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阈,人才培养,文化]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视阈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

视阈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

视阈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路径研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传统的育人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探索和实施“三全育人”的新型育人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视阈下探讨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强调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服务的育人格局。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校需要打破传统的育人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育人新体系,从而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深入剖析“三全育人”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同时,结合国内外高校育人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三全育人”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基地,其育人模式与路径的创新显得尤为关键。

传统的育人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但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育人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的需求。

高校需要探索和实践更加全面、系统、创新的育人路径,以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全育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全”指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它强调高校内部各部门、各教职员工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并从多个维度和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路径,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育人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和高校实际的创新路径。

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刘有军王兴桂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摘要】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因素主要是制度僵化,浮躁和功利化等,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创新现状,从国家、高校和人才自身三个方面探索人才创新有效路径。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人才创新路径一、创新型国家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1.创新型国家战略具有前瞻性。

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那到底是么样的国家才是创新型国家呢?如此描述“创新型国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要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要显著增强,并要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

也就是说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依靠创新支撑经济的发展;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行为;能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基础。

我国很多传统行业发展相当程度上是以环境的损耗为代价的,正是这样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入点是什么?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达成一致的就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才为本,只有建设强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道路才能走得更加顺畅。

从我国目前人才分布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学科结构)来看,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传统学科、专业人才多,新兴学科、专业人才少;理论型人才多,实用型人才少;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

“一带一路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意义探析

“一带一路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意义探析

“一带一路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意义探析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

本文将探析该模式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其进行详细讨论。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较为普遍。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外知名高校或企业开展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方本科院校与国外高校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合作形式多样,包括联合办学、共同研究、学术交流等。

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地方本科院校能够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其次,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得到了优化和改进。

地方本科院校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完善了课程设置,增加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再次,教师队伍得到了提升和更新。

通过国外高校的教师来校讲授课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能够了解国际教育前沿理念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

最后,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学生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国际性项目中,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提高跨文化交际和合作能力,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这种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合作办学可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使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更好的影响力。

其次,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再次,可以促进国内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繁荣,促进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可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其在全球教育舞台的竞争力。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推动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非理性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非理性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非理性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析摘要:在创新实践中,非理性因素是主体思维过程与行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的创新思维蕴涵着大量非理性内容,实践主体的创新行为也呈现一系列非理性的特征。

缺乏非理性支持的创新活动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存在的。

因此,高校如何突破传统“实用理性”视角下培养人才的模式,在非理性视阈下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是本文的用功所在。

关键词:创新;创新人才;非理性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40-02英语中的创新(innovation)一词是从拉丁文(innovare)转化而来的。

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英语的解释为:bringforthnewideas。

创新通常被归纳为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创新的实质就是突破,是创造;创新的核心则是“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也是江泽民同志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2012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无党派、社科组委员联组讨论,以已故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为例,鼓励科技创新。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是要由创新型人才这一主体在实践中完成的,创新人才是创新的唯一主体。

对于创新人才的定义,各国并不统一。

即使我国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

尽管对于创新人才定义的具体论述不尽相同,但是各种定义中均具备这样一条主线,就是所谓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即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才具有改变现在的能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大,经济方面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

系统论视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系统论视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系统论视阈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摘要:系统论视阈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工”与“学”以及“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系统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设计;改革;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要素颇多。

为更深刻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本质,有效解决目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拟借鉴系统论,从系统化管理的视角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特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在一定办学理念指导下,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做的特色性、系统性的归纳与设计[1]。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我们首先抽象出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关系,即教育对象的“共性”与“个性”关系、教学过程的“工”与“学”的关系以及教学环境的“校内”与“校外”关系三个方面,认真研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找出其中合理的“度”,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1.“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2]。

这一理解奠定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为教学目的;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元”为突破口,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同一高职学校中生源的较大差异上——既有技工类、职高类、中专类毕业生,又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体现在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上;更体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方面。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因素研究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因素研究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因素研究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创新创业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参与者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创业文化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参考。

创业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或社会中存在的鼓励和支持创新和创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

在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之一是教育环境。

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创新的源泉,其教学和科研环境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高校应提供鼓励创新的教学方式和科研环境,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资源。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还包括创业导师的角色。

创业导师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高校应该积极培养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并且建立完善的创业导师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高校应该合理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应该覆盖创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创业思维、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等,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还包括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经验。

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经验对于其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应该具备积极的创新精神和主动的创业意愿,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和活动,丰富自己的创新创业经验。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环境、创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经验等。

高校应该根据创业文化的要求,全面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精英视阈下的创新与交流——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刍议

精英视阈下的创新与交流——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刍议
( ) 二 哈佛 大 学 : 新思 想与创 新 教 育 创
的就在于改革教育体制 、 观念和思想 , 使教育面向社
会 、 向经济 、 向就业 。其 结果 是法 国政 府取 消 了 面 面

个 学 区只 能设 一所 大 学 的限 制 , 旧大 学 以大化 将
小 , 巴黎 大 学 按 所 在 行 政 区域 的 不 同 , 地 缘 相 原 把 近 、 学 理念 一致 、 程 容 易 搭 配 的 归并 在 一 起 , 教 课 由
巴黎大学被称为传播法兰西精神最活跃的发源 地 。它不仅是欧洲大学之母 , 而且有着数百年声名 显赫的历史 , 更使其成为法兰西 民族的荣耀 。巴黎 大学的创新和改革精神早在 2 世纪就显现出来 , O 巴 黎大学学生因反对传统灌输式教学 , 希望争取更 多
的学术 自由及校 园 民主 , 16 于 98年进 行 了暴 动 , 目
文学等多学科 的专家聚集在一起进行高水平 的研究 和讨论 , 充分发挥教授 、 专家 的特长 , 利用多学科发 展、 资源共享的优势 , 既注重研究所的国际化发展 , 又着力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 , 很好 的将科研 、 创新 、 国际化融人到精英人才培养的 目标当中, 为世界一 流大学做 出了很好 的示范作用。古老的巴黎大学是 法 国精英 人才 的摇 篮 , 是 世 界 各 国精 英 人 才 的摇 也 篮, 每年都会有一大批年轻才俊从这里走向社会 , 以 他们不凡 的才智和创新活跃在各个领域。
于培 养精 英人 才提 供 了国际交流的平 台, 培 养 出的精 英人 才不但具 有 国际视 野和 国 使得
际经验 , 而且 同时又 为科研创新 、 国际合作不 断注入新 的活力。
关键词 : 科研创新 ; 校企合作 ; 国际交流 ; 世界一流 大学 ; 精英人 才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 内容同质 。创新教 育与创业教 育 内容结构 相互融合 、 . 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 , 高校的创新教育成效 , 只有通 过其培养 的学生未来 的创业 实践来检验 ; 创业是 创新 的载 体
的目标上是 高度一致的。
创业教育本身的教育 性质决定 了其价值 的基础性 和未来性 。 教育不是像造机器 和盖房子那 样立竿见影 , 而是通 过开发受
教育者的潜能 , 使其具备未来生存 和发展所 需的知识 、 和 技能
创造力 。创新创业教育 涉及的不仅是 “ 如何创 办企业 ” 更重 ,
创新教育 , 对高校教育来说 , 实质 就是 要培养和造就一 其 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 必须在其 人才培 养体 系中, 从培养计划 的制订 、 课程 的设 置、 教学 的设计 、 师资
队伍 的选拔与任用 、 学 内容 与方 法 、 产实践 、 教 生 毕业设计 乃
力 , 精神也就成了无 源之水 、 之木。创新精 神所具有 创新 无本
育 。
相统一 , 高度重视学生在思维训练 中的 自主权 , 鼓励他们 自觉 选择 、 矢志突破 、 奋发 建构 , 努力 塑造智商 情商和谐 共融 的完 美健全 的理想 化人格 , 终成为 能够 征服 自然 、 最 改造 世界 的
人 。
创新 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 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创新教 育与创业教 育的本质及 其相互关 系
和表现形式 , 创业 的成败根本依仗创新教育 的根基扎 实程度 ; 二者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 是密不 可分的辩证 统一体 。创 新教育 与创业教育内容 的相似 , 并不说 明二者可 以相互 替代 , 因为 , 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 的, 它只是 为创业成 功提供 了 可能性 和必要的准备 , 如果脱离创业实践 , 乏一定 的创业能 缺

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从西南联大的文化魅力看当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从西南联大的文化魅力看当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 乎人 文 , 观 以化 成 天 下 ”, 育 因 文 化 兴 起 , 文 化 教 助 起 兴 , 为 民 族 振 兴 的 基 石 , 会 进 步 的 根 本 。 回顾 成 社 历 史 , 以说 , 国 现 代 高 等 教 育 从 萌 芽 到 发 展 、 可 中 壮
校 园 物 质 产 品 和 自然 条 件 ; 间 层 面 是 制 度 文 化 , 中 包
括 学 校 各 种 规 章 制 度 ; 心 层 面 是 精 神 文 化 , 括 学 核 包 校价 值观 念及 办学 理 念 指 导下 形 成 的行 为 规 范 、 群 体 目标 及 种 种 思 想 意 识 。 西 南 联 大 八 年 艰 苦 的 办 学 经 历 , 有 着 如 此 丰 硕 的成 果 , 其 实 质 就 是 对 精 却 究
学 文 化 建 设 值 得 研 究 和 借 鉴 。今 天 不 断 寻 求 自我 突
大。 邹 自
他 说 : 那 几 年 生 活 最 美 好 的 就 是 自 由 , 论 干 什 么 “ 无
都 凭 着 自 己 的兴 趣 … …一 个 所 谓 好 的体 制 应 该 是 最 大 限度地 允许 人 的 自由。 ”这 “自 由 之 研 究 精 神 ”可
从 西 南联 大的 文化魅 力看 当下 的 大 学文化 建设
刘 冬 梅 刘 刚 2

( . 台 职业 学 院 , 1烟 山东 烟 台
黑 24 7 2 哈 尔 滨 学 院 , 龙 江 哈尔 滨 6 60; .
10 8 ) 5 06
摘要 : 大学是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 载体和源泉 , 中国现代 高等教 育从 萌 芽到发展 、 大, 壮 在保存 中华 民族 文化传统 和建 设现代新文化方 面, 始终扮 演着不可替代的 角色。大学文化建设应体现在对 高校 内涵的认识和把握 上 , 体现在 办学 思想和教

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培养成为各个领域争相关注的焦点。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优秀的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引导学生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各个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优秀校园文化的框架下,如何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课程设置与实践、社会实践与实习、导师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1.2 问题阐述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追求功利化、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急需探讨和研究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以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从学校文化建设、课程设置与实践、社会实践与实习、导师制度建设、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通过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个积极向上、积极向善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更加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尊重、奉献、创新为核心理念。

学校要建立起一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奉献社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明白只有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精神,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匠精神。

论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逻辑——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阈

论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逻辑——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阈
作用 。
在农 业文 明时期 , 人 类社会 的发展 以开发 动植 物 为主, 人们 以农 业生 产 为 主业 , 土 地是 最 重要 的财 产
( 2 0 1 0 - 2 0 2 0 年) 》 都 非 常关 注 创 新 人 才 的 培 养 , 把 以
人 为本 、 推 进素质 教 育提高 作为 中 国教育改 革 和发展 的 战略主 题 , 强调 加 强学生 人文 素养 的培育 。提 出素 质教 育 的核心是 解决 好培 养什 么人 、 怎样 培养 人 的重 大 问题 , 重 点是 面 向全体学 生 、 促 进学 生全 面发 展 , 着 力提 高学 生服务 国家 和人 民 的社 会责 任感 、 勇 于探索 的创 新精 神和善 于解 决 问题 的实践能 力 。 据 国际 权威 机 构 瑞 士洛 桑 国 际管 理 学 院发 布 的
掌握 传统 的经 验性 的知 识 , 培 养超 越常人 的前 瞻性 和
机敏果 断 的判 断力并 用 于指导 生产 和生 活 。
在工业 文 明时期 , 人 类社会 的发 展 以开发 自然 界 为主 , 开 始对 科 学技 术 产生 依 赖 。在 这 个 阶段 , 各 种
06/ 领 导 科 学 论 坛
《 国际竞争 力报 告》 的数据 显示 , 我 国 目前 劳动 力结构
中的“ 合格 工程 师 ” 非常不 理想 , 其关 键 问题是 实践 能
高 校 领

力较 差 , 创 新 能力 不足 。这 些现 象在 理工 科 高校 中表
他 们 的理智 与情 感在 创新 过程 中交 互得 到体 现 , 他 们 的意 志 与 品格 也在 得 到 磨练 。科 技工 作 者 的人 文 素
想政 治教 育理论 与 实践研 究 。

中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①

中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①

科技资讯2016 NO.34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20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力量。

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相对滞后,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

根本原因在于当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文化产业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对文化产业人才的产出速度已经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加强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改革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制度,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路径,提升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增强我国文化产业世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中国社会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的经济体制变革,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变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同时,也给高等教育面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巨大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科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的模式不完善,都使得高校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饱受诟病。

近年来,高等学校加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培养方式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

当前,高等学院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

第一,以提升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引导教学。

高校逐渐以文化产业项目为依托,打造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学生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实际参与到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项目的实际工作流程中去,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和管理,增强了学生管理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第二,以提升合作竞争能力的高仿企业模拟教学。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因素研究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因素研究

创业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因素研究创业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各国纷纷推崇“创新创业”,倡导人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

而高校更是承担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创业文化视阈出发,研究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因素。

一、创业文化在高校的实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创业文化在高校的实践中被广泛推崇。

许多高校成立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服务。

同时,高校还成立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如校内创新大赛、创业沙龙、创客周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这一系列举措搭建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促进创业文化在高校的实践。

二、创业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为实现创业文化的宣传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

对于创业教育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创业教育更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

因此,创业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导师制度、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从而推动学生在创业方面有所建树。

三、高校的社会联结高校不再是独立的知识产出和传播机构,而是注重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高校不仅与各地创业团队和企业建立联系,还与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类项目。

这样,高校学生与社会环境相接触,可以了解实际需求,加深对市场的理解,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创业实践。

四、个人素质的培养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人才要具备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变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素质。

因此,高校在教育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

综上,创业文化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特别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自主创新视阈下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探析

自主创新视阈下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探析

自主创新视阈下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探析摘要:自主创新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在自主创新视阈下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分析,发现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构建强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制度、实施协同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进行引导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自主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激烈,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重大决策。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与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推动下,高校自主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模式等。

对自主创新视阈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进行探究,既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点的深度推进,又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的广度辐射。

我们认为,在自主创新视阈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构建强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形式不同,其课程体系也各有侧重。

但分析起来,构建凸显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却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特征。

通识教育旨在通过课程设计及实施,使学生对人、社会与自然的诸现象有一总体认识,以帮助学生形成追求真善美之理想的意愿和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反省之独立人格,并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如北京大学通过“元培计划”来对通识教育进行强化。

“元培计划”的做法是在两个层面上推进:点面结合,逐步推进。

点上: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培养模式的实验,改变尖子班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面上:全校推行学科大类招生,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和按学科大类组织的大学基础教育,开设平台课和通识选修课[1]。

北京大学通选课的设置是一种对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强调学科间的融合和交叉。

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

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追求卓越、注重细节、尊重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素质。

本文将就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展开探讨。

校园文化的打造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须要有浓厚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

通过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追求卓越,尊重工作,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学校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校园设施、提升师生关系、打造和谐校园氛围等方式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学生处在一个积极向上、互相尊重的环境中,他们会更加愿意追求卓越,注重细节,勇于创新,培养出“工匠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手工制作比赛、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同时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追求卓越的动力。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课程设置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学校可以增加一些注重实践、注重细节的课程,如手工课、实验课、技能培训课程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工匠精神”,从小树立“精益求精,勇往直前”的信念。

在优秀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培养途径中,学校和家庭、社会需要共同努力。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合作,我们可以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工匠精神”的青少年,他们将会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也将会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控制论系统观”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工科设计类专业为例

“控制论系统观”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工科设计类专业为例
专业 的高校 ( 包括 高 职 、 专 ) 高 达数 百所 , 年招 生 每 人数近 十万人 。在 中 国高 等教育 体 系中 ( 无论 足综
合性大 学 , 还是 理 工大学 、 农林 大学 、 师范大 学 , 甚至
包括地质 与财经 大 学 ) 都纷 纷 开设 了工科 设 计类 专 业, 还有 相 当数量 的学 校在 其 他 学科 中建 立 了工 科 设计类 方 向 , 加上 成 人 教育 、 电大 教 育 、 自考 教 育 以
元系统 跃迁 或元 系 统转 换 是 指通 过 进 化 , 突现
更高层 次 的组织 或控制 。
作 简 妻 豪 袈 瓮 声 学 士 , 研究 零( 号: II 2 分 究 果; 南 业 学 学 果 培育 。 茬 要 : 冒 a薹 墼 l _ 编 0AO. 6) 部 研 成 华 农 大 教 成 奖 项目 者 昊 窒 介 “ I 搀 . 6J3 o O .
2 1 年 第 3期 0 1 总第 2 3期 0
黑龙江高教研 究
Heln j n sac e n Hih rEd c t n i gi gRee rh so g e u ai o a o
No 3 2 . 01l
s ra1No. 03 ei . 2
“ 控制论系统观’ ’ 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系统跃迁模 式。为高校工业设计教 学创新提供科 学依据及教学方案 , 推动 高校工科设计类专业健康发展 。
关键 词 : 制 论 系统观 ; 业设 计 ; 才 培 养 模 式 控 工 人 中 图分 类 号 :6 5 G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4 2 1 ) 3— 14— 3 10 2 1 (0 10 0 3 0
造 水平 接轨 的发展 步 伐 , 内高 校从 2 国 0世 纪 8 0年

历程描画·问题刻画·路径擘画:科技创新视阈下江苏创新型人才工作实践探微

历程描画·问题刻画·路径擘画:科技创新视阈下江苏创新型人才工作实践探微

历程描画问题刻画路径擘画:科技创新视阈下江苏创新型人才工作实践探微胡峰【期刊名称】《科学管理研究》【年(卷),期】2024(42)1【摘要】人才是驱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工作是发挥人才引领驱动的重要抓手。

对作为区域科技创新排头兵的江苏的创新型人才工作开展深入剖析,既可为新时代下江苏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工作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具有“高水平人才苏军”特色和优势的“地方经验”。

从“历程描画→问题刻画→路径擘画”的逻辑理路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创新型人才工作的实践历程进行了历时描画。

同时,采用界面理论视角,对江苏创新型人才工作在主体、工具、环境三个维度子界面的交互障碍进行了共时性的问题刻画,并就江苏创新型人才工作的跨界面交互障碍的纾解,并提出了路径擘画:打造耦合联动的众包治理共同体、构筑高效集成的协同组配工具箱、营造近悦远来的全域关联生态位。

【总页数】12页(P143-154)【作者】胡峰【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相关文献】1."创客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2.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探究——基于某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3.产教融合背景下“德高技强”创新创业渔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为例4.探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科技创新工作提升路径——以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科技创新工作为例5.长三角地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困境与优化路径探究——以江苏省海安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摘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文化;人才培养;大学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育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坚持以文化人,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文化即“化人”,高校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需要先进文化的陶冶1. 坚持以文化人,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教育具有文化本性,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教育是人与文化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人通过教育获得知识与能力,形成思想、道德、理想与信仰,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即有文化的人。

这一互动过程是文化价值判断、选择、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即文化化人的过程。

因此,“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

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能够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这种功能是全方位、渗透式、深刻化、持久性的。

文化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影响是长时期文化熏陶、文化积淀和精神提炼的结果,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影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不同时代、地域、民族和阶层的文化,影响着人们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着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实践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着交往方式的不同。

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这种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传承性使其对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高校作为文化的中心和载体,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用先进文化培育人才的任务。

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充分体现教育的文化本性,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创新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

没有文化的大学是灵魂缺失的大学,灵魂缺失的大学很难创造真正的卓越。

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坚持以文化人,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高级专门人才;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能出创新成果的拔尖创新人才。

没有创新文化,就没有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氛围和环境,就难以出现创新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2. 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创新人才。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中肯评价说明我国的建设发展需要大批创新人才;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问题较多;创新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冒”出来的。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个人天赋、后天培养、适当机遇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就个人天赋而言,每个人都有创新潜能,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个人潜能充分挖掘,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

人的创新潜能大小不一,发展难以预测,创新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少数学生,而应是区分层次、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创新教育。

就后天培养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有自身的规律性,力戒急功近利,在全面教育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在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突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一种高智力活动和优秀人格的完美结合,成为一种在生态化的创新文化熏陶中脱颖而出的自然活动。

从社会文化到大学文化,从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到教师文化,都应是保护个性、鼓励创新的文化,通过创新文化的涵养、熏陶,使创新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习惯思维和自觉行动。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应尊重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全方位建设创新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冒尖”提供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和“养料”。

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吁求创新文化的全方位陶冶。

首先,创新人才的潜能靠创新文化去挖掘。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

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社会文化、学校文化决定学生的习惯和素质。

只有经过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学校文化的“浸泡”,才能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成为创新人才。

其次,创新人才的思维靠创新文化去培育。

要形成一种创新型人才管理文化,鼓励员工创新思维,使员工勇于提出不同意见,使其意见得到充分尊重,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拥有了达到和谐关系的基础,这是养成创新思维、推动创新行为的动力。

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下,自觉创新、敢于创新便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式。

再次,创新人才的冒尖靠创新文化去激励。

创新就是探索未知,与风险共存,与失败相伴。

宽容失败,才能形成激励创新的价值取向,为创新活动提供精神动力。

创新人才的创新欲望、潜力、激情和才华的充分调动,新思想与新成果的涌出,需要个性的张扬和行为的尊重,创新文化能够营造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氛围。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能够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

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全方位熏陶。

二、建设先进文化,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文化“土壤”站在文化育人、培育创新人才的角度,应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积极推进适宜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文化建设,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自觉创新、保障创新的长效机制。

1. 建设崇尚创新的育人文化,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在全球化背景中,创新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世界先进文化的考察与借鉴。

建设崇尚创新的育人文化,要有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国创造的璀璨多姿的文明成果,成为中国文化博采众长、茁壮成长的丰富资源。

历经社会变迁,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所以能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本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经济建设如此,文化建设也如此,建设本土创新文化,一定要同世界创新文化发展的潮流相适应。

放眼世界,始于18 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启了西方现代化之门,历经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涌现了一大批影响世界的创新人才和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虚心学习世界创新文化建设经验是促进本土创新文化建设的必然。

通过交流与融合、引进和吸收,汲取世界创新文化的精华,为本土创新文化建设提供新鲜“血液”。

开展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对话,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

首先,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

不断跟踪世界创新文化的最新动态,了解世界创新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这是借鉴世界创新文化先进经验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有虚怀若谷的宏大气魄。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承认世界文化中的先进性成分,承认传统文化中有落后因素,只要对我国创新文化建设有利,就敢于实行拿来主义。

再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外来文化本身包括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创新文化与非创新文化等,要根据我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创新文化,做到创新而不猎奇、借鉴而不媚外,既反对照抄照搬,也反对全盘否定。

最后,坚持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有机统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在借鉴外来创新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自信。

2. 建设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优化大学创新文化环境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文化建设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高校培养的是大学人,也是社会人,对其有直接影响的是大学文化,间接影响的是社会文化。

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社会创新文化建设不可或缺。

树立创新理念,倡导崇尚创新的价值观,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树立开放性理念。

创新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广泛交流和碰撞中汲取一切文化中促进创新的积极因素,并内化为自身文化的合理成分。

二是树立多样化理念。

多样性使文化生态充满生机活力,缺乏不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群体风气的冲击与碰撞,难以形成建设创新文化的土壤和氛围。

三是树立平等性理念。

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做到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是树立包容性理念。

包容创新人才的不足,包容前进中的失误,包容个性,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是树立主导性理念。

创新文化在各类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对社会整体文化具有引领、导向作用,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完善创新机制,形成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保证。

创新文化制度建设,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一是政府要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激励或财政资助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支持创新事物、创新产品。

二是要完善鼓励、保护创新的法律体系,重点是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优化激励竞争机制。

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国民教育体系,强化能力素质教育,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

四是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创新文化。

鼓励独创性和首创性,鼓励平等、自由、民主与交流的风尚,培养人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形成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社会风气。

3. 建设崇尚创新的大学文化,培植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建设大学创新文化,既是文化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需要,也是文化育人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培养创新人才,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好大学创新文化,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直接、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引领和推动社会创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塑造大学创新文化灵魂。

“从大学精神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来看,主要有大学精神、理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

”大学精神、理念、校训等精神文化元素属于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着重体现和申明一所大学的价值诉求。

而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精神文化元素则属于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它们实际上是从实践的角度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去践行大学的价值诉求。

”经过历史的积淀、长期的选择和多方的凝聚,就会形成大学精神文化,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创新精神占主导、主体和主流的文化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