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
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建筑设计·理论 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25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邱鲤鲤1,张锦鑫1,刘佳桐2,吴清锋2(1.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2.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总部经济拓展了城市经济发展方向,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路径。
总部经济得到发展,是厦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厦门“十四五”期间的主要战略。
在此背景下,结合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发展总部经济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提出厦门应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构建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与集群效应;找准自身定位,招大引强的同时注重扶持本地成长型企业;积极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政策;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致力于推进都市群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辐射能力。
从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公共政策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为厦门建设“两高两化”城市以及二线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总部经济;产业发展;发展对策;厦门[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31.28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eadquarters Economy in XiamenQiu Lili 1, Zhang Jinxin 1, Liu Jiatong 2, Wu Qingfeng 2(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c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Abstract: The headquarter economy expanded the direction of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a new path for the city’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 was the only way for Xiamen to transform into a high-quality city. It was also the main strategy of Xiame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Under this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 in Xiam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that needed to be s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Xiamen should foster its strengths and avoid its weaknesses, build strong industrial support, and form a good industrial ecology and cluster effect. Xiamen should find the right positioning of Xiamen, and attract large and strong enterprises, while focusing on supporting local growth enterprises. Xiamen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the policies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s. Xiamen should clarify its own functional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world city system, commit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radiation. Starting from the strengthening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public polic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Xiamen’s construction of a “two high and two modernization”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eadquarters economy in second-tier cities.Key words: headquarters econom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Xiamen1总部经济总部经济作为外部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产物,对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化。
总部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部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总部经济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大型企业集中的现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总部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总部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对策。
首先,总部经济的发展趋势是集聚化和规模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这也带动了总部经济的集聚化趋势。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倾向于将总部设立在一些全球性的大中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更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运营环境。
其次,总部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与创新化。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多元化的发展,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部经济的发展对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吸引更多的总部企业,城市需要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先进的科研机构等。
只有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入驻,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
第二,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总部经济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因此城市应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要尽力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第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城市需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
同时,要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
第四,加强企业服务和产业配套能力。
企业总部对服务的需求往往比较高,为吸引企业入驻,城市需要提供优质的企业服务,如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等服务。
此外,城市还需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第五,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设立总部,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如提供土地出让、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及成效

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及成效一、优化政策环境为了吸引总部企业入驻,地区政府应当优化政策环境,包括税收优惠、财政奖励、金融扶持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当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便利。
二、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提升服务水平除了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外,政府还应当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和培养人才,包括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人才培训、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等,吸引人才聚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六、产业协同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协同的支持。
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此外,政府还应当引导企业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和合作交流的平台。
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八、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总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总部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政府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方案

对于市场波动风险,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 险评估,选择稳定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 此外,建立灵活的财务机制,以便在市场变化时 迅速调整财务策略。
对于法律风险,应确保项目合法合规,避免涉及 法律纠纷。同时,与律师等专业人士保持沟通, 及时了解法律变化,为项目提供法律保障。
方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总部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土 地供应等政策衔接不够紧密, 制约了总部经济的发展。
缺乏专业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平 台,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存 在障碍。
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 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支 持,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
02
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和问题
当前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总部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带来了税收、就业等多重效益。
总部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总部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总部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起到了积极推 动作用。
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总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 区总部经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
关于促进总部经济 发展的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方案背景和目的 • 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解决方案:构建总部经济发展的生态系统 • 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 • 实施方案的时间表和预期成果 • 方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 结论和建议
01
方案背景和目的
总部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总部经济是指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以经济联系和专业化协作为纽带,以 各种形式聚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 。
如何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经济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地点集聚的总部机构,包括各种企业总部、金融机构总部以及其他各类服务机构。
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提高就业率和生活水平。
下面是一些建议,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角色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吸引和保留总部机构。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鼓励总部机构来到特定地区。
这些优惠可以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房地产税以及其他相关税费。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土地、办公场所等方面的优惠条件,降低总部机构的成本。
其次,政府可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支持,例如道路、交通设施、学校、医院等。
这些设施和服务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便利性,吸引人才和企业来到该地区。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和创新。
其次,优质的人才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关键。
总部机构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人才来推动其发展。
因此,吸引和培养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教育培训支持,例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培养和提升管理和专业技能。
此外,政府还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培养人才。
同时,政府可以鼓励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例如提供创新创业基金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来到该地区创新创业。
第三,拓展市场是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总部经济最大的优势之一是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将各种资源优势集中在一个地方,提供高效的服务和支持。
因此,总部机构应该将目光放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并积极拓展业务。
总部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商务洽谈等方式,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同时,总部机构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提高竞争力。
此外,总部机构还可以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树立自己的行业影响力和声誉。
第四,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关键。
总部机构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支持。
因此,政府可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条件一: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
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
条件二: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公司总部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加工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这能够使公司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条件三: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住处获取及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
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
条件四: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
城市决策层要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同时,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空间成本,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条件五: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
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发展总部经济的形成总部经济这种经济形态,实际上表现的是总部迁移的现象。
总部在企业内部,是相对于其生产部门而言;在企业外部则是相对于其子公司、分公司等而言的。
现象总是本质的外在反映,一种现象的产生,一定有它的原因。
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会剥离自己的生产基地而另选基地入驻?对于总部经济形成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作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比较全面的分析:(1)全球经济一体化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使跨国公司作用越来越大.跨国公司的投资,拉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融入全球经济。
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建议总部经济是指国家或地区以中央城市为核心,以总部企业为主导,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在现代经济竞争中,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多层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
首先,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减少管制和行政审批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总部经济企业的服务和支持,例如提供土地资源、人才培养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只有通过健全的政策体系,才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总部经济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政府可以提供奖学金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从事与总部经济相关的学科研究和实践,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政府还应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加入总部经济企业。
第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总部经济的本质是跨国和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总部企业进入领域,提高总部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鼓励总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的力度。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总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
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第五,促进城市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
作为总部经济的核心城市,城市发展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对于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应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行政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改善营商环境。
只有城市发展和改善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才能为总部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发展总部经济的调研报告

发展总部经济的调研报告标题:发展总部经济的调研报告引言:总部经济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通过吸引和培育总部企业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
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例如增加高端产业,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
本报告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的结论,对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可行建议进行总结。
一、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1. 创造就业机会:总部企业通常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吸引总部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增加和升级,促进城市经济动能提升。
3.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总部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他们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二、发展总部经济存在的问题1. 人才吸引和培养:总部经济需要大量高端人才,但往往当地缺乏相关专业人才,需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外地人才来满足需求。
2. 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3. 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总部经济对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的要求较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法律保护,以吸引和留住总部企业。
三、发展总部经济的可行建议1.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提供奖学金和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人才。
与此同时,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为外地人才提供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支持。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交通状况,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水平,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提供优惠政策和法律支持: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法律保障,在税收、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
4. 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政府应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需求调研和专业咨询,提供符合企业实际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结论:发展总部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总部经济的难点与对策

上高县发展总部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宜春市尚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李慧敏总部经济指某区域凭借特有的资源等优势,吸引企业落户或将总部布局在该区域,实现区域资源与企业价值链最优空间耦合,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模式通过总部和生产销售环节的空间分离;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产业拓展;在最短时间内促进区域经济迅速扩张,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上高正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挑战。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上高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本文通过理清我县发展总部经济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结合我公司2014年2个月的时间跟县里合作搞总部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谈我县2015年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力促我县总部经济做大做强。
县政府于2013年11月8日19次政府会议原则同意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的实施细则》,对鼓励外地企业落户上高明确了几条优惠政策。
但发展总部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框架,更需要政府服务体系的配合。
基础条件、商务设施、专业服务、开放程度的完善;职能部门服务指标的落实执行。
况且文件的社会开放意识不强,决策大气不足。
优惠政策相对于其他城市,已无竞争优势可言。
发展总部经济的难点,(一)对发展总部经济的认识不足。
总部经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企业在当地的税收效应,但其对当地的GDP总量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和内在功能却远远超出其本身存在。
有些人对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不深、了解不透、不敢涉足。
认为发展总部经济是大中型城市的“专利”,对总部经济在促进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
对发展总部经济存在诸多顾虑。
如此,必然会给我县发展总部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二)政策单一,缺乏系统性。
我县现已出台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只是一个总的政策,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并没有对应的办事便捷措施。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劣势探讨和对策

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劣势探讨和对策摘要:总部经济作为一种能够形成总部聚集效应、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并推动城市国际化的经济形态,成为越来越多大中城市的区域战略。
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中心城市,有着发展总部经济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诸如高层次人才欠缺、缺乏服务总部经济的支撑体系和面临周边城市的客观挑战等。
本文将对症下药,对泉州发展总部经济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泉州;总部经济;优劣分析;对策探讨一何谓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某区域内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从而形成总部集聚的一种经济形态。
发展总部经济可为企业带来多种效应,如:税收效应、就业效应、产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同时大批企业总部入驻,还能优化商务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动政府服务职能的转换,并加快城市国际化的发展。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仅在福建省内,就有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市明确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
二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一般而言,发展总部经济需要五个基本条件:一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公司总部以较低成本进行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二是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以便为总部物流人流提供便利;三是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和良好的异地沟通能力,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与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四是区域必须具有各种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多元文化的氛围;五是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本文接下来将对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较好的区位优势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的中心点,北接省会福州,南毗特区厦门,东望宝岛台湾,西接广大内陆腹地,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和福建省经济中心。
同时,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拥有绵长曲折海岸线近550公里,大小港湾14个,可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独特的侨台资源泉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藉地。
怎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怎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主要指的是企业总部在某个地区建立并运营一系列积极的管理和经济活动,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总部经济在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创新科技、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如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
这包括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总部企业提供统一的注册、审批、税务等便利流程;推动专业化的供应链配套体系建设,提供优质的物流、仓储、金融等基础服务;发展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如咨询公司、法律事务所等,为总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
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可以吸引更多的总部企业来此落户,从而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因此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同时,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
另一方面,要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此工作和创业。
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总部经济发展区域。
三、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保障。
为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攻关。
同时,也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更好地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增强总部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总部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形态,因此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广西梧州为例

一
2 6—
国 资 改 革 与 国 企 管 理
田新 元 促 进 总 部 经 济 发 展 的 思路 与 对 策— — 以广 西梧 I - H 为例
第 l 1 卷 第 3期
如 果 大量 企业 总部 进驻 梧 州 的中心 区域 万 秀 区、 蝶 山区、 长洲区, 其 整个 企业 的增 值税 、 所 得税 、 营 业
营 销 中心 和结 算 中心 等 , 同样 将对 梧 州经 济社 会 的发 展起 到 巨大 的促 进作 用 。 目前 , 梧 州正 面 临 资源节
约、 环 境 保护 和培 养 自主 创新 品牌 的重要任 务 , 发展 总部 经济 正是 把 企业 管理 、 营销、 研 发等 部 门集 中在
一
定 的空 间, 把 生产 加工基 地 安排在 自然 资源 、 营运 成 本相对 较低 的周 边地 区 , 从而形 成 合理 的价值 链分 工, 实现 企业 与 区域 资源 的最优 组合 。总部模 经济 式避 免 了在 中心 区域建 工厂搞 车 间, 不会有 超标 的噪音
促进 总部经 济发展 的思路 与对策
以广西 梧 州 为例
田新 元
( 中共梧 州市委 党校 , 广西 梧州 5 4 3 0 0 2 )
摘要 : . 6 - 部经济是指大量企业总部在某个区域集群布局 , 实现 不同区域 资源优化配置、 分工协作 的经济 形态。 它对促进 区域 的产业结构调整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 高城 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梧 州作为西江
服务机 构 也将 随之蓬 勃 发展 。
二 、梧 州市 发展 总部 经济 的优 势 与劣势 对 梧 州来 说 , 发展 总部 经 济既 是机 遇 , 又是 挑 战 。明确 发展 总部 经 济 的优势 和劣 势 , 有助 于政 府今 后
宁波市总部经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 别 界 定 基 本 条 件 和 要 求 ( 1 。 按 照 培 育 主 导 方 表 ) 向 ,将 优 势 总 部 企 业 划 分 为 传 统 优 势 民 营 本 土 总 部 、 开 放 型经 济 跨 境 经 营 总部 、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区域 总 部 、 战 现 代 服 务 业 高 端 总 部 四 种 形 态 。进 行 如 此 划 分 , 在 旨
围 包 括 世 界 5 0强 企 业 的 分 支 机 构 、 国 家 和 中 央 部 委 0
确 定 的 集 团 公 司 、 围 国 内 制 造 业 5 0强 企 业 、 围 国 入 0 入
内 服 务 业 5 0强 企 业 、 己 经 上 市 的 本 地 公 司 和 其 他 上 0 规 模 企 业 ( 规 模 企 业 指 注 册 资 金 不低 于 50 上 0 0万 元 、 年 销 售 额 不 低 于 3亿 元 , 纳 税 不 低 于. 0 0万 元 的 规 年 20 模 型 企 业 自体 地 企 业 ) 六 类 企 业 。 等
计监测体 系等方面仍有待我们进一步研 究和探讨 。
一
点 、强 化 引 导 、努 力 培 育 形 成 具 有 宁 波 特 色 的 总 部 经
宁波市总部经济存在问 题及对策研究
李 哲 胡 宇杰 王 来
总 部 经 济 特 指 在 人 类 创 新 特 质 的驱 动 和 联 结 下 ,
围 绕 企 业 和 区 域 两 大 维 度 , “ 部 一 制 造 基 地 ” “中 从 总 和
适 应 当 前 的 发 展 形 势 和 要 求 ,宁 波 把 总 部 企 业 的 内 涵 界 定 为 “ 本 市 注 册 并 依 法 开 展 经 营 活 动 、 一 定 在 对 区 域 内 的 控 股 企 业 或 分 支 机 构 行 使 管 理 和 服 务 职 能 的 企业 法 人 机 构 的 总和 ” 并 将 企业 法 人 机 构 按 不 同 发展 , 水 平 ,进 ~ 步 划 分 为 总 部 企 业 和 优 势 总 部 企 业 两 类 分 济 发 展 态 势 , 统 性 地推 进 总部 企业 扶 持 培 育 工 作 , 系 促 进 总 部经 济 加 快 形 成 规 模 集 聚 效 应 。 总 部 企 业 是 总 部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和 源 泉 。借 鉴 当
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国总部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
但与此同时,总部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浮现,制约着总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总部经济是指企业等经营实体将总部布局在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等战略资源高度密集的具有特定资源优势的区域中心或者中心城市,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营运成本较低和土地、能源、材料等常规资源密集的周边地区,最终通过公司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模式来实现价值链的合理分工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并带动经济效益成倍增长的一种新经济形式。
2003年,我国学者赵弘首次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年北京丰台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总部基地,首批有80家大型企业总部入驻。
随后,总部经济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
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
上海陆家嘴、浦东新区、徐家汇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成效显著。
上海在世博园B片区规划建设央企总部聚集区,预计注册资本将超过500亿元,年经营收入累计超过1.1万亿元。
与此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
根据《2008—2009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5个城市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
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分列2010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6名。
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推进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
企业总部通常从事决策、科研、营销、投资、物流等高端知识型劳动,占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所占区域面积单位小,产业贡献率大,它有利于破解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资源制约,同时促进人才、资本等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激发通讯、传媒、金融、会计、评估、法律、会展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带动住宅、交通、教育、商业服务等配套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区域经济新的发展引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怎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发挥区位优势以“总部经济”为引擎促进鲤城发展方式转型总部经济是指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总部或分支机构、中小企业入驻,将创意、决策、指挥等全局性战略范畴工作的关联环节聚集,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企业核心设置在中心区域,生产加工基地则分布于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
鲤城的环境容量和区位,适合发展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总部经济。
鲤城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总部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鲤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鲤城发展模式的转型。
一、现状和趋势目前,鲤城总部经济区(楼宇经济)主要集中在打锡街与九一街片区,包括原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天都广场、贤銮大厦、名都、邮政大楼等区域,引进中石化森美、泉州东大医药、中船第九设计院、中铁大桥勘察设计研究院、安利、广发证券、华福证券等以服务业为主的中小企业100多家。
仅鲤城区原行政服务中心引进入驻的总部企业年纳税额就超1.2亿元,加之周边入驻企业,年度纳税额近2亿元,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区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
与泉州金融街(丰泽街)一道,成为泉州最早的总部经济区。
鲤城滨江总部经济区于2011年1月12日挂牌出让以来,已有长沙泉州商会、南京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北京市泉州市区商会等异地商会组织分别竞得地块,带回数十家异地企业回家乡设立总部。
预计至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初步由商会引进入驻总部经济区的中小企业将达到60多家,将带动周边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发展总部经济成为鲤城把握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选择:(一)发展总部经济符合鲤城在海西建设中的功能诉求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海西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海西将成为国家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鲤城作为海峡西岸经济活跃的泉州中心城区,1300多年来,一直都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集,区内既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老城区,又有发展潜力巨大的江南新区。
沈阳发展总部经济对策研究

沈阳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摘要:总部经济一经提出,引起全国各大城市的研究及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积极参与发展总部经济。
本文通过分析沈阳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沈阳发展特色总部经济的思路及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人才资源、完善金融商务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等可行对策。
关键词:总部经济;优势产业;沈阳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总部经济实际上是一种首脑经济,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和城区,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企业集团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形成总部集群布局。
目前,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众多大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成为考量一个城市和城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时一个城市的总部经济对该城市的工业地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积极吸引国内以及东北亚地区大型企业总部,发展特色总部经济。
一、沈阳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在以其为中心的150公里范围内,形成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沈阳经济圈。
近年来,沈阳发展总部经济迅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能力持续上升。
(一)沈阳发展总部经济势头强劲。
其中沈河区在2007年被评为东北地区首家“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研究实践基地”,其总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带动税收贡献率不断提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授予铁西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称号。
在此背景下,铁西区迅速启动“铁西金谷”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基地项目。
(二)沈阳总部经济发展特色凸显。
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的重要工业基地,因此形成了以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等产品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大型企业总部、地区总部,还积极拓展了ic装备制造业等高端领域,强化了与沈阳经济区其他城市装备制造业的深度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研究“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
作为产业分工高端环节,总部经济是城市从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向增强功能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是经济中心城市一种快速高效发展的模式,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举措,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对于加快向现代化核心城区迈进的江东区来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题中之义。
本课题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区基本经验基础上,紧密结合江东经济发展实际,阐明了江东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江东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及对策措施。
一、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的发展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符合城市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符合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目标要求。
(一)发展总部经济是助推宁波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现实举措。
国务院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宁波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加快发展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的任务迫在眉睫。
刚刚出台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等“六个加快”的内容。
服务全市是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应有之义,江东必须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服务服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平台集聚优势,全面提升对国际强港和现代都市建设的综合服务功能。
由于总部经济具有核心资源控制的特点,是产业分工高端环节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因此宁波在培育国际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过程中,必须集聚大批的总部经济、跨国企业集团,完善跨地区的生产组织体系,带动国际港口城市、区域开放中心地位的确立,江东理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发展总部经济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江东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加快迈向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发展阶段,城区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不再是通过工业产品的竞争实现,而是通过城市的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等功能性服务的竞争建立起新优势,这一点总部经济能够实现。
总部经济具有税收贡献、产业拉动、消费带动、劳动就业、社会资本等效应,有助于增强城区市场联接、金融服务、技术支持、品牌效应、人力资源、商贸物流功能,提升江东的全市的战略地位。
也就是说,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通过企业税收,楼宇开发、城市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将通过满足总部企业和高级白领的商务、研发、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需求,提升江东的消费环境;通过提供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培养与再造知识型人才提升宁波就业环境;通过优化政务服务、载体建设来优化商务综合环境,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在无形中切实提升江东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地位,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三)发展总部经济是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
随着新型城市化加快推进以及东部新城引领宁波大都市区建设和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江东的资源要素禀赋和城市功能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而江东区一些工业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又有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土地资源的稀缺严重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发展总部经济,引导工业企业把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外移,而把总部留在江东,采取“总部—基地”分离的企业运作模式,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区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从而使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江东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按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构建符合发展要求、具有江东特色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服务环境和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主导行业明确、空间布局科学、综合功能强大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力争实现区域内总部数量明显增加、规模明显扩大、税收贡献明显提高,总部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业态,将江东打造成为宁波总部经济的发展高地,为加快迈向现代化核心城区提供支撑。
(一)重点原则: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遵循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大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源倾斜力度,不断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2.功能培育与转型升级相结合。
立足于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这一战略重点,积极构筑产业支撑。
通过总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城区功能的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发挥优势与形成特色相结合。
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发达的服务业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总部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加快形成符合江东产业特色的总部经济集群,实现与周边城区的协调、错位发展。
4.外源引进与内部培育相结合。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引进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总部企业。
鼓励区内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资本经营、战略合作和业务重组等方式,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
5.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突出抓好重点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大力培育金融、航运、商贸等重点产业总部,努力形成龙头带动效应。
积极推动总部经济空间集聚,整体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质量和能级。
(二)重点方向1.重点行业。
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业、传统优势产业、开放型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
大力拓展高端产业链,着力培育金融服务、航运服务、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总部。
推动商业发展模式创新,着力培育综合贸易、跨国零售、连锁经营等现代商贸业总部。
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着力培育都市工业、建筑业总部。
依托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着力培育营销服务体系内外对接的国际贸易、服务外包等开放型经济总部。
主动承接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总部。
2.重点类型。
根据总部企业承担的功能,重点培育综合型和销售、研发、结算、管理等职能型总部。
鼓励企业设立综合型总部,承担企业决策管理、行政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结算、研发、采购等总部职能。
鼓励企业设立销售总部,进行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
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总部,进行研发活动、研发业绩管理等。
鼓励企业设立结算总部,进行资金管理、投融资等。
鼓励企业设立管理总部,进行战略决策、行政管理等。
3.重点区域。
优化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努力打造优势总部基地。
加快东部新城功能培育,突出“三大中心”建设,重点发展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国际贸易和会展企业总部。
加快和丰创意广场企业集聚,完善基础配套服务,努力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总部。
加快城市综合体建设,突出规划引导、功能提升、资源整合,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等总部集聚。
加快存量资源盘活,积极打造特色楼宇,培育都市工业和建筑业总部。
三、加快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实现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全市领先,江东区必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落实,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企业总部,提升一批现有总部企业的规模和能级,培育一批本地企业总部,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进一步强化招大引强选优。
更加注重产业导向与产出贡献,积极动员各街道、各部门全力开展总部经济招商。
瞄准发达地区招商,积极承接功能辐射和产业转移,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和服务业企业500强以及央企、行业龙头等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地区总部、结算中心、销售中心、投资中心、管理中心以及连锁企业总部,提高总部经济集聚辐射能力。
围绕功能性龙头企业集聚,紧紧把握台州、温州及周边城区企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宁波对周边地区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加强周边城市招商,积极引进上市公司、集团企业等,加快各类企业总部集聚。
积极吸引宁波县市区及周边地区企业总部,着重吸纳研发、管理、销售等功能,进一步延伸总部经济产业链,使各类总部及其配套企业在相互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蓬勃壮大。
(二)培育壮大总部经济发展主体。
积极适应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区域服务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紧抓功能提升和资源优化两大导向,集聚发展各类总部机构。
以宁波市建设国际贸易大平台为契机,着力打造国际营销采购总部基地。
重点是在东部新城区的国际会展中心及其周围,打造具有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采购、进口大宗物资交易、国际贸易综合服务的国际经贸平台。
依托宁波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实力雄厚、企业家队伍大、投资意识强等基础,大力发展民间投资总部。
依托宁波港口、东部新城建设,深化服务强区建设,着力引进培育会展、航运、物流、中介服务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保险公司来江东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壮大金融服务业。
积极培育工业总部,全面发展配套产业,推动工业企业内部设计、物流、销售环节与生产环节的剥离,使江东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总部的重要聚集地。
(三)全力拓展总部经济发展空间。
全面助推东部新城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一期、环球航运中心、国展中心等功能性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功能培育,着力吸引金融、航运物流、会展贸易类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打造形成汇集三大产业的总部基地。
重点做好银行总行或分行进驻工作,推动宁波国际船舶交易所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扩大主体规模与能级。
以功能区块和重点楼宇为依托,推进大平台和大企业互动发展,加快总部企业向重点区块、重点楼宇集聚,培育形成若干个功能配套完善、总部企业集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着的总部基地。
深入研究总部企业的投资及选址要求,引导开发商加快打造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端商务楼宇,加快改造原工业厂房发展总部楼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个性服务,提高楼宇品质,提升总部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水平。
积极探索10%留用地与总部经济联动开发的机制,加快制定出台10%村级发展留用地开发建设实施意见和经营管理办法,大力支持区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留用地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鼓励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总部基地。
(四)大力推动总部企业模式创新。
围绕总部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三大能力提升,全力以赴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总部经济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