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次氯酸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次氯酸钠](https://img.taocdn.com/s3/m/05625b1f5acfa1c7aa00cc89.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10次氯酸钠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化学品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1.2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1.3化学品别名:-1.4分子式:NaClO2.危险性概述2.1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 ,造成严重眼损伤。
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2.2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B;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 1。
2.3标签要素2.3.1象形图2.3.2警示词:危险2.4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2.5防范说明2.5.1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2.5.2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2.5.3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2.5.4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2.6危害描述2.6.1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范本
![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71f05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f.png)
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范本一、前言本文旨在规范学校化学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和师生的健康。
以下是具体的规则和措施。
二、药品管理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药品管理部门,负责药品的采购、保存、使用等工作。
2. 所有采购的药品必须合法,并具有相关的资质证明。
3. 药品应在专门的药品储存室或柜中存放,严禁将药品放置在普通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地方。
4. 药品存放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并定期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5. 药品存放区域应设置标识,明确标示药品名称、规格、保存期限等信息,以便管理和使用。
6. 药品的使用必须经过有关医务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同意,严禁学生私自使用药物。
三、药品使用1. 使用药品前,必须仔细阅读并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2. 使用药品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3. 使用药品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并保持药品区域的整洁。
4. 使用药品的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混合其他废物。
5. 药品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如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6. 药品使用后,应做好记录,包括药品名称、使用日期等信息。
四、应急措施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药品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
2. 学校应设立急救室,并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3. 学校应定期培训相关的教职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做到心理和物质双重支持。
五、后勤保障1. 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药品储存室或柜的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学校应保持和采购充足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3. 学校应定期进行药品库存盘点,确保库存的药品安全和真实可靠。
六、教育宣传1. 学校应定期开展化学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学校应定期组织科普讲座,让师生了解药品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维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是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的范本。
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
![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c4d7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9.png)
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概述:化学品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为了确保人员及环境的安全,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手册,包括化学品的正确储存、标记、操作和废弃物处理等内容。
第一部分:化学品储存与管理1. 化学品储存环境要求- 温度和湿度控制:某些化学品对温度和湿度极为敏感,应通过恒温恒湿设备进行控制。
- 通风要求:化学品储存区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有害气体及蒸汽能够迅速排出。
2. 化学品储存设备与器具- 容器选择:根据不同的化学品特性选择储存容器,例如可使用玻璃瓶、塑料桶或密封金属容器。
- 标签和标识:所有储存容器必须清晰地标注化学品名称、危害性标志以及处理要求。
- 分区储存:根据化学品的特性分类储存,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应分开存放,防止产生反应。
3. 化学品存储操作- 防火、防爆要求:易燃、易爆等化学品应储存在防火、防爆的设施中。
- 避光要求:某些化学品对光线极为敏感,储存时应避光,并根据需要采取防紫外线措施。
第二部分:化学品操作安全1.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化学品的特性,佩戴所需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眼镜、防护服等。
- 紧急救援装备:在操作现场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如安全淋浴器、洗眼器等,以应对事故发生。
2. 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编写: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现场要求编写详细的操作程序,并确保实施前进行培训和演练。
- 禁止操作:禁止在未经培训和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不了解或未掌握的化学品操作。
3. 废弃物处理- 分类收集:将废弃的化学品根据类别进行分类收集,防止不同化学品间的不良反应。
- 安全处置: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安全处置,可通过专业机构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三部分:应急措施与安全培训1. 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体制:建立明确的应急指挥体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与职责。
- 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必要的应急物资库,包括紧急救援装备、防护用品及药品等。
2. 安全培训- 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对化学品安全使用的认知和意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环己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环己酮](https://img.taocdn.com/s3/m/911e64622e3f5727a5e96253.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13环己酮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化学品中文名:环己酮1.2化学品英文名:cyclohexanone1.3化学品别名:-1.4分子式:C6H10O2.危险性概述2.1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2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3。
2.3标签要素2.3.1象形图2.3.2警示词:警告2.4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2.5防范说明2.5.1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2.5.2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2.5.3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2.5.4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2.6危害描述2.6.1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6.2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2.6.3环境危害请参阅MSDS第十二部分。
3.成分/组成信息4.急救措施4.1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M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4.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4.3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4.4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cd94fb941ea76e58fa0432.png)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一、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1 易爆和不稳定物质。
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 氧化性物质。
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3 可燃性物质。
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
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 有毒物质。
5 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等。
6 放射性物质。
二、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1 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柜冰箱除外)。
2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
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3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4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 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6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7 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安全防护知识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
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三、防毒的原则和办法1、必须对实验室的有毒物品强化管理,专人保管,限量发放使用,并妥善处理剩余毒物和残毒物品。
2、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
若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事先应充分了解其性质,并熟悉注意事项。
3、进行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尽可能密闭化,有回收可能的要回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重铬酸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重铬酸钾](https://img.taocdn.com/s3/m/eda0bffc33d4b14e85246853.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20重铬酸钾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化学品中文名:重铬酸钾1.2化学品英文名:Potassium Dichromate1.3化学品别名:红矾钾1.4分子式:K2Cr2O72.危险性概述2.1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跟可燃物质接触可能会引起火灾。
吞食后有毒。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吸入有剧毒。
有引起过敏、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的风险。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 使用适当的容器, 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2.2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氧化性固体,类别 2;急毒性-口服,类别 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 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急毒性-吸入,类别 2;呼吸敏化作用,类别 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 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 1B;致癌性,类别 1A;生殖毒性,类别 1B;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 1。
2.3标签要素2.3.1象形图2.3.2警示词:危险2.4危险信息: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吞咽会中毒,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致命,吸入可能导致过敏、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可能导致遗传性缺陷,可能致癌,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2.5防范说明2.5.1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远离服装和其他可燃材料。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e0cc1dbd64783e09122b73.png)
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献给从事化学的人作者: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化学实验安全通则实验室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问责制度。
所有程度的事故和伤情都应向实验室的管理者和导师汇报。
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实验室内可能发生的危险,并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熟悉安全出口、电闸、水开关、紧急装置(灭火器、防火毯等)的位置,紧急装置用法,紧急事件的应对方法,以及化学试剂的存储、运输和废弃流程。
尽量不要在实验室内单独工作。
如果必须要在实验室单独工作,或必须在深夜工作,一定要通知其他人,并让他们定期查看的工作状态。
1.1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通则使用化学试剂前要仔细阅读标签,以及厂家或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
在所有的化学试剂容器上标注名称及危险信息。
使用危险化学试剂时,不要超过实验设计量。
使用化学药品前,要确保有合适的防护,并经过专业的训练。
确保足够的通风。
使用易挥发或有毒物质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完成。
规范地、有目的地使用危险化学试剂及一切实验设备。
加入危险化学试剂前,必须检查设备或容器有无破损。
不能使用已损坏的设备。
在使用用于个人防护的装备和仪器前,要检查其完整性及功能性。
故障的实验设备须标记“暂停使用”,以防其他人在维修完成前误用。
1.2个人防护通则实验室内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化学品。
确保手部、面部及便服(包括鞋子)不要沾上化学试剂。
切勿闻、吸入或品尝危险化学试剂。
做完实验后要用香皂和水仔细洗手。
禁止在使用危险化学试剂的实验室内吸烟、饮水、进食和化妆。
切勿用嘴吸移液管,应使用洗耳球或其他相关设备。
离开实验室前,将受污染的实验服和手套处理掉。
1.3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维护与清理化学实验室要进行日常的维护与清理。
保持地板的清洁和干燥。
所有过道、走廊和楼梯上都不得有洒落的化学试剂。
楼梯和走廊不得用于存放物品。
确保所有的工作区域(尤其是工作台上)整洁有序。
通往紧急装置、公用设施控制器、安全淋浴、洗眼器和安全出口的通道必须畅通。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77dfa502768e9950e73855.png)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目录1.实验过程中的人身保护2.实验室用电安全3.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安全4.化学废液、废物的处理方法5.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6.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7.实验室消防安全8.实验室其它方面的安全9.紧急应变程序附录: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暂行)二、内容1、实验过程的人身保护化学实验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认真考虑人身防护(包括实验者和来访者)措施,化学实验室均需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
预防:实验过程中必须穿实验服,不可穿已有污染的实验服进入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实验服应该经常清洗(但不应带到普通洗衣店或家中洗涤);所有涉及挥发性药品(包括刺激性药品)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一般情况下,通风橱内不应放置大件设备,不可堆放试剂或其他杂物;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头伸进通风橱,反应过程中应尽量使橱门放得较低;实验过程中尽量不要带隐形眼镜;提倡在实验过程中都佩戴防护眼镜,至少在进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以及可能产生对眼部有冲击危险的实验过程中佩戴防护眼镜,同时还必须考虑来自邻近其他实验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某些易溅、易爆的实验,应设法在实验装置与操作者之间安装透明防护板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进行所有化学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应根据实际进行的操作选择对手能起到防腐、防渗或防烫等作用的手套;为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扩散,应注意佩戴防护手套,操作过程中接触日常物品(如:电话、门把手、笔等)时应脱下手套;任何人不得在实验室穿拖鞋,实验过程中长发应当束起。
2、实验室用电安全危害:被电击会导致伤害,甚至死亡;短路有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电弧或电火花会点燃易燃物或者引爆具有爆炸性的材料;电器过载会令机器损坏、短路或者燃烧。
预防:导电体必须用绝缘材料封护或隔离起来,防止触电;经常检查电线、插头或插座,一旦发现损毁要立即更换;切勿用湿手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启动电源开关、触摸电器用具;电炉、高压灭菌锅等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电器用具要保持在清洁、干燥和良好的情况下使用,清理电器用具前要将电源切断;修理或安装电器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非电器施工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拆、改电器线路;实验室禁止私拉电线;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通过转接头连接过多的电器;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有特殊需要必须与学校主管部门联系。
(完整版)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完整版)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af0ac65a8102d277a22fba.png)
化学试验安全手册第一章危险物质的处理1. 前言2. 着火性物质2.1強氧化性物质2.2強酸性物质2.3低温着火性物质2.4自燃物质2.5禁水性物质3. 易燃性物质3.1特别易燃物质3.2 一般易燃性物质4. 爆炸性物质4.1可燃性气体4.2分解爆炸性物质4.3爆炸品5. 有毒物质5.1春气5.2诗物、剧诗物及其它冇書物质第二章危险装置的使用1. 前言2. 电气装置2.1触电2.2电气灾害3. 机械设备4. 高压装置4.1高压釜4.2离压气体容器5. 高温、低温装置5.1离温装置5.2低温装置6. 高能装買6.1液光器6.2 X射线发射装置7. 玻璃器具第三章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1. 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1 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2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1.3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4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2无机化学约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2.1强酸(致命剂杲1亳升)1.2.2强碱(致命剂最1克)1.2.3氨气1.2.4卤素气1.2.5 M (致命剂ft 0.05 克)1.2.6 ••氧化硫、••氧化氮、硫化氢气体1.2.7神(致命剂^().1克)1.2.8 汞(致命剂<70$克(HgC12))1.2.9钳(致命剂0.5克)1.2.10镉(致命剂量10基克)、铸(致命剂呆100毫克)1.2.11钺(致命剂量1克)1.2.12硝酸银1.2.13硫酸铜1.2.14利用重金属螯合化而解毒1.3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3.1矩类化合物(致命剂昂10〜50亳升)13.2屮醇(致命剂杲30〜60亳升)1.3.3乙醇(致命剂杲300亳升)1.3.4酚类化合物(致命剂駅2克)1.3.5 乙:«?1.3.6乙醛(致命剂駅5克)、内酮1.3.7草酸(致命剂最4克)1.3.8氯代性(致命剂<CC14: 3竜升:C12HCCHC2: 1克:1.3.9苯胺(致命剂議1克)1.3.10三硝某屮苯(致命剂暈1克)1.3.11冇机磷(致命剂S0.02〜1克)1.3.12甲醛(致命剂量60毫升)1.3.13二硫化碳13.14 •氧化碳(致命剂屋1克)2.烧伤2.1烧伤程度的判断2.1.1轻度烧伤2.1.2中度烧伤2.1.3严重烧伤2.1.4休克症状2.2烧伤应急处理方法2.2.1冷却2.2.2治疗烧伤应注意的專项3. 由冷冻刑等引起的冻伤3」应急处理方法4. 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4」紧急止血法4.2特殊的外伤部位4.2.1头部4.2.2脸部4.2.3颈部4.3刺入异物5. 电击5」应急处理方法6. 被放射线照射6」应急处理方法7. 苏生法7.1确保呼吸道畅通的方法7.2人工呼吸法7.2」口-*鼻法7.2.2 口—口法7.3心脏按原第四章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1. 前言2. 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爭项3. 处理时一般应注意的爭项4. 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4.1含六价俗的废液4.2含貳化物的废液4.3含镉及铅的废液4.4含碑废液4.5含汞废液4.6含有机汞的废液4.7含取金属的废液4.8含取金属的有机类废液4.9含锁废液4.10含硼废液4.11含氟废液4.12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4.13含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4.14含无机卤化物的废液5. 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5」含一般有机溶剂的废液5.2含石汕、动植物性汕脂的废液5.3含N、S及卤索类的有机废液5.4含酚类物质的废液5.5含有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及无机盐类的有机类废液5.6含有机磷的废液5.7含有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废液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化学实验常常伴随君危险,无论怎样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人总。
化工厂安全操作手册
![化工厂安全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f32c2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c.png)
化工厂安全操作手册在化工厂工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关乎到个人的生命健康,也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确保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化工厂安全操作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化工厂安全基础知识1、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化工厂中使用和生产的许多物质都属于危险化学品,如强酸、强碱、易燃液体、易爆气体等。
了解这些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是安全操作的基础。
例如,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接触皮肤会造成严重伤害;易燃液体在遇到火源时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2、化工厂常见的危险因素化工厂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火灾、爆炸、中毒、腐蚀、触电、机械伤害等。
火灾和爆炸可能由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火源的存在以及通风不良等因素引起;中毒可能是由于吸入有害气体、接触有毒物质或误食等原因导致;腐蚀则可能是由于强酸强碱等物质对设备和人体的损害;触电和机械伤害在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的操作中较为常见。
3、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在化工厂内,各种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随处可见。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这些标识的含义,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等。
例如,“禁止烟火”标志表示该区域严禁明火;“当心腐蚀”标志提醒注意防范腐蚀性物质的危害。
二、个人防护装备1、安全帽安全帽能保护头部免受物体打击和碰撞伤害。
在进入化工厂的生产区域时,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系好下颌带。
2、防护眼镜和面罩防护眼镜能防止飞溅的物体、化学液体等对眼睛造成伤害。
在进行可能有飞溅物产生的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而在接触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物质时,则需要佩戴面罩。
3、防护手套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操作,选择合适的防护手套,如耐酸碱手套、防切割手套、绝缘手套等。
手套应大小合适,无破损,并定期检查更换。
4、防护服防护服能保护身体免受化学物质的侵蚀、高温烫伤等伤害。
在进行有危险化学品接触的操作时,应穿着相应的防护服。
学校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
![学校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899106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e.png)
学校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危险品管理在学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为了确保学校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学校需要制定一份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
本文将从危险品定义、管理制度、应急措施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危险品定义危险品是指对人体、财产或环境产生潜在威胁的物质或物体。
在学校中,常见的危险品包括化学药品、危险废物、器械设备等。
二、危险品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危险品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品登记、储存、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1. 危险品登记与分级学校应建立危险品登记制度,对危险品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
根据危险程度,对危险品进行分级管理,设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2. 危险品储存措施危险品储存区域应设立专门的储存柜,采取密闭、通风和防火措施。
危险品的储存应按照种类分开,避免不同类别的危险品混存。
3. 危险品使用管理在使用危险品时,必须按照使用手册或专家指导进行操作,严禁违规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4. 危险品处置措施当危险品过期或无法再使用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危险品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安全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弃置。
三、危险品储存区域的建设为了确保危险品的储存安全,学校需要建设合适的储存区域。
储存区域应远离教室和人员密集区域,设立专门的标识和警示标志。
四、危险品使用的监测与控制学校应建立危险品使用的监测与控制机制。
通过安全检查、巡查和设备更新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品使用问题。
五、危险品事故的应急措施学校应制定危险品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预案应包括警报系统、疏散逃生路线、急救措施等。
六、培训与教育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危险品管理培训与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品的识别、防护知识、事故应急处理等。
七、监督与检查学校应加强对危险品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建立管理督导机构,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危险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安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d4fdc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3.png)
序言保障实验室安全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可是每年都有人因为疏忽大意在实验室中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
编辑《实验室安全手册》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做好自身防护的措施,指明安全操作规范,以利于保障安全.编辑手册的目的在于提醒学校教职工、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实验室从事各类工作时,对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方面时刻保持警觉,经常提醒自己注意安全,科学地进行实验,规范化操作,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知法守法,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安全手册》的内容包括在实验室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危害、事故及其规避与排除的方法,使读者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更加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及辅导材料,请学习自己所在系部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或参考专业(行业)规范或翻阅相关的专业手册。
请您务必仔细阅读《实验室安全手册》,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目录总则实验室须知一、实验室用电安全二、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三、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四、剧毒药品的使用安全五、放射性防护安全六、实验室消防安全七、高压钢瓶的使用安全总则1。
《实验室安全手册》是为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其他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的安全学习而编制;2.学生、新工作人员进实验室之前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经系、实验室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和研究;3.从事特殊性工作的工作人员,如放射性工作人员等特殊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4.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和研究的人员务必遵守学校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5.在实验室发生事故时要立即处置,及时报告系和教务处、保卫处,发生重大事故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0实验室须知1.处理任何紧急事故的原则是:在不危及自身和他人重大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国家财产少受损失。
措施包括自已采取行动,报警、呼叫他人及专业人员协助采取行动。
使用化学药品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化学药品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bc10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3.png)
使用化学药品安全操作规程化学药品的使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药、农业、工业等。
然而,由于化学药品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我们在使用化学药品时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了解化学药品的属性在使用化学药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药品的属性。
包括药品成分、性质、危害等信息。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手册、标签以及咨询专业人士获得这些信息。
了解药品的属性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和储存药品,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二、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化学药品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关重要。
这些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眼镜、手套等。
实验室外套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药品的溅洒和飞溅。
眼镜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免受化学药品的侵害。
手套可以保护我们的手部免受药品的接触。
正确佩戴这些装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体与化学药品的接触,保护我们的健康。
三、合理储存化学药品储存化学药品时,我们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
首先,我们要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其次,我们要将化学药品存放在专用的储存柜或货架上,并且要标明药品的名称、成分、有效期等信息。
此外,我们还要将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殊性质的药品单独存放,并做好防火、防雷等措施,以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
四、正确使用化学药品在使用化学药品时,我们要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首先,我们要按照标签上的说明正确配制药品,避免使用过量或过浓的药品。
其次,我们要严格控制药品的溶解、稀释和反应条件,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同时,我们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最后,在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和工具,避免药品残留造成的问题。
五、应急处置即使我们遵守了所有的操作规程,意外事故仍然有可能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备好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药品。
例如,备有酸碱中和剂、紧急淋浴和洗眼设备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处理。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范本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26123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d.png)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范本化学试剂是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它们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但化学试剂的不正确或不安全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毒性和腐蚀性等危险。
因此,在使用化学试剂之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
首先,必须熟悉每种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的试剂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爆炸性、毒性和腐蚀性等。
了解试剂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最小化风险。
在实验室或工业环境中使用化学试剂时,应该时刻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面罩等。
不同的试剂可能需要不同的个人防护装备,因此在使用试剂之前,请确保已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化学试剂应该储存在特定的储存条件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试剂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某些试剂需要存放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以确保其持久性和安全性。
此外,试剂应该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泄漏和外部污染。
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这包括正确称量和混合试剂、避免试剂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蒸汽等。
此外,应该使用合适的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来操作试剂,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在处理废弃化学试剂时,必须遵循正确的处理程序。
这包括将废弃试剂分开收集,并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不应将废弃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以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试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安全使用化学试剂是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基本前提。
了解试剂的性质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在使用化学试剂之前,请务必谨慎,确保安全使用,并始终遵守相关的安全程序和规定。
总之,化学试剂是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但安全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
![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b220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8.png)
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一、引言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然而,不正确或不安全的使用化学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促进绿色发展,制定并遵守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是至关重要的。
二、化学品的基本信息1. 化学品的命名和标识- 按照国际通用的命名规范命名化学品,并确保标识清晰可见。
- 包括化学品的中文和英文名、CAS号、危险性标志等信息。
2. 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 储存化学品时,应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专用容器,避免氧化、腐蚀等化学反应。
- 运输化学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剧烈振动和高温等情况。
3. 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包括化学品的颜色、形状、溶解性、燃烧性等基本特性。
- 特别关注物质的蒸汽压、燃点、爆炸极限等重要参数。
三、化学品的安全操作指南1. 个人防护装备- 在接触化学品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 针对不同化学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防护材料和设备。
2. 化学品的配制和使用- 严格按照化学品的使用说明书和标识进行配制和使用,避免误用或超量使用。
- 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引发危险反应。
3. 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将废弃化学品分类存储,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 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化学废物,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四、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 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登记并保持更新重要联系人的信息,包括急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等。
2. 化学品泄漏和事故处理- 熟悉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掌握适当的处理方法。
- 在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泄漏源并采取安全撤离等紧急措施。
3. 意外中毒的急救措施- 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使用适当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 针对不同化学品的中毒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五、化学品事故的预防与管理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与化学品有关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024年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
![2024年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518625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0.png)
2024年学校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则
1. 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化学药品的选购、存放、使用和管理流程等。
2. 化学药品的分类和标识: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等级,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标识,如有害性标志、警示标志等。
3. 化学药品的存放和管理:学校应建立化学药品的存放区域,确保存放条件符合要求,如通风、防火、防爆等。
同时,要规定存放药品的数量、摆放方式等。
4. 化学药品的使用和操作规范:学校应制定化学药品的使用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以确保师生的安全。
5. 化学药品的事故应急处理:学校应制定化学药品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明确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以及事故报告和记录的要求。
这些仅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该文件中的主题,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有所变化。
如果您有其他关于该文件的问题,请告诉我,我将尽力回答。
第 1 页共 1 页。
化学药品的储存及安全管理范本
![化学药品的储存及安全管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db5b9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d.png)
化学药品的储存及安全管理范本化学药品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和爆炸性,因此储存和使用化学药品需要严格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下面是化学药品储存及安全管理的范本。
1. 储存要求化学药品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以下是具体的储存要求:- 化学药品储存在专门的药品柜中,柜子上应标明储存的药品种类和数量。
- 不同类别的化学药品应分开储存,避免混合使用和交叉污染。
- 必要时,可以在储存区域设置防爆装置,以防止药品发生燃烧或爆炸。
- 储存的药品应定期检查,过期或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清理或处理。
-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污染。
2. 安全管理措施为确保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管理措施:-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化学药品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 在储存区域和使用地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 使用化学药品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眼镜和防护服。
- 尽量采用封闭系统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 对于有毒、腐蚀性或易燃化学药品,应建立专门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 遇到突发事故或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停止使用,撤离人员等,以最大程度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
3.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化学药品应该被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以下是废弃物处理的原则:- 废弃物应按照化学性质分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废弃物应单独收集和储存,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 废弃物应标明成分和危险性,以便后续处理人员正确处理。
- 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环保和安全的原则。
以上是化学药品储存及安全管理的范本,通过严格遵守储存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同时防止化学药品对环境造成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无机部分【返回第一页】硫化氢(一)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有臭蛋气味的可燃气体。
易溶于水。
自然点:246℃,爆炸极限;4.3-46%。
硫化氢很少用于生产,一般作为化学反应或蛋白质自然分解产物而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凡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均产生硫化氢。
含硫石油开采和提炼、人造丝、鞣革等生产过程都有硫化氢产出。
(二)毒性硫化氢是强烈的刺激神经的毒物,可引起窒息。
对粘膜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10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鼻烟部灼热感,咳、胸闷、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出现昏迷。
暴露于1000mg/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瞬间内呼吸停止但心脏可仍搏动数分钟。
眼睛接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疼(浓度为16-32mg/m3以上时)。
暴露于200-300mg/m3时,还可有眼睑痉挛、视力模糊等症状。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致嗅觉减退。
暴露于100mg/m3以上浓度时可能引起肺部损害。
(五)火灾和爆炸本品极易燃,严禁明火、火花和吸烟。
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具有爆炸性。
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生产场所应有防爆装置。
(六)化学反应性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盐,对铁等金属有极强的腐蚀性。
与氧化剂反应很剧烈,易起火或爆炸。
(七)人身防护吸入:如气体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氧气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戴化学防护镜。
(八)急救吸入:救护者应佩戴好供氧呼吸器,将患者安全地移至新鲜空气处。
如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硫化氢剧毒,不宜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应坚持2小时以上。
眼睛: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1-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患眼。
(九)储藏和运输防火、冷藏、密闭。
(十)安全和处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密闭、通风、排毒。
处理污水池、纸浆池时应先查清该处是否有硫化氢气体存在。
如果存在,应先进行局部通风换气之后再进行工作。
含硫化氢的废气排放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返回第一页】氨(一)理化性状无色气体,具有很刺激性臭味。
蒸气密度:0.6,沸点:-33.35℃,自燃点:651.22℃,易溶于水。
在醇中溶解中等。
爆炸极限:16~25%。
(二)毒性高浓度时,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30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吸入:大量吸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胸闷、呼吸困难,出现紫绀,严重者发生肺水肿、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500ppm浓度下,五分钟可死亡。
眼睛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致灼伤。
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氨气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氨或空气与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热放出氨和氮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
本品可燃,应严禁烟火和吸烟。
着火时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六)人体防护:吸入: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呼吸器。
眼睛: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穿戴工作服、手套。
(七)急救:吸入: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维护呼吸、循环功能。
眼睛: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皮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误服者给饮牛奶。
一切患者应请医师协同处理。
(八)泄漏处理要点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现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溶解,然后抽排,室内通风。
【返回第一页】二氧化硫(一)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气体,有刺激性臭味。
密度:2.3,沸点:-10℃。
用于制造硫酸、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漂白纸浆、精炼石油等。
(二)毒性属中等毒类。
本品易被粘膜的润湿表面所吸收而生成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
因此它对呼吸道及眼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15 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引起咳嗽、鼻、咽喉部烧灼样痛,声音嘶哑甚至呼吸短促。
吸入极高浓度时,可立即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眼睛接触:可引起流泪、畏光、眼灼疼。
液体二氧化硫溅入眼内可立即引起角膜浑浊,造成班翳(yi翳子:眼角膜上的所生屏蔽视线的白斑)。
皮肤接触:液体沾染皮肤,造成皮肤灼伤、起泡、肿胀、坏死。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吸入低浓度二氧化硫,可有头昏、头痛、无力、干咳、恶心、失眠、嗅觉和味觉减退等症状。
长期接触者还可引起肺气肿,牙齿酸蚀症和慢性鼻炎等。
(五)火灾和爆炸本品不燃,也不助燃。
(六)化学反应性本品溶于水成为酸。
潮湿二氧化硫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金属。
但干燥时,其腐蚀作用不大。
(七)人身防护吸入: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防酸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
工作场所应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吸入: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温、安静,必要时吸氧。
眼睛: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九)储藏和运输储于钢瓶。
包装号为1。
(十)安全和处理生产使用本品过程需要密闭,并加强通风。
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戴供气式呼吸器,将损漏钢瓶转移至安全场所。
工业废气中的本品应设法回收及综合利用。
【返回第一页】二氧化氮(一)理化性状和用途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常温下与四氧化二氮混合存在,高温下是二氧化氮。
密度:1.58,用于生产硝酸、苦味酸、消化纤维等。
(二)毒性属中等毒类。
有很强的氧化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引起肺水肿,可致死亡。
最高容许浓度:15 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暴露于70mg/m3浓度时产生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咽喉痛、咳嗽;暴露于140mg/m3浓度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暴露于220~290mg/m3 浓度时可致肺水肿;吸入146mg/m3很快死亡。
眼睛接触:刺激眼睛。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氧化氮能引起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及神经衰弱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本品不然,但可助燃,不可与助燃物质放在一起。
(六)化学反应性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剧烈。
(七)人身防护吸入:如气体浓度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带化学防护镜。
皮肤:使用防酸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
工作场所应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吸入: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密切观察24小时以上。
观察期间应静卧休息,适当保温、镇静。
观察到48小时时仍无肺水肿方可活动。
眼睛:被污染时可用水冲洗。
(九)储藏和运输阴凉处储藏。
包装号为1(不锈钢包装),运输时防震。
(十)安全和处理产生二氧化氮的过程要密闭,通风排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具。
含二氧化氮的废气排放前要经过处理,遵守环境保护法。
【返回第一页】硫酸(一)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
密度:1.8,熔点10.4℃,沸点: 280℃。
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二)毒性属中等毒类。
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肠,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
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
(六)化学反应性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七)人身防护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
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吸入: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处理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
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
【返回第一页】氯(一)理化性状和用途黄绿色气体或(在压力下)琥珀色液体,有辛辣气味,易溶于水中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密度:2.5,能沿地面扩散。
用于生成氯化物、农药、致冷剂、漂白剂。
还用来清洁水质、污水消毒、食品处理。
(二)毒性对人有强烈的刺激性。
最高允许浓度:1.0 mg/m3 (0.34ppm)(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严重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
症状包括:鼻部发痒(0.2ppm)、咽喉干燥、咳嗽和呼吸困难(1.0ppm)。
呼吸短促、头痛(超过1.33ppm),强烈窒息、胸痛和呕吐(超过30ppm)。
严重暴露导致:支气管炎、肺水肿、死亡(超过1000ppm)。
眼睛接触: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气体导致刺痛、灼伤感并流泪。
液体导致灼伤,永久性伤害可能失明。
皮肤接触:对皮肤有严重刺激,高浓度气体导致皮肤灼伤、渴感、腹部痉挛、恶心。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影响呼吸道,刺激鼻部,腐蚀牙齿珐琅质。
(五)火灾和爆炸氯能助然,因此具有严重着火危险,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氯气能聚集在地层区域。
(六)化学反应性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与下列物质能起剧烈反应:许多可燃性物质及包裹水在内的其他化学物质;与碳氢化合物、某些金属粉末、含氮化合物猛烈反应;当水存在时,能腐蚀大多数金属。
(七)人身防护吸入:如气体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带化学防溅护目镜。
如需要还要戴用防毒面罩。
皮肤: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
合适的材料是聚氯乙烯。
工作场所应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吸入:救护前应确保自己安全。
脱离生产线或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避免口对口接触。
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可由受过训练的人给氧。
眼睛:使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30分钟,勿使污水进入未受伤的眼睛。
皮肤: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20分钟,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清洗口腔,给患者饮水约250毫升,不可催吐,如呕吐发生应漱口并重复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