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
郑国渠对当代水利人的启示
郑国渠对当代水利人的启示
郑国渠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杰出代表,他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实用价值。
对于当代的水利人来说,郑国渠对我们有很多启示,以下是其中的几点:
一、技艺精湛,追求卓越
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水利人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郑国渠创造了精湛的技艺,独具匠心的设计思路,让这个古代的水利工程在耐用、安全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伟大的价值。
因此,我们要追求卓越,提高专业技能,用卓越的水平打造更好的水利工程。
二、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郑国渠在建造工程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当时的难题。
这种勇于创新和尝试不仅是工程技艺的提高,更是对经验和技术的总结和传承。
当代的水利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我们勇于创新,不断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三、注重管理,科学规划
郑国渠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了科学规划、有序管理的思想,使得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并且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这一点对于当代的水利建设非常重要,我们要注重规划和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
设的效率和质量。
四、统筹规划,强化联动
郑国渠不仅仅是一项个别工程的建设,它涉及的区域广阔,涵盖了许多城市和农村的用水问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郑国渠的规划也是相当全面和普及的,建设沿线都统一规划和管理。
这告诉我们,在当代水利建设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区域的整体规划,强化联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通过对郑国渠的认识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水利文化的卓越成就,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为当代水利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陕西景区郑国渠简介
陕西景区郑国渠简介
哎呀,这个名字听着真有意思!我昨天和爸爸妈妈去陕西玩儿啦,他们带我去看了郑国渠。
听导游叔叔说,郑国渠是个特别厉害的地方,还是秦国时候修的水渠呢!它是一个大大的“水管”,把水从很远的地方哗啦啦地送到田地里,庄稼都喝饱水,长得可精神啦!
我一开始还不信,心想,这条水渠能有啥厉害的。
后来叔叔给我们看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郑国渠的历史。
哇,原来它是郑国这个聪明的工匠修的!妈妈说,那时候修东西全靠手挖呢,我眨巴眨巴眼睛,心里想着:“这得多累呀!”可是秦国的人特别聪明,修好了郑国渠,田地里的粮食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强大!
我站在渠边,听着水哗哗流,仿佛能听到几千年前那些人在渠边说话的声音。
“小心点儿,别摔啦!”“嘿嘿,我挖好了这一块!”想着想着,我就笑了。
陕西真好玩儿,下次我还要去别的景区看看!
—— 1 —1 —。
郑国渠的阴谋成就了中国一统
郑国渠的阴谋成就了中国一统中国历史上不乏权谋争斗,尔虞我诈,从《三十六计》、《六韬》到现在的《厚黑学》,都能成为现实社会的经典教材。
但凡权谋,善用者利己,用之不当,则会害人害己,更有甚至成为资敌的笑料,战国时的郑国渠就是国策谋略上的笑柄,韩国本意想用大兴土木兴修农田水利,拖垮秦国,万没想到,倒是给秦国送去了万顷良田,最终玩火自焚,自掘坟墓,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
战国之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秦国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苦于无能工巧匠。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被强秦虎视眈眈已久,朝不保夕。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正好秦王政也急需发展农业,为对外军事战争筹备粮饷,正愁没有可用之人。
郑国的建议一经提出,亲王立即就答应,并任命郑国主持修渠,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兴建这一工程。
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水利工程突飞猛进时,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
郑国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郑国”人,“郑国”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之后宫室王族皆以“郑”为姓,纪念故国,郑国以国为名,更显得对故国的缅怀之情。
面对秦王他淡定的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汉书·沟洫志》。
秦王政也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仔细分析之后,他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也明白郑国真心帮助秦国,打败韩国的用意,再加上秦国的水工技术在各诸侯国里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更加重用他,信任他。
十年之后,全渠完工,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从而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略物资储备,郑国功不可没。
郑国渠的名词解释
郑国渠的名词解释郑国渠,又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修建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最为著名的建设者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郑国渠起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终于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全长约600公里,横跨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水利工程的奇迹。
郑国渠的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
据史书记载,郑国渠最早是郑国公家族为了防洪灌溉而建造的,以满足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国渠逐渐发展成为长达数百里的大型运河,充当着物资流通和人员交通的重要通道。
郑国渠的修建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历经千年的改造和完善,渠道穿越山峦、抵达平原,沟通了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北方和南方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
郑国渠的建设对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贸易活动,为各地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
这对于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提供了土壤。
其次,郑国渠也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体现了古人对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智慧。
郑国渠以其精确的测量和巧妙的设计,成功地解决了河道纵贯山脉、穿越平原的难题。
通过梯级水闸的设置,有效地控制了水流量,实现了灌溉和防洪的双重效果。
另外,郑国渠还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
在整个运河沿线,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村庄和城市,这些地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沿着郑国渠,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如今的郑国渠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无数游客来此一睹郑国渠的风采,感受古人智慧的独特魅力。
游人们可以沿着运河畔的古老小道漫步,领略到传统水乡的风情。
而且,在郑国渠沿线,还有许多古镇和历史遗迹,如拥有千年历史的杨家墩古镇和苏东坡修渠处的纪念碑等等,都是游客们必不可少的一站。
郑国渠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它是中国古文明传承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水利工程的杰作。
灿烂的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
灿烂的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16期位于山西省境内的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它于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耗时约10年竣工。
郑国渠为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在2016年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第六十七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渠建,乃“疲秦”之策郑国渠为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建造,修建的缘由,除自然条件因素外还掺杂着政治军事的博弈需要。
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建议兴修大型灌溉渠,即郑国渠。
西引泾水,考虑到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而平原有着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地势特点,郑国渠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溉田万亩上下。
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郑国渠的修建者为韩国人郑国,修建初衷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当时,我国历史正朝着建立统一政权的方向发展,各个诸侯国均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各方势力,兼并战争十分剧烈。
关中为秦国基地,为增强实力,秦王格外看重农田水利等发展,以提高粮食产量。
韩国为秦国东邻,畏惧秦国国力,为自保采取了所谓的“疲秦”策略。
郑国作为间谍,被派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后来,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
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事实证明,郑国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影响深远。
悬梁刺股的故事内容简介
悬梁刺股的故事内容简介“悬梁刺股”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的故事,这个故事出现在西汉时期,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郑国渠的人,因为求学心切,不惜以身体作为筹码,最终获得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成就。
郑国渠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他自小就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一天,他听说了“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为蛄”的故事,感到非常困惑。
他想要知道什么是海,那么他就必须到达海边,于是他离家出走。
逃离家园后,郑国渠遭受了许多艰苦的生活和学习,他不惧困难的去学习,只是为了得到自己理想中的东西,而且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不为物质,只为了精神的提升。
他历经艰辛,在一位名叫王通的老师庇佑下,终于考上鲁国的贡生。
然而,这个获得了学有所成的贡生,仍然并未庆祝,他清楚自己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通过拥有知识成为一个自由开阔的思维者。
因为他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算考取诗书之名,仍然是草子间的一粒沙子,唯有通过学问让自己升华才会让他真正获得优越的生活方式。
他决定要再接再厉,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他在自己家门口的房前石上刻着“积毁销金,积德累仁”七个字,提醒自己时刻不要忘记谦虚谨慎之道。
在这之后,他每天都会站在练剑的悬崖前,以悬梁刺股提醒自己不断进取,并且这个新的\"伟大磨砺\"方式,让他获得了人们纷纷叫好的喝彩。
以后我们经常以流行语“悬梁刺股”来形容郑国渠这个前人的励志精神,并且崇拜他为楷模,希望自己也能追求到这样伟大的知识精神。
最终,郑国渠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在儒家学派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悬梁刺股”这个故事于当时引起了轰动,成为了对年轻人的强烈鞭策。
有意思的是,在现代社会,因为各种追求和困难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加入这场当年的追逐,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现代社会,“悬梁刺股”这种励志精神已经被普遍认可,成为不少青年学子时刻挂在嘴边的词汇。
郑国渠简介
横绝技术
• 郑国渠在向东穿越冶峪水、清峪水、浊峪水这些小河时, 采取了“横绝”工程技术。 “横绝”工程扩大了郑国渠 的水源,增加了灌溉面积;另外,诸小河下游也开辟为耕 地, 增加了耕地面积。
• 所谓“横绝”,就是把小河的流水拦腰截断,让小河水注入 郑国渠里。这种横绝工程技术,也同样运用了渠首拦河堰 坝的设计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南边的渠堤用堆石的方法 加高加厚,小河水很自然地从北边注入郑国渠,而且在渠 岸北边修一条灌溉支渠,在南堤一旁的横绝处稍东,修一条 退水渠。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郑国渠
潘虹 2006-10-
郑国渠
• 郑国渠 是古代陕西关中地区大 型引泾灌区。公元前246年(秦 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 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干渠 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 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 积号称4万顷)。郑国渠的建成, 使关中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 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 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纪念郑 国的功绩,时人遂名该渠为郑
• 泾河年输沙量近 3 亿吨, 这样大的泥沙量, 会很快淤满水库, 更不用说洪水期, 库容根本无法调节洪水量。
引水路与退水路
• 所谓引水路,又叫“引水渠”或“水勃子”,是指由渠口到 灌溉干支渠间的输水渠段。在今天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 的泾河东岸上,还保留有明显的引水渠故道遗迹。渠首西北 向东南,宽15-20米,渠堤高3-5米。” 在开通引水 渠时,因势利导,使渠的位置与泾河水流构成一适当的夹角, 自然地起到了多引水的效能。
现在
•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 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 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 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 工程和方田38.7万亩。
郑国渠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郑国渠者,秦之渠工也。
始,秦欲攻赵,乃使郑国为渠以灌郑地。
郑国遂因秦之欲,说秦王,令发卒万人,治渠三岁,而渠成。
渠成,郑国渠遂为秦所夺,郑国因免死罪,得为秦渠工。
秦王闻郑国渠工之能,乃使郑国为将,攻赵。
郑国遂因秦之将,说赵王,令发卒万人,治郑国渠。
郑国渠成,赵地大富,赵王大悦。
秦王闻之,亦令发卒万人,治郑国渠,欲与赵争地。
【翻译】郑国渠,乃秦国的渠工。
起初,秦国欲攻打赵国,便派遣郑国去开凿渠道,用以灌溉郑地。
郑国便利用秦国攻打赵国的意图,向秦王进言,建议派遣一万士兵,耗时三年开凿渠道,最终渠道完工。
渠道建成后,郑国渠被秦国夺走,郑国因此免于死罪,得以继续担任秦国的渠工。
秦王听闻郑国渠工的才能,便任命他为将领,攻打赵国。
郑国便利用秦国的将领身份,劝说赵王,请求派遣一万士兵,开凿郑国渠。
郑国渠完工后,赵地变得富饶,赵王十分高兴。
秦王得知此事后,也下令派遣一万士兵,开凿郑国渠,意图与赵国争夺土地。
【原文】郑国者,卫人也,善为水工。
秦昭王之时,秦欲并天下,故广地重农。
郑国因说秦王,愿为秦开渠,引泾水东注洛,以灌郑国之地。
秦王许之,乃使郑国发徒隶,因郑国渠以灌郑地。
郑国渠成,郑地大熟,郑国因得免罪,封为郑国渠侯。
秦王曰:“郑国渠成,吾国富矣,宜封侯。
”遂封郑国为郑国渠侯。
【翻译】郑国,乃卫国人,擅长水利工程。
在秦昭王时期,秦国意图统一天下,因此重视开疆拓土和农业发展。
郑国便向秦王进言,表示愿意为秦国开凿渠道,将泾水引入东流,灌溉郑国的土地。
秦王答应了他的建议,便派遣郑国征发奴隶,通过郑国渠灌溉郑地。
郑国渠建成后,郑地农作物丰收,郑国因此得以免罪,被封为郑国渠侯。
秦王说:“郑国渠建成,我国财富大增,应当封侯。
”于是,秦王封郑国为郑国渠侯。
郑国渠
采用自流引水方式设计思想的先进之处
a.
筑坝成库拦水:瓠口这个有利地形上做石堰坝,既
可以抬高水位,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量,省工又省 料,是拦泾入渠的最佳位臵
b.
无坝自流引水:无法指认退水槽、溢洪设施等配套
工程的遗迹, 看不出郑国渠“完备的渠首枢纽建筑”, 而 且连 “直横河谷, 壅拦泾水”的拦河大坝也不能确认。 泾河年输沙量近 3 亿吨, 这样大的泥沙量, 会很快淤满水 库, 更不用说洪水期, 库容根本无法调节洪水量
政治军事建造原因
战国时,兼并战争十分剧烈 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很需要发展关中 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设“疲秦”之计
1. 2.
3.
历史沿革
古代
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开始修建郑国渠
汉武帝太始二年( 公元前95 年) ,修建了白渠,成为郑 国渠的第二代工程,沿用1 2 0 0 余年
明清两代,先后又兴建了通济渠、龙洞渠、鄂山新渠、 袁保恒新渠,其工程性质各有不同,规模很小。
近代
泾惠渠是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民国时期兴建, 是我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灌 溉工程 在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的倡导主持和 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兴建 在中国和陕西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宋代丰利渠,是郑国渠的第三代工程(两次修建,公元1 0 6 9 一1 0 7 7 年和公元1 1 08 年)。 元代由于泾河河床下切,致使工程报废。
王御史渠是郑国渠第四代工程。 元延佑元年( 公元1 3 13 年)开工,五年完工。 至今石渠遗迹尚存,保存完好。
广惠渠是郑国渠的第五代工程。 明代宪宗成化元年( 公元1 4 6 5 年)动工,历经艰辛, “ 积十七年之久,始告竣。”
描写郑国渠的作文
描写郑国渠的作文篇一《郑国渠游记郑国渠这个地方,我老早就想去了。
那天终于是成行了,我一到那儿,就被眼前的景儿给震住了。
咱先说那水,那叫一个清澈啊,在渠道里欢快地流着,就像撒欢儿的小狗似的。
我蹲下身子,拿手去玩水,水可凉了,但凉得特别舒坦。
那水流过指缝的感觉,就像是好多小泥鳅在手指头之间滑来滑去。
沿着渠道往前走,两边的山高耸入云。
山上的树,一棵挨着一棵,密密麻麻的。
我仔细瞅了一棵大树,树干得有我腰那么粗,树皮摸起来糙糙的,像老人的手,还有那树叶,绿得发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下来,在地上形成一个个小光斑,就像星星掉到地上了。
走着走着,看到一块大石头横在渠道旁边。
这石头可奇怪了,坑坑洼洼的。
我就在这石头上坐着休息了会儿,用手摸着石头上的小坑,心想这得是被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才弄成这样的呢。
旁边还有几个小娃子在打闹,笑啊叫啊的,那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感觉这渠一下就有了生气。
再往前走,有个小亭子。
我就进去歇脚,从亭子往远处看,那郑国渠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山间,美极了。
这时候吹来一阵风,风里夹杂着水草的味儿、泥土的味儿,还有一丝淡淡的花香,好闻得很。
我在郑国渠这儿溜达了一天,眼睛看了美景,手摸了清凉的水和糙糙的树跟石头,耳朵听了娃子的笑闹声,鼻子闻了各种味儿。
这趟郑国渠之行啊,真是让我开了眼界,走的时候,我还一步三回头。
这郑国渠啊,就像一个老朋友,已经在我心里扎了根。
篇二《郑国渠的小美好》郑国渠,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很神秘的地方。
后来终于有机会去见识一下。
刚一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那水草啊,在水里摇来晃去的,我就试着去捞一把,结果啥也没捞着,还差点栽到水里去,弄得我一身狼狈。
不过那水草绿得真好看,特别鲜嫩。
渠道的岸边有许多小野花。
我看到一朵黄色的小花,花瓣薄薄的,花蕊小小的。
我凑近了去闻,那香味淡淡的,不仔细闻都闻不到。
旁边还有一些小虫在花上爬来爬去,应该也是被这花的香味吸引来的吧。
我就蹲在那看那虫在花上忙活,看了好一会儿,那虫钻进花蕊里就不出来了,估计是在里头享受花蜜呢。
郑国渠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富平郑国渠遗址: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
郑国渠的建设也体现了比较高的河流水文学知识,郑国渠渠首工程布置在泾水凹岸稍偏下游的位置,这是十分科学的。在河流的弯道处,除通常的纵向水流外,还存在着横向环流,上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河流中最大流速接近凹岸稍偏下游的位置,正对渠口,所以渠道进水量就大得多。同时水里的大量的细泥也进入渠里,进行淤灌。横向环流的下层水流却和上层相反,由凹岸流向凸岸,同时把比较重因而在河流底层移动的粗砂冲向凸岸,这样就避免了粗砂入渠堵塞渠道的问题。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相当于现在280万亩)。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 富庶甲天下 (《史记·河渠书》)。
郑国渠的修成,为充实秦的经济力量,统一全国制造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灵渠名词解释
灵渠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灵渠?灵渠,又称郑国渠,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条人工运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一。
灵渠全长36.3公里,自伊水引来水源,穿越伊川县境内,并最终注入黄河。
灵渠被誉为“中国南水北调的鼻祖”。
二、历史背景灵渠修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前227年,距今已有约22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解决北方干旱地区缺水问题以及加强对北方边防的控制力度,决定修建这条运河。
他派遣大臣郑国前往洛阳进行勘察和规划,并颁布了《治水法》。
三、设计与规划灵渠的设计与规划充分考虑了地理条件和水文特点。
根据勘测结果,在伊川县境内选择了一条地势较高的山脊作为引水起点,通过掘渠引水,最终将伊水引入灵渠。
为了克服地形的差异和保证水流顺畅,灵渠采用了大量的堤坝、闸门和堰坝等工程措施。
四、工程实施灵渠的修建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和技术挑战。
修建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劳工参与其中,他们使用简易工具和人力进行挖掘、石块加固以及土方填筑等工作。
由于当时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力和经验进行测量、计算和控制。
五、技术特点与创新灵渠在古代水利工程中具有许多独特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首先,它采用了引水与分流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北方供水的同时也兼顾南方农田的灌溉需求。
其次,灵渠运用了闸门调节水位和流量,确保运河畅通无阻。
此外,在设计上还考虑到了地质条件和地形起伏,采取了适当的建筑措施,提高了运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灵渠的修建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改善了北方人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灵渠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和经济发展。
同时,它也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与贸易,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之间的联系。
七、文化价值与遗产保护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杰出代表,灵渠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的故事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要出兵讨伐东方各国,韩国首当其冲,岌岌可危。
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王不免忧心忡忡。
一天,韩王又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韩。
韩王听后,喜出望外,立即下令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实施这个“疲秦之计”。
后来水工郑国被举荐承担这一艰巨而又十分危险的任务,受命赴秦。
郑国到秦国面见秦王之后,陈述了修渠灌溉的好处,极力劝说秦王开渠引泾水落石出灌溉关中平原北部的农田。
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委托郑国负责在关中修建一条大渠。
郑国根据关中平原北部的地形特点,经过精心测量,决定从中山(今陕西泾阳西北)以西谷口的地方开渠,直至洛河,渠长30余里。
工程进行当中,韩国的疲秦之计被发觉,秦王要杀掉郑国。
郑国平静地说:“不错,开始我确实是作为间谍建议修渠的。
我作为韩臣民,为自己的国君效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杀身成仁,也是为了国土社稷。
不过当初那疲秦之计,只不过是韩王的一厢情愿罢了。
陛下和众大臣可以想想,即使大渠竭尽了秦国之力,暂且无力伐韩,对韩国来说,只是苟安数岁罢了,可是渠修成之后,可为秦国造福万代。
在郑国看来,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郑国并非不知道,天长日久,疲秦之计必然暴露,那将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郑国之所以披星戴月,为修大渠呕心沥血,正是不忍抛弃我所认定的这项崇高事业。
若不为此,渠开工之后,恐怕陛下出事。
秦王被郑国的话打动了,让他继续主持修渠。
经过几个寒冬酷暑,经过成千上万民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大渠终于修成了。
渠成之后,引来含有泥沙的泾水灌溉关中北部的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可以收获粮食六石四斗。
于是关中成为肥沃的田野,再也没有荒年。
秦国因此富强起来,吞并了各个诸侯国,统一了天下。
关中地区的老百姓为了纪念郑国的业绩,就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
这项原本为了消耗秦国国力的渠道工程,反而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进程。
春秋时期的强国郑国修建了郑国渠,灌溉了周边农田,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力
春秋时期的强国郑国修建了郑国渠,灌溉了周边农田,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力
郑国渠是春秋时期郑国修建的一条灌溉渠道,它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业
生产力,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国渠的建设始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的国王郑宣公派遣官员到周边地区勘察,发现当地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农田缺水,农业生产力低下,于是决定修建郑国渠,将水资源引入农田,改善当地的灌溉状况。
郑国渠的建设非常艰巨,首先,官员们要搜集大量的资料,研究当地的水资源
分布,确定渠道的起点和终点,并设计出一条最佳的灌溉渠道。
其次,官员们要招募大量的劳动力,开挖渠道,修筑堤坝,搭建水闸,完成渠道的建设。
最后,官员们要定期检查渠道,维护渠道,确保渠道的正常运行。
郑国渠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灌溉状况,而且提高了
当地农业生产力,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国渠的建设也为后世的灌溉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为当今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史记《郑国渠》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郑国渠》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郑国渠》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节自《河渠书》)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
陕西郑国渠简介
陕西郑国渠简介
郑国渠,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50公里处的泾河中游,
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
郑国渠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昭王时期,在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它作为全国灌溉系统中的骨干工程而继续使用了15年之久。
它是战国时期秦国兴修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渠从陕西泾阳县泾河河谷中穿山越岭,向东南流至陕西长安县高山镇与惠王渠相汇后,始称郑国渠。
在泾阳县城以东20公里处,泾
河北岸有一条南北流向的郑国渠故道。
郑国渠全长190多公里,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灌溉农田130多万亩。
到了唐代,随着关中
平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中人对水渠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渠道基本成型。
宋太宗太
平兴国五年(980年)又在旧渠基础上修建了规模更大的“太平渠”。
此后,渠道又经过多次整修扩建。
—— 1 —1 —。
关于郑国渠的古诗
关于郑国渠的古诗
嘿,朋友!你知道郑国渠吗?这可是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
古代的文人墨客们,面对郑国渠那波澜壮阔的景象,诗兴大发,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古诗。
就像王维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边疆的壮美,郑国渠的古诗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比如一首诗里写道:“郑国渠边春水生,长堤十里柳丝轻。
”这画面多美呀!春水潺潺流淌,十里长堤上柳丝轻轻摇曳,难道不让你心生向往?
还有“风吹稻花香两岸,郑国渠中水流欢”,把风吹稻花的香气和欢快流淌的渠水融合在一起,是不是感觉特别生动?
想象一下,诗人站在郑国渠旁,望着那奔腾不息的水流,心中感慨万千,才写出这些美妙的诗句。
这难道不比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那些生硬的建筑更有韵味吗?
郑国渠的古诗,是历史的回响,是古人情感的寄托。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觉得呀,我们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古诗,感受其中的韵味,才能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和文化。
关于郑国渠的作文
关于郑国渠的作文篇一《郑国渠一日游》郑国渠这地方,早就想去瞧瞧了。
听说那儿有山有水,风景美得不像话。
那天终于成行了。
一到郑国渠,嚯,那入口处就挺有气势,大石头堆在那儿,上头刻着“郑国渠”三个大字。
顺着小路往里面走,路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就像两堵绿色的墙。
走着走着,就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声音就像大自然在哼小曲儿呢。
走到一处小潭边,水可清澈了。
我看到潭水里有好多小鱼,这些小鱼可机灵了。
我捡了根小树枝,伸到水里晃悠,想逗逗它们。
结果鱼群一下子就散开了,像一群灵活的小逗号。
潭边还有不少小石头,每一块都被水冲刷得圆溜溜的。
我试着捡了几块,发现有一块特别像个小爱心,就把它装进口袋里当作纪念。
再往前走,就是一道长长的水渠。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还能看得出当年工程的浩大。
我想象着古时候,人们在这儿一铲一铲地挖,那得多辛苦啊。
这水渠就像一条大地的腰带,把山水连接起来。
旁边的山壁有时候崎岖得很,有的石头像是被谁从中间劈开了一样,裂着大口子。
缝隙里还顽强地长出几株小草,在风中晃悠着,好像在向我炫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沿着水渠边的栈道往上走,那栈道修得还挺稳固,但是走起来还是有点胆战心惊,生怕一脚踩空就掉下去了。
走到一个高处向下看,那景色简直绝了。
大大小小的水潭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上,一旁的山峦连绵起伏,就像个巨大的绿色波浪。
这一趟郑国渠之行,不仅看到了绝美的风景,还享受了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真的是太棒了。
篇二《郑国渠的四季之美》郑国渠啊,它就像个百宝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宝贝。
春天的时候,我去郑国渠。
那时候,整个郑国渠像是从沉睡中刚刚醒过来一样。
山上的树开始冒出嫩绿的小芽,就像给山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绿纱。
路边的小草也从土里偷偷探出脑袋,怯生生的。
沿着小溪走,溪水特别欢快,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像在唱一首迎接春天的歌。
我看到一只小松鼠在树上蹦来跳去,它的大尾巴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大扫帚。
小松鼠一会儿啃啃松果,一会儿瞅瞅周围,那小模样可爱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渠
• • • • •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臿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白渠
• 西汉太始十年(公元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 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临潼东北)注于渭水,名 白渠 ; 此后灌区称 郑白渠 。 郑白渠有三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 三白渠。灌区主要分布于今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 过石川河,在下县(今渭南东北50里)注入金氏陂。唐初 郑白渠灌田10000多顷,后来由于大量建造水磨,灌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积减少到6200顷。当时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 《水部 式》中有专门条款。渠首枢纽包括有六孔闸门的进水闸 和分水堰。
自流引水
郑国渠干渠渠线布置在沿海拔450到370米高度的渭北平 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干渠故道宽24.5米,堤高3米, 深10米。史书记载:‚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 田‛。从瓠口至洛河,渠线实测距离为126103公里,它是 都江堰灌溉干渠的两倍多,是魏国邺渠长的15倍,灌溉面 积达4万顷。
根据调查结果推算,当年郑国渠干渠平均坡降约为 0.64‰。自流引水式渠道,选取多大的纵坡,才能保证 顺利的自流引水呢?
丰利渠
由于泾水河床下切,历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北宋 乾德年间(963年~967年)、至道元年(995年)、景德三 年(1006年)、景枯三年(1036年)、庆历七年(1047年)、 熙宁五年(1072年)、大观二年(1108年)多次维修郑白 渠,其中以大观年间赵佺主持施工的规模最大,共修 石渠3141尺,上宽14尺,底宽12尺,土渠3978尺,干 渠设节制闸和退水闸以及一系列交叉建筑物,省去了 渠口梢桩坝,灌溉面积号称25093顷,改称丰利渠。
横绝技术
• 郑国渠在向东穿越冶峪水、清峪水、浊峪水这些小河时, 采取了‚横绝‛工程技术。 ‚横绝‛工程扩大了郑国渠 的水源,增加了灌溉面积;另外,诸小河下游也开辟为耕 地, 增加了耕地面积。
• 所谓‚横绝‛,就是把小河的流水拦腰截断,让小河水注 入郑国渠里。这种横绝工程技术,也同样运用了渠首拦河 堰坝的设计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南边的渠堤用堆石的方 法加高加厚,小河水很自然地从北边注入郑国渠,而且在 渠岸北边修一条灌溉支渠,在南堤一旁的横绝处稍东,修 一条退水渠。
• 泾河年输沙量近 3 亿吨, 这样大的泥沙量, 会很快淤满 水库, 更不用说洪水期, 库容根本无法调节洪水量。
引水路与退水路
• 所谓引水路,又叫‚引水渠‛或‚水勃子‛,是指由渠口到 灌溉干支渠间的输水渠段。在今天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 的泾河东岸上,还保留有明显的引水渠故道遗迹。渠首西北 向东南,宽15-20米,渠堤高3-5米。‛ 在开通引 水渠时,因势利导,使渠的位置与泾河水流构成一适当的夹 角, 自然地起到了多引水的效能。 • 在汉白渠流入郑国渠的交汇处(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 北),郑国渠引水渠的南岸,有北高南低的退水渠,其宽度 基本与引水渠相等。‚退水渠的设置, 也是一种创新,它 可以把引水渠里多余的水量退到泾河里。保证了渠道的安全, 还起到了排沙的作用。再者,退水路也有排泄山洪的作用。
拦河堰
• 甲方:筑坝成库拦水
• 瓠口这个有利地形上做石堰坝,既可以抬高水位,又可以最 大限度地控制水量,省工又省料,是拦泾入渠的最佳位置。 郑国看到泾河里有许多天然巨石,便决定就地取材,采用立 石(qn)的方法来筑堤壅水。
• 乙方:无坝自流引水
• 现存遗迹不仅无法指认考古人员所说的退水槽、溢洪设施 等配套工程的遗迹, 看不出郑国渠‘完备的渠首枢纽建 筑’, 而且连考古人员所谓‘直横河谷, 壅拦泾水’的拦 河大坝也不能确认。
王御史渠
• 延祐元年(1314年)王琚主持改建,渠首再次上移,延展石 渠51丈,宽1.5丈,深2丈。拦河坝改为石困结构,即用卵 石填充的木笼砌筑水坝,东西长850尺,宽85尺,共用 1166个,因王琚官职为御史,改称王御史渠,灌溉面积曾 达9000顷。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订立了一整套管理制 度。
泾渭分明
• “泾渭分明‛意指支流泾河水与干流渭河水相汇时,清浑 有别。比喻人或事物是非好坏界限清楚。 • 泾渭清浊的问题可以追朔到《诗经》,在《邺风》的《谷 风》这篇怨妇诗中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 不我屑以‛。
淤田压碱
• 《史记· 河渠书》中的‚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和《汉 书· 沟洫志》中‚用注填阏之水,溉泻卤之地‛,就是郑国渠 淤地压碱性质的真实记录。颜师古注解说:‚ 注,引也。阏 读与淤同……填阏谓雍泥也。言引淤浊之水灌咸卤之田,更 令田美‛,‚这就是用淤灌压碱的方法,降低了耕土层中的 盐碱含量,收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产量。
关中山河形势图
军事背景
• 战国末期,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其经济、军事 实力远远超过了其他邻国,它凭借关中这块地盘,很快将汉中 和巴蜀地区吞并。其后又连续对‚三晋‛等国用兵,夺取了上 郡、太原、上党,势力扩展到黄河以东。不久,秦国又东进中 原,取得了周王室旧地,占领了荥阳。此时,东方诸国危如累卵, 成为秦国‚心腹之病‛ 的韩国,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灭顶之灾。
渠首位置变化
• 郑国渠口高出水面50尺,白渠口高出一丈一尺,丰利渠口高 出七尺有余。 • 白渠位置在‚郑渠下流之南‛,丰利渠相对位置在白渠渠 上‚五十六步‛。
渠首位置变化原因
• 河床下切(下切是指流水及其夹带 的砂砾等对渠底的侵蚀,结果使渠 底加深) ,渠首引水口堵塞。
井渠
• 渠首遗址,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南边洞口处还有白 灰砌石的明显痕迹。三个暗洞进水口汇成地下干渠,干渠 向东南延伸至70米,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 字排列着的七个大土坑,每个间距不等,多者80米,少者 12米,大多为30米。其中北起第五和第六个两个土坑,形 状基本完整,为正方形,每边长3米。七个坑之间,原有 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
•
分水枢纽
• 泾水南白渠、中白渠、太白渠水口初分,欲入中白渠、太 白渠处各着斗门,堰南白渠水一尺以上二尺以下入中白渠 及太白渠。若水两(雨)过多,放还本渠。 • 节制闸修建在南白渠上。而为了实行轮灌,在中白渠和太 白渠渠口,需要修建分水闸。这样,操纵节制闸,即可 ‚堰南白渠水,一尺以上二尺以下入中白渠及太白渠‛。 当上游来水过多,就开启节制闸,由南白渠向下排放。来 水过大时,上游的泄水设施再辅助泄水,以确保下游渠道 的安全。这个闸门枢纽包括一座节制闸、两座分水闸和设 于枢纽上游的‚泄水处‛(或有闸控制,或有预留的经过 工程处理的有一定高程的泄水渠段),共同组成调节渠系 水位及水量的闸门枢纽。
现在
•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 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 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 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 工程和方田38.7万亩。
泾惠渠
•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我国近代著名 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 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 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 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 始继续造福百姓。
渠线设计
• 郑国渠的渠线设计,充分利用了北山以南,东西数百里,西 北略高,东南稍低的地形特点。它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 西向东展开。 • 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有关郑国渠的记述,结合地形、地 貌及秦汉时期的古城遗迹可知,郑国渠流经礼泉、泾阳、 三原、富平、渭南、浦城、临潼六县市,约二十个乡村,最 后在晋城村南注入洛河。
天窗
• 从北数第七个土坑出口,东南连郑国渠故为明渠,渠宽 13.5米,深5.5米。 当时人们在修渠时,因进水口水量 大流速快,两壁黄土容易崩塌,发明了拱形地下渠道,使 渠壁不易崩塌,又为施工方便和便于掌握方向、深浅,便 间隔一段开凿一井(即上述七个土坑)俗称‚龙眼‛ 或 ‚天窗‛。
干渠布置示意图
历史沿革
• • • • • • • 六辅渠 白渠 丰利渠 王御史渠 广惠渠和通济渠 龙洞渠 泾惠渠
六辅渠
• 六辅渠是郑国渠的支渠。郑国渠有一个不足,即不能灌溉 稍高一些地方的农田。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儿宽 奏请在郑国渠旁加穿六条小渠,用来辅助灌溉郑国渠两岸 高田。该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直到唐代该渠仍在发挥作 用。
• 郑国渠队后世关中水利的兴修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历史渊 源就是西门豹、史起引漳灌邺所开凿的具有压碱性质的十二 渠。
引漳十二渠
•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 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 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 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 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 浊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 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 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 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
广惠渠
• 明代曾十多次维修泾渠,天顺至成化年间(1456年- 1487 年)曾调集泾阳、三原、礼泉、高陵、临潼五县民工在小 龙山和大龙山下进行隧洞施工,将干渠上移一里三分,改 称 广惠渠 。由于渠口引水困难,灌溉面积缩小。
龙洞渠
清代,由于引水困难和泥沙淤积,乾隆二年(1737年)引 泾渠口封闭,专引泉水灌溉,改称 龙洞渠 ,灌溉面积 7万多亩,至清末更减少到2万多亩。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郑国渠
郑国渠
• 郑国渠 是古代陕西关中地区大 型引泾灌区。公元前246年(秦 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 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干渠 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 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 积号称4万顷)。郑国渠的建成, 使关中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 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 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纪念郑 国的功绩,时人遂名该渠为郑 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