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三知识点物理力学大全

高三知识点物理力学大全

高三知识点物理力学大全物理力学是高三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自然界各种力和运动现象的核心。

在高三阶段,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掌握物理力学的知识点,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和归纳高三物理力学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物理力学的基础概念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变化,用Δx表示。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用v表示。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用a表示。

在运动学中,我们使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力学的核心概念。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力的单位是牛顿。

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无关。

这一定律可以解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人造卫星的轨道等现象。

4.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用p表示。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对于描述碰撞等情况非常有用,也是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基础。

5.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是物理力学中的一项重要技巧。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合力表示。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合成。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分析复杂的力的作用情况。

6. 平衡力和力矩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合力为零。

平衡力是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可以包括重力、支持力等。

力矩是力在杠杆上产生的转动效应,它与力的大小、杠杆长度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力学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力学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力学高中物理专题复习之力学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学的基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力学知识,本文将对力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复习。

一、力学基础知识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物体看作一个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这个点就称为质点。

质点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物体的运动分析。

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

在力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等。

矢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等。

3、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叫做位移。

位移可以用一个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速度。

速度可以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即速度=位移/时间。

二、力学定理与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的加速度,即F=ma。

该定律揭示了力、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该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许多物理现象。

3、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该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广泛应用于解决碰撞、衰变等运动学问题。

三、解题方法1、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第一步。

要仔细分析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2、过程分析:对于复杂的运动过程,要将其分解为多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图像法:利用图像可以清晰地表示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实际应用力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一、位移、速度、加速度1. 位移:物体的位移是指相对位置的改变。

计算位移时,使用初末位置的坐标值之差,计量单位是米。

2. 速度:物体的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计算平均速度时,使用物体所经过的总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计量单位是m/s。

3. 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改变的程度。

如果速度增加,则加速度为正,如果速度减小,则加速度为负。

计算平均加速度时,使用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计量单位是m/s2。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惯性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而反作用的。

即如果A物体对B物体施加了力F,那么B物体对A物体也会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三、动能和势能1. 动能:动能是指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平方再除以2。

计算公式为E=1/2mv2,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速度。

2. 势能: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产生的能量。

它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等。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位于高处时所具有的能量,它等于物体重量与高度的乘积。

计算公式为Ep=mgh,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只受保守力作用,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即机械能的总和等于系统的初始机械能总和。

这个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四、作用力、反作用力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而反作用的。

比如,当手掌打在桌面上时,手掌向下施加力,桌面也会向上施加同一大小的反作用力。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1:力学基础选择题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1:力学基础选择题

力学基础(一)力学基础(一)1、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 、B ,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当两球平衡时OA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O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球A 、B 的质量之比和杆对A 、B 的弹力之比分别为( ) A.13=B A m m B.33=B A m m C. 33=NB NA F F D. 23=NB NA F F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 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 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 对c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 .b 对c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 .地面对c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 .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静止在斜面AB 、AC 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1、m 2.AB 斜面粗糙,倾角为α,AC 斜面光滑,倾角为β,不计滑轮处摩擦,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若m 1sin α>m 2sin β,则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 .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 .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拉力一定变大D .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拉力一定变大4、如图所示,A 、B 两球质量均为m .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分别用细绳悬于O 点,其中球A 处在光滑竖直墙面和光滑水平墙面的交界处,已知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OAB 恰好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A 可能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弹簧对球A 的弹力大于对球B 的弹力C .绳OB 对球B 的拉力大小一定等于mgD .绳OA 对球A 的拉力大小等于或小于1.5mg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倾角θ=30°,质量为m 的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静止于斜面上,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悬线对小球拉力是B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C .将斜面缓慢向右移动少许,悬线对小球拉力减小D .将斜面缓慢向右移动少许,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6、如图,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有一竖直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木块,图中木块倾角θ,木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µ,木块重为G ,现用一水平恒力F 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向左运动,则物体所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 . f=FB . θμcos mgf = C . f=µmg D. f=µ(mgsin θ+Fcos θ)7、一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用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一、引言物理力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是建立其他物理学分支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考试中,力学专题占据了重要的比重,因此复习力学专题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二、运动学1.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初速度的抛体运动。

在平抛运动中,需要掌握抛体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飞行时间等相关公式,以及抛体的最大高度和最大水平位移的关系。

2. 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垂直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中,需要掌握物体的下落时间、下落距离和速度等相关公式,以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需要掌握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的运动图像和运动规律。

三、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时,需要注意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的区别。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即F=ma。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要注意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因素。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需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受力对象。

四、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时,需要掌握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以及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和效率等问题。

五、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需要掌握碰撞的类型和碰撞过程中动量的转移和转化,以及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考点一形变和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且有弹性形变”.若物体间虽然有接触但无拉伸或挤压,则无弹力产生.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物体的形变很小,难于观察到,因而判断弹力的产生要用“反证法”,即由已知运动状态及有关条件,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逆向分析推理.另外,A、B两个物体之间有作用力,B物体所受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物体发生形变,A物体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B物体发生形变.【例1】如图所示,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考点二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弹力要区分轻绳、轻杆、轻弹簧三个模型弹力的特点:轻绳:绳对物体的拉力是沿绳收缩的方向.同一根绳上各点受拉力大小都相等.轻杆: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如果轻直杆只有两端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方向.轻弹簧:弹簧对物体的力可能为支持力,也可能为拉力,但一定沿弹簧轴线方向.【例2】.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C. 弹簧的原长为6 cmD.弹簧伸长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考点三弹力大小的计算例4、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k=500N/mA.L原=k=500N/mB.L原=k=250N/mC.L原D .L 原= k =250N /m【变式探究】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 安在一根轻木杆B 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 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O 与竖直方向夹角 45=θ,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只有角θ变小,弹力才变小B .只有角θ变大,弹力才变大C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 考点五 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例5、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 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斜面倾角为30︒,如图2-1-7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等于零B.大小为12mg ,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于为32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例6、如图2-1-8,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 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 斜面倾角为α. ,则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 αtan 32B .αcot 32C .αtanD .αcot【变式探究】1、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B 和C 上.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AB θC•O图2-1-7图2-1-8A.f1=0,f2=0,f3=0B.f1=0,f2=F,f3=0C.f1=F,f2=0,f3=0D.f1=0,f2=F,f3=F【变式探究】2、如图所示,小木块以初速度v沿三角形木块a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至速度为零后又沿斜面加速返回斜面底端,三角形木块a始终相对水平面保持静止,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的摩擦力方向是( )A.始终向左B.始终向右C.先向左后向右D.先向右后向左【经典考题精析】(2013·山东卷)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4B.4∶ 3 C.1∶2D.2∶1(2013·广东卷)如图所示,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2013·福建卷)质量为M、长为3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当堂巩固】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F,等弹簧再压缩x距离后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也不相同2.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的重心位于球心,b、c的重心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图1甲,三球皆静止,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F N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F Nb和F Nc,则( ).A.F Na=F Nb=F Nc B.F Nb>F Na>F NcC.F Nb<F Na<F Nc D.F Na>F Nb=F Nc4.如图2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 A=3 N,G 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A.1 N和6 NB.5 N和6 NC.1 N和2 ND.5 N和2 N5.如图3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1,绳子张力为F1;将绳子B端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2,绳子张力为F2;将绳子B端移至D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θ3,绳子张力为F3,不计摩擦,则( )A.θ1=θ2=θ3B.θ1=θ2<θ3C.F1>F2>F3D.F1=F2<F36.S1、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块,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4所示的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短,则应使( )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7.图5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3>F1=F2B.F3=F1>F2C.F1=F2=F3D.F1>F2=F38.如下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9.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9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将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系统(包括容器和水)的重心位置,重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A.重力慢慢减小B.重心慢慢上升C.重心先下降后上升D.重心先上升后下降10.如图10所示是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的示意图,A与B、C与D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B.D点相对于C点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运动方向相反C.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1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如图11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12.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12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A.3 B.4C.5 D.613.如图13所示,AO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均匀细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细杆上的P 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已知杆的倾角θ=60°,圆柱体的重力大小为G,竖直挡板对圆柱体的压力大小为23G,各处的摩擦都不计,试回答下列问题:(1)作出圆柱体的受力分析图;(2)通过计算求出圆柱体对均匀细杆AO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水平地面对圆柱体作用力的大小.14.(如图15(a)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如图9(b)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C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1)细绳AC段的张力T AC与细绳EG的张力T 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sin37°=,cos37°=(2)若用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3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取g=10m/s2)17.如图2-1-7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1)这时两弹簧的总长.(2)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考点一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例1、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特别提醒】假设法: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利用“假设法”可以判断出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2.状态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反向”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考点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例2、如图所示,人重600 N,木块A重400 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1)人对绳的拉力大小;(2)人脚对A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特别提醒】计算摩擦力时首先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μF N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2)静摩擦力的计算①它的大小和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密切相关,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 N无直接关系,因此它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变化性强是它的特点.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加速等),由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②最大静摩擦力F max: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的数值与F N成正比,在F N不变的情况下,F max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通常认为二者相等,而静摩擦力可在0~F max间变化.考点三摩擦力的突变问题例3、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8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是下列图中的( )【特别提醒】该类问题常涉及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在分析中很容易发生失误.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如题干中无特殊说明,一般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2)由于此类问题涉及的过程较为复杂,采用特殊位置法解题往往比采用过程分析法解题更为简单.考点四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而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公式N=中的N是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而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μ的大小是相等的,故N的大小可理解为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例4】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细线与墙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细线拉住.设细线均水平,欲使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施加的水平拉力F值为 ( )ABFA.mg μ2B.mg μ4C. mg μ5D.mg μ25 考点五 静摩擦力正压力是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但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除外),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平衡条件来求;而物体处于非平衡态的某些静摩擦力的大小应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例5】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磨擦因数均为;夹在A 、B 之间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A.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B.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C.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经典考题精析】(2013·浙江卷)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 = kg 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 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5 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 .4 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 N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 .6 s ~9 s 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2013·北京卷)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α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αcos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2012·海南单科·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2011·安徽·14)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2011·海南·5)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2010·课标全国·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B.2- 3 -12D.1-32【当堂巩固】1.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卡车上放一木箱,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车启动时,木箱给卡车的摩擦力向后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车给木箱的摩擦力向前C.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车给木箱的摩擦力为零D.车突然制动时,木箱获得向前的摩擦力,使木箱向前滑动3.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5.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7.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力F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大小相等且F<mg sin α,则物块所受摩擦力最大的是()8.如图所示,矩形物体甲和丙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乙物体上,物体乙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减小水平外力F,三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乙对于物体甲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物体丙对于物体甲的压力一定减小C.物体乙对于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减小D.物体丙对于物体甲的摩擦力可能减小9.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为θ=60°的固定木板上静止,如图所示.则木板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A.F FF10.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都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3 B.4C.5 D.6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2(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C.当F>μ2(m+M)g时,长木板便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3.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木块P、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拉P,第二次也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拉Q,两次都能使P、Q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做匀速运动.设第一次PQ间、Q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F f1′,第二次PQ间、Q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f2、f1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f2A.F f1=F f1′=F f2=F f2′=FB.F f1=F f1′=F f2=F f2′<FC.F f1=F f1′=F f2′=F,F f2=0D.F f1=F f2=0,F f1′=F f2′=F1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15.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16.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物体A,A上再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施加一水平力F作用于A(如图所示),计算下列情况下A对B的摩擦力.(1)当A、B一起做匀速运动时.(2)当A、B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匀加速运动时.(3)当力F足够大而使A、B发生相对滑动时.(4)当A、B发生相对滑动,且B物体的15伸到A的外面时.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B=1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10 kg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货箱A 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货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 37°=,cos 37°=(1)绳上张力F 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题型一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例1、如图2-3-3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相接触的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若不计一切摩擦,求:(1)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2)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题型二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例2、物体A的质量为2 kg,两根轻细绳b和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A上,在物体A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相关几何关系如图2-3-6所示,θ=60°.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g取10 m/s2)【高频考点突破】考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所在,一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如下: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化.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 B.3 C.4 D.5【规律总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再分析外界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本题还可以分析A的受力。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资料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力学便成为了物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对刚体运动、力和重力、动量等方面有清晰的认知。

因此,力学专题的学习也成为了高中物理学科中的重要考点。

然而,许多学生往往在力学学习中难以理解,面临考试压力大,感到手足无措。

因此,在这篇专题复习资料中,我们将带领大家详细了解力学学习的要点和难点,并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成功备战力学考试。

1. 力的概念力是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量。

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学生需要认识几个经典的力的种类,如万有引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力的叠加原理和牛顿第三定律等基本定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力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2. 运动和速度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发生运动,因此掌握运动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显得至关重要。

在学习运动和速度时,学生应该清楚速度、加速度和距离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练习计算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情况,从而熟悉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

3. 动量和力的作用动量和力的作用是力学中的重要考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学习动量和力的作用时,学生需要注意相关公式,如动量守恒定律和质心运动定理等,并理解动量与力的关系。

对于这些知识点,需要通过实例练习来加深理解。

4. 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和万有引力也是力学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宇宙的基石。

学生需要了解重力、万有引力的概念及公式,并能应用在实际的物理问题当中。

如质点受重力作用的运动,行星运动的规律等。

5. 刚体运动刚体运动是力学中的难点之一,涉及到平面、空间和平动、转动、静力学和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理解刚体运动的基础术语、公式和定律,掌握刚体运动规律,熟悉角动量和动能的概念及公式,从而能够解决实际中的刚体运动问题。

以上几个方面是力学复习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学生能够在备战考试时认真学习,逐步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提高复习效率:1. 啃题法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熟悉力学公式和计算方法,逐渐加深理解力学知识点。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基本的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以及产生运动和静止的原因。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运动学运动学是力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个分支。

在运动学中,我们主要关注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1. 位移(s)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量。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可以通过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之间的距离来判断。

2. 速度(v)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

在数学上,速度可以通过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

3. 加速度(a)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同样地,在数学上,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除以时间来计算。

二、力学基本定律力学有三个基本定律,被称为牛顿运动定律,它们分别是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2. 第二定律(力的等效定律)第二定律(力的等效定律)给出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根据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作用于物体上的力都会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力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上。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三、功与能量在物理中,功和能量是与力学密切相关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物体在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

1. 功(W)功是指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它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 动能(K)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3. 势能(U)势能是指物体由于所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四、质点与刚体在力学中,我们通常将物体抽象为质点和刚体来研究。

质点是指没有大小但有质量的物体,而刚体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形状不变的物体。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练题,每个问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

这些练题覆盖了力学中的不同概念和应用,旨在帮助你巩固你的物理研究。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尝试独立解答。

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参考答案来帮助你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1. 力与运动题目:一个小球以4 m/s的速度以水平方向投出,落地的时间为2 s。

求小球的水平位移以及竖直位移。

答案:小球的水平位移为8 m,竖直位移为-19.6 m。

2. 动能与功题目: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求汽车的动能。

如果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总共2000 N的摩擦力,求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汽车的动能为 J,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3. 万有引力题目:太阳的质量约为2 × 10^30 kg,地球的质量约为6 × 10^24 kg,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 × 10^11 m。

求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

答案: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约为3.53 × 10^22 N。

4. 动量守恒题目: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水平碰撞到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 kg的小球,碰撞后两个小球分别以2 m/s和4 m/s的速度分别向左和向右运动。

求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是否守恒。

答案: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守恒。

以上是一部分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的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练习,你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保持坚持和刻苦学习的态度,相信你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高三物理力学专题复习(题型全面)

高三物理力学专题复习(题型全面)

高三物理力学专题复习(题型全面)一、选择题(60分)1.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A. 60 kmB. 80 kmC. 120 kmD. 240 km2. 在直线上按顺序放置着3个质点,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2m和3m。

从最大的质量到最小的质量的质点之间的距离比例为1:2:3。

在它们之间的力比例为:A. 3:2:1B. 1:2:3C. 1:1:1D. 1:3:5二、填空题(40分)1. 做功的单位是_________。

2. 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_________。

3. 当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时,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___。

4. 功的单位是_________。

5.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_________。

三、解答题1. 描述下满足平衡条件的力的要素。

2. 一个运动员用力拉住一条30千克的网袋,使之加速上升,绳子的拉力为400牛。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10 m/s²,求网袋的加速度。

3. 假设一个人站在飞机上,飞机在静止的情况下以v速度沿着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方向加速度为a匀速飞行。

(a) 该人会不会向后倒下?为什么?(b) 设该人质量为m,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向后倒下的最小加速度。

4. 物体沿直线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速度为v。

求:(a) 物体的动量是多少?(b) 若物体的质量增加到2m,速度减少到v/2,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5. 一个质量为m1的人与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通过一根轻绳连在一起,人站在小物块上,将质块从静止位置拉向人的方向引起它的运动。

求拉力F对人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四、应用题1. 一辆汽车质量为1000千克,行驶速度为20m/s。

若刹车使汽车在4秒内停下,求刹车的平均力。

2. 在一个摩擦系数为0.1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向右运动。

求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运动后的速度。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

专题一:力与物体平衡考点例析一、打牢基础知识(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力的独立性:力具有独立作用性,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时,则有合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几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2.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核力等(2)按力的效果分类:如拉力、推力、支持力、压力、动力、阻力等.(二)、常见的三类力。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等于mg,g是常数,通常等于9.8N/k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总是作用在物体的各个点上,但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我们认为一个物体的重力集中作用在物体的一点上,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线法求出重心位置.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1)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相互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跟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相同.○1一般情况: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2一般情况:凡是一根线(或绳)对物体的拉力,都是这根线(或绳)因为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线(或绳)的方向.○3弹力方向的特点:由于弹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面面结触、点面结触时弹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3)弹力的大小:①与形变大小有关,弹簧的弹力F=kx②可由力的平衡条件求得.3.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存在相对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②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μF N4.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叫做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两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2)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大小:由受力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高三物理总复习力学知识点

高三物理总复习力学知识点

高三物理总复习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原因。

在高三物理的学习中,力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好力学的知识点对于高考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总复习力学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类运动的特点是位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不变。

1. 位移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位移 = 速度 ×时间其中,位移的单位是米,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s),时间的单位是秒(s)。

2. 速度公式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速度 = 位移 ÷时间二、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速度随时间的推移以相同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规律进行变化。

1. 加速度的定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加速度,通常用字母a表示。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

2. 速度-时间图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等于加速度。

3. 位移-时间图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抛物线,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三、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三个基本定律,分别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与受到的外力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合力 = 质量 ×加速度即F = ma,其中F是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即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另一个物体都会对其施加同大小、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四、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篇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篇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篇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规律以及其受力的效果。

掌握力学的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高中物理复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牛顿运动定律、力的作用与效果、运动的轨迹、动能和势能等方面展开对力学的复习。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家对力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定律,共有三条。

第一条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干扰,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条是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条是任何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且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的作用与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重力是指物体受到地球或其他天体引力的作用力,其大小由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决定。

弹力是指物体受到弹性物体恢复形变的作用力,其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成正比。

摩擦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上相对运动时,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力的作用会产生许多效果,其中力的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效果。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使其产生的效果与原始力相同。

常见的力的分解应用包括平面问题和斜面问题等。

三、运动的轨迹运动的轨迹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描述的路径。

根据力的作用和物体的速度,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轨迹。

常见的运动轨迹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匀速或变速的运动,其轨迹为一条直线。

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方向上运动过程中,轨迹形状为一条曲线。

往返运动是指物体在往返两个方向上循环运动,如摆动。

四、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能量的两种形式,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处于高度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的乘积成正比。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力学问题经典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力学问题经典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力学问题经典例题解析引言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问题常常出现,因此复力学问题经典例题对于期末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力学问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例题解析1. 平抛运动问题题目:一个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_0$平抛,求小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高度和飞行的时间。

解析:在平抛运动中,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不变,而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的作用逐渐减速,直至达到最高点后再加速下落。

因此,通过分析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最大高度:在最高点时,小球的竖直速度为零,利用运动学公式$v^2 = u^2 + 2as$可以求得最大高度。

- 飞行时间:利用运动学公式$s = ut + \frac{1}{2}at^2$可以求得飞行时间。

2. 牛顿第二定律问题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作用力$F$,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得出加速度$a =\frac{F}{m}$。

根据题目给出的质量和作用力,带入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

3. 弹簧振子问题题目:一个质点挂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求其振动周期。

解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通过劲度系数和质量来表示。

振动周期$T$满足公式$T = 2\pi\sqrt{\frac{m}{k}}$,其中$m$为质点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带入题目给出的数值即可计算出振动周期。

结论本文对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几类经典例题进行了解析,包括平抛运动问题、牛顿第二定律问题和弹簧振子问题。

通过对这些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期末复习中提升解题能力。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高中物理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部分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部分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部分物理学中的力学部分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是物理学的基础,对我们深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受力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1. 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主要包括质点运动和刚体运动两个部分。

质点是物理学中简化的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到的力。

刚体则是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形状不变的物体。

力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质点也可以是刚体。

2. 运动学运动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质点的运动,我们通常使用位置矢量、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来描述。

位置矢量是指物体在给定坐标系下的位置,速度矢量是位置矢量对时间的导数,加速度矢量是速度矢量对时间的导数。

3.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它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们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4.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解决物体受力情况的方法,它是力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

在受力分析中,首先要确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全部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会出现多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的情况,这时可以将这些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力,然后求和得到总力和总加速度。

5. 力学的应用力学在工程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学中,力学可以用来研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在天文学中,力学可以用来研究天体的轨道运动规律,如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等。

在地球科学中,力学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和地震等现象。

总结:力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本文对力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动力学和受力分析进行了复习,并介绍了力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力学基础知识概述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高中阶段,涉及的力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转换与守恒、功与能原理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解决力学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牛顿运动定律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此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表示为F=ma。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三、能量转换与守恒要点(一)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这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能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功与能原理要点(一)功的概念功是力在距离上的累积效应,是用来描述力对物体所做功的能量转化量度的物理量。

功的计算公式为W=Fs。

(二)能量转化与做功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通过做功可以实现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

五、力学中的其他重要知识点除了上述内容外,高中力学还包括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总结与应用建议高中力学知识点众多且相互联系,要想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同学们多做习题以加深理解,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此外,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遵循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径,逐渐深化对力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力学复习包括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的方法、共点力作用下力的平衡等。

[知识要点复习]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在(力的性质)(2)力的相互性、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可以用“力的图示”形象表示。

(4)力的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其运动状态。

2. 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2)大小:G=mg,g一般取9.8m/s2,粗略计算中可认为g=10m/s2,地球上不同位置g值一般有微小差异,一般的g值在两极比在赤道处大,在地势低处比地势高处大。

(3)方向:竖直向下3. 弹力(1)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由物体发生形变方向判断:绳沿绳的方向,支持力和压力都垂直于支持面(或被压面),若支持面是曲面时则垂直于切线方向。

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结合动力学知识判断。

(3)弹力的大小一般的弹力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具体大小由运动情况判断;弹簧弹力的大小:f=kx;k是劲度系数,单位N/m,x是弹簧形变量的长度。

4. 摩擦力(1)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有相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a.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注意相对运动(以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为参照物)和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不同]b. 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摩擦力的大小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μ是滑动摩擦系数,仅与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N是正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

b. 静摩擦力的大小0<f≤f m,f m与正压力成正比,在正压力一定时f m是一定值,它比同样正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大,粗略运算中可以认为相等;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进行计算。

5. 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由于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一般情况下合力与分力可以相互替代。

6. 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见图(A),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相接地画出,见图(B),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方向。

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本质相同。

正交分解法,这是求多个力的合力常用的方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把每一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求这两个方向上的力的代数和F x,F y,然后再求合力。

7. 力矩a. 力臂,从转动轴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b. 力矩,力与力臂的积,即M=FL,力矩决定着物体的转动作用。

8. 共点力a. 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同一点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

b.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当共点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运动或匀速转动)【例题分析】例1. 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多大的距离?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每根弹簧的状态变化,有效的办法是明确每根弹簧的初末状态,必要时画出直观图。

末态时物块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其中F1’,F2’分别是弹簧k1、k2的作用力。

由几何关系知所求为:点评:(1)复杂的物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些简单场景的有机结合。

通过分析弹簧的初末状态,明确弹簧的状态(压缩、原长、伸长)变化,使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各个小过程,然后找出各状态或过程符合的规律,使问题得以解决。

这是解决复杂问题常用的方法。

(2)因为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所以当弹簧在原基础上再伸长(或缩短)Δx时,弹力的改变量ΔF=kΔx。

例2. 如图3示,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解析:(1)木箱随汽车一起由静止加速运动时,假设二者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汽车加速时,木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静止状态,因此它将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而实际木箱没有滑动,说明只有相对汽车向后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2)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假设木箱与汽车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木箱将相对汽车向前滑动,而实际木箱没有滑动,说明只有相对汽车向前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3)木箱随汽车一起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假设木箱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则其受力如图4所示,跟木箱接触的物体只有汽车,汽车最多能对它施加两个力(支持力F1和摩擦力F2),由二力平衡条件知:F1与G抵消,但没有力与F2抵消,物体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与题意矛盾,所以假设错误,即木箱不受摩擦力。

(4)汽车刹车,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前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点评:(1)假设法是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有效方法;(2)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4)静摩擦力不仅存在于两静止的物体之间,两运动的物体间也可以有静摩擦力。

例3. 将已知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1的大小及F2与F的夹角为θ<90°,那么当F2有一个解、两个解时,F1分别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

解析:如图,以点A为圆心,以F1的大小为半径画圆。

当圆与直线OB相切时,力F、F1、F2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即力F2有一个解。

此时F1=Fsinθ;当圆与直线OB相交时,力F、F1、F2构成两个三角形,即力F2有二个解,此时F>F1>Fsinθ。

答案:例4. 如图5所示,小车M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A. 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 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 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解析: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F;再分析弹力,由于F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选项A错误。

F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地面对物体有弹力作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的作用;若F的竖直分力恰好等于重力,这时没有地面对物体的弹力,也没有摩擦力作用,只有两个作用于物体;若F的竖直分力大于重力,物体不可能在平面上运动,不符合题意。

综上,不存在三个力的情况,B 选项错。

若小车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必受摩擦力与F的分力平衡,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F、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

选项C正确。

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F作用或受重力、力F、地面弹力作用,选项D正确。

点评:(1)在常见的几种力中,重力是主动力,而弹力、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中弹力存在又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所以分析受力时应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去分析。

(2)物体的受力情况要与其运动情况相符,因此,常常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去分析某个力是否存在,如本例中选项CD的分析。

例5. 重为G的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人欲用最小的作用力F使木块做匀速运动,则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如何?解析:木块在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要减小摩擦力,应使作用力F斜向上,设当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F的值最小。

(1)正交分解法木块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由平衡条件列方程:(2)三角形法由于f=μN,故不论N如何改变,f与N的合力的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如图7示,合力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为 =arctgμ,力F1、G、F组成三角形,由几何关系知,当F与F1方向垂直时,F有最小值,由几何关系得:点评:力的三角形法与正交分解法是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最常见的两种解法。

前者适于三力平衡问题,简捷、直观,后者适于多力平衡问题,是最基本的解法,但有时有冗长的演算过程,因此要灵活地选择解题方法。

例6. 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半径为R,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8所示,现缓慢地将小球从A点拉到B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N、细线的拉力大小T的变化情况是()A. N变大,T不变B. N变小,T变大C. N不变,T变小D. N变大,T变小解析:(1)三角形法小球缓慢运动,合力为零,由于重力G、半球的弹力N、绳的拉力T的方向始终沿竖直方向、半径方向、绳的收缩方向,所以由G、N、T组成的力三角形与长度三角形ΔAOC相似,所以有拉动过程中,AC变小,OC与R不变,所以N不变,T变小。

(2)正交分解法设A到OC间的距离为x,则【模拟试题】1. 如图9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A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F,则C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除了自身的重力之外还有()A. 1个力B. 2个力C. 3个力D. 4个力2. 如图10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P位于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 作用在物块P上,F的大小等于mg,物块P静止不动,下列关于物块P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P受4个力的作用,斜面对P的支持力N与F的合力方向为垂直于斜面向上B. P受4个力的作用,N与F的合力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上C. P受3个力的作用,N与F的合力方向为垂直于斜面向上D. P受3个力的作用,N与F的合力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上3. 大小不同的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共点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以下各组中,能使物体平衡的一组是()A. 3N,4N,8NB. 2N,6N,7NC. 4N,7N,12ND. 4N,5N,10N4.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 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11),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 N不变,T变大B. N不变,T变小C. N变大,T变大D. N变大,T变小5. 如图12所示,一球被竖直光滑挡板挡在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转动挡板,直至挡板水平,则在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_________,球对斜面的压力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