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地理试卷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试卷进行分析,探讨试卷中各个部分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考察意义。
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是地理试卷的基础题型,通过选择题可以考察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择题部分通常包括了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的关系、地图的解读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等内容。
在本次试卷的选择题部分中,难度适中,涉及了地理学科的多个方面。
例如,有一道题目涉及了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学生需要通过对世界地图的观察,分析各大洲和国家的人口分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这样的题目考察了学生的地理常识和地图解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题中有一道题目涉及到了环境问题,考察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这种将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二、填空题部分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词语或数字。
通过填空题可以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地理要素的记忆和理解。
在本次试卷的填空题部分中,涵盖了地理科学的各个方面。
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填写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个湖泊。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知道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从而填写正确答案。
这样的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地理要素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而另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填写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带是什么,学生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知道环太平洋地区是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带,从而填写正确答案。
这样的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解答题部分解答题是地理试卷的较难部分,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认识和回答。
解答题部分通常包括了案例分析、图表说明和问题解答等内容。
在本次试卷的解答题部分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某地的地形特点,分析该地的农业发展情况。
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了解地形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回答。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地理是一门学科,它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科目,地理试卷不仅测试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理解,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解释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下面将就高二地理试卷进行分析。
一、试卷内容概述该试卷总共有四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应用题,涉及到地理的各个方面。
选择题占比较大,共计30道,占该试卷总分的50%。
二、题目类型和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涉及的题目类型较为全面,包括知识性、分析性和应用性题目。
其中,知识性题目占多数,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点及其具体内容。
分析性题目则需要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问题或地理现象来回答问题。
应用性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探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试卷的难度适中,绝大部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都是基础性的知识性问题,答案较为明确,且没有陷阱选项。
简答题和应用题则更为考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涉及到课程知识的不同层面和细节。
三、区域和方法的分布本次试卷对区域的覆盖较为全面,包括了中国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全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
涉及到的地理方法多样,既有统计分析,也有地图、图表分析等,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能力,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地理工具和方法。
四、试卷的教学建议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建立起地理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提高思辨能力,需要在教学中注重难度逐渐加深和复杂度提高,并培养学生对数据和统计分析的能力,具备分析问题和探究现象的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注重将地理与实际生活、经济、政治等方面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考试中,也应该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应用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师生交流也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得到充分运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一)及答案解析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一)及答案解析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火星冲日意味着这时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下图是“天问一号”着陆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火星探测器发射时火星的位置大致位于右图中的()A.A B.B C.C D.D2.上图所示着陆过程中,“天问一号”属于天体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3.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下列推测选项可作为火星曾经可能存在生命的依据的是()①火星离太阳的距离适中②火星上有高低起伏的地形③火星有液态水的分布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
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6.青瓦地多见于()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读下面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少8.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主要原因可能是8月()A.日照时间少 B.纬度低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武夷山东、西坡考察山地植被时,绘制的两坡相同植被。
精品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高2025届高二(下)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是中国和法国建交60周年,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马赛(43°18N,5°25E)是法国第二大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赛多雨季节,控制当地的大气环流是()A.温带气旋B.东北信风C.盛行西风D.西南季风2.在中法经贸合作中,马赛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A.葡萄酒B.天然橡胶C.棕榈油D.常温鲜奶【答案】1.C 2.A【解析】【1题详解】读题干可知,马赛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副高南移,当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多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马赛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葡萄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用葡萄酿制的法国葡萄酒闻名世界,是法国重要的出口商品,A正确。
天然橡胶、棕榈油主要产自热带地区,当地是亚热带,BC错误。
法国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常温鲜奶多产自北部,D错误。
故选A。
【点睛】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是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均有分布的气候类型,但是面积不是太大。
刚果海底峡谷起于非洲西侧刚果河口,切入到南大西洋大陆架和大陆坡上。
该峡谷在刚果河河口只有100米深,但不到200千米远的地方,水深达2.2千米。
图为刚果海底峡谷遥感影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4年1月高二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电视台某月22日在某地(35°27'N,139°38'E)拍摄“七小时影子大脚印”科普视频。
当地时间9:30在海洋塔影子顶端放置第一个大脚印,然后每隔半小时放置一个,日落前刚好放置完最后一个。
图为该日某时刻的视频截图,图中脚印指向和影子垂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拍摄日期和脚印指向分别为()A.冬至日东南B.夏至日东南C.冬至日东北D.夏至日西北2.该日后半年内,三亚(18°25′N)和该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A.先不变后变小B.先不变后变大C.先变小后不变D.先变大后不变某地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断裂。
图为该地的地质剖面图,图中T₁、T₁、T₁是C地河流凸岸形成的河流阶地(抬升了的河漫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A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为()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4.B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最合理的是()A.断裂位移一风化侵蚀一水平挤压一固结成岩B.水平挤压一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位移C.风化侵蚀—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位移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位移—风化侵蚀5.C地多级河流阶地从早到晚的形成顺序和形成时期的地壳运动分别为()A.T₁、T₁、T₁地壳持续性抬升B.T₁、T₁、T₁地壳持续性抬升C.T₁、T₁、T₁地壳间歇性抬升D.T₁、T₁、T₁地壳间歇性抬升艾比湖位于天山北麓,阿拉山口的东南侧,是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等河流的尾阔湖(内流河终点的湖泊),平均湖深2~3米,湖面面积变化大。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魏
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高二地理期31%〔粗略统计〕,选择题第 1 题 就考的是土壤学问,与市教研室所发的“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
比例安排有肯定差异,不利于发挥“考试说明”的指导作用。
〔一〕①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设计,尤其是简答部分,
2、区域地理学问遗忘率高〔农村来的.学生初中还有没学过地理
例切入,引导学生既要去学“地理”,更要会用“地理”。也符合新课
的〕,地理事项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清晰。
标提出的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进展有用的地
3、书本学问把握不牢,更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如农业、工业的
理。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敏捷运用学问治鑫侍猓如≡裉?/SPAN3-5
5、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也简单出现歧义,如 29 题,有人答“东南风”,有人答“西北风”。
魏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三、今后教学思索: 1、平常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要求要明确、严格,考试时表达在答题 时不要出现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的答案,表达要精确、到位。 2、克服教学条件的局限,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发挥地图的载体作 用,把地理学问教学落到“实处”。 3、下学期区域地理学问复习要仔细对待,并留意联系相关的高中 地理学问。 4、加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区位选择问题。
题。④试题大量涉及人口、资源、环境、进展等热点问题,表达地理学
4、读图、资料,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欠缺,不能精确把握
科的育人功能。
题目要求,如 30 题的〔3〕答,有些学生脱离资料,泛泛而论,不能
〔二〕①试卷图表印刷不是太清晰〔如 28 题〕,给学生答题带来
高二地理期末月考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期末月考试卷分析结合本次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及考试成绩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一) 试卷结构:选择题25道,综合题4道,合计100分。
1. 分值比例:2. 各章节知识考查分数比例:(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反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题目偏难。
这次考试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学过的区域地理内容都有涉及。
2.以区域图为载体,重视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区域特征。
地理高考尤其注重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区域特征。
区域地理试题突显地理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能够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水平、提取有效信息水平、逻辑推理水平、综合分析水平和文字表述水平等。
3.重点考察学生对平时所学知识点的落实情况。
区域地理知识点繁杂,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下功夫记忆落实,平时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借此考试做一次检验。
二、阅卷报告(一)成绩分析(二)主要失分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
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失分。
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2.使用知识水平不强。
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对一些区域图有效信息的提取较差,说明使用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弱。
3.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表现在选择题其他题目和综合题的简单问答上。
试卷上很多平时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点,有局部学生没有记忆落实,更不用说理解和迁移。
问学生为什么把填图题打错,他们回答背混淆了,所以张冠李戴。
4.学生对区域地图的判认以及定位,仍然是难点。
地图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欠缺,表现在综合题读图识图、地理事物空间定位上,模糊不清或者空白。
5.气候等难点落实较差。
选择题4、5、6、7、8、14、15、16、22等9题,综合题26题2小题,29题3、4小题等,均涉及气候成因特征等的分析,错误率最高。
各层次学生均有表现。
6. 答题不规范。
地理术语使用上不够精确,书写不认真。
填空题因为有错别字而丢分。
7.知识体系不完全,凌乱,答题要点不全,表述不准。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C.地下水补给、4月D.大气降水补给、11月
下图中N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P地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可能是伦敦,终年温和多雨
B.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该地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D.该地位于南半球,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D.沉积作用—地壳下陷—风力侵蚀—重力崩塌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关于图中各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B.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
C.丙地为背斜顶部侵蚀形成D.丁地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
8.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
5.丹霞地貌主要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以块状结构为主,而嶂石岩地貌是下部先受侵蚀,上部再垮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强度B.岩层位置C.岩层性质D.土壤厚度
6.二栈、三栈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A.A风力堆积B.B冰川侵蚀C.C海浪侵蚀D.D风力侵蚀
11.关于①地貌景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物颗粒细小B.地势平坦
C.面积稳定不变D.该地适合农耕
“大气河”通常指形成于中低纬度洋面的狭长水汽输送带。强“大气河”可长达约3200千米,宽约800千米,厚约300千米,携带的水汽量相当于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流量的25倍。根据大气河水汽输送量和指标P可将“大气河”分为1~5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点睛】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高二地理考试分析
根据考试结果以及对试卷的分析,得出本次考试试题难度较高,高分率较低。
下面是我关于这次地理考试的一些思考!1.在课堂上,通过有意识的元认知提问,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能力的认识,即反省认知。
元认识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认知活动中认知主体对目标的制定和确立,强调认知主体对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调节以及自我改善。
我在课堂提问时不是只要求学生简单地回答结论,而是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你怎样考虑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想这个问题”。
研究还表明,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向自己解释理由,能够引发执行加工过程,如调节、计划、注意问题特征,这一切能使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更高。
①有学者研究,向学生问“为什么那样做”之类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把注意力从指向问题本身转变为指向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正在做什么、想什么,也就是说,从问题水平转移到加工过程的水平(即观察问题解决者自身的认知过程活动过程),一句话,可以激发元认知加工的过程②。
而在课堂中可以让让其他同学共同注意这个思维过程。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于自我提问的习惯:学习过程是自身知识不断积累、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有一个“监控者”。
有时这个“监控者”是老师或家长,但同学们应努力把它变成“自我监控”。
要变成“自我监控”主要是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这句话(概念)的结构是怎样的?这种提问用于对概念的理解,结构可以是句子的语法结构,也可以是主体与客体的结构。
许多同学在学习概念时,要么不重视,要么就是死记硬背,不解其意,这都不利于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运用。
如关于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这就是农业”从语法结构上分析可知,农业是一个部门,在扩展部门的定语可以容易理解和记住这个概念。
从主客体的角度分析看,主体是人类,客体是利用……,对象是……,目的是……。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月某日6:30(北京时间),我国的钓鱼岛(25°45′N,123°28′E)和海马滩(10°43′N,117°40′E)同时迎来了日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可能是()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2.该日海马滩与钓鱼岛()A.日落时间相同B.夜长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长相差近50分钟图1所示景观是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西南部海岸的一组形态各异的石灰岩石柱,原有十二个,现在只余七个。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不同的岩石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图中石柱的岩石类型属于()A.①B.①C.①D.①4.造成图中石柱数量减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水侵蚀B.海水搬运C.海水堆积D.风力侵蚀5.图中石柱的形成过程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夏威夷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
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该站点可以避免岛上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对观测数据的干扰。
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下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观测站可能位于()A.①B.①C.①D.①7.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变化的原因是()①夏威夷岛远离大陆二氧化碳集中排放区域①二氧化碳经过长距离输送,与空气充分混合,浓度基本稳定①该站观测年代早,时间序列长①晴朗天气多,海洋固碳能力强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欧洲西部南北方向气候有明显的差异(下图)。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在已结束的试卷上进行分析,能直观挖掘出学生所擅长和知识缺乏之处。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一)一、试题质量分析试题紧扣新课标和高考要求,立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考查范围广,又不超纲,命题形式活泼,体现新理念,注重对读图能力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
选材与设问围绕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来展开,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考生根据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因有些题目曾经做过作业,试题难度不大,题目浅易,尤其是综合题表现最为明显,备选答案多,只要答出其中的若干点就给满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
2、综合题的读图、识图能力欠缺。
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审题能力一般。
4、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概念混乱,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
不善于读图表、数据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审题不细,提取信息失误多。
四、改进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不变应万变。
要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解除难点,构建地理问题知识模型。
2、加强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原理、规律落实在图上。
1)加强读图和判读图表信息的训练。
规范教学很重要。
2)对等值线图学生既缺乏空间想象力又缺乏生活实践,所以也常判断失误。
加强分析图表信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3、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1)突出教学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中卫县的沙坡头是一个成功治沙的典型例子。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24. 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方格状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B. 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C. 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D. 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25. 若b地西侧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着重发展( )A. 绿洲农业B. 河谷农业C. 节水农业D. 立体农业参考答案:24. A 25. C试题分析24. 该题主要考查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草方格沙障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使风力减弱,阻止沙丘的移动;同时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在固沙植物作用下,土壤条件逐渐改善。
故答案选A。
25. 结合上题分析,b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种植业只能是发展节水农业。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低,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
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经纬度准确的进行区域定位,并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等内容分析即可。
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设置沙障的作用: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
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m的土埂,间距1~2 m,走向与风向垂直。
黏土固沙施工简单,固沙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但需要大量的黏土。
2. 图2是“某大洲3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考试质量分析高二地理考试是学生们在学习地理课程后进行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评估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高二地理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期对考试结果进行准确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对考试的整体表现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高二地理考试的平均分为80分,中位数为85分,标准差为10分,进一步说明了学生们整体表现较为稳定,相对来说地理学习状态较好。
接下来,我们将对考试的题目难度进行分析。
本次高二地理考试共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解答题三种类型。
单选题的平均得分为70分,多选题的平均得分为75分,解答题的平均得分为90分。
从平均得分来看,解答题得分最高,单选题得分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解答题需要较深入的地理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而单选题则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
因此,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强对解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试卷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在不同知识点上的优劣势。
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题目得分进行统计,我们发现气候与气象、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等知识点的得分较高,而地理信息技术、人口与城市以及经济地理等知识点的得分较低。
这可能与学生们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本文还对考试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有一小部分题目存在不够明确或者容易引起误解的情况。
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多选题和解答题中,可能会对学生的答题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题目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题干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最后,我们还将对考试的时间分配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考试结果统计,我们发现有约30%的学生在大题解答部分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选择题部分的答题时间不足。
这可能与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缺乏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有关。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黄山地区断层发育的原因。
(2)说明黄山地区医疗价值矿泉水的形成过程。
(3)分析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的成因。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地处蒙古褶皱带形成的新生代裂谷盆地之中,是蒙古国最大的淡水湖。库苏古尔湖面积与我国洞庭湖相当,但其储水量却比我国所有淡水湖储量的总和还多。库苏古尔湖与贝加尔湖相距200千米左右,但两湖生物种类极为相似。近年来,湖区陆续开通了多条轮渡航线。下图示意库苏古尔湖地理位置。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海南省陵水县盛产圣女果(又名樱桃番茄,如图),产出的果实大小形态均匀、色泽鲜美、味道香甜可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当地圣女果收获后,以鲜果形式销往北京、上海、天津、青岛、香港、澳门等各大城市。武山村是陵水县唯一的圣女果大型收购市场。完成下面小题。
③长江口地壳下沉迷度加快④海浪侵蚀作用不断加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对图示不冻湖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暖流B.地热
C.海拔D.纬度
16.图示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均在120%以上,北部甚至达211%,远超该国粮食40%的自给率水平,其原因主要是图示区域()
江西省吉安市洋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吉安市洋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 宜农荒地多C.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D. 土壤肥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以C正确。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2. 广东和西藏相比,区域特征的不同点是()A.广东经济发达但是矿产资源不丰富,西藏经济不发达但是矿产资源丰富B.广东和西藏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广东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西藏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D.广东和西藏的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参考答案:C3. 沿海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A.重金属B.热水C.粉尘D.废气参考答案:B4. 读右图极点俯视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A、B、C、D昼长最长的是:A. AB. BC. CD. D29.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何处:A.(23°26′S,90°E) B.(23°26′N,90°W)C.(23°26′N,90°E) D.(23°26′S,90°W)参考答案:B D5. 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参考答案:C6. 兼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经过,5种地形分布齐全的省级行政区是A.甘肃B.青海C.四川D.西藏参考答案:C7. 下图表示我国某区域多平均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3),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约1000 mm。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该地区位于我国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12. 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 水资源短缺B. 水污染严重C. 水资源利用率低D. 地下水过量开采参考答案:11. A 12. C【11题详解】根据题干提示“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约1 000 mm”,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理考试试卷分析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一、试卷总体分析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一) 、重基础,题灵活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占4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辖市”、“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黄金水道”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
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二)、重读图,题多变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长江、黄河”、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一)、单选题:第2、3、4、5、6、7、11、15、17、19、20、22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
第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济源的干湿类型。
第3、4、9、12、21、25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省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
(二)、读图分析题:第26小题填写各省少数民族名称。
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
第27小题判断我国的地形名称,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
第28小题关于长江黄河的读图练习,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少的题,少数同学在第3小题出现了错误,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
高中地理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6篇
高中地理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6篇高中地理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一、试题情况:本次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1、题型、题量与分值:本次试卷题型完全按照标准题型设置,分单选和综合题两种题型。
选择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综合题共2道大题,共40分。
分值分配合理,题量稍大一些,颇有难度。
2、试题特点分析:从整体上看,试题覆盖的知识点全面,强调了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突出了重难点,注重了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考察。
选择题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呈现的形式多样,题目灵活多样,有直接考察知识点的,也有间接考察和综合考察知识点的。
综合题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
整体命题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水平测试要求。
二、学生答卷分析本次考试,不及格人数普遍较多。
其中选择题1.3、6、7、10、11.12、15、17、20题失分的同学较多,综合题21题失分的同学较多。
问题:1.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扎实,甚至是惊人的,如15题关于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方面、21题回答非洲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方面写的是五花八门,这既反映了基础知识的薄弱,又说明了学生答题时的思维混乱,头绪不清。
2.审题不清,从平时的学习中反映出学生的问题可概括为:基础知识薄弱、不会审题、规范化不高、不会用专业化的学科语言答题。
三、今后改进措施:1.课堂上要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工作不仅做在课后,更要落实在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严谨性,重点的要反复强调。
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
2.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思维清晰、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双基到位,精心设计每堂课,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形成稳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知识体系。
3.课后多花一些时间和学生谈心、谈话,个别指导,提高其成绩。
4.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答题。
要精选典型题,精讲典型题,选和讲都要紧扣如何审、如何答,而不是简单的对答案。
力争形成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调动基础、理清思路、规范答题的良好做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张镒
一、试题知识结构分析
根据学校安排和上课情况,高二年级期末地理考试范围为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内容。
试题分为两部分,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25个5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试题总体偏难。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
如选择题。
2、3、4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知识;13、14题考查地貌、地质类型与气候类型的正确对应的基础知识;17、18、19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考查气候类型自然带等基础知识;21题考查气候类型图。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
如8、9、10题的影子和太阳高度数值;13~14题的地貌图;20题的等温线图,21题的气候类型图,23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信息,并且要判读出该题并没有强调一定是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等不确定性因素;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26题第(1)小题中的黑河流域蕴含了气候、地形、河网、植被等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1、2题,交通类型有缺点的比较;12、13题,要求学生把有关地质、地貌等有关地理要素在地球表面分布规矩律掌握了,才能判读出。
20题图中等温线曲线,与纬度分布规律又需要和海陆位置有机结合起来;26题考查“环境问题”、“气候类型”及“河流水文特征”,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27题,有关区域经济的资源开发问题分析,需要学生把已经学到的知识与考试题目有机结合;28题考查的区位因素是非常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把已经学过的评价农业区位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知识与题目有机结合。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26(2),就是要求根据图中“河流、地貌、地形”说出气候和生态问题及产生原因。
27题“输电和输煤”,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定性描述和环境、经济联系起来。
28“描述长白山地一月份等温线的总体走向并分析原因”。
29题第(1)(2)小题都要求学生“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地分析说明“(1)工业化提高的原因”和“(2)能源紧张的原因”。
第(3)小题实际是对产业转移影响的描述。
二、学生成绩和答题分析
(一)学生成绩情况统计
1.学生总体得分情况
(一)总体情况
根据各小组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
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
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选择题答题情况(得分最低的题目分析)
8题,得分仅为0.31分,难度系数达到0.16,是所有选择题中得分最低的题目。
从命题的思路看,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地理位置概况的了解,是属于基础题目,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高考大纲要求的地理计算掌握欠缺,也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强调不够。
23题,得分率为21题,得分为0.35分,难度系数为0.18.
从命题的当初,已经预测到了该题目的难度系数。
因为过去此类考试题目中,大多数是把上下两个题目做一个关联,上一个题目考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那么下一题往往还是围绕着这个计算进行考查。
但本次命题,就是想要改变学生、老师的思维定式,从多角度考虑问
题,只要是符合题干要求,也可以考另外一种的地理计算。
(三)非选择题学生答题问题分析
1.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
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下学期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
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
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
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
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
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
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
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4.加强对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试题提供的有关资料中,获取信息资料的有效内容,并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找出与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有关的信息,能够进行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5.加强对学生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的培养。
要加强地理学科语言表达和答题规范的训练,使学生能规范、完整地使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的解读地理图表,辩证地考察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的地理表述,准确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原因。
高二地理备课组
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