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汇总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级医学微生物学精要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众多个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

菌、病毒、真菌等三类。

正常菌群: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的细菌。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在机体健康或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G+菌与G- 菌细胞壁的共有成分——肽聚糖/粘肽

G+菌与G- 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

G+菌——磷壁酸

G-菌——外膜

G+ 菌与G- 菌的差别及与细胞壁的关系

项目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关系

染色性紫色红色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

抗原性主要为磷壁酸主要为外膜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

毒性无LPS 有LPS LPS为G-菌细胞壁成分

青霉素有效无效作用于肽聚糖五肽交联桥

溶菌酶有效无效作用于肽聚糖聚糖骨架

荚膜的功能抗吞噬

粘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消灭芽孢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

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

对糖的发酵对蛋白质的发酵

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H2S试验

VP试验

内毒素(LPS):G-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外毒素:G+菌和少数G-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出来的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胨、糖、生长因子

pH:大多数细菌pH7.0~7.6 (霍乱弧菌、结核杆菌例外)

温度:病原菌多为37℃

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

渗透压

病毒: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结构 1. 核心(RNA/DNA)病毒复制、遗传、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2. 衣壳衣壳←壳粒(形态亚单位)←多肽(化学/结构亚单位)

3种对称形式

功能:具有抗原性;保护病毒核酸;吸附宿主细胞

3. 包膜维护结构完整性、辅助感染、鉴定分型被膜

病毒的增殖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过程:吸附

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

成熟和释放

复制周期概念: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最后释放出子代病毒来。

真菌概念: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繁殖方式:1、芽生2、裂殖 3 、萌管4、隔殖

真菌的培养----沙保弱培养基

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细菌的致病机制

病原菌毒力因子(致病物质)

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荚膜、黏附素

侵袭性物质

毒素: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成分。

外毒素: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出来。

外毒素的性质蛋白质:A-B毒素

毒性强,且具有选择性

对理化因素不稳定,一般不耐热

抗原性强抗毒素、类毒素

种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内毒素的性质仅存在于G-菌;

化学性质为LPS,理化性质稳定,耐热;

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选择性;

抗原性较弱,不能脱毒成类毒素。

细菌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外。

病人、带菌者(重要传染源)、恢复期传染病患者(仍排菌)、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

康人(隐性感染者)、病畜和带菌动物----- 人畜共患病

内源性感染: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某些曾感染过而潜伏下来的致病菌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当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弱,数量较少,同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或相对较强时,细菌感染没有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特点:维持机体免疫力

重要传染源

全身性细菌感染

毒血症:致病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损害特定的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脓毒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内毒素血症:G-菌感染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G-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释放大量内毒素;局部病灶内大量G-菌死

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内毒素或外毒素),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在血液中极少量生繁殖,而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

2、稳定感染状态

3、包涵体形成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出现的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位置、形状、染色性---鉴别

本质病毒颗粒的聚集物

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