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纪念广场
越战纪念碑广场设计分析课堂PPT
一个社团,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
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
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
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
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1)纪念碑本身应该
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
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
工程动工,当年10月纪念碑主
体就基本完成了。这些黑色的
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佛蒙
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
亡者姓名。这些姓名都一般大 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 0.09厘米。就是因为林璎的坚 持原则和据理力争,我们才能
看到今日的越战纪念碑,才能
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女性
的原创精神。林璎说:“当你
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
“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摘
自林璎自述)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
形象的纪念碑下,在这刻
满了死去人名的大墙下,
人们思考着战争与和平,
慰安无数美国士兵牺牲他
乡的灵魂。
17
平面分析
A为纪念碑中心 V字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 念碑 纪念碑 在主轴线的一侧 融于自然,不破坏原先的 格局可以 与贝聿铭做的罗浮宫扩建工程的广场联系分析。
18
空间观察
19
东翼指向华盛顿纪念碑
书的时候,林璎就喜欢到附
近的“林阴墓园”去走走,
观看那里形形色色的墓碑和
越战纪念碑解析
1.越战纪念碑英文全称是什么?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正式名称为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 顿,是一个纪念在越南战争中服役的美国士兵的国家 战争纪念碑。纪念碑包括三部份:三位战士雕像、越 南妇女的纪念碑和越南退伍军人纪念墙,其中以纪念 墙最为出名。纪念碑有时被普遍地称越战纪念碑、越 战墙或简称为墙。
3.“华盛顿广场”周边主要的构筑物及 其它们的构成关系?
• 主要建筑物
• 1.华盛顿纪念碑 •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 华 盛顿而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 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 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高169米 ,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 高速电梯,游人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华盛 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
2.甲方对纪念碑设计的要求是?
•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是一名前陆军下士简· 斯 克鲁格思在战后萌发的。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 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 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 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 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 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2)要与周 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 亡和失踪者的姓名;(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 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 5.白宫 •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 华 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 ,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 霍 本。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 多· 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 白宫坐南朝北,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分为主 楼和东西两翼,东翼供游客参观,西翼是办公区 域,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位于西翼内侧。主楼底 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厅外是南草坪,来访国宾的 欢迎仪式一般在这里举行。
广场典型案例分析珀欣广场
特色:开放,极度的开放 瓷烧旧明信片座椅靠背
氛围营造与空间的趣味性
紫色通风高塔 弧形座椅靠背上的瓷烧旧明信片座椅靠背上有
瓷烧旧明信片座椅靠背 一张张老旧明信片,这也是麦芭琵的艺术创作,这 些瓷烧的明信具片有述框说景着昔效日果的的洛紫杉色矶墙市容,带领人 们回到过去,中意段图的藉餐由共厅同与的派记出忆所凝聚社区意识。
具有框景效果的紫色墙 引了游客。
中段的餐厅与派出所
广场上的雕像
细节设计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
sign
广场上的雕像 特色:开放,极度的开放 氛围营造与空间的趣味性
为广场添加生紫气色的通还风有高这塔些雕像, 这是音乐大师贝多瓷芬烧的旧塑明像信和片一座个椅士靠背 兵的雕像。 具有框景效果的紫色墙
的机能性建构,具但有是框经景过效巧果思的设紫计色,墙化丑陋为美
丽——这正是环中境段艺的术餐追厅求与的派目出标所。倚附着高塔
的紫色墙,既界定绿意园圃的世界,也是高架的 广场上的雕像
水道,水道流向南区空间的主角——大圆水池。
细节设计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
广场的焦点是一个紫色的塔, 周围环绕着高楼大厦。
对比在美国城市中常见的做 法,新的珀欣广场是城市的主要 建筑。 Legorreta的设计灵感来 自欧洲城市的城市模型。
现状分析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
sign
珀欣广场位于第五、六街之间,希尔街与欧利佛街分在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市区 内难得的一处开放公共空间。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越战纪念碑
Page
15Leabharlann 平面圖Page16
立面圖
Page
17
在这没有英雄形象的纪念碑下,在这刻满了死去人名 的大墙下,人们思考着战争与和平,安慰无数美国士 兵牺牲他乡的灵魂 。
Page 18
Page
19
Page
5
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 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Page
6
它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 国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 。
Page
7
设计师的理解设计主题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 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 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 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 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 直到地面消失。通过借景让人 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 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 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 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 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 的寓意贴切、深刻
Memorial )
又称越战将士纪 念碑、越战阵亡 将士纪念碑、越 战墙 位于美国首都华 盛顿中心区坐落 在离林肯纪念堂 几百米的宪法公 园的小树林里。
Page
3
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长 500英尺呈倒V字形的碑体。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 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 打开的书,又仿佛地开裂 向两面无限延伸,两墙相 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 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 面消失
Page
4
甲方对纪念碑设计的要求 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 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 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 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 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 (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 (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 (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欧洲广场典型案例分析
希尔街分隔广场与人行道的粉红柱列黄色的小屋 具有框景效果的紫色墙
就位在中段的西侧入口,隔着橘苑与紫色的高塔 中段的餐厅与派出所 遥望,在东侧入口,则以粉红色的柱列强化,配 合紫色的墙,围塑出一个较静谧的空间,在此安 广场上的雕像 放潘兴广场原有的纪念性塑像。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细节设计
紫色通风高塔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特色:开放,极度的开放 紫色的通风高塔是广场的地标橘苑的东侧有 氛围营造与空间的趣味性 一个高达二十公尺的几何形塔,在开阔的空间显 紫色通风高塔 得格外的突兀,成为地标的地标。高塔的造型像
瓷烧旧明信片座椅靠背 是超级雕塑品,实际它是地下停车场排气出风口 的机能性建构,但是经过巧思设计,化丑陋为美 具有框景效果的紫色墙 丽——这正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倚附着高塔 中段的餐厅与派出所 的紫色墙,既界定绿意园圃的世界,也是高架的 广场上的雕像 水道,水道流向南区空间的主角——大圆水池。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现状分析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珀欣广场位于第五、六街之间,希尔街与欧利佛街分别在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市 区内难得的一处开放公共空间。 欧利佛街与第六街相交处之入口,地面有隐喻地震裂痕的公共艺术,这道裂痕寓
意洛杉矶位在地震带,市区正位在断层之上。
流线分析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越战纪念广场由有序序列空 间组合而成,在序列环境中,设 定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交通流 线应确定了参观者感受到纪念主 题的完整性,序列空间流线自然 顺畅且井然有序,可以使参观者
越战纪念碑剖析
区域中心——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 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 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 部宽22.4米、高169米,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 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游人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 望华盛顿全城、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 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是清政府赠 送的。纪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这里经常 会举行集会和游行。
1981年5月1日,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被 登记为1026号的设计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 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 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 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最后终于被说服,按照她自 己的话说,“活人和死人将在阳光普照的世界和 黑暗寂静的世界之间再次会面。”
纪念碑的逻辑(及年代)起点不是人们进入这个空间 的两端,而是两面墙的交汇处。因此当任何一个人从 纪念碑的一端开始,他实际上都是从名单的一半看起。 名单自两面墙的交汇处开始,从右面墙的顶端残忍的 一个接一个连续下去,一块接一块,直到这面墙东边 指向华盛顿纪念碑的那个顶点。名字的序列在指向林 肯纪念堂的西顶点继续开始,并在左面墙的底部终止。 因此,纪念碑的中心既是名单的起点也是名单的终点。
尺度
纪念碑总体成V字形,从纪念碑的结构上看,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而简洁的造型,整 个V字形墙体由黑色花岗岩砌成,长约152 米,中轴深约3米。两面抛光的黑色花岗岩 墙在交汇处成一个125度12分的角,左右墙 体向两端逐渐缩小,最后消失于地面,纪 念碑呈现出完全对称的V字形。
越战纪念碑上亡者姓名的排列
四大经典建筑——何多苓工作室、流水别墅、越战纪念碑、绿荫里的红飘带、特点分析
全弘艳
何多苓工作室 流水别墅 越战纪念碑 红飘带公园
何多苓工作室
何多苓工作室的基本构成是一个金石印章般外 形简单内部繁复的正方形体。 “正方形层层相套,剥离在最外围的是一道具 有防卫象征的厚墙,中间是口字型环境绕的一 圈房间,最后,像打开层层包装看见的是一张 白纸,核心部位是一方天井。”
设计目标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 的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 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 求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 功能,包括水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休憩、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
主要的一层几乎是 一个完整的大房间, 通过空间处理而形 成相互流通的各种 从属空间,并且有 小梯与下面的流水 联系。 层高只有7英尺一 英尺,低矮的空间 与周边的大玻璃窗 将视线动态的引向 外部景观。 一些天然的露头的 岩石从地下伸入起 居室地面,成为壁 炉前的天然效果。
三层也用作 卧室,南北 最深处不到 12米。 整个住宅的 台阶和楼梯 也不只是服 务于交通的 功能构件, 而是对基地 特征极好的 表达。
它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 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 。越战纪念碑则匍匐着伸向大地,绵延又哀伤。
东 翼 指 向 华 盛 顿 纪 念 碑
西 翼 指 向 林 肯 纪 念 堂
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长500英尺呈倒V字形的碑体。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 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又仿佛地开裂向两面无限延伸,两墙相交的 中轴最深,约有3米。两面抛光的黑色花岗石墙在交汇处成一个125度12分的角, 左右墙体向两端方向逐渐缩小,直到地面消失。
wd12华盛顿三座战争纪念碑
看看华盛顿之五背景音乐天堂在华盛顿心脏地区受人关注的,还有二战、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这三场战争的纪念碑。
在这三场战争中,美国死了几十万人,是美国历史上死得最多的。
这三场战争是两种不同性质。
尽管他们抹杀了这种区别,不论是为国捐躯还是为侵略政策卖命,都加以纪念,但对战争中死去的士兵来说,他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
面对这些纪念碑,在怀念亡灵的同时,回顾战争结局带来的后果,引发人们对战争和和平、过去的噩梦和今日的世界,以至未来生活的无穷思考,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在上空俯瞰美国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The National World War Two Memorial)。
二战纪念碑坐落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倒影池之间的主轴线上。
二战纪念碑是个花岗岩建筑群,1993年国会批准决定兴建,2001年动工,建成于2004年,耗资1.75亿美元、占地7英亩。
整个纪念馆是一个下沉的椭圆形广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古代露天圆形剧场。
它由一个广场、一个有喷泉的中央水池“彩虹池”、两面“自由墙”、两个方亭和56根花岗岩石柱共同组成,一个庄重肃穆的纪念堂!在面向华盛顿纪念碑的那一面,参观者沿着一个个草地台阶拾阶而下就可以进入纪念碑的中心。
这是纪念碑中央的有喷泉的水池——“彩虹池”中央的彩虹池中央喷水池和一侧的自由墙——一个方亭和28根纪念石柱另一侧的自由墙每一根花岗岩柱子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
每根石柱的前后两面都有一个铜质花环。
花岗岩柱子的下端刻有它所代表的州或者海外领土的名字。
花岗岩柱子和铜质花环两个方亭代表两大战场:这是代表太平洋战场的方亭。
每个方亭里面各有三只巨大的铜质美国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
这是另一端代表大西洋战场的方亭。
“自由墙”,上面刻着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进入纪念碑的中心,沿途可以看到反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经历的浅浮雕。
基于记录历史,缅怀先烈的考虑,经过十年建设,2004年5月29日正式揭幕,成为华盛顿的一个新景观。
著名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分析
作品在空间中的构图也是关键,包括与周围环境 的融合、空间中的位置选择等。
视觉焦点
通过特定的造型元素或构图手法,引导观众的视 线,突出设计主题。
色彩与材料运用
01
02
03
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 择能表达设计主题和情感 的色彩组合。
材料质感
不同材料如金属、石材、 陶瓷等,带来不同的触感 和视觉效果。
2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探讨了公共艺术如何与公众 互动,以及它在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和意义。
3
我们还研究了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创意方法和 实施过程,为未来的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有价值 的参考。
展望未来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 的变化,公共艺术将更加注重与 科技的融合,创造出更具互动性
和沉浸感的作品。
02
著名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概述
作品背景
时代背景
历史背景
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往往与当时的时代 背景密切相关,反映社会、文化、政 治等方面的特点。
历史背景是作品创作的重要基础,通 过了解相关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 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地域背景
作品所处的地域背景对其风格、形式 和内涵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地域文化 和特色。
环保理念
越来越多作品采用可再生 或回收材料,体现环保设 计理念。
灯光与影像效果
灯光设计
通过灯光照射角度、色彩 和强度的变化,营造出不 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影像技术
运用投影、LED等影像技 术,使作品呈现动态变化, 增强观众互动体验。
光影结合
将灯光与影像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更为丰富和立体的 视觉感受。
案例三:《越战纪念碑》
01
经典十大景观案例分析
•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
• 贝聿铭 卢浮宫金字塔
• 苏州狮子林
高迪 古埃尔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
• 林璎
越战纪念碑
龙安寺庭院
• 赖特
流水别墅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
网师园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先生简介
•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 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 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 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 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 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 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 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 务所,1990年退休。 •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 “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 筑奖。
• 当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 增加了建筑的中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 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 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水池有巨 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 拿破仑广场,贝氏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设计理念
• 一个令人精神得到愉悦放松的自然天地的设计理念:在田 园牧歌似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 和平静如水的湖面的环绕中,沉思和道德提升成为可能。
• 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很好地吸收了英国公园运动理 念,园内曲径幽深的林荫小路引导游客通向四面八方,既增 加了私密空间,也将人群驱散开来。即使在人流最多的地 方,购物中心和喷水池,语言交流也被一种更加现代化的 传播方式取代,视觉美感主导了公园体验。
• 贝聿铭曾称苏博是他设计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并亲切 地将其称作是自己“最亲爱的小女儿”。苏博的这位负责 同志告诉记者,老人对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曾先后八次亲抵苏州,“贝老对新馆的要求很高,很多事 情都要亲力亲为,就比如新馆门口有一棵五针松,先照片 后实地,前后确认了两次。”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
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
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到过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
一方面,人们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大学生。
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
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
也使美国越战纪念碑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
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
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
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
大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份,这已经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
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
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
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
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
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
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
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份,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
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
城市广场的分类
左图:罗马的圣彼得广场
无序复合形态广场 —— 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广场面积 1.26公顷 呈风车形
(三)广场剖面形式分类
• 1、平面型广场 • 2、立体型广场
(1)上升式广场 (2)下沉式广场
1、平面型广场
2、立体型广场
2
9
8 5
4 23
1
7 7
6 7
7
(1)上升式广场
左图:新梅田城大厦平面图 1-门厅 2-大厅 3-休息厅 4-中自然之林 5-不锈钢喷泉柱 6-下沉广场上空 7-店铺 8-圆鼓雕塑 9-中央广场
轻松、随意、充满生活气息
(二)按广场平面组合分类
• 1、单一形态广场
规整形广场 自由形广场
• 2、复合形态广场
有序复合形态广场 无序复合形态广场
1、单一形态广场
规整形广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 圆形等;
右图:巴黎旺 多姆广场
自由形广场:
上图:四川罗城广场
2、复合形态广场
有序复合形态广场
1、市政广场
上图:沈阳市政广场
2、纪念广场
上图:华盛顿越战纪念碑
上图:华盛顿越战纪念碑
3、交通广场
➢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广场,如火车站前广场 ➢城市多条干道交会处形成的广场,如环岛
上图:巴黎星型广场鸟瞰
上图:南京新街口广场
4、商业广场
歌本哈根的商业步行系统
上图: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5、休息及娱乐广场
城市广场的分类
城市广场的分类,除了从广场的使用功能、 尺度关系、空间形态和材料构成等几方面外,还 可以从广场的性质、广场的平面组合和广场的剖 面形式三个方面来进行分类。
按广场性质分类
越战纪念碑解析资料
• 2.林肯纪念堂
•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它被 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纪念 堂位于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 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 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 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构成关系
城市轴线 华盛顿的轴线由较长的东西向轴线和较短的南北向轴线组成,是典型的“拉丁 十字”结构。华盛顿中心区由一条约3.5km长的东西轴线和较短的南北轴线及其周边街 区所构成,朗方将三权分立中最重要的立法机构所在——国会大厦放在一处高于波托 马克河约30m的高地上(即今天所谓的国会山);作为城市的核心焦点,国会大厦恰 巧布置在中心区东西轴线的东端,西端则以林肯纪念堂作为对景。南北短轴的两端则
• 3.美国国会大厦
• 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 国会大厦建于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 ,亦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
• 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又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 格局。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 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 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 ,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 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 伟,强调纪念性,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
纪念碑解析越战
1.越战纪念碑英文全称是什么?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正式名称为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 顿,是一个纪念在越南战争中服役的美国士兵的国家 战争纪念碑。纪念碑包括三部份:三位战士雕像、越 南妇女的纪念碑和越南退伍军人纪念墙,其中以纪念 墙最为出名。纪念碑有时被普遍地称越战纪念碑、越 战墙或简称为墙。
广场典型案例分析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场所营造
绿化 越战纪念广场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 采用矮绿篱做成规则花纹——纪念符号,通过符 号手法更好的点题;背景植物有雪松,罗汉松, 红枫,乌桕,利用植物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变化。 距离较近的建筑物(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 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使主体建筑突出。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从塔楼伸出的一道墙体被设计成了一个水槽 广场的温暖颜色欢迎着四方的参观者 传统意象的新城市、心灵的净土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细节设计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场所营造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由黑色花岗岩制成、按 年表排列人名、呈大V字抽象造形,纪 念碑向地下延伸,黑大理石碑刻上阵亡
人员名字。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黑色磨光花岗岩饰 面光洁如镜,明可鉴人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特色:开放,极度的开放
氛围营造与空间的趣味性 紫色通风高塔 瓷烧旧明信片座椅靠背 具有框景效果的紫色墙
中段的餐厅与派出所
广场上的雕像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细节设计
特色:开放,极度的开放 新的设计有一项特色:开放,极度的开 放。站在广场的任一处,都可以饱览整 个广场,这并不意味设计单调,实际是 建筑师与景观建筑师掌握简单的原则, 创造出许多有趣、有用的空间。紫色露 空的墙面是界定广场空间之元素为了避 免造成犯罪的死角,排除游民占用公共 空间的情形。
广场典型案例分析
基本的框架之下,一场形式的表演在建筑师的创新设计与原有的城市规划之间展开。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欧利佛街与第六街相交处之入口 地面有隐喻地震裂痕的公共艺术 步阶是南北两区的分界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细节设计
紫色通风高塔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特色:开放,极度的开放 紫色的通风高塔是广场的地标橘苑的东侧有 氛围营造与空间的趣味性 一个高达二十公尺的几何形塔,在开阔的空间显 紫色通风高塔 得格外的突兀,成为地标的地标。高塔的造型像
瓷烧旧明信片座椅靠背 是超级雕塑品,实际它是地下停车场排气出风口 的机能性建构,但是经过巧思设计,化丑陋为美 具有框景效果的紫色墙 丽——这正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倚附着高塔 中段的餐厅与派出所 的紫色墙,既界定绿意园圃的世界,也是高架的 广场上的雕像 水道,水道流向南区空间的主角——大圆水池。
场所营造
绿化 越战纪念广场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 绿化 采用矮绿篱做成规则花纹——纪念符号,通过符 号手法更好的点题;背景植物有雪松,罗汉松, 越战纪念碑 红枫,乌桕,利用植物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变化。 距离较近的建筑物(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 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使主体建筑突出。
Guang Chang Dian Xing An Li Fen Xi
Square And Plaza Design
场所营造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由黑色花岗岩制成、按 绿化 年表排列人名、呈大V字抽象造形,纪 念碑向地下延伸,黑大理石碑刻上阵亡 越战纪念碑
人员名字。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
越战纪念碑
1982年,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设计的方案在 年 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设计的方案在 1441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她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 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 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 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 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 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 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 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 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 米高, 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 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 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 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 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 “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 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其中最激烈的反对意 见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 见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而不应陷入地 但她的方案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 个月后 个月后, 下。但她的方案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7个月后,即1982 月纪念碑建成。 年10月纪念碑建成。碑面上镌刻着 月纪念碑建成 碑面上镌刻着58132个美军越战阵 个美军越战阵 亡者的名字。 亡者的名字。
建成后的“越战墙”是两面巨大的抛光黑色大理石三角墙, 建成后的“越战墙”是两面巨大的抛光黑色大理石三角墙, 墙体呈扇形张开,墙的背面嵌在一个自然隆起的土坡里。 墙体呈扇形张开,墙的背面嵌在一个自然隆起的土坡里。“越战 就隐身在这个土坡之后, 墙”就隐身在这个土坡之后,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避开闹市的喧嚣 在这里静静地反思和凭吊。 在这里静静地反思和凭吊。凭吊者可以从镜子一般的墙面上看到 死去亲人或战友的名字,和自己哀痛的脸。 死去亲人或战友的名字,和自己哀痛的脸。无数美国人在她设计 的纪念碑前洒下了热泪, 越战墙”于是成了美国人的“哭墙” 的纪念碑前洒下了热泪,“越战墙”于是成了美国人的“哭墙”。 当人们在纪念碑上找到自己朋友或亲人的名字时, 当人们在纪念碑上找到自己朋友或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在怀 念和忧伤中思考和反省生命的代价和死亡的原因。 念和忧伤中思考和反省生命的代价和死亡的原因。他们看到在光 可鉴人的黑色花岗岩墙面上那些逝者的名字的缝隙中映照出的自 己面庞, 己面庞,他们痛苦自己的亲人再也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享受这充沛 的阳光和清新的蓝天。就连作者林璎自己,第一次走近纪念碑, 的阳光和清新的蓝天。就连作者林璎自己,第一次走近纪念碑, 抚摸找到的自己朋友父亲的名字,也是悲从中来, 抚摸找到的自己朋友父亲的名字,也是悲从中来,想到战争夺走 的实在太多。每年的节假日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纪念碑下, 的实在太多。每年的节假日来此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纪念碑下, 时常有人们献上的花圈,可以看出越战在美国人心中留下的伤痕。 时常有人们献上的花圈,可以看出越战在美国人心中留下的伤痕。 林璎的设计区别于传统,与其说是越战纪念碑, 林璎的设计区别于传统,与其说是越战纪念碑,不如说是 生命纪念碑” 当年轻的生命化身为一个个名字, “生命纪念碑”。当年轻的生命化身为一个个名字,排满整面大 理石碑,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的冲击力。 理石碑,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的冲击力。使人不禁反思生命与死 亡。
林璎--越战纪念碑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 好像是地球被(战争) 砍了一刀,留下了这 个不能愈合的伤痕。
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 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 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 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 消失。
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
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
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 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 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 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 切的联系。
遗留在墙下大量的信件,这些
都被人精心收集。
尤其是每年的5月30日,美国 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人们 都要举行仪式,怀念那些捐躯 疆场的将士。这天,在越南战
争纪念碑前举行仪式已经成为
惯例。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 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 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 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 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 深沉的思索。
美国越战
纪念碑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是为了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的美国战士的英勇牺牲。
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Monument),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标,为纪念美国首任
总统乔治· 华盛顿而建造。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是
谢谢观看
界之间(再次会面)。”
“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
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
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 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 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 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 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 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 “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 愈合那些伤口。”
越南巴亭广场简介
巴亭广场得名于巴亭江(Bạch Đằng River),这是越南历史上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广 场占地面积广阔,中心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纪念越南民族英雄和抗法战争的胜利。广场周 围有大片的绿地和花坛,以及供人休息和娱乐的设施。
巴亭广场是海防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庆典的重要场所。在特殊的节日和庆祝活动期间, 广场上会举行音乐演出、舞蹈表演和烟花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
越南巴亭广场简介
此外,巴亭广场周边还有许多商店、餐厅和咖啡馆,为游客提供了休闲购物和品尝当地美 食的机会。广场附近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和博物馆,可以了解越南的历史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边主要的构筑物构成关系:它的走向分别 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国 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 。越战 纪念碑则匍匐着伸向大地,绵延又哀伤。
6.空间关系
流线组织:越战纪念广场由有序序列空间组合而成,在序列环境中,设定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交通流 线应确定了参观者感受到纪念主题的完整性,序列空间流线自然顺畅且井然有序,可以使参观者神情专注,序 列空间带来的情绪感染随着空间的变化逐步转变。
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 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 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 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 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 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
1.纪念园的性质
性质:越战纪念园是为了纪念 参加越南战争牺牲的美国士兵 而建立的具有纪念性质的开放 型的公园。公园中最具特色是 由美籍华裔设计师林璎设计的 越战纪念碑。
场地:这一作品是70年代 “大地艺术”与现代公共景观 设计结合的优秀作品之一.场地 被按等腰三角形切去了一大块, 形成一块微微下陷的三角地, 象征着战争所受的创伤.
/dx http://www.tul /
3.越战纪念碑的作者简介
林璎(Maya Ying Lin,1959年10月5日-)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 祖籍福建省闽侯县,是林徽因的侄女,1959年10月5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 州雅典城。1981年获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 1987年,林璎被耶鲁大学授予美术荣誉博士学位。
但是在重新组织评审团后,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委员会为慎重 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退伍军人的要 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 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 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 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 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
8.设计师的理解
林璎
在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读书的时候,林璎就喜欢到附近的“林阴墓园”去走走, 观看那里形形色色的墓碑和雕刻。她说:“那儿有一个渡船船长的墓,墓碑 上刻着一条渡船,线条简单又优美,我就喜欢简单而不复杂的东西。”大学 三年级的时候,林璎曾利用假期自费到欧洲考察,走访了许多墓园,研究对 死者悼念的形式,她觉得墓园设计也是一项专门的学问,所以在四年级的时 候将坟墓建筑列为自己的选修课。
2.越战纪念园的地理位置
www.hzdi www.sys /dx/151005/470559 3.ht ml /dx/151008/470632 4.ht ml /dx/151008/470634 6.ht ml /dx/151009/470711 0.ht ml /dx/151009/470711 1.ht ml /dx/151010/470756 1.ht ml /dx/151010/470756 2.ht ml /dx/151011/470785 5.ht ml /dx/151011/470785 7.ht ml /dx/151011/470785 9.ht ml /dx/151012/470820 4.ht ml /dx/151012/470821 5.ht ml /dx/151012/470821 7.ht ml /dx/151013/ 5.ht ml /dx/151013/470923 8.ht ml /dx/151013/470924 1.ht ml /dx/151014/470973 2.ht ml /dx/151014/470973 3.ht ml /dx/151014/470973 7.ht ml /dx/151019/471150 3.ht ml
实际结果表明,林璎的《越战纪念碑》比哈特的《三战士》产生和发 挥了更具 有语义丰富和情感复杂性的效果。
个人认为,与哈特用习以为常的塑造方式创作的具象性雕塑《三战士》相比, 《越战纪念碑》即使采用的是看似简单的V字型抽象结构,也在人们的接受和解读 中具有更丰富的含义。这个纪念碑的力量,来自于它为表达和压抑公共领域的暴力 而采取的对纪念碑传统惯例的巧妙违反和转化。它实际上是反英雄、反纪念碑的。 一个V形的结构塑造了深长的伤口或伤疤,表现曾经遭受暴力的痕迹,而不是在献 身光荣事业时发生的暴力留下的伤痕,如惯例化的传统战争纪念碑所表现的那样。 这个纪念碑所具有的公共纪念碑的普遍性,不是通过克服它所在的环境来突出政治 性的因素。恰恰相反,它是通过避开政治因素来突出那种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痛,或 者说,这样一种伤痛或伤痕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正是这一点使它具有普遍性的共享 含义。
7.越战纪念碑的结构、尺度和内容
越战纪念碑:越战纪念碑按年 表排列人名,纪念碑向地下延伸, 黑大理石碑刻上阵亡人员名字。 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 有强烈的震撼力;黑色磨光花岗 岩饰面光洁如镜,明可鉴人,上 面刻着58132名自1959至1975年 间在越南战争中失踪的或死去的 美军士兵的名字,每个字母高1.3 4cm,深0.09cm,碑体上的名字 没有按惯例以字母排列为序,而 是采取士兵死亡的年代顺序,隐 喻那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战争进程, 而v型造型,则是象征那场没有胜 利者的战争。
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 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而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 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010年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 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 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 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 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 “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 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 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 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 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 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 那些伤口。”
1980年12月29日 :2,573人登记参加$50,000 奖金的设计比赛。
1981年3月31日:共计递交了1,421宗设计。 设计为选拔委员会被陈列在安德鲁兹(Andrews) 空军基地的一个机场,占地面积超过35,000英亩。 各设计由数字编号,使他们的作者匿名。所有设计 经过所有评审委员审查;设计筛选到232,最后, 评审委员会选择了第1026号设计。
有争议的是,她的设计缺乏战争纪念碑的许多传 统元素,譬如爱国文字和英勇雕像,旗竿和修饰性 雕塑。林璎的亚裔身份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在1982 年纪念碑揭幕仪式,人们甚至都没提到她的名字。
5.基本要求
建造越南战争纪念碑的想法是一名前陆军 下士简·斯克鲁格思在战后萌发的。1979年4月 27日,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 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 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 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 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 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 (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 (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 (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 的介绍和评价。
9.争议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 人协会却表示不满 。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与阿灵 顿国家公墓里硫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不同,她的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 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 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由于她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 兵的抵制。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
在耶鲁大学上学时,教授们告诉林璎,你要么到建筑学院学建筑,要 么到艺术学院学雕塑,但不能两者都学。林璎后来承认,她是建筑学院正 式学生,但经常偷跑到艺术学院听雕塑课。由于同时受两个领域的训练, 这无疑为林璎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她说:“雕塑是诗,而建筑是散文。”
今天,由林璎设计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有在耶鲁大学的“妇女桌”、 在田纳西州克林顿区的儿童保护基金会礼堂、纽约的非洲艺术博物馆、纽约 大学的亚太美国人中心和为洛克菲勒基金设计的艺术品等。其中最出名的要 数她的成名作“越南战争纪念碑”的设计,参加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时她才 21岁,上大学三年级。
在设计时,她研究了各个领域艺术和文化,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纪念物是 如何纪念死者,还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关于战士的杂志。两个星期以 后,她做出了模型。林璎的老师将她的设计评为B,却仍然鼓励林璎将设计寄 走。结果林璎的设计在众多设计师的作品中获得第一名,反倒是应征者中那 些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们——其中也包括林璎的老师选送的设计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