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药物敏感试验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当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时,其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抑菌圈;反之,当细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时,其在含有该抗生素的培养基上仍能生长。

三、实验材料1. 样本:临床分离的细菌菌株2. 培养基: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3.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4.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酒精灯、镊子等5. 试剂:生理盐水、消毒液等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临床分离的细菌菌株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 琼脂平板制备:将肉汤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50-55℃时,加入抗生素纸片,轻轻摇匀,倒入平板,待凝固。

3. 抑菌圈测定:将培养好的细菌菌株接种于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形成情况。

4. 结果记录:记录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并按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敏感性分级。

五、实验结果1. 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20mm,敏感;2. 链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中敏感;3. 红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0mm,低敏感。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青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该菌株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2. 链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中敏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

3. 红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低敏感,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4.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成功检测了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对所检测的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该菌株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药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1. 实验材料:试验细菌、各种抗生素药品、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基、培养皿、试管等。

2. 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取一根无菌的接种棒,沾取细菌液悬浊液,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

(2) 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各种抗生素药品通过滴定法或漏斗法加入琼脂平板培养基中制成不同浓度的培养基,然后滴加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

(3) 实验观察:观察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情况,通过测定菌落直径,判断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对于某些细菌,某种抗生素可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对于另一些细菌则无效。

这表明细菌的敏感性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药敏试验,我们获得了一些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信息。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该信息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实验中发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这与细菌的生物特性、遗传变异、环境因素等有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细菌的敏感性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药敏试验结果只是一种参考,我们不能单纯地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历史、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方案。

继续深入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必要的,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细菌的抗药性机制,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问题。

五、参考文献1. XXX,XXX,XXX. 药敏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35(4).2. XXX,XXX,XXX. 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进展[J]. 临床药学杂志,2019,15(2).。

药敏学实验报告

药敏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操作药敏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3. 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实验是利用抗生素对细菌生长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原理,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来测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用的药敏实验方法有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

三、实验材料1.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等。

3. 培养基:营养琼脂、肉汤培养基等。

4. 实验仪器:无菌操作台、酒精灯、移液器、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2. 制备药敏纸片:将抗生素粉末与无菌生理盐水按比例溶解,制成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用无菌移液器吸取适量抗生素溶液,滴加于无菌滤纸上,制成药敏纸片。

3. 药敏实验操作:将培养好的细菌菌落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用无菌镊子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距离菌落中心约15mm。

将平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4. 观察结果:观察细菌在平板上的生长情况,测量抑菌圈直径,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的敏感性: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链霉素抑菌圈直径为20mm,氨苄西林抑菌圈直径为10mm。

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均敏感。

2. 大肠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的敏感性: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0mm,链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氨苄西林抑菌圈直径为20mm。

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均敏感。

3. 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均敏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进行了药敏实验,掌握了药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病理药物敏感实验报告

病理药物敏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病理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菌株:某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2. 抗菌药物: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3. 培养基:营养肉汤、营养琼脂平板、药敏纸片等4. 仪器: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移液器、显微镜等三、实验方法1. 菌株接种:将病原菌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恒温培养18-24小时,制成菌悬液。

2. 药敏纸片法:将菌悬液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将含有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贴附于平板表面,37℃恒温培养18-24小时。

3. 观察结果: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判断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抑菌圈直径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mm)敏感性>20 极敏感15-19 高敏感10-14 中敏感5-9 低敏感<5 不敏感2. 实验结果(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的敏感性:极敏感(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的敏感性:不敏感(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高敏感(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低敏感(5)大肠杆菌对头孢类的敏感性:中敏感(6)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的敏感性:低敏感(7)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高敏感(8)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高敏感3.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敏感。

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头孢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五、结论通过病理药物敏感试验,我们成功检测了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实验,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支持。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讨论(3篇)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讨论(3篇)

第1篇一、引言药敏试验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通过对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抗菌药物选择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本文将对药敏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药敏试验原理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将抗菌药物与病原微生物共同培养,观察药物的抑菌或杀菌效果。

根据药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最小抑菌浓度,MIC)来判断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

三、药敏试验方法1. 纸条扩散法:将含有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纸条贴在琼脂平板上,待细菌生长后观察抑菌圈的大小,以判断药物的敏感性。

2. 稀释法:将抗菌药物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与细菌混合培养,观察药物的抑菌效果。

3. 抗生素浓度梯度法:在琼脂平板上形成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梯度,观察细菌在不同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4. 自动化技术:利用自动化仪器设备进行药敏试验,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四、药敏试验结果分析1. 结果判断标准:根据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将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中介、耐药三种。

(1)敏感:MIC≤某药物敏感阈值,表示该药物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2)中介:某药物敏感阈值<MIC≤某药物耐药阈值,表示该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较弱,需加大剂量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3)耐药:MIC>某药物耐药阈值,表示该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无抑制作用。

2. 结果分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评估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五、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1. 抗菌药物选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合适的抗菌药物选择,提高治疗效果。

2. 监测耐药菌:通过药敏试验,及时发现耐药菌的产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药敏对比实验报告

药敏对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抗生素对同一细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检测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可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2.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克洛、红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3. 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4.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移液器、无菌操作台、显微镜等四、实验方法1.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于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18-24小时,得到新鲜菌落。

2. 将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调整菌悬液浓度为1×10^8 CFU/mL。

3. 将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后,冷却至50℃左右,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

4. 将抗生素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距离边缘约1cm。

5. 将菌悬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用无菌镊子轻压纸片,使纸片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6. 将平皿倒置,37℃培养18-24小时,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纸片周围无抑菌圈。

2. 头孢克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克洛中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15mm。

3. 红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高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25mm。

4. 氨苄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不敏感,纸片周围无抑菌圈。

5. 庆大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中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20mm。

6. 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高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30mm。

7. 复方新诺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约为18mm。

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药敏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药敏实验,了解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微量移液器、无菌移液管、消毒剂等试剂:各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三、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选择待测菌,制备菌液: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接种到培养基中,通过培养和扩增获得菌液。

2. 制备琼脂平板:将琼脂粉加入适量的培养基中,加热煮沸溶解后,倒入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即可。

3. 制备含药物的琼脂平板:将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加入琼脂平板中,混匀后再倒入培养皿中,冷却凝固。

4. 扩菌:将不同细菌菌液分别均匀涂布在含药物的琼脂平板上。

5. 培养:将琼脂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使细菌生长。

6. 菌落观察和分析:观察不同细菌在含药物和不含药物的琼脂平板上产生的菌落形态、颜色等情况,根据菌落数量和分布情况对菌株的敏感性进行初步评估。

7.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对具体的抗生素药物,通过串联稀释法等方法,测定不同细菌菌株对该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从而确定其敏感性。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细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有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菌落明显减少或消失;有些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不敏感,菌落数量与不含药物的对照组相近。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进一步确定了不同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药敏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这为临床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细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是临床医生判断感染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抗生素选择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抗生素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不良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抗生素使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潜在的风险,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保护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六、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以及抗生素的敏感性与细菌的种类和菌株有关。

医学检验药敏实验报告

医学检验药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药敏试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本次实验所选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2.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指在体外条件下,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判断细菌对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原理主要基于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确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四、实验材料1. 细菌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

3. 琼脂平板、无菌棉签、移液器、酒精灯、培养箱等。

五、实验方法1. 将细菌菌种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至适宜生长。

2. 在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抗生素纸片,用无菌镊子轻轻压紧。

3.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

4. 观察并记录细菌生长情况,确定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

六、实验步骤1. 菌种培养:将细菌菌种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2. 药敏纸片制备:将抗生素纸片用无菌镊子取出,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

3. 观察与记录: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直径。

七、实验结果1. 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耐药。

3.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

八、讨论与分析1.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2. 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提示这些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大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耐药,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选用其他抗生素。

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均表现为敏感,提示这些抗生素可以作为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药敏反应实验报告

药敏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方法。

3. 分析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一种体外试验方法,用于检测细菌对特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以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即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根据CLSI标准,将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分为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种。

三、实验材料1.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菌药物: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 培养基:MH肉汤、MH琼脂、MH培养基。

4. 仪器:恒温培养箱、微量移液器、无菌操作台、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菌株培养:将待测菌株接种于MH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备用。

2. 制备药敏纸片: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溶解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制成药敏纸片。

3. 点种细菌:将培养好的菌株用无菌棉签涂布于MH琼脂平板上,待菌落生长后,用无菌镊子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

4. 观察结果:将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抑菌圈直径。

5. MIC测定:将培养好的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敏感。

2. 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耐药。

3. 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中介。

六、讨论1. 药敏试验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通过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2. 本实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敏感,提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以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药品过敏实验报告(3篇)

药品过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人体对特定药品的过敏反应,通过实验观察过敏症状,分析过敏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医院临床医学实验室四、实验者张三、李四、王五五、实验原理药品过敏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受试者对特定药品的反应来判断其是否过敏。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 免疫学原理:当人体接触过敏原(如某些药品)时,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引发过敏反应。

2. 药理学原理:特定药品在人体内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通过观察这些效应来判断受试者是否过敏。

六、实验用品1. 药品:青霉素、阿司匹林、氨茶碱等常见药品。

2. 试剂:生理盐水、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

3. 仪器:注射器、试管、显微镜等。

七、实验步骤1. 筛选受试者:选择身体健康、无严重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受试者。

2. 过敏原检测:采用皮肤点刺法或血清学方法检测受试者对青霉素、阿司匹林、氨茶碱等常见药品的过敏情况。

3. 过敏原激发:对于过敏原检测阳性的受试者,给予相应药品,观察过敏症状。

4. 观察与记录:观察受试者在给药后的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并详细记录。

5. 过敏原验证:对过敏原激发阳性的受试者,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以验证过敏原。

八、实验结果1. 过敏原检测:受试者对青霉素、阿司匹林、氨茶碱等药品均无过敏反应。

2. 过敏原激发:受试者在给药后均未出现过敏症状。

3. 过敏原验证:受试者对青霉素、阿司匹林、氨茶碱等药品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九、实验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对青霉素、阿司匹林、氨茶碱等常见药品无过敏反应。

2. 该实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有助于降低药品过敏风险。

十、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了皮肤点刺法和血清学方法检测过敏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 过敏原激发实验有助于观察受试者的过敏症状,但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谨慎操作。

3. 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可进一步验证过敏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药物敏感性实验报告引言:药物敏感性实验是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评估它们对某种特定疾病或病原体的抑制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评估对细菌的药物敏感性。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药物浓度,以及了解不同细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

材料与方法:1. 细菌培养基:使用卫生室提供的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 细菌株: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两种常见的细菌株。

3. 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利福平:三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

4. 恒温培养箱、培养皿、培养液、移液器等基本的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 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接种于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

2. 使用平板法,将细菌均匀涂布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

3. 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分别添加到不同的培养皿中,以形成梯度浓度。

4. 将涂菌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5. 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上细菌生长状态。

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大肠杆菌而言,适宜的青霉素浓度范围为10μg/ml -50μg/ml,而头孢菌素和利福平的适宜浓度均在50μg/ml - 100μg/ml 之间。

-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青霉素的适宜浓度在50μg/ml - 100μg/ml之间,而头孢菌素和利福平的适宜浓度范围分别为100μg/ml - 200μg/ml和200μg/ml - 300μg/ml。

- 在高浓度的抗生素下,我们观察到对细菌的生长明显抑制。

而在低浓度下,细菌的生长状态与未添加抗生素的对照组相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抗生素的药效范围,并得出了适宜的药物浓度。

这些发现对于临床上的抗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论:药物敏感性实验是评估药物对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体外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体外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某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菌株:选取某病原菌为实验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抗菌药物:选择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

3. 实验仪器:微量稀释器、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比浊仪等。

4. 实验试剂:M-H肉汤培养基、药敏纸片、药敏试剂盒等。

三、实验方法1. 菌液制备:将实验菌株接种于M-H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制成菌悬液,用比浊仪测定其浓度,调整至1×10^6 CFU/mL。

2. 药敏纸片法:- 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均匀涂布于M-H琼脂平板上。

- 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表面,确保纸片与琼脂平板紧密接触。

- 将平板倒置,37℃培养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

3. 微量稀释法:- 将M-H肉汤培养基加入微量稀释器中,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溶液。

- 将菌悬液加入微量稀释器中,与抗菌药物溶液混合均匀。

- 将混合液接种于M-H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 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或菌落生长情况,计算最低抑菌浓度(MIC)。

四、实验结果1. 药敏纸片法:- 青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5mm,判定为敏感。

- 头孢菌素:抑菌圈直径为18mm,判定为敏感。

- 喹诺酮类:抑菌圈直径为20mm,判定为敏感。

2. 微量稀释法:- 青霉素:MIC为0.125mg/L,判定为敏感。

- 头孢菌素:MIC为0.25mg/L,判定为敏感。

- 喹诺酮类:MIC为0.5mg/L,判定为敏感。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药敏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某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均表现为敏感。

2. 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定期校准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药敏性实验报告结论

药敏性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药敏试验,检测特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和敏感性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抗生素滥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菌株:某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2)抗生素: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庆大霉素;(3)培养基: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4)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接种环、无菌操作台、微量移液器等。

2. 实验方法(1)将肺炎克雷伯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2)用无菌移液器吸取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滴加于已培养好的肺炎克雷伯菌平板上;(3)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4)观察并记录不同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圈大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青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5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敏感。

2. 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的抑菌圈大小为8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敏感。

3. 头孢曲松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抑菌圈大小为7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敏感。

4. 万古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万古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9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5. 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抑菌圈大小为6mm,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敏感。

四、结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均表现出敏感。

因此,在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以上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本实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降低抗生素滥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时,也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仅针对肺炎克雷伯菌一种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对于其他菌株的药敏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病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原药物敏感实验报告

病原药物敏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病原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病原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病原药物敏感试验是通过观察病原微生物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来判断病原微生物对某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判断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三、实验材料1. 病原微生物样本:疑似感染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

2. 抗生素纸片: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纸片。

3. 琼脂培养基:用于培养病原微生物。

4. 微量移液器:用于定量加样。

5. 镜头:用于观察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6. 温箱:用于培养病原微生物。

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疑似感染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进行稀释,取适量加入琼脂培养基中,混匀。

2. 制备菌悬液:将处理后的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选择生长良好的菌落进行稀释,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菌悬液。

3. 贴纸片: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然后将抗生素纸片贴在培养基表面,确保纸片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4. 培养观察:将培养皿放入温箱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5. 结果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15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表现为低敏感。

2. 病原微生物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20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头孢菌素表现为中敏感。

3. 病原微生物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25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喹诺酮类表现为高敏感。

4. 病原微生物对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10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氨基糖苷类表现为不敏感。

六、实验结论根据病原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表现为低敏感,对头孢菌素表现为中敏感,对喹诺酮类表现为高敏感,对氨基糖苷类表现为不敏感。

临床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可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药敏片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片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片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药敏试验在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通过药敏试验结果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药敏试验是一种体外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原理基于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抗生素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时,细菌能够生长;当抗生素浓度高于MIC时,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可以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药敏片;M-H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无菌镊子;无菌培养皿;酒精灯;恒温培养箱;显微镜。

2.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移液器;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培养基:将M-H琼脂培养基融化,待冷却至50℃时,加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后倒入培养皿,待凝固。

2. 制备药敏片:将药敏片置于无菌纸上,用无菌剪刀剪成小块,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3. 接种:用无菌棉签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分别接种于M-H琼脂培养基上。

4. 展开药敏片:将药敏片贴于接种好的培养基上,确保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接触。

5. 孵育: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孵育24小时。

6. 观察结果:观察细菌在药敏片周围的生长情况,记录细菌生长情况,并与药敏片上的药物浓度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

2. 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诺氟沙星、链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

3.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阿奇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

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等抗生素敏感,而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敏感。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篇一:药敏试验报告药敏试验报告(琼脂稀释法)一、实验目的检测载铜离子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材料与试剂材料:平板,锥形瓶,10mLep管等;试剂:载铜离子土,沙门氏菌,琼脂平板计数培养基,mh肉汤培养基,硫酸(1%),氯钡(0.25%)。

四、实验方法1配制琼脂平板计数培养基,按配方配制300mL,mh肉汤培养基100mL,待高压;2高压灭菌平板,锥形瓶,10mLep管等;3沙门氏菌扩大培养:10mlep管中加入4mlmh肉汤培养基,4ul 菌液,放置摇床37℃,220rpm过夜培养;4麦氏比浊管0.5的制备:0.25%氯化钡0.1ml,1%硫酸4.9ml。

8(即细菌的近似浓度为×10/ml)5将扩大培养的沙门氏菌调制0.5麦氏比浊度后,再稀释100倍备用;(每组做三个重复,16-24h后观察结果)五、实验结果实验组1、2以及对照组平板中,肉眼可见针尖状半透明菌落,革兰氏染色后,镜下形态为红色短杆状,初步断定为沙门氏菌;实验组3、4、5未见菌落,涂片染色后,镜下也未观察到细菌。

六、结论载铜离子土对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g/L。

篇二:001-药物敏感试验抗菌药物实验方法――药敏试验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少耐药菌株可耐受多种抗生素。

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

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耐药菌株可能会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专家强调指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以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而合理应用抗菌药控制畜禽疾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疗效,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

目前由各种细菌所引起的疾病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阻碍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所以使用抗菌药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成了畜禽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药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药敏实验,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二、实验原理:药敏实验主要是通过将不同抗生素涂布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观察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纸片扩散法、落法等。

本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培养基制备好,将抗生素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2.接种细菌:用接种环沾取待测试的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3.放置纸片:将含有抗生素的纸片均匀地放置在培养基上。

4.培养:将试管倒置盖在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37°C下培养24小时。

5.观察结果:观察平板上的细菌生长状况,例如菌落的大小、形态等。

四、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在平板上能够观察到不同的菌落,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等可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对于敏感的细菌来说,抗生素会抑制其生长,菌落较小,或无法生长。

而对于耐药细菌来说,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菌落会较大,生长繁盛。

五、讨论与分析:本实验通过药敏实验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用于指导临床上的抗生素治疗。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不同的细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只是一种辅助参考的方法,最终的抗生素选择还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药敏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如何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药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实验结果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抗生素治疗还需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

七、参考文献:无。

抗药敏实验报告结论(3篇)

抗药敏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抗真菌药物对致病性外瓶霉的敏感性,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3株皮炎外瓶霉、17株甄氏外瓶霉、13株丛梗孢外瓶霉、10株棘状外瓶霉及4株威尼克外瓶霉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所研究的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二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

一、实验结果1. 致病性外瓶霉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2. 二性霉素B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均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较低。

3. 伊曲康唑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次之,MIC较二性霉素B略高。

4. 氟康唑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较差,MIC较高。

5. 酮康唑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最差,MIC最高。

6. 5-氟胞嘧啶对各类外瓶霉的抑菌效果与氟康唑相似,MIC较高。

二、结论1. 二性霉素B是治疗致病性外瓶霉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2. 伊曲康唑可作为二性霉素B的替代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 氟康唑和酮康唑对致病性外瓶霉的抑菌效果较差,不推荐作为首选药物。

4. 5-氟胞嘧啶可作为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替代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5.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6. 本实验结果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

7.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对致病性外瓶霉的抑制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8. 同时,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总之,本次实验结果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2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我国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13株皮炎外瓶霉、17株甄氏外瓶霉、13株丛梗孢外瓶霉、10株棘状外瓶霉及4株威尼克外瓶霉进行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医院药敏试验实验报告(3篇)

医院药敏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本实验采用多种药敏试验方法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敏感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药敏试验技术操作。

3. 分析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细菌样本:临床分离的细菌样本。

2. 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3. 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等。

4.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接种环、药敏纸片、药敏稀释液等。

四、实验方法1. 纸片扩散法:(1)将肉汤培养基倒入平皿,制成均匀的琼脂层。

(2)用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培养物,均匀涂布于琼脂层上。

(3)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药敏纸片贴于琼脂层上。

(4)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观察抑菌圈大小。

2. 微量稀释法:(1)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水中,制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2)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含细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混匀。

(3)将混合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1)将抗生素溶解于无菌水中,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稀释液。

(2)取适量稀释液加入含细菌的肉汤培养基中,混匀。

(3)将混合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4)以不出现菌落的最低抗生素浓度为MIC。

五、实验结果1. 纸片扩散法:(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2)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

(3)部分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 微量稀释法:(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在0.0625~0.125μg/ml之间。

(2)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IC在0.25~0.5μg/ml之间。

(3)部分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MIC在1μg/ml以上。

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1)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在0.0625~0.125μg/ml之间。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药敏试验是测定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或杀灭作用的方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临床分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菌株来源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菌株均来自临床送检的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脓液等。

2、培养基采用 MuellerHinton 琼脂培养基,按照标准配方进行配制,并在 121℃下高压灭菌 15 分钟。

3、抗菌药物纸片选用多种常见的抗菌药物纸片,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均购自正规生物试剂公司。

4、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无菌接种环、游标卡尺等。

三、实验方法1、菌株的复苏与培养将临床保存的菌株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在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8 24 小时,以获得纯培养物。

2、菌液的制备挑取培养后的单个菌落,用生理盐水制成 05 麦氏浊度的菌悬液。

3、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悬液,在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 3 次,每次旋转60 度,最后沿平板边缘涂抹一周。

4、贴纸片用镊子将抗菌药物纸片均匀贴在培养基表面,纸片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24 毫米,纸片中心距离平板边缘不小于 15 毫米。

5、培养将接种好的平板倒置放入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6 18 小时。

6、结果观察与测量培养结束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四、结果判定根据不同抗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标准,判断菌株对该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通常分为敏感(S)、中介(I)和耐药(R)三种情况。

敏感:表示该菌株使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时,其疗效满意。

中介:提示该菌株对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反应性较低,需提高药物剂量或在药物浓度部位有一定的疗效。

耐药:表明该菌株使用常规剂量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检测了____株临床分离菌株,包括____种细菌。

以下是部分实验结果:1、菌株 1抗菌药物 A:抑菌圈直径为____毫米,判定为敏感。

抗菌药物 B:抑菌圈直径为____毫米,判定为中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 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

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
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

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

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2.1 琼脂稀释法首先制备含抗菌药物的琼脂稀释平板。

再接种待测菌株,然后是结果判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