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第9课拜占庭帝国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示范教学设计【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统编)】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示范教学设计【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f3bd7a42fad6195f312ba6ac.png)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组成《罗马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目标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2.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地图:《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教师: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还延续了上千年,它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设计意图)使用地图展示罗马帝国的分裂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罗马帝国分裂的过程,另一方面地图展示东、西罗马帝国,直接引出东罗马帝国,承上启下。
【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的概况展示地图:《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教师: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曾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且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
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单元导学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单元导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be1ae0975f46527d3e164.png)
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单元导学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建立、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拜占庭帝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查理·马特改革使西欧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当时的西欧盛行封闭保守的封建庄园经济,为了获取更广泛的支持,基督教开始被定为西欧各国的国教,基督教开始迅速传播,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也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随着逃离封建庄园的农奴和商人的聚集,城市经济开始兴起,并严重冲击了封建的庄园经济。
同时,城市的兴起也推动了新兴大学的兴起。
而拜占庭帝国在罗马帝国分裂后,避免了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命运,反而继续存在了千年之久,最终在1453年灭亡,但其制定的《查士丁尼法典》及其文化对欧洲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单元目标1.知道查理·马特改革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基督教的发展和教会的统治。
2.了解封建庄园经济;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3.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庄园经济发展;西欧城市的兴起;基督教会的统治;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基督教统治的影响;西欧城市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
单元线索单元学科术语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兰克王国的宫相通过改革,形成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封建主等级,开始确立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并逐渐成为西欧普遍的社会制度。
2.封建庄园: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3.基督教: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创立,其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4世纪末,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
4.《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订的一部大型法律典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但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第9课 拜占庭帝国教案 川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 第9课 拜占庭帝国教案 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8d229381c758f5f61f67d4.png)
C.启蒙运动D.社会主义运动
教材
图片
分析
1.查士丁尼大帝像: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政治、经济、文化出现全面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他还组织法学家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2.索菲亚大教堂: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其新颖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板块三 拜占庭文化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分组讨论议一议:拜占庭文化怎样体现了融汇东西的鲜明特征?
答案:拜占庭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渗透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吸取了古代东方文化的营养,形成了融汇东西的拜占庭文化。
2.拜占庭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历史作用各是什么?
答案:历史贡献: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的文化中心,拜占庭文化典雅多彩,内容丰富,文学、史学、建筑、艺术成就辉煌。
史料
积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教学
反思
结束语:拜占庭帝国纵贯古今、融汇东西的独特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对促进东西文化文明的交流和东欧的文明开化,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板书
设计
拜占庭帝国
当堂
达标
1.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城市林立,商贸兴旺、文化昌盛,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他”指的是(D)
板块二 《查士丁尼丁尼法典》是怎样一部法律典籍?
答案:《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这部法典不但是对罗马法的总结,而且成为后来欧洲国家立法的基础。
过渡语:《查士丁尼法典》不仅奠定了欧洲立法的基础,其文化也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民法典》D.《唐律疏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8a20250e2524de4187e4b.png)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答案: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过渡:拜占庭帝国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横跨欧亚非三洲,国内外贸易发达,在蛮族入侵大动荡时,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拜占庭帝国的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查士丁尼大帝。
(3)简介查士丁尼一世(4)过渡:查士丁尼辛苦征战20多年,最后令他流传于世的却是他在位期间组织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5)思考:找出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者、目的、组成、组要内容。
4.学习第二部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看书梳理拜占庭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答案:外族入侵: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十字军东征: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扩大罗马教会在东方的势力范围,攻打拜占庭帝国。
看视频《十字军东征》。
(2)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千年帝都,君士坦丁堡,曾经的中世纪欧洲第一城,在奥斯曼土耳其人75厘米的巨炮陷落了,与之一同灭亡的是这个4世纪到14世纪的帝国,从此不复存在了,君士坦学生找书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后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利用视频资料理解知识点---十字军东征。
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一个时代结束了。
(3)问题思考:在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廷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廷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和启示。
答案:外族的入侵;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十字军的征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等。
启示:开放促使文明繁荣富强;保守封闭致使文明衰落。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拜占庭帝国 教案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拜占庭帝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f98d8a32d7375a51780a9.png)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拜占庭帝国教案板书设计拜占庭帝国当堂达标1.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城市林立,商贸兴旺、文化昌盛,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
“他”指的是( D )A.恺撒B.屋大维C.查理大帝D.查士丁尼2.东罗马帝国衰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穷兵黩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B.奥斯曼土耳其是新兴的发达国家,实力强大C.东罗马帝国封闭保守D.奥斯曼土耳其军队骁勇善战,武器先进3.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巩固君主专制和帝国的统治秩序,他组织法学家编纂的法典是( B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民法典》D.《唐律疏议》4.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其新颖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这指的是( A ) A.索菲亚大教堂 B.巴黎圣母院 C.牛津大学 D.罗马斗兽场5.拜占庭文化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演进,对东欧的文明开化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后来的意大利哪一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B )A.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社会主义运动教材图片分析1.查士丁尼大帝像: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政治、经济、文化出现全面繁荣。
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
他还组织法学家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2.索菲亚大教堂: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其新颖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史料积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教学反思。
3.10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3.10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5a955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3.png)
5.学习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等方式,深入理解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知识。思考题:请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等话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安排学生进行历史情景模拟,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和分析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原因,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提高课堂趣味性。
2.教学手段:
-法典中包含了基督教的教义和教规,对基督教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它整理和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成果,对欧洲的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①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概念
-拜占庭帝国的定义
-《查士丁尼法典》的起源和内容
②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研究网站:收录了关于《查士丁尼法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学生可以在此深入了解法典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典型例题讲解
七、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加深对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的理解。例题将涵盖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例题1:比较拜占庭帝国与古罗马帝国的异同。
3.10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2866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e.png)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和法典的实际应用。
-如:拜占庭帝国与十字军东征的关系,查士丁尼法典中关于财产权、婚姻等具体案例。
2.教学手段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文化成就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内容。
-强调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拜占庭帝国或查士丁尼法典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拜占庭帝国史》
-《查士丁尼法典研究》
-《拜占庭与西罗马的比较研究》
-《拜占庭帝国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欧洲法律史上的查士丁尼法典》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拜占庭帝国的宗教政策,了解其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分析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冲突和交流,探讨其对双方文化、科技发展的影响。
-举例:查士丁尼时期的扩张与收缩、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2.教学难点
-拜占庭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异同比较: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两者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图表、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等方式,直观展示两者的异同。
-查士丁尼法典的深远影响:理解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需要较深的历史和法律知识背景。
核心素养目标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757e9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9.png)
九.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查士丁尼法典》选段,拜占庭帝国历史学者的著作,如普罗科比斯的《拜占庭帝国史》。
2. 教学难点
- 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及其内外因素。
- 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具体条款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
- 分析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
针对难点,通过图表、时间线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框架,深入探讨《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款内容,以及其在维护帝国稳定和促进文化融合中的作用。
通过拓展学习,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
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历史文献:《查士丁尼法典》原文选段,古罗马及拜占庭帝国历史学者的著作,如普罗科比斯的《拜占庭帝国史》。
- 图像资料:拜占庭帝国时期的艺术作品、建筑图片,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内部装饰和结构图。
3. 课后拓展: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拓展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加强对学生拓展学习过程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和拓展学习等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反馈,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5. 师生沟通:加强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成长。
八、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在课堂上,我将会设计一系列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我可以了解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第9课拜占庭帝国教案川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第9课拜占庭帝国教案川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f7076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e.png)
①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包括帝国的地理位置、建立时间、历史分期等。
②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如皇帝制、元老院、军区制等。
③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如东正教、拜占庭艺术、希腊罗马传统等。
④ 拜占庭帝国与其他文明的联系与差异:如与伊斯兰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交流与冲突等。
2. 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 采用生动的图片、图表等,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作品等,增强视觉冲击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1 讲授法:通过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等,使学生对拜占庭帝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拜占庭帝国与其他文明的联系与差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拜占庭帝国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书籍推荐:
- 《拜占庭帝国史纲》,作者:陈志强
- 《拜占庭艺术与文化》,作者:菲利普·李·拉尔夫
- 《拜占庭政治制度研究》,作者:张志刚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拜占庭帝国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其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和差异等方面感到困惑。他们可能会在理解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遇到挑战。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及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等方面感到困惑。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43a55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6.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其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繁荣一时。
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为了稳固帝国的法律体系,编纂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代欧洲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认识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典型事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图片展示法: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课件。
3.图片: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图片。
4.参考资料:关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引导学生关注拜占庭帝国的繁荣。
提问:你们对拜占庭帝国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操练(15分钟)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典型事件,如拜占庭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推荐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岳麓版
![推荐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案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994a4a8e9951e79a892723.png)
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地域范围、都城、文化成就及其灭亡的史实;阅读《查士丁尼法典》的部分内容,知道其法律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变迁史,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重要文献(《查士丁尼法典》)和主要人物查士丁尼)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史,意识到树立文明需要坚持开放交流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过程:在漫长的世界历史长河里,出现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其中不乏有震撼世界的大帝国,这些帝国领土辽阔,统治的民族众多,拥有传统的、强大的君主制体系,其中的政治、文化、经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本期节课带你来了解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其历史贡献。
讲授新课: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问题导引】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45到P46第一段小子部分,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录学习成果,整理作答。
自主学习目标1.拜占庭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是怎样的关系?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在哪儿?其地位如何?2.拜占庭帝国的繁盛期是哪一段时间?3.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4.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灭亡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展示团队精神风貌、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体验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
)【展示提升】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适度的点拨以完善答案。
1.拜占庭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是怎样的关系?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在哪儿?其地位如何?生:(1)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
(2)君士坦丁堡。
(3)君士坦丁堡是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7d6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f.png)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1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的产生都有重要影响;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及其影响难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和东罗马。
476年,西罗马灭亡。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经古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后所形成的东西两个罗马中的东罗马帝国,这个建都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的东罗马便是这里所说的拜占庭帝国。
地理范围: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材料一:君士坦丁堡处于中心位置,它的码头和港口几乎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所有贸易,使得东罗马帝国的国势如虎添翼……5世纪时,金币从西罗马国库中源源流出,流到了东罗马的商人、农民、皇帝和士兵口袋里。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市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516dfa811711cc7930b71671.png)
九年级学生通过七、八年级的精心培养,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地学习,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部分同学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
紧扣2022年版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史料、图片等创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感受历史的温度。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被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代”,盛极一时后,拜占庭几乎是在战争中或战争威胁中度过的。
1展示两幅图片
设计问题:比较图一和图二,你发现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教材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设计问题: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一,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的形成有何优势
重难点
重点
《查士丁尼法典》
难点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年6月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 九年级上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22年6月版
(3)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5月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北魏如如公主墓穴出土的两枚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欣赏金币并介绍金币相关信息。
创设氛围,引发思考,培养证据意识。
一、追溯帝国延续之谜
讲述罗马帝国的分裂情况。
展示4世纪末的拜占庭帝国版图。
结合教材47页,独立思考: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延续下来并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dc6f2189eb172dec63b7d8.png)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新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了解«罗马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培育先生发现效果、剖析资料、综合探求的才干。
知道拜占庭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历时一千多年,其文明在世界上发生过严重影响。
【进程与方法】经过地图,了解拜占庭帝国经济开展的有利天文条件。
经过阅读资料,了解«查士丁尼法典»为什么对东方法治树立发生了庞大影响。
讨论拜占庭帝国兴起的缘由和历史启示,从中总结出文明开展的阅历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罗马帝国消亡之后,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又存在了一千多年,成为跨越现代、与其他中世纪新兴国度并行开展的一大文明。
拜占庭文明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融合性。
经过本课学习,使先生看法到,人类文明的开展是多元的,在多元的文明社会里,我们既要学会鉴别外来文明效果的精髓与糟粕,又要有容纳和宽容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髓,以丰厚中华文明的外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罗马民法大全»。
【教学难点】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位置。
◇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幅6世纪意大利拉文纳圣维塔尔教堂的镶嵌画。
镶嵌画由小块黑色大理石或黑色玻璃拼嵌而成,颜色鲜明绚烂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
画中手持圣饼盘、头上有光环的人是查士丁尼,其左那么为主教,身后是穿白色长袍的5位大臣和卫兵。
画中人物全正面出现,高傲呆板,面孔带有一种自豪的漠然,大大的眼睛注视着众人,收回催眠般的光芒。
作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查士丁尼头上所带的光环,不只说明其权利来自上帝,同时还是教权和皇权在拜占庭帝国混杂的意味。
你知道这幅镶嵌画的主角查士丁尼是谁吗?他有什么严重功劳?拜占庭帝国又是如何走向兴起的?明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二、新课讲授(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教员引导: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于476年消亡,而东罗马帝国那么继续存在了一千多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拜占庭帝国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拜占庭帝
商贸兴旺
和原因是什么
其文化也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让
筑、艺术成就辉煌。
作用
的文明开化也起了积
拜占庭帝国
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城市林立
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
“他”指的是(
B.屋大维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衰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奥斯曼土耳其军队骁勇善战
其新颖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
这指的是
首都君士坦丁堡因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人间天堂。
他还组织法学家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
其新颖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