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合集下载

成都出台小城镇改造建设技术导则

成都出台小城镇改造建设技术导则

成都出台小城镇改造建设技术导则
胡小免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卷),期】2014(0)7
【摘要】近日,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小城镇改造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出台的首个针对小城镇改造建设的标准规范。

《导则》提出,要将建筑与景观、街巷等有机融合,注重形成院落组团体系,促进城镇有机生长。

在建筑高度控制方面,《导则》认为,可适当建设多层及50米以下建筑,不宜建设高层建筑;在色彩控制方面,新建、改建建筑以灰色系为主色调,【总页数】1页(P23-23)
【关键词】改造建设;技术导则;小城镇;成都市;高层建筑;《导则》;标准规范;改革开放
【作者】胡小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3.665
【相关文献】
1.小城镇技术管理导则编制初探--以成都市新津县兴义镇技术管理导则为例 [J], 聂真
2.成都特色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之路——《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导则》编后感 [J],
李雯
3.成都出台街道规划建设技术导则 [J], ;
4.福建出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规划导则 [J], ;
5.成都出台街道规划建设技术导则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加密成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加密成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
加密成网行动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房屋住宅建设
【发文字号】成办函[2016]145号
【发布部门】成都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9.30
【实施日期】2016.09.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加密成网行动计划的通知
(成办函〔2016〕145号)
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成都市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加密成网行动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9月30日
成都市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
加密成网行动计划
我市中心城区路网规划总里程约3900公里,已建成道路约3100公里,规划未建道路800公里。

其中已建成快速路212公里、主干路394公里、次支道路2500公里,路网实施率约80%。

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6.3公里/平方公里,距规划目标10.0公里/平方公里尚有较大差距。

中心城区已建道路中有约500公里须改造提升,12米以下街巷道路通行功能不足,致使我市道路交通微循环不畅。

为统筹完善我市路网建设,改善路网结构,一是大力推进骨干路网加速成网;二是按照小街区规制要求,强力推进小街区街巷加密成网,提高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承载能力。

现就中心城区小街区街巷加密成网提出如下行动计划。

一、总体原则
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实施,市级统筹、区为主体,系统推进、综合整治、成片提升”的原则,全面推进小街区规制,强化城市毛细血管,畅通。

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12
5.1总体要求12
5.2公共交通12
5.3慢行交通13
第六章 地下空间规定13
6.1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3
6.2地下综合管廊13
第七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定14
7.1给水14
7.2排水14
7.3再生水15
7.4能源15
7.5防灾减灾16
第三部分小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7
第一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17
2.3
主要河流3水体两侧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建筑高度与建筑至河道水体外侧绿线 的距离的比值(如图2.2.1.1所示)宜小于1:1。
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中宜以一幢(组)较高建筑形成空间制高点,较高建筑与周边 建筑的高差比不宜小于25%(航空限高45米以下区域不宜小于20%),面向城市开敞空 间和主要道路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与纵深空间层次。
2
本规定适用于除中心城区、天府新区直管区城市部分以外的成都市市域范围。包括卫星 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五个层级。市域城镇体系名单见附表1,
特色镇名单见附表2。
以上各层级的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定。已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指标 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3
第一、第二、第三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地是全市生态格局中重要的生态隔离带和基础设 施走廊。
1.1.1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生态资源禀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现状最有生态保护价值、法律法规要求的和维 持生态格局需控制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保护红线内用地主要承担生态保育、农 林生产、旅游休闲等功能,按照生态优先原则,严格控制建设项目选址。
1.1.2城市用地边界线
依据上层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划定城市用地边 界线。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应突破城市用地边界线。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度: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1.2 适用范围1.3 基本原则第二章规划编制2.1 规划编制的程序2.2 规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2.2.1 总体规划2.2.1.1 市域总体规划2.2.1.2 区域总体规划2.2.2 分区规划2.2.3 细部规划2.2.42.3 专项规划的编制2.4 规划方案的审批和公告第三章规划实施3.1 规划实施的步骤和程序3.1.1 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查3.1.2 建设许可证的办理3.1.3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办理3.1.4 工程竣工验收3.1.5 开业经营3.2 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第四章规划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4.1 规划管理机构4.1.1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4.1.2 市政府和区政府4.1.3 规划行政部门4.2 规划管理人员第五章法律责任5.1 违法行为的认定5.2 行政处罚5.2.1 暂停或撤销规划审批文件5.2.2 罚款5.2.3 责令改正5.2.4 推迟申请或不予受理5.3 赔偿责任5.4 监督管理责任总结: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管理机构,规划管理人员,法律责任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暂停或撤销规划审批文件,罚款,责令改正,推迟申请或不予受理,赔偿责任,监督管理责任3、本文档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以及法律解决方案如下:3.1 土地使用权纠纷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进行解决。

3.2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进行解决。

3.3 违规建设问题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解决。

3.4 规划审批文件的不公正问题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进行解决。

3.5 赔偿问题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进行解决。

3.6 违规占用土地问题解决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解决。

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1、目的 (1)2、适用范围 (1)第二部分卫星城及县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第一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1.1“三线” (2)1.2 用地比例 (2)1.3 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控制 (2)1.4 建设用地停车 (5)第二章建筑形态管理 (5)2.1 建筑面宽 (5)2.2 建筑高度 (5)2.3 建筑间距 (5)2.4 建筑屋顶 (7)2.5 临天府大道退界 (7)第三章公共开敞空间规定 (7)3.1 公园绿地 (7)3.2 湖泊水系 (7)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定 (8)4.1 文化服务设施 (8)4.2 医疗卫生设施 (8)4.3 体育设施 (8)4.4 教育科研设施 (9)4.5 养老设施 (9)4.6 农贸市场 (9)4.7 行政管理 (9)4.8 社区综合体 (9)4.9 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公服设施配置 (9)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 (9)第六章道路交通及停车场管理 (9)6.1 城市快速路系统 (9)6.2 城市道路系统 (10)6.3 公共交通 (10)6.4 停车场 (10)第七章地下空间规划 (11)第三部分小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2)第一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12)1.1“三线” (12)1.2 用地比例 (12)1.3 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控制 (12)1.4 建设用地停车 (14)第二章建筑形态管理 (14)2.2建筑高度 (14)2.3建筑间距 (14)2.4建筑屋顶 (16)第三章公共开敞空间规定 (16)3.1 公园绿地 (16)3.2 湖泊水系 (16)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定 (16)4.1文化服务设施 (16)4.2医疗卫生设施 (17)4.3体育设施 (17)4.4教育科研设施 (17)4.5养老设施 (17)4.6农贸市场 (17)4.7行政管理 (17)4.8社区综合体 (18)4.9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公服设施配置 (18)第五章历史文化保护 (18)第六章道路交通及停车场管理 (18)6.1道路系统 (18)6.2公共交通 (18)6.3停车场 (18)第四部分小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9)第一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19)1.1“三线” (19)1.2 用地分类与土地使用兼容性 (19)1.3 用地标准 (20)1.4 建设用地选择和布局 (21)1.5 建筑容量规划控制 (21)第二章建筑形态 (21)2.1建筑高度 (21)2.2建筑界面 (22)2.3建筑间距 (22)2.4建筑退界 (22)第三章公共开敞空间规划 (22)3.1 绿地体系 (22)3.2 节点及标志物 (22)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 (23)4.1 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23)4.2 其他设施 (24)第五章道路交通及停车场管理 (24)5.1 镇区路网 (24)5.2 道路纵坡 (24)5.3 道路选线 (24)5.5 停车场 (25)第六章基础设施 (25)6.1 总则 (25)6.2 给水设施 (25)6.3排水设施 (25)6.4防灾设施 (26)第五部分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7)第一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7)1.1 用地选址及布局 (27)1.2 用地标准 (27)1.3 建筑高度及风貌 (27)1.4 建筑退界 (27)第二章公共服务设施 (28)2.1 布局原则 (28)2.2 公共配套设施指标 (28)2.3 其他设施 (29)第三章道路交通及停车场 (29)3.1 道路选线 (29)3.2 道路分类 (30)3.3 桥梁 (30)3.4 停车 (30)第四章基础设施 (30)4.1 总则 (30)4.2 给水设施 (30)4.3 排水设施 (30)4.4 防灾设施 (31)第六部分附则 (32)附录名词解释 (33)第一部分总则1、目的为统筹全市城乡规划管理、统一全市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及村庄在空间、形态、生态和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升级,落实全市“抓两头、放中间”的规划管理原则,特制定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基于“小街区”概念下的路网规划初步探究——以成都市“小街区”为例

基于“小街区”概念下的路网规划初步探究——以成都市“小街区”为例

基于“小街区”概念下的路网规划初步探究——以成都市“小街区”为例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运动,倡导回归传统的城镇空间模式,即“密路网、小街区”的开发模式,倡导回归本真,打造适宜人生活和居住的小尺度街区。

本文主要研究在“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下的路网规划,通过研究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以成都市“小街区”为案例做具体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路网;稀路网、大街区;密路网、小街区1 绪论新城市主义运动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普认为:“小尺度街区由网络化的马路覆盖,居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随意步行到达,在街区周边配套更多的公交线路,为人们出行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方式。

”“密路网、小街区”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道路系统的相关问题,同时“小街区”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建设“小街区”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手段之一。

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导致机动车停车问题难,大量的侵占机动车道。

由于机动车数量过多,造成道路拥挤,非机动车出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道路的利用率大幅度下降。

2 成都市“小街区”路网规划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决当前城市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旧城街巷空间品质,打造更宜居、更绿色、更方便、更和谐的街区空间形态。

成都市组织编制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导则主要针对小街区内的公共区域(街道)的建设进行控制引导,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小街区路网规划的研究,提出小街区交通组织方式的相关建议。

小街区的主要出行方式:(1)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出行:这种出行方式是现有交通出行方式中最值得提倡的,也是小尺度街区最为推崇的。

这种出行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较大约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最为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2)公共交通出行:这种出行方式在小尺度街区的打造中是起到主要功能的,可以提供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作为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的替代品,或者是方便人们通过选取公共交通去往更远的地方。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02•【字号】成办函[2010]119号•【施行日期】2010.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10〕119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日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精品建设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建设一批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西部国际商贸中心、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精品特色商业街区,促进商贸、旅游、文化、会展融合,推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科学规划,统筹推进。

遵循“一街区一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明确各街区的定位、特色、规模和发展目标,促进特色商业街区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二)彰显文化,突出特色。

依托历史文化传承,突出产业特色、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等优势,强化特色商业街区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复制性,建设个性鲜明、业态丰富、环境优美、商业繁荣的精品街区。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与开发;鼓励开发商整体持有特色街区商业地产产权。

(四)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坚持生态街区、人文街区建设理念,强化文化内涵挖掘和生态环境塑造,充分贴近民心、体现民情、满足民需、改善民生,为城乡居民、商家和游客创建安全、舒适、和谐、诚信的经营和消费环境。

三、工作目标按照“提升老街区、发展新街区、创建名街区”的要求,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新建和改造一批符合国家《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要求,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完善、拉动消费作用明显、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商业街区。

2020成都市街道设计导则

2020成都市街道设计导则

城市发展新理念
New concepts of urban development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要求
New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a park city in Chengdu
成都城市发展转型的新需要
New Needs in Chengdu Urba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58
2.4 多元复合的活力街道
64
2.5 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
70
2.6 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
84
三、街道场景分类设计引导
3.1 街道分类
94
Hale Waihona Puke 3.2 街道场景设计引导95
四、设计实施建议
124
4.1 设计工作模式
125
4.2 实施策略建议
126
相关研究
Correlative research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目录
CONTENTS
相关研究
研究背景
01
国内外街道营造趋势
12
成都街道现状特征及问题
21
导则作用及思路
28
一、总则
1.1 目标与原则
33
1.2 设计范围
34
1.3 设计理念
35
1.4 规划衔接
36
二、公园城市街道目标引导
2.1 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
40
2.2 界面优美的美丽街道
52
2.3 特色鲜明的人文街道
公园城市对成都街道设计提出新的理念要求: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设计街道,满足不同人群的 使用需求。
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新要求。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规委会共25页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规委会共25页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规委 会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规委会71650139710PPT课件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规委会71650139710PPT课件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2009.06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导则编制历程
本导则开始编制于2009年1月初,于6月下旬完成送审成果 编制工作。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状调研分析(2月上旬前) 。现状调研,资料收集, 数据分析,走访座谈,形成《成都市小城镇基本情况调研报 告》。
宜在重要节点,形成城镇标示、打造标志性景观。
12
五.导则的内容与特点
(二)重点突出特色
强调历史文化保护
整体格局保护
历史文化遗存
13
五.导则的内容与特点
(二)重点突出特色
注重建筑整体协调统一
对比
整体协调
建筑与环境协调
14
五.导则的内容与特点
(三)因地制宜,务实创新
简化程序、突出重点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三位一体,使小城镇的 规划更贴近于实施、贴近于管理;
21
发展滞后、特色缺失 2008年末,小城镇人均GDP约12000元,不足
全市人均水平的40%。小城镇普遍存在缺乏产业 支撑,配套设施不完善,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 规划建设中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尤为显著。
22
公共配套设施
①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按1500-2000平方米控制。包括便 民服务(工商、税务、民政、计生、农村产权交易、劳动保障所及 法律咨询等)、农业服务(农技站、畜牧站、农产品检测、农机服 务等)、就业技能培训、综合文体活动(文化站、图书室、社团活 动、青少年文体活动场所、老年文体活动场所等)等项目。

2020成都市街道设计导则

2020成都市街道设计导则

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新要求。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发 展开放边界、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规划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的街道是中央城市工作的具体要求。”
Design guidelines
③ 路口开放空间节点的设置
更加注重文化特色彰显
支矶石街 ①彰显人文特质的建筑立面 ②展现街道特色的地面铺装 ③融入地域文化的街道家具
支矶石街边的展示墙
支矶石街边的屋檐装饰
特色鲜明的地面铺装
学校前的过街标识
文化墙
设计导则 8 PAGE
Design guidelines
58

2.4 多元复合的活力街道
64
2.5 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
70
2.6 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
84
三、街道场景分类设计引导
3.1 街道分类
94
3.2 街道场景设计引导
95
四、设计实施建议
124
4.1 设计工作模式
125
4.2 实施策略建议
126
相关研究
Correlative research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设计导则 4 PAGE
Design guidelines
成都已开展的 街道一体化设计实践
Practice of Street Integration Design in Chengdu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刍议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刍议

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刍议涂向文;左辅强【摘要】Chengdu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takes the thought that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ink through the planning", "action must comply with the planning","efficiency will be co-planning "."development, diversity, compatibility, shared "Four principles, adheres to the plan as a leader, improves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and execution, takes the small towns and surrounding rural space planning as a whole, integrated spatial planning in order to form various types of full coverage plan to solve all kinds of planning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ning draws up the development with the objectives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to guide the preparation of other types of planning , finally it guid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成都市小城镇建设按照“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思必循规划、行必遵规划、效必合规划”的要求和“发展性、多样性、相容性、共享性”四性原则,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提高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将小城镇与周边乡村空间作为整体来进行规划,整合各类型空间规划以形成规划全覆盖,解决各类规划存在的分歧.同时制定城乡统筹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指导编制其他各类规划,并将目标分级落实、分类达标,从而因地制宜地指导城乡空间规划建设.【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1(029)010【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小城镇;城乡统筹;城乡规划【作者】涂向文;左辅强【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科技、政治、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自然条件优越,传统农业发达,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

成都市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导则

成都市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导则

成都市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导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成都市的背街小巷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许多背街小巷存在环境品质差、脏乱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因此,为了提升成都市背街小巷环境品质,制定一套导则是非常必要的。

一、做好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是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要从清理垃圾、整治乱搭乱建、修缮路面等方面入手,确保背街小巷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二、加强背街小巷管理
加强背街小巷的管理是提升环境品质的基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巡查力度,防止乱象再次出现。

三、注重背街小巷功能定位
背街小巷的功能定位与环境品质提升密切相关,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明确背街小巷的功能定位,根据不同的定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境品质。

四、营造共建共享环境
提升背街小巷环境品质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要鼓励市民参与背街小巷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共建共享的环境氛围,让市民感受到背街小巷的变化和美好。

- 1 -。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关于组织召开成都市市政建设相关规定、导则及初步设计审查办法宣贯会的通知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关于组织召开成都市市政建设相关规定、导则及初步设计审查办法宣贯会的通知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关于组织召开成都市市政建设相关规定、导则及初步设计审查办法宣贯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公布日期】2011.10.11•【字号】成市协[2011]09号•【施行日期】2011.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关于组织召开成都市市政建设相关规定、导则及初步设计审查办法宣贯会的通知(成市协[2011]09号)市级有关部门,成都市五城区建设局、高新区规建局,在蓉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颁布的《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及《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办法》等相关技术规定已正式实施。

针对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提出的相关问题,为规范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初步设计审查办法,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成都市正工程协会与成都市城建科技培训中心联合组织召开上述规范文件的宣贯会,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地点:成都市青羊区上同仁路西屠场街7号二、参会人员:市级有关部门及成都市五城区建设局、高新区规建局主要经办人员;在蓉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从事市政行业的工作人员。

三、会议时间: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11月4日(星期五)五、报名须知:(一)报名时间:2011年10月17日~10月27日(二)报名方式:各单位确定参加培训的人员人数,填写报名表交至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507室(成都市青羊区上同仁路西屠场街7号)。

(三)报名费用:会务费及资料费共计300元/人(四)报名联系电话(传真):86267047 86697877联系人:赖女士、陈女士附:报名表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二O一一年十月十一日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15
第三章
绿化景观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16
3.1 景观空间
总体原则
景观空间指由建筑外墙、绿化隔离带、铺装以及其 他构筑物(如绿篱等)界定出的公共空间,包括向 公众开放的建筑半室外空间、底层架空空间
小街区应见缝插绿,增加如邮票绿地、袖珍广场、道路绿化等,争取 随处见绿,百米见园;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2
1.3 街道分类
根据主导功能不同,街道可分为居住型街道、商业商务型街道、历史文化型街道以及 综合型街道。
根据交通特征不同,街道可分为一般街道、步行街道以及人车共享街道三类。
居住型街道 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街道。临街界面多由住宅、配套公服以及少量商铺、广场、绿地构
成。建筑界面通常为非连续界面,街道内应控制机动车车速,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邻 里交往、健身、活动的场所。
动车通行的影响。
2.4 过街设施
人行斑马线
港湾式公交站台示意图
提供直接、便利的过街方式,保障行人安全、舒适 通过路口或横穿街道
斑马线应尽量保持直线过街,缩短绕行; 斑马线标识应统一、清晰、明显、有序; 商业商务型街道斑马线可适当的加入创意元素,提升街道活力; 历史文化型街道斑马线可适当加入具有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图案,彰
公交车道应通过铺装或相应标识标识强调公交车路权,保障公交通行效 率,可采用红色涂料铺装。
公交车道铺装示例
公交站台
公交站台应包含站牌、信息屏、座椅、广告位遮雨遮阳等设施; 无法设置候车亭的公交站台应提供相应的照明、遮蔽与信息设施; 公交站台指示站牌应清晰简洁,标识性强; 公交站台应与街区风貌相协调; 公交站台宜选用现代、耐久、易于清洗的优质建筑材料。
商业商务型街道 以商业、商务、办公功能为主的街道。临街界面多由购物商场、精品店、写字楼、银
行、超市、餐饮店等构成,业态复合功能多样,建筑界面连续。商业较为集中的街道宜设 置广场、步行街、商业外摆空间,构建地上、地下人车分离的立体的交通体系。
历史文化型街道 以文化旅游、商业服务功能为主,具有一定历史年代,传统建筑相对集中,传统文化
1.2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市域范围内(含中心城区、天府新区直管区及二三圈层的卫 星城或区域中心城、小城市、特色镇、一般镇)旧城中小街区的整治、提升、 改造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活动。
本导则主要针对小街区内的公共区域 (街道) 的建设进行控制引导,包 括道路、景观、市政设施、公服设施、建筑立面等内容。
总则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10
人行天桥示例
行人地下通道
在商业商务型街道和历史文化型街道可设置行人地下通道; 地下通道宜结合地铁站等地下空间设置; 行人地下通道可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引入商业活动; 行人地下通道入口的建筑形式及风貌应与片区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
2.5 停车设施
分时段停车
居住型街道的夜间停车需求较大,可在道路两侧设置分时段路边停车 位,白天时段执行严格的禁停限制,保证机动车的顺畅通行;夜间变 为路面停车位,解决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分时段停车位应配有清晰的标识标线,明确可停车时间段; 分时段停车位宜同步配置智能管理设备。
白天
夜间
分时段停车示意图
非机动车停车 位及租赁点
一般街道 一般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是城市中最普遍存在的街道。
步行街道 禁止机动车通行的行人专用道。
人车共享街道 未划分道路路权,人车混行的街道。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3
第二章
交通设施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4
2.1 基本原则
街道网络
优化道路交通体系,提高路网密度,打通“城市毛 细血管”。
空间保障优先等级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5
交叉口处理
交叉口应适当减小道路红线切角值,宜采用小切角形式; 交叉口应确保机动车驾驶的安全视距; 转弯半径宜控制在5米以内,降低机动车转弯速度,提高行人过街的安
全性。
交叉口处理示意图
2.2 路面形式
优化道路路面材质,提升街道空间的整体品质。
在道路空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置自行车专用车架等方式, 优先保证自行车停放。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12
非机动车停车位示例
2.6 交通标识
设置清晰直观的标识系统,规范交通行为
规范要求
各类街道均应形成完善的标识系统体系,交通标识在满足国家标准的 前提下,应做到位置醒目、便于识别、内容简洁、尺度适宜。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8
公交站台示例
特色站台
商业商务型街道与历史文化型街道可将站台与书吧、展示、游玩等功 能结合,鼓励发展形式多样、风格多变的公交站台,材质、色彩和形 式应反映街道特色,彰显街道文化内涵。
港湾式公交站
特色站台示例 在通行需求较高的各类街道可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减小公交车停靠对机
路边临时停车位
行人地下通道示例
对停车需求进行有效管理,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等 问题
停车需求较大的街道两侧可设置港湾式路边停车位,宜采用平行式停 车,停车位展宽段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有条件 时配套建设电子计费器,对路边停车进行严格管理;
历史文化型街道以及人车共享街道不宜设置路边临时停车位。
非机动车道宜采用与机动车道、人行道相协调的常规耐磨材质,如彩 色沥青、混凝土等,或选用深蓝色、深绿色等冷色调的防滑涂料路面, 宜采用隔离带或清晰的标识线进行分隔;
人行空间
非机动车道路面形式示例
纯步行街道与人车共享街道路面应结合建筑退距进行整体铺装; 人行道宜设置安全、连续的盲道,保障盲人无障碍出行; 人行道铺装应满足美观、防滑、耐久、易清洗的要求,材质可选用陶
一; 历史文化型街道人行道铺装应优先选用传统材料,如青石板、青砖、
卵石等,色彩典雅朴素,与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
商业商务型街道人行道铺装示例
历史文化型街道人行道铺装示例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 公交设施
完善人性化的公交设施,减少居民乘车出行及候 车过程中的麻烦与不便
公交车道
路权标识
通过清晰明确的专用路权标识,保障专用路权的通行顺畅; 非机动车道应增加醒目的地面标识,提示机动车礼让非机动车。
减速标识
专用路权标识示例
在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口,鼓励通过地面减速标识,提示进入路口的 机动车减速,以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
在学校、医院等区域应设置减速标识,对路段车速进行进一步限制。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宜进行路面黑化,提高行车安全及舒适性,减少噪音及扬尘; 机动车道应通过色彩、材质或隔离带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明显
分隔,保障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安全; 历史文化型街道的机动车道铺装可选用毛石、青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
材质。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6
道路黑化示例
非机动车道
特色鲜明的街道。应注重保护街道整体景观风貌,彰显成都传统文化特色。宜根据区域交 通条件、功能要求灵活设置步行街或人车共享街道。
综合型街道 功能与界面类型混杂程度较高,或兼具两种以上类型特征的街道。(综合型街道在导则
无法给出具体界定,应在具体建设中根据街道各区段主导功能,分区段参照以上三类街道 要求执行,各区段改造建设应保持整体的风貌协调性。)
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 增加路网密度,引导机动车通过支路通行,以减轻主干道上的交通压
力; 保障非机动车行驶路权,形成连续通畅的骑行网络; 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完善的交通系统支撑,发挥高密路网的交
通优势。
交通模式示意图
路权分配
在分配道路空间时,应优先保障步行交通,其次是公共交通,再次是 非机动车通行及机动车通行,强调绿色出行方式优先。
过街信号灯示例
在学校、养老院、医院主要出入口附近可根据需要设置自控式行人过 街信号灯,解决机动车与行人抢道通行的问题。
自控式信号灯示例
人行天桥
商业商务型街道宜设置人行天桥或结合建筑二层设置过街连廊; 人行天桥或过街连廊宜结合电梯或自动扶梯考虑无障碍措施; 人行天桥的形式宜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
路边临时停车位停车位示意图
港湾式停车位不宜过长; 在旧城改造中,可选择适当
位置将部分停车位置换为非 机动车停车位、街边绿化、 城市外摆区以及公交停靠站 等形式,以便营造丰富多样 的休憩场所。
停车区域
临时自行车 停车点
自行车停车 点
街边咖啡
绿肺单元
停靠站
停车位置换示意图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11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2016版)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总则
01
编制目的丨适用范围丨街道分类
第二章 交通设施
04
基本原则丨路面形式丨公交设施丨过街设施丨停车设施丨交通标识丨智能交通
第三章 绿化景观
25
景观空间丨景观元素丨街道家具
第四章 市政设施
32
市政管线丨电气设备丨给排水设施丨井盖丨雨水利用设施
显城市魅力。
创意斑马线示例 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 09
行人过街 信号灯
行人与机动车通行需求较大的商业商务型街道交叉口应设置行人过街 信号灯,保证行人的安全,同时确保机动车行驶有序。
行人过街信号灯高度宜控制在2米-2.5米之间,且与街道尺度相协调; 信号灯宜同步设置倒计时器,提高行人过街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景观空间应体现生态性、整体性、开放性、文化性等原则; 街道及广场绿化以乔木和草坪为主,适当点缀花卉灌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