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教案

正安县流渡中学严庄坤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意,掌握诗词名句。

2体会诗词中的优美意境和的蕴含的哲理。

3学习诗人忧国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1,3。教学难点:2。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

1.《使至塞上》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

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齐读背诵

2.《泊秦淮》

二、学习《泊秦淮》

1、朗读《泊秦淮》,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太和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工诗、赋及古文,以诗的成就为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秦泊,河名。发源于江苏省漂水县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流入长江。相传秦时凿钟山以疏淮水,所以叫秦淮河。秦淮河两岸曾是酒家林立的繁华地区。

3、评点:

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首句写作者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互文见意,写皎洁的月光洒在烟雾迷蒙的水面上,栖在水边的白沙上,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情冷的景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乐妓。又称歌女。《后庭花》又名《玉树后庭花人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作《玉树后庭花》舞曲。终朝与狎客、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世人以《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诗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歌声中听出了亡国之音,并加以艺术概括,具有典型意义,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描写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淡烟寒水,夜幕朦胧;一幅是歌楼酒树,灯红酒绿。迷惆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背诵这首诗

3.《无题》

三、学习《无题》

1.简介作者及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无题》是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诗。因为涉及爱情,不便明写,所以作者集中有关这类的诗,大部分都标作"无题"。

2.教师引导诵读全诗,学生反复诵读。

教师点拨:爱情应该说是人类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因此以爱情为题材的古今中外名篇数不胜数。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有关爱情的文学创作中,有三方面内容是写得最多的,那就是热恋、失恋和别离。李商隐这首《无题》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

3.学生思考:

(1)开头两句话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讨论后回答:

答:开头两句诗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难,言机会难得;别难,不忍分离。第一句用了两个"难"字表达了恋人间苦苦的思念等待和别离时的痛苦忧伤。"乐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是说分别时恰值春暮,更加使人伤感。"东风无力"从字面上看是自然景物。东风是百花盛开的主要原因。而一旦东风无力,花儿自然就到凋谢的时刻了,但实际上,"东风无力"也是表达恋人心情的,它展示了恋人之间无力扭转事情局面不得不分手的无奈心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因为它将人内心那份刻骨铭心的真情表现到了极点。(详见整体感知)

春蚕,蜡炬两个比喻,奇托着至死不变的深情。"春蚕"句重在缠绵真切;"蜡炬"句重在哀婉沉痛。

(2)诗中第五、六两句选取了哪两个典型事例?

答:这两句由己方推及对方,选取由晨妆、夜吟两个典型事例而产生的两种特殊感情,抒写了双方都沉浸在无限痛苦的相思之中,虽各在一方,而总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3)最后两句,借神话表达怎样的情感?

答: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怀念,与诗的开头照应。

(4)请同学就字面义翻译。

相见太难离别更难,东风无力百花已凋残。春蚕吐丝至死丝方尽,明烛成灰蜡泪才滴干。晨妆明镜只愁白发添,夜半吟诗倍感月光寒。迢迢蓬莱路若比两情嫌太短,拜托殷勤写两地传书多探看。

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学习《浣溪沙》、《水调歌头》

4.《浣溪沙》

一、作者

二、介绍词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

北宋初年词的创作主要承袭五代遗风,多为宴席间娱宾遣兴而作。所以要求协律,宜于歌女逐弦管之音演唱。从内容看多是吟风雪咏花草,写离别道相思之作;在艺术上则以委婉浓丽为主导风格。

晏殊官至宰相,一生显贵,以"善知人"著称。他生活优裕,喜聚客宴饮。其《珠玉词》被视为婉约词派的正宗。这首《浣溪沙》是晏殊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被后人广为传诵的名篇。

二、浣溪沙翻译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