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发展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
中医的核心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理论、脏腑学说等,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
正如一个建筑物需要牢固的基础才能稳固地建立起来,中医学也需要坚实的基础理论来支撑和指导其临床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掌握不仅是学习中医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必备条件。
首先,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
这种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贯穿了自然界、人体机体等方方面面。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起到了统一各种矛盾对立面的作用,并对中医的病因分析、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是中医疾病观念和诊断方法的根基,它把自然界和人体机能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即木、火、土、金、水。
每个五行都有对应的脏腑、组织、感官、气味、颜色等,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病因的分析到治疗的选择都离不开对五行学说的理解和运用。
另外,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有12个主要经络和8个奇经八脉,它们构成了人体的气血运行系统。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机体的健康状态和防御能力。
通过经络的诊断、调理和针灸等手段,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经络学说在中医的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的物质基础和机制尚待深入的研究。
最后,脏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关键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六腑,它们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主要载体。
每个脏腑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对于中医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脏腑学说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绪论
绪论学习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3.著名的医学著作以及其创作人和年代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一)中医学及其学科属性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与我国传统的人文科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的学科,属于东方传统医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和经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条件:①生产关系的改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因而使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
②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学,酿造技术也有所创新。
③在哲学方面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子百家。
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⑴«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
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从春秋战国开始,至汉代结束。
全书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共收集文章162篇,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它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⑵«难经»全书共有81个问答,故又称«八十一难经»。
该书用问答的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中医基础理论 1 绪论
绪论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其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学科。
东方传统医学:汉方医、东医、印度医、阿拉伯医、中医。
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临床实践观察对象: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哲学基础:中国古代的唯物观和辨证观(精气学说和五行学说)指导思想:整体观和恒动观核心: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诊疗特点:辨证论治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之春秋战国,理论体系的形成在战国至秦汉时期。
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问世。
(成编于战国至秦汉,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以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方法,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理论体系的确立:《难经》问世。
(成书于汉以前,托名秦越人著。
)《难经》:全书81个问答。
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则有所创见,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方面有重大突破。
对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六经辨证,脏腑辨证。
后,晋王叔和编纂,成《伤寒论》(外感)与《金匮要略》(内伤)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汉代。
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晋,王叔和第一部中医学病理学专著:《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经络学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证治宋,陈元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主火热致病,寒凉派)、张从正(主用汗、吐、泻三法攻邪治病)、李杲(主脾胃内伤致病)、朱丹溪(提倡相火论)张元素:脏腑病机学说温补学派:薛已、张介宾、赵献可。
“命门学说”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温热学派:《温疫论》明吴又可;《温热条辨》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热病篇》薛生白;《外感温热论》,叶天士;《温热经纬》,王孟英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西医汇通派: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中医科学化派:陆渊雷、谭次仲中医理论体系的四个特点:整体观、恒动观、辩证观、辨证施治。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 xx年xx月xx日•绪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医学模式目录•中医基础理论对健康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治疗方法01绪论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远古时期中医起源与原始社会,具有独特的治病经验。
秦汉时期中医基本理论逐渐形成体系。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医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多个流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温病学、针灸学等学科逐渐形成。
整体观念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必须整体考虑。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疾病发生,强调早期治疗和预防。
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治未病因地制宜中医基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将疾病分类为阴阳、寒热、虚实等,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本质。
疾病分类与诊断中药种类繁多,疗效独特,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具有舒经活络、调和气血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治疗中。
针灸疗法中医强调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养生保健,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养生保健02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以脏腑、经络为核心,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脏腑经络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三大要素,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和体现。
精气神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
气血津液1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3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
古典医籍历代医家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和学说。
历代医家现代中医学者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
现代发展个体化治疗中医基础理论注重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漫长而曲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了以《黄帝内经》 为代表的系统化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吸收了古代哲学的思想和 临床经验,使其更加完善和成熟。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特点
总结词
中医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在饮食养生中的应用
总结词:药食同源
详细描述:中医认为许多食物也有药用价值,如红枣、枸杞、生姜等。在日常饮食中适当食用这些食物,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
中医基础理论在运动养生中的应用
总结词
动静结合,适量运动
详细描述
中医提倡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气 血流通,增强体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法尤 其适合中老年人。
跨文化传播
03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医基础理论的文化内涵和
价值观念,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专家开始认识到中医基 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临床实践中
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为疾病 的诊断提供了独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针灸等非药 物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跨学科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应与现代医学、生物学、化学 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推动中医理论的现 代化进程。
临床转化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推 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1.病、症、证含义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9页
辨证: 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过程。论治: 是在经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疗基础上,确立对应治疗标准和方法,选择适当治疗伎俩和办法来处理疾病思维和实践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0页
验案举隅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邻村李姓妇,年近四旬,得胁下疼证。病因:平素肝气不舒,继因暴怒,胁下陡然作疼。证候:两胁下掀疼稍愈,心中时觉发烧,恶心欲作呕吐,脉左右两部皆弦硬。诊疗:此肝气胆火相助横恣,欲上升而不能透膈,郁于胁下而作疼也。当平其肝气泻其胆火,其疼自愈。处方:川楝子 八钱,捣碎 生杭芍四钱 生没药四钱 生麦芽三钱 三棱三钱 莪术三钱 茵陈二钱 龙胆草二钱 连翘三钱 磨取生铁锈浓水,煎药取汤一大盅,温服。效果:煎服一剂后其疼顿止,而仍觉气分不舒,遂将川楝、三棱、莪术各减半,再加柴胡二钱,一剂痊愈。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2页
验案举隅5——余听鸿 《余听鸿医案》: 常熟西乡大市桥宗福胡,小便不通,延医治之,不外五苓、导赤、通草、滑石之类,无效。已十三日未能小便,少腹高硬作痛,汗出气促,少腹按之石硬。余进通关法,加地黄,重用肉桂,一剂而通。溲仍未畅,少腹两旁仍硬,脐下中间三指阔已软。余曰:此阳气未得运化也。进以济生肾气汤大剂,少腹以葱姜水薰洗,三日溲畅如前。《内经》云: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若专于利水,而不加以温药,则愈利愈塞矣。
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
旦慧
昼安
夕加
夜甚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5页
地域环境对人体影响
东南酷热潮湿,人体腠理疏松而耐热,体格多瘦削, 病多湿热。 西北严寒干燥,人体腠理致密而耐寒,体格多壮实, 病多风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辨证论治的运用。
辨证论治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要求 人们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
一种病常可表现出多种不
同的证——同病异治(如感冒、
水肿等)
病与证 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的某些阶
段,可以出现类同症状——异病
同治(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
等) 脾气虚
67
谢谢大家!
68
脏、某经等
病性:如寒、热等
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57
❖ 风寒表热证 ❖ 肝肾阴虚证 ❖ 气血亏虚证 ❖ 心火上炎证
58
●病(疾病)
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 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如:
病因;风寒、风热、暑湿等 感冒 发病形式:四季皆可;轻者伤风、
重者感冒 发展规律:起病急、传变快、流行性
12
13
❖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15
❖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 ❖ 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 (1)成书年代:汉代。 ❖ (2)作者:托名神农。 ❖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 ❖ 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
46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观 1、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2、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 春温、夏热—腠理开—汗多、尿少; 秋凉、冬寒—腠理闭—尿多 病理:春多温病、夏多泄泻;
秋多疟疾、冬多伤寒。 47
48
3、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人身的阳气
早晨——生发 日中——旺盛 日西——渐衰 夜半——入里 ❖ 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制宜
因地
51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安定,有益健康:“太平之世多长寿人”。 社会动乱,有害健康:大兵之后必有大荒,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2、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 《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
52
二、辨证论治
各医学体系诊断治疗疾病的手段
21
(4)唐·孙思邈: 誉称“药王”,著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堪 为第一部古代医学 百科全书,发展 了《伤寒杂病论》 的辨证论治理论 体系,开医学伦理 学之先河。
22
23
2.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有突破性进展。
(1)宋·陈无择: 倡“三因学说”,在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中将病因分为 三类:外因、内因、 不内外因,对中医 病因学的发展有深
❖ 辨病论治,对比较简单的疾病尚可, 如:蛔虫病用驱虫剂治疗
原由❖ 疾病多有较长过程,每阶段病理变化 不
一,不可以同一治法,应根据病变过程 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确定治疗方针 ❖ 中医治病,不是根据病,而是根据证来 确定治疗
目前,中西医结合实践中,提倡辨证 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65
中西医结合
❖ 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 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问题。
9
10
11
(2)《难经》
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 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 经》的内容。成书在汉以前,相传为秦越人所著。
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 凶”的诊脉方法。 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
学术观点:倡“六气皆 从火化” “五志过 极皆能生火”。倡导 火热论 ——寒凉派
代表著作:《素问玄机 原病式》
28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
学术观点:“邪去则正 安”。倡导祛邪论 一 一攻下派
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29
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学术观点: “内伤脾胃,
创立六腑逐瘀汤。
37
4、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会制度的变更,西 方文化和科技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 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的趋势。
38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39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6
17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18
1.晋隋唐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 统化,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脉学在分 化中日趋成熟。
19
(1)晋·皇甫谧:著 《针灸甲乙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 学专著,在经络、 俞穴和针灸治疗的 方法和理论方面充 实了
《黄帝内经》。
20
(3)隋·巢元方等人 著《诸病源候论》, 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 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 证候的专著,)对内、 外、妇、儿等及传染病 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 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 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40
整体观念
自 然 环 境
人
五脏一体观
社 会
形神一体观 环
境
4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系统 2、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津液精是构成人体
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42
3、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其它脏器的密
切配合下完成的。 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脏的
风寒型 风湿型
风热型 暑湿型
59
❖ 感冒、呕吐、腹痛
60
2、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区别
症: 疾病的个别表象(不及证深刻、准 确)
证: 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比 病更具体、贴切、更具可操作性)
病: 疾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笼统)
关系 内含
内含
病———证(若干个)———症
症状 体征
61
❖ 咳嗽 风寒袭肺证 咳嗽、畏寒、发热 ❖ 头痛 肝阳上抗证 头痛、目赤、烦躁
活动密切相关。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43
44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了依据。 朱丹溪:“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有诸内 必形诸外”
6、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 举例来说,咳喘患者如果单从临床证候的表面现象分析,它 似乎是与上焦肺脏最有关联,但是中医认为有不少虚证咳喘, 用普通降逆平喘治肺的方法每每乏效,而须用温肾摄纳等治 下焦的方法处理,这就是“上病下治”法;又如小便不通明 明是下焦膀胱的证候,但在临床上有时采取通利小便的方法 不能奏效,而用开肺气或补中气等治理上焦、中焦的方法, 居然获得显著效果,这就是“下病上治”法。
●症(症状、体征)
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
些病态变化——症状
如:发热、咳嗽、呕吐、
具体的临床表现 头痛等(自觉症)
能被察觉到的客观表现
——体征
如:面黄、目赤、舌紫、
脉数等(他觉症)
55
56
●证(证候)
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某一项临 床表现。
病因:如风寒、风热等
病位:如表、里、某
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 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 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34
明·吴又可: 著《温疫论》,是我 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指出“温疫”的病因 是一种异气所感。提 出“戾气学说”。是 医学史上第一位温病 学家。
35
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
36
❖ 王清任著《医林改 错》重视解剖,改 正了前人解剖方面 的错误,并发展了 瘀血致病的理论。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对症治疗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主要手段。
53
概念:
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病人的复杂症状,进 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辨证;进而 根据中医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论治。 从哲学概念而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质的 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54
1、症、证、病的含义
49
4、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东南——地低、气温热、腠理疏松皮肤
生理
润、个子细。
西北——地高、气燥寒、腠理 致密皮肤 粗糙、个子慓悍。
50
东方——多痈疡 风
病理 南方——多挛痹 火热
西方——多内伤 燥
北方——多脏寒生满病(脾肾阳虚不能化
寒 气行水引起的水肿病,用温阳利水法。)
因时
因时
5、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62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前提和依据 论治——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是对
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
法方药的具体运用
63
4、辨证与辨病的选择 ※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眼于“病”之异同,而是
取决于“证”的性质。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既重视辨病又强调辨
证,且重点在于辨证。
64
5
中中医医理理论论体体系系的的形成成与与发发展展
6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 《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初步形成。
7
中医学 四大经典
8
❖ (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 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 称为“医家之宗”。
远的影响。
24
(2)宋·钱乙:著《小儿 药证直诀》,该书是一 部系统的儿科专著,开 创脏腑证治先河,丰富 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