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连着三节课我们都是以苏轼为例讲关于人格修养,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且不说人格太次会如何,那个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那是法律问题或者道德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具备一定的魅力,那么在当今社会,甚至可以说难于生存,更不必说要发展、要实现自身价值,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性情乏味的人合作共处。
我们之所以拿出几个课时来讲苏东坡,理由就在于他可以说是古今第一性情中人,在他有生之年,无论什么处境都活得很快乐,有声有色;在他去世之后,留给历史长河的是无限精彩和穿透时空限制的人格魅力。
真是说不尽的苏东坡,这节课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幽默谈起。
“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轼与续娶的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已经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尽管被排挤出朝廷,展转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妻子和家人生活总还是平平安安,可是“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孔文仲《孔氏谈苑》,孔文仲比苏轼小一岁,完全同时,记载应该是很真实的),丈夫突然要被捉入京城大牢问罪,夫人王闰之当然吓得不行。
如果不是苏东坡,换一个人,他顶多是安慰妻子,“别害怕,没什么大事”,这无疑是空话,不会产生安抚妻子的作用,再差劲一点的男人,没准哆嗦得比他老婆还厉害。
而苏轼怎么样呢?他给妻子讲故事:当年真宗皇帝去泰山封禅,回来时听说有个隐士,叫杨朴,安贫乐贱,吟诗自娱,不愿为官,就特意召见来了。
皇上问杨朴:“你天天跟朋友吟诗唱和,那么这次有没有人给你作诗送行啊?”杨朴回答:“没有。
只有我老妻吟唱一绝。
”皇上很惊喜:“你夫人也会作诗?不妨诵来朕听听。
”杨朴不愿意。
皇上非让他诵来不可,他才诵道:“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你可别以为这是打油诗顺口溜,它严合格律。
皇上哈哈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
故事讲完了,玩笑还在继续:“夫人若是想救我,何不也吟诗一首?”我们设想一下王闰之的反映,她也许会嗔怒:“都什么时候啦,你还这么没正经!”可是她的心镇定下来了。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也无风雨也无晴?你Get到这种意境来么?它出自于苏轼的苏轼《定风波》,下面就有店铺为你进行《定风坡》的赏析吧 !苏轼《定风波》原文欣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苏轼《定风波》赏析一一.写作背景该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乌台诗案发生后的第三年。
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
于是他离京先后出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
此间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片面夸大变法在施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二十八,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人对苏轼的指控,派人到湖州将他押解到京,打入大牢。
何正臣、舒亶等人将苏轼写的有关变法的诗文无限上纲,而与变法无关的诗文则引申曲解,牵强附会,欲置之于死地。
对此神宗并不以为然,又怜惜苏轼的才华,加上太后和官员们的营救,百姓的焚香祷告,苏轼最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该词便在此情况下写就。
二.内容赏析上片主要写词人在绵绵春雨中的所见所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词人却毫不在意,并劝大家不要将其放在心上,是一种坦然面对风雨的态度。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期,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人生的旷达与豪迈,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又有哪些不是世间绝唱?苏轼一生可谓多舛,在经历了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友人的离散之后,好不容易度过了这场劫难,但那种漂泊流离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放弃,反而使他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在这一点上,他与苏辙非常相似,同时代的文人以及后世文人都说,苏轼有两个弟弟,苏轼是老大,叫苏澈,苏辙叫苏洵。
不过苏轼、苏洵、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地位也很高,都享誉千古,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在他的作品《定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他常常用老庄思想来调解内心矛盾和痛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再联系到后来他的另一首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些都足以证明他本身已经超脱凡尘,达到另一种境界。
不过,我认为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正是由于他永远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即便身处逆境,即便看到人生中的种种坎坷与挫折,依旧笑对人生,始终乐观豁达。
苏轼在历史上是个极其特殊的人物,他没有像当时其他名人一样发愤图强,一心报国,立志复国。
相反,苏轼恰恰相反,他追求一种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超越了名利,忘却了政治。
因此,他才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超越苦难,超越政治,自创出一种清新隽永的婉约风格。
在这种独特的人生境界中,作者显现出了乐观向上的情怀,从而创造出了清新雅致的艺术境界。
这首词仅三十二字,写尽人生无常。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阵带着寒气的春风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感觉有些冷,抬头看到夕阳斜斜地映在山头上,又热情地将阳光投射在我的脸上。
这几句纯属白描,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清丽的山居图景,而且色彩鲜明,读来令人神往。
接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这个词的意义,表面是指天气变化,实际上却暗含着命运多舛,寄寓着人生艰辛,充满着一股苍凉的意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翻译、解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中心思想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试论苏词的疏旷重庆外国语学校钟继仙豪放和婉约,是中国古代词论里对古典词艺术风格基本形态的概括,是具有特定美学内涵的一对审美范畴。
它们同古代美学提出的用以概括审美形态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的这一对美学范畴是相对应的。
如同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不足以概括实际存在的丰富多样而又变化无穷的一切美的形态一样,仅以豪放和婉约来界定、归纳古典词的艺术风格特色也是很有局限的,尤其是具体到对某些作家、作品的研究上,如果还一定要分门别派而硬用“豪放”或“婉约”这对概念去规范,则会有碍于我们更加深入的审美领会和认识研究。
或者换言之,我们可以继续用“豪放”和“婉约”这一组话语来对词的风格面貌作最粗线条的勾勒,但却不可以把一切作家的创作风貌都千篇一律的强限定于此中来界说。
尤其对苏轼这样的词坛大家,就更是如此。
因而,要准确把握苏词的艺术风貌,就有必要尝试突破诸如这样的局限,这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且为大家所熟知的。
一、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在北宋中叶的词坛上,苏轼词中豪放—体的影响确实巨大,其词气魄雄大若挟海上风涛之气,殊非凡响。
即如[念奴娇·大江东去]一首被当时词坛认为不合倚声家“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本色的变调而一度传为谑谈。
苏轼作豪放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奠定了他在此派中的开创性地位,也是他对词的发展作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
但是,艺术家最辉煌、最影响深远的成就,并不一定就能代表他的整个创作,也更不能一概以此涵盖其整个艺术风貌。
就现存苏轼的全部词作而论,其豪放之风并不是居主导地位的,甚至也不代表苏词最突出、最主要的风格特色。
整个《东坡乐府》计近三百首词,真正属于豪放一体的不过十之一二而已。
苏轼词中有许多作品并不具备豪放词那种境界开阔、气象雄浑、情思高逸等突出特征,而恰恰写得深婉有致,缠绵悱恻。
因此,自宋以来直到近世,有不少词论家在充分肯定苏词的豪放新风时,也留意到了苏轼的婉约一面,甚至有论者更偏重于苏东坡的婉约词风。
品苏轼《定风波》:真正“归去”的旷达情怀
摘要:“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本文从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入手,在其寓生活哲理于日常情景中追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将人生、社会的风风雨雨都消解在泰然中,是历练后安之若素的达观与豪情。
关键词:苏轼;《定风波》;真正归去;旷达情怀谢灵运曾赞曹植之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倘若他在几百年后结交苏轼,必定又是另一番评述。
正如元好问所说:“自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
笔者也认为,苏轼是中国古代最有魅力的文豪。
最难得的是,尽管苏轼一生遭逢巉岩险阻,无论在辉煌时期或低谷阶段,他都能保持恬淡的心境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旷达而洒脱。
在他的诗作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描写其旷达情怀的名作,现对这首诗进行简要分析。
一、《定风波》写作背景及内容简介(一)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故作《湖州谢上表》以谢恩。
但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称其在谢恩表中讥刺朝政,并指控苏轼写诗文指斥皇帝、讽刺新法,要求处置苏轼。
元丰三年,苏轼终被判贬谪黄州。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有他信步于急雨之中,啸歌于天地之间,泰然自若地行走在曲折、泥泞的路途上,尽显名士的风骨与气度。
既而诗情顿起,给世人留下这一次出行、一场风雨、一点感悟。
(二)内容简介这首词的原文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通过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小事,于平常中见深意,表现出了其旷达乐观的情怀,寄寓了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作者先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原因,然后具体写了雨中的感受。
苏轼《定风波》的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的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苏轼《定风波》的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原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字词解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翻译: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阅读答案:试题:(1)“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3分)(2)词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答案:(1)拟人。
(1分)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
(2分)(2)参考答案: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
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
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苏轼【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
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
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
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
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
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年)。
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
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由此,他对人生大彻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因眼前景,触心中事,便有感而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本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是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继续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心灵不再外物羁绊,就遨游于无穷天地,如《庄子•逍遥游》中说“彼且恶乎待哉!”既已无功名之念,还有什么好怕来?“竹杖芒鞋轻胜马”,素衣简装步行,表现出悠闲与淡定。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迁谪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也写到“竹杖”“芒鞋”,而“马”是官的坐骑,代表着福贵显达。
而作者却说前者“轻胜”过后者,其中一个“轻”字,既言其轻巧轻便,又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表明自己决意远离浮华,归隐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遭遇“乌台诗案”,奢求再显达,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
他在答《李之仪书》中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
对《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解读
对《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解读作者:谢来达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7年第04期[摘要]《定风波》这篇表面展现着旷达洒脱、散淡惬意的文学滋味的名篇,更纯粹的价值在于其包藏的完美的哲学内核,“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既是全篇的收束,也是整个苏轼人格高度和哲学境界的总结。
教授此篇应该全面深入地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以使这一伟大人物的文学影响力、思想影响力得以代代相传。
[关键词]定风波;风雨;人格高度;哲学境界[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3001郑文焯评《定风波》道:“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
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定风波》字字珠玑,在经过《念奴娇》《赤壁赋》这些情绪、感悟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之后,苏轼和其文都在此时变得更加从容和圆熟,到了一个“明亮但不刺眼”“斑斓但无杂色”的新起点、新境界,而带领学生向这层面挺进的法门,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七个字。
一、“风雨”和“晴”既在苏轼那里,也在我们这里“风雨”和“晴”二字,贯穿了苏轼的一生,也穿越千年,在每一个人生命中若隐若现。
可以说,不知道苏轼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人生路,就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解读《定风波》的深刻内涵和苏轼的伟大人格,也就无法古为今用,从中汲取人生的养分。
让我们先来回眸苏子人生中最明媚的“晴日”:嘉祐六年(1061年),26岁的苏轼中制科。
宋朝总共300多年的历史中,一般的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
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为第三等的人只有4位,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的苏轼,文华才情、荣誉声望,举国之内,无人能及,甚至在皇帝的眼里,他将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历史常常让人无奈,把你推上人生的巅峰,也可能会把你重重地摔下。
我们再来看看苏子人生中最凄苦的“风雨”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作者:张伟周梅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1期内容摘要:苏轼是宋代著名著名文学家。
苏轼在人格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无论遭遇多大的人生磨难,都能够乐观面对。
所以尽管其一生宦海浮沉,但始终表现出旷达、豪放的性格。
而这一性格特点在他的散文、诗、词中都有相应的表现。
本文通过赏析其著名的词作《定风波》来了解苏轼的人格特点。
关键词:苏轼定风波人格特点有差别境无差别定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被世人称为“三苏”。
苏轼于嘉佑二午(1057)中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一我们知道,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总是坎坎坷坷,风风雨雨。
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
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贬谪生涯居然占去生命的三分之一。
而对苏轼打击最大的大概就是“乌台诗案”了。
1079年,正直的苏轼因为写诗批评新法的弊端而被逮捕,并被下狱,被关押数月之久,这就是“乌台诗案”。
政敌们欲置苏轼于死地,赖多方营救,苏轼才得以免罪。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虽然出狱,但被贬黄州。
在被贬谪黄州期间,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
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
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
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
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苏轼旷达的诗词风格,欢迎大家阅读!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000年的12位英雄,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等,其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是苏轼。
《世界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一个中国人的生平,尚属首次。
苏轼缘何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关、子瞻者。
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他却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为后人留下厚重的精神财富。
一、探究旷达情怀产生的渊源(一)性格的形成要探索苏轼的人生情怀,须了解其性格的早期形成。
苏洵对其二子的脾性甚是了解,这从他给二子的命名可知。
他在《名二子说》中,阐明为子取名的缘由:“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是辙者,善处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轼”是车厢前端供扶手的横木,暴露于外。
“辙”是车轮碾过的印迹,既无行车之功,也免翻车之祸。
取“轼”以体现苏轼率直外向的性格,取“辙”表示苏辙的平和深沉。
苏洵的这个判断在苏轼、苏辙身上得以应验。
苏轼锋芒外露,个性真挚坦率,“临事必以正,不能俯抑随俗”。
苏轼正直的性格与其家庭教育分不开,他的母亲非常注重苏轼的人格教育。
在《宋史·苏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轼十岁时,“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暗,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少年时代就向往像范滂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报效国家,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决不逃避。
其弟苏辙在为苏轼所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及苏轼性格形成的一个原因,“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626(高中诗词翻译赏析)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言】《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翻译】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中国家喻户晓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以儒立身,博采佛道之长,性情乐观豁达。
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的事物。
给我们留下来大量精彩绝伦的作品,其精神力量感召后人,其一生在生活上坎坷不平,政治上潮起潮落,但词人都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其作品《定风波》写在其政治转折的节点上,在词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旷达与洒脱。
正如词中所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来体悟他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屡遭贬谪达观泰然处之超然洒脱宠辱淡定儒释道一、宦海沉浮,屡遭贬谪的作品背景苏轼进入官场时北宋神宗时社会危机四伏,改革呼声高涨,作者虽力主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变法方式,因而遭到改革派的排挤打压,外调至杭州,湖州等地做知州。
元丰二年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招供,几经濒临被砍头境地,幸而北宋太祖有不杀士大夫国策,才躲过一劫,后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实是闲职。
作品《定风波》就写在此间,也就是元丰五年春天,当时苏轼和几个友人去沙湖看田,途中遇雨,无雨具,又无处避雨,满身狼狈,诞下千古名作。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后让苏轼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因苏轼主张变法不可尽废,反对司马光的保守而又遭旧党打击,被贬惠州,琼州,直至徽宗即位遇赦北归,次年死于常州。
纵观苏轼一生“正道直行”的政治品格表现为既不取悦于推行新法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
这是苏轼政途失意最根本的原因。
二、作品《定风波》可体现其人生态度词的小序交代写作缘由,“皆狼狈,于独不觉,”作者却表现超然,给自己洒脱达观的人生定了基调。
开头一句写的极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打”的风雨之势让人心中慌乱紧张,让人狼狈,但词人说“莫听”给全否定了,体现了作者拥有儒家思想的定力和操守。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定风波》赏析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定风波》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
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
该词作于黄州谪所。
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
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
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
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
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
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苏轼-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苏轼【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
,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
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
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
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
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关键词】苏轼;旷达词;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此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年)。
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
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由此,他对人生大彻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因眼前景,触心中事,便有感而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本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是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继续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心灵不再外物羁绊,就遨游于无穷天地,如《庄子•逍遥游》中说“彼且恶乎待哉!”既已无功名之念,还有什么好怕来?“竹杖芒鞋轻胜马”,素衣简装步行,表现出悠闲与淡定。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迁谪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也写到“竹杖”“芒鞋”,而“马”是官的坐骑,代表着福贵显达。
而作者却说前者“轻胜”过后者,其中一个“轻”字,既言其轻巧轻便,又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表明自己决意远离浮华,归隐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遭遇“乌台诗案”,奢求再显达,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
苏轼《定风波》赏析
读写频道苏轼《定风波》赏析□叶帮义摘要:苏轼虽然以其旷达词风对词体做出了诸多革新,但也注意维护词体的本色之美,注意发挥词长于比兴、语言活泼、音乐性强等文体优势,使词在突破传统的同时能继承传统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地推动词的发展。
《定风波》就是这样的作品,既以诗为词,又以词还词。
关键词:《定风波》;旷达;以诗为词;以词还词苏轼的词一向以旷达著称,这也是他对传统词风的一种革新。
如果说《念奴娇》是豪放中见旷达,那《定风波》就是平淡中见旷达,因为《念奴娇》是结合英雄怀古那种重大题材来抒怀的,而《定风波》是结合日常生活来抒情的。
小事中蕴哲理,平淡中见旷达,是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
作者借道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写他的顿悟之境,写他的人生哲理,展示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雨中,他吟啸自若,毫不在意——“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种不惧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雨过天晴,也很坦然——“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既是雨后实景的描写,也是在前文“一蓑烟雨任平生”描写自我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表现自己忧乐两忘的胸怀。
此时作者不仅能从容面对风雨,而且做到了心中根本无风雨,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达到了一种“无差别的境界”。
这两句词大概最能表达苏轼的洒脱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作者自己也很喜欢这两句词,以至于15年后他被贬到海南岛作了一首《独觉》诗,还忍不住引用了这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词同用这两句话,说明在苏轼的眼里,诗词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藩篱。
需要注意的是,苏轼虽然对词体做出了诸多革新,但他也注意维护词体的本色之美,注意发挥词长于比兴、语言活泼、音乐性强等文体优势,使词在突破传统的同时能继承传统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地推动词的发展。
首先,这首词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与生活本身化合无痕。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词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界的阴晴风雨与人世间的穷通荣辱作比,从而寄托作者面对人生忧患的洒脱豪放之情。
苏轼《定风波》赏析
同僚的厚待 , 乡野村 夫的尊爱 , 亦 能 略 略慰 藉 他 那 颗 孤 独 受 伤 的 心。渐渐地 , 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 的绝望 中缓 和过 来 ,重新 开始的 乐 观 ,而 是 经 历 了 人 生 波 折 后 的 乐
常 州。
观。而这一在他当时所作 的散文 、
诗 、 中都 有 相 应 的 表 现 , 词 比如 下
面这首作脍炙人 口的《 定风波》 :
三 月 七 日沙 湖 道 中 遇 雨 。 雨
他 学识渊博 , 多才多艺 , 书 在
法 、 画 、 词 、 文 各 方 面 都 有 绘 诗 散
具先 去 , 同行 皆狼狈 , 余独 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 蓑烟雨 任平生 。 料 峭春风 吹
此 ,人 生 与 仕 途 中 的 历 程 又 何 尝 不 是 这 样 ? 雨霁 后 是 天 晴 , 冷 后 微
更要 有 坦然 、 超然 、 然 的态度 。 安 当然 ,也无 风雨也无 晴”之 中也 “
透露 出佛教泯 灭有无 、 然 得失 、 超
不 牵忧乐 , 不著 于怀 的处 世思想 ,
贬 黄州团练使 , 室于东坡 , 筑 自号
东坡 居士 。后 量移诸州 。哲宗元 佑 元年 (0 6还朝 , 中书 舍人 , 18) 为 翰林 学士 。 制诰。九年 , 知 又被 劾 奏 讥斥 先 朝 , 贬惠 州 、 州 , 远 儋 元
符 三 年 flO , 被 召 北 归 , 于 1O) 始 卒
旷达 、 豪放 的性格 。被贬黄州期 间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哲理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哲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哲理:尽管我们处逆境屡遭挫折,也要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此句来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全文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雨雪。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云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害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眸一向萧瑟处,月夜,也并无风雨也无晴。
白话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雪,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真的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真的。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搞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欲言又止微微深感一些炎热,看看山头上斜阳已遮住了笑脸,回眸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月夜不管它就是风雨还是下雨。
1、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渔父之词作于公元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就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今湖北黄冈)观察使副并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表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作诗俯首,缓步而行。
2、作者简介苏轼(~),宋代文学家。
字子嵩,一字和尧,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
苏洵长子。
公元年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的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言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
公元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鉴赏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鉴赏
孙志宏
【期刊名称】《科教探索》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
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
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
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
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
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总页数】1页(P199)
【作者】孙志宏
【作者单位】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长白山13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3
【相关文献】
1.对《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解读 [J], 谢来达
2.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东坡对待挫折的态度 [J], 宁冬梅
3.对“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教学思考——苏轼《定风波》赏析 [J], 曾召辉;王佩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鉴赏 [J], 信鑫
5.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赏析 [J], 杨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说苏词的主要风格是旷达,那么这首《定风波》可算是苏词的代表作了。
这首先要考虑到它的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在备受折磨和严酷审讯后,幸免一死,被贬到黄州,他当时
的恐悸、孤独、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
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
这生活的苦果。
后来他在调离黄州、量移汝州时所写的谢表中有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他当时的处境:“惊魂未定,梦游缧紲之中;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正由于有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他才写下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这样寓义深刻的咏物词。
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
性格情怀的一小半。
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这是苏轼人品性
格中的另一大半。
苏轼不久前在狱中刚给弟弟子由写下了绝命诗“梦绕云山心似梦,魂飞汤火命如鸡”,但刚出狱,就又高唱道“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十二月十八蒙恩授检校员外郎》)了。
来到黄州后他又自我安慰道:“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初到黄州》)所以踽踽独行的苦闷象征,在他心目中却能化成“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
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答言上人》)的逍遥游了。
正是出于这一贯旷达、超
脱的性格和修养,他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
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治场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修养。
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
表现自己的旷达风貌。
一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曰“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都是他最得意的放旷行
为,自然也是他最得意的内心世界的外化。
他在其他诗词之中也多次重复到这些形象,如《鹧鸪天》词云:“村舍外,古道旁,杖
藜徐步转斜阳。
”《东坡》诗云:“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浣溪沙》词云:“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而后来在被贬海南时,他索性把这种精神修养化作实际行动了:头戴大瓢,冒雨行歌田间。
如今,他把这些自己最得意的举动浓
缩在半阕词中,足见他是要多么热烈地表现自己的旷达形象。
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已忧乐两忘的胸怀。
“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这是忧,但正在这不堪之中,忽然又“山头斜照却相迎”——夕阳给人送来温暖,这是喜。
按着常理,人们
应当歌颂这风雨后温暖晴朗带给人的喜悦。
就连苏轼的许多其他作品也是按这个思路写下去的。
如“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
当空”(《慈湖峡阻风》),“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沙路马蹄轻”(《南歌子》)。
如果在这首词中
他仍按这样的思路写下去,那么苏轼也就太平淡、太乏味了。
这首词的高妙处就在于并没有接着写出自己如何因得到温暖而感到兴
奋,而是笔锋一转,宕出这意外的、极富人生哲理的三句绝大议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于是乎苏轼才
变得深刻、奥妙起来,而这首词也才发出闪光的色彩。
所以正确理解这三句词,是鉴赏这首作品的关键。
所谓“向来萧瑟处”,指
自已刚刚经历之处——既包括风雨袭打过的林间小路,也包括铺满夕阳的田间阡陌;所谓“归去”,是指上文所说的“风雨”、“
微冷”和“斜照”,亦即令人所忧所喜的一切外在条件都不复存在了;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只有“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好象刚
才什么都没发生,换言之,即使发生过,但对我来说也好像没有什么忧喜之别,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境界。
这就比按常规思路写如何
不把风雨放在心里,如何在风雨后因遇到温暖而感到欣慰要深刻得多、旷达得多了。
因为那样写等于承认风雨终究是一件令人沮丧
的事,只不过不应以此为忧罢了。
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即等于说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那么世间的一切现象在
自已的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谈。
这样他就在精神世界上升华到了另一层崭新的高度——把一切都看成空无,看成
无差别,这真可谓大彻大悟!这不禁使我们联想起苏轼自创的一阕新词牌来。
原来,有人想表现自己亦是旷达之士,便创了一个新
词牌曰《解愁》,苏轼认为既曰“解愁”,显然还是有愁,显然还是把愁先当作一件痛苦之事,然后再想办法去排解它,这显然算
不上真正的旷达。
于是苏轼反其意而行,另创新牌曰《无愁可解》,其序中有句云:“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
托于不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其词中有句云:“生来不识愁味,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万事从来风过
耳,何用不着心里?”——人本不应有愁,更何须解之!这显然要比《解愁》高出一个层次。
这还使我们想起了禅宗的著名故事:
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
上座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时惠能正在厨房舂米,
听了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因自念一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钵衣传给了
他。
惠能之所以不但能“美”,而且还能“了”,就在于他把一切都看成空无。
苏轼正是接受并发展了这种思想。
在他看来,如果
以用斜阳送暖为喜去解料峭春寒之忧,那么就等于承认人先要受忧喜的制约,然后才考虑去如何排遣,那显然不是凡夫俗子,也是
芸芸众生,而决不是大彻大悟之辈。
所以他才能从一切皆为无差别的境界,高唱出这如当头棒喝的禅机:“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
然,这也是以对自然环境的体验来象征对人生、对政治的体验。
他回首的“萧瑟处”,乃是自己的前半生经历。
他领悟到生活道路
上的坎坷与顺利,仕宦途中的升沉与进黜,政治斗争中的荣辱与得失,以至人生大限的生死与祸福,对他来说办是“也无风雨也无
晴”,办都是无差别的境界。
这是苏轼头脑中老庄齐物思想及禅宗四大皆空思想的胜利。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思想未免有些自我麻醉,
但设身处地替苏轼想,在彼时彼地他实在找不出能使自己更旷达、更超脱的办法了,所以直到被贬海南,他仍原封不动地在诗中高唱
着这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独觉》)
旷达,是苏轼调整自己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
通过这首《定风波》我们也能看出苏轼在思想方法、认识方法上是如何使自己旷达起来的。
其主要办法之一就是尽力扩张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抗外界的一切侵扰。
苏轼曾在《问养生》一文中提倡以安和处世,他说:“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只要内心能有安与和的修养,那么荣辱毁誉就只能夺其外而不能乱其中了。
结合这首《定风波》,他的旷达手段也不外乎要排除外物干扰,不要“留意于物”,不要让外界的变化支配自己,而要反过来,让自己能承受住世间的一切变化。
当然,苏轼的旷达还有相反的方法,那就是尽力忘掉自我,摆脱自我,把自己化到大自然中去,用自然规律来解脱人生苦恼,这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中有充分体现,这就不属于本篇要讨论的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