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易错警示】
•
物质分类中的易错点小结
• (1)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与“包含”
• ①并列关系: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 物,酸、碱与盐。
• ②包含关系: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 ①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
• ②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
第一节 │ 教学目标
•
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 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 (2)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类 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个性,把握事物
间的共性,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系统
的研究,发现其变化规律。
•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运用实验、观察 、分析实验现象等手段对分散系、胶体进行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是纯净物 • B.氮气和液氮混合后仍为纯净物 • C.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后产物都是CO2,因此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 • D.根据组成元素,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
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根据化学性质,氧化物 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第一节 │ 教学建议
• 引导学生适当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例 如学习分类法,可以回顾初中化学中物质的 分类,学习胶体时,可以回顾初中化学中溶 液的知识。
第一节 │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教师:如果你们走在街上突然饿了,想去超市买一包饼干,你 如何能最快的在超市里找到它?
学生:先去食品区,再找饼干的货架。 教师: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们能迅速挑出自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第一节 │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胶体及其性质。
第一节 │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中,一要注意结合生活情景,例如在讲授分 类法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日常生活中分类法的应用。例:图 书馆中图书的分类存放与查找;百货店中日用品的分类摆放; 实验室中对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和取用;再如讲授胶体时,可以 给学生展示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林、放电影时银幕上的光柱等, 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要注意把握内容的深广度,例 如胶体的性质,教材中只要求掌握丁达尔效应,而电泳、聚沉 是在科学视野中呈现,在新授课中不作要求;三要
己所需要的商品? 学生:思考交流 师:这种分类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类之后,可以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一节 │ 新课导入
师:好,我们生活里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法? 生:图书馆、商场、网页、药房、查字典、户籍管理…… 教师:物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只有进行科学分类,再分别
研究其结构、性质和用途,才容易找到有关规律,把 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总结提升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质的分类
第一节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简单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根 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液体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 分溶液、胶体和浊液,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1课时 │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 知识点一 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采用_不__同__的__标__准_进行分类。如: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答案] B • [解析] 高锰酸钾(KMnO4)完全分解,生成
MnO2、K2MnO4和O2,其中MnO2和K2MnO4为 固体,是混合物,A项错误;氮气和液氮只是 状态的不同,实际都是同一种物质——N2,B 项正确;金刚石、石墨均是由同一种元素— —碳构成的物质,虽然二者的产物均为CO2, 但由于它们本身的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因此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物质,C项错误;根 据化学性质,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 碱性氧化物,根据元素组成,氧化物可以分 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D项正好说
研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分类的思想进行研
究物质、观察物质和认识混合物体系。
第一节 │ 教学目标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帮助学生认识分类的科学方法对于化
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 (2)通过简单的分类法的学习,学生可以
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
第一节 │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 知识点二 分类法的应用——物质间的 转化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①2Ca+O2===2CaO; • ②CaO_+_H_2_O=_=_=_Ca_(_O_H)_2___________; • ③Ca(_O_H)_2_+_C_O_2=_=_=C_a_C_O3_↓_+__H_2O____________; • ④CO2C++H2OO==2==H=2=COC3O2;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Ca(OH)2+H2CO3===CaCO3↓+2H2O。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2.树状分类法:对同__类__事__物__按照某种属性再进行分类。如:
纯净物
酸碱盐
金属
第1课时 │ 新课探究
【思维拓展】 1.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是不是所有 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吗? [答案] 1.不是。有些非金属氧化物没有对应的酸,也不能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等,称为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 性氧化物;而有些金属氧化物没有对应的碱,却有对应的酸, 如Mn2O7对应的酸是HMnO4,它不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2.提示:不一定。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 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O2、O3均是纯净物,而O2和O3混合后 就是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