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学-3储层沉积特征概论

合集下载

储层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1. 储层(定义、类型)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依据储层岩性,主要有碳酸盐岩储层和碎屑岩储层,2. 储层描述的主要内容储层描述的任务是从沉积和储层条件出发,结合有关地质因素对研究区域内主要勘探目的层按油气勘探有利与不利程度进行区分,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其主要内容有查明沉积相带及重要沉积界线、储集体类型,储集体规模及形态,储集物性、储集体埋藏深度与成岩阶段、储集体与圈闭的配置关系、储集体盖层条件及油气显示等。

3. 油层物理油层物理是指储油气层岩石物理性质及其与油、气、水相互作用关系。

4. 页岩(储集性能)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与常规气藏不同,它既是烃源岩又是储层,是生物成因、热成因或者生物—热成因的连续型聚集,运移距离较短,基本属于自生自储型气藏。

因此,页岩气藏有不同于常规气藏的特殊性。

首先,页岩气藏有独特的天然气存储特征。

主要表现为: ①在形式上游离气和吸附气并存。

由于页岩一般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同时,其孔隙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在基质孔隙表面吸附大量的天然气,因此,除游离气外,吸附气也成为页岩气藏重要的天然气存在形式。

②在存储空间上基质孔隙和次生裂缝并存。

因此,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由三部分组成:裂缝中的游离气、基质孔隙中的游离气、吸附气。

二、对比分析1. 辫状河和曲流河的对比划分及对储层的贡献曲流河与辫状河河流相在油气勘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河流相是沉积砂体是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

古河道如果接近油源,可成为油气的储集岩。

由于河流砂体岩性变化快,其内部储集物性的非均值物性较为明显。

垂相上以旋回下部河床亚相中的边滩和心滩砂质岩储油物性最好,向上逐渐变差;横向上透镜体中部储油物性较好,相两侧变差。

河流砂体可形成岩性圈闭油藏地层-岩性圈闭油藏以及构造-岩性圈闭油藏。

测井地质学知识点

测井地质学知识点

第二章测井层序地层分析第二节层序地层单元及其测井特征一、基本术语:体系域、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陆架边缘体系域等二、体系域1.类型: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陆架边缘体系域2.低位域:陆棚坡折和深水盆地沉积背景、斜坡构造背景、生长断层背景下的低位域组成3.海侵域:以沉积作用缓慢、低砂泥比值,一个或多个退积型准层序组为特征、主要沉积体系类型4.高位域:沉积物供给速率常>可容空间增加的速率,形成了向盆内进积的一个或多个准层序组,底部以下超面为界,顶部以I型或n型层序界面为界特征;主要沉积体系类型5.陆架边缘体系域:以一个或多个微弱前积到加积准层序组为特征,准层序组朝陆地方向上超到n型层序边界之上,朝盆地方向下超到n层序边界之上。

三、湖平面变化与层序结构1.湖平面变化与体系域2.层序结构类型及特征:一分层序、二分层序、三分层序、四分层序第三节测井地层地层分析方法一、基本术语:基准面、基准面旋回、分形二、一般工作流程1.测井一地震一生物等时地层格架建立2.关键层序界面识别3.研究区测井一地质岩相知识库的建立4.关键井的岩相识别、重建岩相序列5.建立多井关键性剖面6.预测油气分布三、单井测井层序分析方法1.测井资料预处理2.沉积旋回分析:旋回性及旋回级次是沉积岩层重要的固有属性;旋回级次分析:常规测井旋回分析、小波分析和地层累积方法等3.沉积间断点识别:地层倾角测井--累计倾角交会图法、地层倾角测井-- 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地层倾角测井--倾角矢量图法、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组合法、声波时差响应法等四、米氏周期分析及分形研究五、沉积层序的分形特征研究1.分形的概念2.地质学运用分形理论需要考虑的问题3.分数维的计算4.分数维的应用第三章测井沉积学研究第一节测井沉积学概念一、基本概念:测井相、测井相标志二、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三、测井相标志与地质相标志的关系:确定岩石组分的测井相标志、判断沉积结构的测井相标志、判断沉积构造的测井相标志四、由测井相到沉积相的逻辑模型第二节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一、测井曲线的一般特征1.常规组合测井曲线:测井曲线幅度特征、测井曲线形态特征、接触关系、曲线光滑程度、齿中线、多层的幅度组合--包络线形态、层序的形态组合特征2.地层倾角测井的微电导率曲线特征:从曲线形态和曲线的相似性判断岩性一颗粒粗细,进行微细旋回的划分;根据四条电导率曲线特征值的平行度,可以衡量平行及非平行层理;利用倾角矢量模式解释沉积构造,研究古水流方向;根据倾角矢量模式组合解释褶皱、断层、不整合;利用倾角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利用双井径差值分析现代地应力二、层序特征测井解释模型1.粒序模型2.不同沉积相带的自然电位曲线特征:冲积扇、河流相、三角洲相、滩坝相、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沉积--对比不同环境下SP曲线的差异3.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划分沉积相带三、岩石组合(成分、颗粒)测井解释模型1.测井响应特征值2.测井相图的编制3.岩石组合测井解释模型在实际处理中的选择第三节沉积构造、沉积体结构测井解释模型一、倾角模式及其地质含义:绿模式、红模式、蓝模式、杂乱模式二、微电导率插值环井眼成像三、沉积构造的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模型1.岩心刻度2.沉积构造的测井解释图版3.层理角度与沉积相四、沉积体内部充填结构测井解释模型1.平行结构、前积构造、发散结构、杂乱结构五、古水流研究2.古水流研究方法:全方位频率统计法、红蓝模式法3.用倾斜资料判断沉积环境(古水流)实例六、沉积构造的成像测井解释1.冲刷面、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结核、透镜状层理、小型砂纹交错层理、生物钻孔构造、沉积构造垂向序列解释第四节碎屑岩测井沉积微相建模与划分一、关键井测井沉积亚相与微相模型的建立二、测井沉积相剖面对比三、平面展布及古水流系统分析第四章测井构造地质精细分析第一节测井构造研究的一般方法一、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原理二、井壁成像测井构造解释原理第二节褶皱构造倾角解释方法一、褶曲的形态分类二、地层倾角测井的褶皱解释方法1.对称背斜2.非对称背斜3.倒转背斜4.平卧褶曲5.对称向斜6.非对称向斜三、用单井倾斜测井资料研究地下构造和褶曲要素1.确定井孔剖面的地层产状2.判断地下构造的偏移方向3.构造的识别方法四、地层倾角确定盐丘、泥丘第三节断裂构造倾角测井解释方法一、断层要素及分类二、井下钻遇断层的主要地质标志★三、地层倾角测井的断层解释方法★★--不同类型断层的解释方法1.正断层2.逆断层3.逆掩断层4.地层倾角测井应用一-两口井之间确定断层四、利用井壁成像研究断层第四节不整合面的地层倾角测井解释一、.平行不整合(假整合)解释二、角度不整合解释第五节井旁复杂地质构造的精细解释一、井旁高陡构造的精细解释二、应用一一用测井资料在渤海湾下古生界首次发现逆掩断层-平卧褶曲构造三、应用二--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第五章裂缝储层的测井评价第一节概述一、裂缝型储层二、裂缝-孔隙型储层三、裂缝-洞穴型储层第二节裂缝性储层的实验观察与研究一、储层裂缝系统的成因二、岩心裂缝观测与分析1.岩心裂缝几何参数的相关分析2.岩心裂缝密度和裂缝孔隙度的统计与分析三、裂缝的评价1.岩心裂缝的描述一单一裂缝参数和多裂缝参数2.裂缝分布密度的分形方法第三节裂缝的测井响应一、常规测井曲线对裂缝的响应1.微侧向测井(微球形聚焦测井)2.双侧向测井3.补偿密度测井4.长源距声波测井5.岩性密度测井6.自然伽马测井7.地层倾角测井二、成像测井对裂缝的响应1.裂缝的分类及其基本图像特征2.真、假裂缝的识别3.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裂缝的鉴别第四节裂缝有效性的测井评价及参数计算一、裂缝有效性评价1.从裂缝的张开度来评价裂缝的有效性**⑴充填缝和张开缝的判别⑵有效张开缝的判别2.从裂缝的径向延伸特征判断裂缝的有效性3.从裂缝的连通性和渗滤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⑴ 从裂缝的连通性判断裂缝的有效性⑵从裂缝的渗透性来判断裂缝的有效性二、裂缝参数计算1.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计算裂缝参数2.双侧向测井信息估算裂缝参数第五节裂缝发育规律及现代地应力场研究一、现代构造应力方向分析二、构造应力方向分析在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第六章烃源岩与盖层的测井研究第一节烃源岩的测井分析方法一、烃源岩的测井响应1.地层的组成2.导致测井异常的基本原理二、烃源岩的测井识别1.烃源岩的单一测井方法分析⑴自然伽马测井⑵自然伽马能谱测井⑶密度测井⑷电阻率测井⑸声波测井2.用交会图识别烃源岩⑴自然伽马一声波测井交会图⑵电阻率一自然伽马交会图⑶电阻率一声波时差交会图3.声波-电阻率曲线重叠法三、烃源岩的测井评价参数1.烃源岩含油气饱和度★2.烃源岩剩余烃含量VHC第二节盖层的测井分析与评价一、有效盖层的识别与评价1.有效盖层识别2.泥页岩盖层等级划分二、储盖组合测井分析。

沉积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意义评估研究

沉积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意义评估研究

沉积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意义评估研究引言:沉积岩储层是石油勘探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通过对沉积岩储层特征的研究和勘探意义的评估,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储层类型、成因特征、勘探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对沉积岩储层进行研究。

储层类型:沉积岩储层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各个沉积盆地中,形成于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体中。

根据沉积岩储层的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三种。

碳酸盐岩储层以石灰石和白云岩为主,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质。

其特征是孔隙度高、渗透率较好,能够形成大规模的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在石油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埋藏破裂导致的断块型油气藏。

砂岩储层则以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要组成,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适合储存石油和天然气。

砂岩储层在地质历史中受到多种构造过程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储层。

对砂岩储层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砂岩勘探目标的确定和开发。

页岩储层以含有丰富有机质的泥岩和粘土岩为主,孔隙度较低,但在页岩中有多孔隙和微孔隙存在。

由于页岩往往富含烃类物质,是重要的油气源岩。

对页岩储层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丰富的油气资源,并为页岩的水平井开发提供参考。

成因特征:沉积岩储层的形成与岩石的成因特征密切相关。

理解沉积岩的成因特征对于储层形成机理的解释和油气勘探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包括物理成因和化学成因。

物理成因是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受到水动力作用的影响,如河流冲刷、海浪侵蚀等。

化学成因则是指岩石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溶解、沉淀和胶结等。

储层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物质输入、物质沉积和物质改造。

物质输入是指物质从陆地或水体中输入沉积盆地的过程。

物质沉积是指物质在盆地中沉积和聚积的过程。

而物质改造则是指物质在储层形成过程中发生改变的过程,如压实、胶结和溶解等。

勘探意义评估:沉积岩储层的勘探意义评估对石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储层的特征研究可以指导石油勘探的方向和方法选择。

首先,沉积岩储层的特征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储层的有效性。

测井综合解释-3

测井综合解释-3
232
83
65
80
4
Pe<Py
Pe>Py
Pe<Py
Pe>Py
合计
油层测试点
水淹层测试点
备注:Pe为压力系数,Py为平均原始压力系数
通过查找邻近注水井注水情况及生产井的产水情况,结合本井所处的构造位置,确定水淹方向、水淹层位及水淹程度。由于水淹十分复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在测井曲线有所显示,但有时却没有显示或异常显示幅度太小,会被岩性物性的变化所掩盖,而结合动态资料,可以克服单纯依靠静态资料解释的缺陷,提高解释的准确性。
05.6.射孔,日产液34.1t,油14.3t,含水58.1%。
05.5射开2047.1~2.73.4m,日产油19.2t,含水1.5%。
常见岩石的测井特征表
大于钻头直径
高值
极低
基值
最低、钾盐最高
接近于0
约2.1
约220
岩盐
接近钻头直径
高值
基值
最低
约50
约2.3
约171
石膏
接近钻头直径
高值
基值
将测井曲线按一定的比例关系重叠在一起,通过分析其相对位置和幅度差,进行定性解释。 1、三电阻率曲线重叠:以相同的对数比例重叠,可识别含油性 油层:高阻值,减阻侵入 ILD>ILM>LL8 水层:低阻值,增阻侵入 ILD<ILM<LL8 干层:高阻值,三电阻率曲线近于重合
43-46号层,投产日产油14.6t,水0
计算储集层渗透率
直接获取地层流体样品
分析储集层压力系统
RFT(Repeat Formation Tester)一次下井可以重复测量储集层的地层压力,并可取得两个地层流体的样品。

储层沉积学特征

储层沉积学特征

一、储层的孔隙性
储集岩的孔隙是指其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部分。
按照孔隙直径和裂缝宽度以及对流体的作用分为:
◎超毛细管孔隙:孔径>0.5mm或裂缝宽度>0.25mm,其中 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服从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毛细管孔隙:孔径0.5-0.0002mm或裂缝宽度0.25- 0.0001mm,只有当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时,流体才能在其 中流动。
◎微毛细管孔隙:孔径<0.0002mm或裂缝宽度< 0.0001mm, 在地层条件下,流体不能在其中流动。
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的体积与该岩 样总体积之比值。
有效孔隙度:那些相互连通且在一定压差下允许 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 比值。
二、储层的渗透性
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
沉积及水上红色、杂色沉积
沉积物较前者有较好的
广泛分布,冲积扇十分发育, 分选性,具有
并以含较多的
泥石流沉积为特征。
碎屑流的沉积特征。
不论干旱还是潮湿,冲积扇在垂向上均为多次洪泛砾岩、 砂砾岩的叠加,组成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剖面结构。各 次洪泛事件沉积物的粒度、分选、泥质含量的多变性使冲
积扇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很大,属于严重非均质 性储层。
4、按储集岩中流体的性质分为:
稠油储层 常规储层
(粘度μ 地下>50厘泊,μ 地表>100厘泊,比重>0.92)
天然气储层

# 储层的概念及分类
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储层的概念
二、储层的分类

# 储层的孔隙性及渗透性
沉 一、储层的孔隙性

文安斜坡区下第三系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文安斜坡区下第三系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一、地质概况文安斜坡位于霸县凹陷东部,东临大城凸起,西与霸县洼槽及马西—鄚州洼槽相邻,向南延伸到到饶阳凹陷的南马庄构造,向北以里坦断层与武清凹陷相隔。

该区钻井揭示的下第三系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Es3、Es2、Es1x、Es1s、Ed3、和Ed2,油层在各层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东部的大城凸起,由斜坡高势区向湖盆中心低势区、沿斜坡依次沉积,形成了区域上由东南斜坡区向西北洼陷区的下第三系地层沉积序列。

二、沉积相划分依据通过对工区目的层段沉积环境、岩性、电性、粒度等各种沉积标志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前人的区域研究成果,认为文安斜坡Es2、Es1x为三角洲沉积模式。

Ed是在承袭了Es1x沉积特点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水退式碎屑岩沉积。

全区河网密布,碎屑及红色沉积分布普遍,主要为曲流河沉积模式1.岩石学特征。

Es2、Es1x主要为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细砂岩互层,Es1s为棕红色泥岩与浅灰色粉细砂岩互层。

反映该时期处于弱还原到氧化的过程中,水体逐渐变浅。

Ed时期为砂泥岩互层向中—厚层泥岩与细砂岩组合过渡,泥岩颜色以紫红色-棕红色为主要基调,Ed2可见过渡型的灰绿色含螺泥岩。

反映出当时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水体较浅。

2.粒度特征。

受搬运介质、搬运方式及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的,反过来,粒度性质也反映了一些成因条件。

由粒度资料所做的C-M图,分析认为本区为牵引流沉积,C-M图发育P-Q-R-S段,与典型河流作用C-M图形相比,缺少N-O-P-Q段,其特征如下:(1)NO段以滚动搬运为主,在本区没有发育;(2)OP段主要为滚动搬运,少见悬浮搬运,本区没有发育;(3)PQ段不发育,主要为悬浮搬运,少量滚动搬运;(4)QR段发育,粒序悬浮的沉积物按粒度大小和和密度梯度成层分布,在流动中由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基本没有滚动颗粒;C值在210µm~310µm之间,M值小于90,样品岩性主要为含泥质粉、细砂岩;(5)RS段在C-M图上显示较为发育,C值在170µm~200µm之间,M值小于70,样品岩性主要为含泥质粉砂岩,反映文安斜坡区Es沉积时期,以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

第2章 储层沉积学特征

第2章 储层沉积学特征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沉积特征
二、冲积扇及河流相储层
1、储层分布模式 ① 外部几何形态 (一)冲积扇相储层
平面图:扇形 横剖面:底平顶凸 纵剖面:楔状体
② 内部结构 向盆地方向:
厚度变薄 粒度变小 分选变好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沉积特征
二、冲积扇及河流相储层
2、储层形成的沉积作用 (一)冲积扇相储层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沉积特征
二、冲积扇及河流相储层
(二)河流相储层 河流中的沉积作用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沉积特征
二、冲积扇及河流相储层
1、顺直河砂体
分布特点:弯曲度很小,河岸稳定,单一河道。
砂体类型:河道垂向填积砂体为主;
边滩砂体少量、规模较小。 砂体分布:平面上,呈条带状; 剖面上,呈顶平底凸; 垂向上,呈现粗略正韵律。
所有孔隙体积
绝对孔隙度
岩石总体积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一节 储层的基本特征
死孔隙体积 孔隙总体积 岩石总体积 骨架体积 孔隙总体积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连通不流动 连通流动
第一节 储层的基本特征
(2) 有效孔隙度
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 总体积(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特征
第四节 其他岩类储层沉积特征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沉积特征
一、碎屑岩沉积环境分类 二、冲积扇及河流相储层 三、三角洲相储层 四、湖泊相储层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沉积特征
一、碎屑岩沉积环境分类
冰川 湖泊
沙丘
河流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第一章绪论1.测井地质学的基本含义:以测井学、地质学和岩石物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以及油田地质学中的各种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2.主要研究内容:基础地质研究、石油地质研究、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

(1)基础地质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配合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和标定,建立区域统一的地层层序,确定沉积体系域,找出不同体系域的测井曲线相应,进行井间层序与体系域的分析.主要研究地层、地质构造、和测井沉积学。

(2)石油地质研究:研究生油岩,确定生油岩有机质含量和生烃潜力;研究盖层的封盖性能;进行储集层综合研究;进行油气藏静态、动态描述。

(3)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生产实践中,将多种测井信息用于地震解释设计、钻井设计、油井压裂、试油过程中的泥浆配制、固井质量检查、套管的损伤和变形、油层保护等工程地质的研究,是测井地质研究的又一领域。

3.研究方法:测井地质学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地质刻度测井” ,或称“岩心刻度测井”,针对地质任务建立精细解释模型。

第二章倾角成像测井方法1.测井资料地层对比:通过对相邻井的测井曲线进行分析,根据曲线形态的相似性,进行井与井之间地层追踪的过程。

岩性对比方法,在开发中、后期,随着开发的深入和井点的增加,测井曲线对比在地层对比中占有绝对优势。

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

主要用于:区域地层对比和油层对比(小层对比)。

域地层对比:以区域地质研究为重点,在油区范围内对比大套地层,目的是确定地层层位关系。

油层对比:以油层研究为重点,在一个油气藏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确定油气层主要关系。

举例: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

2.用测井资料主要研究井筒内可见的小型规模的地质构造。

(1).测井资料的褶皱解释:(2).测井资料的断层解释:断层类型不同,倾角模式组合不同。

《测井地质学》第三章-井壁成像测井及解释

《测井地质学》第三章-井壁成像测井及解释

王贵文:WANGGW@
FMI测量原理
FMI仪器及 极板部分的示意 图,FMI有八个极 板,每个极板有 两排24 个电极, 八个极板共计192 个电极,测量过 程中八个极板推 靠至井壁,192个 电极同时测量, 每个电极可测得 所在处井壁视电 阻率值。随着仪 器上提可测得全 井段的数据,经 过一系列处理, 即可获得测量井 段纵向上的微电 阻率扫描图像。
王贵文:WANGGW@
* 成像测井资料--用阵列或扫描方法测量记录井壁或井周岩石物 理性质的二维或三维分布--数字图像 * 研究的方法:建立地质模型 研究成像测井对地质事件的几何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 研究成像测井数字图像的异常信息分析方法 探索地质事件的标识技术(模版匹配、模式识别及数字仿真)。 * 目标:对电学和声学成像测井在地质响应实验、图像分析、地 质解释应用三个层面上开展研究,建立成像测井地质解释的理论 和方法体系。发挥成像测井在评价复杂非均质油气藏的特殊作 用。
wanggwcupeducn成像测井解释评价方法成像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层次1图像直接解释层次2常规测井约束解释层次3岩心约束解释层次4图像综合解释解释层次解释层次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概念模式常规测井解释岩心观察描述岩屑录井资料构造研究沉积学研究储层研究取心井段图像标定岩性图像关系模式建立未取心井段图像外推解释地层精细划分岩性解释孔洞发育带假象图像剔除典型地质现象初步解释约束条件约束条件解释目标解释目标在对大量的井壁成像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分析到综合的分层次展开的成像测井资料解释方法
王贵文:WANGGW@
广泛调研电学和声学扫描和阵列成像测井方法、仪器和成果处理技 术的信息资料,深入分析我国各油田典型成像测井数字图象资料及 定性解释成果,明确了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可识别的过井筒地质事件 为: * 薄层及微细层(厚度为0 .01m—0.1m) * 断层、褶皱 * 裂缝(足够的延伸长度,开度>0.01mm) * 沉积构造(层理等) * 孔隙(直径>0.1mm)洞穴(直径>2mm) 上述在事件的识别上主要应用全井眼微电扫描测井(FMI)及超声波反射 扫描测井(CBIL),图像资料识别的精度取决于对上述两种仪器响应地质 事件的几何分辨率及物理分辨率以及图像重构和边缘信息提取方法的研 究。解释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取决于用地质刻度测井方法建立解释模式和图 版。

储层沉积学讲稿(80)

储层沉积学讲稿(80)

储层沉积学(试用教材)罗静兰主编(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80学时)2003年1月绪论一、储层沉积学基本涵义沉积学(Sedimentology)是本世纪30年代由沃尔德(Wadell,1932)提出的一个术语,它主要是由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中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扩大和发展起来的。

而储层沉积学(Reservoir Sedimentology)又是以实用角度从沉积学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油气储层沉积物(岩)和沉积作用的科学。

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1SA,1990)正式应用该术语并引入文献,表明沉积学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在阐明生、储、盖层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沉积学和储层沉积学的基本涵义及主要研究内容是:1.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岩)和沉积作用的科学。

包括研究未曾成岩和已经成岩的天然沉积物(岩),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理(Reeding,1978)。

沉积学作为地质科学中的一个分科,它与流体力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密切相关,与物理学、化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等也有重要联系。

由于有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通过对现代沉积物的研究(陆上和水下)和实验模拟,逐渐使沉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矿产资源,特别是燃料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勘探开发事业的巨大发展,使沉积学从以理论研究为主,逐渐成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基础性质的学科。

2.储层沉积学主要是研究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演化、分布及其基本特征(成分、结构、构造等)的一门科学,是沉积学理论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密切结合的结果。

一般来讲,石油和天然气生于沉积岩中,也主要储集在沉积岩中,从沉积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岩相古地理学深化对各类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可以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因此,储层沉积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测井地质学 资料

测井地质学 资料

1.测井地质学:将测井资料同地质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用测井手段来研究沉积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问题,实现预测和圈定一定范围油气资源、最终达到查明油气分布规律的目的。

2.沉积相: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包含了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两个方面内容。

进一步划分为亚相、微相。

3.测井相:表示沉积物特征,并可使该沉积物与其它沉积物区别开的一种测井响应。

4.标准层:具有等时性,分布广泛、容易识别的岩性层或岩性界面、5.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并能排出、聚集成工业油气藏的岩石,称为生油(气)岩或烃源岩。

6.三角洲: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7.相序定律:只有现在看得到而彼此相邻的相或相区,才能在垂向上依次重叠而无间断,这个定律在研究沉积相时有重要意义。

相序定律强调垂向相序的连续性。

8.相标志:相标志,也叫做成因标志:把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沉积岩(物)特征要素的综合,相标志,也叫做成因标志。

9.沉积环境:是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相对均匀的微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

10.沉积模式:沉积模式或称相模式是指沉积相空间组合,它是在综合古代和现代沉积相特征基础上,对沉积相特征的高度概括。

3、简述冲积扇测井特征。

冲积扇组成:可分为扇根、扇中辨状河道、扇端、侧翼四个亚相。

⑴扇根:①泥石流沉积:为泥质支撑砾岩,大小混杂,分选性差,渗透性差,多期叠置、末期转化为稳流性泥石流甚至是洪水泥,因此向上渗透性变好,曲线特征为一套低幅反向齿形,齿中线上倾、平行,呈前积式幅度组合。

②主河道沉积:主河道沉积发育在泥石流沉积之上水流中刷搬运能力强,沉积有滞留的碎屑支撑砾岩,底部常有残留的泥石流层,单层厚度不大,曲线特征为中幅正向或对称齿形,齿中线下倾或水平。

⑵扇中辨状河道:在此部位水浅流急,河道迁移快,以含砾砂岩为主,有时几期河道叠置成一厚层,曲线特征为中幅厚层,常由几个齿叠加而成具箱形或钟形外貌,齿中线水平或下倾相互平行。

储层沉积地质

储层沉积地质

储层沉积地质大自然中储层的特性和分布是具规律的,而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虽然储层的性质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所控制,但无论如何沉积环境是控制两者的基础,因而在讨论碎屑岩储层的性质和分布时必需以沉积体或沉积体系作为讨论的基础。

只有以沉积体或沉积体系作为研究储层性质和分布的实体,研究才有完整性、系统性,有一主线贯穿始终。

也就是说从成因上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更体现其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一节冲积扇砂砾岩储层冲积扇是由山前或断崖边向邻近低地延伸的,是一种主要由粗粒碎屑物质组成的圆锥形、舌形或弓形的堆积体。

它代表陆上沉积体系中最粗粒的、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单元,通常在下倾方向上变成细粒、坡度较小的河流体系。

然而也有某些扇,它的前缘直接进入湖泊或海洋,则称为扇三角洲。

关于扇三角洲将放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论述。

一、冲积扇的形成和作用过程(一)、冲积扇的形成冲积扇的形成主要是在山区或上游发生暴洪时,大量的水体夹带丰富的泥砂沿山沟顺流直下,当流出山口时,空间突然开阔、坡度锐减、水流能量突然骤减,巨量的砂、砾、泥快速堆积而形成。

在形成冲积扇的过程中常伴随有重力的不稳定性而出现重力流。

因些冲积扇大量地出现于构造的活动区,如裂谷盆地、与走滑有关有拉张盆地、前陆盆地和快速抬升的山体前缘。

在我国天山山前和昆仑山山前可见大量现代的冲积扇。

同时冲积扇的发育与气候有关,虽然一般认为冲积扇发育于干旱地区,实际上冲积扇既可发育于干旱气候地区,也可发育于潮湿气候地区。

然而气候对冲积扇的发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即干旱地区冲积扇坡度比较陡、扇体较小且沉积物粒径大小悬殊;而潮湿气候地区的冲积扇坡度小、扇体较大且沉积物粒径相对细而均一。

(二)、冲积扇的作用过程McGowen and Groat (1971)把冲积扇划分为近端扇、中扇和远端扇三个亚相。

也有学者把冲积扇分为上扇、中扇和下扇三个亚相(图1-1-1)。

图1-1-1理想冲积扇沉积类型及剖面形态(据R.D 斯皮林,1974)冲积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沉积物所反映的特征来决定的,它们在剖面上主要是由多个正旋回的沉积层序组成,绝大部分的扇体反映辫状河流和泥石流和漫流沉积的叠加,其次还有筛滤作用的沉积(图1-1-2)。

测井沉积相分析课件

测井沉积相分析课件
数据准确性
在不同测井方法和不同井段之间,保持数据 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数据一致性
对测井数据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规范性
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便于数据的共 享和处理。
03
沉积相的识别与分类
沉积相的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01
02
03
岩心观察
通过观察岩心,了解沉积 物的颜色、成分、结构、 构造等特征,是识别沉积 相最直接的方法。
05
测井沉积相分析的应用与展望
测井沉积相分析的应用领域
1 2
油气田勘探
通过测井沉积相分析,确定油气储层的分布和特 征,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煤田勘探
利用测井沉积相分析技术,研究煤田的沉积环境 和煤层特征,提高煤田的勘探精度和开发效益。
3
地质灾害防治
通过测井沉积相分析,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的成因和发育规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 学依据。
详细描述
河流沉积相分析是测井沉积相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测井曲线,可以识别出不同类型河流的沉积特征 ,如河道、河漫滩、河口等。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河流的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沉积物的粒度、矿物成分等因 素有关。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预测地下岩层的分布和储层性质,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实例二:三角洲沉积相分析
01
电法测井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地层电学性 质随井深的变化,以获取地层岩 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
02
03
核磁共振测井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测量地层中 氢原子核的弛豫时间,以获取地 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信息。
04
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预处理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3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3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

角砾孔隙:角砾灰岩发育原生沉积的砾间孔隙。
潜穴孔隙:生物掘穴形成的孔隙。 钻孔孔隙:
(三)喉道类型
1、颗粒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喉道类型 与砂岩储集岩的类似。 2、基块中的喉道类型 (1)管状喉道
孔隙间由细而长的管状喉道相连,其断面近于圆形。
(2)孔隙内缩小部分组成喉道 孔喉分界不明显。 (3)片状喉道 白云岩中的晶间孔隙大多为四面体至多面体孔隙,在其
(3)缩小的粒间孔隙
因为颗粒变形、化学压实作用、粒间基质的收缩作用、 粒间未充填满的胶结作用,以及上述次生加大胶结作用等原因 造成。 (4)扩大的粒间孔隙
碎屑颗粒边缘的溶蚀,早期胶结物、次生加大胶结物及
其交代矿物的局部溶蚀,以及颗粒骨架的收缩作用形成的孔隙。 (5)胶结物晶间微孔隙 胶结物晶体之间的孔隙。 (6)贴粒缝
(二)碳酸盐岩储集岩的主要孔隙类型
1、原生孔隙 (1)受组构控制的原生孔隙 粒间孔隙:颗粒支撑的岩石 粒内孔隙:沉积前或沉积时
粒(晶)间孔隙:
纹理及层理缝: 解理缝: 遮蔽孔隙:长形生物壳或壳体碎片或长条形砾屑沉积后,对 其下覆沉积物起遮蔽作用。
生物骨架孔隙:
(2)非组构控制的原生孔隙
窗格孔隙或鸟眼孔隙:一般呈扁平状平行文理或层理分布。 收缩孔(裂)隙:沉积物失水收缩而形成。
随粒径增大,渗透率有增大的趋势。
(四)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1、不同储集岩类型中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1)碎屑岩中,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
POR-PERM 14 12 10 8 6 4 2 0 0
0.4319x
perm(md)
y = 0.0081e 2 R = 0.6687 0.8177
5
10 por(%)
结物的颗粒 之间发育, 孔隙大部分 反映了颗粒 外形(粒间 孔隙)。

3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及油气层评价- 2015

3 测井储层参数计算及油气层评价- 2015

CNL-DEN
CNL-AC AC-DEN
(1) CNL - DEN 单一矿物制作的纯 岩石线,骨架点 对每一种纯岩石, ρb=Фρf+(1-Ф)ρma计 算其体积密度,而 按补偿中子测井响 应实验关系确定 ФCNL,
ФCNL是对石灰岩刻
骨架点
度的,所以只有石 灰岩线是线性变化 的,其它岩性线都略 有弯曲
Positive separation :中 子 左、 密 度右; Negative separation:中子右、密 度左
这种刻度下,二者中线对应的中子 孔隙度约为该岩性储层孔隙度。
2、测井曲线重叠法
2、测井曲线重叠法
3、交会图法(cross plot)
用于识别岩性,计算 孔隙度;判断地层是否含 泥质、石膏、天然气、次 生孔隙。

岩性和孔隙度的交会图,都在一定 程度上依赖于矿物对的选择,它们 本身难以指出岩性组合的趋势,于 是发展了专门的确定岩性模型的 M-N交会图。 M-N交会图特点:作这种交会图, 要求使用中子、密度和声波三孔隙 度测井资料。它去掉孔隙度的影响, 而只考虑骨架岩性,使单矿物的任 何孔隙度岩层在图上只由一个点反 映出来。 绘图需要的资料:中子、密度和声 波测井资料。
有效厚度确定 - 下限标准
物性下限 - 正逆累积曲线法
永1地区孔隙度、渗透率正逆累积曲线(油斑)
300 250
样本数
250 200 150 100 50 0 0 5 10
油斑、油浸样品
样本数
200 150
油斑、油浸样品
不含油、荧光、 油迹样品
100
50 0 15 20 25 0.1
不含油、荧光、 油迹样品
M
t f t ma

测井沉积特征分析

测井沉积特征分析

砂岩
石灰岩
测井相分析成果的主要用途
由于测井相分析能够获得深度准确、 由于测井相分析能够获得深度准确、质量较高的单井岩相柱 状图,故它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状图,故它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性,研究岩相特征。 .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性,研究岩相特征。 2.为单井解释、多井评价确定地层模型提供依据。 .为单井解释、多井评价确定地层模型提供依据。 3.研究地层层序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研究地层层序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4.研究油田储集层的纵 、 横向变化及油气层分布 , 予测有利含 . 研究油田储集层的纵、横向变化及油气层分布, 油气区。 油气区。 5.提供各类岩相统计结果 , 对研究区域性的生、 储 、 盖条件极 . 提供各类岩相统计结果,对研究区域性的生、 为有利。 为有利。 6.进行沉积相与构造地质研究。 .进行沉积相与构造地质研究。
曲线
测井相分析就是从一组能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 测井相分析就是从一组能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提取测 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特征、 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特征、形态特征等以及其它测井 幅度特征 解释结论(如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等 , 解释结论 如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等),将地层剖面划分为有限 如沉积构造 个测井相,用岩心分析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刻度, 个测井相,用岩心分析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刻度,用 数学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映射转换关系, 数学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映射转换关系, 最终达到利用测井资料来描述、研究地层的沉积相。 最终达到利用测井资料来描述、研究地层的沉积相。 所谓测井相,就是表示沉积物特征, 所谓测井相,就是表示沉积物特征,并可使该沉积物与其 它沉积物区别开的一种测井响应。测井岩相 密度 声波、 密度、 它沉积物区别开的一种测井响应。测井岩相=f(密度、声波、中 子、伽马、电位、电阻率、自然伽马能谱等)。 伽马、电位、电阻率、自然伽马能谱等 。

测井储层评价

测井储层评价
性质有关。
在我国胜利油田,通过大量密闭取芯井资料,以统计回归分析,
可以给出C、x、y数值。同时,由于Φ与△t有关。Swi与Φ、Md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t、△GR测井,利用回归公式计算K值。
2、以电阻率为基础的统计方法求渗透率
在纯油层的地方,根据卡赞公式,SA与Swi之间有线性关系,而油气层的 Swi越小,则SO越大,Rt就越高。因此,在纯油层可以建立K、△t与Rt之间二元 回归关系,甚至Rt与k之间的一元回归关系。这种方法要求RW变化较稳定。 3、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的方法 用常规的测井方法确定地层渗透率的误差较大,一般最大相对误差可达 50%。而用NMR测井求地层渗透率误差要小一个数量级。这就提高了用测井
在某些地区,Q值可做为指示地层渗透率的参数。
S D Q S
4、电阻率法
b=1~2;
Rsh Vsh R t
1 b
说明:在油层处,Vsh较低;在水层处,Vsh较高
Rsh RLim Rt Vsh R R R Lim sh t
直方图平移、趋面分析法来消除井间误差。在此基础上,建立Φ与△t 的 回归关系式。
万昌组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图
25 y = 0.1489x - 26.366 20 R 2 = 0.7043 15 10 5 200 250 300 350
孔隙度(%)
声波时差(us/m)
4、核磁共振测井计算孔隙度 在获得流体氢核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之后,对T2分布的积分面 积,可以视为核磁共振孔隙度(ΦNMR)。
0.3 0.25 0.2
M d /mm M d /mm
0.3 0.25 0.2 0.15 0.1 0.05 0 2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0
GR(API)
0
150
CNL(%)
60
0 地层体积
分 析 ( %)
地层倾角
密 度 ( g/cm 3 )
1.7
2.7
0
20
50
潮汐作 用方向
200
• 同时多相问题:同一曲线,反映多种沉积相(由岩 心、岩屑相和沉积背景来区分。
G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100 API
GR
0
100 API
GR
0
100 API
GR
0
100 API
GI+C
GI
海底扇 (浊流沉积)
滨海砂坝
C
三角洲
GI
GI
GI+C
C
海退砂体 潮汐砂坝
三角洲分流河 道砂体
河道或三角洲 分流河道
决口扇
三角洲前缘
2480
SP
-
+
水流方向
2490
图3-2 纯53井浊积砂体矢量图特征
(据曾文冲等,1987 ) N
2500
2510
砂体走向
井 径 (in)
6
16
60
GR(API)
0
150
1.72
CNL( %)
0
密 度 (g/cm 3 )
2.7
体积 分析
(%)
地层倾角
0
20
40
200
下游方向 砂体延伸方向
300
图3-2 分流河道砂体在综合曲线上的特征
三、评价储层沉积特征
• 就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而言,测井资料已是地下沉积 学研究、特别是解释古环境不可缺少的一种地质信 息。
• 测井沉积学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 科,它是以测井资料为主,在油区沉积学研究覆盖 下,并且与其它学科和技术紧密结合的一种专门评 价油气储层沉积相的多井测井评价技术。
• 沉积学研究中沉积相分析方法为测井沉积学提供了 十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在沉积相分析中,已 发展了相的概念,成为包括沉积相、地震相和测井 相的广义相,三种相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现代沉积学 的功能,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相模式成为沉积 学研究的指南和基础,测井相分析同样可以应用这 些成果。
(据Gogetz等,1977 )
井 径 (in)
5
16
60
GR
(API)
5
150
1.7
CNL ( %) 密 度 (g/cm3 )
0 地层体积 分 析 ( %)
2.7
0
地层倾角
20
40
200
300
向海方向 砂体延伸方向
图3-2 河口坝砂体在综合曲线上的特征
(据Gogetz等,1977 )
井 径 (in)
3.6md
0
倾角
20 1
对比曲线
2 3 41
岩心描述
砾岩 向 上
砂岩 变 粗
页岩
图3-2 韵律沉积矢量图特征
(据Serro等,1986 )
井深
地层倾角
0 20 40 60
对比曲线
1 234 1
220 225
不平整面
侵蚀面
图3-2 不平整接触面矢量图特征
(据Serro等,1986 )
井深 地层倾角 0 10 20
井深0
10 20
2980
40 电阻率(Ω.m)
N
2990
水流方向 砂坝走向
图3-2 沿岸砂坝的双向水流矢量图特征
(据曾文冲等,1987 )
井岩倾
对比曲线
深 性 角 渗透率
0 20
7md
834
67md
68md
836
61md
0.77md
838
154md
71md
840
0.9md
3.1md
842
61md
• 对于同一时间单元的砂层,其 定义的变化率指数为(图32):
• δ(SP)=SP/H
• δ(GR)=(GR2-GR1)/H
退积过程
SP( GR1)
稳定过程
进积过程
H ( GR2)
a(sp)=SP/H a(gr)=(GR2-GR1)/H
图3-2 变化率指数的定义
海退沉积研 究实例
古海退海岸线
10
A 0

泥岩中薄层 砂岩透镜体
洪泛平原 废弃河道沉积
AC
冲刷面
(冲刷面) 洪泛泥岩
槽状交错 层理
大型斜层理
兰色模式 分散
槽状交错 层理
辩状河道 洪泛平原
辩状河道
AC (冲刷面)
AC (冲刷面)
AC (冲刷面)
洪泛平原 废弃河道沉积
图3-2 辩状道砂体在地层倾角测井特征
(据Serra,1986,修改 )
0
(河口坝、远 砂坝)
图 3-1 划分相带自然伽玛测井曲 线形态模式( 据S.J.Pirson,1970 )
• 1)介绍变化率指数评价沉积 相:S.J.Pirson(1970)通过对 海进、海退沉积变化速度的分 析,指出SP( GR)曲线对于 砂层顶底部的变化速度与沉积 变化率有对比性。为此定义了 变化率指数来反映海进、海退 沉积的变化情况。
8
18
GR( IN)
0
150
CNL( %)
45
15
密 度 ( IN) 1.95
地层体积 分 析 ( %)
2.95
地层倾角 0 20 40
200
下游方向 砂体延伸方向
300
图3-2 辩状河边滩砂体在综合曲线上的特征
(据Gogetz等,1977 )
对比曲线 123 4 1
岩性剖面

量 模
观察记录 解释结果
倾角
20 40
图示
类型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波状层理
图3-2 常见层理的地层倾角测井典 型模式(据陈立官等,1970 )
直线斜层理 波状斜层理 上陡下缓 波状斜层理 上缓下陡 直线交错层理
波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
Ra(Ω.m)
4
24 0
倾角 20 40 60
层状构造
对比曲线
块状构造
图3-2 层状与块状构造矢量图特征(据Serro,1986 )
• 早期的测井沉积学研究侧重于常规测井资料,自80 年代以来倾角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90年代)在沉 积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提高了地质目标的分 析精度和分辨能力。
• 地层倾角测井数据所提供的矢量图、频率方位图和 杆状图。是研究沉积特征的重要方法,它能反映岩 性的均质、非均质、岩石粒度及分选性等岩石结构 信息;用短对比法处理倾角资料得到的矢量图用于 识别各种层理构造;用矢量方位频率图可估计古水 流方向、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砂体性质及几何形 状、沉积能量等的分析。
20 30
B
40
40
C
50
60
60
70
N
D 7构0 造轴线
(1) E 60
1哩
图3-2 海退沉积的砂 层厚度(1)与海退指 数(2)的作图(据 S.J.Pirson,1970 )
A 0
(2)
0.25
B 0.59 C 0.79
0.50
0.75
0.78 构1造.00轴线 N
D
1哩
E 0.75
井 径 ( IN)
• 成像测井在所有的地球物理测井中具有最高的分辨 率,成像测井技术的不断改进可提供更多的地层信 息,如确定构造倾角、沉积层理、古河道方向、岩 相渗透屏障及孔隙类型等。
• (一)碎屑岩沉积
• 1、SP、GR测井资料研究沉积相
• 利用SP、GR测井资料研究砂泥岩的沉积相已是成 熟的方法。
• 评价参数:形态;幅度;顶底接触关系;形态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