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技术性审查分离机制的构建分析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指国家、省、市、县和乡镇政府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城市和乡村地区进行协调、有序、可持续的规划设计和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城乡规划工作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城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城乡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编制难题1. 城乡规划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和标准,导致规划编制难以贯彻执行。
在编制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阶段和部门的规划制定方式不同,造成了规划编制的不协调和不一致,制约了城乡规划的实施效果。
2. 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之间缺乏有效对接,导致城乡规划的协调性不足。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因此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之间的对接和协调尤为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了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之间的错位和矛盾。
3. 规划编制缺乏基础数据支持,导致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和合理。
城乡规划编制需要充分的基础数据支持,包括自然地理、土地利用、人口规模等方面的数据,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而现实中,大部分城乡地区的基础数据收集不完善或者质量不高,导致规划编制时缺乏科学的依据。
1. 缺乏统一的审批标准和程序,导致规划审批效率低下。
当前城乡规划的审批标准和程序各地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地区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行政审批模式,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长,效率低下。
2. 缺乏科学的审核机制和专业的审批人员,导致规划审批质量难以保障。
规划审批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审批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而现实中,很多地方的规划审批人员素质不高,审批流程不健全,所以审批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规划审批过程中权责不清,导致审批结果难以保障。
在规划审批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同部门的审批工作,但是由于规划审批中权责不清,审批结果经常出现偏差,导致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混乱。
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模式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43期 293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模式探讨辛军伟 王展漯河市城乡规划局郾城分局,河南 漯河 462300摘要: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作为规划部门审批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论述了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的可行性,探索基于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模式下,规划技术审查要素体系的构建内容、方式,建立一整套可操作的建设项目规划技术审查要素体系。
关键词:规划管理;行政审批;技术审查;要素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3-0293-021 建设项目规划实施管理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的可行性建设项目规划实施管理中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又同属于规划审查,在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发展情形下已经逐步具有了分离的工作基础。
1.1 规划行政审批与规划技术审查的独立性规划审查一般上由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查两大部分组成。
技术审查主要是指对规划编制和项目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审查。
行政审查主要是对参与规划建设的主体合法性、规划建设程序合法性,以及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性进行审查。
规划行政审查与规划技术审查工作在各自工作内容上有其专门的独立性,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但联系紧密的工作。
1.2 电子报批为实施规划技术审查独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国规划信息化发展迅速,很多地方不但实现了无纸化的办公平台集成,实现了规划数据的集成,而且电子报批系统的应用也已经较为成熟。
电子报批系统就是将传统规划审批图纸的纸介质转变为电子介质,通过一套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规程,实现计算机辅助审理报批图件的规划审批程序。
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规划审批方式,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审批中存在的计算精度差、审批周期长、图纸保存易污损等缺陷。
电子报批系统实现了指标核算的自动化和数据成果的集成化。
以手工量算为基础的传统审批方式在核算容积率、绿地率等重要控制指标的准确性和精度等方面很难满足要求,手工计算很难保证审批工作的效率及透明度。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问题分析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快速向大城市涌入,使得城乡发展面临着落后的局面,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问题也变成了一个热点问题。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针对城乡规划期间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措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问题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大批人才涌入市场,虽然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诸如一些建设用地紧缺,规划不合理,私搭乱建、违建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这种城乡建设现象不仅破坏了很多老百姓的耕地,还对生态环境和乡村面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城乡的规划,审批管理思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分析1.1对文化的破坏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文化也得到提升。
各个城市的文化有所不同。
中华文化具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但各个城市的文化魅力不同,很多城市的历史古迹、文化风貌也遭到了破坏,一些文物古迹在城市加快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遭到严重破坏。
文化底蕴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历史遗留的古建筑、文物和城市的文化风貌,也在这种环境中拥有性消失。
1.2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缺乏实际参考性在实际的城乡规划中,设计者们经常会存在一些误区,把重点放在集中解决规划和技术问题上,忽视了一些实际操作研究造成的编制与审批的片面性,不能够有效地实施相关文件。
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只参考政府的意见,缺乏对广大群众的意见进行调查和分析,拒绝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导致现有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得进程较慢,难度增加。
1.3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缺乏科学性在城乡建设中,要认真做好前期研究和科学规划,才能提高城乡建设质量,推动经济有效发展。
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结合城乡实际情况,缺乏调研信息,整理分析思维的过程,难以达到乡村建设的目的,对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科学合理严谨,难以实现持续乐观,无法提高乡村群众生活质量。
1.4城乡规划工作中缺乏地方鲜明特色现在绝大多数城乡的规划偏离了这个城乡发展的传统和历史韵味。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进行合理布局和组织的一种管理活动,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建设中,科学地进行空间组织和功能分配的规划活动。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城乡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城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对城乡资源的科学利用。
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过程中,常常出现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城乡规划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一、城乡规划编制的问题1. 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很多规划都是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和需求,忽视了城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规划的实施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合理安排城乡空间资源,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2. 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这导致了城乡规划的制定缺乏社会的参与和监督,导致规划结果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的共识和利益。
3. 缺乏统筹性和系统性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缺乏统筹性和系统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导致规划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不足,无法有效地解决城乡规划中的重大矛盾和问题。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推动城乡规划的统筹性和系统性。
1. 审批标准不明确在城乡规划审批过程中,往往审批标准不明确,导致审批结果的不确定性,给城乡规划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有必要明确审批标准,建立科学的审批标准体系,使规划审批结果更加科学和可靠。
2. 审批程序复杂繁琐城乡规划审批程序往往复杂繁琐,审批时间长,办事效率低,这不仅增加了城乡规划的成本和时间,也给城乡规划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1. 引言1.1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重要性在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城乡规划编制是指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的规划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和论证评估等过程,制定城市、乡村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城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空间布局。
城乡规划审批则是指在城乡规划编制完成后,对规划方案进行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审核和批准,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保障城乡发展有序的重要手段。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可以确保城乡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城乡发展的主题,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公共服务均衡分配。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只有加强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才能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宜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城乡规划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城乡规划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城乡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城市和乡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的方式、规模和布局,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城乡规划可以有效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和品质,同时保护环境、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规划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必须高度重视和加以有效实施。
2. 正文2.1 城乡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城乡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和程序,合理规划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现代城市的进步已经进入了高速阶段。
因而,如若想要保证城市能够长期且稳定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对城市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考量,能够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然后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规律摸清楚。
基于此,本文即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依托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城乡规划;问题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感受到城乡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城乡规划不仅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让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而且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城乡规划是一条发展中的正确道路,伴随着城乡规划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城市与乡村的风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相关部门在实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发现,城乡规划还不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无法使城乡规划发挥出自身的特性,还很大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所以作为执行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合理地方式来解决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科学的进行规划城乡发展。
1城乡规划建设之乡村发展宗旨城乡规划与建设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城市与乡村居民生活水准。
鉴于城市与乡村存有较大差异,在实际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宗旨,结合乡村产业结构,做好乡村经济建设工作。
目前我国乡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在未来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应当结合乡村情况,做好建设与开发工作,打造良好乡村环境,在保障生态良好的基础之上,按照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从而实现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只有以此为乡村发展宗旨,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保证城市长期稳定发展,需要综合研究和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城乡发展规律。
基于此,本文对城乡规划编制和城乡规划审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拟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城乡规划,问题引言城乡规划的主要工作是结合城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方针以及政策,组织进行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能够有序的、分阶段实施城乡规划,最终稳步提高城乡规划的整体效益。
一、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规划设计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管理更加粗放,只注重经济发展,没有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
在早期的城镇化建设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了城镇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城市垃圾堆积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可以无限制地获取地球资源。
例如,石油和煤炭等能源资源面临供应压力,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容忽视。
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无限制利用导致水资源枯竭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
(2)公众参与度低在城乡规划中,某些建设过程必须依靠公众的参与,才能保证建设工作更加顺利、可靠地进行。
一般情况下,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各种细节和安排,需要征求公众的意见进行规划。
同时,在实际规划阶段,只有积极争取公众参与,才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
因此,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可以有效地使多城乡建设高度科学化,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大大避免交通拥堵。
浅谈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与设计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4期9幸福生活指南浅谈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万轶洁南京市江宁区左宜测绘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城乡规划这一领域中,编制和审批这一部分的内容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对于编制以及审批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由于城乡规划的不断实践,导致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越来越有挑战这一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列举了一些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问题城乡规划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按照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对应的规划策略以及方针,并且实施城乡规划的编制以及审批工作,以便对城乡规划的秩序进行合理的管制,避免发生有违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城乡规划合理地开展实施,最后获取最大的城乡规划经济效益[1]。
以下主要围绕着城乡规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分析城乡规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乡规划作为地方政府以及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筹划城乡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助于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对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建设,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城乡规划拥有极其关键的公共政策属性。
城乡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等。
城乡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合理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而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城乡规划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是一项具备重要发展战略、拥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重要工作[2]。
(二)城乡规划的重要性 在定义城乡规划时,可以笼统地解释为操作性较强的政府工作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合理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区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是一项政府决定的政治策略。
城乡规划可以确保城镇建设的持续发展,也可以合理地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首先,城乡规划可以合理调节城乡人口以及收入结构,也可以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以及宏观调控,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使得区域化的产业结构得到较快的升级发展,让城镇的就业率得到提高,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我市从实际出发,遵循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我市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依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20xx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实施了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对我市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实施的1119项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实施主体、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逐项进行了清理,取消了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项目,对依法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明确了审批条件、程序、期限,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部门和审批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铲除了腐败根源。
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机制。
20xx年7月我市成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分散在市各部门审批的事项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进行了论证,将适宜集中审批的事项全部纳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截止到20xx年底,共入驻中心242项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47个委办局、87个审批服务窗口、154名工作人员。
同时,在区、县分别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
在全市推行了“一条龙”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实施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入、一个窗口出”,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为人民群众办事提供了便捷服务。
再造行政流程,开通审批提速“新干线”。
针对我市地处北方寒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无霜期短的气候特点,建设工程的有效施工期只有180多天、建设项目审批时限过长实际,20xx年4月将建设项目原有的44项审批备案要件缩减为25项,并精心整合,重新设计的审批流程,进一步缩短了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使过去80多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审批时间被压缩到45个工作日,并开辟了“绿色通道”,从“窗口受理”到“窗口办理”,使有效施工期短与审批时间长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使我市城市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干线”。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发表时间:2019-05-06T15:28:18.7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1期作者:陈海超[导读] 城乡规划,就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布局,朝向城乡发展的建设空间,遵循其自然规律,并且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社会公正与公平的依据。
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74000本文中结合城乡规划的概念及作用,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思考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城乡规划;问题一、城乡规划概念与作用(一)概念城乡规划,就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布局,朝向城乡发展的建设空间,遵循其自然规律,并且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社会公正与公平的依据。
我国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中,所提到的城乡规划,主要包括城镇体系的规划、镇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和乡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等。
城乡规划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其中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等,是具有战略与全局性,以及相对较强综合性的一种统筹工作。
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需要遵循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全局规划与部署的工作。
同时处理好城乡局部和整体、短期或长远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及城市的规划,还有就是环境保护等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作用城乡规划作为政府的一种行为,其操作性比较强,主要推动区域的发展,利于政府所制定的科学决策与目标。
城乡规划合理化,能够促进整个城镇规划发展的协调性,能够保证城镇建设顺利进行。
其作用包括:首先,城乡规划可以宏观调控与指导我国城镇的建设,能够调节城乡的人口与收入分配的结构,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促进区域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促进工业化的进程速度,既提高了城镇人员的就业率,从而健全了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推动了城乡的经济共同和谐发展。
其次,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乡规划的开展,减少了城镇建设中,由于多次拆建所造成的资金及其他方面的浪费和损耗。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分析

浅谈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分析摘要:本文简单的论述了地方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规定的完善,规范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行为,完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为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它是城市政府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行政行为牵涉最广的部分,是城乡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先导和依据;另一方面,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成果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节选地方城市规划条例中有关编制与审批的部分条文,有利于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发掘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原因,提出切实的建议。
1.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中存在问题综述目前对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中存在问题的论述,主要针对城乡规划编制,集中在以下4 个方面。
1.1公众参与普遍不足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中公众参与普遍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公众参与。
规划设计人员在规划过程中考虑的是业主的需求,融入的是设计者自己的理想,很少考虑生活于斯的公众的所思、所想;即便有公众参与,也是在规划编制的后期,例如深圳,只有在法定图则草案编制完成以后进行公开展示时,市民才可以对已定的规划方案提出反对意见或建议,缺乏参与前期法定图则编制工作的机会,甚至还有的地方在规划审批通过后才进行公布,公众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1.2 对规划的调整和修改缺乏约束力由于城市政府的强势和行政首长个人意愿的施加,城乡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首先,总体规划的法定约束力不强,政府有一定的调整权限,特别是对用地性质的调整;其次,一些城市盲目超越经济和资源承受能力,盲目攀比,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最后,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门领导无视规划,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批准建设。
1.3 编制与审批程序不够科学城乡规划编制缺乏程序性的规定,一方面使得对编制规划的城市缺乏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规划的随意性预留了空间。
由于城乡规划编制研究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导致规划编制在一小部分技术人员和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研究探索,同时因规划编制研究不到位导致主观规划代替了客观规划。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摘要】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
规划编制与实际情况脱节,导致规划无法有效指导实际建设。
审批程序繁琐复杂,影响规划的及时推进。
城乡规划实施中的调整困难,使规划难以满足城乡发展需求。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效率低下,使规划进程缓慢。
城乡规划中存在利益冲突,影响规划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重视和改进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问题,加强协调与合作,提高效率和质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需要在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问题、脱节、复杂、调整困难、效率低下、利益冲突、重视、改进、协调、合作、提高、质量。
1. 引言1.1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在城乡规划中,规划编制与审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但是在实践中,这两个环节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编制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
有些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导致规划方案与实际发展需求不符,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审批程序复杂繁琐的问题。
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导致规划方案的延误和推迟实施,影响城乡发展的进程。
城乡规划实施中的调整困难。
一旦规划方案确定后,调整困难,往往需要经历繁琐的程序和流程,影响了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效率低下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效率不高,影响了规划方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中存在的利益冲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较为严重,影响了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加强规划编制与审批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效率和质量,是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2. 正文2.1 规划编制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规划编制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是城乡规划中一个常见且严重的挑战。
行政审批技术审查分离方案

行政审批技术审查分离方案一、方案背景在我国的行政审批过程中,技术审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然而,在传统的行政审批中,技术审查往往被混淆在了行政审批中,导致了审批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分离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已经成为了当前行政改革的重要议题。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旨在将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分离开来,建立独立的技术审核机构,提高技术审核效率和质量,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
三、方案内容1.建立独立的技术审核机构为了实现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的分离,需要建立独立的技术审核机构。
该机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独立性:该机构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不受其他部门干预。
(2)专业性:该机构应该拥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技术审核团队。
(3)公正性:该机构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审核过程中保持公正、客观、公平。
2.明确技术审核职责和权限为了确保技术审核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明确技术审核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具体来说,应该:(1)明确技术审核机构的审核范围和标准。
(2)对于不同类型的审批项目,应该制定相应的审核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应该及时向申请人反馈,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意见。
3.优化审批流程分离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之后,需要对原有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应该:(1)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区分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所需材料。
(2)将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两个环节分别安排在不同阶段进行。
(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行政部门与技术审核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
4.加强监管与评估为了保证分离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加强监管与评估工作。
具体来说,应该:(1)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对技术审核机构的监督管理。
(2)建立技术审核效果评估机制,及时对技术审核工作进行评估与反馈。
(3)对于技术审核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四、方案实施本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分离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1. 引言1.1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在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实践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化进程与规划不协调、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不透明性、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监督不力、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违法违规现象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利益输送问题。
城市化进程与规划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文件常常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规划实施效果不佳,规划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不透明性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导致规划方案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公众对规划决策的信任度降低。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监督不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等原因,一些城乡规划项目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的实施效果和社会效益。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违法违规现象也比较常见。
一些规划编制单位和审批部门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严重损害了城乡规划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中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些地方政府和规划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勾结、权力寻租等问题,导致规划决策被利益驱动,规划实施效果受到极大影响。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综合施策、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公众参与和加强审核评估机制等途径来推动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
2. 正文2.1 城市化进程与规划不协调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与规划不协调的问题是城乡规划中一个常见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往往超过了规划的步伐,导致规划与实际发展不相匹配。
这种不协调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化进程与规划不协调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执行困难。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是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城乡规划的质量和效果,也制约了城乡发展的进程。
本文将从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缺乏综合性和统一性:传统的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在城市和农村规划中的职责划分不清,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规划思路,导致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中的各种问题难以解决。
2. 信息不对称: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中,相关部门之间和社会公众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普遍存在。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中的各方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3. 规划目标不明确: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中,往往缺乏清晰的规划目标,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实际性。
这导致规划的实施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 规划编制过程不透明: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决策过程不公开、不民主,缺乏参与度和监督机制。
这导致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2. 缺乏规划编制与审批人才:由于城乡规划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人才缺乏,导致规划编制与审批中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相关部门职能部门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知识与理解。
3. 利益驱动: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中,利益驱动的问题普遍存在,往往使得规划编制与审批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得不到保障,导致问题的产生和不解决。
1. 建立科学、综合、统一的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整体规划思路。
加强规划综合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一体化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模式。
2.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
提高规划公众参与度,加强社会监督。
3. 建立规划目标和规划编制与审批的评估机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现性。
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技术性审查分离机制的构建分析

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技术性审查分离机制的构建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目前在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的行政审批技术性审查分离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为行政审批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因此提出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分离的构建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审批的相应流程以及提出了技术审查机制的审查分离措施,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关键词:城乡规划;行政审批;技术性审查目前,我国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础进行城乡规划的行政审批制度。
虽然城乡规划法实现了管理范围的全面覆盖,并且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城乡规划中的具体职责,但现行的城乡规划行政审批制度中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审批驻地仍需进一步完善,增加公众的参与度、规范行政审批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从而提高城乡规划行政审批的效率[1]。
一、行政审批中技术审查的主要模式以及存在问题1.专家评审会审查专家评审会审查在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帮助政府以及规划局制定最终决策,但不参与决策,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专家评审小组的组成成员主要有本地的专家学者与外地的专家学者组成,通过集体讨论形成集体性意见,为政府行政审批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专家评审会制度主要的不足一方面是将城乡规划的对象复杂化,这样增加了评审的难度降低了评审的精确度。
另一方面专家组的专家缺乏对城乡规划的整体认知,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而且专家需要对自己的发言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在提出意见时,专家发言往往会避重就轻。
2.规划编研中心的审查编研中心是将规划文件转变为规划具体实施方案的部门,主要负责规划的编制、对规划进行相应的研究为行政规划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了城乡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实际操作性,简化了规划设计结构,提高了规划效率。
但在规划中,缺乏对规划的实地考察,可能会导致城乡规划信息不全面的问题[2]。
3.规划局内部审查规划局的内部审查主要指的是规划局内部办理规划许可与提交规划成果的日常审查模式,地方规划局通过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建立了单独的技术审查部门与规划编制处,主要负责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前技术性的审查、技术成果的评估与论证。
论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问题

论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的问题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大批人才涌入市场,虽然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诸如一些建设用地紧缺、私搭乱建、大拆大建、违法建设和特色缺失等现象也十分常见,这种城乡建设现象不仅破坏了很多老百姓的耕地,很多城市的历史古迹、文化风貌也遭到了破坏,一些文物古迹在城市加快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遭到严重破坏,还对生态环境和乡村面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就对城乡的规划,审批管理思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审批;问题分析前言在城乡规划的全过程中,城乡规划审批及编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但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本文主要是关于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1城乡规划概念与重要性1.1概念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遵循其自然规律,并且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
我国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中,所提到的城乡规划,主要包括城镇体系的规划、镇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乡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等。
城乡规划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历史传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全局性,以及相对较强综合性的一种统筹工作。
科学的开展城乡规划,需要遵循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全局规划与部署的工作。
同时处理好城乡局部和整体、短期和长远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及城乡的规划建设,还有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等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
1.2重要性城乡规划是由政府提出来的工作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解决百姓的生活困难,建设“宜居、经济、绿色、美观”的居住环境。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李素清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4期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现代城市的进步已经进入了高速阶段。
因而,如若想要保证城市能够长期且稳定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对城市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和考量,能够明确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然后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规律摸清楚。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城乡规划;问题針对城乡规划进行分析,其根本性一大任务,就是要结合城市和乡村现实状况制定出合理科学发展政策和规划方针,同时,要组织城乡规划编制以及审批相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城乡规划有效秩序避免产生违反规划行为,让城乡规划整体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1 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分析1.1 规划编制与审批缺乏互动性在城乡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编制与审批的进行也具有较强的片面性,不能够有效地实施。
同时,大部分的政府规划人员在工作阶段,其只会参考当地政府的意见,缺乏实际性的考虑,不能够认真地对广大群众的意见进行调查和分析,最终导致现存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针对群众,也会对政府规划人员所提出来的意见进行抗议,从而使得改革进程缓慢,整体的难度大大增强。
1.2 缺乏科学性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进行认真详细的前期研判并按照科学标准谋划,有利于提高乡村建设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工作中,并没有结合城乡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调研及信息整理的工作,缺乏分析思考的过程,致使一些城乡规划借鉴甚至照搬其它方案,而这些方案往往不适合所有城乡,难以达到城乡规划建设目的。
如果城乡规划与建设工作缺乏科学与严谨规划,城乡规划就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无法真正提高乡村群众生活水准。
1.3 城乡规划审批问题通常情况下,要想不断地对城乡规划审批工作实效性进行增强,那么就一定要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审批程序及运行机制,以便审批的效率以及质量能够综合提高。
规划技术性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对分离

规划技术性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对分离
林栋材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5(021)004
【摘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立了以“一书两证”为核心的规
划许可制度,使规划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这一制度的确立,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是规划行政许可的具体实施程序不够明确。
虽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地方法规,普遍建立了以建设项目总平方案、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为核心的规划行政许可实施程序,【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林栋材
【作者单位】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技术性审查分离机制构建 [J], 刘明华
2.消防技术审查检测与行政审批分离制度的利与弊 [J], 陆凯钧
3.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的思考——以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设立与运行为例 [J], 西宁市委编办
4.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模式探索与创新——以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局为例 [J], 霍
岩
5.论刑事证据审查的相对分离模式 [J], 周俊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在城乡规划中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8-26T11:13:20.91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作者:余桂兰[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中的许多矛盾已经被逐渐解决,余桂兰开远市自然资源局云南开远 661699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乡规划中的许多矛盾已经被逐渐解决,但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被解决,我们的城乡发展才会更进一步。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城乡编制与审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乡规划编制;城乡规划审批;问题;对策从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城乡规划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科学的城乡规划,才能保证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开展。
在城乡规划中,编制与审批对城乡规划的开展与工作效率的影响很大,而且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果不将这些问题解决,会对城乡规划的后期发展和整体进程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出城乡编制与审批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规划的发展。
一、城乡规划的含义与重要性(一)城乡规划的含义城乡规划是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出的前期规划,我国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目的是推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1]。
(二)城乡规划的重要性作为城市政府主要的工作内容,城乡规划是政府制定出的科学的政治决策。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目标下,城乡规划不仅起到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作用,而且有利于城镇建设的发展。
城乡规划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整,进而规范人口结构,促进就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消耗,消除各种城际乡间的通病,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技术性审查分离机制的构建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目
前在城乡规划中,城乡规划的行政审批技术性审查分离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为行政审批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因此提出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分离的构建机
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审批的相应流程以及提出了技术审
查机制的审查分离措施,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关键词:城乡规划;行政审批;技术性审查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础
进行城乡规划的行政审批制度。
虽然城乡规划法实现了管理范围的全面覆盖,并
且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城乡规划中的具体职责,但现行的城乡规划行政审批制度中
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审批驻地仍需进一步完善,增加公众的参与度、规范行
政审批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从而提高城乡规划行政审批的效率[1]。
一、行政审批中技术审查的主要模式以及存在问题
1.专家评审会审查
专家评审会审查在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帮助政府以及规划局制定最终决策,
但不参与决策,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专家评审小组的组成成员主要有本
地的专家学者与外地的专家学者组成,通过集体讨论形成集体性意见,为政府行
政审批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专家评审会制度主要的不足一方面是将城乡规划的对象复杂化,这样增加了
评审的难度降低了评审的精确度。
另一方面专家组的专家缺乏对城乡规划的整体
认知,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而且专家需要对自己的发言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在提出意见时,专家发言往往会避重就轻。
2.规划编研中心的审查
编研中心是将规划文件转变为规划具体实施方案的部门,主要负责规划的编制、对规划进行相应的研究为行政规划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了城乡规划的可实施
性与实际操作性,简化了规划设计结构,提高了规划效率。
但在规划中,缺乏对
规划的实地考察,可能会导致城乡规划信息不全面的问题[2]。
3.规划局内部审查
规划局的内部审查主要指的是规划局内部办理规划许可与提交规划成果的日
常审查模式,地方规划局通过行政审批的流程再造,建立了单独的技术审查部门
与规划编制处,主要负责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前技术性的审查、技术成果的评估
与论证。
例如,某城市规划局通过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将原有的用地科、建筑科
转变为审批处、建筑管理处、编制处,对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审批处的主要工作职能是对发行前的行政许可进行审查,根据行政许可的审核条
件对相关单位进行审查,合格后颁发行政许可[3]。
建筑管理处主要的工作职能是
负责对相关单位进行技术审查与技术审批工作,确保在规划过程中编制成果具有
稳定性与科学性,确保行政许可与技术审查分离,行政许可与建筑管理处的功能
一一对应,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同时保障了行政审批的质量。
4.规划设计院审查制度
规划设计院属于城市规划编制的技术服务性部门,是城市规划编制的核心技
术主体部门。
规划设计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要完成编制城市规划任务与规划局委
托的技术审查部门,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了技术审查的质量。
但是,这种审查方式增加了行政规划的流程,降低了城乡规划的行政效率。
5.规划咨询机构审查制度
规划咨询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国内规划咨询机构的发展受到了国外咨询规划机构的影响,形成了专业的团队。
这些专业团队为城市内部的城市规划进行设计,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规划咨询结构是市场经济下自发形成的,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在机构的设计与技术的规范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4]。
二、行政审批工作内容以及流程再造
1.技术审查机构的工作内容
技术审查机构首先要经过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批准后才能进行技术性的审查事务。
技术审查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的技术审查工作,审查机构要建立各种技术类审查工作的流程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并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审查建议,根据审查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
2.行政审批科室的工作内容
行政审批科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行政许可的审查与核发工作,根据有关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对单位的前置条件进行审查工作,如果相关单位的资料全面,将资料转入技术审查环节,如果技术审查环节过审后,为相关单位颁发行政许可证。
这样将技术性审查与行政许可进行分离,细化了审批工作的内容,并且简化了审批工作的流程,不仅能够提高审批工作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审批工作的效率[5]。
3.城乡规划的技术性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后的流程再造
首先,城乡规划成果审批的流程再造,主要指相关规划交由专业性的审查机构或者专家组进行技术性的审查,对规划成果审查的内容主要有规划成果是否符合相应的国家政策与规划的标准。
专业部门对规划技术审核过后,相应的管理部门要按照法定程序对规划成果进行上报。
其次,对行政许可审批的流程再造。
相关的建设单位要向审批机构提交相应的资料,审批机构首先对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资料是否满足规划的要求,是否符合相应的法律政策,资料符合相应标准后,将资料送教导技术性审查机构,技术性审查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先关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技术性的审查工作,根据审查结果将其送交到局业务会进行审定,审定合格后审批机构为相关单位颁发行政许可。
三、技术性审查机构的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
结合我国城乡规划的实际状况与城乡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技术性审查规划部门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主要为:隶属规划管理部门形式、半独立的形式与完全独立的形式。
三种形式又可以称为内部职能科室、下属的事业单位以及独立企业。
在大城市范围内,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情况,技术性审查机构设立的方式要有所调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因为有着高度繁荣的市场经济,所以技术性的审查部门可以完全独立。
经济发展较弱的中大型城市,技术性的审查机构要选择半独立形式,并与该城市的规划局进行挂靠。
经济发展较弱的小型城市,技术性的审查部门不建议设立专业的技术性审查机构,如果出现重要的城乡规划项目,要将其上报到上级规划局,按照规划审查流程进行规划的行政许可审批与技术性的审查[6]。
强化分离机制实行后的责任、工作内容以及流程再造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法律制度的保障,要制定针对性较强有实际实施效力的地方性规划管理条例,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
其次是技术保障,在城乡规划行政审
批与技术性审查时,对相应的技术要点技术审查标准进行规划。
最后是监督保障,加强对审查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并进行技术能力与业绩的考核,保障审查工作的
合法性。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的审批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城乡规划中,要将行政审批与技术性审查进行分离,但在分离中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对技术审查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并通过行政流程再造对行政审批进行改变,将
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进行分离,最后提出了技术审查机构的保障措施,提高城乡
规划行政审批的效率,保障规划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城乡规划行政审批中技术性审查分离机制构建[J].山西建
筑,2015,41(35):254-255.
[2]冉昊.我国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问题与趋势[J].新视
野,2015(05):26-32.
[3]王建新.公安行政审批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法学研
究,2015(04):95-102.
[4]张定安.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4(08):16-21.
[5]萧敬豪.城乡规划过程的环境绩效分析及优化途径[D].重庆大学, 2014.
[6].贵州规范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审批行为[J].城市规划通讯,20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