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
![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4c4f1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e.png)
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形态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大地形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四季变化的原因- 白昼和黑夜的原因3. 气候和气象-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气压和风系- 降水和云彩4. 水文地理- 水文循环- 湖泊和河流- 海洋和海洋地理5. 土壤和植被- 土壤的类型和特点- 植被的分布和生态系统- 土壤和植被对人类的影响6. 自然灾害- 地震和火山- 飓风和台风- 洪水和干旱二、人文地理1. 人口地理- 人口数量和分布- 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2. 经济地理- 农业和农业地理- 工业和工业地理- 贸易和交通3. 城市地理- 城市的发展和分布- 城市规模和功能- 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4. 文化地理- 语言和宗教- 传统和现代文化-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5. 政治地理- 国家和政治地理- 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 - 地缘政治和国际组织6. 人文环境问题- 污染和资源消耗- 能源和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三、地理工具和技术1. 地图和地图投影- 地图的类型和用途- 地图投影的原理和方法- 制图和测量技术2. 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遥感的原理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数字地球和虚拟地理3. 地理实验和调查- 地理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地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地理模拟和预测四、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未来2. 地理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法规3. 地理与资源利用-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供需- 能源开发和利用- 农林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4. 地理与城乡发展- 城市规划和乡村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结:地理知识点内容丰富,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工具和技术等方面,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理高级中学考试总复习提纲.doc
![地理高级中学考试总复习提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f61050e53a580217fcfeb8.png)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3.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 /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56131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6.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轴的倾斜角度及其影响。
2. 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地图上的基本方向,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3. 坐标系与定位: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的划分与意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等)- 极端天气现象(飓风、洪水、干旱等)2. 水文循环与海洋:-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后果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的结构与板块构造理论- 地貌的形成(侵蚀、风化、沉积等)- 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分布及其成因-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采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农业的分布与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3. 交通运输与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流向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构成,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分析与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区域环境问题(水污染、土地退化等)- 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2.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 生态保护与恢复3. 地理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的理论- 区域发展策略与实践- 跨区域合作与全球化影响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与观测:地理实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地理现象的实地观测。
高考地理复习笔记提纲实用版
![高考地理复习笔记提纲实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5e4815de80d4d8d15a4f23.png)
必修Ⅰ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2.地球的普遍性: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3.八大行星:(类地)水.金.地.火(巨)木.土(远日)天王.海王4.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电磁波、能量集中在可见光、波长(紫外<可见<红外)2.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①动植物生长②生物化学能③大气运动④水循环⑤能源3.太阳辐射的分布:(全球)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我国)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特例:青藏高原、四川盆地)4.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②地形→大气削弱作用③天气→大气削弱作用+日照时数△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光照)强的原因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③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光照)弱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多,阴天雾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5.太阳大气层:(内)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外)↑↑↑↑6.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7.太阳活动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年降水量)←太阳黑子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耀斑③“磁暴”←耀斑、太阳风④极光(高纬夜晚)←太阳风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自转轴:地轴2.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3.周期:恒星日(真正)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时4.速度:①角速度:两极点为0,其余全球各地相等(15°/h)②线速度:从赤道(最大)向两极(最小)递减0°:1670km/h; 60°:837km/h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5.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晨线:按自转方向越过:由夜’到昼’)(昏线:按自转方向越过:由昼’到夜’)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6.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左北右,赤道不偏7.地方时计算:①步骤:NO.1定时差(相差15°为1小时,相差1°为4分钟)NO.2计算:东加西减②特殊地点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8时8.区时计算:步骤:NO.1定时区:所在经度除以15(余数小于7.5舍去,大于7.5则+1)NO.2定时差:时区同减异加NO.3计算:东加西减9.日期的变更:①日界线: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大致180°)②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③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向西越过日期减一天④0时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四、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2.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较慢3.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23°26′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5.昼夜长短变化: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哪一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②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③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长最长,南半球最短,北极圈及以北极昼;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长最短,南半球最长,南极圈及以南极昼;6.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12时)变化:①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南半球正’最小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北半球正’最小③计算:∠A=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7.五带的划分与四季形成:四季变化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①确定房屋朝向②确定当地纬度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长短: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方向:日影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NO.1正午时刻:考虑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正南或正北);NO.2 考虑季节:春秋分,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东南升,西南落;④确定楼距:纬度越高,楼距越大计算:L=h/tanH⑤太阳能热水器倾角:∠a+∠h=90°五、地球的圈层结构1.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纵波:速度较快,固+液)(横波:速度较慢,固)2.内部圈层划分:①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厚17km,陆>洋②地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固态;分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为软流层,熔融;软流层以上(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分内外核;外核液态,内核固态3.外部圈层:①大气圈②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③水圈:由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组成,连续而不规则④生物圈:大气圈下部,岩石圈上部,水圈全部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物质循环1.岩石:2.岩石种类:①岩浆岩(火成岩):花岗岩(侵入)、玄武岩(喷出)②沉积岩:风化碎屑→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种类)石灰岩、页岩、砂砾岩(层理结构,有化石)↓↓↓③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花岗岩3.地壳物质循环:A:岩浆上升(或侵入)冷却凝固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地震2.板块运动: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E:非洲板块 F: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生长边界:红海、大洋中脊消亡边界:其余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大陆板块内部张裂:裂谷②海洋板块内部张裂:海岭③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褶皱山脉、高原④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碰撞挤压:海岸山脉、海沟、岛弧(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本高考地理笔记总结了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大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适合考生们进行复习,总字数达17000余字,现展示前6页内容,有需要完整版本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索取:★淘宝网搜索商品关键词【高考地理笔记电子版】可以搜到,发货地点为珠海的一元商品即是,拍下并留下邮箱我们将于当天之内发送到您的邮箱,仅需1RMB。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_全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_全](https://img.taocdn.com/s3/m/c271fa347375a417866f8f65.png)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的级别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3、地球的特殊性: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其原因是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3、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质运动等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②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5、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对比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一个太阳日除两极点外,都是15°/小时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 公转自西向东逆时针一个恒星年一个回归年大约1°/天大约30km/s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PPT】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PPT】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7e19d4bcf84b9d528ea7afc.png)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绿洲却成为“新天府” 候选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物产丰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多 分布在__________和部分沿河地区,分析其物产丰富的主要 自然原因。 • 盆地边缘地带(或沙漠边缘地带、山麓地带) • 地处塔里木盆地,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 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盆地四 周高大山脉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提供灌溉水源,农 产品(畜产品、果品、棉等)丰富 • 成都平原自古就是天府之国,其天府地位至今得以延 续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远离自然灾害。利用所学地理知 识,分析成都平原能够远离自然灾害的原因。 • 北部山地阻挡,寒潮影响小;深处内陆,无台风侵袭; 历史上都江堰的修建,减少了旱涝灾害;避开川西山 地的地震带,少有地震发生;地形相对平缓,滑坡、 泥石流影响小。
• •
上图是2月10日----12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回答. (1)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冷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暖锋 • (2)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锋面移动速度减慢 B.锋面性质发生改变 C.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D.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 • (3)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 A.11日深夜 B.12日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2日的日出前后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
一、专题复习的概念 二、专题复习的作用、功能 三、专题复习的分类建议 四、专题复习的一般模式 五、专题复习注意事项
一、专题复习的概念
• 以某项地理事物为核心,以与该地理事 物有联系的内容为背景,将这些内容进行 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的条理化、系列化、 网络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中和发散思维 能力,建立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达到正 确、全面、合理地解决地理问题的目的。 • 由纵向到横向.建立地理思维的新系统. • 以主题形式出现的命题. • 是复习方法的一种.
地理知识点提纲高考
![地理知识点提纲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0eace0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8.png)
地理知识点提纲高考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现象背后的规律。
在高考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这里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地理知识点提纲,供大家参考和复习。
一、地球与地理坐标1. 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运动大地和天地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地球的描述,而现代地理学将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2.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点的位置的一种方法,包括经度和纬度。
经度是指定地球表面一点相对于某一经线的角度,纬度是指定地球表面一点相对于赤道面的角度。
二、地球的地理分区1. 自然地理区划自然地理区划是根据地球表面地貌、气候、植被和动植物分布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常见的自然地理区划有大洲、大洋、海洋、陆地和河流等。
2. 人文地理区划人文地理区划是根据人类活动和社会文化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常见的人文地理区划有国家、省份、城市、乡村和民族等。
三、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1. 陆地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不被水所覆盖的部分,包括大陆和岛屿。
大陆是大片陆地的连片,它们分布在地壳上,而岛屿则是散布在海洋中的相对较小的陆地。
2. 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被水所覆盖的部分,与陆地相对应。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四、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1.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气候受到纬度、地势、海洋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2. 气象气象是研究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科学,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降水等。
气象观测和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五、地球上的自然灾害1. 地震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分布不均,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2. 台风台风是指海洋中形成并转移到陆地上带有强风雨的气旋。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09f56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e.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纲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赤道与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昼夜更替与四季变换的原因2. 地图的基础知识- 地图的定义与分类-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方向表示方法3. 地图的解读与应用-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阅读- 气候类型图与分布- 人口分布图与迁移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洋流的形成与影响3. 地貌学- 地壳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 地貌的成因与演变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与形成条件- 植被类型与分布- 土壤侵蚀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与增长-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人口问题与对策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方式、交通网络3.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点- 语言、宗教、民俗的地理分布- 文化交流与融合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应用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 环境破坏的案例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2.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 - 生态保护与修复3. 地理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与观测- 气象观测与气候分析- 土壤与水质测试2. 地理调查与研究- 社区地理调查方法- 地理现象的调查研究3. 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 地理实践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上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大纲,涵盖了地理学科的主要领域和核心内容。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ae846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2.png)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地理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以下是一份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 大地形地貌1.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2. 高山、平原、盆地及世界主要大陆、大洋的名称和位置2. 气候与气象1.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的划分2. 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3. 气象图和天气图的解读与应用4. 天气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分布3. 水文地理1. 江河湖泊的形成和类型2.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3. 河流的发育规律4. 全球水循环与水文灾害4. 生物地理1. 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2.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3. 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措施4. 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地理的影响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1. 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3. 城市人口流动和城市问题4. 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2. 农业与工业1. 农业地域的划分和特点2. 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3. 工业地域的划分和特点4. 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3. 交通与通信1. 陆路、水路、空路和信息通信的重要性及发展2. 交通网络的构建和优化3. 交通运输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4.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影响4. 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2. 区域发展的类型与模式3.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4. 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三、地理方法和技术1. 地图与地图阅读1. 地图的种类与制图方法2. 地图的要素和符号的解读3. 地图与实地的结合运用4. 地图在地理研究与分析中的作用2. 野外实地考察与实验1. 野外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意义2. 野外实地考察的方法和组织3. 野外实地考察的记录和分析4. 实验和模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3. GIS和遥感技术1. GIS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GIS和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3. GIS和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4. 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这份地理复习提纲包含了高考地理的核心知识点,建议同学们按照提纲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例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强化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地理高中复习提纲
![地理高中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4568f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1.png)
地理高中复习提纲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在高中阶段,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环境,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的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下面是地理高中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构造与地壳运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的。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动和地壳的变形。
它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隆起和地壳下陷等现象。
地壳运动对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和湿度等因素。
气象是指一个地区短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与气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气候与气象对于我们预测天气、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环节。
了解水资源和水循环对于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了解城市化对于我们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和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和气候等因素。
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它对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了解农业和工业对于我们认识经济发展规律和推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它们对于地区的发展和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提纲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ff62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3.png)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圆体的球体。
在赤道上,地球的直径为大约12756km,而在两极之间的直径只有约12713km,这意味着地球是稍扁球形的。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3)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球的核心、地幔和地壳。
地壳包括大洲和海洋地壳,海拔高度在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是地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 自转:地球围绕自身轴的旋转运动,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2) 公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公转周期为365.24天。
3. 地球的地理坐标和经纬度(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坐标,由纬度和经度组成。
(2) 经纬度:地球表面的位置可以用这两组数值来定位,经度是指东西方向上的角度,纬度是指南北方向上的角度。
4. 地球的地形和地貌特征(1) 地形特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等。
(2) 地貌特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沙漠、冰川、火山等。
5. 地球的气候带与自然带(1) 气候带:根据不同的纬度和气候条件,地球表面可以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2) 自然带:根据植被类型和地理条件不同,地球可以分为高山带、森林带、草原带、沙漠带和冰川带等。
6. 地图的特点和分类(1) 地图的特点:地图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简化模型,用于表示地理位置、地形和分布情况。
(2) 地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表达方式,地图可以分为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经济图和资源分布图等。
二、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分布(1) 人口数量和增长:人口数量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2) 人口分布: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通常会受到地形、气候、资源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2. 人口迁移与流动(1) 人口迁移: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移动的现象。
地理高考考前复习提纲
![地理高考考前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bbea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3.png)
地理高考考前复习提纲清晰有条理的提纲,绝对是高考考前复习必需的好帮手!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地理高考考前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考考前复习提纲:地球地图、地理计算1)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2)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3)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4) 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5) 日期界线有两条:① 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 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 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6)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7)地球自转速度计算: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8)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A. 概念:①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锐角);②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B. 日影朝向与太阳光线方向(太阳方位)相反,影长与太阳高度呈反比。
C. 太阳方位问题:① 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② 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位。
③ 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位于天顶。
D. 日出方位问题:①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6f0b8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b.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提纲一、高考地理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
高中地理学问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
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外形、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二、高考地理紧扣图表,注意分析应用力量的培育图表是地理学的其次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构造联系及其进展变化的过程。
其中有地理学科的综合用图,也有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穿插综合题用图。
试题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三科学问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譬如2002年文科综合测试的第36题就是一道地理学科内综合的图形题,第40题则是政史地综合的图形题。
2006年考长江流域城市区位分析,历史上沙尘暴频率分析也是地史综合的图形题。
高考为什么钟情图象题呢?由于将新奇的图表材料设计成题,一方面可以引用地理学最新的讨论成果,避开试题雷同和猜题押宝;另一方面有利于考察考生学问的把握程度和思维分析力量。
三、高考地理关注(热点),拓宽视野“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久是地理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张亚南/国家(训练)部考试中心)。
“文科综合力量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严密结合,许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
四、高考地理强化训练,模拟实战考前必要的综合训练是为了通过数量有限的特别训练,提高学问技能、答题技巧和综合力量。
练习的类型可以是单元练习,也可以是阶段练习,固然也可以是综合练习。
地理核心知识规律总结提纲(高考地理复习冲刺)
![地理核心知识规律总结提纲(高考地理复习冲刺)](https://img.taocdn.com/s3/m/79c4fe629b6648d7c1c7461e.png)
地理核心知识规律反馈提纲一、自然地理部分Ⅰ、描述部分(有什么)1、如何描述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土壤等方面入手。
例:简述井岗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
2、如何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相对位置、特色位置等。
例:描述上海市的地理位置特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可不要);我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和南北方各港口城市遥相呼应,交通便利。
3、如何描述某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地形组成、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三个大方面分析。
例: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例:描述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从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描述降水特征: 从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变化、雨季长短等。
7、如何对河流特征进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1)水位的变化: 大或小,有无汛期和枯水期的变化。
(2)水量的大小:以上与该流域的气候有关。
(3)含沙量:大小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有关。
(4)结冰期:长短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零摄氏度,河流结冰)(5)水能大小:与河流的落差大小和水量大小有关。
例: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
答:松花江纬度位置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受季风影响有两个月的夏汛期,流经地区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充足,汇入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
地理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
![地理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2352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e.png)
地理学科高中三年精要复习提纲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地理学科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地球的构造、气候与气象、水文地理、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地理学科,下面将对高中三年地理学科的内容进行精要复习提纲。
一、地球与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
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二、气候与气象1. 气候要素:温度、降水、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2.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3.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气候异常等。
4. 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象仪器等。
三、水文地理1. 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冰川水等。
2. 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蓄水等。
3. 水土资源: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等。
四、人口与城市1. 人口变化: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
2. 城市化: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问题等。
3. 人口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人口向郊区的迁移等。
五、农业与工业1. 农业:农业区划、农业生产方式、农业问题等。
2. 工业:工业区位、工业分布、工业发展等。
3.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开发、环境污染等。
六、旅游与交通1. 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2. 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旅游问题等。
3.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等。
七、地理信息系统1. 地理信息的获取:遥感技术、地理信息采集等。
2. 地理信息的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分析等。
3. 地理信息的应用:地理信息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复习,同学们可以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图、图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提纲:中国地理之中国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本节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1、中国的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4、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热量带、干湿地区的划分
5、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
6、我国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本节需掌握的单项能力: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描述★学习内容
读“中国气候图”(见图册),画出中国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中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多样,使我国农作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使我国种作物种植北界比其他地区纬度高雨热同期,降水过分集中,易引起旱、涝(洪)灾害 2、气候特征的描述词语:气温的特点:冬季是寒冷还是低温,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
四季的分布降水的特点:降水多少,季节分配,类型; 3、中国各地形区的气候: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重要界线是__秦岭—淮河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热带季风气候:云贵高原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季风)、地形、海陆位置等
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和“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写出 5、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成因:①纬度位置,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较低、白昼短,获得太阳光热少;②冬季风影响,蒙古、西伯利亚寒冷空气南下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南下受到山岭阻挡,因此南方降温程度比北方小。
夏季: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成因:①纬度位置,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较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白昼长,获得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全国普遍高温;②地形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
一月0℃大体经过的地方:秦岭—淮河
一月最冷的地方及原因:漠河,原因:纬度高,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白昼短
七月最热的地方及原因:吐鲁番盆地,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而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③周围是沙漠,升温快④空气干燥、少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读“中国热量带划分图”,写出 6、中国热量带的划分及界线依据积温的多少,自北向南划分
中国各热量带包括的地形区
寒温带主要:内蒙古高原(东北部)中温带主要有: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暖温带主要有:华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热带主要有:滇、粤、台南部,海南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写出 7、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空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远近不同,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不同)
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6月梅雨)7—8月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9月南撤,10月结束
8、读“中国干湿分区图”,写出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及界线依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界限是: 200mm,400mm,800mm 中国各干湿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湿润区主要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东北三省东部(包括三江平原),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大
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9、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写出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包括的地形区
季风区主要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辽东丘陵、山东丘陵、青藏高原东南
非季风区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 10、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图,写出季风活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1)正常影响:
我国各地区季风开始的时间及结束时间和各地区的雨季、降水量差异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6月梅雨)7—8月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9月南撤,10月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2)不正常影响:
夏季风的进退快慢、强弱引起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异常夏季风速度快,南方旱、北方涝夏季风速度慢,南方涝、北方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