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介绍

合集下载

白居易生平介绍及各个时期主要诗词作品详述课件

白居易生平介绍及各个时期主要诗词作品详述课件
白居易生平介绍及各个时期主要诗 词作品详述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白居易生平概述 • 早期诗词作品 • 中期诗词作品 • 晚期诗词作品
01 白居易生平概述
出生及家庭背景
出生年月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
年)。
籍贯及家庭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 下邽(今陕西渭南)。
04 晚期诗词作品
《暮江吟》
诗意深远
此诗以暮江为背景,表现了作者 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的赞 美,诗意深远,充满哲理。
意象丰富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 “残阳铺水”、“半江瑟瑟半江 红”,描绘了暮江的美丽和宁静 。
《赋得暮雨送李胄》
情感真挚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送别好友李胄而作,诗中表达出对友人的 深深眷恋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暮江吟》
通过对江边暮色的描绘, 表现了作者孤独、无奈的 心境,展现了其诗歌中独 特的审美情趣。
03 中期诗词作品
《琵琶行》
总结词
音乐之美,人生之哀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琵琶声为引子,通过描述琵琶弹奏的美妙旋律,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 热爱。同时,诗中借助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红颜易老的哀 叹,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无奈。
《钱塘湖春行》
总结词
春意盎然,自然之美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钱塘湖周边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湖水、柳树、黄莺等元素呈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向往。
其他中期作品选读
要点一
总结词

给四年级的孩子们介绍白居易,简单好懂

给四年级的孩子们介绍白居易,简单好懂

给四年级的孩子们介绍白居易,简单好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优美动人,被称为“诗仙”。

白居易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官员。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经历过荣华富贵,也曾饱受挫折和困苦,但他始终坚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他的诗篇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常常表达出他对人间烟火的热切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在他的诗歌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领略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深刻哲理。

白居易的诗歌中常常运用富有韵律的古体诗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具有优美的音韵和韵律感。

这些古体诗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品味,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丰富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诗歌欣赏能力。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唐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诗歌中常常描绘人间百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情冷暖,让人们领略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白居易的诗歌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他的诗篇,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欣赏美好、珍惜生活,如何坚持追求、勇敢面对,如何胸怀大爱、谦逊待人。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作品,更是一本生活智慧的启蒙读本,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出正直善良、豁达开朗的品质和心态。

白居易的诗歌是一座精神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启发价值。

通过接触白居易的诗歌,孩子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还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人性的温暖,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的诗篇,感受那份纯粹与美好!【2000字】第二篇示例: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生活在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在四年级的孩子们看来,白居易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诗句却可能曾在课堂上被老师朗读,或者出现在课本上。

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介绍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啄木曲 莫买宝剪刀, 虚费千金直. 我有心中愁, 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 徒劳人气力. 我有肠中结, 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 徒夸好颜色. 我有双泪珠, 知君穿不得. 莫近烘炉火, 炎气徒相逼. 我有两鬓霜, 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 锥不能解肠结. 线不能穿泪珠, 火不能销鬓雪. 不如饮此神圣杯, 万念千忧一时歇.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 前期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 《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 色。 转折点: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 还是那些讽谕诗。 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主要思想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 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 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 《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 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 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 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谕、 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 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 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 发的。
整体评价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 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 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琵琶行》与 《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 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其他代表作 《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关于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关于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关于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于世间。

他在唐代以“诗仙”之名闻名于世,是唐代文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位诗人。

以下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作品。

一、生平白居易的生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官场生涯和隐居生涯。

1. 官场生涯白居易是唐代时期的一名官员,于公元80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祖籍为陕西凤翔。

他自幼聪明好学,后来考中进士。

进入官场以后,他先后担任过很多职务,如秘书郎、给事中、翰林学士等。

后来,他进入皇家内阁,成为了尚书右丞。

但是,因为他的一篇诗歌引起了中官的不满,被贬到了陕西洛阳做知州。

2. 隐居生涯白居易在洛阳做了知州后,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自那时起,他开始创作大量的诗文,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在他的诗歌中,反映出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了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晚年返回咸阳,与家人一道生活到逝世。

二、诗歌作品白居易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大多数是豪放、自然和浪漫的。

他的诗歌不仅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还描绘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

他的诗歌作品大部分涉及爱情、人生哲学等主题,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欣赏。

1.《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描绘了一个人物的生命历程。

这首诗歌以草地为背景,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送别诗之冠”。

2.《长恨歌》这是白居易的又一代表作,以杨贵妃为主人公,描写了她与唐太宗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歌的风格庄严、雄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诗歌中,白居易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突出了杨贵妃的形象,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

3.《琵琶行》这首诗歌以唐朝著名的女琵琶手韩翃为主人公,描绘了她在忧愁的悲伤中演奏琵琶。

这首诗歌的语言优美、含蓄、悲壮,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创作特点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语言流畅优美、音韵和谐,富有情感的表达力。

他的诗歌将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主题与艺术技巧完美融合,体现出了他的艺术才华和诗歌取向。

关于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关于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关于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772年3月白羽时生-846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名流,被誉为“诗仙”,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巨星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奉为经典,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出生在长安(今西安)一户望族之家,家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

少年时期,他天资聪颖,品学兼优,广泛涉猎文化知识,尤擅长文学和音乐。

他从小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十分喜爱写诗,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正是在这个时期,白居易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也奠定了他成为一代文学家的基础。

白居易年轻时,曾担任过一些政府职务,进入了唐朝的政治体制。

在这期间,他可以亲身体验到朝政的黑暗腐败和社会的艰难困境,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

于是,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和不满,勇于揭露社会的弊端。

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他尤为关注平民百姓的疾苦,深入民间,呈现了丰富的民间生活和感情。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深度,而且笔法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诗歌创作方面,白居易的成就非常卓越。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绝句,也有七言律诗和长篇叙事诗。

他的诗歌在艺术上追求自然真实,所呈现的景物和形象鲜活而真切,语言简洁明快,意蕴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他的诗词流传至今,被后人奉为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诗歌创作外,白居易还有丰富多彩的其他文学作品。

他的散文擅长写人写事,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写过一些戏剧作品,如《长恨歌》等,承载了他对时代和人生命题的深入思考。

此外,他还从事过翻译工作,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介绍西方文化。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

他曾担任过朝廷的重要职位,如监察御史、江州司马等,为国家稳定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然而,由于他勤政爱民,直言忠诚,与时弊不合,年过半百时被贬至嘉州担任知州,被认为是“贬谪白”,使他受到了政治上的排斥和打压。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白居易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白居易朝代:唐代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中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作品分析白居易在江州时,曾整理、编集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据其述,讽谕诗是他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闲适诗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感伤诗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者”;杂律诗则是“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百韵至两韵者”。

大体上,前三类是古体诗,最后一类是近体诗;前三类中大致以内容区分,但也有参互交错的。

在这四类诗中,白居易自己比较重视讽谕诗和闲适诗。

他认为讽谕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义”,都是他的人生目标的直接体现。

白居易的简介介绍

白居易的简介介绍

白居易的简介介绍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和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唐代诗人之首”。

他有“诗圣”、“诗豪”、“翰林重臣”的美誉,其诗歌描绘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信息。

生平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鹿门人,安禄山之乱后一家流亡厦门。

幼才聪颖,有文才。

21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

贞元中,曾先后任江州司马和蜀州司马。

乾符中,担任御史中丞。

天宝初,任观察使、承旨、翰林学士。

天宝十四年因拜相罢职,入长安市民,四处游历,并写下了大量有关社会生活、历史事件、个人感受等题材的诗歌。

天宝末年,复任中书侍郎,很快再次被罢免。

转任成都节度使,后被贬回市民。

景龙元年,白居易病逝,在此之前,他创作了2400首诗歌、曲文、杂文等。

创作成就白居易的诗歌写作量巨大,力求富有生命活力,风格多样。

他的诗歌既包括风景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森林树》等,也有抒情诗,如《钱塘湖春行》、《长恨歌》等,另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玄言诗,如《笼鹤池》。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接近元稹的类唐体文字到洛阳风韵诗,舞文弄墨诗,一直到后期的清新淡雅的风格,至今仍为人称道。

此外,白居易还创作了许多曲文和杂文。

在曲文方面,他的作品继承了以往诗文的优良传统,具有谐富、语同、工白等特点。

在杂文方面,他笔触轻快、擅长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百态,代表作有《琵琶行》和《钓台招客》等。

影响与评价白居易的诗歌代表着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与李白、杜甫等合称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歌有浓烈的个性特色,语言生动、流畅,情感激昂、深刻。

他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热切追求人生真谛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其诗歌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白居易的诗歌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现实性,并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例如,在唐宋时期,有大量的诗人模仿白居易的诗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的苏轼,他在文学创作中充分吸收了白居易的诗风,打破了诗歌的固定形式,致力于探索个性表达和写实主义的创新手法。

白居易介绍全篇

白居易介绍全篇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 堤。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 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 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 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 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 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诗歌的语 言特点是什么?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 类:讽谕、闲适、感伤、 杂律。他本人最得意, 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 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 内容: 一、一方面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 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 如《观刈麦》. 二、还有的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
罪恶,如《卖炭翁》。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 陇黄。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 主义优良传统,他写诗敢为百
姓诉苦,敢批评皇帝官僚,内容
丰富多彩,是新乐府运动的倡 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 位。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是唐朝中期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之一,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许多人奉为传世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歌以骈文、律诗、绝句为主,代表作品多达数百首,其中既有关于政治社会的杂感,也有关于人生哲理的深思,还有饱含情感的爱情诗歌。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一、生平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河南汝南县。

他出生于大唐盛世,祖父白君嗣和父亲白敏中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

白居易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了超群的才华和文学天赋,被人们誉为“童年奇才”。

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多次中进士、及第。

他曾经担任过很多的官职,如尚书左丞、吏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太子少傅等,一生中历任过35个官职,也多次担任过辅佐皇帝的要职,深得当时的唐宪宗和唐文宗的信任和赏识。

白居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广泛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文,风格灵活多变,描写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概括了人生之道,体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智者的人格和风貌。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非常有名,后来更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下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代表作品1.《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的律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声音婉转、沉浸在痴情和思念中的女子,她象征着爱情的力量和人类情感的深度。

这首诗歌像一首旋律优美的中国古乐,表现了人类性情的美好和多情。

2.《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联言体的律诗,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描绘了人生的离别,生命的转移和人生的哀愁,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流露出对老友离去的遗憾和痛心,是一首情感深刻,艺术造诣高深的诗篇。

3.《长恨歌》《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具有宏大的史诗气魄和细腻的人物描写。

中国历史人物介绍:白居易

中国历史人物介绍:白居易

中国历史人物——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公元772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七年,出生于河南新郑一个中小官僚家庭,家里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当时的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多个州,搅得各地民不聊生。

因为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官做了徐州别驾,但徐州更加危险,于是白居易的父亲把家人们都送到了比较安全的宿州符离,因此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白居易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开始教他读书写字。

她要求严格,但对白居易的态度却和蔼可亲。

5岁,白居易开始写诗。

8岁,白居易就懂得了诗词声韵。

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公元800年,白居易考中进士,又来他在长安遇到了元稹,两人很快就成为至交好友。

在诗坛里,元稹和白居易是齐名的大诗人。

公元794年,白居易的父亲去世。

因为他的父亲做官清正廉洁,甚至死后家里的钱都不足以将他的尸体运回河南老家安葬。

于是白居易回家,一边守孝,一边复习功课。

在此期间,白居易认识了邻居的农家女儿湘灵,这是他的初恋,是一生最珍贵的恋爱。

可是古代讲究门当户对,他们因为门第不对等而无法结婚。

这段感情是他一生的痛,有人说,《长恨歌》里的恨实际上是他与湘灵的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一个他们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

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的官职,他希望尽到自己的职责来报答唐宪宗的知遇之恩,因此经常上书给皇帝,还写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让唐宪宗知道人间疾苦,甚至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虽然白居易的建议很多都能被唐宪宗采纳,但因为他说话太直接令唐宪宗感到不快,宪宗曾向李绛抱怨说:“白居易这个人,是我提拔他做了高官,但他却对我没有礼貌,我都快要忍受不了他了。

”但大臣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劝谏宪宗多听听别人的建议。

公元815年,也就是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唐代诗魔白居易生平介绍和作品

唐代诗魔白居易生平介绍和作品

唐代诗魔白居易生平介绍和作品唐代诗魔白居易生平介绍和作品精选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

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精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池上》等。

卖炭翁【题解】《见白氏长庆集》。

为《新乐府》组诗第三十二首。

诗以一位卖炭翁的具体遭遇为例,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作了有力的鞭挞。

【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暮江吟【题解】见《白氏长庆集》,为长庆元年(821)秋在长安游曲江时所作。

诗中写出了秋夜曲江的瑰丽景象。

【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钱塘湖春行【题解】七言律诗,唐白居易作,见《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简介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 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 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 影响巨大。而他的闲适诗在后代同样有很大 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 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 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 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 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 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为官
嗜酒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 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 十分刻苦,终成诗人。但白居易和李白、 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 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 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 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 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 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 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 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简历
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 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 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 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 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 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 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 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 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 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 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 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 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 即 事 名 篇 , 无 复 依 傍 ”
唐 代 诗 人 杜 甫 创 作 新 题 乐 府 时 的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代表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代表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代表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唐代诗人中的“晚唐三百”。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性、感情性和艺术性,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几篇代表作品。

一、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于772年出生在陕西永兴县的一个贫户之家,家境贫困但学识渊博。

他十分聪明,年纪轻轻就开始接触文学和诗词,在诗人元稹的指导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后来,白居易考入了进士,进入政治圈子,历任太子洗马、秘书省校书郎、礼部侍郎等职位,直到晚年官至中书令。

在文学上,白居易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充实,风格优美,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才华横溢的艺术造诣。

他的文学作品被誉为“风流千古、传世经典”。

二、代表作品介绍1.《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草原上远方的离别之情。

全诗立意高远,意境深邃,语言简练、细腻,韵律流畅。

其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被誉为唐诗经典句,意境深刻、表达唯美,绕梁三日,令人难以忘怀。

2.《长恨歌》《长恨歌》是一首抒发爱情痴心妄想的长篇叙事诗,共计《千古恨》一百二十章。

该诗情节曲折,语言优美,塑造了唐皇帝李隆基和杨贵妃两位主人公的浪漫爱情,以及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

作品结构严谨,含义深沉,曾被长期传唱,被视为唐代史诗的代表作之一。

3.《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受到男权制度压迫的悲惨命运。

诗中描绘的李慕白和安南两位女子形象深刻、感情真挚,语言平实而耐人寻味。

其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一句堪称诗中绝句,表达了琵琶行者的一腔悲愤之情。

4.《临洞庭湖赋》《临洞庭湖赋》是白居易的一篇散文代表作,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景观以及其对百姓的重要意义。

全文议论严谨,论证深入,细节充实生动,语言风格典雅。

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被誉为不亚于唐诗的俳句。

古代诗人名人白居易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白居易人物介绍PPT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经典作品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二部分
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经典作品
艺术特点
叙事
在长篇叙事诗方面,《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 较为成功的作品,它们在艺术表现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极度 鲜明的特点——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 两篇作品虽也有叙述、描写等方式,但是却在叙事上面一简 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
第四部分
人物思想
人物思想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 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艺术特点 人物思想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进士及第
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月十四日,在礼部待郎高郢主持下,白居易 参与科举考试,以《性习相远近赋》《玉水记方流诗》、策问五道顺利通 过殿试,获第四名,赐进士及第,之后他利用守选的机会东归洛阳、符离 等地省亲,并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冬参加吏部候选,次年春在吏部 侍郎郑瑁瑜主持下参加书判拔萃科的考试,与元稹、崔玄亮等同登第并授 予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而后白居易在长安常乐里租赁德宗朝宰 相关播私邸的东亭子居住。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简介是谁写的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简介是谁写的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简介是谁写的唐朝诗人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以清新含蓄、感人至深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作品特点及影响,以及关于白居易简介是谁写的的问题。

一、生平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祖籍山东潍县,但他的父亲白敏中为官到扬州后,便迁居到扬州。

白居易得其父之迁居,也因而脱离了封建官僚儒家的权力体系,走上了文学之路。

白居易自幼聪明好学,十四岁时,便已经做了清河县令的执事。

此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因文章优秀被选为进士。

他曾在唐玄宗、代宗、德宗、武则天等皇帝的朝廷任职,后被贬谪到岭南、草原等处,期间耗尽了巨资,终于回到故乡扬州,在此度过了晚景。

二、作品特点及影响白居易是一位文学、政治、历史、语言学等领域的杰出人才。

他的诗歌作品,以民间生活和人性智慧为主题,广泛表达社会现实,富于真情实感。

他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不同于李白般奔放豪放,也不同于王之涣般质朴典雅,而是具有独特的风格。

白居易还深受汉乐府和曲子的影响,他的诗歌音乐感强烈,流畅灵动,行文婉转优美,淡雅清新,情感真挚、自然,一度成为唐代后期四大诗人之一,与元稹、李商隐、杜牧并列。

他的代表作有《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城雪》等。

白居易的思想诉求强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士人阶层的不满。

他的诗歌尤其关注人民生活和疾苦,呼吁重视人道主义精神,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关于白居易简介是谁写的在历史上,对白居易的介绍和评价众说纷纭。

早在唐代,就有李白、杜甫、韩愈等诗人对白居易进行了高度评价,对他视为同类人物。

明代以来,史家更是对白居易作了大量研究和介绍。

《唐书》、《新唐书》等典籍均记载了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此外,文学家刘向也在《新序》中对白居易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现代研究者们也各自对白居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其中陈毓庭、钱家鼎、钱钟书、徐志摩等名家对其影响尤为深远。

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介绍

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白居易通过 科举进入仕途
个人经历
出生:公元 772年,河南 新郑
成长:自幼好 学,才华横溢
仕途:29岁中 进士,官至翰 林学士
晚年:退隐山 林,潜心创作
逝世:公元 846年,洛阳
重要成就
01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 诗人,被誉为“诗 魔”
02
他的诗歌作品数量 庞大,流传至今的 作品有近3000首
与白 评居 价易
的 影 响
对后世的影响
01
02
03
04
白居易的诗歌语 言通俗易懂,深 受广大民众喜爱
白居易的诗歌作 品数量众多,流 传广泛,对后世 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作 品反映了当时社 会现实,具有很 高的历史和文化 价值
白居易的诗歌作 品被后世文人学 者广泛研究,成 为文学研究的重 要课题
他的诗歌作品数 量众多,流传广 泛,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歌语 言通俗易懂,贴 近生活,深受广 大民众喜爱
白居易的诗歌作 品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历史价 值,对中国文学 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
感 谢 您 的

观报 人 :

xx
历代评价
01
白居易的诗歌 被誉为“诗 仙”,被誉为 唐代诗歌的巅 峰之作。
02
03
白居易的诗歌 语言通俗易懂, 深受广大民众 喜爱。
白居易的诗歌 反映了社会现 实,具有很高 的历史价值和 文学价值。
04
白居易的诗歌 对后世文学产 生了深远的影 响,被誉为 “诗圣”。
文学地位
白居易是唐代著 名诗人,被誉为 “诗王”
爱情诗:描写爱 情生活,表达对 爱情的追求和向 往
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 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 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谢 谢 观 看 !
2.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 大诗人之一。
猜 猜 他 是 谁 ?
3.他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
1 2 3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个人成就
轶事典故
4
5
人物评价
人物简介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 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 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 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 行》等。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家藏书。后擢翰林学士 。元和十年(815)贬为江州司马。文宗即位,迁刑部尚书。武宗时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池 上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对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 有卓著的贡献。在整理集贤院藏 书时,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藏书,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私家藏书颇富,建有藏 书楼,名“池北书库”。他曾作《池上篇》,言其“罢刑部侍郎时,有栗千斗,书一车”。 著有《白氏长庆集》等。他曾以自己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词语佳句类书《白氏经史事类 六帖》,分为1 367门。宋代黄鉴著《杨文公谈苑》记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 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臵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抄录成书 。”可见《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资料时就开始以类汇集。另编有《元白因继集》、《刘白 唱和集》、《洛下游赏宴集》等。
轶事典故
*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 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 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 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 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藏书故事
史书评价
*旧唐书
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 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就文观行,居易为优。放心 于自得之场,臵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 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沈、谢既往,元、白挺生。 但留金石,长有茎英。不习孙吴,焉知用兵?
*新唐书 *唐代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 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 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
文学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 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作品一览: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暮江吟》 《忆江南》 《大林寺桃花》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直中书省》 《长相思》 《题岳阳楼》 《观刈麦》 《问刘十九》 《买花》 《望月有感》 《放言》 《池上》 《缭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人物生平
*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 于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 白居易画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 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 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 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 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 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 ,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 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 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 全都白了。
江州司马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 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 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个人成就-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 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 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个人成就-官场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29岁 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 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 》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 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 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