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波动答案_
第10章-波动-111-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111条目1.选择题题号:11112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在波长为λ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A) λ /4 (B) λ /2(C) 3λ /4 (D) λ. [ ] 答:(B )题号:11113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 ]答:(B )题号:11114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若在弦线上的驻波表达式是 t x y ππ-=20cos 02cos 20.0.则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进行的行波为:(A)]21)10(2cos[10.01π+-π=x t y ]21)10(2cos[10.02π++π=x t y (SI).(B) ]75.0)10(2cos[10.01π--π=x t y]75.0)10(2cos[10.02π++π=x t y (SI).(C) ]21)10(2cos[10.01π+-π=x t y]21)10(2cos[10.02π-+π=x t y (SI).(D) ]75.0)10(2cos[10.01π+-π=x t y]75.0)10(2cos[10.02π++π=x t y (SI). [ ]答:(C )题号:11114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如图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 于图面,发出波长为λ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 一点,已知 λ21=P S ,λ2.22=P S ,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 干涉.若S 1的振动方程为 )212cos(1π+π=t A y ,则S 2的振动方程为 (A) )212cos(2π-π=t A y (B) )2cos(2π-π=t A y (C) )212cos(2π+π=t A y (D) )1.02cos(22π-π=t A y [ ]答:(D )题号:1111300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相距λ /4,(λ 为波长),S 1的相位比 S 2的相位超前π21,在S 1,S 2的连线上,S 1外侧各点(例如 P 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A) 0. (B)π21. (C) π. (D) π23. [ ]答:(C )题号:11113006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S 1和S 2是波长均为λ 的两个相干波的波源,相距3λ /4,S 1的相位比S 2超前π21.若两波单独传播时,在过S 1和S 2的直线上各点的强度相同,不随距离变化,且两波的强度都是I 0,则在S 1、S 2连线上S 1外侧和S 2外侧各点,合成波的强度分别是 (A) 4I 0,4I 0. (B) 0,0. (C) 0,4I 0 . (D) 4I 0,0. [ ]答:(D )题号:11112007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波的叠加原理描述了波的:(A) 独立性 (B) 叠加性.(C) 独立性与叠加性 (D) 上述几个都不对 [ ]答:(C )SS 1S 2Pλ/4题号:11112008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A) 振幅相同,频率相同(B) 振幅不同,频率相同(C) 振幅相同,频率不同(D) 振幅不同,频率不同答:(B)题号:11112009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在驻波中,波节两侧各质点的振动(A) 频率相同,相位相同(B) 频率不同,相位相同(C) 频率相同,相位相反(D) 振幅不同,相位相反答:(C)题号:11112010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A) λ /4 (B) λ /2(C) 3λ /4 (D) λ.[]答:(B)题号:1111301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关于半波损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在反射波中总会产生半波损失(B) 在折射波中总不会产生半波损失(C) 只有当波从波疏媒质向波密媒质入射时,反射波中才产生半波损失(D) 半波损失的实质是振动相位突变了π答:(A)题号:1111301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关于产生驻波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两列波叠加都会产生驻波(B) 任何两列相干波叠加都会产生驻波(C) 任何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叠加都会产生驻波(D) 两列振幅相同,在同一直线上传播方向相反的相干波叠加才会产生驻波答:(D )题号:1111301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关于驻波的特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驻波是一种特殊的振动,波节处的势能与波腹处的动能可以相互转换 (B) 两波节之间的距离等于产生驻波的相干波的波长 (C) 一波节两侧各质点相位相反 (D) 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质点相位相同答:(B )题号:1111401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S 1,S 2为振动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的两个点波源, 振动方向垂直纸面,两者相距λ23(λ为波长)如图.已知S 1的初相为π21.若使S 1 S 2连线的中垂线MN 上各点由两列波引起的 振动均干涉相消,则S 2的初位相应为(A)2,1,0k ;2k 2±±=+ππ(B) 2,1,0k ;2k 23±±=+ππ(C)2,1,0k ;2k 4±±=+ππ… (D) 2,1,0k ;2k 25±±=+ππ答:(B )题号:1111301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如图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 PSS于图面,发出波长为λ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11r =P S ,22r =P S ;S 1和S 2的初相位分别是21φφ和,则P 点干涉极大的条件是:(A) .2,1,0k ,2k )r r (22112p ±±==-+-=∆πλπφφφ(B) .2,1,0k ,2k )r r (21212p ±±==-+-=∆πλπφφφ (A) .2,1,0k ,2k )r r (22112p ±±==---=∆πλπφφφ (A) .2,1,0k ,2k )r r (21212p ±±==--+=∆πλπφφφ答:(A )题号:11113016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相距λ /4,(λ 为波长),S 1的相位比S 2的相位超前π21,在S 1,S 2的连线上,S 2外侧各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_____________.(A) 0 (B) π21 (C) π (D) π23[ ] 答:(A )题号:11115017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在弹性媒质中有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波,其表达式为)214cos(01.0π-π-=x t y (SI).若在x = 5.00 m 处有一媒质分界面,且在分界面处反射波相位突变π,设反射波的强度不变,反射波的表达式为(A) )214cos(01.0ππ-+=x t y (B) )214cos(01.0ππ+-=x t y. (C) )214cos(01.0π+π+=x t y(D) )4cos(01.0ππ++=x t y [ ] 答:(C )题号:1111?19 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答:(C )题号:1111?20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答:(C )2.判断题题号11122001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当波从波疏媒质(ρu 较小)向波密媒质(ρu 较大)传播,在界面上反射时,反射波中产生半波损失,其实质是位相突变π。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0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下册)第十、十一、十二章习题答案参考要点(2011、7、19)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答案要点: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计划需求与实际需求也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0。
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0,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0。
至于非计划存货投资,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0。
2.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 小于1?答案要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0,而不会小于0。
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但也不会小于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的生活花费。
3.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
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
4.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答案要点: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
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p75-77 的内容。
5. 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答案要点: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在考虑边际成本的情况下,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
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大学物理》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习题精解10-1 在平面简谐波的波射线上,A,B,C,D 各点离波源的距离分别是3,,,424λλλλ。
设振源的振动方程为cos 2y A t πω⎛⎫=+ ⎪⎝⎭ ,振动周期为T.(1)这4点与振源的振动相位差各为多少?(2)这4点的初相位各为多少?(3)这4点开始运动的时刻比振源落后多少? 解 (1) 122,2,2xxπϕπϕππλλ∆∆∆==∆==3432,222x x πϕπϕππλλ∆∆∆==∆== (2)112233440,,2223,222πππϕϕϕϕππϕϕπϕϕπ=-∆==-∆=-=-∆=-=-∆=-(3) 1212343411,,,24223,,,242t T T t T T t T T t T Tϕϕππϕϕππ∆∆∆==∆==∆∆∆==∆==10-2 波源做谐振动,周期为0.01s ,振幅为21.010m -⨯,经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作为计时起点,设此振动以1400u m s -=∙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试写出波动方程。
解 根据题意可知,波源振动的相位为32ϕπ= 2122200, 1.010,4000.01A m u m s T ππωπ--====⨯=∙ 波动方程231.010cos 2004002x y t m ππ-⎡⎤⎛⎫=⨯-+ ⎪⎢⎥⎝⎭⎣⎦10-3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0.05cos 410y x t m ππ=-,求(1)此波的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和振幅;(2)求x 轴上各质元振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解 (1)比较系数法 将波动方程改写成0.05cos10 2.5x y t m π⎛⎫=-⎪⎝⎭与cos x y A t u ω⎛⎫=-⎪⎝⎭比较得1120.05;10;0.21015; 2.5;0.5A m T s v s u m s u T m Tπωππλ--=======∙=∙=(2)各质元的速度为()10.0510sin 410v x t m s πππ-=⨯-∙ 所以1max 0.0510 1.57()v m s π-=⨯=∙ 各质元的加速度为()220.05(10)cos 410a x t m s πππ-=-⨯-∙ 所以22max 0.05(10)49.3()a m s π-=⨯=∙10-4 设在某一时刻的横波波形曲线的一部分如图10.1所示。
第10章 波动(例题)
y(x,t) = 3×10−2 cos[4π(t − x / u) +π] −2 = 3×10 cos[4π(t − x / 20) +π]
-7-
第十章 波动
⑶C、D点的运动方程 点的运动方程
8m C
u
5m B A o 9m D
C点的运动方程 点的运动方程
x
y(xC ,t) = 3×10 cos4π (t − xC / u) = 3×10−2 cos4π(t − (−13)/20) −2 = 3×10 cos(4πt +13π / 5)
v v0
-17-
第十章 波动
v v0
解: 汽车接收声波 u + v车 ν汽收 = ν源 u 接收器接收反射波 u ν u ⋅ u + v车 ν = u + v车 ν ν器收 = 源 汽收 = u − v车 u − v车 u u − v车 源 解得 ν器收 −ν源 v车 = u = 110 −100 ×330 =15.7 m⋅ s-1 ν器收 +ν源 110 +100
-15-
第十章 波动
解: 观察者听到来自A的频率 ⑴观察者听到来自 的频率 u − v0 330 −30 ⋅ 500 = 454.5 Hz ν' = ν= u 330 观察者听到来自B的频率 的频率; ⑵观察者听到来自 的频率; u + v0 ν ′′ = ν = 330 + 30 ×500 = 461.5 Hz 330 + 60 u + vs 观察者听到的拍频. ⑶观察者听到的拍频 ∆ν =|ν ′ −ν ′′ |= 7 Hz
-19-
第十章 波动
解: 在观察时间飞机飞行的距离 AB = vst = h(cot + cotβ) α 飞机速度在AC、 方向的分量 飞机速度在 、BC方向的分量 vAC = vscosα vBC = vscosβ 飞机在A、 处观察者听到声音频率 飞机在 、C处观察者听到声音频率 u ν = u ν1 = ν0 0 u − vAC u − vscosα u ν2 = u ν0 = ν0 u + vBC u + vscosβ 解得 ν0 −ν2 ν1 −ν0 cosα = u = 0.275 cosβ = u = 0.413
第十章波动自测题
第十章波动自测题一、选择题1、关于“波长”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波线上振动位相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B)振动在一个周期内所传播的距离<C)同一波线上位相差为的两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D)同一波线上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是介质中的振动质点向远处传播形成的<B)只要有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C)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是一样的<D)机械波的速度与波源的振动速度是一样的3、对平面简谐波,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相同(B>波源的振动频率与波动的频率在数值上相同(C>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D>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是沿水平方向振动的波,纵波是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波;<B)机械波只能在弹性介质<媒质)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由于波速可表示为,则波源频率越高,波速越大;<D)波源振动的频率就是波的频率,波源振动的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5、把一根长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住其一端,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则:< )b5E2RGbCAP<A)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D)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6、当一列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它的波长、波速、频率三者的变化情况是< )<A)波长和频率会改变,波速不会变<B)波速和频率会改变,波长不会变<C)波速和波长会改变,频率不会变<D)波长、波速、频率都可能要改变7、横波以波速u沿x轴负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曲线如图,则该时刻< )<A)A点振动速度向上<B)B点静止不动<C)C点向下运动<D)D点振动速度向下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波速与质点振动的速度是一回事,至少它们之间相互有联系(B> 波速只与介质有关,介质一定,波速一定,不随频率、波长而变,介质确定后,波速为常数(C> 质元的振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变化(D> 虽有关系式v = ν,但不能说频率增大,波速增大9、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方程为y = 0.05 cos (10π t+4πx>(SI制>,则< )p1EanqFDPw<A)波长为0.5 m<B)波长为0.05 m<C)波速为25 m/s <D)波速为5 m/s10、一平面简谐波波动表达式为y=3cos(2πt-πx/2+π>,在x=4m位置处的质点在t=1s时刻振动速度为< )DXDiTa9E3d<A)6m/s <B)6πm/s<C)0m/s <D)-6m/s11、一简谐波的表达式为,式中的单位为m,的单位为s,则< )<A)波长 5m <B)波速为<C)周期为 <D)波沿χ轴正方向传播12、某波源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m,已知波速为15m·s-1,则波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 )<A)25Hz,3.0×10-3m <B)25πHz,30m<C)25Hz,0.6m<D)25πHz,0.6m13、一平面简谐波表达式为y=-0.05sinπ(t-2x> (SI>,则该波的频率ν(Hz>,波速u(m/s>及波线上各点振动的振幅A(m>依次为< )RTCrpUDGiT(A> 1/2,1/2, -0.05(B> 1/2, 1 , -0.05(C> 2, 2, 0.05(D> 1/2, 1/2, 0.0514、一平面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右上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5PCzVD7HxA 15、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 0.1cos(3πt -πx+π> (SI>,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 )(A>O 点的振幅为-0.1m . (B> 波长为3m. (C> a 、b 两点间相位差为π/2. (D> 波速为9m/s.16、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3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 )xHAQX74J0X (A>2m(B> 2.19m(C> 0.5 m(D> 28.6 m17、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u=200m/s ,则P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为下图中哪一图所画出的曲线?< )LDAYtRyKfE (A> (D> (C> (B>Zzz6ZB2Ltk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波传播的过程中,某质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能量保持不变(B>在波传播的过程中, 某质元任一时刻的动能与势能相等,且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C>在波传播的过程中, 某质元任一时刻的动能与势能相等,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D>在波传播的过程中, 某质元任一时刻的动能与势能有可能相等,有可能不等,视时刻而定1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运动学角度看,振动是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质点并不随波前进(B> 从动力学角度看振动是单个质点受到弹性回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波是各质元受到邻近质元的作用而产生的dvzfvkwMI1(C> 从能量角度看,振动是单个质点的总能量不变,只是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波是能量的传递,各质元的总能量随时间作周期变化,而且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同步rqyn14ZNXI (D> 从总体上看,振动即波动20.一平面简谐波在t =0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下列对应质点振动曲线正确的是< )EmxvxOtOco(D>(C>(A>(B>二、填空题1、按照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机械波分为横波与两种基本形式。
第10章波动的答案解析
cv 一、简答题1. 惠更斯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解释哪些物理现象?答案:介质中任一波振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该时刻的波振面。
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解释波的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1. 平面简谐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特点是什么?在什么位置能量为最大?答案:能量从波源向外传播,波传播时某一体元的能量不守桓,波的传播方向与能量的传播方向一致,量值按正弦或余弦函数形式变化,介质中某一体元的波动动能和势能相同,处于平衡位置处的质点,速度最大,其动能最大,在平衡位置附近介质发生的形变也最大,势能也为最大。
3.简述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答:波函数cos x y A t u ωφ⎡⎤⎛⎫=-+ ⎪⎢⎥⎝⎭⎣⎦,是波程 x 和时间 t 的函数,描写某一时刻任意位置处质点振动位移。
(1)当x d =时,()y f t =,为距离波源为 d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当t c =时(c 为常数),()y f x =,为某一时刻各质点的振动位移,波形的“拍照”。
4. 驻波是如何形成的?驻波的相位特点什么?答案:驻波是两列频率、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
驻波的相位特点是:相邻波节之间各质点的相位相同,波节两边质点的振动有π的相位差。
二、选择题1.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C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2.一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该时刻(B )。
(A )A 点相位为π; (B )B 点相位为2π (C )C 点相位为2π; (D )D 点向上运动; 3. 一列波在介质分界面反射而产生半波损失的条件是( C )。
第10章 波动习题解答
2
2
15 15 . 5
5 5 . 5
(2)距波源为16.0m和17.0m的两质点间相位差
16 ,17 (100 t 16 or : 2
2
) (100 t 17
2
)
x,
x 17 16 1 m ,
则( C )
(A)波长为100m; (C)周期为 解:y
1 3 s
(B)波速为10m/s; (D)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x u )]
;
A cos[ ( t
6
T 2
y 0 . 05 cos[ 6 ( t
x 100
)]
1 3
s
u 100 m / s
uT 33 . 3 m
第十章
波动
习题解答
1
第十章 习题
10-1 图(a)表示t=0 时的简谐波的波形图,波沿x轴正
方向传播,图(b)为一质点的振动曲线. 则图(a)中所
表示的x=0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位与图(b)所表示的振动
的初相位分别为(D )
y A cos(t ) v A sin( t )
(A)均为零
(D) 2 与
y 0
y
2
(B) 均为 2
u
x
y 0
(C) 均为
(E) 2 与
y
2
2
v 0 2
O
(a)
v 0 2
O
(b)
t
2
10-2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基础物理学下册【韩可芳】第10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10-1 普通光源中原子发光有何特征?答答答:答:::因为普通光源是大量不同原子在不同时刻发的光,是自然光,因此不满足干涉条件,所以一 般普通光源观察不到干涉现象。
10-2 如何用实验检验一束光是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还是自然光?答答答:答:::拿一块偏振片迎着这束光,转动偏振片,观察透射光。
(1)视场中光强有变化且有消光现象 的为线偏振光;(2)光强有变化但无消光现象的为部分偏振光;(3)光强无变化的为自然光。
10-3 自然光可以用两个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振幅相等的光振动表示。
那么线偏振光是否也可以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光振动表示?如果可以,则这两个相互垂直的光振动之间关系如 何?10-4 如何用实验测定不透明媒质的折射率?答答答:答:::光线入射到不透明的媒介上,改变入射角i ,并同时用偏振片测定反射光线的偏振化程度。
当反射光线为完全偏振光时,此时入射角i0 即为布儒斯特角,满足tan 可求得不透明介质的折射率n 。
10-5 如图(a)所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在方解石晶体的表面上,入射光线与光轴成一定角度;问将有几条光线从方解石透射 出来?如果把方解石切割成等厚的A 、B 两块,并平行地移 开很短一段距离,如图(b)所示,此时光线通过这两块方解石后有多少条光线射出来?如果把B 块沿沿沿沿光线转过一个角度, 此时将有几条光线从B 块射出来?为什么?i 0n ,测得 i0 即考思考思考思考题题题题10-5图图图图10-6 从普通光源获得两束相干光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在光的干涉中决定相遇点产生明纹或暗纹的因素是什么?答答答:答:::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波源的相位差和波源到相遇点的光程差决定相遇点产生明纹或暗纹。
10-7 如图所示,设光线a 、b 从周相相同的A 、B 点传至P 点,试讨论:(1)在图中的三种情况下,光线a 、b 在相遇处P 是 否存在光程差?为什么?(2)若a 、b 为相干光,那么在相遇处的干涉情况怎 样?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 10-7 图图图图10-8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当作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要说明理由)(1)使两缝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2)保持双缝的间距不变,使双缝与屏幕的距离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把双缝中的一条狭缝遮住,并在两缝的垂直平分线上放置一块平面反射镜。
大学物理第10章 习题
r1
第十章 波动
16
物理学
第五版
第十章 习题
17 如图所示, 0 处有一运动方程为 x y A cos t 的平面波波源,产生的波沿x轴正、 负方向传播MN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距波源 3λ / 4.求:(1)波源所发射的波沿波源O左右 传播的波动方程;(2)在MN处反射波的波动 方程;(3)在O~MN区域内形成的驻波方程, 以及波节和波腹的位置;(4)区域内合成波 M 的波动方程.
3 kg m ,求(1)该波的能流密度;(2)
1min内垂直通过4.0×10-4m2的总能量.
第十章 波动
13
物理学
第五版
第十章 习题
14 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分别在P,Q 两点,它们发出频率为ν ,波长为 λ ,初 相相同的两列相干波,设PQ=3λ / 2 , R 为PQ连线上的一点.求:(1)自P、Q发 出的两列波在R处的相位差;(2)两波 在R处干涉时的合振幅.
3 一横波在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方程 为 y 0.20 cos 2.50t x) 式中y和x的单位 , ( 为 m , t的单位为s.(1) 求波的振幅、波速、 频率及波长;(2)求绳上的质点振动时的最 大速度;(3)分别画出t 1s 和 t 2s 时的波 形,并指出波峰和波谷.画出 x 1.0m 处质点的 振动曲线并讨论其与波形图的不同.
第十章 习题
5 已知一波动方程为 y 0.05 sin( 10t 2 x) 式中y的单位为 m ,t的单位为s. (1)求波长、频 率、波速和周期; (2)说明 x 0 时方程的意义, 并 作图表示.
第十章 波动
5
物理学
第五版
第十章 习题
6 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 已知在波 线上某点B的运动规律为y A cos(t ) ,就 图(a)(b)(c)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分 别列出波动方程.并用这三个方程来描述与B相 距为b 的P点的运动规律.
大学物理参考答案(白少民)第10章 波动学基础
3.5 u 15 = 28 cm , 进而可求得波的频率为 ν = = = 0.54 Hz π /4 λ 28 10.14 证 明 y = A cos( kx −ω t ) 可 写 成 下 列 形 式 : y = A cos k ( x − u t ) , x x 1 x y = A cos 2π ( − ν t ) , y = A cos 2π ( − ) ,以及 y = A cos ω( − t ) 。 λ T u λ ω 2πν t ) = k ( x − ut ) 证明 : kx − ω t = k ( x − t ) = k ( x − k 2π / λ 所以波函数可写为: y = A cos k ( x − ut ) 2π x x x − 2πν t = 2π ( −νt ) ,则波函数还可写为 y = A cos 2π ( −ν t ) 又 kx − ω t = λ λ λ 1 x t 由ν = 则还可得: y = A cos 2π ( − ) T λ T k x x kx − ω t = ω( x − t ) = ω( − t ) ,则波函数还可写为 y = A cos ω( − t ) ω u u 10.15 波源 做 简谐振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y = ( 4.00 ×10 −3 ) cos 240π t m ,它所 激发的波以 30.0m/s 的速率沿一直线传播。求波的周期和波长,并写出波函数。 解:由波源的振动方程 y = ( 4.00 ×10 −3 ) cos 240πt m 知振动角频率 ω = 240π . 而波的频率就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所以波的频率和周期分别为 ω 1 1 ν= = 120 Hz , T = = = 8.33 ×10 −3 s ν 120 2π u 30.0 = 0.25 m 进一步计算波长为 λ = = ν 120 x x −3 )m 最后可写出波函数为 y = A cos ω(t − ) = ( 4.00 ×10 ) cos 240π (t − u 30 10.16 沿 绳子 行进的 横 波波函数为 y =10 cos(0.01π x − 2π t ) ,式中长度的 单 位是 cm,时间的单位是 s。试求:(1)波的振幅、 频率、传播速率和波长;(2)绳上某质点的最 大横向振动速率。 解:(1)由 y = 10 cos(0.01π x − 2π t ) = 10 cos 2π (t − 5.0 ×10 −3 x ) 知: ω 2π ν= = = 1 Hz ; 波 长 振 幅 A = 10cm = 0.1m ; 频 率 2π 2π
第十章 波动 习题解答 (1)
(1)波动方程;
(2)求 x=0.5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画出该质点的振动图 ;
(3)求 t=1.0s 时各质点的位移分布,画出该时刻的波形图。
解:(1) 波函数 y = Acos[ω(t − x ) + ϕ] ,其中 T = 2s,ω = 2π / T = π , u = λ / T = 1m / s u
P
10.0m
x/m
x/m
y/m
u
O
t/s
O
x/m
A、振动 x-t 曲线
B、波动 y-x 曲线
(2)波源振动速度等于波速吗?振幅和周期呢?波动方程中波源的位置一定位于原点 O?
波源的初相?
波源振动速度不等于波速;波源的振幅和周期等于波动的振幅和周期
波函数为: y = 0.1cos[500π(t + x )+ π ](m) 5000 3
(C) A = A12 + A22 + 2 A1A2 cos ∆ϕ
(D) A1 − A2 ≤ A ≤ A1 + A2
∆ϕ
= ϕ2
− ϕ1
− 2π
r2 − r1 λ
拓展:B 选项改为“某时刻,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中某质点若为静止,则这两列波必相干” 答案:错误
10.11 如图所示,S1、S2 为两平面简谐波相干波源,S2 的
=
4m , ∆ϕ
= ϕB0
− ϕ A0
−
2π λ
(rB
− rA )
=π
−
2π λ
(rB
− rA ) ,
干涉而静止的条件: ∆ϕ = ±(2k +1) π k = 0,1,2,
P 点为 AB 连线上任一点,rA 为 P 点到 A 点距离,rB 为 P 点到 B 点距离,
大学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波动
第十四章波动14-1 一横波再沿绳子传播时得波动方程为[]x m t s m y )()5.2(cos )20.0(11---=ππ;1求波得振幅、波速、频率及波长;2求绳上质点振动时得最大速度;3分别画出t=1s 和t=2s 时得波形,并指出波峰和波谷;画出x=1.0m 处质点得振动曲线并讨论其与波形图得不同;14-1 ()[]x m t s m y )(5.2cos )20.0(11---=ππ分析1已知波动方程又称波函数求波动的特征量波速u 、频率ν、振幅A 及彼长 等,通常采用比较法;将已知的波动方程按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0cos ϕωu x t A y 书写,然后通过比较确定各特征量式中前“-”、“+”的选取分别对应波沿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比较法思路清晰、求解简便,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2讨论波动问题,要理解振动物理量与波动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例如区分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速的不同,振动速度是质点的运动速度,即dt dy v =;而波速是波线上质点运动状态的传播速度也称相位的传播速度、波形的传播速度或能量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介质不变,彼速保持恒定;3将不同时刻的t 值代人已知波动方程,便可以得到不同时刻的波形方程)(x y y =,从而作出波形图;而将确定的x 值代入波动方程,便可以得到该位置处质点的运动方程)(t y y =,从而作出振动图;解1将已知波动方程表示为()()[]115.25.2cos )20.0(--⋅-=s m x t s m y π 与一般表达式()[]0cos ϕω+-=u x t A y 比较,可得0,5.2,20.001=⋅==-ϕs m u m A则 m v u Hz v 0.2,25.12====λπω2绳上质点的振动速度()()()[]1115.25.2sin 5.0---⋅-⋅-==s m x t s s m dt dy v ππ 则1max 57.1-⋅=s m v3 t=1s 和 t =2s 时的波形方程分别为()[]x m m y 115.2cos )20.0(--=ππ()[]x m m y 125cos )20.0(--=ππ波形图如图14-1a 所示;x =1.0m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s m y 15.2cos )20.0(--=π 振动图线如图14-1b 所示;波形图与振动图虽在图形上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表示某确定时刻波线上所有质点的位移情况,而后者则表示某确定位置的时间变化的情况;14-2 波源作简谐运动,其运动方程为t s m y )240cos()100.4(13--⨯=π,它所形成得波形以30m/s 的速度沿一直线传播;1求波的周期及波长;2写出波的方程;14-2 t s m y )240cos()100.4(13--⨯=π分析 已知彼源运动方程求波动物理量及波动方程,可先将运动方程与其一般形式()0cos ϕω+=t A y 进行比较,求出振幅地角频率ω及初相0ϕ,而这三个物理量与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0cos ϕω+-=u x t A y 中相应的三个物理量是相同的;再利用题中已知的波速U 及公式T /22ππνω==和uT =λ即可求解;解1由已知的运动方程可知,质点振动的角频率1240-=s πω;根据分析中所述,波的周期就是振动的周期,故有s T 31033.8/2-⨯==ωπ波长为m uT 25.0==λ2将已知的波源运动方程与简谐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比较后可得0240100.4013==⨯=--ϕπω,,s m A故以波源为原点,沿X 轴正向传播的波的波动方程为()[]])8()240cos[()100.4(cos 1130x m t s m u x t A y ----⨯=+-=ππϕω14-3 以知以波动方程为])2()10sin[()05.0(11x m t s m y ---=π;1求波长、频率、波速和周期;2说明x=0时方程的意义,并作图表示;14-3])2()10sin[()05.0(11x m t s m y ---=π分析采用比较法;将题给的波动方程改写成波动方程的余弦函数形式,比较可得角频率;、波速U,从而求出波长、频率等;当x 确定时波动方程即为质点的运动方程)(t y y =; 解1将题给的波动方程改写为]2/)5/)(10sin[()05.0(11πππ-⋅-=--s m x t s m y 与()[]0cos ϕω+-=u x t A y 比较后可得波速 角频率110-=s πω,故有m uT s T Hz 14.32.0/10.52/======λνπων,,2由分析知x=0时,方程表示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的运动方程图13—4;]2/)10cos[()05.0(1ππ-=-t s m y14-4 波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若该振动以100m/s 的速度传播,设t=0时,波源处的质点经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求:1距离波源15.0m 和5.0m 两处质点的运动方程和初相;2距离波源16.0m 和17.0m 两处质点的相位差;14-4分析1根据题意先设法写出波动方程,然后代人确定点处的坐标,即得到质点的运动方程;并可求得振动的初相;2波的传播也可以看成是相位的传播;由波长A 的物理含意,可知波线上任两点间的相位差为λπϕ/2x ∆=∆;解1由题给条件 T = s,u =100 m ·s -l,可得m uT s T 2100/21====-λππω;当t =0时,波源质点经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因而由旋转矢量法可得该质点的初相为)或2/3(2/0ππϕ-=;若以波源为坐标原点,则波动方程为]2/)100/)(100cos[(11ππ-⋅-=--s m x t s A y距波源为 x 1=和 x 2=处质点的运动方程分别为]5.15)100cos[(11ππ-=-t s A y]5.5)100cos[(12ππ-=-t s A y它们的初相分别为πϕπϕ5.55.152010-=-=和若波源初相取2/30πϕ=,则初相πλπϕϕϕ=-=-=∆/)(21221x x ,;2距波源 16.0 m 和 17.0 m 两点间的相位差πλπϕϕϕ=-=-=∆/)(22121x x14-5 波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10-2s,以它经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时为时间起点,若此振动以u=400m/s 的速度沿直线传播;求:1距离波源8.0m 处质点P 的运动方程和初相;2距离波源9.0m 和10.0m 处两点的相位差;14-5解分析同上题;在确知角频率1200/2-==s T ππω、波速1400-⋅=s m u 和初相)或2/(2/30ππϕ-=的条件下,波动方程 ]2/3)400/)(200cos[(11ππ+⋅-=--s m x t s A y位于 x P = m 处,质点 P 的运动方程为]2/5)(200cos[(1ππ-=-t s A y p该质点振动的初相2/50πϕ-=P ;而距波源 m 和 m 两点的相位差为2//)(2/)(21212ππλπϕ=-=-=∆uT x x x x如果波源初相取2/0πϕ-=,则波动方程为]2/9)(200cos[(1ππ-=-t s A y质点P 振动的初相也变为2/90πϕ-=P ,但波线上任两点间的相位差并不改变;14-6 有一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波速u=100m/s,波线上右侧距波源O 坐标原点为75.0m 处的一点P 的运动方程为]2/)2cos[()30.0(1ππ+=-t s m y p ;求1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时的波动方程;2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时的波动方程;14-6]2/)2cos[()30.0(1ππ+=-t s m y p分析在已知波线上某点运动方程的条件下,建立波动方程时常采用下面两种方法:1先写出以波源O 为原点的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利用已知点P 的运动方程来确定该波动方程中各量,从而建立所求波动方程;2建立以点P 为原点的波动方程,由它来确定波源点O 的运动方程,从而可得出以波源点O 为原点的波动方程;解11设以波源为原点O,沿X 轴正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0cos ϕω+-=u x t A y将 u =100 m ·s -‘代人,且取x 二75 m 得点 P 的运动方程为()[]075.0cos ϕω+-=s t A y p与题意中点 P 的运动方程比较可得 A =、12-=s πω、πϕ20=;则所求波动方程为)]100/)(2cos[()30.0(11--⋅-=s m x t s m y p π2当沿X 轴负向传播时,波动方程为()[]0cos ϕω++=u x t A y将 x =75 m 、1100-=ms u 代人后,与题给点 P 的运动方程比较得A = 、12-=s πω、πϕ-=0,则所求波动方程为])100/)(2cos[()30.0(11ππ-⋅+=--s m x t s m y解21如图14一6a 所示,取点P 为坐标原点O ’,沿O ’x 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分析,当波沿该正方向传播时,由点P 的运动方程,可得出以O ’即点P 为原点的波动方程为]5.0)100/)(2cos[()30.0(11ππ+⋅-=--s m x t s m y将 x=-75 m 代入上式,可得点 O 的运动方程为t s m y O )2cos()30.0(1-=π由此可写出以点O 为坐标原点的波动方程为)]100/)(2cos[()30.0(11--⋅-=s m x t s m y π2当波沿河X 轴负方向传播时;如图14-6b 所示,仍先写出以O ’即点P 为原点的波动方程]5.0)100/)(2cos[()30.0(11ππ+⋅+=--s m x t s m y将 x=-75 m 代人上式,可得点 O 的运动方程为])2cos[()30.0(1ππ-=-t s m y O则以点O 为原点的波动方程为])100/)(2cos[()30.0(11ππ-⋅+=--s m x t s m y讨论对于平面简谐波来说,如果已知波线上一点的运动方程,求另外一点的运动方程,也可用下述方法来处理:波的传播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波线上各点包括原点都是重复波源质点的振动状态,只是初相位不同而已;在已知某点初相平0的前提下,根据两点间的相位差λπϕϕϕ/2'00x ∆=-=∆,即可确定未知点的初相中小14-7 图14-7为平面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Hz,且此时图中质点P 的运动方向向上;求:1该波的波动方程;2在距原点O 为7.5m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与t=0时该点的振动速度;14-7分析1从波形曲线图获取波的特征量,从而写出波动方程是建立波动方程的又一途径;具体步骤为:1.从波形图得出波长'λ、振幅A 和波速λν=u ;2.根据点P 的运动趋势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从而可确定原点处质点的运动趋向,并利用旋转关量法确定其初相0ϕ;2在波动方程确定后,即可得到波线上距原点O 为X 处的运动方程y =yt,及该质点的振动速度v =dy /d t;解1从图 15- 8中得知,波的振幅 A = 0.10 m,波长m 0.20=λ,则波速13100.5-⋅⨯==s m u λν;根据t =0时点P 向上运动,可知彼沿Ox 轴负向传播,并判定此时位于原点处的质点将沿Oy 轴负方向运动;利用旋转矢量法可得其初相3/0πϕ=;故波动方程为()[]]3/)5000/)(500cos[()10.0(cos 110ππϕω+⋅+==++=--s m x t s m u x t A y2距原点 O 为x=7.5 m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12/13)500cos[()10.0(1ππ+=-t s m yt=0时该点的振动速度为1106.4012/13sin )50()/(--=⋅=⋅-==s m s m dt dy v t ππ14-8 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0.5m/s 沿Ox 轴负方向传播,在t=2s 时的波形图如图14-8a 所示;求原点的运动方程;14-8分析上题已经指出,从波形图中可知振幅A 、波长λ和频率ν;由于图14-8a 是t =2s 时刻的波形曲线,因此确定 t = 0时原点处质点的初相就成为本题求解的难点;求t =0时的初相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波形平移法、波的传播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波形的传播;由于波是沿 Ox 轴负向传播的,所以可将 t =2 s 时的波形沿Ox 轴正向平移m s s m uT x 0.12)50.0(1=⨯⋅==∆-,即得到t=0时的波形图14-8b,再根据此时点O 的状态,用旋转关量法确定其初相位;解由图 15- 9a 得知彼长m 0.2=λ,振幅 A= 0.5 m;角频率15.0/2-==s u πλπω;按分析中所述,从图15—9b 可知t=0时,原点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并由旋转矢量图14-8C 得到2/0πϕ=,则所求运动方程为]5.0)5.0cos[()50.0(1ππ+=-t s m y14-9 一平面简谐波,波长为12m,沿Ox 轴负方向传播,图14-9a 所示为x=1.0m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求此波的波动方程;14-9分析该题可利用振动曲线来获取波动的特征量,从而建立波动方程;求解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图14-9a 写出它所对应的运动方程;较简便的方法是旋转矢量法参见题13-10; 解 由图14-9b 可知质点振动的振幅A =0.40 m,t =0时位于 x =1.0m 的质点在A /2处并向Oy 轴正向移动;据此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14-9b,从图中可知30πϕ-=';又由图 14-9a 可知,t =5 s 时,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由图14-9b 可看出65πω=t ,因而得角频率16-=s πω;由上述特征量可写出x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3)6cos[()40.0(1ππ+=-t s m y 采用题14-6中的方法,将波速10.12-⋅===s m T u πλωλ代人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cos[0ϕω++=u x t A y 中,并与上述x =1.0m 处的运动方程作比较,可得20πϕ-=,则波动方程为()⎪⎭⎫ ⎝⎛-⋅+=--20.1)6(cos )40.0(11ππs m x t s m y14-10 图14-10中I 是t=0时的波形图,II 是t=时的波形图,已知T>,写出波动方程的表达式;14-10分析 已知波动方程的形式为])(2cos[0ϕλπ+-=x T t A y从如图15—11所示的t =0时的波形曲线Ⅰ,可知彼的振幅A 和波长λ,利用旋转矢量法可确定原点处质点的初相0ϕ;因此,确定波的周期就成为了解题的关键;从题给条件来看,周期T 只能从两个不同时刻的波形曲线之间的联系来得到;为此,可以从下面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l 由曲线Ⅰ可知,在 tzo 时,原点处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Oy 轴负向运动,而曲线Ⅱ则表明,经过0;1s 后,该质点已运动到 Oy 轴上的一A 处;因此,可列方程s T kT 1.04=+,在一般情形下,k= 0, 1,2,…这就是说,质点在 0;1 s 内,可以经历 k 个周期振动后再回到A 处,故有)25.0()1.0(+=k s T ;2从波形的移动来分析;因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形曲线Ⅱ可视为曲线Ⅰ向右手移了T t t u x ∆=∆=∆λ;由图可知,4λλ+=∆k x ,故有T t k ∆=+λλλ4,同样也得)25.0()1.0(+=k s T ;应当注意,k 的取值由题给条件 T >所决定;解 从图中可知波长m 0.2=λ,振幅A =0.10 m;由波形曲线Ⅰ得知在t=0时,原点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向 Oy 轴负向运动,利用旋转矢量法可得2/0πϕ=;根据上面的分析,周期为⋅⋅⋅=+=,2,1,0,)25.0()1.0(k k s T由题意知 T >,故上式成立的条件为,可得 T =;这样,波动方程可写成()()ππ5.00.24.02cos )10.0(+-=m x s t m y14-11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2()4cos[()08.0(11x m t s m y ---=ππ;求1t=时波源及距波源0.10m 两处的相位;2离波源0.80m 处及0.30m 两处的相位;14-11()[]x m t s m y 112)4(cos )08.0(---=ππ解1将t =和x=0代人题给波动方程,可得波源处的相位πϕ4.81=将t =和x = m 代人题给波动方程,得 m 处的相位为πϕ2.82=从波动方程可知波长;这样, m 与 m 两点间的相位差πλπλ=∆⋅=∆x 214-12 为了保持波源的振动不变,需要消耗的功率;若波源发出的是球面波设介质不吸收波的能量;求距离波源5.0m 和10.0m 处的能流密度;14-12分析波的传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由于波源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能量恒定,且介质不吸收能量,敌对于球面波而言,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半径的球面的能量即平均能流相同,都等于波源消耗的功率户;而在同一个球面上各处的能流密度相同,因此,可求出不同位置的能流密度 P I =;解由分析可知,半径户处的能疏密度为 24r P I π=当 r 1=5;0 m 、r 2= m 时,分别有222111027.14--⋅⨯==m W r P I π232221018.34--⋅⨯==m W r P I π14-13 有一波在介质中传播,其波速u=×103m/s,振幅A=×10-4m,频率ν=×103Hz;若介质的密度为ρ=×102kg/m 3,求:1该波的能流密度;21min 内垂直通过×10-4m 2的总能量;14-1313100.1-⋅⨯=s m uHz v m A 34100.1,100.1⨯=⨯=-32100.8-⋅⨯=m kg ρ24100.4m -⨯解1由能流密度I 的表达式得25222221058.1221-⋅⨯===m W v uA uA I ρπωρ 2在时间间隔s t 60=∆内垂直通过面积 S 的能量为J t IS t P W 31079.3⨯=∆⋅=∆⋅=14-14 如图14-14所示,两振动方向相同的平面简谐波波源分别位于A 、B 两点;设它们的相位相同,且频率均为ν=30Hz,波速u=0.50m/s,求在点P 处两列波的相位差;14-14 v=30Hz150.0-⋅=s m u分析在均匀介质中,两列波相遇时的相位差ϕ∆,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它们的初相差B A ϕϕ-和由它们的波程差而引起的相位差λπr ∆2;本题因B =ϕϕA ,故它们的相位差只取决于波程差;解在图14-14的APB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m AB AP AB AP BP 94.230cos 222=︒⋅-+=两列波在点P 处的波程差为BP AP r -=∆,则相位差为ππλπϕ2.722=∆=∆⋅=∆u r v r14-15 两波在同一细绳上传播,它们的方程分别为])4[()cos()06.0(111t s x m m y ---=ππ和])4[()cos()06.0(112t s x m m y --+=ππ;1证明这细绳是作驻波式振动,并求节点和波腹的位置;2波腹处的振幅有多大 在x=1.2m 处,振幅多大14-15分析只需证明这两列波会成后具有驻波方程 的形式即可;由驻波方程可确定波腹、波节的位置和任意位置处的振幅;解l 将已知两波动方程分别改写为可见它们的振幅 A 二0;06 m,周期 T 二0;5 s 频率;二2 Hi,波长八二2 m;在波线上任取一点P,它距原点为P;则该点的合运动方程为k 式与驻波方程具有相同形式,因此,这就是驻波的运动方程由得波节位置的坐标为由得波腹位置的坐标为门驻波振幅,在波腹处A ’二ZA 二0;12 m ;在x 二0;12 m 处,振幅为()()[]t s x m m y 1114cos )06.0(---=ππ()()[]t s x m m y 1124cos )06.0(--+=ππ ()()vt x A y πλπ2cos 2cos 2=()m x s t m y 25.2cos )06.0(1-=π()m x s t m y 25.02cos )06.0(2+=πt s x m ts x m y y y P P P P )4cos(2cos )12.0()4cos()cos()12.0(1121--⎪⎭⎫ ⎝⎛==+=πλπππ02cos 2=⎪⎭⎫ ⎝⎛λπP x A ⋅⋅⋅±±=+=+=,2,1,0,)5.0(4)12(k m k k x P λm A x A P 12.022cos 2==⎪⎭⎫ ⎝⎛λπ ⋅⋅⋅±±===,2,1,0,2k km k x P λ12.02,2cos 2=='⎪⎭⎫ ⎝⎛='A A x A A P λπ ()m m x A A P 097.012.0cos 12.02cos 2==⎪⎭⎫ ⎝⎛='πλπ14-16 一弦上的驻波方程式为t s x m m y )550cos()6.1cos()100.3(112---⨯=ππ;1若将此驻波看成是由传播方向相反,振幅及波速均相同的两列相干波叠加而成的,求它们的振幅及波速;2求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3求t=×10-3s 时位于x=0.625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14-16分析1采用比较法;将本题所给的驻波方程,与驻波方程的一般形式相比较即可求得振幅、波速等;2由波节位置的表达式可得相邻波节的距离;3质点的振动速度可按速度定义V一如Nz 求得;解1将已知驻波方程 y =3; 0 X 10-2 m cos; 6; ml -coos550;s 一小与驻波方程的一般形式 y = ZAcos2;x /八;2;yi 作比较,可得两列波的振幅 A = 1; 5 X 10-‘ m,波长八二 1; 25 m,频率 v 二 275 Hi,则波速 u 一如 2343;8 in ·SI2相邻波节间的距离为3在 t 二 3; 0 X 10-3 s 时,位于 x = 0; 625 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为()()t s x m m y 112550cos 6.1cos )100.3(---⨯=ππs t 3100.3-⨯=dt dy v =()()t s x m m y 112550cos 6.1cos )100.3(---⨯=ππ ()()vt x A y πλπ2cos 2cos 2=m A 2105.1-⨯=18.343-⋅==s m v u λ625.024)12(4]1)1(2[1==+-++=-=∆+λλλk k x x x k ks t 3100.3-⨯=()()()11112.46550sin 6.1cos 5.16----⋅-=⋅-==s m t s x m s m dt dy v πππ14-17 一平面简谐波的频率为500Hz,在空气中ρ=1.3kg/m 3以u=340m/s 的速度传播,到达人耳时,振幅约为A=×10-6m;试求波在耳中的平均能量密度和声强;14-17解波在耳中的平均能量密度声强就是声波的能疏密度,即这个声强略大于繁忙街道上的噪声,使人耳已感到不适应;一般正常谈话的声强约为 1; 0 X 10-6 W ·m -2左右26222221042.6221--⋅⨯===m J v A A ρπωρϖ 231018.2--⋅⨯==m W u I ϖ26100.1--⋅⨯m W14-18 面积为1.0m 2的窗户开向街道,街中噪声在窗户的声强级为80dB;问有多少声功率传入窗内14-18分析首先要理解声强、声强级、声功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声强是声波的能流密度I,而声强级L 是描述介质中不同声波强弱的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L 一体I /IO,其中 IO 二 1; 0 X 10-’2 W ·0-‘为规定声强;L 的单位是贝尔B,但常用的单位是分贝dB,且IB =10 dB;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某面积传递的能量,由于窗户上各处的I 相同,故有P=IS;解根据分析,由L =igI / IO 可得声强为则传入窗户的声功率为)0lg(I I L =010I I L =2120100.1--⋅⨯=m W IW S I IS P L 40100.110-⨯===14-19 若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频率分别为1200Hz 和400Hz 的两声波有相同的振幅;求:1它们的强度之比;2两声波的声强级差;14-19解1因声强I =puA ‘;‘/2,则两声波声强之比2因声强级L 一回对几,则两声波声强级差为222ωρuA I =9222121==ωωI I ()0lg I I L =()()()dB B I I I I I I L 54.9954.0lg lg lg 210201===-=∆14-20 一警车以25m/s 的速度在静止的空气中行驶,假设车上警笛的频率为800Hz;求:1静止站在路边的人听到警车驶近和离去时的警笛声波频率;2如果警车追赶一辆速度为15m/s 的客车,则客车上的人听到的警笛声波的频率是多少设空气中的声速u=330m/s14-20分析由于声源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声多普勒效应,由多普勒频率公式可解得结果;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不仅要分清观察者相对介质空气是静止还是运动,同时也要分清声源的运动状态;解1根据多普勒频率公式,当声源警车以速度 vs =25 m ·s -‘运动时,静止于路边的观察者所接收到的频率为警车驶近观察者时,式中Vs 前取“-”号,故有警车驶离观察者时,式中Vs 前取“+”号,故有2声源警车与客车上的观察者作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收到的频率为SS v u u v v s m v ='⋅=-125 Hz v u u v v S6.8651=-=' Hz v u u vv S 7.7432=+=' Hz v u v u v v S2.82603=--='14-21 如图14-21所示;一振动频率为ν=510Hz 的振源在S 点以速度v 向墙壁接近,观察者在点P 处测得拍音频率ν′=3Hz,求振源移动得速度;声速为330m/s14-21分析位于点P 的观察者测得的拍音是振源S 直接传送和经墙壁反射后传递的两列波相遇叠加而形成的;由于振源运动,接收频率;l 、12均与振源速度;有关;根据多普勒效应频率公式和拍频的定义,可解得振源的速度;解根据多普勒效应,位于点P 的人直接接收到声源的频率; l 和经墙反射后收到的频率 分别为由拍额的定义有将数据代入上式并整理,可解得vu u v v v u u v v -=+=21, ⎪⎭⎫ ⎝⎛+--=-='v u v u uv v v v 1121 10.1-⋅≈s m v14-22 目前普及型晶体管收音机的中波灵敏度指平均电场强度E 约为×10-3V/m;设收音机能清楚的收听到×103km 远处某电台的广播,该台的发射是各向同性的以球面形式发射,并且电磁波在传播时没有损耗,问该台的发射功率至少有多大14-22HE r A AS P 0024μεπ==⋅=292001065.2--⋅⨯===m W E H E S μεW S r P 42103.34⨯=⋅=π14-23 一气体激光器发射的光强可达×1018W/m 2,计算其对应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振幅; 14-23()1101001075.42-⋅⨯==m V I E m εμ18001026.1-⋅⨯==m A E H m m εμ。
第十章 波动习题课与讨论课(十)
x x -3 y = Acosω t - +ϕ = 4.0×10 cos240π t - (m) 30 15 u
10-11
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 有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 。 已知在波线上
的运动规律为: 某点 B 的运动规律为:
(2)距原点 距原点7.5m处质点的运动方程 t=0 该点的振动速度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 距原点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
13π y7.5 = 0.10cos500πt + (m) 12
13π d y -1 v= = 40.6m⋅ s = −50π sin 12 d t t =0
D
u
)
y
O
y
x
π
O
(a)
均为零; ( A)均为零;
(b)
π
均为- (C)均为- ; 2
t
(D) 与- ; (E) 与 。 - 2 2 2 2
π
π
(B)均为 ; 2
π
π
10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10-2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0.05cos(6πt+0.06πx) (m), 则 (
C)
( A) 波长为 m (B)波速为 m⋅ s-1; 100 ; 10 1 (C) 周期为 s;(D) 波沿 轴正方向传播 x ; 3
y = Acos(ωt + ϕ)
就图(a)、 、 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 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 就图 、(b)、(c)给出的三种坐标取法,分别列出波动 方程。并用这三个方程来描述与 相距为b 方程。并用这三个方程来描述与B 相距为 的 P点的运 点的运 动规律。 动规律。
y
u
u
第10章_波动率
9.5
1.4 关于方差与波动率的关系
方差是波动率的平方. 假设,每日回报相互独立且具有同样的方差,则T 天回报的方差为 T 乘以每日回报方差。 这意味着,T 天回报的标准差是日回报标准差的 T 倍
Risk Management e Istituzioni Finanziarie, 2a Edizione, Copyright © John C. Hull 2009
正态分布和厚尾分布
Risk Management e Istituzioni Finanziarie, 2a Edizione, Copyright © John C. Hull 2009
9.13
3.2收益率的厚尾(Heavy Tails)
实际中,每天实际价格百分比的变化并不满足正 态分布。 大多数金融变量的值发生较大变化的可能性比 正态分布给出的要大,也就是尾部更厚; 分布峰值要比正态分布更高,也就是尖峰。 峰度(kurtosis) 检验分布尾部的大小. 这意味着,尖峰厚尾分布所对应的极大及极小变 化数量事件比在正态分布中相应数量要大。 很多市场变量都有这个特性。
1.3 例10-1和例10-2
根据例题的题意,写成式(2)对于的 R , Z ,S 的值或分布。 t t t 1
(2)求其置信度为99%的VaR。
Risk Management e Istituzioni Finanziarie, 2a Edizione, Copyright © John C. Hull 2009
(1)检验收益率的多节的自相关系数,考察其系列 相关性。 (2)考察收益率绝对值的系列相关性。
上证综指的数据实证的表明收益率没有序列相关 但是不独立。
马文蔚《物理学》(第6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9章 振 动第10章 波 动第11章 光 学第12章 气体动理论第13章 热力学基础第14章 相对论第15章 量子物理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第9章 振 动第10章 波 动第11章 光 学第12章 气体动理论第13章 热力学基础第14章 相对论第15章 量子物理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第9章 振 动第10章 波 动第11章 光 学第12章 气体动理论第13章 热力学基础第14章 相对论第15章 量子物理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马文蔚等《物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9章 振 动一、选择题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方程为( ).[电子科技大学2007研]A.B .C .D.E.二、填空题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国际单位制).则此简谐振动的周期为______;当t =0.6s 时,物体的速度为_____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三、计算题1.考虑n =2摩尔的理想气体氦气,置于一垂直放置的圆柱体所缸中,如图9-1所示.水平放置的活塞可以在气缸中无摩擦上下运动.活塞质量为,气缸截面积为.活塞被一无质量的弹簧与气缸上端连接,活塞向下运动时将氦气向下压缩,活塞上方为真空.系统开始阶段活塞与氦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处于未形变状态,氦气压强为B【答案】1.2s ;-20.9cm/s【答案】、温度为、体积为.假定弹簧弹性常数,气体常数,对于单原子氦气,热容比.活塞在平衡位置作小幅谐振动,计算其谐振频率f.[南京大学2006研]图9-1解:对弹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①由于振动很快,系统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视为绝热过程,因此有:由于活塞在平衡位置作小幅谐振动,因此V0与V之间的变化很小,利用泰勒展开得: ②将②式代入①式有: ③初始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有: ④将④代入③有: 整理得: 解得振动频率为: 2.质量分别为和的两个物体A、B,固定在倔强系数为的弹簧两端,竖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9-2所示.用一力垂直地压在A上,并使其静止不动.然后突然撤去,问欲使B离开桌面至少应多大?[中科院–中科大2007研]图9-2解:欲使B刚好弹起,则A到达最高点时弹簧的伸长量至少应为.假设力F作用下弹簧的压缩量为(初始位置),弹簧无变形时A的坐标为0(平衡位置).运动方程为: 当时,,则方程的解为:利用对称性,在最高点有.整理可得:又,于是:3.如图9-3所示,已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定滑轮可看作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盘,物体的质量为m,试求:(1)系统的振动周期;(2)当将m托至弹簧原长并释放时,求m的运动方程(以向下为正方向).[南京理工大学2005研]图9-3 图9-4解:(1)受力分析如图9-4所示,设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正,则将物体拉至处时:对m:对: (为角加速度)解得:即: 则系统振动圆频率: 振动周期: (2)设振动方程,其中,.初始条件,当时: 解得: 求得m的运动方程为: 第10章 波 动一、选择题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频率为.设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0-1所示,则x=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电子科技大学2006研]图10-1A.B .C .D.二、填空题1.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它的振幅为A ,周期为T .时,质点位于x 轴负向离平衡最大位移的一半处且向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______.在一周期内质点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正方向离平衡位置为最大位移的一半处的时间为_____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研]2.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一媒质质元在通过平衡位置时,其振动动能与弹性势能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湖南大学2007研]B 【答案】【答案】相同【答案】3.以波速u 向x 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振幅为A ,圆频率为,设位于坐标处的质点,t =0时,位移,且向y 负方向运动,则该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____,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波函数)为______.[南京理工大学2005研]三、计算题1.火车以匀速行驶而过,铁路边探测器所测得的火车汽笛最高和最低频率分别为和,设声速为,求火车的行驶速度.[南京大学2006研]解:由多普勒效应可得: ① ②①、②两式相除,得:解得火车车速为:2.一列平面简谐纵波在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介质中传播,求单位体积介质所具有的能量?(自设相关物理量).[北京师范大学2008研]解:波动方程:振动速度: 设介质的密度为,用dV 表示体元体积,则该体积元动能:体积应变: 则势能: 因为,所以: 则有: 所以,单位体积介质所具有的能量为:【答案】3.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y=0.25cos(125t-0.37x)(SI).(1)分别求x1=10m,x2=25m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求x1、x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3)求x1点在t=4s时的振动位移.[浙江大学2008研]解:(1),(2)由,可得: 所以: (3)时的振动位移为:4.甲火车以43.2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其上一乘客听到对面驶来的乙火车鸣笛声的频率为v1=512赫兹;当这一火车过后,听其鸣笛声的频率为v2=428赫兹.求乙火车上的人听到乙火车鸣笛的频率v0和乙火车对于地面的速度u.设空气中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中科院—中科大2009研]解:由题可得: 其中,v=340m/s,v0=43.2km/h=12m/s.解得:v0=468Hz,u=18.4m/s=66.3km/h5.如图10-2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振幅为A,频率为,波速为u.(1)若t=0时,原点O处质元正好由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运动,写出此波的波函数.(2)若该波在离原点处被竖直的墙面反射,欲使坐标原点处为波节,求满足的条件(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厦门大学2006研]图10-2解:(1)t=0时,y0=0,u0>0,所以初始相位,故波动方程为:(2)欲使波在x0处反射后到达y0处与原行波叠加产生波节,则原点O处两振动必须反相.即:所以有: ,k=0,1,2,…6.已知一平面余弦波振幅A=0.03m,波速u=1ms-1,波长,若以坐标原点O处质点恰好在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作为计时起点,求:(1)O点振动方程.(2)波动方程.(3)与原点相距处,t=1秒时,质点的位移、速度;(4)和两点间的相位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研]解:(1)设O点振动方程为:.其中,,由题意知:.于是: (2)波动方程为:.得:(3)与原点相距处,波动方程:得质点速度: 当t=1秒时: (4)相位差: 7.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在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求:(1)反射波的表达式.(2)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3)波腹和波节的位置.[湖南大学2007研]解:(1)反射波的表达式为: (2)驻波的表达式为:(3)由,可得波腹位置为:由,可得波节位置为:,8.图10-3所示为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余弦行波在t=2s时刻的波形曲线,波速u=0.5m/s,求:(1)原点o的振动方程;(2)波动方程.[电子科技大学2007研]图10-3解:(1)由已知得:.可得振动方程:(2)波动方程为: 9.一横波沿绳子传播,其波的表达式为.(1)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2)求绳子上各质点的最大振动速度和最大振动加速度.(3)求处和处二质点振动的相位差.[宁波大学2009研]解:(1)将波的表达式与标准形式比较,得:,(2) (3),二振动反相.第11章 光 学一、选择题1.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介质片后,两光路光程差的改变量为( ).[暨南大学2010研]A.B.C.D.【解析】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为光的干涉,两束光进过G1平面镜被分为两束光,这两束光发生干涉.当在其中一条光路中放入折射率为n 的厚透明介质时,被放入介质的那条光路光程将发生变化,由于需要两次穿过新加入的透明介质,故光程差的改变量为:.2.自然光从空气入射到某介质表面上,当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则此介质的折射率为( ).[暨南大学2010研]A.B.C.D.3.若把牛顿环装置(都是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搬入折射率为1.3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 ).[暨南大学2010研]C【答案】B【答案】当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反射完全偏振光,由折射公式得.【解析】A .中心暗斑变成亮斑B .间距不变C .变疏D .变密【解析】设牛顿环中某处的空气薄层厚度为e ,互相干涉的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若n 增大,则每个位置处的光程差增大,形成更大级数的干涉条纹,所以条纹变密.4.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 ).[暨南大学2010研]A .振动的相干叠加B .振动振幅之和C .光强之和D .振动振幅平方之和5.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l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a=4l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暨南大学2010研]A .2个B .6个C .4个D .8个D【答案】A【答案】由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统一波阵面各点发出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某点相遇,发生的是相干叠加.【解析】C【答案】可近似将单缝所在平面看作波阵面,则每一半波带都沿单缝方向,设总半波带【解析】得N=4.6.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光栅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暨南大学2010研]A .紫光B .黄光C .红光D .绿光【解析】根据光栅公式,同一级条纹满足,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故偏离中央明纹最远.7.光强为I 0的自然光依次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且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a=45°,若不考虑偏振片的反射和吸收,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 是( ).[暨南大学2010研]A.B.C.D.由此可得,8.一光波分别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的光程相同,则( ).[暨南大学2011研]数为N ,则C【答案】A【答案】自然光经过任一偏振片后光强减半,再经过另一个偏振片,根据马吕斯定律【解析】A .光波通过这两种介质的时间不相同B .光波通过这两种介质的时间相同C .光波通过这两种介质后的位相不相同D .光波通过这两种介质后的位相相同9.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臂中放入一折射率为厚度为的透明介质片,同时在另一臂中放入一折射率为厚度为的透明介质片,设没有放两透明介质片时两臂的光程差为 则放入两透明介质片后两臂的光程差为( ).[暨南大学2011研]A.;B .C.D.10.关于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下述表述错误的是( ).[暨南大学2011研]A .分辨本领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B .分辨本领和光学仪器的通光口径有关C .分辨本领和照明光的波长有关D .分辨本领和照明光的强度有关B【答案】光程差公式为 L =nd ,在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v =c/n,故传播时间为 t =d/v =L/c ,对不同的介质相同.出射光的位相与入射光有关,故不能确定.【解析】B【答案】放入介质片后,相应光路中的光两次经过此介质,光程变化为2nd ,所以放入两个介质片后,两臂的光程差变化为2(n2-n1)d【解析】D【答案】光学仪器的分辨率,与由衍射导致的像点的展宽有关,而衍射条纹与通光孔径【解析】11.自然光从空气入射到某透明介质表面上,则( ).[暨南大学2011研]A .反射光一定是完全偏振光B .反射光一定是部分偏振光C .折射光一定是部分偏振光D .折射光一定是完全偏振光12.眼镜片上的增透膜是根据光的以下什么现象做成的( ).[暨南大学2011研]A .光的干涉B .光的衍射C .光的布儒斯特定律D .光的马吕斯定律13.光强度( ).[暨南大学2011研]A .和光波的振幅成正比B .和光波的振幅的平方成正比C .和光波的位相成正比D .和光波的位相的平方成正比和波长有关,与光强无关.C【答案】根据菲涅耳反射折射公式,自然光入射产生的反射和折射光都将变成部分偏振光.但当入射角为布鲁斯特角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解析】A【答案】增透膜的原理是通过在镜片表面镀膜,使得某波长的光在膜前后表面反射光之间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从而使反射光相干抵消,增加透射.【解析】B【答案】光强度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辐射光的平均能量,此平均能量与电场分量或磁场分量的振幅的平方成正比,而由于是时间平均效果,与位相无关.【解析】14.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在第一级夫琅和费衍射明纹中,靠近中央明纹的颜色是( ).[暨南大学2011研]A .紫光B .黄光C .红光D .绿光【解析】单缝衍射明纹满足,故条纹到中央明纹的距离与波长正相关,所以紫光一级明纹最靠近中间.15.光强为I0的自然光依次垂直通过三个偏振片,且第一和第三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a=90°,第二和第三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a=45°,若不考虑偏振片的反射和吸收,则从第三偏振片透射出的光强I 是( ).[暨南大学2011研]A.B.C.D.二、填空题1.一个平凸透镜的顶点和一平板玻璃接触,用单设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测得中央暗斑外第k 个暗环半径为r 1.现将透镜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换成某种液体(其折射率小于玻璃的折射率),第k 个暗环的半径变为变为r 2,由此可知该液体的折射率为_____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A【答案】C【答案】自然光经过第一个偏振片,光强减半.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第二个,第二个与第三个,夹角都是45°,根据马吕斯定律,【解析】2.自然光入射到空气和某玻璃的分界面上,当入射角为60°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该玻璃的折射率为______;一束强度为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两种平行放置且透光轴方向夹角为60°的偏振片上,则透射光强度为______.[南京理工大学2005研]三、计算题1.一平凸透镜置于一平板玻璃上,波长为6700Å的红光垂直从上方入射,由透镜凸表面和平板玻璃表面反射的光形成牛顿环干涉条纹.透镜和平玻璃的接触点处为暗纹,测得第12条暗纹的半径为11mm ,求透镜的曲率半径R .[暨南大学2010研]解:牛顿环上r半径处空气层的厚度为第12条暗纹处与第一条暗纹处光程差相差11个波长,可得透镜的曲率半径为 2.(5分)将麦克耳孙干涉仪的一臂稍微调长(移动镜面),观察到有150条暗纹移过视场.若所用光的波长为480nm ,求镜面移动的距离.[暨南大学2010研]解:在迈克尔孙干涉仪中,沿两条光路的光发生干涉,它们之间光程差每变化一个波长,则有一条暗纹移过视场.设镜面移动距离为d,则得.3.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两缝相距2mm ,用l =750nm 和l¢=900nm 的混合光照明,若屏幕到缝的距离为2m ,问两种波长的光的干涉明纹重合的位置到中央明纹中线的最小距离为多少?[暨南大学2010研]解:双缝干涉第k级干涉明纹满足,【答案】【答案】要想使不同波长的两束光条纹重合,需要某级条纹距离相同,即可得,k最小值为6,故4.如何利用偏振片和波晶片(1/4波片、半波片等)将一束自然光转化为圆偏振光?又如何利用波晶片将一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度?[暨南大学2010研]解:(1)首先将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变成线偏光.然后使线偏光通过1/4波片,保证线偏振方向与波片光轴方向呈45°角,从而出射的o光和e光方向相同,振幅相等,相位差,从而变成圆偏振光.(2)首先将线偏光通过一个1/4波片,变成圆偏光,再经过一个与原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片,变成新方向的线偏光.5.白光垂直照射到一厚度为370nm的肥皂膜(膜的两侧都为空气)上,设肥皂的折射率为1.32,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暨南大学2011研]解: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为青色光的波长范围是476-495 nm,所以L正好是青色光波长的二倍;红色光的波长范围是 620-750 nm,所以L正好是红色光波长的3/2倍.所以前后表面反射的红光相干相消,青光相干相长,所以呈青色.6.用波长5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0.5mm的单缝上,在缝后置一焦距为0.5m的凸透镜,用一屏来观察夫琅和费衍射条纹,求在屏上中央明纹的宽度和第一级明纹的宽度?并定性解释级次越高,明纹的强度越低的原因.[暨南大学2011研]解:(1)单缝夫琅禾费衍射产生暗纹条件为中央和第一级明纹处衍射角很小,可以近似.所以各暗纹距离中央的位置为所以中央明纹和第一级明纹的宽度分别为(2)明纹级次越高,说明单缝两个位置单色光距明纹处的光程差越大,相位差越大.根据光振幅矢量性,相同幅值的相干光相位差越大,合成振幅越小,从而光强越低.7.请解释为什么劈尖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直条纹而牛顿环是非等间距的圆条纹?如果看到牛顿环的中央是暗纹,解释之?[暨南大学2011研]解:(1)根据干涉原理,不论是劈尖干涉条纹还是牛顿环条纹,相邻条纹处干涉光光程差的差为.因为劈尖上到顶点的距离和厚度成正比,而厚度和光程差成正比,所以会形成等间距的直条纹;而牛顿环空气层厚度与光程差成正比,但由于棱镜下表面是球形,使得厚度与到中心的水平距离不成正比,所以形成非等间距的圆条纹.(2)中央处空气层厚度为0,棱镜底面与平面玻璃表面发射光的光程差为0.但光由光疏介质(空气)进入光密介质(平面玻璃)进行反射时会产生半波损失,使得两束相干光完全相消,出现中央暗纹.8.杨氏双缝实验中,在两缝S1和S2前分别放置两偏振片P1和P2,在两缝S1和S2后放置一偏振片P3,如图11-1所示,照明光为一自然光.问 (1) 当P1和P2偏振化方向相同,P1和P3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屏上是否会出现干涉条纹?为什么?(2)当P1和P2偏振化方向垂直,P1和P3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屏上是否会出现干涉条纹?为什么?[暨南大学2011研]图11-1解:(1)会出现干涉条纹.因为经过两个偏振片的光具有相同的偏振方向,都沿P3的方向偏振,所以同频率的光会产生相干叠加,出现干涉条纹.(2)会出现干涉条纹.因为虽然经过第一个偏振片的两束光具有垂直的偏振方向,但由于两束光的偏振方向都与P3偏振化方向呈45°角,根据马吕斯定律,经过P3后的两束光偏振方向相同,且振幅相等.所以依然会产生干涉条纹.9.(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M2镜前,当插入一薄玻璃片时,可以观察到有150条干涉条纹向一方移过.若玻璃片的折射率为n=1.632,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500nm,试求玻璃片的厚度.(2)用钠光灯(,)照明迈克尔逊干涉仪,首先调整干涉仪得到最清晰的干涉条纹,然后移动M1,干涉图样逐渐变得模糊,到第一次干涉现象消失时,M1由原来位置移动了多少距离?[南京大学2006研]解:(1)插入玻璃片后,光程差改变量为,则:解得玻璃片厚度: (2)干涉条纹消失,即、两个波长照射下的亮纹和暗纹重合,即:解得: 10.试按下列要求设计光栅:当白光垂直照射时,在30°衍射方向上观察到波长为600nm 的第二级主极大,且能分辨Δλ=0.05nm的两条谱线,同时该处不出现其他谱线的主极大.[浙江大学2008研]解:由光栅方程: .则:当时,可得: 当,.因为时,主极大,即缺级,因此有:所以有: 11.如图11-2所示,有一缝宽分别为a和2a、两缝中心相距为d的双缝衍射屏,今在缝宽为2a的左半缝前覆盖一个宽度为a的相移片.导出正入射时其夫琅禾费衍射强度分布公式.[山东大学1997研]图11-2解:x方向振幅: y方向振幅: 光强: 12.如图11-3所示,在偏振化方向夹角为60°的两偏振片和之间插入一个四分之一波片C,其光轴与两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均为30°.一强度为的自然光先后通过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C和偏振片,求出射的光强度.[厦门大学2006研]图11-3解:经过P1后: ,经过四分之一波片后: ,得出射光振幅: 出射光光强: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若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则的物理意义是( ).[电子科技大学2005研]A .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B .分子的平均速率C .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D .速率分布在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中的分子数二、填空题1.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最概然速率之比为,则单位体积内的内能之比为_____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研]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______.[北京工业大学2004研]3.由绝热材料包围的窗口被隔板隔为两半,左边是理想气体,右边真空,如果把隔板撤去,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过程,达到平衡后气体的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气体的熵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湖南大学2007研]4.27℃的1mol 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1mol 理想氧气的内能为______.[南京理工大学2005研]三、计算题B【答案】1∶4∶9【答案】【答案】不变;增加【答案】【答案】1.设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满足麦克斯韦分布律.(1)求气体分子速率与最可几速率相差不超过0.5%的分子占全部分子的百分之几?(2)设氦气的温度为300K,求速率在3000~3010m/s之间的分子数与速率在1500~1510m/s之间的分子数之比.(3)某种气体的温度为100K和400K时的最可几速率分别为和.在100K时与相差不超过1m/s的分子数为总数的a%,求400K时与相差不超过1m/s的分子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南京大学2006研]解:(1)设气体分子速率与最可几速率相差不超过0.5%的分子数为,全部分子数为,则:(2)设速率在3000~3010m/s之间的分子数为,速率在1500~1510m/s之间的分子数为,则:(3)2.1摩尔双原子理想气体的某一过程的摩尔热容量,其中为定容摩尔热容量,R 为气体的普适恒量.(1)导出此过程的过程方程;(2)设初态为(,),求沿此过程膨胀到时气体的内能变化,对外做功及吸热(或放热).[北京师范大学2006研]解:(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其微分形式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则:由上述两式消去,得: 则由的积分可得:上式即为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过程方程.(2)初态,其中;末态.由过程方程,可知:所以,末态为.①气体内能的变化:②对外做功: ③吸收的热量:负号表示与题设相反,即此过程向外放热 .3.0.2g氢气盛于3.0 L的容器中,测得压强为8.31×104Pa,则分子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各为多大?[浙江大学2008研]解:气体状态方程: 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 4.设有N个气体分子组成的系统,每个分子质量为m,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为求:(1)常数a.(2)分子的平均速率.(3)若分子只有平动,且忽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系统的内能E.[厦门大学2006研]解:(1)由归一化条件可得:解得: (2)N个分子的平均速度:=(3)由,得:5.许多星球的温度达到108K,在这温度下原子已经不存在了,而氢核(质子)是存在的,若把氢核视为理想气体,求:(1)氢核的方均根速率是多少?(2)氢核的平均平均平动动能是多少电子伏特?[宁波大学2009研](普适气体常量,玻尔兹曼常量)解:(1)由于,而氢核,所以有:(2)第13章 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在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增至,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电子科技大学2007研]A.内能不变,熵增加B.内能不变,熵减少C.内能不变,熵不变D.内能增加,熵增加二、填空题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北京工业大学2004研]三、计算题1.假设地球大气为干燥空气,导热性能不好.气流上升缓慢,可以视为准静态过程.试导出大气的垂直温度梯度dT/dz,并估算其量值的大小.[南京大学2005研]解:对于绝热过程有: 对上式两边同时求导,得:于是有: 对于大气层,气压强变化满足,再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A【答案】功变热;热传导【答案】。
第10章 振动与波动(习题与答案)
第10章 振动与波动一. 基本要求1. 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弹簧振子、单摆作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2. 掌握振幅、周期、频率、相位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3. 能根据初始条件写出一维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并能理解其物理意义。
4. 掌握描述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并用以分析和讨论有关的问题。
5.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以及合振幅最大和最小的条件。
6. 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7. 掌握描述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8. 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
9. 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
掌握波的相干条件。
能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来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或减弱的条件。
10. 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了解半波损失。
二. 内容提要1.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作谐振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力为线性回复力,即kx F -= 取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即微分方程)为x tx 222d d ω-= 2.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 作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置坐标x 与时间t 成余弦(或正弦)函数关系,即)cos(ϕ+ω=t A x由它可导出物体的振动速度 )sin(ϕ+ωω-=t A v 物体的振动加速度 )cos(ϕ+ωω-=t A a 23. 振幅A 作谐振动的物体的最大位置坐标的绝对值,振幅的大小由初始条件确定,即2v ω+=2020x A4. 周期与频率 作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T 称为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γ称为频率。
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ν=1T 或 T1=ν 5. 角频率(也称圆频率)ω 作谐振动的物体在2π秒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它与周期、频率的关系为 ωπ=2T 或 πν=ω26. 相位和初相 谐振动方程中(ϕ+ωt )项称为相位,它决定着作谐振动的物体的状态。
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它由谐振动的初始条件决定,即0x v ω-=ϕtan应该注意,由此式算得的ϕ在0~2π范围内有两个可能取值,须根据t=0时刻的速度方向进行合理取舍。
大学物理题库-第10章 波动习题
第十章 波动一 选择题(15)1、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cos(0ϕω+=t A y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cos(0ϕω+-=u lt A y (B ))(cos ult A y +=ω(C )])(cos[0ϕω+-=u l t Ay (D )])(cos[0ϕω++=ult A y2、一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2=t s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 (A ))2cos(50.0ππ+=t y (B ))22cos(50.0ππ-=t y(C ))22cos(50.0ππ+=t y (D ))24cos(50.0+=t y3、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图,波速200=u s m ,则图中o 点的振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2cos(4.02πππ-=t a (SI)(B ))23cos(4.02πππ-=t a (SI)(C ))2cos(4.02πππ--=t a (SI) (D ))22cos(4.02πππ+-=t a (SI) 4、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周期为T ,波源的振幅是10.m ,当0=t 时坐标原点处质点的位移为10.m ,则在T t 45=时该波的波形为图中的[ ])5、在弦线上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为]3)2002.0(2cos[100.221ππ+-⨯=-x t y (SI),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并且在0=x 处为一波节,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为[ ](A )]3)2002.0(2cos[100.222ππ++⨯=-x t y (B )]32)2002.0(2cos[100.222ππ++⨯=-x t y(C )]34)2002.0(2cos[100.222ππ++⨯=-x t y(D )]3)2002.0(2cos[100.222ππ-+⨯=-x t y6、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0ϕω+=t A y ,则波动方程为[ ] (A )])(cos[0ϕω+--=ul x t A y(B )])(cos[0ϕω+-=u xt A y(C ))(cos u x t A y -=ω (D )])(cos[0ϕω+-+=ulx t A y7、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的动能、势能同时减小。
大学物理学(第五版)下册第十章 波动 补充例题
y/m 0.10
I
II
u
O -0.10
0.20
0.40
0.60 x / m
6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
y 0.08 cos( 4t 2x),式中y的单位为m, t的单位为s.求:(1)t 2.1s 时波源及距波 源0.10m两处的相位; (2)离波源0.80m及 0.30m说明两处的相位.
r1
11 如图所示, x 0 处有一运动方程为 y A cos t 的平面波波源,产生的波沿x轴正、 负方向传播MN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距波源 3 λ / 4.求:(1)波源所发射的波沿波源O左右 传播的波动方程;(2)在MN处反射波的波动 方程;(3)在O~MN区域内形成的驻波方程, 以及波节和波腹的位置;(4)区域内合成波 M 的波动方程.
13 一警车以25m· s-1的速度在静止的空 气中行驶,假设车上警笛的频率为800Hz. 求: (1)静止站在路边的人听到警车驶近和离 去时的警笛声波频率; (2)如果警车追赶一辆速度为15m· s-1的客 车,则客车上人听到的警笛声波频率是多 少? (设空气中声速为u=330m· s-1 )
14 一次军事演习中,有两艘潜艇在水 中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50.0km· h-1,乙的 速度为70.0km· h-1,如图所示.甲潜艇发出一 个1.0×103Hz的声音信号,设声波在水中的 传播速度为5.47×103km· h-1,试求:(1) 乙潜艇接收到的信号频率;(2)甲潜艇接 收到的从乙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频率.
) 甲 50.0km· h-1 )
)
)
)
)
)
乙 70.0km· h-1
y/m
u 0.08m s 1
O -0.04
大学物理第10章题库答案2(最新修改)
第十章一、填空题易:1、质量为0.10kg 的物体,以振幅1cm 作简谐运动,其角频率为110s -,则物体的总能量为, 周期为 。
(4510J -⨯,0.628s )易:2、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0.01cos(20t 0.5x)ππ=-( SI 制),则它的振幅为 、角频率为 、周期为 、波速为 、波长为 。
(0.01m 、20π rad/s 、 0.1s 、 40m/s 、4m )易:3、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0J 的振动能量,0.10m 的振幅和1.0m/s 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倔强系数为 ,振子的振动角频率为 。
(200N/m ,10rad/s )易:4、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y = 0.02cos2π(100t – 0.4X)( SI 制)则振幅是_________,波长是_ ,频率是 ,波的传播速度是 。
(0.02m ,2.5m ,100Hz ,250m.s -1)易:5、两个谐振动合成为一个简谐振动的条件是 。
(两个谐振动同方向、同频率)易:6、产生共振的条件是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 (填相同或不相同)。
(相同)易:7、干涉相长的条件是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的 (填奇数或偶数)倍。
(偶数)易:8、弹簧振子系统周期为T 。
现将弹簧截去一半,仍挂上原来的物体,作成一个新的弹簧振子,则其振动周期为 T 。
(T )易:9、作谐振动的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振幅为,则振动的周期为;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34π,2105.4-⨯) 易:10、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为 。
则这种电磁波的波长为 。
(468.75m )易:1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式为 则时,在X=0处相位为 ,在处相位为 。
(8.4π,8.40π)易:12、若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振幅;圆频率;初相。
(0.1m,2π,2π-)中:13、一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为2x 0.03cos(10t )3ππ=+( SI 制),则频率ν为 、周期T 为 、振幅A 为 ,初相位ϕ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 惠更斯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解释哪些物理现象?
答案:介质中任一波振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该时刻的波振面。
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解释波的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1. 平面简谐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特点是什么?在什么位置能量为最大?
答案:能量从波源向外传播,波传播时某一体元的能量不守桓,波的传播方向与能量的传播方向一致,量值按正弦或余弦函数形式变化,介质中某一体元的波动动能和势能相同,处于平衡位置处的质点,速度最大,其动能最大,在平衡位置附近介质发生的形变也最大,势能也为最大。
3.简述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答:波函数cos x y A t u ωφ⎡⎤⎛
⎫=-
+ ⎪⎢⎥⎝⎭⎣⎦
,是波程 x 和时间 t 的函数,描写某一时刻任意位置处质点振动位移。
(1)当x d =时,()y f t =,为距离波源为 d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当t c =时(c 为常数),()y f x =,为某一时刻各质点的振动位移,波形的“拍照”。
4. 驻波是如何形成的?驻波的相位特点什么?
答案:驻波是两列频率、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
驻波的相位特点是:相邻波节之间各质点的相位相同,波节两边质点的振动有π的相位差。
二、选择题
1.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C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 (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 2.一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所
示,则该时刻(B )。
(A )A 点相位为π; (B )B 点相位为2
π
(C )C 点相位为
2
π; (D )D 点向上运动;
3. 一列波在介质分界面反射而产生半波损失的条件是( C )。
(A )波是横波 (B )波是纵波
(C )波从波疏介质入射到波密介质 (D )波从波密介质入射到波琉介质
4.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2
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 A )。
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5.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4
)40(10cos[3SI x t y π
π-
-=,则x =5m 处质点
的振动曲线为( A )。
三、填空题
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20cos (2.50.01)()y t x m π=+,则波长为 200m ;周期为 0.8s ;波速为 250s m / ;波沿x 轴 负 方向传播。
2.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6s m /,已知在0=x 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3cos(1.0m t y π
π-
=,则波动方程为 0.1c o s [3()]()62
x y t m π
π=-- ;质点在x 轴上m x 3-=处的振动方程为 ))(3cos(1.0m t y ππ+= 。
3.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源谐振动的周期s 4.0T =,振幅为m 02.0,由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到一半振幅时开始计时,波速为s /m 5.0,则波动方程为
0.02cos[5()]()0.5
3
x y t m π
π=+
-
; 波在m 05.0x =处的质点的初相位为
6
π。
4、火车以
30/m s 的速度行驶,其汽笛声的频率为500Hz ,火车进站时观察者听到汽笛声的频率
1550Hz ν=,火车离开车站时观察者听到汽笛声的频率2458H z
ν=.(空气中的声速330m/s )
三、计算题
1.一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以波速4/u m 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原点O 处质点的振动曲
线如图所示。
求:(1)该波的波动方程;(2)20x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1A 2
2
0.02cos()
2
2
0.02cos[
())
2
4
2
T y t x y t ππωπϕππππ=
=-
=-
-
解:()=2cm,T=4s,=由旋转矢量法,可知=-振动曲线对应的方程为:波动方程为(2)20200.02cos[
(
)]0.02cos(
)
2
4
2
2
x m y t t ππππ==-
-
=-时,带入波动方程得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波速s m u /6=。
试求:(1)该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P 点的振动方程;(3)P 点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
解:(1)设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cos[ϕω+-=u
x
t A y
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3
π
ϕ=
,x=5.0m 处的相位2
3π
ϕ-
=, 所以πλ
π
λ
π
ϕ6
5)05(22-=--
=∆-
=∆x ,m 12=⇒λ, s
u T 26
12=
==
λ
]3
)6
(cos[02.0π
π+
-=x
t y
(2)对于P 点,相位为3
2πϕ=
设振动方程为)3
2cos(02.0ππ+
=t y
(3)由前P 点回到平衡位置满足的条件为
s t t t 6
56
52
3=
∆⇒=
+
=
∆⇒∆=∆ππ
π
πθω
3、一平面余弦波在T
t 4
1=
时波形图如下,
(1)画出0=t 时波形图; (2)求O 点振动方程; (3)求波动方程。
解:(1)0=t 时波形图即把T
t 41=
时波形自-X 方向平移
4
1个周期即可,见上图中下面
的结果。
(2)设O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ϕω+=t A y cos 0
可知: m A 2.0=
1804.016222-====s V v ππλππω 0=t 时,O 处质点由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0=t 由旋转矢量图知,2
π
ϕ-=
⇒⎪⎭⎫ ⎝
⎛
-=280cos 2.00ππt y m
⎪
⎩
⎪
⎨
⎧
(3)波动方程为:⎪⎭
⎫ ⎝⎛
-
-
=x t y λπ
π
π22
80cos 2.0 即⎪⎭
⎫
⎝
⎛
-
-=2580cos 2.0πππx t y m
4.平面简谐波以波速s /m 10u =沿x 轴正向传播,x 轴上O 、P 、Q 三点的坐标如(a )图所示,已知P 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b )所示。
求:(1)P 点的振动方程;(2)若以P 点作为原点,求波动方程;(3)t 时刻P 、Q 两点振动的相位差。
21T =2,,2
21020,
P 0.05cos(2
(2)P 0.05cos[()102
22
s T
uT m y t x y t x
ππωπϕλπππππϕπ
λ
=
===⨯==+=-+
∆∆=
解()A=0.05m,=
点的振
动方
程:
)
以为原点的波动方程:]
(3)=
5.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在0t =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 250Hz ,若波沿 x 负方向传播。
(1)该波的波动方程;
(2)画出 8
t T =
时刻的波形图;
(3)距原点O 为 100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41
1100,200,2
250
50000/,2500cos[500()]
50000
4
m m T u T m s x y A t π
ϕλ
ν
λωπνππ
π===
=
=====+
+
解:(1)原点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由旋转矢量法,可知=
波动方程:
(2)31001005cos[500()]cos 500)50000
4
4
5500sin 500)
4
x y A t A t dy v A t dt
πππππππ==++
=+=
=-+
波形如图所示
()将代人波动方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