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陶渊明是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开世俗烦恼享受美好生活
---------浅谈对陶诗的理解
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陶渊明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有咏怀咏史诗,或以组诗的形式写成,或偏重吟咏古代人物,有行役诗,多作于其宦游期间,诗作除了悲叹仕途的艰辛和对为官的厌倦外,还表达一种思念田园和渴望归隐的情感。有赠答诗,平凡的场景寄寓着真挚的友人之情主要作品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杂诗》、《拟古》、《咏贫士》等,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陶渊明为人自然率真,想当官就当官,想归隐就归隐,贫困的时候可以上门乞讨,富裕的时候会杀鸡煮肉以丰盛的筵席款待客人(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他的诗歌和为人一样,自然率真,直接抒发自己的内心想法。如: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是人的追求: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经过长期痛苦而疲惫的求索,他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道路虽然,曲折多艰,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桃李桑树,茅檐鸡犬,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安宁祥和下来,抛弃烦恼,挣脱禁锢,找回自我。
陶渊明的诗歌具有平淡自然、语言质朴、情景交融等特点。
一、平淡自然;
陶渊明擅长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他的诗歌容易读懂,但内涵需细细品味。在这个方面,梁实秋先生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这个特点,在《饮酒》一诗中有所体现。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
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二、语言质朴,明白易懂;
陶渊明的诗歌生动的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悦心情和乡居乐趣。诗句如农家口语,朗朗上口,质朴易懂。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够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3.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归隐后,他尤为珍视亲情,以及和家人共享田园生活的时光。他的诗描绘常景、述写凡事、抒发真情,他依照生活本来的面貌、人性自发的情感和宇宙客观的规律来创作诗文——通过一个事物或者场景表露
一种可感知的情感,在情感表露下又蕴含着一种可感悟的人生真理!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如:
《饮酒》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宗白华《艺境·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0页)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和“田园诗祖”。他喜欢用叙
说和议论入诗,将日常生活诗化,语言平淡,情趣盎然,富含哲理,真情实感自然流露。陶渊明的文章追求自由、自然、潇洒和飘逸,他的诗告诉我们:不与世俗同流,不去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即使有一些失去也不必感到绝望,只要内心中保有最原始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1、《陶渊明诗全集》
2、《东坡题跋.书李简夫诗集后》
3、《陶渊明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