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889e1f121dd36a32d82af.png)
2020/10/12
2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 这个地方。
管3
西门豹到了那里,看 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就找了位老大爷,问他是 怎么回事。
了解到的情况 河伯娶媳妇闹的 巫婆、官绅
新娘哪儿来的 了解受害人 没钱的人家
漳河发过大水吗 了解效果
没发大水倒闹旱灾
2020/10/12
7
2020/10/12
8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0/10/12
4
2020/10/12
5
西门豹先叫卫士把巫婆投进 河里;等了一会儿,他又叫卫 士把官绅头子投进河里;接着, 他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又要叫 卫士把官绅们扔进河里;过了 一会儿,他才让官绅们回去。
2020/10/12
6
默读课文,填表
问什么
为什么问
这是怎么回事 了解真相 这话是谁说的 了解主谋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门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西门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5804a6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9.png)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是运⽤语⾔规律与特定语⾔词汇所形成的书⾯的或⼝语的⾔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西门豹》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西门豹》原⽂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
西门豹到了那个地⽅,看到⽥地荒芜,⼈烟稀少,就找了位⽼⼤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何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把⽥地全淹了。
”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爷说:“巫婆说的。
地⽅上的官绅每年出⾯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百姓出钱。
每闹⼀次,他们要收⼏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三⼗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来的?” ⽼⼤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孩⼦,巫婆就带着⼈到哪家去选。
有钱的⼈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孩⼉被他们拉⾛。
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条苇席,把⼥孩⼉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漂去。
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就连⼥孩⼉⼀起沉下去了。
有⼥孩⼉的⼈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越来越少,这地⽅也越来越穷。
”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没有呢?” ⽼⼤爷说:“没有发过。
倒是夏天⾬⽔少,年年闹旱灾。
”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
西门豹带着卫⼠,真的来了。
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
那巫婆已经七⼗多岁了,背后跟着⼗来个穿着绸褂的⼥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看,⼥孩⼉满脸泪⽔。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烦你去跟河伯说⼀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天就送去。
《西门豹》说课稿
![《西门豹》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431d6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6.png)
《西门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门豹》。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西门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和谋略,赞扬了他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历史故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究未知,但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西门豹的智慧和谋略,学习他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体会他的智慧和谋略。
2、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做法的妙处,感受他一心为民的品质。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人物的情感。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门豹》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西门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54db1e6edb6f1aff001f76.png)
揭穿了巫婆神怪的种种骗局以后,西门豹就请 来魏国的能工巧匠一起察看漳水地形,进行规划设 计,在 20 里的漳河段上建筑了 12 道低溢流堰,每 堰上游都开一个引水口,设闸门控制。每口开凿一 条渠道,共 12 条渠道,使境内农田都能得到灌溉。 这就是著名的“引漳十二渠”,为我国最早的多首制
大型引水渠系。
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2、居住的人少,十分荒凉。 ( 田地荒芜) ( 人烟稀少)
3、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提心吊胆)
4、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面如土色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 时期,( 西门豹 )治理( 邺 )这个地方, 运用了( 将计就计)的方法,破除了(迷信), 惩治了( 恶人 ),教育了(老百姓 ),率领 老百姓开凿水渠,从此这儿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通过这件事,赞扬了西门豹( 尊重科学 )、 (破除迷信)的好品质。同时可以看出西门豹 具有非凡的( 智慧 )和(管理)才能,也教 育了人们要崇尚( 科学 )、不信( 鬼神 )。
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 说一声,说我 要选个漂亮的,
过几天就送去。 ”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 大水。
讨论:
作为当时邺的地方官,西门豹要除掉巫婆,救
出新娘轻而易举,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大费周章呢?
你觉得西门豹这样惩治官绅的方法妙在哪里?
西门豹管理邺地,具体做了三件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惩治巫婆,破除迷信。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西门豹》词语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西门豹》词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595c16b647d27284b735164.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西门豹》词语
解释
管理:1、负责某项工作使它顺利进行。
2、保管和料理。
照管并约束。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漳河:水名,发源于山西,流入卫河。
邺:古代地名,在现在的河北临漳。
荒芜:因为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媳妇:1、妻子。
2、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巫婆:女巫,以装神弄鬼,搞迷信活动为业的女人。
官绅:官员和绅士,课文中指在地方上有官位、有势力的人。
出面: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
硬逼:强硬地逼迫。
眼睁睁: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
课文中指老百姓眼看着女孩儿被拉走却没有办法救她。
苇席:用芦苇纺织的席子。
绸褂:用丝绸做的中式短上衣。
扑腾:1、游泳时用脚打水。
2、跳动。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指巫婆在水中挣扎。
催一催: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其惊恐。
磕头:旧时的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近地或着地。
求饶:请求饶恕。
开凿:挖掘
渠道:1、在河湖或水库等的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引水或排灌。
途径。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收成:庄稼、蔬菜、果品等收获的成绩。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西门豹故事两则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西门豹故事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9f04e6ddfab069dc50220194.png)
西门豹改脾气
西门豹年青时,为人刚正不阿,但脾气很暴躁,因此不受人待见。
他决心改掉这个脾气暴躁的毛病。
他把一块软皮子挂在腰间,只要遇上他想发火的事,他就摸一下腰间的软皮子,劝告自己注意说话的分寸,要冷静处理事情。
久而久之,西门豹变得办事果敢机智,周围的人对他赞不绝口。
这件事传到魏文侯那里,魏文侯很欣赏西门豹,就请他做官,为百姓造福。
西门豹辞官
西门豹初任县官的时候,为人正直,除暴安良,深得民心。
但他从不巴结魏文侯的亲信,被奸佞小人在魏文侯面前说他的坏话。
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作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罢了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
”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地后,不办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侯的亲信。
这一年,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
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
的官印。
今年我做得并不比以前好,只贿赂您的亲信,您却对我称赞。
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
”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
魏文侯幡然省悟,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
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
西门豹被魏文侯的真诚感动,接过官印继续做官。
三年级下语文课件-30西门豹-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课件-30西门豹-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65f87e280912a216147929b7.png)
西门豹——战国时邺令。 复姓西门,名豹。是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 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 无神论者。他在发展农业生 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 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 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 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 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 以为祭祀。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 文内容。(难点)
的原因有那些?
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 因有两个: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 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 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 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第三次先学后教 故事高潮 严惩首犯 为民除害
• 分角色读课文10---15自然段思考 •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 • 和官绅的? •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 • 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 • 去参加河伯的婚礼呢?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 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 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 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 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 检测三 • 西门豹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将 新娘不漂亮 计就计”,借口说 _______________,把巫婆和官绅 扔进了漳河 头子 _______________。同时也给 了其他官绅一个警告: 不要再借迷信骗钱害人 。同时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百姓明白: 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uǎn lǐ tián dì ( ) ( ) ( lǎo bǎi xìnɡ ( tú di ( qú dào ( hàn zāi ) ( pū ( ténɡ ) ( rén yān xī shǎo ) yínɡ jiē ) ( tí xīn diào dǎn ) )
人教版小学语文《西门豹》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西门豹》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3239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1.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西门豹》课文原文及赏析《西门豹》课文原文: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西门豹的官员。
他被派到邺县去治理。
那时候,邺县的百姓生活困苦,田地荒芜,人口稀少。
原来这里有条河叫漳河,河水泛滥,常常淹没农田和房屋。
当地的巫婆和乡绅却说这是河神发怒,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扔进河里做“河神新娘”,以此来平息河神的怒气。
西门豹来到邺县后,了解了这个情况,决定要改变这种愚昧的做法。
到了祭祀河神的日子,他亲自参加了祭祀仪式。
当巫婆要把那个年轻的姑娘扔进河里时,西门豹说:“等一下,让我先看看这个姑娘是否合适做河神的新娘。
”他看了一会儿,然后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够漂亮,恐怕河神不会满意。
你去告诉河神,我再选一个更漂亮的姑娘送来。
”于是,西门豹命令手下把巫婆扔进了河里。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乡绅:“巫婆怎么这么久还没回来?是不是河神对巫婆不满意?”接着,他又命令手下把几个乡绅也扔进了河里。
等到巫婆和乡绅都被扔进河里后,西门豹对百姓说:“看,河神并没有娶新娘,也没有发怒。
这些都是巫婆和乡绅为了欺骗你们编造的谎言。
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做这种愚蠢的事情了。
”从此,西门豹带领百姓开凿河道,引水灌溉农田,邺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西门豹》课文赏析:《西门豹》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官员西门豹在邺县治理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气。
首先,西门豹能够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这体现了他的亲民和务实精神。
他没有盲目接受当地的迷信习俗,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漳河的泛滥。
其次,西门豹用巧妙的方式揭穿了巫婆和乡绅的骗局,打击了封建迷信,教育了百姓。
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河神娶新娘的说法是虚假的,使百姓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被欺骗。
最后,西门豹采取实际措施,领导百姓开凿河道,引水灌溉农田,使邺县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这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实干精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试卷)30《西门豹》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教案+单元试卷)30《西门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ac7d87f121dd36a32d82c4.png)
30《西门豹》[教材简析]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娶、逼”等 7 个生字,会写“淹、官”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西门豹”。
(教师板书课题)西门为复姓,名豹。
2.对于西门豹这个人,你想了解些什么呢?(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了解人物入手,拓展思路,进入阅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准确地认读生字词。
(1)同桌合作读一读,有困难的地方互相帮助。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集体正音。
(3)用生字组词。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巩固生字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在检查学生的朗读时,把课文中出现的人名列在黑板上。
河伯巫婆官绅卫士教师:关于这些人物,你们了解多少呢?(学生结合课文的朗读理解。
)河伯:巫婆和官绅捏造出来用来骗人钱财的漳河里的神。
巫婆:装神弄鬼骗钱的老女人官绅: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https://img.taocdn.com/s3/m/e594465f67ec102de3bd8937.png)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漂亮) 失望———(满意)
2.“这个姑娘不漂亮”只是西门豹的借口, 这样既可以_挽__救__“__新__娘__”_,又可以惩__罚__巫__ _婆_,真是一举两得。这句话表明西门豹是 一个_机__智_的人。
三、拓展阅读。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 日勤勉,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 过他对魏文侯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
西门豹说_催__巫__婆__是假,_惩__治__官__绅__ 才是真。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 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 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讨论: 你觉得西门豹这样惩治官绅的方法妙在哪
里?作为当时邺的地方官,西门豹要除掉巫婆, 救出新娘轻而易举,为什么他要去参加河伯的 婚礼呢?
状元成才路
睁(睁眼 ) 状元成才路 挣(挣钱)
淹(淹没) 掩(掩盖)
官(官员) 管(管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二、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 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 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 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 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 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河伯 娶媳妇。 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 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的穷人家 受害最深,纷纷外逃。 4.漳河从来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西门豹破 除迷信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画出相关 的语句,读一读。
qǔ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西门豹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西门豹生字](https://img.taocdn.com/s3/m/f1efc09c561252d380eb6ef9.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西门豹》课文生字1 【淹】读音:淹[yān]巧记:水(氵)“大”可发“电”。
字义:①浸没②广③皮肤被汗液浸渍组词:①淹没②淹博造字:形声法造句:河里涨水,把小桥淹没了。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的“大”要写得扁一些。
字歌:有人称俺田被水淹月下腌菜用手遮掩2 【官】读音:官[guān]巧记:宝盖(宀)下头两口相连。
字义: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级别以上的公职人员组词:官员官职军官官兵造字:会意法造句:他是一位公正廉洁的官员。
笔顺:“宀”略宽,罩住下部。
字歌:做个好官作风清廉善于管理勇于争先3 【逼】读音:逼[bī]巧记:“一”“口”“田”,不得不走(辶)路。
字义:①强迫,威胁②切近,接近组词:①逼迫威逼逼上梁山咄咄逼人②逼近逼真造字:形声法造句:在环境的逼迫下,他开始变得勤奋了。
笔顺:“辶”的平捺宜舒展,以托住被包部分。
字歌:宝盖头财富多慢慢走不逼迫4 【姓】读音:姓[xìng]巧记:“女”“生”。
字义:表明家族系统的字组词:贵姓姓氏姓名百家姓平头百姓隐姓埋名姓甚名谁更名改姓造字:形声法造句:小明已经能熟练地背诵中国的《百家姓》了。
笔顺:左窄右宽。
“女”的撇点撇长点短,末笔右缩。
字歌:男旁外甥乐女旁姓名多牛旁称牲口心旁好性格5 【睁】读音:睁[zhēng]巧记:观看(目)战(争)。
字义:张开眼睛组词:睁眼眼睁睁睁眼瞎目睁口呆愣眼巴睁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她上当。
笔顺:左窄右宽。
“亅”先向右弯,再向左提笔出钩。
字族:弟弟和我放风筝争先恐后拉线绳风筝突然挣断线睁大双眼好心疼6 【旱】读音:旱[hàn]巧记:太阳(日)把大地烤(干)。
字义:①长时间不下雨,缺雨,跟“涝”相对②陆地,没有水的组词:①旱情干旱抗旱②旱田旱路造字:形声法造句:由于连日降雨,旱情已得到缓解。
笔顺:上窄下宽。
“干”上横短下横长,悬针竖居中。
字歌:日晒田地旱出汗水珠现走路快追赶用木做旗杆7 【徒】读音:徒[tú]巧记:二人(彳)一块儿“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30、西门豹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30、西门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32564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8.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30、西门豹教学设计30西门豹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教授: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
二、能力培育:培育学生默读能力、明白得能力、朗诵能力、复述能力。
3、思想教育:明白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名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惩处元凶、教育百姓的通过。
教学难点:明白得西门豹什么缘故要将计就计。
教学预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感知复姓一、谈话:我姓吕,名洋洪,你情愿向大伙儿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吗?二、发觉:你发觉适才介绍的名字姓都是几个字的?(单姓)可是中国人还有姓两个字的叫复姓,今天咱们就来熟悉如此一个人物。
3、揭题(出示课件):西门豹4、争议:你还明白别的复姓吗?(上官、司马、柳佳……)姓西门的你还明白有谁(西门庆──是个坏蛋,后来叫武松给杀了)五、延伸:今天咱们学习的西门豹可是战国时期一个深受百姓尊重和爱戴的地址官。
(怀着崇拜的心情读课题)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一、检查词语预习:(出示课件)(自读、指名读、齐读)荒芜巫婆官绅磕头告饶苇席绸褂跪下提心吊胆开凿娶媳妇浇灌面如土色引语:课前读过课文没有?读过几遍了,还想读吗?二、尝试读通课文:引语:大伙儿念书的干劲很高,也十分珍爱学习的机遇,又读了一遍,对课文有印象了吗?3、交流汇报,引导归纳:西门豹去了邺那个地址他做了几件事?(出示课件)摸清内幕──查因、摸底。
为民除害──惩恶(预──把巫婆和官绅投进了漳河──他们都是坏蛋,凶恶不凶恶,按如此的思路想下去能够说惩什么?)兴修水利──治水三、细读课文,激发情感引语:又读了一遍还想读吗?一、各自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可朗诵带表情,可与他人共读,可碰到好句多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二、引导学生畅谈阅读感受:⑴读了两遍课文,你内心深处激起了哪些情感?产生了哪些感受?重点预案:(出示课件)痛快:你从哪些文句体会出来的?(出示课件:第十四自然段)(出示课件)“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告饶”别离是说官绅什么的?(心理、神态、动作)小结齐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3)](https://img.taocdn.com/s3/m/0de3b1d5f121dd36a22d8237.png)
田地荒芜: 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提心吊胆: 形容非常担心和害怕。
面如土色: 因为担惊受怕,脸上呈土黄色,
没有血色。
我理解
田地荒芜: 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 烟,是炊烟。文中是指居住
的人很少。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磕头求饶: 跪在地上,两手扶地,用头
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即含蓄地总结了上面的调查结果, 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门豹已想好了惩 治首恶分子的好办法。
请同学们读读第10至13自然段, 读完之后,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都扔 到河里去了。
请同学们分小组来朗读这几 个自然段。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 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 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 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 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 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 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官绅为什么提心吊胆?
官绅害怕把他们也丢进河里。
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西门豹这样做警戒了其他官绅。把巫婆和官绅头子 投进漳河是给其他官绅看,目的是要吓吓那些官绅们, 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
淹没
hàn
旱灾
ɡuì
下跪
ɡuān
官员
tú
徒弟
bī
xìnɡ
逼迫 老百姓
ténɡ cuī
扑腾 催促
qú
ɡuàn ɡài
渠道 灌 溉
zhēnɡ
眼睁睁
diào
提心吊胆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西门豹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西门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a9913f0508763230121215.png)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西门豹》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西门豹》知识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西门豹》课文知识点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划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课《西门豹》词句知识点【词】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以北。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人烟稀少──指居住的人很少。
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开凿──挖掘河道、隧道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句】1、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知道,老百姓长期受迷信思想的愚弄,不会相信他的解释,所以他要用事实揭穿巫婆和官绅的骗局,让人们认清他们的面目。
2、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这样说,是为把巫婆投到河中找借口。
西门豹的这个借口可以挽救新娘,也可惩罚巫婆,真是一举两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491e6552d380eb62946d9f.png)
《西门豹》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既是学习的个体,又是学习的伙伴,在小组中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伙伴分享,将个人的智慧融于集体的智慧中。
本节课我采用如下教法:1.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退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
2.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3.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的实景,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启发式教学方法。
5.媒体演示法。
引导学生运用“思──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在整堂课的设计上,我始终贯彻我们学校“学会参与”的思想,以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放时间与空间,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西门豹》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绅借口河伯娶媳妇欺骗老百姓,他将计就计,最后惩治了官绅和巫婆的事。
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课的特点,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重点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人烟稀少、眼睁睁、旱灾、提心吊胆、灌溉”等词语。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课件PPT课件PPT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课件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c977526529647d2628529f.png)
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河伯 巫婆 官绅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扑腾 磕头求饶 淌血 娶媳妇 闹旱灾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 这个地方。
管理前?管理后?怎么管理?
西门豹到了那里,看 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就找了位老大爷,问他是 怎么回事。
Hale Waihona Puke 西门豹先叫卫士把巫婆投进 河里;等了一会儿,他又叫卫 士把官绅头子投进河里;接着, 他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又要叫 卫士把官绅们扔进河里;过了 一会儿,他才让官绅们回去。
89.万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性、原则性;只要你遵守人生的游戏归则,坚守做人的原则;成功离你就越来越近。 61.积木搭起的房子看似很美,却会在不经意间轰然倒塌。 9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默读课文,填表
问什么
为什么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
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4.学习本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
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西门豹》
导语:“同学们,大家知道战国时期西门豹的故事么?知道西门豹是怎样一个人么?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这篇课文。
首先,大家看一下,关于西门豹的简介(多媒体出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确;把课后“我会认”中的字,以词语的形式划出来,并且读三遍;标出自然段;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识记字形;抽学生当小老师:易错提示,难写字指导;重点字全班书空写;教师指导书写:注意字的结构和所占位置,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把重点字写一遍,同桌评比,并指导。
识记生字,组两个词。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六要素总结)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⑵小组交流。
⑶班级汇报。
3.给课文分段,并且概括段意;
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情况
经过(第10~15自然段):惩治官绅巫婆,教育了百姓(破除迷信)。
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