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健康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囊藻毒素健康风险评价

1、暴露途径

人群接触微囊藻毒素(MCs)的常规途径为饮水暴露、食物暴露和娱乐暴露。根据深圳市市民的生活习惯,市民接触MCs的主要途径一条为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流水和水库水,另一条途径为食用河流水库中的鱼类水产品。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饮用水MC-LR的最高浓度为1μ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MC-LR最高浓度为10μg/L,根据文献调研中浙江和重庆某水库河流的MC-LR浓度数据[1-2]保守估计深圳河流域水库的MC-LR浓度为5μg/L,饮用水中MC-LR浓度为1μg/L。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推测鱼类水产品肌肉中MC-LR浓度为0.05μg/g,假定深圳市每日人均水产品摄入量为30g。

目前国际上尚无MC-LR的致癌风险的研究数据,故本文仅对MC-LR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初步平均评价。

2、非致癌风险评估

2.1 饮水途径非致癌风险

采用USEPA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深圳河流域MC-LR对人群的健康风险。

Rni=

Di RfDi×L

式中:Rni——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所带来的年非致癌风险度,a-1;

Di——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计量,mg/(kg×d);

RfDi——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的参考计量,mg/(kg×d);

L——人均预期寿命,a。

通过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计量计算:

Di=α×l×Ci/BW

式中:l——成人日均饮用水量,取2.5L/d;

α——饮用未处理水系数,取0.1;

Ci——水环境中化合物i的实际质量浓度,mg/L;

BW——成人人均体重,取70kg。

2.2 食物途径非致癌风险

采用国际环境建模和软件协会(iEMSs)推荐优化的USEPA模型进行食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健康评估。

Rfi=

CDI RfDi×L

式中:Rfi——人群通过水产品暴露所带来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度,a-1;

CDI——通过食入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剂量,mg/(kg×d);

RfDi——化合物i通过食入途径的参考计量,mg/(kg×d);

通过食入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剂量CDI的计算如下:

CDI=(C×FIR×FR×EF×ED×CF)/(BW×365×AT)

式中:C——化合物在水产品组织中的浓度,mg/g;

FIR——成人每天摄入的水产品量,g/d;

FR——食用受污染的水产品占居民所有食用的水产品的百分数,取50%;

EF——暴露频率,取350d/a;

ED——人群暴露化合物的持续时间,a;

CF——鱼类从水中摄入的化合物转化成鱼体组织中的化合物的转化因子,无量纲数,取10-4;

AT——平均时间,a。

对于通过不同暴露途径摄入的MCs对人体产生的整体健康危害,假设不同暴露途径的MCs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毒性作用呈相加关系,则水环境中MCs通过不

同暴露途径引起的总非致癌健康风险度R为:

R=Rni+Rfi

3、结果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的饮用水中MC-LR的毒性参考剂量为0.04 mg/ (kg×d) 。如考虑MCs的促肿瘤效应, 其风险因子增加3倍(0.013mg/ (kg×d)[3]。计算结果如下:

Di=1.786×10-5 mg/(kg×d);

Rni=1.963×10-5 a-1;

CDI=1.027×10-9 mg/(kg×d);

Rfi=1.129×10-9 a-1;

总非致癌风险几乎全部来自于饮水暴露,总非致癌风险度为R=1.963×10-5 a-1,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 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分别为(50×10-6) a-1和(100×10-6) a-1[4],按次推测,深圳河流域藻毒素的非致癌风险未超标,但接近于ICRP的推荐值,应当引起适当重视。

4、建议对策

微囊藻毒素造成的非致癌风险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 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但接近于ICRP的推荐值。

在饮用暴露途径和食入暴露途径两种途径中,饮水暴露途径的风险远高于食入暴露途径,食入途径所造成的非致癌风险近似可以忽略,但饮水途径需引起适当重视,减少市民直接接触和饮用未处理水。

参考文献

[1]王伟琴,吴斌,孙肖瑜,庞晓露,王静,金永堂. 饮用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健康风险评价[A].

中华预防医学会(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世界公共卫生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s)、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中华预防医学会(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世界公共卫生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s)、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2009:1.

[2]杨晓红, 蒲朝文, 张仁平,等. 水体微囊藻毒素污染对人群的非致癌健康风险[J]. 中国环

境科学, 2013.

[3]肖潺潺,梅凡彪,方向,陈茂剑,利基林,黄天壬,黎远冬,邓伟.南宁市售瓶装水中微囊藻毒素

调查及初步健康风险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06):872-877.

[4]倪彬,王洪波,李旭东,梁剑.湖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

究,2010,23(01):74-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