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 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
1. 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有沉积岩层,为外力沉积作用形成,且岩层发生弯曲,向上弯曲的为背斜,向下的为向斜,是因为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图中D处岩层为侵入到A层中的侵入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靠近侵入岩的位置受高温高压影响,会由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所以图示发生的地质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外力作用,①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2.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回答,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③的箭头b代表的是()
A. 上升冷却凝固
B.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重溶再生
【答案】 B
【解析】如果③代表的是沉积岩,形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箭头b代表的是外力作用,B正确。上升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A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C错误。重溶再
生形成岩浆,D错误。
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4.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搬运作用
【答案】 3. A 4. B
【解析】3. 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故图中①是风化作用,②是外力搬运作用。故答案为:A。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沟壑纵横的地表主要是外力作用中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B。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下列四幅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图1、图2、图3、图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6. 图2地貌的物质组成,从扇顶至扇缘依次为()
A. 泥土、沙子、砾石
B. 沙子、泥土、砾石
C. 砾石、泥土、沙子
D. 砾石、沙子、泥土
【答案】 5. D 6. D
【解析】5. 根据形态判断,图1、图2、图3、图4分别表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由此可知,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图4,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6. 根据形态判断,图2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冲积扇从扇顶至扇缘坡度逐渐减缓,流水的流速从扇顶至扇缘逐渐降低,大颗粒物质先沉积,小颗粒物质后沉积,在泥土、沙子、砾石中,砾石颗粒最大,泥土颗粒最小,因此图2冲积扇的物质组成,从扇顶至扇缘依次为砾石、沙子、泥土,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 洞庭湖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横断山区
D. 云贵高原
8. 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7. 根据河道弯曲情况,可以判断该河段主要受侧蚀作用,应位于河流中下游,该地区地形平缓,故A正确;塔里木盆地是干旱区,水量小,流程短,缺少河流的完整发育过程,故B错误;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区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为主,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A。
8. 河流流速的快慢、河道的弯曲程度、流域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洪涝灾害严重程度的因素。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容易发生崩塌,易发生洪涝灾害,乙图中河流弯曲程度最强,泄洪能力最差,河流的侧蚀能力最强,最易发生洪涝灾害,故该题选B。
9. 从河流的凹岸、凸岸来看,凸岸是沉积岸,凹岸是侵蚀岸,①③④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面积不断增加,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①③④地适宜城市空间的发展。②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流速快,河岸易崩塌,面积不断缩小不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组合正确。故答案为:C。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帕图斯湖是雅库伊河和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海水作用()
A. 洋流自南向北搬运泥沙
B. 波浪不断侵蚀沿岸泥沙
C. 波浪使泥沙平行海岸堆积
D. 沿岸流提供丰富的泥沙
11. 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
A. 增加飓风冲刷海岸
B. 沉积物质颗粒杂乱
C. 长度与宽度不断减小
D. 作为港口防波堤
12. 推测帕图斯湖()
A. 随时间变化面积越来越大
B. 流域植被恢复可减缓沼泽化
C. 径流增大湖泊深度也增加
D. 渔民人工养殖可减缓沼泽化
【答案】10. C 11. D 12. B
【解析】10. 根据提示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陆地河流(雅库伊河)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沿海地区,当海洋潮水向岸边运动时,推动泥沙移动,同时受自北向南流动洋流巴西暖流的影响,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沙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坝出露海面,包围了一部分海域,沙坝内侧便形成半封闭的狭长状湖泊。故C正确。
11. AD. 帕图斯湖东岸的沙坝对风暴潮形成阻挡,可减弱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因此可作为港口防波堤,故D正确,A错误;
B. 流水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有严格分选,故B错误;
C. 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为发展航运,湖区西岸应注意避免过度垦殖,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泥沙,减少入湖泥沙,因此沙坝宽度减小,但在巴西暖流作用下,长度应增加,故C错误。
12. AC. 由于泥沙在湖区淤积,随时间推移,帕图斯湖水深越来越浅,面积越来越小,故AC错误;
B. 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流域植被恢复可减少入湖泥沙,从而减缓沼泽化,故B正确;
D. 由于残余饲料、水生生物排泄物的沉积,渔民人工养殖可使沼泽化加快,故D错误。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