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处理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园林绿地中微地形的处理方式

摘要:总结从事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工作和园林施工现场指导的实践经验,依据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浅析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微地形处理的常用方式,从公共绿地、人工水系、居住区园林景观等不同绿地类型的微地形处理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些常见微地形的处理技巧及原则。

关键字:园林绿地;地形处理;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园林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园林绿地地形处理原则

园林绿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混合式等几种微地形模式。根据对不同绿地分析,根据其功能对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处理原则:

1)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充分体现自然风貌。大自然是最美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貌进行地形处理,使人备感亲切。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地形在高度、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地表特征,在较大的场景中需要宽阔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宏伟壮观的场景;在较小的区域内,

可以从水平和垂直两位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地形处理,创造更多的层次景观。3)地形与建筑、构筑物和谐统一。地形处理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淡化人工建筑与环境的界限,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4) 确定微地形设计中关键点的现状坡度,在边缘设定控制点,研究现有的等高线流线和模式,确定基础排水的可能最低高程,把场地的最低点设在人群活动区和车辆行驶区以外。

三、不同绿地微地形的处理技巧

1、城市广场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故有“城市客厅”的美誉。在广场的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的意境,使观者油然而生肃穆感。水景能增强景观的动感,喷泉地宜高或平,其位置可高可低,以仰视体现高大而壮观,以平视体现平和而亲切。旱地喷泉则宜下沉,以俯视体现生动而活泼。

2、街道绿地

街道绿地除了合理搭配各种植物以外,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不仅能增强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感,丰富地面的景观层次,还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3、园路绿地

在居住区、公园、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对园路进行地形处理以

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冲平坦的路面,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缓解疲劳的作用。园路两边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4、临水绿地

临水绿地,包括驳岸和临水带状绿地,把水系和周边绿地联系起来。把驳岸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可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自然式水体则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需要设计者多观察自然水体并加以提炼,求得神似而非形似,将人工水面创造出近似自然水系的效果。

5、集中绿地

恰到好处的微地形处理,高差变化控制在50~120厘米。高处种植了高大挺拔的乔木,低处辅以开花灌木,也有较为开阔的草坪面积。绿化环境优雅、自然。集中绿地恰到好处,与周围的建筑有所隔离,因着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建筑之间的距离从感觉上拉大了。

3.1公共绿地

3.1.1 城市广场绿地

城市广场对于城市有其重要职能,提供集散、交通、集会、仪式、游憩、商业买卖与文化交流场所,依其所形式和用途的相互关系,可分为街道广场、公司的门厅、城市绿洲、公交集散广场、大型公共场所。

3.1.2 街道绿地

街道景观的微地形处理主要体现在街道景观的集中绿地上,如街头转角公共绿地、建筑周边配套绿地、大型停车场绿地等。集中绿

地除了造景植物、建筑小品、环境雕塑等元素,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3.1.3 城市道路绿地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 至 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起伏的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行者交替展现和屏蔽景物,从而感受到“步移景异”,路在绿中行。

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游人一般不可进入,以绿化为主,地形不宜复杂,满足绿地排水要求即可。

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地形可做得相对丰富,可布置水体。

3.2居住区绿地的微地形处理

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其主要特征是低容积率,高绿地率(即绿地率高于40%).并使人均绿地率大于四平方米;注重绿地布局和设计,努力做到生态化、景观化、实用化的有机结合居住区。居住

区绿地景观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较少,相反不利条件较多,例如用地紧张、地下水位高低、地下车库顶板上绿化,在规划时既要做好地形地貌,又要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形成地形地貌有如下优点:

1)丰富植物景观层次:起伏的地形使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景深,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2)增加绿地面积:这对于绿地面积有限的居住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向空中发展——堆地形,能改善地下水位高的弱点,有利于栽植高大怕湿性景观植物,如雪松等;向地下延伸——挖地造湖,广场下沉,增加绿地面积,丰富景观层次。3)有利于排水:起伏的地形对有组织排水非常有利,将地表水收集再利用,可作为水系补充水和绿化灌溉水。4)考虑到地下车库的荷载大小,一般小区内最高覆土高度控制在1.6m以内。为了丰富绿地的空间形态,活跃空间气氛并改善了居住区的小气候,小区集中绿地和部分楼间不进人绿地在设计时注重利用微地形设计来营造一种高程变化丰富的景观。

3.2.1排水窨井、各类市政设施检查井、地下消防水池、地面电力相变站、建筑散水面等市政设施的处理

在绿地内的各类检查井盖等市政设施的遮挡通常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被忽视,因为无论从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通过微地形围合的处理可能有效改善景观效果。可采用灌木、绿篱、藤蔓植物、花钵等园林素材进行遮盖各类检查井盖等市政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