募先贤遗迹,才不致于成为无源之水。

才能真正理解书法的含义。

书圣王羲之,在《乐毅论》中说:"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

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以焉可也。

"所以,学习书法要从古代一些大家法帖、碑刻入手。

观察鉴赏要细致入微。

要精心研究分析。

从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自身的书法艺术水平。

据传,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路过索靖碑,下马观看还不满意,竟然在碑前露宿三昼夜,潜心观摩,终有所得。

可见,多观摩鉴赏古人书法,对学习书法是极其重要的。

鉴赏书法艺术,首先要对各种书体的源流,有一定的了解。

甚至要有深刻的了解。

,其次可以从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去研究分析。

看其内在的共同规律,探求各书家的特点、精华。

从形、神、意、法、等方面,去领略其中的美之所在。

在鉴赏的过程中不可持有偏见,也不能求全责备。

把自己不喜欢的或不理解的,就作为大忌,甚至进行恶意攻击。

就象宋代有人说王羲之的书法是俗书,姿媚一样。

又如,有人批欧阳询的书法和柳公权的书法,是丑怪、恶札之祖等等。

这些论断似乎都带有恶意攻击的意味。

所以,对书法的鉴赏,应该能接受各种风格的书法艺术作品。

才能有利于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书法的鉴赏,是书法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研习书法的一个基础课程。

因此,研习书法就必须多鉴赏古人的作品书法体系的源流就书法的体系而言,大致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五个部分。

篆书;唐代张怀灌《书断》中说:"篆者,传也。

传其物理,施之无穷。

"近代文人郭沫若说:"篆者椽也,椽者官也,椽书即官书。

"所以,篆书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官方应用的文字。

其中有。

甲骨文、大篆、小篆。

甲骨文是以刀刻为主,亦有少量朱书。

其风格清俏,大字磅礴,小字秀丽可爱。

大篆是与小篆对称而讲。

泛指小篆以前的文字。

如钟鼎文〔金文如:"大盂鼎、大丰簋、散氏盘、毛公鼎、等。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既是汉字的艺术运用,也是一种视觉审美的享受。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并对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作品进行赏析。

一、古代书法艺术的特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包括形式美、意境美和技法美。

首先,形式美是书法艺术的一大特点。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视觉表达的载体,通过书写的形式来展示文字的美丽。

在中国古代,书法被视为一种艺术,艺术家通过使用毛笔、墨汁和宣纸等工具,通过书写时的笔法、笔画、字形和布局等因素,创造出各种独特的形态。

这些形态具有动态美、静态美、对称美、曲线美等,在书写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

其次,意境美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书法注重表达文字背后的意义和情感,艺术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和线条形成书法作品的独特气质和情感表达。

古代书法作品常常包含着诗词、名言警句等,通过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使文字的意义得以进一步传达,赋予读者以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最后,技法美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技法包括用笔、调墨、布局等各种技巧,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技法展现出多样的书法风格。

例如,“飞白”是一种独特的技法,它强调墨水溅射的效果,形成随意而灵动的墨迹,在书法作品中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感。

二、书法家和作品赏析1. 王羲之王羲之,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尊为“书圣”。

他的作品兼有骨力和飘逸之美,深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兰亭序》,这是一篇由王羲之亲自书写的序文。

通过书写的形式和意境的表达,王羲之成功地展示了书法艺术的卓越之处。

2. 柳公权柳公权是唐朝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骨力和遒劲著称。

他擅长于行书,尤以楷书闻名。

他的作品《祭侄文稿》是行书的代表之一,通过墨色的运用和线条的流畅展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3. 王献之王献之是南朝时期的书法家,他擅长于隶书。

他的作品《王羲之碑》以其严谨的笔画和工整的结构而闻名,被后世书法家称为“隶圣”。

书法的作品鉴赏与评析

书法的作品鉴赏与评析

书法的作品鉴赏与评析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每一篇书法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对作品的鉴赏与评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评析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与理解这一文化艺术的瑰宝。

一、作品鉴赏书法作品既有字体之美,又有纸墨之韵。

在进行作品鉴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字体特点书法作品的字体是其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字体的骨髓,决定了整幅作品的气质和韵味。

在鉴赏时,我们要关注字体的端庄、秀丽、遒劲等特点。

例如,楷书的方正稳重、行草的潇洒挥洒、隶书的刚劲有力等,都是不同字体所特有的美感。

2.构图与布局作品的布局和构图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字与字、字与画的搭配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布局形式,给作品增添了美感与情趣。

在鉴赏时,我们要关注整体布局的平衡感、空间感和层次感。

例如,有的作品通过错落有致的排列和运笔的跌宕起伏,营造出视觉上的动感与魅力。

3.墨色和纸质墨色和纸质是书法作品所独有的表现手段,也是作品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从墨色的深浅、浓淡程度,以及纸质的质地、光泽等方面进行鉴赏。

例如,墨色醇厚、纸质光滑的作品给人以沉稳厚重之感,而墨色清澈、纸质质朴的作品则显得清新自然。

二、作品评析对书法作品进行评析,既是对作品的形式特点和技法功底的评价,也是对内容和意境的解读与思考。

评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技法与功力书法是一门技艺卓越的艺术,艺术家的技法和功力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可以评析艺术家的用笔力道、笔法结构、笔画的疏密和连贯等技法表现,以及对线条的掌控和运用。

评析时,要注意技法之中的个人风格和创新之处。

2.韵律与情感书法作品所营造出来的韵律和情感是其独特之处。

我们可以评析作品所体现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韵律美包括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线条的起伏和转折、字体的大小与形态,传达出一种和谐的音乐感。

对中国书法的解读欣赏

对中国书法的解读欣赏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笔法、章法、墨法等表现手法,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中国书法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需要理解汉字的构造和含义,以及书法家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等信息。

在欣赏书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笔法:书法家的笔法是表现书法风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观察笔画的走向、轻重、缓急等,可以感受到书法家的用笔技巧和情感表达。

2. 章法: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布局和排列。

欣赏者需要观察作品的整体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行与行之间的连贯性等问题,以感受作品的意境和美感。

3. 墨色:墨色是书法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观察墨色的浓淡、枯湿等变化,可以感受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4. 风格和特点: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可以通过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来判断作者的性格、气质和艺术修养等。

5. 背景信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信息,可以帮助欣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欣赏中国书法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需要耐心和细心,多看、多思考、多交流,才能真正领略到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一直被视为艺术中的瑰宝。

它是汉字文化的精髓,是文字的艺术表达,也是中国人审美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赏和评价书法作品是一项艰深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对笔画、结构、气韵、墨迹等方面有全面而独到的了解。

本文将探讨书法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并提供一些适用于不同风格的作品的评价标准。

一、基本要素的鉴赏与评价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字体、笔画、结构和布局等方面。

在鉴赏与评价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要素来判断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

1. 字体:字体是书法作品的基本风格,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

鉴赏时要注意字体的风格是否准确、宝势工整。

评价时可以从字体的形态、笔画的粗细、结构的平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骨气的稳定性、笔画的疏密、线条的纵横以及字形的变化等进行评价。

2. 笔画:书法作品的笔画是书法家通过笔触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鉴赏时要注意笔画是否圆润、有力、饱满,是否具备变化和层次感。

评价时可以从笔画的粗细、韵律、力度、曲直以及运笔的灵活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所表达出的意境和情感进行评价。

3. 结构:书法作品的结构是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安排和关系。

鉴赏时要注意结构是否平衡、协调,是否体现出对空间的合理安排。

评价时可以从字形的大小、位置、间距、线的连接以及整体布局的和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美感进行评价。

4. 布局:书法作品的布局是指整个作品在纸上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鉴赏时要注意布局是否得当、美观,是否符合作品的主题和气韵。

评价时可以从整体的均衡性、节奏感、比例关系以及整体构图的得体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整体布局的有效传达和空间感的展现进行评价。

二、风格特点的鉴赏与评价书法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如秀丽典雅的楷书、豪放洒脱的行书、奔放狂草的草书等。

鉴赏和评价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需要根据具体作品而定。

1. 楷书:楷书是书法中的正常字体,具有端庄、秀丽、典雅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书法艺术[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认识、研究、分析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艺术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从中国书法艺术起源及发展、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重点讨论了书法艺术对于音乐、建筑和现代生活的影响,强调中国书法艺术的实用意义和价值,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意义,从而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与发展;特点;影响Simple Analysis of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bstract] Chinese calligraphy is the art treasure of China and is admired by the whole nation with pride. To inherit this gorgeous culture and improve our art accomplishment, it is meaningful for us to know, study and analyze it.This article studies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influences. Moreover, the article lays emphasis on its influences on music field, buildings and modern life, highlighting its practical meanings and value.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make readers feel the beaut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hen to promote it.[Keywords] Chinese calligraphy;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influences1. 绪论1.1文献综述书法艺术在中国研究历史悠久,从文字出现之时起,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也开始了。

千百年来,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学者大家数不胜数,著作也多如繁星,如刘熙载的《书概》、韩玉涛的《中国书学》、伍立扬的《书法性格》等等。

总的来说,国内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深入,但是个别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钻研。

但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就显得单薄了许多,特别是欧美的书法大家的惊世之作就更是少之又少。

日本的“书道”和韩国的“书艺”与中国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早是汉字直接引进),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稍微多些。

但是相对而言精通者也不多。

1.2研究框架本文主要研究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其丰富多样、静中有动、书为心画的特点和它对音乐领域、建筑设计、现代生活的影响,目的在于认识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意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艺术素养。

通过网上查找资料、阅读参考名人大家的关于书法的著作等方法,经过独立思考分析,在此与读者分享个人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浅见。

1.3术语说明书法,即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

书法艺术,就是循此汉字书写法则之道所创造出来的,用于宣泄、表达情感或者满足其他主观需求的文化现象。

汉字书法艺术为汉族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有“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美称。

书为心画,出自刘熙载《书概》“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意思为书法是书写者思想情感、修养素质的表现。

“墨乐”,指的就是毛笔在宣纸上运动时产生的“音乐”,现代的墨乐艺术通常以书法和各种乐器结合的表现形式展现。

2.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1史前时期——萌生书法艺术的萌生始于汉字的出现。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研究,汉字起源于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

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刻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意味着汉字的雏形已形成,此时书法艺术也开始萌生。

2.2殷商时期——奠基随后在约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主要作为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动物骨头上的甲骨文应运而生,虽然那时没有明确的书法艺术概念,但书刻者对汉字的美的领悟和创造,已经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甲骨文比较原始,艺术的韵味却已十分浓厚。

它对物象的撷取简明扼要,显示出书刻者观察事物、捕捉形式能力的高超,而且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形式美规律,体现出了书刻者的艺术思维。

2.3春秋至秦——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政治分裂的局面下,文字出现了地域多样化,有的地区甚至出现装饰化的风格。

据史料记载,当时“宝”的写法,就有194种形态。

有的字体柔婉流动、疏密夸张,有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优美的小篆就是在此时诞生的。

秦人在西周的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提炼,最终创造出点划均匀、结构严密的小篆。

相比甲骨文,小篆的笔划较细,有“玉箸篆”之称而字形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这是书法艺术上的一步重要跨越。

后来秦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使得小篆成为官方应用字体,这使得文人墨客只能专注于研究篆书,从而促进了小篆书法艺术的发展。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作品越来越多,作为书写工具的毛笔也得到了发展,毛笔的发展又逐渐促使篆书盘曲蜿蜒、取象自然的结构被解散为用笔划组织排布的新结构。

由此最终孕育出新的字体——隶书,同时草书、楷书、行书的一些形式因素也出现了,书法艺术的字形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1]2.4两汉时期——成熟汉代开始,贵族和知识阶层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更多地认识到了它作为艺术(而不仅是记录工具)的魅力。

在西汉宣帝前后隶书趋于成熟,章草也逐渐成熟并得到普及和应用。

隶书的结构虽然主要仍采用横平竖直、左右对称、均匀等分等原则,但撇捺的存在有了更多艺术发挥的可能性。

另外,隶书的字形基本摆脱了象形的局限,向自然的精神意蕴方向前进,这正正是书法艺术所追求的,有力地证明了书法艺术的成熟。

2.5魏晋唐宋——鼎盛东汉后期在草圣张芝的影响下,一批艺术家放弃传统重事功而轻文艺的价值取向,而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与现实政治功业关系并不密切的草书中,从而掀起了一股书法的热潮。

后东晋时期盛行玄学,艺术者在动荡的现实中寻求思想精神的适意,书法作为一种寄托的艺术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唐代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又进一步把书法艺术在东晋的基础上推到了新的顶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华景象。

唐后期,书法艺术被视为“六博之上、文章之下”,成为“雅玩”,宋代倡导理学,导致书法艺术尚意,涌现了苏轼、欧阳修等书法名家。

总而言之,魏晋唐宋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而伴随着艺术实践的开拓创造,书法艺术理论的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6明清时期——融汇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日益发展,统治阶层强大的思想专制反而导致了思想上的个性解放思潮,这种变化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法家们对前人的书法作品进行了大胆的改变和融合,各种书风涌现,包括融入画法与篆隶意味的书风等等。

同时,碑、帖之间相辅相成,逐渐融合贯通,书法艺术进入了融汇的新阶段。

[2]3. 书法艺术的特点3.1丰富多样从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到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可以明显看出汉字从萌生开始,简化就成为了一个趋势,书法艺术总体来说也如此。

但是,简化并不意味着书法艺术就逐渐丧失表现力和表现形式,因为汉字的结构是可塑的,方圆、长短、正斜都不是固定的。

以隶书为例。

与小篆一样,隶书结构虽然仍主要采用横平竖直、左右对称、均匀等分等原则,但无论点划还是结构,都有了更多地进行艺术发挥的可能,特别是撇捺,左波右磔,有如鸟类的双翼,翩翩飞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3]另外,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也为书法艺术的丰富多样做出了贡献。

与其他书写工具不同,毛笔笔头蘸墨之后能形成一个锋尖,书写时又能随时铺开、聚拢,而且书写的方向、力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得书法艺术能够出现无穷的多样性。

3.2静中有动中国书法艺术是纸上艺术,只能静静观赏,不能像电影艺术那样给人动态的视觉享受。

但实际上,只要仔细寻绎,都有可能从其最终形式中找到运动过程的痕迹。

虽然汉字书写讲究章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逆性,点划书写的起、行、收的各个环节和字形书写的笔顺、章法安排的前后顺序,都有基本的规范,但这种规范并不会束缚书法家的挥毫泼墨。

例如草书,梁武帝萧衍在《草书状》中说草书“有飞走流注之势”,宋曹说“草书贵通畅。

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擘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

另外,还有名人大师认为中国书法中蕴含着“韵律”,如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徐悲鸿先生说:“中国书法……有如音乐之美。

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

”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的确静中有动,博大精深。

3.3书为心画与其他艺术一样,毋庸置疑书法是与作者的心连在一起,必然反映其心智、性情、修养乃至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明代董其昌谈论临摹古人书帖时说道,“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

”可见“观其字如见其人”的说法不假,唐以后及今人关于杜甫的画像,均清瘦瘦古,杜甫本人在书法上也确是“书贵瘦硬方通神”。

另外,书法反映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书法可以临摹,但是即使是名师大家也绝对无法模仿还原出无差异的作品。

如果不信,试想一下,若能做到复制出一样的作品,原作还会拍卖出天价吗?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的原作还有意义吗?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

质直者则俓侹不遒,刚佷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性,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因当时的心情不同书写出来的字还会有所不同,更何况不同人在无法准确把握原作者当时心情的情况下临摹的书法作品呢?所以正如刘熙载在《书概》中所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4. 书法艺术的影响4.1书法与音乐的结合——“墨乐””墨乐”,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名词,很多人对其了解不深甚至连这个词都未有所闻。

所谓“墨乐”,指的就是毛笔在宣纸上运动时产生的“音乐”。

根据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所说,他在准格尔大沙漠边缘当兵的时候,经常在沙漠里用干枯的骆驼刺练习书法,体会古人所说的“锥画沙”、“屋漏痕”的审美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