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名词解释

1.社会事实:

外在于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作为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一是地理环境、人口、交通、住房等物质性的社会事实;二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等非物质性的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另一个特性是它们对个体施加某种强制性力量

社会事实难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直接观察。所以必须通过分析它们的效果,或者考虑它们的表达方式,诸如法律、宗教文本或书面的行为准则等,看其中蕴含的努力,才能间接地揭示社会事实的特性

2.社会学想象力:

认识到个人活动与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心智素质――区别“局部环境中的个人困挠”与“社会结构中的公众问题”——看待问题的视角

一般人不具有一种基本的心智素质以掌握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掌握事件和历史的相互作用以及自我和世界的相互作用……这种特有的心智素质可以被称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3.社会性别:

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别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社会建构相关。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物性别的直接产物

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就是社会性别,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生理性别指的是男性和女性身体之间的生物性差异

4.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无助的婴儿逐渐按变成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认知能力的人,并熟悉掌握她或他生于其中的文化的习俗。(吉登斯)

社会化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转化成被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

狭义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

广义社会化——个人学习社会角色、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

5.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一级社会化):

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的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交际语言、社会规范、内化文化与角色、形成个性人格和完美的自我等。

6.再社会化:

使个人改变以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与行为的过程――主动与被动

7.社会互动:

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进行沟通、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

三个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一人无法互动:

互动双方考虑到对行为意义的理解,如微笑、点头、摇头等:

必须是双方采取相互配合的共同行动:语言的、非语言的、直接面对面的和

非面对面的

8.社会资本:

前提:期待在社会中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通过社会关系获得资本。

(1)社会资本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它与人们之间多少制度化了的相互认知或认可的持续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能够给拥有这种关系的人带来

好处或便利,并且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

(2)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

(3)社会资本是指一种由社会关系所带来之资源最终成为促进生产之要素

9.社会网络:

是经过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10.全球化:

即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愈益相互联结的过程

11.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是指社会系统中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某一结构的要素逐渐发展为承担单一社会功能的多个社会结构要素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的外移;二是社会结构的分化,逐渐趋向某一社会结构承担单一的社会功能。

(水平分化:垂直分化)

12.社会不平等:

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或不公平现象。社会学所说的不平等要狭窄的多,是指社会成员或群体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报酬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分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地位和等级垂直分布的表现。

13.社会分层:

指依据一定的社会标准把社会成员归入不同的社会地位或类型,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也就是存在于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即资源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在不同人群中是不同的

14.社会流动:

广义的社会流动指的是任何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变动,比如居住地的迁徙、家庭的重组等社会学关注的是狭义的社会流动:指个人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移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

15.水平流动:

指不同社区、城镇或区域之间的地理位置上的移动:

同一等级社会地位间的社会流动

16.垂直流动:

指不同等级的社会地位间的变化。

按方向可分:向上流动(流入层次高于流出层次,是社会的普遍需要)

向下流动(流入层次低于流出层次,通常是人们不愿看到的)

17.代内流动:

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参照基点是自己的最初职业

18.代际流动:

同一家庭上下两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差别。通过同上一代人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一般是以父亲同一年龄时的职业,也应注意母亲职业

19.社会组织:

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以理性化的成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具有固定的分工合作机制的社会群体。

20.核心家庭(夫妇家庭):

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几种形式(夫妻、夫妻+未婚子女、父或母+子女)

21.主干家庭:

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22.结构—过程视角:

结构:指构造成为一个整体事物的各组成部分关系的统称;

过程:指的是事物运动和变迁的次序、经过;

结构研究是对事物作横剖面的研究:组成部分、地位和关系怎样,何种作用等;

过程研究是对事物的运行、发展和变迁作历时态的考察,研究社会的运行、发展及动力等。

(如家庭的考察:结构、变迁)

23.整体—个体视角: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早期发展:强调社会本位、社会整体高于个体,社会性质决定个体行为—社会唯实论。

迪尔凯姆的主张:研究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客观外在性,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反对将社会事实还原为个人的心理或生物因素,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韦伯倡导“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学是解释和理解个体行动的意义的科学,把个体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的起点—社会唯名论。

20世纪后,社会学从宏观结构和过程向微观互动(个人和小群体)转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

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以个体行动者以及他人的互动为起点研究社会结构和过程,用微观透视宏观和把握宏观的途径。

24.均衡—冲突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