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体计算公式的观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晶体计算公式的观察
目的回顾性总结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屈光误差及比较SRK-II和SRK-T公式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将126例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126眼,均用在Infinity超声乳化仪,由同一个术者利用相同超乳参数下完成常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前IOL Master 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因患者已习惯近视状态,常规术后预留目标-1.D。

术后1个月后进行电脑验光,总结分析术后屈光误差,同时推算SRK-II和SRK-T 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predictive error,PE)。

按照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分组,进行单因数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性研究,对两个公式的准确性进行比较。

结果应用SRK-II的预测屈光误差小于SRK-T公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KR-T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与眼轴长度存在直线关系呈正相关(r=0.59,P=0.00)。

结论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SRK-II公式与SRK-T公式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性,术后患者成轻度近视状态适合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

标签:白内障;高度近视;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高度近视眼,由于其眼轴大于正常人,使得术前生物测量的准确性下降和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预测性下降。

随着生物测量技术的发展例如IOL-Master 和Lensar等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以及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更新例如第三代和第四代公式的应用也大大减少术后的屈光误差。

因第四代公式需要测量数据较多而且部分公式需要额为付费等原因尚未在我国全面普及,大部分医院仍然以SRT-II和SRK-T等第二代和第三代公式为主。

本研究根据术后的屈光误差推算两种公式的预计屈光误差进行比较分析其应用的准确性。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随访质量完整的高度近视患者126例126眼。

排除合并其他眼病、眼外伤以及既往内眼手术史、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眼轴和角膜曲率无法利用IOL-Master测量出结果的患者。

术前利用IOL-Master测量患者的眼轴(29.02±
2.08)mm和角膜曲率(44.82±1.91)D。

术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Logmar视力(0.35±0.31),进行电脑验光确定术后的屈光误差换算成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0.84±0.81)D。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表面麻醉后做2.2mm巩膜隧道切口,利用Alcon公司的Infinity超声乳化仪的Torsional扭动超声技术完成手术,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

手术均由本文通讯作者完成,所有纳入观察的患者均手术过程顺利,无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和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2.2研究数据采集采集的研究数据包括:①一般资料:记录患者的姓名、
性别、年龄及联系电话等。

患者术前检查结果包括视力(LogMAR)、SRK-T和SRK-II公式的推荐度数(选取预期术后残留最小近视的人工晶体度数);②术后记录项目: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电脑验光结果换成等效球镜的度数。

并根据Fam HB等1提供的公式推算出SRK-T和SRK-II公式的推荐人工晶体度数的预测屈光误差(PE)。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对SRK-T和SRK-II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进行t-test检验、以及其与眼轴的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研究观察126例患者(男45例,女81例,年龄(64.52±10.19)岁126眼。

术前眼轴长度为(29.02±2.08),(26.03~34.34)mm,平均角膜曲率为(44.82±1.91)40.13~50.38D,术后Logmar视力为(0.35±0.31)-(0.08~1.40),术后等效屈光误差(SE)-(0.84±0.81)-
3.0~1.5。

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6.76±
4.96)(-
5.00~15.00)D。

SRK-T公式推荐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
6.57±4.93(-
7.00~15.00)D,SRK-II公式推荐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3.72±6.37)(-11.00~14.5)D。

2.2两种公式预测屈光误差比较SRK-T和SRK-II的预测屈光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公式术后为轻度近视-0.72D在高度近视患者接受范围之内,而T公式术后为远视状态+1.18D,在高度近视眼中II公式明显优于T公式。

SRK-T 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与眼轴长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9,P=0.00),SRK-II 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与眼轴长度无显著相关性(r=-0.04,P=0.69),见表1。

3讨论
提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仍然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IOL-Master、角膜地形图等设备应用广泛的应用,白内障术前生物测量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降低了由于检查误差导致术后的屈光不正。

目前广泛应用的第三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SRK-T公式在常规眼轴的患者表现为较高的准确性[2,3],有研究表面其应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具有同样良好的准确性。

本实验通过回顾分析了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术后屈光误差来反推SRK-T公式的准确性同时与SRK-II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我们发现在高度近视近视白内障患者中,SRK-T公式的预测屈光表现为远视状态,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长期适应近视生活习惯而言是十分不方便的,相比之下SRK-II公式的预测屈光状态为轻度近视状态明显优于前者,这与李绍伟等研究的结果一直[4]。

且SRK-T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与眼轴的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而SKR-II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与眼轴长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这提示随着眼轴的增加,SRK-T公式的准确性逐渐下降,这与其在常规眼轴中表现的精准的预测性恰恰相反。

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在提高术前生物测量准确性的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适合我们中国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计算公式,我们发现SRK-II公式在高度近视患者中表面出良好的屈光预测
性,但II公式毕竟是一个经验性的回归公式,仅仅是受眼轴长度和K值这两个因素所决定,影响了其应用的可靠性[5]。

在我国基层医院HolladayII等第四代人工晶体计算公式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也缺乏对其精确性的观察和比较。

综上所述,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在提高术前检查的准确性的同时,在人工晶体计算方面我们也需要观察不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Fam HB1,Lim KL. Acomparativeanalysis of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methods after myopic excimer laser surgery[J].J Refract Surg,2008,24(4):355-360.
[2]Wang JK,Chang SW. Optical biometry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using different formula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xial lengths[J].Int J Ophthalmol,2013,18,6(2):150-154.
[3]Abulafia A,Barrett GD,Rotenberg M,et al.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for eyes with an axial length greater than 26.0 mm:comparison of formulas and methods[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5,41(3):548-556.
[4]李紹伟,任杰,萨其热,等.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LSW1经验公式临床结果报告[J].国际眼科杂志,2015,03:499-502.
[5]Langenbucher A,Eppig T,Viestenz A,et al. Individualization?of?IOL?constants for two hydrophobic intraocular lenses. SRK II,SRK/T,Hoffer-Q,Holladay 1 and Haigis formula[J]. Ophthalmologe,2012,109(5):468-473.编辑/冯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