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问题浅析
林业碳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林业碳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67d1ae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a.png)
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3-09-25作者简介:何家德(1965-)ꎬ男ꎬ汉族ꎬ云南宣威人ꎬ本科ꎬ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营林工作ꎮ林业碳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何家德(宣威市来宾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ꎬ云南曲靖655000)[摘㊀要]㊀林业碳汇作为一种重要的碳减排手段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ꎮ该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碳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ꎬ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ꎬ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ꎬ即健全政策制度㊁提高林区建设质量以及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等措施ꎬ旨在推动我国林业碳汇的可持续发展ꎮ[关键词]㊀林业碳汇ꎻ发展现状ꎻ主要问题ꎻ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32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087-04MainProblemsandCorrespondingStrategiesintheDevelopmentofForestryCarbonSequestrationHeJiade(XuanweiLaibinStreetAgriculturalandRuralComprehensiveServiceCenterꎬQujing655000ꎬYunnanꎬChina)Abstract:Forestrycarbonsequestrationꎬasanimportantmeansofcarbonreductionꎬ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tectingtheecologi ̄calenvironment.Thisarticle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sforestrycarbonsequestrationdevelopmentꎬexploresthemainproblemsthatexistꎬandproposesaseriesofresponsestrategiestoaddresstheseissuesꎬincludingimprovingpolicysystemsꎬimprovingthequalityofforestareaconstructionꎬandincreasinggovernmentfundingꎬaimingto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ina'sforestrycarbonsequestration.Keywords:Forestrycarbonsinkꎻdevelopmentstatusꎻmainissuesꎻcopingstrategies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ꎬ碳汇作为一种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ꎮ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ꎬ发展林业碳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ꎬ然而ꎬ我国林业碳汇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ꎬ需要相关部门和组织积极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ꎬ以推动我国林业碳汇的可持续发展ꎮ1㊀我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1.1㊀林地面积和碳储量我国地大物博ꎬ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ꎬ林地面积庞大ꎬ潜藏着巨大的碳储量ꎮ根据最新数据显示ꎬ我国林地总面积约为2.2亿hm2ꎬ总碳储量已超过25亿tꎬ这使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碳汇潜力国家之一ꎮ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吸收大气中的CO2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ꎬ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ꎬ然而ꎬ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碳储量ꎬ实际的碳汇效益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1]ꎮ1.2㊀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数量和分布为了能够实现碳减排ꎬ维护生态平衡ꎬ我国积极推动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ꎬ截至2017年ꎬ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累积公示审定的林业碳汇项目一共有2871个ꎬ在这些项目中有234个为实际备案项目ꎬ其中林业碳汇项目有99个[2]ꎮ从该平台的公示结果来看ꎬ在2016年就完成了60.8%的项目ꎬ项目具体分布情况(图1)ꎮ图1㊀林业碳汇项目数量及分布情况㊀㊀从图1可以看出ꎬ各省份的碳汇项目数量有所不同ꎬ主要集中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ꎬ比如ꎬ东北㊁西南和华北地区ꎮ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碳汇潜力和重要性ꎮ同时ꎬ这些项目的分布也反映了我国在碳汇领域的发展趋势ꎬ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碳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ꎮ78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1.3㊀林业碳汇的社会效益林业碳汇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ꎮ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将空气中大量的CO2转化成成O2ꎬ因此具有一定的减排作用ꎬ而随着工业的发展ꎬCO2的排放量逐渐增加ꎬ这一过程中ꎬ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其中24%~36%的CO2ꎬ可充分说明林业碳汇具有的生态功能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3]ꎮ②吸收CO2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ꎬ碳存储量在全球生态系统重已经突破了2.48万亿tꎬ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存储量约为1.15万亿tꎮ森林每增加1m3的木材ꎬ就能吸收1.83t的CO2ꎬ同时释放1.62t的O2ꎬ因此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ꎬ不仅有利于增加碳汇ꎬ减少CO2ꎬ还能有效应对气候问题ꎬ保护生态系统不被破坏(表1)ꎮ表1㊀林业碳汇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价值体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吸收CO2㊁释放O2ꎻ森林生态系统吸收CO2量为24%~36%ꎬ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吸收二氧化碳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存储量约为1.15万亿tꎻ每1m3的木材ꎬ可以吸收1.83t的CO2ꎬ并释放1.62t的O2ꎻ有助于减少CO2排放量ꎬ防止空气污染2㊀林业碳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1㊀相关政策和制度引导支持力度不足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政策和制度支持力度不足ꎮ尽管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ꎬ但我国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尚未完善ꎬ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的作用ꎮ首先ꎬ我国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政策体系ꎬ使得碳汇项目的开展充满了不确定性ꎬ即使存在支持碳汇的政策ꎬ也常常在执行中遇到问题ꎬ比如ꎬ一些地方政府未能认真贯彻政策ꎬ监管机制不健全也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4]ꎮ此外ꎬ政府激励机制不够明确和有力ꎬ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参与碳汇项目的积极性ꎮ2.2㊀林分质量有待提升我国一些林业碳汇项目在林分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问题ꎬ这包括树木的生长情况㊁林地的生态健康以及病虫害的控制等方面ꎮ林分质量的不足导致了碳储量无法最大化释放ꎮ比如ꎬ一些项目可能因缺乏适当的管理措施而导致树木生长受限ꎬ减少了碳储量的积累速度[5]ꎮ此外ꎬ由于林地的生态健康与碳固定密切相关ꎬ所以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也可能对碳汇产生不利影响ꎮ2.3㊀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林业碳汇项目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ꎬ包括用于树木种植㊁林地管理㊁监测设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ꎮ然而ꎬ由于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较为落后ꎬ再加上当前资金投入不足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的规模和效益ꎬ特别是在项目初期ꎬ资金短缺可能导致项目的启动和发展受到阻碍ꎬ使得林业碳汇的开发难度加大ꎬ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碳汇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6]ꎮ3㊀林业碳汇的发展应对策略3.1㊀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为了促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健康发展ꎬ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制定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ꎮ首先ꎬ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ꎬ以确保碳汇项目拥有稳定的政策支持ꎬ这包括明确碳汇项目的优惠政策㊁支持措施和碳交易机制ꎬ以鼓励企业和投资者积极参与ꎮ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ꎬ因此政府需要确保政策的一贯性和可预测性ꎮ其次ꎬ政府还应该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管ꎬ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ꎬ比如ꎬ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ꎬ负责监督碳汇项目的执行情况[7]ꎮ同时ꎬ监管机构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ꎬ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的审查和监督ꎻ而政府应该建立违规行为的追责机制ꎬ对于那些不遵守政策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ꎬ以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度ꎮ最后ꎬ政府可以引入激励机制ꎬ以增加碳汇项目的吸引力ꎬ这一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为参与项目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ꎬ鼓励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以及合理分配碳排放权ꎮ这些激励措施可以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ꎬ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碳汇项目ꎬ从而推动项目的规模扩大和效益提升ꎮ总之ꎬ制定健全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是确保林业碳汇项目成功发展的关键ꎮ政府需要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度ꎬ同时采取激励措施ꎬ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参与者ꎮ只有通过这些措施ꎬ才能为碳汇项目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ꎬ推动其在气候变化应对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ꎮ88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3.2㊀提高林区建设质量为解决林业碳汇发展中的问题ꎬ提高林区建设质量至关重要ꎮ在进行林区建设ꎬ提升林分质量的过程中ꎬ应做好以下工作ꎮ①需要加强林分的管理和维护ꎮ在对林分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巡视和监测ꎬ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林地的病虫害和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侵害ꎮ在此过程中ꎬ不仅要定期修剪和修正树木ꎬ以确保林分健康生长ꎬ还要确保林地的水资源管理得当ꎬ以便能够维持林分的生态平衡[8]ꎮ②培训林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ꎬ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ꎮ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监督林区的建设和维护工作ꎬ确保按照最佳实践进行管理ꎬ同时还要通过培训来提高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ꎬ以减少不当的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ꎮ③应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设备来提高林区建设质量ꎬ比如ꎬ使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准确地监测林地的健康状况ꎬ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ꎮ④做好林区规划和管理计划也可以提高林区质量ꎮ在制定合理的林区规划和管理计划时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和生态系统的特点ꎬ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管理策略能够促进林分的可持续发展ꎬ并能使其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ꎮ通过这些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林区建设质量ꎬ确保碳储量得以最大化释放ꎬ从而增强林业碳汇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ꎬ同时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碳汇项目的社会接受度[9]ꎮ3.3㊀发挥政府职能作用ꎬ加强资金投入要促进林业碳汇的可持续发展ꎬ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ꎬ加强对林业碳汇项目的资金投入ꎬ使其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ꎮ首先ꎬ政府应明确碳汇项目的战略地位ꎬ将其纳入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ꎬ这需要政府明确碳汇在减缓气候变化㊁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ꎬ并将其纳入相关政策和规划中ꎮ其次ꎬ政府应建立资金支持机制ꎬ确保碳汇项目有稳定的资金来源ꎮ比如ꎬ设立碳汇基金用于资助项目的启动㊁建设和维护ꎬ或者提供税收激励㊁补贴和贷款等金融工具ꎬ降低碳汇项目的经济成本ꎬ吸引更多的企业去为林业碳汇项目投资ꎮ最后ꎬ政府需要强化监管和审计机制ꎬ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10]ꎮ这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和报告机制ꎬ对项目的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审查ꎬ防止滥用和浪费资金ꎮ政府还可以鼓励公私合作ꎬ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资ꎬ比如ꎬ通过建立合适的合作模式ꎬ包括碳交易市场㊁碳金融产品等ꎬ以吸引企业参与碳汇项目ꎬ同时为其提供可行的商业模式ꎮ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可以为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ꎬ推动其在减缓气候变化㊁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ꎬ便于我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ꎬ保护生态环境ꎬ实现碳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ꎮ4㊀结语综上所述ꎬ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背景下ꎬ林业碳汇项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ꎮ然而ꎬ通过对我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发现林业碳汇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ꎬ但是在新时代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ꎬ其中包括政策和制度问题㊁林区建设质量问题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ꎬ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和举措ꎬ以促进林业碳汇项目实现健康发展ꎬ为减缓气候变化ꎬ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ꎮ参考文献[1]朱明英.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ꎬ2023ꎬ52(S1):62-63.[2]陈思宇.福建省林业碳汇的实践探索和发展前瞻[J].福州党校学报ꎬ2023(4):69-73.[3]周迎.湘西州林业碳汇建设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3):43-45.[4]胡志.有效发挥林业碳汇价值[J].中国金融ꎬ2023(14):101. [5]张威伦.双碳目标下森林碳汇发展路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1):101-103.[6]赵文程.林业碳汇市场发展趋势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1):127-129.[7]谭鑫ꎬ杨怡.云南生态产业化的林业碳汇发展路径探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ꎬ2022ꎬ6(6):5-10. [8]辛疆.碳汇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山西农经ꎬ2022(14):114-116.[9]杨静. 双碳 目标下林业碳汇的发展机遇及实施路径探讨[J].南方农业ꎬ2022ꎬ16(13):201-204.[10]马亮.临夏州林业碳汇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甘肃林业ꎬ2022(1):28-29.98。
黑龙江森林碳汇与新型农业
![黑龙江森林碳汇与新型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915e9cc6137ee06eff91821.png)
随着经济 社会 发展 , 全球 气候 变化 背 景下 , 在
少 , 这 对 矛 盾 依 然 存 在 , 相 关 关 系 仍 然 在 另 一 但 负
环境与气候 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关注 , 发展 低碳 经济 已经成 为世 界各 国应对 日益 严重 的气 候变 化 挑战而做 出的 战略选 择 。降 低大 气 中温室 气体 的
了非 常 关 键 的 作 用 。研 究 黑 龙 江 森 林 碳 汇 与 新 型
农业 的关 系具有 重大 的现 实意义 。
碳量 最 为显 著 , 继续 同碳 的 能力 减 弱[ 。黑 龙 但 2 ] 江省 现有 森林 资源 幼 、 中龄 面 积 和蓄 积 分别 占用
材 林 的 8 . % 和 7 . % 。 意 味 着 大 部 分 森 林 属 37 53
中 的 有 林 地 面 积 也 不 能 完 全 反 映 森 林 蓄 积 的总 量 与 生 长 量 。有 林 地 的部 分 变 化 以及 与 耕 地 之 间 的
段包括节 能降耗减 少温 室气 体 的排放 以及 通 过技
术化方法或者 生物固碳储存大气 中的温室气体 。 工 业 技 术 化 手 段 成 本 高 、 术 难 度 大 , 存 温 技 封 室 气 体 非 常 不 易 , 通 过 生 物 碳 汇 , 仅 可 以克 服 而 不 诸 多 技 术 成 本 困 难 , 时 可 以 产 生 多 种 效 益 。 海 同 洋 生 态 系统 虽 然 是 地 球 上 最 大 的 碳 库 , 限 于 可 但 操 作 性 , 类 目前 仍 然 只 能 以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为 主 。 人 森林 系统作 为陆 地 生 态 系统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在 碳 汇 能 力 上 拥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称 为 陆 地 上 可
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黑龙江森工集团40个林业局的调查数据
![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黑龙江森工集团40个林业局的调查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d5685e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9.png)
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黑龙江森工集团40个林业局的调查数据陈丽荣;朱振锋【摘要】文章选取了黑龙江森工总局4个林管局下属40个林业局2003年—2012年的微观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黑龙江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定量分析了林业政策、林区经济、自然因素三个潜变量及其观察变量对森林碳汇量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
研究表明: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和自然状况这三类外因潜变量对森林碳汇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状况对森林碳汇影响最大,其次是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对森林碳汇影响成效较小。
最后结合各观察变量对其潜变量的影响数据,提出三个提高森林碳汇量的建议:合理扩大区域内有林地面积,并提高森林蓄积量;进一步实施积极的林业保护、建设政策;逐年摆脱林区对林业的依赖,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期刊名称】《经济师》【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189-190,192)【关键词】森林碳汇量;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作者】陈丽荣;朱振锋【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国内目前有关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一是从全国角度出发研究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如续珊珊(2010)选取辽宁、河北等20个省的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量化分析了造林面积、受害森林面积、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木材产量以及营林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等因素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二是从区域角度出发研究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如黄从德(2008)经过对四川森林植被的碳密度的研究,得出由于其地带性分布规律受到垂直地带性、人类活动干扰及其叠加效应的影响,总体上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降低。
由此指出,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影响四川森林植被碳密度和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最重要因素,李惠敏(2004)采用目测法从森林类型、林龄结构等方面单因素地分析了其对森林资源碳储量的影响。
金融服务林业碳汇发展及问题研究
![金融服务林业碳汇发展及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f7dc0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0.png)
金融服务林业碳汇发展及问题研究赵英蕾摘㊀要:近些年ꎬ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讨论的重点ꎬ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ꎮ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ꎬ是现存的改革道路ꎬ是重要的绿色家园形成模式ꎬ但林业碳汇工作一直是我国改革的短板ꎬ因此需要完善森林体系ꎬ构建供需平衡关系ꎬ形成绿色规模式产业链ꎬ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ꎮ关键词:金融服务ꎻ林业ꎻ发展ꎻ问题一㊁前言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ꎬ任何行为都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ꎬ但从我国每年的环境现状来看ꎬ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和改革措施势在必行ꎮ发展林业碳汇的重要目的在于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ꎬ以绿色森林的发展为载体ꎬ降低温室效应的发生率ꎮ将不断改革空气污染状况设为目标ꎬ调整绿色能源发展结构ꎬ实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ꎮ二㊁林业碳汇的发展意义(一)有效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企业在林业碳汇的关键举措中来进行技术和产业转型工作ꎬ这个过程虽然艰巨但也是发展的重点ꎬ越早进行对企业的发展越有益处ꎮ同时林业碳汇是改变森林㊁陆地中二氧化碳比例和排放量的根本措施ꎬ能够推动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ꎬ提升森林中光合作用的效果ꎬ实现进一步碳汇增碳ꎬ即间接减排ꎬ减少节能减排等各项转型机制对企业的压力和冲击力ꎬ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ꎮ(二)提高国际化ꎬ话语权改善ꎬ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ꎬ我国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方案ꎬ以制度化的形式为林业碳汇的发展保驾护航ꎬ从而促使我国各企业进行绿色转型ꎬ朝着可持续㊁绿色㊁环保的前景不断发展ꎬ提高生态保护力度ꎮ我国绿色能源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ꎬ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ꎬ使我国森林覆盖率高达23.04%ꎬ在绿色㊁环保㊁可持续的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我国势必会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和领导力ꎬ在国际气候座谈会中占据重要地位ꎬ完善林业碳汇交易市场ꎬ推动国际气候改革和发展ꎮ三㊁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问题(一)项目收益不足金融服务行业林业碳汇的发展需要经过设计㊁审批㊁注册㊁核查等八项流程ꎬ所需开发周期较长ꎬ提高了项目成本ꎬ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会导致小规模林业碳汇项目毫无利润可得ꎬ高投入㊁低回报ꎬ影响了金融服务行业针对林业碳汇相关事业的支持度和重视程度ꎬ阻碍了林业碳汇在金融企业的资金往来和资金供给ꎬ造成碳汇事业发展的瓶颈ꎮ(二)市场建设不完善我国目前对于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较大ꎬ但整个保护体系尚未形成科学㊁高效㊁智能的管理模式ꎬ整个市场较为动荡ꎬ供需失衡ꎬ价格分散ꎬ难以加大林业碳汇企业的融资ꎬ导致相关项目生存困难ꎬ不符合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ꎮ(三)风险系数高林业碳汇项目是创新型项目ꎬ对标现存的绿色能源体系来说存在冲突和风险ꎬ极端恶劣天气ꎬ如风灾㊁雪灾㊁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对森林区域覆盖面造成难以估计的危害ꎬ导致企业开发者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会面临违约赔偿的问题ꎬ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现状ꎬ支出与收入完全不对等ꎬ引发各企业的不满ꎬ无法保证林业碳汇工作的贯彻落实ꎮ四㊁金融服务林业碳汇发展的具体措施(一)合理完善产业供应链目前林业碳汇的发展ꎬ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供需失衡的现象频繁发生ꎬ因此应积极提高市场企业参与度ꎬ加强支持力度ꎬ扩宽金融供给途径ꎬ有效采用科学育种和大力经济发展推动下来ꎬ完善固定成本ꎬ促进林业碳汇发展ꎬ第三产业增加开发者的经济保障力度ꎬ以各种有力措施为企业融资助力ꎬ降低企业金融风险ꎬ以循环式产业体系搭建科学稳定林业碳汇发展平台ꎬ充分调动相关企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ꎬ缓解企业压力ꎬ在国家各项制度的大力支持下为金融服务林业碳汇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ꎮ(二)充分发挥碳汇市场证券属性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市场林业碳汇的证券属性ꎬ需要努力调整供需关系ꎬ保证供需平衡ꎬ即有买有卖ꎬ提高市场活力和交易积极性ꎬ促使市场稳定发展ꎬ同时鼓励林业碳汇市场进行二级交易ꎬ通过二级交易这个资金蓄水池来提供碳汇供需发展的动力ꎬ保持供不应求趋势的快速稳步提升ꎬ促使林业碳汇市场进入良性循环ꎮ最后ꎬ还需要加强企业绿色环保意识ꎬ绿色㊁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的职责和重要使命ꎬ也是林业碳汇事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ꎬ能够增强市场活力ꎬ加强买卖碳汇交易次数ꎮ(三)积极化解风险ꎬ完善森林保险制度每个企业在进行不同的项目来壮大企业实力时ꎬ肯定不想在项目中承担过高风险ꎬ因此国家应积极完善森林保险制度ꎬ让企业在可靠而坚实的保障下来开展林业碳汇事业ꎬ并利用法律法规进行制度的约束和保障ꎬ以保险公司所开发的保理范围来满足不同企业在实际林业碳汇过程中抵御风险的需求ꎬ风险平摊ꎬ保障增加ꎬ提高林业价值ꎬ让企业减少开展林业碳汇工程过程中的压力和负担ꎬ促进金融服务林业碳汇的可持续㊁稳健发展ꎮ五㊁总结总的来说ꎬ我国目前落实了各项规定来支持金融服务ꎬ林业碳汇的发展力度和发展趋势朝着新的方向不断努力ꎬ同时也与澳大利亚㊁英国㊁巴西等国家共同开展林业碳汇项目超过1500个ꎬ促使我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ꎬ改变以往不活跃㊁风险较高的状况ꎬ成为目前发展较为稳定㊁金融服务行业支撑力度较大的创新型事业ꎬ带来稳定发展的前景ꎮ参考文献:[1]向开理.CCER框架下林业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发展研究ꎬ2017(1).[2]张昕.CCER交易在全国碳市场中的作用和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ꎬ2015(10).作者简介:赵英蕾ꎬ黑龙江森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ꎮ46。
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d6a4cb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5.png)
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现状:
近年来,我国林业碳汇交易逐渐发展,但总体规模较小,交易量有限。
目前,我国林业碳汇交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碳汇交易平台进行的碳汇交易,如中国碳交易平台;二是通过森林认证机构进行的碳汇交易,如中国生态系统碳汇认证中心。
问题:
1. 碳汇交易市场不成熟,缺乏足够的交易量和参与者,导致交易价格波动较大,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价格。
2. 碳汇交易流程繁琐,交易成本较高,对于小规模的林业碳汇项目来说,交易成本可能高于收益。
3. 碳汇交易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缺乏投资者的信任度。
政策建议: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碳汇交易市场体系,推动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2. 降低碳汇交易的交易成本,提高小规模林业碳汇项目的参与度。
3. 完善碳汇交易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促进碳汇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c667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e.png)
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展示林业碳汇全貌、破解林业碳汇发展瓶颈、促进林业碳汇项目和林业碳汇市场创新发展,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梳理林业碳汇金融已有研究成果,辨析林业碳汇相关概念,概述林业碳汇产品,分析林业碳汇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林业碳汇发展瓶颈解决方案,建议完善创新林业碳汇产品并充分发挥产品组合功能,出台政策推动建设林业碳汇体系,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有序推动林业碳汇市场化,鼓励机构发挥自身作用。
关键词:林业碳汇;问题;策略引言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温室空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不仅是水库、粮库、钱库,还是碳库。
通过发展林业碳汇,可以有效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1林业碳汇发展现状现有研究对林业碳汇的研究角度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作为打造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林业经济、实现碳中和目标等较为宏观的政策项目的一类实现途径,对林业碳汇作简要说明。
多以林业碳汇为出发点,按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林业碳汇作为一种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讨论。
二是具体研究某一类或某几类林业碳汇产品。
三是从或绿色支持林业碳汇、林业产业发展的角度讨论林业碳汇,关注林业碳汇产品种类和创新。
四是以碳资产为出发点,作为碳的组成部分研究林业碳汇,特别体现为对林业碳汇融资的关注。
五是以城乡流动、普惠、生态扶贫为角度,阐明林业碳汇的重要性。
六是从法律角度研究林业碳汇。
总体而言,从事林业碳汇研究的学者通常采取第一、二、四种途径进行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研究者由于现实需要的激励,通常沿第二、三种路径进行研究,展现出对林业碳汇产品的热切关注;而第五、六种途径的研究角度则更广泛。
现有林业碳汇研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一是重视林业碳汇对林业发展、林业经济、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林业碳汇市场、绿色与碳、碳减排与碳中和、脱贫减贫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发展林业碳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掘了林业碳汇金融更为广泛的政策价值和社会价值。
2024年林业碳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林业碳汇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7555d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7.png)
林业碳汇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林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木材、土壤有机碳等形式储存起来的过程。
林业碳汇市场则是指通过碳汇交易实现林业碳汇的价值变现,并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对当前林业碳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全球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概况全球范围内,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日益成熟。
目前,主要的碳汇市场集中在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地区。
这些市场通过引入碳配额、碳交易等制度,鼓励和支持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
此外,国际间也建立了碳汇项目认证机制,确保碳汇项目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二、我国林业碳汇市场的现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对林业碳汇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我国林业碳汇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政府通过引入碳排放配额制度,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同时,我国也加强了对碳汇项目的验收和认证工作,确保碳汇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真实性。
三、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碳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缺乏相关规范和制度的支持。
其次,碳汇项目的认证和验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一些不符合标准的碳汇项目也能够参与碳交易。
此外,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不足,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四、未来我国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对碳中和目标的承诺和推动,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我国应加强碳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碳交易机制,提高市场的规范化水平。
同时,加强对碳汇项目的监管和认证力度,严格筛选和验收项目,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与国际间的碳汇市场进行合作和交流,吸取经验借鉴,也是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论虽然我国林业碳汇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碳中和目标的重视,该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碳交易机制、加强项目的认证和监管,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碳减排和气候变化应对作出重要贡献。
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探讨
![黑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0b449826529647d272852cd.png)
更 新 作 业 措 施 , 国人 工林 存 在 严 重 的 地 力 退 化 现 象 。 我 因
此 , 要 引 进 发 达 国 家 先 进 的 营 造 林 理 论 与 管 理 技 术 , 高 需 提
我 国人 工林 生产 力与 固碳 能 力 。
2 黑 龙 江 省 开 展 林 业 碳 汇 项 目 的 可 行 性
能在 经 济 上 得 到全 社 会 承认 , 进 入 一 个 可 以通 过 贸 易 获 并
得 回报 的时代 1 。
林 业 碳 汇 的概 念 就 是 通 过 实施 造 林 、 造 林 和 森 林 管 再 理 , 少毁 林等 活 动 , 收 ( 减 少 ) 减 吸 或 大气 中的二 氧化 碳 并 与 政 策 管 理 和 碳 贸 易 相 结 合 的 过 程 、 动 和 机 制 , 自然 科 活 属 学、 社会 科学 范畴 。 0 5年 2月 1 20 6日 ,京 都议 定 书 》 《 正式 生 效 , 为国 际社 会 应 对 气候 变 化 的纲 领性 文 件 。 此 . 洁 成 至 清 发 展机 制 下 的造林 、 造林 碳 汇项 目正 式 启动 , 再 并进 入 实 质 性 的项 目操 作阶 段 。
现 代农业 科技
2 1 年 第 2期 01
林 业科 学
黑龙 江 省 开展 林 业 碳 汇项 目的探讨
孙 伟 - 李 峰 冯 云 山 ,
(黑 龙 江 省 哈 尔 滨 市 呼 兰 区 兰 河 街 道 办 事 处林 业 站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0 黑 龙 江 省 森林 与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 哈 尔 滨 市 呼 兰 区 石 人镇 林 业站 ) 黑 5 5 0;
3 黑 龙江 省 森林 碳汇 价值 评价
黑 龙 江 省 森 林 资 源 丰 富 , 业 经 营 总 面 积 3 1 5万 林 4 h 其 中 森林 总面 积 19 9万 h 活 立 木 蓄积 达 l . m, 1 m, 57亿 m, 占全 国总 量 的 1 .5 , 林覆 盖 率 4 . ̄[ 丰 富 的森林 38 % 森 36 4 1 。 资源 为 黑龙 旺 省 乃至 国 家生 态建 设 、 生态 安全 、 态 文明 做 生 出 了 巨 大贡 献 , 业 经 济在 全 省 国 民 经 济 中也 占有 重 要 地 林 位, 同时黑 龙 江省 丰富 的森 林 资源 也是 个 巨大 的碳库 。
关于黑龙江省碳汇问题的探讨
![关于黑龙江省碳汇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4264d0802020740be1e9b08.png)
关 于黑龙 江省 碳 汇 问题 的探讨
崔宇佳 时兰翠 赵 秀 黄在 华 王 子奇 关 帅
( 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 制材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0 8 ) 5 0 1
在森林 的众 多 生 态 服务 功 能 中 ,碳 汇功 能 正 发挥 着越来 越 重要 的作 用 。黑龙 江省 作 为林 业 大
碳汇作用 。如果将传统 的直燃方式转换为生物质
能源 成 型产 品 加 以利 用 ,则 可 以将 木 材 的燃 烧 效 率从 2 %左 右提 高 到 9 % 以上 。 5 0
2 3 加 强科 技支撑 和 人才的培 养 . 国家 “ 十二 五 ” 规划 和黑 龙 江 省 “ 二 五 ” 十
不可 持续 的问题 。
( )在 黑龙 江省经 济 发 展过 程 中 ,始 终没 有 2
图 1 木 材 生命 周 期碳 素储 存 变化
2 2 发展生 物 质新能 源 .
摆脱 “ 原字号” ,这对全省实现万亿 G P的 目标 D 是非 常不利 的。要摆 脱 “ 字 号 ” 的阻 碍 ,提 高 原
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 性强和涉及面 广的特点 ,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 ,当前应重点做 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 《 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 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增强人们 的
法制 观念 ,使人们 理 解 和 支持 检 疫 工 作 。二 是 在 相关 的公 路干 线路 口增 建检 疫 检查 站 ,加强 对 过 往运 输森林 植物及其 它森林 产 品车辆 的检疫 检 查 , 严 防带疫 进 出局界 。
( 下转 第 6 2页)
延长 木质林 产 品 的使 用期 限 ,一 方 面 可减 少
6 2
林
业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f3b0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f.png)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林业碳汇项目是指通过森林植被的生长和吸收二氧化碳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
在碳市场交易中,林业碳汇项目可以将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转化为碳汇指标,并将其出售给企业或国家以弥补其二氧化碳排放。
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确定项目目标和盈利模式:林业碳汇项目的目标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还包括经济效益的实现。
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碳汇目标,即计划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碳汇指标。
其次,需要确定如何获得盈利,比如将碳汇指标出售给碳市场上的企业或国家,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收益。
2.测定和监测碳汇量:为了将林业碳汇项目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指标,需要测定和监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这可以通过监测植被的生长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实现。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遥感和地面监测系统来评估植被的生长状况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3.碳汇计量和认证:在确定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后,需要将其转化为碳汇指标,并进行计量和认证。
这可以通过使用国际标准的计量和认证方法进行,如国际碳汇清算标准(ICROA)和联合国碳市场机制(CDM)等。
4.碳市场交易:一旦获得了认证的碳汇指标,就可以将其出售给碳市场上的买方。
可以通过与碳市场经纪人或碳汇基金合作,将碳汇指标进行交易。
交易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价格和交易方式等因素。
5.碳汇项目管理和监督: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需要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督。
这包括对林业碳汇项目的运营和维护进行管理,并确保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需要遵循国际碳市场规则和标准,进行定期的报告和验证。
总结起来,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确定项目目标和盈利模式、测定和监测碳汇量、碳汇计量和认证、碳市场交易和碳汇项目管理和监督。
这些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林业碳汇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并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问题浅析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问题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b05ad55022aaea998f0f0c.png)
济 的 可 持 续 发展 , 文针 对 黑龙 江 省 林 业 碳 汇 问题 进 行 探 讨 。 ’ 本
【 关键词】 林业碳 汇; 价值 ; 构想
增加 . 导致地球气候 不断变暖 . 而全球气候 变化又反过来严重影 响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了生物多样性减少 、 造成 水旱灾害频繁 、 水资源 短缺 、 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目前应对气候变化 的重要措施 是减少大气中 c 0 的浓度 。 而森林所 固有的吸收和 固定 c : O 的功能 即 林业碳汇功能 . 能够 有效地减少大气 中的 C O 浓度 , 起到减缓气 候变 暖的作用 因此 . 于林业碳汇的研究随着各 国政 府和科 学家对气候 关 问题的 日益关注而不断发展
21 年第2 期 02 9
科技 冒向导
◇ 农林科 技◇
黑龙江 省林业碳汇 问题浅析
石 光
( 尔 滨 市 林业 工作 总站 哈
【 摘
黑龙 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哈尔滨
10 0 ) 5 0 0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 口的增长 , 类排放 温室气体持续增加, 人 导致地球 气候不断变暖 , 而全球 气候 变化 又反过来严重影响社会经
一
1林业碳汇的涵义 .
.
林业碳汇是指森林植物从大气 中清除 C O 的过程 、活动或机制 , 它在减少大气 C O 浓度 上升 问题上有着特殊的 、 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 前减少大气 中温室气体 含量 , 减缓气候变 暖的主要措施有两类 : 一是 减少温室气体 的排放 源 . 二是增加温室气 体的吸收汇 . 也就是增 加碳 汇 森林生态系统与海洋 生态 系统 、 草地生态系统并列为地球三大碳 库 . 中森林生态 系统作为陆地生态 系统 最大的碳库 . 其 储存 了约 占陆 地生物 圈地上碳储量 的 8 %和地下碳储量 的 4 %.成熟森林 的土壤 0 0 有机碳持续增加 . 具有很大 的碳汇功能。 因此 , 林业碳 汇对 于调控全球 碳循环的动态和影响气候变化作用非常重要。
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
![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3d82dcf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6.png)
碳汇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摘要: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的发展下,各种环境问题也逐一浮现出来,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相对有效的一种改善方法,碳汇造林则是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措施。
通过植树造林、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来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此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进而使环境问题得到改善。
对此,文章也将对碳汇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解决对策做出以下有关探讨,希望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碳汇造林;问题;对策引言: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不过与之相应的是大量的矿石燃料被开采,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加上森林植被的大肆破坏,导致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开始大量排放。
由于人类最初对此类问题并未过多重视,因此也导致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各种全球气候问题接踵而至,而气候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全球变暖,因而,如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碳汇造林也在此时被人们所关注。
一、碳汇造林概述碳汇,意在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又或者说能力。
碳汇造林,指的是以增加碳汇为只要目的,在确定基线的土地上对林木生长过程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的一种造林活动。
这种造林活动一般是以突出凸显森林碳汇功能为主,更强调要突出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
就目前来说,碳汇造林主要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并负责筹措,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工程项目实施开展,在实际的造林活动中,碳汇造林成功还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
二、碳汇造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相关专业人才缺乏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但也正是因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许多人忽视了环境保护这一问题,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和举措上后知后觉,与其它先进国家相比较为落后。
在碳汇造林方面,在其他国家已经建立起成熟体系时,我国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却刚刚起步,这也导致不管是技术人才方面,还是相关知识理论方面,我国都严重不足,大多数相关工作者对碳汇造林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实际的造林活动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无法得以很好解决的不利局面。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3341ef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d.png)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摘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推进农业降碳固碳,提高农业碳汇开发能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低碳、绿色综合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减排和固碳面临的挑战:绿色低碳技术能力不足制约了农业减排和增产增效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压缩了农业减排和固碳的空间;小农户增加了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难度,以及如何调整的相关举措,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碳中和;固碳减排;农业现代化碳排放对人类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特征的重大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显示,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预计将比过去20年上升0.3至4.8℃。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
中国的农业来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
黑龙江省年粮食产量750亿公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0.1446亿公顷,总产量、贸易量和转移量居全国首位。
同时,黑龙江省也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重点关注地区。
此外,黑龙江省化肥用量大、水资源灌溉量大、生产投入成本高、环境承载力强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本文在了解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农业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农业碳中和所面临的利弊,提出了实现农业碳中和的几点建议,为促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黑龙江省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以及绿色农业转型的必要性绿色转型是优质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以绿色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低碳农业战略被列入“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减排和减少外汇的重要性。
国务院发布《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农业作为生态产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碳减排和固碳,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农业和农村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十四五”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绿色农业发展和碳减排固存的目标要求。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及经济评价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及经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6d25424ed630b1c59eeb546.png)
中国林 业经济
CHI NA FORES RY EC T ONOMI CS
J1 0 2 u. 1 2
N . I ll 1 5 o4
・ 森林碳 汇 ・
黑龙江省 国有林 区森林碳 汇及经济评价
李长胜 李顺龙 ,
Chi s la s ne edol . r
Ke o d : o e t a b n s k ; c n mye au t n te ima sc b n r s r e y W r s f r s r o i s e o o v l ai ;r e o s a o e v s c n o b r e
Ab t a t o e t a b n s k a e n p y n c r t n i n t y w re i g o r e h u e e e t s r c :F r s r o i sh sb e a i g mu h mo e at t o b o s n n f e n o s f c c n e o g a d c i t r n . f rsu y n e c a a tr t s o r s c r o i k , i c xn a b n o r s n l mae wa mi g A e t d i g t h r ce i i f o e t a b n s s d r t i g c o f o e t t h sc f n e f i r f w sa a y e . h p r t n t o f a u e n f o e t a b n sn swa u g se . i ey fr s a n lz d T e o e ai a me h d o ol me s r me to r s r o i k ss g e td F n l , o e t f c
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分析
![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caf1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7.png)
林业碳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策略分析作者:朱继强来源:《吉林蔬菜》2024年第02期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绿色发展,近年来,森林覆盖率从32%提升到37%,具有“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努力推进林业碳汇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1林业碳汇的重要性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林木管理,保护森林,减少林木砍伐,恢复林地植被等方式来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温室效应,与相应碳汇交易结合,还能取得额外的经济收入。
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过去30年国际国内都积极应对,林业碳汇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应对措施。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资金短缺:西宁市绝大多数的林场都属于生态林,为国家所有,生态林的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都是由国家拨付资金,所以在生态林建设之初就有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种植结构不合理,种类较为单一,加上后期管理跟不上,使得林业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也不能完全发挥其生态功能。
因此,资金短缺问题在林业碳汇项目当中更加突出,导致碳汇项目从开发到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困难,没有办法发挥林业碳汇的作用。
2.2林木基础差,造林空间有限:西宁市目前的情况是大规模的土地绿化已经完成,能够拓展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
虽然,近几年来在林木的种植和管理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想要在同一片林地持续提高碳吸收量仍然是相当困难的。
很多林地种植的种类在当地的生态、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可能没有办法生长到最佳状态,也无法充分发挥其碳吸收能力。
很多林地由于种植树木品种单一,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也给林地碳吸收完成严重的影响,想解决这一问题也实属不易。
2.3相关法规和政策不完善:目前关于林业碳汇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缺失的现象,虽然政策出台了一些,能够提现对于林业碳汇项目的支持和推进,但政策具体执行起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真正落实到细微处讲解的不够详细,规定不清晰,碳权的归属和管理都不能明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权益无法划分,会使项目无法可持续发展,让项目参与者承担较大的风险而失去信心,制约了林业碳汇项目发展。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综述——基于黑龙江省的选择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综述——基于黑龙江省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ca75e2f192e45361066f58b.png)
森 林 碳 汇 计 量方 亘 力 法综= 述 l 丕
基 于 黑龙 江省 的选 择
张 琪, 秦会 艳 , 黄颖 利
( 东 北林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4 0 )
摘要 : 准 确 有 效 的森 林 碳 汇 计 量 方 法 成 为 碳 汇 研 究 工 作 的关 键 。综 合 近年 来 的研 究 成 果 , 据 黑 龙 江 省 大 兴 安 岭 林 区特 点 , 选 取
me su a r e me n t : f o r e s t s t o c k( t r u n k Vo l u m e )a s c lc a u l a t e d b a s i s , c o mb i n e d c o e f i e i e n t c a l c u l a t i o n t r e e s( i n c l u d i n g b r a n c h e s , r o o t s )b 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ma s s ,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江 省林业 工作 的重 中之 重 。
1 样 地 清 查 法
完达 山、 张广 才岭 和老爷 岭 。其 中 , 大兴 安岭林 区是我
国最 北 、 面积最 大 的现代 化 国有 林 区 , 也 是 国家重要 的
样 地清 查法 是对 典型样 地 中森林 生态 系统 中的植
生态 安全 保 障 区 , 蕴藏着 巨大的经济、 生 态 和 社 会 效
b y t h e b u l k d e n s i t y( d y r w e i g h t f a c t o r ) t o c l a c u l a t e t h e b i o m a s s d r y w e i g h t , a n d c l a c u l a t e d i t s c a r b o n s e q u e s t r a t i o n hr t o u h g t h e c a r b o n c o n t e n t r a t e .
林业碳汇项目及其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前景
![林业碳汇项目及其在黑龙江省的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2aa2a910a8114431b90dd8bd.png)
中图 分 类 号 : 1 1 1 X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全球气 候变 暖 是 人 类 面 临 的 l O大 生态 问题 之
生态 系统 的 2 3 。 由于 1年 生 植 物 当年 生 消 , /… 碳
文 章编 号 :05—5 1 (0 8 0 07 0 10 2 5 2 0 )1— 0 2— 2
林 业 碳 汇 项 目及 其 在 黑 龙 江 省 的 发 展 前 景
李 峰 杨 素青 李 惠 敏 高 野 王 立 刚 , 文 环 , , , , 刘
(. 1 黑龙江省森林 与环境科学研究 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10 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黑龙 江省尚志l 6林 场管理局 ) 60 5;. 3 ¥ - 1
首, 而人 类社 会 大量 排 放 的 C 等 温室 气体 形 成 的 O
温室 效 应 , 是 气 候 变 暖 的根 源 。19 则 9 7年 l 2月 在 日本京 都召 开 的公 约 缔约 方第三 次大会 ( O 3 上 , C P)
汇功 能很 小 , 以森林 是碳 汇 的主体 。 所
随经济 的发 展和 人 口的增 加 , O C 的排 放 量还 可 能
进 一步增 加 , 保 护全 球 气 候 方 面承 担 相 应 义务 的 在
压 力将 不可 避免地 大大增 强 ; 另一 方 面 , 变 暖对 气候
我 国生态 环境 和社 会 经 济 的 负 面 影 响也 日益 突 现 。 因此 , 国际上 已就是 否 开 展 林 业 碳 汇 项 目的作 用 在 达成 共识 的情况 下 , 国也积极 参 与 造林碳 汇项 目。 我
由发达 国家 出资金 , 发展 中 国家 造 林并 抵 其 减 排 在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b37c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6.png)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监管机构主要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
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等。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和解决。
首先,监管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监管政策法规和标准尚未完善,监管措施不够有效,未能完全解决针对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违规违法问题。
其次,市场信用体系不成熟。
在我国,由于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规范不够,存在着信息
不对称和恶意炒作等情况,导致市场信用度不高,交易流通不畅。
第三,交易主体不均衡。
目前参与市场的主体以企业和投资机构为主,缺乏普通公众
和农民等个人投资者,导致市场交易的“水平线”过高,服务对象不平等。
第四,监管手段不完善。
在监管手段方面,除了传统的行政监管手段之外,缺乏更多
的市场监管手段,如建立查询平台、实行信息披露和公示、明确处罚措施等监管手段。
第五,监管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
由于我国监管部门众多,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监
管职责,缺乏信息的共享和统一的管理,降低了监管效率和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规范和政策法规,加强市
场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市场的平衡发展,建立更多的市场监管手段,加强监管部门之间信
息的联系与交流,从而推动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608d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f.png)
浅析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
林业碳汇项目是一种由政府或组织组织的林业碳减排项目,旨在减少
森林造成的温室气体(GHG)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气候。
这一项目是以
减少森林碳排放为目的,利用森林管理策略为基础,采取保护、恢复和维
护森林,以实现碳汇的目的。
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与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一、碳汇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思路。
1.确定林业碳汇项目的核心活动:确定林业碳汇项目的核心活动,以
便于明确该项目的减排效果。
一般来说,林业碳汇项目的核心活动分为:
森林清洁投资、森林护理、森林植被保护等。
2.了解碳市场交易机制:了解碳市场交易机制,明确碳汇项目参与碳
市场交易的可行性,以及如何确定碳减排量的具体原则及其细节,以及如
何通过碳信用交易的方式来实现碳减排的要求。
3.核定森林活动前后的碳减排量:核定森林活动前后的碳减排量,根
据森林活动的实际情况,确定森林活动前后的碳减排量,并评估森林活动
可能带来的政策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等。
4.参与碳市场:参与碳市场,利用市场化交易机制,销售碳减排量,以获得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导致地球气候不断变暖,而全球气候变化又反过来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林业碳汇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业碳汇;价值;构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导致地球气候不断变暖,而全球气候变化又反过来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而森林所固有的吸收和固定co2的功能即林业碳汇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起到减缓气候变暖的作用。
因此,关于林业碳汇的研究随着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气候问题的日益关注而不断发展。
1.林业碳汇的涵义
林业碳汇是指森林植物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它在减少大气co2浓度上升问题上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有两类: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二是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汇,也就是增加碳汇。
森林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并列为地球三大碳库,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储存了约占陆地生物圈地上碳储量的80%和地下碳储量的40%,成熟
森林的土壤有机碳持续增加,具有很大的碳汇功能。
因此,林业碳汇对于调控全球碳循环的动态和影响气候变化作用非常重要。
2.林业碳汇的价值
2.1经济价值
2006年6月,“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作为全世界唯一的一个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被批准,该项目从2006年开始在广西苍梧、环江县营造人工林4000公顷,在未来15年内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购买该项目产生的60万吨二氧化碳量。
此外,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不受《议定书》规则限制的“非京都市场”(志愿市场)。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
这些市场的产生与形成,显示出了林业碳汇在政府政策的影响下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2.2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
林业碳汇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在这一固碳过程中,林业碳汇降低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延缓了气候变暖,间接减小了由气候变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土壤侵蚀等不良影响。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此次大会讨论并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在第六条中再次强调了减少滥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引起的碳排放的重要性,林业碳汇所具有的减缓气候变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社会价值更加明显。
3.发展林业碳汇的必要性
3.1引进林业建设额外资金
当前,黑龙江省林业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较为单一的政府财政拨款。
近年来财政对林业建设的拨付金额和力度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面对新时期林业大发展快发展的要求,林业建设任务更为艰巨,工作更为繁重,形势更为复杂。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作为林业强省,目前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有五项与林业碳汇相关。
在现有林业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投入到黑龙江省林业建设中,将是一种有益补充,可以拓宽林业建设资金的供给渠道,促进黑龙江省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3.2引进新的造林技术
黑龙江省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即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处速生丰产林工程,其中有五项属于生态建设工程,森林保护和植被恢复是这几大工程的主要内容,都与林业碳汇项目息息相关。
目前黑龙江省可供造林的土地多为半干旱和石质山区,造林难度大,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撑,必须大力引进先进造林技术。
同时,我国人工林平均蓄积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不合理的营林、造林、采伐和更新作业,人工林存在严重的地力退化现象。
因此更要引进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的造林理论和管理技术,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和固碳能力。
4.发展林业碳汇的构想
林业碳汇是林业发展进程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林业发展的新契
机。
如何把握新时期的发展机遇,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活动,实施林业碳汇项目,促进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形成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4.1发展林业碳汇的机遇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对林业做出了“四个地位”的精辟概括: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回良玉副总理在讲话中,对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这“四个地位”和“四大使命”,是新形势下对林业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是林业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4.2林业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新途径
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l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
换个角度来讲,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
在这种背景下,林业周期长,森林生态效益难以量化等劣势将得到弥补。
通过发展林业碳汇,促进碳汇贸易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货币化的新途径。
基于以上考虑,林业不仅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还是一项新兴战略产业。
4.3林业发展融资的新平台
山西省是中国林业碳汇先行开展的省份,黑龙江省可以利用林业碳汇项目获得投资和先进技术。
在全国各省开展的林业碳汇活动中,一些地区正是通过这一渠道和平台引进大量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的资金。
因此,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将有助于黑龙江省吸收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减排技术。
同时,有助于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产业的形成。
黑龙江省是人工林培育大省,在碳吸收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相应的也有着碳汇交易的潜力。
5.发展林业碳汇各层面问题分析
5.1市场层面
碳汇作为森林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作为环境产品的经济属性,碳汇是有价值的,而且是稀缺资源,但又是公共产品可以免费获得,从这个角度分析不难得出碳汇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
5.2技术层面
从森林碳汇的生产、计量、评价、交易和管理的整个价值链条来看,需要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核证等技术支撑。
目前,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在制定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准入标准,中国绿色碳基金还编制了《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但这些标准和方法需要很好的推广并形成国内的规范建议尽快组
织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并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碳汇
计量、监测标准,在此基础上,林业碳汇应纳入国家林业统计内容,在发布森林资源状况时应包括碳汇内容。
5.3为加快推进林业建设进程
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绿色,打造低碳经济的重大而特殊作用,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筹建碳汇基金地方专项,为企业和个人“消除碳足迹,参与碳补偿”搭建平台,接受企业(以钢铁、水泥、电力、煤炭、炼油、造纸等高排放企业为重点)、团体、组织和个人捐资,用于专门的碳汇造林,当碳汇交易市场条件成熟时,将碳汇投入市场进行交易。
其次、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专题培训和相关宣传。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碳汇计量、监测与评估等课题研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机制,建立碳汇市场机制、产权机制、交易机制,推动碳汇林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