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第21章抗心绞痛药

合集下载

抗心绞痛药—心绞痛与常用药(药理学)

抗心绞痛药—心绞痛与常用药(药理学)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三、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
1.药理作用 降低心肌耗氧量 阻滞Ca2+内流,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扩张
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缺血区供血 扩张冠脉、增加侧支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冠
脉痉挛,从而增加冠脉和缺血区血流量。 保护缺血心肌 降低Ca2+
送血管及侧支血管→增 加侧支循环→缺血区血 流量增加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降低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内膜供血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 硝酸甘油释放NO,促进前列环素等物质的生成与释放, 对缺血的心肌细胞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
用。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二、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
2.临床应用 适用于对硝酸酯类药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定型心绞痛
病人,用药后可明显减少发作次数,对伴有高血压及快速 型心律失常者更为适用;对近期有心肌梗死症状的病人, 用药后可降低发病率、缩小梗死面积、减少病死率。变异 型心绞痛不宜单独使用本药。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2.临床应用 心绞痛:急性发作可选用起效快的气雾剂、舌下含片等;
频繁发作时可选用皮肤贴剂或控释片。 急性心肌梗死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人的控制性降压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一、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3.不良反应 血管舒张反应:面颊及颈部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心 悸、颅内压升高、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等, 大剂量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 高铁血红蛋白症:用量过大或频繁用药时发生。 耐受性:连续用药2~3周出现,停药1~2周消失。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最全版)PTT文档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最全版)PTT文档
▪ CHF,常与肼屈嗪合用
不良反应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1. 血管舒张反应所继发:搏动性头痛,皮肤潮红, 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率加快,颅内压升高。 剂量过大加重心绞痛症状。
2. 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发绀 3. 耐受性——与SH消耗有关:
➢ 间歇疗法、不用药的时间大于8小时 ➢ 补充含SH化合物,如N-乙酰半胱氨酸等
心肌局部缺血时 输 送 血 管
阻 力 血 管
非缺血区
缺血区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给硝酸甘油后
非缺血区
缺血区
3. 使冠脉血流重新分配,增加心内膜下缺血区血流量
✓ 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 ↓LVEDP,↓LVEDV, 心室壁
肌张力降低
降低心肌耗氧量:阻断β-受体,使心率减慢及心肌收缩力减弱。 促进侧支循环、
改善缺血区对葡萄糖摄取,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维持缺血区能量供应。 β-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 间歇疗法、不用药的时间大于8小时
▪ 各类心绞痛(稳定型、变异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定时的频繁发作)
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兼有高血压与心律失常者更为适用。
▪ 急性心肌梗死,宜早、小量及短时静脉注射。
减抑慢制2心 A.D率改P及肾善上腺缺素诱血导的区血小的板聚供集作血用。、供氧:HR减慢、舒张期延长,有利于冠
降低室壁肌张力
耐稳受定性 型—心脉—绞与痛灌(SH劳消注累耗或有,情关绪:血激动液) 从外膜流向内膜缺血区。
舒张冠脉
间歇疗法降、不低用药耗的时氧间大,于8小非时 缺血区血管阻力增加,血流流向缺血区增加供
缺血区能量供应。
4. 抑制ADP及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药理学基础》抗心绞痛药 ppt课件

《药理学基础》抗心绞痛药  ppt课件
Antianginal Drugs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
各种原因引起的 暂时性心肌缺血所导 致的心前区剧痛症候 群,最常见原因是动 脉粥样硬化。 1.劳累性心绞痛: 2.不稳定性心绞痛: 3.变异性心绞痛: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 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 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 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 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 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 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 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 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 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非缺血区
缺血区
非缺血区
缺血区
【体内过程】
1. 舌下含服: 口腔黏膜吸收—生物利用度80%(口服10%), 且可避免“首过效应”,1-2分钟起效,3-5分 钟 达高峰,维持20-30分钟,t1/2:3分钟(二硝基 甘油t1/240分钟),肝代肾排。口服F接近100% 2.不同类型心绞痛选用不同制剂。
改善缺血区血供:
非缺血区血管阻力 ↑,缺血区血管舒张→血流 流向缺血区↑供血;
心率↓、舒张期延长,利于冠脉灌注和血流 向内膜缺血区。
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组织供氧。 改善心肌代谢:↓FFA,↑糖代谢,耗氧↓
β-受体阻断药
稳定型心绞痛:可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慎用
变异型心绞痛:忌用 • 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量开始。 • 久用停药时,会加剧心绞痛的发作或心梗, 应逐渐减量。 • 心脏功能抑制 • 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 哮喘/慢阻肺禁用

21 抗心绞痛药

21 抗心绞痛药

【体内过程】
舌下含服,起效快( 舌下含服 起效快(1-2Min),作用维持时间短 起效快 ) 作用维持时间短 硝酸甘油舌下避免口服“首关效应”的影响。 硝酸甘油舌下避免口服“首关效应”的影响。 硝酸甘油也可经皮肤吸收,贴膜剂或软膏。 硝酸甘油也可经皮肤吸收,贴膜剂或软膏。 硝酸甘油在肝内代谢,由肾排出。 硝酸甘油在肝内代谢,由肾排出。
药物: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普尼拉明、 药物: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普尼拉明、哌 克昔林等。 克昔林等。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降低心肌耗氧量: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机理:抑制Ca 内流—— 机理:抑制Ca2+内流 心肌Ca ↓→心收缩力 心收缩力↓ ①心肌Ca2+↓→心收缩力↓; 血管平滑肌Ca ↓→血管扩张 心负荷↓ 血管扩张→ ②血管平滑肌Ca2+↓→血管扩张→心负荷↓。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概述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的常见症状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 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其发作典型的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紧缩或压榨性 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方, 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方,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 上肢。 上肢。
【注意事项】
1 疗效取决于剂量,个体差异大,量从小剂量开始 疗效取决于剂量,个体差异大, 2 久用停药,应逐渐减量,避免加剧心绞痛,引起心 久用停药,应逐渐减量,避免加剧心绞痛, 肌梗塞或突然死亡 3 禁用于血脂异常患者,不用于伴有哮喘或心衰患者 禁用于血脂异常患者, 。
普萘洛尔和硝酸甘油联合有协同作用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药理学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PPT课件 抗心绞痛药
改善缺血区血供
- 阻断β-R→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舒张→血 流流向缺血区→↑缺血区血供;心率↓、舒张期延长,利 于冠脉灌注和流向内膜缺血区;↑缺血区侧支循环,↑血 供
改善心肌代谢:↓FFA,↑糖代谢,耗氧↓ 增加组织供氧: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除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
心绞痛综合症的病理生理改变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有创)
-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冠脉支架
药物治疗(无创)
病例 患者姚某某,女,79岁,以“阵发性胸痛10天,再发加重3 小时”为主诉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 180/110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未规律监测血压;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后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IⅡ级(KILLIP分级) 2.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
稳定性心绞痛:尤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慎用 变异型心绞痛:忌用,因-R阻断-R相对占优势
易致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症状
心肌梗塞:亦有效,但心肌收缩力,慎用。 注意:有效量个体差异较大,应从小量开始;久用停药
时,会加剧心绞痛的发作或心梗,应逐渐减量。
禁用: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功能不全者、哮喘/慢阻肺、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扩张全身血管 阻断β-受体
回心血量↓
回心血量
室壁张力↓
室壁张力
扩冠脉,阻力↓ 冠脉阻力
心率

临床药理学PPT抗心绞痛药课件

临床药理学PPT抗心绞痛药课件
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一个月以上
冠脉粥样硬化→冠脉狭窄,心肌耗氧量 突然↑时诱发 不稳定性心绞痛
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梗之间
原因: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脉痉挛
变异性心绞痛
冠脉痉挛诱发,与心肌耗氧量无关; ECG有ST-段抬高
抗心绞痛药作用机制
① 舒张血管、↓心率、↓左室舒张末压 →↓耗氧
② 舒张冠脉,促进侧支循环/血流重分 布→冠脉供血↑→↑供氧
3β受体阻断药和CCB合用:硝苯地平+心得安
表28-1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
作用
硝酸酯类
β受体
阻断药
心率
↑(反射性) ↓
左室舒张末容积 ↓

心肌收缩力 ↑(反射性) ↓
射血时间
缩短
延长
硝酸酯+β受 体阻断药

不变/降低 抑制/不变 不变
动脉压


↓↓
三、CCB的抗心绞痛作用
一、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药理作用】松弛平滑肌 1. 降低心肌耗氧量
舒张V 回心血量 前负荷→室壁张力→耗O2 舒张大A →左室后负荷和作功 →耗O2
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耗O2(缺点) 总耗氧↓
2.扩张冠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①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血管、输送血管和侧支血管
③ 促进脂代谢转化为糖代谢而改善心肌 代谢
④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Classification of Antianginal Drugs
1.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2.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3.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吡啶、维拉帕米、地
尔硫卓等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抗心绞痛药
血管平滑肌舒张
➢【临床应用】
1. 心绞痛 舌下含服适用于各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首选)。
2. 急性心肌梗死 缩小梗死范围 3. 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降低心脏负荷
4. 急性呼吸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舒张血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血管舒张反应 搏动性头痛、面红、眼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 压和晕厥、反射性心率过快(加重病情)
➢ 【临床常用药物】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 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变异型、稳定型、不稳定型有效
➢ 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
1.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尤其伴高血压者 2.对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3.缩小急性心梗的梗死面积 4.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
a.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 b.抵消:硝苯地平—反射性心动过速;
第三节 β受体阻断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吲哚洛尔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 阿替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β-R→心脏收缩力↓、心率↓、BP↓ 缺点:心力心室容积 (前负荷), 射血时间,心肌耗氧
➢【药理作用】
2、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
①收缩冠脉→缺血区与非缺血区血管张力差↑ ②心率↓→心外膜血流向心内膜 ③冠脉侧枝循环↑→缺血区血流量↑
主要内容小结
复习题
1. 抗心绞痛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举一个代表药物 并说明其作用机制
2. 简述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抗心绞痛的 作用基础
3. 简述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的机制及不利因素
注:① 不宜立位给药
② 不宜卧位给药 ③ 宜坐位和半卧位给药
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硝酸酯类是氧化剂,超大剂量时可将血红蛋白中

药理学课件之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课件之抗心绞痛药

6
[药理作用]松弛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
(1)扩张静脉、动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V>A)。
舒张V: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前负荷,心室壁肌张力降低。 舒张A: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后负荷。 舒张结果致血压下降,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肌 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加重病情。 (2)扩张冠脉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1.硝酸甘油通过舒张静、动脉,降低了心室内压和心室壁 张力,有利于血液由外膜流向内膜缺血区。 2.硝酸甘油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血管、输送血管及侧支血 管,易于血液从非缺血区流向缺血区。 舒张结果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11
[临床应用]
防治各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CHF等。
[不良反应]
面颈部潮红、搏动性头痛、直立性低血压等。
12
二、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抗心绞痛作用]
1.阻断心脏β1受体,减少心肌耗氧量 阻断β1-R 心肌收缩力、心率 耗氧量 2.增加心肌缺血区供血 (1)减慢心率 舒张期延长 心外膜血液流 向缺血的心内膜区 (2)增加缺血区侧支循环 缺血区血供增加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
1
缺血缺氧
2
心室壁张力 每分钟射血时 间 心肌收缩力
冠状动脉血 流量
供氧 耗氧
3
4
常用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阻滞药 其他
5
一、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
抗心绞痛最常用的药物,口服首过效应明显, 采用舌下含服。
7
8
(3)保护缺血的心肌组织 硝酸甘油释放NO,促进内源性的PGI2、降钙素基因相 关肽等物质的生成与释放,这些物质对心肌细胞均有直接 的保护作用。

2023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试题:抗心绞痛药

2023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试题:抗心绞痛药

2023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试题:抗心绞痛药1、变异型心绞痛可用下述哪种钙拮抗药治疗A.硝苯地平B.维拉帕米C.地尔硫D.尼莫地平E.A加B加C【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2、治疗心绞痛,以下哪一组药物组合较抱负A.萘心安和硝苯地平B.萘心安和维拉帕米C.萘心安和地尔硫D.维拉帕米和地尔硫E.以上各组均不抱负【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3、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主要机理是A.选择性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耗氧量B.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耗氧量C.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D.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血管,改善局部缺血E.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4、关于钙通道阻滞药,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不引起水、钠潴留B.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C.降低外周血管阻力D.可引起外周性水肿E.不能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室肥厚【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钙通道阻滞药不引起水钠潴留,而且仅硝苯地公平二氢吡啶类药使外周阻力下降的同时激活压力感受器介导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轻或中度的'反射性心率加快,而维拉帕米则不产生。

全部钙通道阻滞药单用对轻、中度高血压均同样有效,其作用与β受体阻断药及噻嗪类利尿药相当,是平安有效的抗高血压药。

并且,钙通道阻滞药还能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但其效果不如ACE抑制药。

【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5、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抗心绞痛的药理根据是A.作用机制不同产生协同作用B.消退反射性心率加快C.降低室壁肌张力D.缩短射血时间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6、为克服硝酸酯类耐受性,可实行的措旋不包括A.采纳最小剂量B.补充含巯基药物C.增加给药频率D.采纳间歇给药法E.加用膏托普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7、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不包括A.降低心肌耗氧量B.扩大心室容积C.增加缺血K血供D.延长冠脉灌流时间E.减慢心率,舒张期延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8、硝酸酯类药物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不包括A.扩张全身容量血管B.扩张心脏输送血管C.冠脉血流重新安排D.降低心肌耗氧量E.促进氧与血红蛋白分别【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9、硝苯地平对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受限的缘由是A.能增加心肌的耗氧量B.此类患者对本药汲取差C.可能导致心衰D.能促进血小板聚集E.能增加发作次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10、钙拮抗药对以下哪项疗效最好A.稳定型心绞痛B.不稳定型心绞痛C.变异型心绞痛D.混合型心绞痛E.心绞痛伴心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1、心绞痛应用萘心安后,消失以下哪种状况可望获得最好疗效A.心室容积明显增大者B.心率明品减慢者C.射血时间明显延长D.血压明显降低者E.心率减慢及收缩性减弱较明显者【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12、萘心安更适合用于A.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血脂异样者B.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者C.冠脉痉挛变异型心绞痛D.变异型心绞痛伴血脂异样者E.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脂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3、硝酸甘油连续应用消失耐受的缘由可能与以下何项关系大A.自身诱导肝药酶活性B.血管平滑肌内巯基被耗竭C.鸟苷酸环化酶对NO反应降低D.cGMP降解代偿性加速E.腺苷酸环化酶对N0反应性上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14、下述对硝酸异山梨酯介绍正确的选项是A.口服无效,应舌下含服B.作用较硝酸甘油强C.剂量范围个体差异小D.作用维持时间较硝酸甘油长E.不良反应较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15、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以下何项所致A.心输出量削减B.消化道刺激C.肝功能损害D.血管舒张E.低血钾【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16、对硝酸酯类药物适应证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主要用于稳定型心绞痛B.不宜用于变异型心绞痛C.不宜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D.不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E.对各型心绞痛均有效【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17、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应留意的是A.对急性大发作应用超大剂量B.为预防发作,可实行经皮肤不间断给药C.为削减不良反应,应避开与含巯基药物合用D.应限制用量,以免降压过度E.因可降低心输出量,伴心衰患者禁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8、目前认为硝酸甘油抗心绞痛作用机制是A.扩张容量血管,降低前负荷,明显扩张侧支血管,增加心外膜区血供B.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心脏阻力血管,增加缺血区血供C.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血供,增心内膜血供D.扩张冠状动脉,使冠脉流量削减E.促进氧与血红蛋白分别,增加心肌供氧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19、对硝酸甘油药理作用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舒张小动脉较小静脉强B.对较大的冠状动脉有明显扩张作用C.有较强松弛毛细血管括约肌作用D.治疗量可明显降低舒张压E.治疗量可削减无心衰心脏输出量,减慢心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20、硝酸酯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是A.降低心肌收缩力B.缩短射血时间C.增加冠脉流量D.松弛平滑肌E.降低心肌耗氧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心绞痛药-单元测试”学问点进行考核】21、不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的药物是A.硝酸甘油B.硝苯地平C.维拉帕米D.硝酸异山梨酯E.萘心安【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22、硝酸酯类药物作用机制是A.自发释放N0,激活腺苷酸环化酶B.自发释放N0,抑制鸟苷酸环化酶C.作用于受体,释放NO,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作用于受体,释放NO,抑制磷酸二酯酶E.与巯基反应,产生NO,激活鸟升酸环化酶【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23、硝酸甘油不扩张以下哪类血管A.小动脉B.小静脉C.冠状动脉的小阻力血管D.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E.冠状动脉的输送血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24、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和钙通道阻滞药治疗心绞痛均能A.减慢心率B.扩张冠状动脉C.缩当心室容积D.降低心肌耗氧量E.抑制心肌收缩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题考查抗心绞痛药物的药理作用。

临床药理学第21章抗心绞痛药

临床药理学第21章抗心绞痛药

药理作用
一.降低心肌耗氧量。 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三.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心
室顺应性。 四.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 。
临床应用
可迅速缓解心绞痛,适用于各种类型心绞痛的治疗。 既可用于缓解急性发作,又可在发作前用药预防发作。 对稳定型心绞痛为首选药。
击 此 处 添 加 小 标 题
-
20~30min t1/2 2~4min
10%~20%
故口 常服 用生
舌物 单
下利 击
给用 此
药度 。低

处 添 加




为油数硝
疗分酸
效钟甘
持即油 单
续可和 击
。 达硝 此
有酸 效异 浓山 度梨
处 添 加
,。酯 硝含
小 标
酸服 题
甘后
与酸高机硝
葡代的硝酸
糖谢二酸甘
202X
第21章 抗心 绞痛药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 阐述你的观点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 机制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心绞痛及其分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硝酸酯类 钙通道阻滞药
项目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项目概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项目概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心绞痛及其分型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变异型心绞痛 (prinzmetal’s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
抗心绞痛作用及机制
1.降低心肌耗氧量
一.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二.松弛血管平滑肌,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减轻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酯类药代动力学特点比较
药物
给药方法
硝酸甘油
舌下 口服 气雾吸入 贴片
硝酸异山梨酯
舌下 口服
单硝酸异山梨酯 口服
一次用量 (mg)
0.3~0.6 2.5
0.4~0.8 10~20
5~10 10
20
起效时间 (分)
1~2 30 2~5 30~60
15~30 15~30
45~60
持续时间 (小时)
20~30分 8 10~30分 > 24
2~4 2~4
8~10
药理作用
• 硝酸酯类的基本作用是松弛平滑肌。 • 硝酸酯类是一氧化氮(NO)供体,在平滑肌细胞内经
谷胱甘肽转移酶的催化释放出NO。NO的受体是可溶性 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中心的Fe2+,二者结合后可激活鸟 苷酸环化酶(GC),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cGMP的含量, 进而激活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c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减少细胞内Ca2+释放和外Ca2+内流, 细胞内Ca2+减少使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而松弛血管 平滑肌。
硝酸酯类(nitrate esters)
• 体内过程 •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于10%~20%,故常用舌下给药。
• 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含服后数分钟即可达有效浓 度。硝酸甘油疗效持续20~30min,t1/2为2~4min。
• 硝酸甘油在肝内经谷胱甘肽-有机硝酸酯还原酶还原 成水溶性较高的二硝酸代谢物,少量为一硝酸代谢物 及无机亚硝酸盐,最后与葡糖醛酸结合由肾脏排出。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使心绞痛患者心绞痛 发作次数减少、改善缺血性心电图、增加患者 运动耐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区代谢,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现已作为一线防治心绞痛 的药物。
抗心绞痛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的稳定型 心绞痛,可使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缩短心 肌缺血持续时间,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 量,对伴有心律失常及高血压者尤为适用。
心肌心绞痛
决定心肌供氧及耗氧的因素
• 供氧: 耗氧:
动、静脉氧分压差 冠状动脉血流量 心室壁肌张力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影响心肌供氧和耗氧的主要因素及药物的作用
影响因素 供氧 氧的摄取率 冠脉血流量 耗氧 心室壁张力
心率 心肌收缩力
药物作用
扩张冠脉,增加供血 扩张外周血管,↓心脏负荷
• 可用于心衰和急性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的治 疗。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急性不良反应 由其血管舒张作用所引起, 如暂时性面颊部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眼内 压升高等。大剂量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 2.耐受性。
药物相互作用
• 硝酸酯类使抗高血压药的降血压作用显著增强; 阿司匹林引起硝酸甘油血药浓度升高;硝酸甘 油可减弱肝素的抗凝血作用。由于硝酸酯类耐 受性的产生与体内巯基的消耗有关,而乙酰半 胱氨酸为巯基供体,可减少硝酸酯类的耐受性 而提高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
• 西咪替丁提高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的生物利用 度,维拉帕米增强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断药的 负性肌力作用和对房室结的抑制作用,吲哚美 辛和阿司匹林减弱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作用。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 钙通道阻滞药通过阻滞Ca2+通道,抑制Ca2+内 流而产生抗心绞痛作用。
抗心绞痛作用及机制
患者。对稳定型心绞痛也有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能促进侧支循环,缩小梗死区范围。 • 维拉帕米:对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 地尔硫 : 对变异型、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都 可应用 。
谢 谢!
药理作用
1.降低心肌耗氧量。 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3.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内膜供血,改善左心 室顺应性。 4.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 。
临床应用
• 可迅速缓解心绞痛,适用于各种类型心绞痛的 治疗。既可用于缓解急性发作,又可在发作前 用药预防发作。对稳定型心绞痛为首选药。
1.降低心肌耗氧量 (1)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
氧。 (2)松弛血管平滑肌,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
降,减轻心脏负荷,从而使心肌耗氧减少。 (3)拮抗交感神经活性。
抗心绞痛作用及机制
2.舒张冠状血管。 3.保护缺血心肌细胞。 4.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应用
• 常用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等。 • 硝苯地平: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适用伴高血压
抑制心脏,减慢心率 减弱心肌收缩力
抗心绞痛药的基本作用
1.增加供氧:舒张冠状动脉,解除痉挛,促进侧支 循环形成。
2.降低耗氧:舒张动、静脉,↓心脏负荷, ↓室壁张力;↓心率;↓心收缩力。
3.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
第一节 硝酸酯类
•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