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74-01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师应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面向全体学生,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立模型等方法,通过生物事实或现象发现问题、构想假说(即尝试性地解释问题)、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变量和给出可操作步骤)、收集整理解释实验数据、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交流反思,以培养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尤其是科学探究能力,以达成高中生物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生物终身学习和发展。
2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有效途径
2.1通过提问方式引出探究性教学的主题,激发学生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们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发现问题和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开始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提问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真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讲遗传与进化,可直接以问题导入,“为什么一个人会长得像爸爸或者妈妈?”“为什么人和猿类这么相像?”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讨论。
2.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生物学
实验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实验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进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融入到实验中去。可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实验主题,用多种思路和方法自己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及展开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能很好的掌握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科学研究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例如,教学检验酶活性的实验,教师介绍酶的基本知识后,提出疑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出两大影响因素,ph值和温度。学生则利用单因素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先是温度一定,改变ph值,接着ph值一定,改变温度,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在学习的过程充分体验探究未知的乐趣。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思考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不仅学习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同时还学习了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掌握课本知识。
2.3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生物学探究性学习情境,提高生物探究性教学课堂效率:高中生物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和微观性,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生物探究性教学可提高生物探究性教学课
堂效率。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应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知微观结构,有效降低学生学
习难度,并能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多媒体教学和生物学科的整合,为学生们创建了形象生动的生物学习虚拟环境,在开放的氛围中,教师可有效引导学生去亲身观察、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最终达成生物课程教学目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性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素养。
如教学克隆技术,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科幻电影《弗兰肯思坦》以及多莉羊的诞生过程,激发学生对克隆技术探究性学习的欲望。
2.4加强对学生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精心组织学生的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
2.4.1制订切实可行的探究活动教学计划: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学生在生物探究能力方面应当达到的目标要求,分析教材,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各探究活动的能力目标侧重点、需要的时间和物质条件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尽可能落实,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合理掌控探究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2.4.2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生物探究性学习有各种类型(如实验探究、模型建构、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报告等),特点不一,能力目标侧重点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
经验、技能水平及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要尽量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2.4.3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加强管理,避免安全事故:教师应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加强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探究计划,专人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协助操作、观察、记录、汇报和交流,分工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角色可在不同活动中转换,使每个成员都得到锻炼的机会。一次探究活动,教师可根据目标,组织交流活动,如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质疑(或评价)、本小组答辩、教师总结。对于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简单的实验等活动,这样的组间交流安排一次即可,如果课时紧,可让部分小组发言,下次探究活动再让其他小组发言。大型的探究活动(如持续1课时),可选择探究的某几个环节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如提出问题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的交流等。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对有关仪器、药品、工具等的使用作必要的说明,特别是对安全事项,要再三强调,并告知学生发生意外时的处理措施。
2.4.4加强学生生物探究活动的引导:教师在探究活动前,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作出假设和预期环节,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要凭空臆测。在制订探究计划环节,可在材料选择、实验设计等方面给予适当提示,或呈现思考题供学生讨论,理顺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将设计思路细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实施计划等环节,教师要认真观察,
深入小组巡回指导。
2.5加强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探究意识: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态度,加强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探究意识。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在生物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多元化的鼓励性(包括个人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等)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反思自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每一环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信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
2.6积极组织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拓宽课外探究空间:生物探究性教学不应仅满足课堂教学,教师应设法积极组织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拓宽课外探究空间,自始至终主动参加探究活动。如设计探究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让学生课后对其他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做进一步探究,以巩固探究成绩,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束语
探究性学习活动并非生物教学活动的全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能力,完成高中生物学习任务,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