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意识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关注现象、进行实验观测和思考的能力和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可以增强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本文将从培养兴趣、开展实践、提供资源和鼓励思考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科学实验可以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让他们亲自动手参与科学实验,增加他们的科学体验和兴趣。
二、开展实践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和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感受科学的奥秘。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三、提供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可以建立科学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器材和仪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此外,学校和社区可以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邀请专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
四、鼓励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问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问题解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观点,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将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需要从培养兴趣、开展实践、提供资源和鼓励思考四个方面进行。
教师和学校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术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科 学 、 主 的师 生 关 系 , 科 学 探 要 求 。 民 使
究 过 程 成 为 教 师 的 导 航 过 程 、 生 师
共 同参 与活动 的双 边 过程 。 此 外 , 师在 探 究 教 学 时 , 教 还 应 创 设 一 些 问 题 情 境 , 把 学 生 要 即
学 习 的 内容巧 妙 地转 化 为有 目的 、
决 这 类 问题 的过 程 中 , 过 学生 的 通 参 与 , 学 生 实 际 调 查研 究 、 集 即 收 和利 用数 据 , 成 对 自然 的解 释 , 形
其 中不乏 学 生对 科 学 问题 的想 象 、
亲 身 经 验 并 发 展 他 们 好 奇 求 知 的
天 性 。 因 此 , 展 学 生 的 质 疑 和 独 发
情 感 和 价 值 观 等 内容 。在 探 究 教 学过程 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要
对 自然 现 象 充 满 较 强 的 好 奇 心 , 热 爱 大 自然 , 成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处 的 养 态 度 。 学 生 通 过 实 践 活 动 , 于 提 敢 出 自 己 的 见 解 , 于 创 新 , 爱 科 勇 热
培养 学 生科 学的 思维 能力 对 科 学 的 探 究 活 动 , 须 充 分 必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 创 设 一 定 的 情 境 , 他 即 使 们 的 能 动 性 、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发 挥 主
加 的会 议 和进 行 的访 问 , 可 引发 都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 因 此 , 探 究 教 学 在 中 , 生 实 践 意 识 的培 养 , 学 主要 是 培 养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的 意 识 。 学 生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创设 情 境 , 引导 学生 自己 去发 现 问 题, 自主探 究 。如 在 教 学 《 体 在 物
水 中 是 沉 还 是 浮 》 课 时 , 定 物 一 确 品 在 水 中沉 浮 标 准 前 , 的 教 师 往 有
做 到有 的放 矢 、 到 为 止 , 分 培 点 充
在教 学 《 点亮 小灯 泡 》 一课 时 ,
我 最 初 认 为 , 一 课 用 1 导 线 、 这 根 1 个 小 灯 泡 和 1 电 池 点 亮 小 灯 泡 节 的 实 验 简 单 明 了 , 生 不 会 遇 到 多 学
才 能 准 确 判 断 物 体 在 水 中 的 沉
浮 。 这 样 一 个 小 小 的 动 手 探 究 活
到 某 种 问 题 怎 么 办 啊 ? 如 果 学 生
一
预 设 当 中 , 生 的 自主 探究 形 同虚 学
下 , 师 的 引 领 能 少 则 少 , 量 唤 教 尽
设 , 似“ 看 流畅 ” 的实 验教 学 , 掩盖 起 学 生 的 自 我 意 识 。 教 师 应 积 极 却 着学 生 自主探究 意识 的缺失 。
养 学 生 的 自主探究 意识 呢?
一
时不 明白, 要再讨论 交流 , 还 以
、
启 发 引 导 要 适 度
往启 发 再启 发 , 调再 强 调 。如 果 强
按 照 教 材 的 编 写 意 图 , 让 学 生 动 先 手 做 一 做 , 果 就 大 不 一 样 。 啤 酒 效 瓶 盖 在 水 中是 沉 还 是 浮 , 生 们 的 学 猜 测 会 很 不 统 一 , 是 教 师 可 以 事 这
先 想 到 的 。 因 为 啤酒 瓶 盖 平 放 在
数学课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数学课虽然不及科学课那样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要求那样高,但作为基础学科,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情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尝试。
一、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
教师要打破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实施探索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转变观念,一定要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融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长,又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
这样思想交融的广阔空间,为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作了心理和思想准备。
二、鼓励质疑,培养问题探究意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无论儿童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三、以趣设疑,诱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很多发明与新技术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好奇心使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探索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中,教师利用小故事、谜语、笑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闪趣,激发求知欲,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索思维。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好似在经历一次次快乐的智力旅行。
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联想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材料。
以此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思维的翅膀,展于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充分的联想,想象是培养学生探索素质的必要手段。
让学生通过引导,由遇到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它有联系的知识,增强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数学探究意识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怎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怎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途径,探究科学真相和规律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科学探究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科学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学生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有助于他们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探究是建立在科学意识基础之上的。
所谓科学意识,就是指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知和理解。
只有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科学意识,才能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实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启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学习资源,让他们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参观科技馆等多种途径,增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探究兴趣,培养出强烈的科学意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实践过程。
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亲手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并通过这种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在实践过程中,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科学探究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验证。
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使他们在实践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四、促进学生与科学家交流通过与科学家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探究方法,对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可以邀请一些科学家来到学校,向学生介绍其科研成果、研究方法等,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小课题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有趣的植物敲拓染

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㊂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天赋和才能,培养学生的每个高光点,让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潜力㊂四㊁规范教学用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学科的课堂不仅仅要改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老师们的教学用语对课堂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老师采用清晰流畅的发音,优美恰当的词语会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吐字清楚会让学生心平气和的跟着老师一起思考问题㊂讲课内容的逻辑清楚,讲课方法准确,可以使学生更好对知识的严谨性有所提高㊂综合学科的老师正确的使用语言,采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对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至关重要,才能使学生对学科有严谨的知识体系的认知㊂老师们上课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表达需要注意,老师们上课时的站姿,表情,手势等等的细节肢体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㊂语言幽默风趣,知识量深,范围广的老师才会成为学生心中的优秀老师㊂五㊁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七年级综合学科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要创建良好的,积极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这样才能使七年级的学生全方面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 高红.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J ].福建茶叶,2019(10):268-268.[2] 董慧宁.语境创设与英语课堂教学应用[J ].教育界J I A O Y U J I E ,2010(4):15~17浅谈如何在小课题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有趣的植物敲拓染张 洁(重庆市沙坪坝区汇育学校 重庆 400030)ʌ摘要ɔ 通过小课题活动课植物敲拓染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思考,与伙伴们一起研究新知识,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㊂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习惯于你讲我听,不善于提问,不善于质疑,学习上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㊂为此,我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究并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亲近大自然,对生活充满热爱!ʌ关键词ɔ 有趣;探究;植物;敲拓;大自然ʌ中图分类号ɔG 632.4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1-0249-02一㊁ 植物敲拓染 定义天地间万千植物,形态㊁颜色各异㊂年年岁岁,一次次轮回,花开㊁草枯时刻在变化㊂能将花草最美状态保留下来的方式,除了摄影㊁绘画㊁刺绣,还有另外一门艺术,不需要摄影师的专业对焦,不需要画家的技艺表现,只需简单的敲敲打打,就可以把植物的自然形状㊁色彩凝固在所需的载体上,它就是植物敲拓染㊂二㊁ 植物敲拓染 特点两块布㊁一把槌或一颗石,加上随手可得的花花草草,一件件原形原色的作品就完成了,从杯垫到桌布㊁从收纳袋到休闲小包,从抱枕到窗帘,花草就这么自由自在的㊁姿态优雅的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利用自然中的花㊁草㊁茎叶等进行的植物敲拓染,是草木染中比较冷门㊁简单的类别,这种技术类似于古老的押花工艺,但只是通过拓印保留花草隐约的痕迹㊂夏日里那些美丽的花朵或容易凋谢的花朵,通过植物拓印的方法,留下了香味㊁纹理㊁色彩㊁以及那些有关遇见的温馨画面㊂在拓印过程中布料的不同㊁敲拓器具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即使是同一次拓印,受力程度不同,拓得的效果也完全不同㊂有些拓面的色素丰富,拓出来的颜色就很饱满;有些拓面的纹路很清晰,就可以看见叶片的骨骼㊂成功的作品带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保有植物完整的叶脉经络,就像是植物的灵魂被捕捉了下来㊂我们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找寻 植物敲拓染的秘密㊂三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语说得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㊂综合学科的课堂,要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在小组内有表达㊁参与㊁合作的欲望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如:学生们在课前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敲拓工具,学生带到了课堂㊂通过观察㊁实践及小组讨论,到底哪些工具适合用来敲拓呢?如:学生们在校园找到各种植物来敲拓,有花有草,在寻找植物的过程中,学生利用A P P 软件,认识了许多的植物,知道它们的名字㊁特点㊂可是到底哪些植物适合用来敲拓呢?学生们带着一些问题,参与进课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进行探究,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兴趣㊂教师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好奇㊁好动等特点,促使学生把好奇心发展为 科学的好奇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灵巧导入,学生对新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内心不自觉地产生了强烈的对新知识的渴求,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主动探究科学的动机㊂通过学生的反复探究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㊂如:石头要用圆润㊁光滑的石头,大小要选取适合我们年龄特点,我们的手能握得住的石头㊂植物的选择,要选择叶片新鲜,汁液多,根茎清晰㊁叶片颜色鲜艳的植物,敲拓出的作品才更漂亮㊂校园的肾蕨㊁南天竺㊁三叶草等,都可以用来敲拓㊂学生不仅在学会了敲拓染,还丰富了课余活动,这种探究学习的方式是未来自主学习的方向㊂四㊁小组合作大智慧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㊁探究㊁合作是新教育的几个核心词汇㊂小组作为一个学习组织,职能就是合作做事㊂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㊁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㊂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㊁合作讨论㊁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习知识的乐趣㊂学习是一场革命,做事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㊂做事就需要合作,于是,小组应运而生㊂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合作的探究意识呢?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每一次敲拓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㊂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在组内充分的交流,有些学生说道:每次敲拓前,组长会让我们先讨论,敲拓时该注意什么?让我们参与设计敲拓图纸,我们小组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开始敲拓㊂你瞧,我们敲拓出来的作品越来越好看㊂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语言表达㊁动手能力㊁创新审美都得到了锻炼,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去㊂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㊂五㊁丰富多彩的收获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人类 返璞归真 ㊁ 回归自然 ,我们越来942越追求自然㊁健康㊁环保㊂学生在活动中与大自然有了亲密接触,不仅认识了校园里的不少植物,知道了植物的名称,还跟大自然进行了亲密接触,身体力行的参与到保护大自然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㊂总之,在小学生学习中,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重任,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去探究科学具体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来,持之以恒,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我国的创新培养人才奠定坚实的根基㊂参考文献[1] 陆冬冬,叶晓林.用材料的结构性厘清思维的层次性 拓展课‘植物叶的敲拓染“教学设计与分析[J ].湖北教育:科学课,2018(3):87-88.[2] 陆冬冬.用材料的结构性厘清思维的层次性 拓展课‘植物叶的敲拓染“教学设计与分析[J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8,000(003):87-88.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实践运用张慧玲(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四族小学 甘肃 定西 748307)ʌ摘要ɔ 语文作为我国各个学习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来说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能承上启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情况㊂目前来看,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渐深入,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已经是目前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㊂ʌ关键词ɔ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实践应用ʌ中图分类号ɔG 44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1-0250-01引言语文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高于理论型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现如今因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加之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如果继续在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法势必会与我国人才发展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质量,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的发展趋势之一㊂一㊁应用多元化教学法的积极影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其直观的面对知识点,养成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能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㊁丰富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㊂且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网络信息化技术逐渐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类技术的出现也给教育行业带来给多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当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相关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通过网络技术整体教学内容,并通过图片㊁视频等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的形成,在此类阶段中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㊂其次经济的上涨,让我国社会企业更加迫切的期望具有多元化思维的人才加入,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能为社会人才需求奠定基础㊂二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1.学生地位被转化㊁学习兴趣较差㊂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大多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进行倾听,严重的忽视了学生自身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导致其失去对语文学习及探究的主动性㊂且如果此类教学方式没有及时的改进优化,将会对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及个人发展造成影响,阻碍其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㊂此外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所以在开展低年级语文教学前教师必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合理的设置教学的内容,以此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及语文学习奠定基础㊂2.学习时效性较差㊂对语文学科来说,其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具体来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了解我国的母语文化,还要让其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中,作为沟通的媒介㊂但目前来看,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知识的累积量,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认识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情感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㊂三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应用实践1.使用情景教学法㊂在多元化教学中情景模式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此类教学法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㊂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时相关教师可以试用网络技术,通过图片㊁视频等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内容㊁理解课文的背景等,如在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的教学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的目标:让学生了解治水的艰辛以及治水的好处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动画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治水的过程以及大水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㊂2.优化教学内容㊂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好奇心较重,但注意力较为不集中,所以想要提升其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首先就必须借助多元化教学来完善优化教学的内容,如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将其带入到室外,观察太阳变换时自己影子的不同,直观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此外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断地完善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㊂3.使用小组合作讨论模式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其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教师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其对于新事物的兴趣㊂多元化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使用多种形式创建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其积极的参与到沟通交流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㊂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其进行沟通端午节自己都做了什么,同时要确保课堂纪律㊂通过观察发现,大多学生都会因为沟通而激发出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性,这时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其更深入的了解知识,以此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㊂结束语由此可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目前教学中的不足,还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此外在应用多元化教学法的过程中相关教师也要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其充分地掌握语文知识,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㊂参考文献[1] 刘娟.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课堂的探寻[J ].新课程,2020(40):155.[2] 许建华.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2020(35):80.[3] 张维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30-131.[4] 戴兴乐.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 ].科幻画报,2020(08):134.[5] 曹迎春.浅谈多元化导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20(21):69+71.[6] 吴晶晶.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有效途径探讨[J ].读写算,2020(18):94.052。
上好科学实验课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科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襄阳市襄州区张湾办事处洪山头光彩小学肖佳科学课的教学在我区全面铺开,再回头看看这几年的经历,感慨良多!从开始接触《科学课》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小有所成”,我和学生们在共同成长。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更新理念,提升个人科学素养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无疑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科学课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对教师在课程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教师的课程地位和对课程的作用也将获得新的提升。
科学课程教师要成为探究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和评价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综合培养”、“过程研究”、“科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师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
新的科学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科学探究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认识科学探究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习惯探究,那么怎样组织、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呢?教师要放弃权威形象,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不能由别人代替学习的。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观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再将学生封闭在教室、学校中;灵活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必只限制在课堂上,不必限制在课时任务上;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再是一味地“教教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教材以外的知识来学习;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定论的精神,允许学生存有己见。
谈谈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的养成

谈谈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的养成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探究提到新课程理念的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这个要求中可以看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什么事物都感到好奇,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常规模式的限制与束缚,且没有定式,这就为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可以说,儿童时期是发掘大脑潜能的黄金时期,培养和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要从小开始。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且没有较宽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低年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会表现出和中高年级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本人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一、养成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前质疑。
引导低年级学生质疑,很多教师认为难度很大,更不能谈鼓励学生课前质疑了?觉得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事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一方面,很多教师没有实践过,没有把学生往这个方向进行引导,我们怎么知道不行?另一方面,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天到晚就喜欢问为什么,而到了小学就不问了,是它思维能力下降了,还是我们教师没有给他机会,给他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是我们家长、教师不让他问了,嫌他烦了,教师会想:引导学生质疑费时费力,而且低年级学生提的问题千奇百怪,还不如由我们教师设计几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这样,省时省力,自己也能控制住局面。
但是这样做却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果还是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什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永远是一句空话。
要求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读读生字词,标标小节号应该是可以的。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小学是科学学科的基础和起点,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成果,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未来和全面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快速发展,信息量日益增长,未来的世界将更需要具备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的人才。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探究意识的培养探究意识是指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主动思考、发问、探索和创造,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小学科学教学应当紧贴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重视启发和引导,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1)以兴趣为基础。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兴趣点、经验和想象力作为教学的引导和切入点,加强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启发思维。
(2)注重启发和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全面分析,清晰概括,全面思考,从而鼓励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同时,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探究性任务等,从而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践和探究。
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体现,小学科学教学应当营造出富于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并注意实践操作中事关安全问题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实验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环节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发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基本实验技能。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注重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的教育,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过程的观察等,这些步骤不仅要求学生在操作时注意细节,还需要学生注重实验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形成一系列科学实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设疑置问,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 促使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 例如: 有位教 师在 教“ 一元 一次方程的应用” 时, 开头是这 样设疑 的: “ 同学们 , 你们有过丢三落 四的坏毛病吗?老师认识
一
点 O旋转 , /B O D = 9 0时 ,
AOC 、 / AOD 、 BOC
条件。 因此 , 在教 学中, 培养学生强烈的探 究意识 , 能激发 学生
创 新思维 , 激励学生克服各种 困难和 障碍 , 产 生进行探 究活动
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 疑 问; 探究意识; 思考 学起于思 , 思源 于疑 。问题是学生 产生学 习愿望 的根本原 因, 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 问题 的存在 , 就难 以激起 学生的求知 欲, 学生也 就不会 去深入思 考 , 那么, 学 习只能是表层 和形式 的。教师设计问题要力求一石激起千层浪 , 能引起学生深入思 考, 在质疑一解疑的过程 中,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 养成勤于 思考 、 乐于参与 、 勇于发表独立见解 的好 习惯 。通过一题多变 、
、
提供质疑的机会 , 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教学应 以学生为 中心 。课程标准应遵 循学生 学习数学 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 生已有 的生活经 验出
发, 创设有助 于学 生 自主学习的情境 ,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 实际
以, 哪些不可 以?于是学生 的热情高涨 , 都动起手来 , 通过小组
合作探究 、 操作 , 确认 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再如 : 有一位教师在 引导学 生学习“ 垂线 ” 时, 是这样 设计 的: 两条直线相交 , 有两组分别相等 的角 , 当一个 角等于 9 0度 时, 其他三个角有什么变化 ? 可 能产生 四个相等的角吗 ? ( 如图 ) 同时演示教具 , 将直线 C D绕着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兴趣,诱发探究动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学生爱上化学,对化学学习产生内在动力,才会有积极持久的求知兴趣,创新意识才会萌芽。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
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作用。
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可用素材,创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的实验探究机会,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做钠的实验时,看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探究动机油然而生,再如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滴水燃烧,学生思维迅速活跃起来,疑问自然形成并想办法解决,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得出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些内容,直接的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产生学习兴趣。
如在讲到氨的制备时,因为此前已制备过多种气体,也见过多种制备装置,所以我在这儿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制备氨气的装置和制备哪种气体的装置相同?(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应用什么方法收集氨气?(3)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3.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有一新闻报道:某市有一下水道发生了爆炸,所炸之处,下水道盖全部被炸开,并一直炸到一学校的校园内,并炸伤几名小学生及路人。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学生中,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思考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1. 建立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充足的实验课,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
学校也可以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促使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结果分析。
这将为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供优越的条件。
2. 强化科学教育的综合素质教育科学探究的方法不单只有实验,还有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励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引导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谆谆教诲、宣传教育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符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发展规律。
科学探究不是机械性地掌握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分析,从而形成形成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懂得科学探究的方法。
3. 加强科技创新和标准化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环境,刺激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可以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收集信息、设计解决方案、实现创新成果。
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标准化训练,培养他们的科学技能,如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
标准化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术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4. 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学的重心要由传统的知识点讲解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并适当地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达到探究学习的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意识,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

一、 创设情境 。 为发展探索思维提供可能 著名 的心理学家布鲁 纳说过 : 学 习的最好 刺激乃 是对 所 “ 学教材的兴趣 ” 。数学教材本是枯燥无味, 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 内容具 体化 、 形象化 , 将枯燥 内容生动 化、 趣化 , 有 激发 学生 的 求知兴趣 , 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 。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 , 分别 让学号是质数与学号是合数的 同学站起 来, 虽是一站一坐 的 这
呢?
旦学生提 问, 起初 无论质量如何 , 正确与否 , 那怕某些发 问是
可笑的、 是错误 的, 教师也要从积 极方 面加 以鼓励 , 并帮助 学生 分析错误的原 因。例如 , 在学习“ 用字母表示数 ” 这节课 时, 有一 个学生提 出来“ 生活 中常用的是 : 2千 克苹果 、O千 克大米 , 买 3
一
替学生的探 索, 过分追求“ 基本技能 ” 的熟练掌握等迎 合应试教 育的做法将逐 步离我们远 去 。取 而代之 的是 以学生的发 展为
本, 促进学生探究性地学 习。也 就是说教师要根据 学生的知识 背景、 习需要、 学 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 , 为学生提供合适 的学 习 素 材, 留给学生足够 的探索 时间和空 间, 学生在 思维发展 的 使 同时获得积 极的情感体验 。那么如 何培养 小学生 的探索意 识
“ 小数 除法 的计算 ” , 时 出现 2 . ÷2 7这样 一道题 , 98 . 学生在 确
定余数时出现 不同的意见 ,一部 分学生认 为商是 1 余数是 1 1 , 还一部分 学生认为余数是 0 1双 方争得 面红耳赤, ., 这时有 的学 生就提 出了质疑 的问题: 这个除法算 式的商是 1 , 数是为什 1余
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小学劳技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育环节,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尤为重要。
探究意识是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的意愿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并探讨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 提供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小学劳技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和解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劳技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共同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材料在小学劳技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
通过自主选择、独立操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小学劳技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设宽松、鼓励的学习氛围在小学劳技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宽松、鼓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只有在宽松、鼓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探究意识的实际案例在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着丰富的实践案例。
在小学手工课上,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实际的手工制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设计和制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组合形式,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及时反思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辩 嘲 3 9
在 语文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 生 的探究 意 识和 创新精神
■河南省武陟县城关高中 吴明慧
关键词 : 语文 探究意识 创新精神 二、 营造氛 围 。 培 养探究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创新精神 , 要使学生敢想、 敢说 、 敢质疑 , 就要帮助学 教师必须主动亲近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 , 我 所欲言的机会。注重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 创设的问题情景 中自觉主动地发现 问题 , 在课 堂教 学中 , 教 师应改变传统的教 学模 式 , 大 力进行教学 改革。如何 让探究
允许有和答案不同的声音 ,给每个学生畅 鼓励 学生对所 学的教材大胆质疑。 比如 , 我讲鲁迅 的《 为 了忘却的记念》 时, 有 的学
误, 因为 “ 谈天 ” 是 固定 词组 , 怎 么能拆开 使用呢? 对此 , 我立 即肯定 了该生敢 于质 疑、 敢于大胆 中 破传统 的樊篱 的精神 。鼓
由于有 了“ 读者 ” 的存在 , 学生 写起来
关键词 : 作文教学
读者意识
读者 意识 , 指 的是作者心 目中必须有 在作 文 中表 达 的思 想感 情 , 来 品评 这 篇 方 面 。 自己的读 者群 体 , 无论 是在内容的确定方 文章 。
面, 还 是在形式 的选 择上 , 都要 为 自己的 读者群体考虑 。这就是读者意识。说的通 俗一点就是 , 文章 “ 写给谁 ” 、 “ 为什么写 ” 。 作品, 如 果离开 了读 者的 阅读 , 它就 将毫 无价 值和意义 , 因此作 者必须 要有 “ 读者 意识 ” 。如果学生不知道作 文是写给谁看 的, 就难 以体现 文章 的价值 , 这 也在 一定 一气呵成。通过各种假想对象 培养学生读者意识 的有效措 施 , 首先 得心应手 , 不仅很快教会学 是欣 赏。老师 的称赞 , 能改变一个学生学 情境 的创设和 写作训练 , 而且开 辟 了思路 , 畅所 习写作 的态度 。 而且我们要善 于发现作 文 生树 立读者意 识 ,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探索意识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探索意识引言科学探索是培养孩子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是孩子磨砺科学探索意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孩子培养科学探索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能够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探索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我们需要向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如科学书籍、科学实验道具等。
这些资源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科学世界。
二、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索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观察到科学现象,还能够理解科学原理,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奥秘。
三、鼓励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培养科学探索意识的关键是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他们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
同时,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参观科学实验室和科技展览参观科学实验室和科技展览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索意识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参观,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了解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同时,参观科技展览还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五、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科学探索通常需要团队合作,而团队合作又是培养科学探索意识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团队项目或合作实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索能力。
总结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培养科学探索意识的关键时期。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开展科学实验活动、鼓励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参观科学实验室和科技展览以及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探索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新作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科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改中认真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现在,就如何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谈几点自己浅显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兴趣是探究的起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
课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了什么礼物?猜来猜去,没猜对,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想知道老师到底带来了什么,然后我出示了储钱罐。
二要“妙”,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二、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法,为探究性学习开启大门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
然而,我们在实际授课中认识到: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1、在操作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科学研究意识是指对于科学研究的敏感度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提供科学研究机会和平台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和平台。
比如开设科学研究社团、科研训练课程等,供学生主动参加。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科研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科学研究环境,培养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加强科学研究教育的推广学校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教育的推广,培养学生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
可以通过丰富的科普活动、科学实验课程等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并培养他们对于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科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或写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和科学写作阅读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读科学类书籍、期刊、论文等,了解科学的最新进展,并鼓励学生撰写科学报告、论文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解决科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科学项目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应该从课程设置、教育环境、鼓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机会和平台,加强科学研究教育的推广,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阅读和科学写作,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和有创造力的学生,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以及对知识的积极应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开展科学竞赛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首先,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基础。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只有通过观察,学生才能从客观现象中寻找规律,进行科学推理。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实践。
例如,组织学生观察昆虫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察丰富多样的图像和视频材料,拓宽学生的观察范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是科学探究的关键。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亲手感受、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或者课题研究。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验设计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最后,开展科学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有效方式。
科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创新大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进行实验和研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展览、举办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开展科学竞赛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熊妹教学频道·交流
E-mail:280545335@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文︳张翠蓉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一、设问,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设问”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必须在设问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使问题的难度刚好在学生能“跳起来摘桃子”的水平。
1.求异式提问。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是战争单元。
对《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这两篇课文做对比教学时,我把切入点定位为小雨来与小夜莺的换位:如果小雨来面对这一对德国兵他会怎样?如果小夜莺被鬼子抓住,会不会也像雨来那样成功脱险?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对文本深入探究的兴趣,学习热情很高涨。
2.迁移式提问。
即通过提问将课文的学习迁移引申到广阔的生活或其他学习对象上,使学生产生共鸣、感悟、联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说声对不起》之后,我提问“学了本文,我们对作者及其同学的做法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那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是怎样处理的?”,将学生置于与课文内容相似的场景中,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单元习作奠定了基础,学生写出了《消失的三八线》《鸡犬不宁》《远亲不如近邻》《都是小纸团惹的祸》等精彩习作。
3.想象式提问。
它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学李绅《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我这样提问:“请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想象一下,功成名就的李绅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一路走来,当他看到‘秋收万颗子’的丰收场景和路边饿死的农夫,会有什么样的表情、言行和心理活动呢?”这是一种相似联想、再造性联想,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诗歌艺术的空白。
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学生深切理解了诗歌主题“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体会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课外延伸,扩大探究面
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师应善于抓住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身边小事,将之导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心灵互相撞击,迸发出灿烂火花。
如2016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我在教学《飞向月球》时结合这件举国欢庆的大事设置了“你对我国或世界的航天事业了解多少?”“你对宇宙知多少?”等相关问题,要大家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学生积极性很高,畅所欲言,在交流中了解到了许多航天知识,培养了爱国情感。
课后,我还设置了《未来的……》这样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书面作文的形式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又如,教学《东施效颦》一文,我这样引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施的美在哪儿,东施又为何不美呢?生活中有东施效颦的例子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很快就明白了“自然之美”的道理。
随后,我又拓展到《邯郸学步》,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不能盲目模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道理。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第一小学)
2019·2B·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