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试压工艺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051ca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a.png)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
一、总则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制造压力容器用换热器及其附件的打压试验。
二、试验设备
1、压力试验设备:换热器根据不同型号选用不同压力试验机,设备至少应满足下表要求。
2、气泵:用于增压换热器容器。
3、真空泵:用于抽真空换热器容器。
三、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
a) 安装换热器:按设计图纸正确安装换热器,确保换热器各部件受力正常,管子接口连接牢靠,直管上、下点管夹套装置牢固、稳定,头尾罩的连接牢靠,定型螺栓达到设计力矩。
b) 检测密封垫:检查换热器的特殊连接件(如流量控制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压力开关等)是否采用了密封垫,确保密封垫能防止漏气。
c) 检查渗漏:使用空气泵、真空泵抽漏检查换热器内部空腔及连接部位,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对有漏气的部位进行修理。
2、打压试验
a) 加压:将换热器容器内的气体抽空,可以用气泵或真空泵抽空,压力控制器接通加压装置,按照规定的压力和时间加压。
b) 泄压:在加压后,可以用气泵或真空泵抽空换热器容器内的
气体,压力控制器设定参数,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压力泄压。
c) 检查:在泄压完毕后,检查换热器的曲管、支架、支撑架、封头和头尾罩等部件是否受损,如有变形现象应及时更换。
四、安全措施
打压试验前,应确保换热器各部件连接牢靠,安全阀、压力表、气体水汽分离器及其它附属设备和仪表器具安装调试正确,并应按照规定安装,电缆连接牢固可靠,按规定做好操作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试验的顺利进行。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https://img.taocdn.com/s3/m/b352ffc6e45c3b3567ec8bcc.png)
Page 75
U型管换热器试压过程
红色为第一次试验测试位置 蓝色为第二次试验测试位置
Page 76
1.第一次打压:检查U型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强度 和密封可靠性(红色线表示区)
2.第二次打压:按总图装配后,对壳体和管程同 时加压,直至达到各自的试验压力,检查管箱、 壳体密封性是否良好(蓝色线表示区)。
射线检测工艺:步骤 :曝光---洗片---评定底片 透照方式 : 单壁(纵缝、环外、环内)
双壁(双壁—单影、双壁—双影) 照相成像质量 :对比度、清晰度和颗粒度 像质计应用 :评定底片的灵敏度 底片评定 :判定缺陷合格Page与23 否
设备无损检测主要方法:
无损检测:包括射线透照检测、超声检测、表面检 测:(包括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前 两种主要用于探测被检物的内部缺陷,表面检测 用于探测被检物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Page 61
环缝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焊前预热处理 。
环缝无损检测:采用射线检测,根据图纸要求进 行20%或100%检测。
划开孔线 切割接管孔 接管法兰及补强圈与壳体组焊 补强圈信号孔通压缩空气检漏
Page 62
组焊隔板
Page 63
消除应力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焊接装备的整体或局部均 匀加热至金属材料变相点一下的温度范 围内,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降温的过程 。
Page 77
外表面处理
酸洗钝化:用于不锈钢的防腐措施,有酸洗膏和 酸洗液两种方式。通过酸洗使表面形成钝化膜达 到防腐的目的。
喷砂除锈:用于碳钢的防腐措施,利用大量快速 运动中的砂粒打击一角那个完毕的设备表面,已 达到去除氧化层、使表面产生冷硬层。
管壳式换热器检验工艺
![管壳式换热器检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8cf022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7.png)
管壳式换热器检验工艺1.适用围适用于GB151—2014设计的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2.检验前的准备工作2.1按照工况划为压力容器类别的换热器,制造单位必须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2.2检验主要依据:2.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2.2.2劳动部门下达的有关技术文件2.2.3GB150—2011《压力容器》2.2.4GB151—2014《管壳式换热器》2.2.5《容规》及技术条件中涉及到的材料、检验、试验等标准。
2.3检验工作所需的工具与仪器设备超声波测厚仪、观片灯、温度计、焊缝检测器、手电筒、放大镜(5倍以上)、游标卡尺、钢卷尺、三角板、直尺、塞尺、径百分表、弦线等检测仪器。
3.检修工艺步伐3.1检验程序图见图1图13.2管壳式换热器检修工艺表1程序检修工程⑴设想单位资历见表1管壳式换热器检修工艺标准及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准号《规程》设计总图上应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设计资格印章,确认核实资格有效。
需求肯定种别的压力容器,其肯定的种别应吻合核实1.图样⑵压力容器种别划分审查⑶制造和检修标准⑷无损探伤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所选用的制造、检修等标准,应为现行标准核实所选定的无损探伤办法、探伤比例与及格级别,应吻合有核实关规、标准的规定。
⑴主要受压元件和焊接材料材质证明书、复验报告应有材料生产单位供给的材质证明书(或复印件);按《规程》等请求复验的,应有复验报告,各项目标应吻合响应的材料标准,确认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和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要求。
审查《规程》抽查⑵材料标志移植标志清晰(包括材质号、炉批号、搜检员确认标志等)GB150-20112.验⑶材料代用首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实际用材要正确无误;原设想同意代用的证明文件,制造单位工艺员和技术负责人汇签,手续齐全,符合有关规和标准的要求。
⑷钢材表面质量审查《规程》材料检钢板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和夹渣等现场检查放大镜、超度,清算处应平滑无棱角,修磨围的斜度最少为3:1,冷卷修尺磨处的深度不得超过名义厚度S n的5%且不大于2mm。
换热器试压方案(4篇)
![换热器试压方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e229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6.png)
换热器试压方案一、浮头式换热器的概述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是固定的。
与壳体刚性连接,另一端管板是活动的,与壳体之间并不相连。
活动管板一侧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故管外壁清洗方便,管束可在壳体中自由伸缩,所以无温差应力;但结构复杂、造价高,且浮头处若密封不严会造成两种流体混合。
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较大(一般冷流进口与热流进口温差可达110℃),介质易结垢需要清洗的场合。
二、浮头式换热器的总体结构三、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1、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1)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壳程。
(2)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
(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温度小于等于450°,压力小于等于____mpa。
(4)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
(5)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
2、浮头式换热器的缺点(1)小浮头易发生内漏。
(2)金属材料耗量大,成本高____%。
(3)结构复杂。
三、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之间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四、浮头式换热器的导流结构为使壳程进口段管束充分传热,浮头式换热器可采用内导流或外导流结构。
1、内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内导流筒换热器是在换热器的壳程筒体内设置了内导流筒使换热器的前或后端未加导流筒前难以利用换热的换热管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增大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
2、外导流浮头式换热器外导流式换热器是在原换热器的壳程筒体上增加一个放大筒节用以扩散壳程流体,并使流体从换热器壳程的两端进入壳程,从而避免了在换热器布管时考虑布管弓形的高,而使增加了同规格上换热器的布管数目并有效利用了换热器前后端的换热管从而增大了有效换热面积。
换热器试压方案(二)【关键词】换热器____【论文摘要】依据:《石油化工换热器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95《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与验收规范》hgj209-8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3505-99换热器设备装配图;业主提供的施工程序文件;一、依据:《石油化工换热器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95《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与验收规范》hgj209-8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3505-99换热器设备装配图;业主提供的施工程序文件;二、施工工艺程序:三、方法:1、施工准备:1-1、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已具备,设备基础已中交合格;1-2、施工方案已编制,并已审批;1-3、施工所需的机具、人员已经到位;1-4、所有用于测量的仪器已进行校核,并在使用合格周期内。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dc95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c.png)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
1、前言
本文旨在介绍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的相关知识,提供操作者参考。
2、试验方法
(1)确定实验参数。
在实验前,应根据管壳换热器各部件及结构特点,确定打压试验的操作参数,包括试验压力、打压时间和试验次数。
(2)校验打压仪表读数。
测量换热器内外壁温度,确定进口冷凝水温度,检查压力表上的读数是否准确,读数偏差范围在±3Mpa 以内。
(3)进行打压试验。
向换热器内充入清洁、消毒过的水至一定高度,待温差表现稳定后,在确认实验参数后,向管内充入水,并根据预设值进行调整,注意观察水室外壁,正常时应无水渗漏。
打压时间和次数需按设计要求执行。
(4)试验结束。
完成打压试验后,关闭水阀,排出换热器内部水体,观察换热器外壁是否有异常增宽、凹陷、裂纹等损坏现象,并做必要记录。
3、安全措施
(1)充入水前先将压力表的读数清零,以防压力表读数偏差;
(2)换热器应清洁、消毒,并充入安全的水;
(3)进行换热器打压试验时,应仔细确定实验参数,并注意观
察水室外壁,正常时应无水渗漏;
(4)完成试验后,在排出水体前应关闭水阀;
(5)检查换热器外壁是否有异常增宽、凹陷、裂纹等损坏现象,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6)实验结束后,应做必要的记录。
3、结论
管壳式换热器打压试验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操作,操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换热器的结构特点确定实验参数,并谨慎操作,确保安全,保证试验质量。
浮头换热器试压方案
![浮头换热器试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ae3e20524de518974b7d33.png)
三、试压方案:
浮动板式管壳换热器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一、管束的压力试压。 二、安装后的管程压力试压。 三、安装后的壳程试压。
这三个步骤就是试压过程中的三个步骤
下面详细介绍《三个步骤》 是如何完成《八项任务》的。
第一步:管束的压力试验:
管束的压力试验分为管程试验和壳程试验两种方案,其中优选 壳程试验。但在实际施工中要依据施工队伍所具备的施工工具的 情况而定。
管壳换热器安装试压方案
《三个步骤、八项任务》试论管壳换热器试压方案 (浮动板式管壳换热器)
一、结构(浮头换热器)
浮动板式管壳换热器因其对热膨胀的良好适用性和易于清洗和维修 等特点在炼油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主要包括壳程壳体、换热 管束、管程箱体、钩圈(小锅)、壳程封头(大锅)五部分。
管程管箱
1、管束试验的管程试验方案:(如下图)
打压工具 换热管束
钩圈
固定管板
浮动管板
2、管束试验的壳程试验方案:(如下图)
打压工具 壳体 打压工具
固定管板
浮动管板
第一步:要求确认下列任务: 1、管束换热管泄漏。 2、管束的固定板和浮动板与换热管焊接口(或胀接)泄漏。
第二步:安装后的管程压力试验:
第二步要求确认下列任务:
换热管束 壳体
钩圈 壳程封头
固定管板
浮动管板
二、常见问题:
浮动板式管壳换热器常见的问题集中在如下八个方面:
1、管束换热管泄漏。 2、管束的固定板和浮动板与换热管焊接口(或胀接)泄漏。 3、浮动板密封面泄漏(包括钩圈问题)。 4、固定板密封面壳程侧泄漏。 5、固定板密封面管程侧泄漏。 6、壳体封头(大锅)密封面。 7、管程出入口密封面、管程箱体、附件泄漏等问题。 8、壳程出入口密封面《八 项任务》的确认。
换热器试压方案(四篇)
![换热器试压方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17ce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6.png)
换热器试压方案材料工程基础论文管壳式换热器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管壳式换热器。
并分析其特点。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正文。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
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
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____若干挡板。
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
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
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管壳式换热器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
图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简称为1-1型换热器。
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
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
类型。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此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
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
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
根据所09无机非(1)材料工程基础论文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
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____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②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
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③u型管换热器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
管壳式换热器试压工艺
![管壳式换热器试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47f16d38bd63186bcebbcd5.png)
管壳式换热器试压工艺永鑫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谢锡彬 罗红飞摘 要 讨论了管壳式换热器试压系统的设置和试压工装的设计、制作以及试压程序。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试压系统;试压工装;试压程序0 引 言管壳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常用设备,主要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 型管式,在生产装置建设阶段以及检修期间需对其进行试压检查,针对该类设备的特点,结合现场安装、检修的经验,以下对管壳式换热器试压系统的设置和试压工装的设计、制作以及相应的试压程序进行探讨。
1 试压系统1.1 系统组成换热器试压系统由换热器、试压泵、金属软管、压力表、盲板和试压环等组成。
以浮头式换热器壳程试压为例,系统布置见图1。
图1 试压系统布置图1 管箱侧试压环;2、6 压力表;3 盲板;4 浮头侧试压环;5 盲板(带阀门);7 金属软管(或钢管);8 试压泵1.2 系统设置注意事项(1)试压工装的设计、制作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要局限在单台设备上。
(2)试压泵最好选用活塞式或柱塞式电动试压泵,尽量不要使用手动试压泵。
(3)试压泵与试压盲板间的连接最好采用两端为活接形式的金属软管,以减少现场的施工工作量,同时也便于多台设备的试压。
(4)试压系统上必须安装2个量程相同、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3倍,最宜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倍,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 )。
压力表应安装在换热器的最高处和最低处,试验压力值以最高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并用最低处的压力表读数进行校核。
(5)最好在换热器最高点和最低点设置排放阀,便于系统中空气和试压水的排放。
2 试压工装2.1 试压环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 型管式换热器管箱侧试压环的结构及装配见图2。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侧试压环的结构及装配见图3。
172010年第1期 川 化图2 管箱侧试压环结构及装配1 试压环;2 管箱侧管板;3 石棉垫;4筒体法兰图3 浮头管板侧试压环结构及装配1 石棉垫;2 试压环;3 盘根;4 浮头管板;5 压盖;6 筒体法兰试压环的结构设计和装配应注意以下几点。
换热器试压流程
![换热器试压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633a35b90d6c85ec3ac672.png)
换热器试压流程1.抽签到场2.在铺好的橡胶垫上合理摆放提供的工具3.四位同学合理分工,请示裁判开始试压4.准确组装管程试压部件5.顺序是: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完好,安装固定管板与壳体密封处的垫片,注意使用少量的黄油,粘牢即可,不起密封作用。
6.将管束装入壳体内,注意浮动管板侧第一块折流板朝下(及开口朝上),装入以后调整固定管板的位置,必须使固定管板的外圆面全部装入壳体法兰的的凹槽内,调整时要用到撬杠。
注意撬杠的使用。
7.调整好固定管板的位置后安装管箱,装管箱时要注意上下、左右法兰端面平齐。
穿螺栓要从管箱侧向浮头侧穿。
原则是先上下,后左右。
穿上螺栓用手拧紧然后两个同学对称拧紧螺栓,注意两个扳手(活扳手和梅花扳手)的配合。
8.安装小浮头,注意勾圈法兰开口上下布置,螺栓的拧紧与上面相同。
(穿螺栓要从浮头侧向管箱侧穿9.在管箱的入口上安装进排水盲板(螺栓按液体的流向穿),用软管连接自来水管和进排水盲板,注意他的装配方向即可。
10.在管箱的出口安装试压盲板(螺栓按液体的流向穿),注意他的装配方向即可。
11.安装柱塞泵,安装前要加水。
12.请示裁判注水,注水过程分两部分。
(1:注水致排水管有连续的液体流出即可,2、等截面波动停止再次注水,观察的现象是一样的——及没有气泡有连续的液体排出即可。
2.打压排气过程管程打压致0,.2mpa,壳程打压致0.02mpa.,打压排气进行2-3次即可你)13.请示裁判打压致实验压力及(管程实验压力=1.25X设计压力;壳程试验压力=1.25X设计压力),打压致试验压力后报告裁判检查并保压2分钟。
时间到没有压降在裁判允许后降压到实验压力的80%.后保压3分钟。
时间到后进行壳程试压或拆除设备归位,14、清理现场离开。
注意:过程中不得顶撞裁判,服从裁判的判定。
不得损坏工器具,否则照价赔偿。
D80-3多级泵的拆卸安装流程1.抽签到场,四人为一组,自行组合。
2.准备橡胶垫。
请示裁判开始。
管壳式换热器试漏方法及应用研究
![管壳式换热器试漏方法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531cf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0.png)
管壳式换热器试漏方法及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能源利用的话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换热器作为重要的热量交换设备,在化工领域被广泛地应用。
作为换热器的最主要介质的循环水,会带来一定腐蚀问题。
换热器腐蚀达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泄漏,对安全生产带来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管壳式换热器试漏方法及应用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试漏方法;应用引言管式换热器是工矿企业常见的冷却部件,管式换热器发生泄漏后一般需要利用水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进行管束漏点查找。
若漏点从外部无法发现,则需要逐根查找泄漏的单根换热管,并从该故障换热管两端打入楔子,以隔离漏点。
1管式换热器常规查漏方式存在的问题(1)整体水压查漏只能发现位于换热器表层朝外的管道泄漏,难以观察表层朝内及内层换热管道的漏点,对内部泄漏管道的具体泄漏位置无法准确定位。
(2)单根换热管水压查漏需要制作专用夹具,以确保查漏装置与承管板之间可靠密封,而对于体积较大的换热器(如凝汽器等),存在难以制作夹具的问题。
此外,该查漏装置需要水源及电源,装置相对比较笨重,需要多人(4~6人)配合方能进行查漏作业,查漏效率较低。
同时由于水分子相对较大,对于足以泄漏气体的针孔式漏点,水的泄漏往往并不明显,造成微小漏点难以被发现,从而影响查漏的准确性。
(3)气密查漏存在的问题与水压查漏类似,且由于气体压缩量非常大,出现泄漏时的降压不明显,同时受环境温度和日晒等因素影响,气压往往存在波动,导致查漏准确性低。
此外,气密漏点用肉眼难以判别,需要充气后涂刷皂液或整体浸水,因此对于大型换热器而言,气密查漏的难度更大。
2管壳式换热器试漏方法及应用2.1LNG换冷站换热器安全阀设置LNG(液化天然气,下同)换冷站是LNG接收站冷能利用的重要装置,低温LNG和乙二醇冷媒在LNG换冷站内进行冷量传递,将LNG冷能传递给下游冷能用户。
LNG换冷站内,冷量传递主要是在换热器内进行。
换热器的试压及检修顺序
![换热器的试压及检修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84a348264b35eefdc8d33373.png)
换热器的试压及检修顺序
点击次数:192 发布时间:2009-9-18
试压是换热器检修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其试压的顺序也不尽相同,现以浮头式换热器为例说明其检修和试压的顺序。
(1)准备吹扫工具→拆除浮头端外封头、管箱及法兰→拆除浮头端内封头→抽管束→检查、清扫。
(2)准备垫片、盲板及试压机具→安装管束→安装管箱、安装假浮头(做临时封头用)、壳体法兰加盲板→向壳程注水→装配试压管线→试压(一)检查胀管口及换热管→拆假浮头、安装浮头端内封头及盲板盖。
(3)管箱法兰加盲板→向管程注水、装配试压管线→试压(二)检查浮头端垫片及管束→安装浮头端外封头→向壳程注水→试压(三)检查壳体密封→拆除盲板、填写检修卡。
试压(一)的目的是检查换热管是否有破裂、胀接口是否有渗漏。
如管子有破裂放压后将其堵塞或更换,如胀接口有渗漏放压后进行补胀、但补胀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否则应更换新管。
各缺陷处理后重新升压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试压(二)的目的是检查安装质量,主要是检查浮头端内封头垫片及管束,如发现垫片处渗漏应分析原因并妥善处理。
试压(三)则是设备整体试压,主要检查浮头端外封头的安装质量。
换热器试压方案要点
![换热器试压方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6829aca26925c52dc5bfac.png)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及要求32.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施工要求33 试压组织机构24 试压 (3)4.1试压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压力试验35 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65.1质量控制体系65.2质量保证措施76 HSE保证措施76.1HSE组织机构 76.2安全保证措施87 资源需求计划97.1人力资源需求计划9MZY CL J8B L2C O7BL。
嗆祢黨轳掃蠼睑筚驚摆砖胪泽鵡捞藺飆嫱鰳滄賀齊實覲怅觋窃貿穩羁綾竅鰻鉴鏍纘龉账屨絳辊骀銼楓擲远鳩禎绌敛穡貺纣頸镪唢枥续膾謁巋鄧习輞鉿鷓驀衬嶠鑾虛撄鷹膽詎鑰。
7.2施工机具使用计划9O XD6HCF75E CQ BNO。
败尝質纪营銜帏枣嵐覺胆陽势寶缓抟礦哗铮赞鮞証阀梔維沟雠弳撿諑語張讼寬锛銠骅忧齡膠媯渑况館撺鍔瑩猙擰赐敛赋彈讪錆删润礙鵂暫輾黃侪莅鸣滢枢騏狀輾沩愦嘯椁蒇请。
工作危险性分析(JHA)报告10附表换热器清单1、编制依据1.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20051.2、《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1.3、《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1.4、《空冷式换热器》GB/T15386-19941.5、换热器设备随机资料2、工程概况及要求2.1工程概况2.2施工要求2.2.1、试压时必须科学计划,保证工期。
2.2.2、试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并保证试压质量。
2.2.3、压力试验之后,废水不得随意排放,必须用软管或临时管线排放到业主指定或允许排放的地点,保证现场环境卫生。
3、试压组织机构试压小组组长:试压小组副组长:试压小组组质量管HSE监督:4、试压4.1试压准备4.1.1换热器在试压前应具备如下条件,方可进行试压:①换热器试压方案已经报审通过;②试压前施工单位质检员、施工技术员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和监理代表、总包专工对换热设备已经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试压;③试压所用的压力表已经校验且在有效期内,精度不低于1.6级,压力表的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但不得低于1.5倍且不得高于3倍;④换热器试压用临时盲板厚度的确定依据“试压用插入式盲板最小厚度”得到;⑤试压所用的机械、工具、材料到位;换热设备的随机资料、螺栓垫片齐全;设备记录齐全,配件齐全;⑥试压人员已到位。
换热器的压力试验
![换热器的压力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8abed61b59eef8c75fbfb3e0.png)
压力试验:
1:根据GB150:如果夹套试压时内筒失稳,则内筒需要保压,内筒就需要密闭,则夹套试压时就看不到夹套筒体所覆盖的内筒焊缝是否泄漏,所以要先进行泄漏检查,主要是防止夹套介质内漏问题。
2:管壳式换热器。
在管程设计压力大于壳程设计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耐压试验方案有两种:①按照管程试验压力进行壳程试验压力同时可以对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焊缝质量进行检验,但是此种情况需要校核壳程包括管板厚度,此时壳程筒体包括管板一般情况都要加厚,制造成本增高;②先按壳程设计压力进行耐压试验,同时进行氨渗漏试验,检验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焊缝质量,这是因为氨渗漏试验的灵敏度很高,比气密性试验高出很多数量级,其次再按管程设计压力进行耐压试验,制造成本较低。
, H" w [) p9 ?% t管壳式换热器在管程设计压力大于壳程设计压力很多的情况下,一般用第二种方式;在管程设计压力大于壳程设计压力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一般用第一种情况进行耐压试验。
换热器试压方案(三篇)
![换热器试压方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2928e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4.png)
换热器试压方案1.1收集原设备监检报告,查看设备状况;换热器的抽芯工作是在换热器拆除以后将换热器在抽芯场地集中摆放,对于高温处的螺栓应该提前涂抹松动剂,防止在松卸困难甚至卡死,将换热器管箱拆卸下以后,便可以进行抽芯工作。
拆管箱和抽芯过程中,应对管箱标好设备位号,相应设备螺栓拆除后用编织带收集并挂牌标识设备位号,以免设备配件相互混淆,给设备恢复带来困难。
另外应保存并记录标识好换热器密封件,为下一步密封件测量加工提供条件。
密封件材质由原业主车间负责人确定并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换热器的抽芯过程中,首先使用管板上定位吊耳将管束抽出一部分,待拉出的距离可以____抽芯机后,便可使用抽芯机将管束轻松抽出。
在抽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定位吊耳应位于水平位置拉出,这样可以保证换热器的滑道位于受力位置(及垂直方向),承受换热器的重力,避免管束直接受力,同时避免折流板把壳体划伤。
2、在吊装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定位吊耳的水平度,保证管束不垂直受压;吊装用钢绳要用专业的保护套保护,不至使管束受伤(特别是有涂层,可以防止涂层剥落),钢丝与管束接触部位一定要加以保护。
抽芯完成后,要放置在专用的垫具上,一般为具有与换热器吻合面的枕木,不得直接将换热器管束直接放置在平地上。
放置时,管板与管束的连接处不得受力,及管板应悬空,枕木放在管束下,最好滑道与枕木接触,直接受力。
3换热器清洗换热器抽芯后对换热器壳体、管束(不更新管束)、管箱进行清洗,清洗时应注意安全(由于清洗用水压力较高,一般在____公斤以上)和场地卫生。
换热器管束的清洗分内壁清洗和外壁清洗两部分:1、内壁清洗使用细管长____,首先确保管束畅通,其次清除管内污垢、结焦等。
在清洗时,应正反两个方向冲洗同一根管,以保证清洗效果。
对结焦比较严重的管子,应使用较长的水____冲洗。
冲洗的后管束应畅通,且水柱喷射均匀(内径未因结焦、污垢无而变小)。
2、外壁清洗使用旋转多头水____和长管水____相结合。
换热器水压试验通用工工艺
![换热器水压试验通用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e76f525b4daa58da0114a5a.png)
Q B中国石化集团企业(通用工艺)标准第四建设公司★静设备工程★序列号×××换热器水压试验通用施工工艺2006—××—××发布2006—××—××实施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发布换热器水压试验通用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换热器水压试验施工。
1.2 其它领域换热器水压试验施工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文件2.1 《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95)2.2 《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2.3 《高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8-83)2.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2.5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 审查换热器设备技术文件和数据,主要包括:1)产品合格证书;2)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产品类别及特殊要求等;3)产品质量证明书;4)设备制造竣工图。
3.1.2 到货的换热器经过开箱检验,根据装箱单和竣工图对换热器的名称、型号、规格、接管的规格、方位、数量、设备备件、设备表面情况检验完毕,并经有关单位的共同参加,签字认可检验结果。
3.1.3 到货的换热器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单位的共同检验认可。
3.1.4 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换热器水压试验的要求、程序、注意事项等,并经过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审批。
3.1.5 根据合同、设计、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
3.2 材料准备3.2.1 对U型管式换热器和浮头式换热器,应准备试压专用的试压环,试压环的规格、数量根据换热器的规格、类型、数量确定。
3.2.2 试压时使用钢板制作临时盲板封闭设备管口,应准备部分钢板作为制作盲板的材料,钢板的数量可根据换热器的台数、管口数量、直径确定。
石油化工装置换热器试压方案
![石油化工装置换热器试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ced716137ee06eff918bf.png)
换热器试压方案目录1.0编制依据 (1)2.0概况 (1)3.0试压方案 (1)4.0安全保证措施 (4)5.0试压机具一览表 (5)6.0试验设备清单 (5)1.0编制依据1.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1.2《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951.3换热器设备随机资料2.0概况根据******科技有限公司检、维修的要求,对气体分馏系统的16台换热器管程进行打压试验,打压试验结果发现有内漏的进行维修处理。
试压设备位号见《试压设备清单》3.0试验方案3.1 试压程序浮头式换热器施工程序:拆除浮头进出口法兰→出口加入盲板→从入口加水至满→入口加入打压盲板→管程试压做好记录。
3.2 技术、质量要求3.2.1压力试验前,须仔细核查设备出厂质量证明文件,现场铭牌,按操作压力1.25倍进行试压,保压30min不降压,即:换热器打压试验合格。
3.2.2 设备在压力试验前,应对设备进行外部检查,要检查几何形状、焊缝、接管、垫片等是否符合要求,螺栓等紧固件是否已紧固完毕。
3.2.3 为便于螺栓的拆卸,提前对所有需拆卸的螺栓涂螺栓松动剂。
螺栓拆卸后,以单台换热器为单元妥善存放,并浸机油加以保护,各台设备的螺栓不得混放,避免出现不同材质混用的现象。
对于非施工原因损坏的螺栓应报请设备部确认和更换。
3.2.4如试验保不住压,说明换热器内漏,做好统计上报设备部。
如内漏不严重,拆除浮头,壳程上水试压,对泄露的管束进行封堵。
如内漏严重的,做好管束抽出维修的准备工作,维修确认合格后方可回装管束,装回后再进行打压试验。
回装时,首先要清理各部件密封面,并仔细检查其有无缺陷,对垫片质量也要认真检查,有缺陷的不得使用。
3.2.5 采用抽芯机抽芯,抽芯时应缓慢,随时注意有无卡涩现象,不得强行抽出,管束的吊装应使用吊装带。
3.2.6 试压用水应用清洁水,上水过程中在换热器上方应留有排气孔,在该换热器注满水后方可升压。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流程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012f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e.png)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流程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流程》
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交换过程。
它通过管壁将热量从一种流体传递到另一种流体,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下面将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流程。
1. 设计和选型
首先,根据使用场合的需要和工艺要求,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设计和选型。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换热面积、流体流速、温度和压力范围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以满足工艺需求。
2. 安装和连接
在确认好选型和设计后,进行管壳式换热器的安装和连接工作。
这包括确定换热器的位置、固定方式、管道连接和密封。
确保安装的牢固和连接的可靠,以避免漏气或渗漏。
3. 启动和调试
安装完成后,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启动和调试。
包括通水测试、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开闭情况、调整流体流量和温度等。
确保换热器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4. 运行和监测
一旦启动和调试完成,管壳式换热器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换热器的工况和性能,包括流体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换热效果
和生产安全。
5. 维护和维修
管壳式换热器作为关键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维修。
包括清洗管道和换热器表面、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检查密封性能和进行性能测试等工作。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管壳式换热器可以正常运行并发挥换热效果,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热交换服务。
同时,也需要注意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长时间稳定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壳式换热器试压工艺
永鑫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谢锡彬 罗红飞
摘 要 讨论了管壳式换热器试压系统的设置和试压工装的设计、制作以及试压程序。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试压系统;试压工装;试压程序
0 引 言
管壳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常用设备,主要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 型管式,在生产装置建设阶段以及检修期间需对其进行试
压检查,针对该类设备的特点,结合现场安装、检修的经验,以下对管壳式换热器试压系统的设置和试压工装的设计、制作以及相应的试压程序进
行探讨。
1 试压系统
1.1 系统组成
换热器试压系统由换热器、试压泵、金属软管、压力表、盲板和试压环等组成。
以浮头式换热器壳程试压为例,系统布置见图1。
图1 试压系统布置图
1 管箱侧试压环;2、6 压力表;3 盲板;4 浮头侧试压环;5 盲板(带阀门);7 金属软管(或钢管);8 试压泵
1.2 系统设置注意事项
(1)试压工装的设计、制作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要局限在单台设备上。
(2)试压泵最好选用活塞式或柱塞式电动试压泵,尽量不要使用手动试压泵。
(3)试压泵与试压盲板间的连接最好采用两端为活接形式的金属软管,以减少现场的施工工作量,同时也便于多台设备的试压。
(4)试压系统上必须安装2个量程相同、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3倍,最宜量程为试验压力的2倍,精度
不得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 )。
压力表应安装在换热器的最高处和最低处,试验压力值以最高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并用最低处的压力表读数进行校核。
(5)最好在换热器最高点和最低点设置排放阀,便于系统中空气和试压水的排放。
2 试压工装2.1 试压环
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 型管式换热器管箱侧试压环的结构及装配见图2。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侧试压环的结构及装配见图3。
17
2010年第1期 川 化
图2 管箱侧试压环结构及装配
1 试压环;
2 管箱侧管板;
3 石棉垫;4
筒体法兰
图3 浮头管板侧试压环结构及装配
1 石棉垫;
2 试压环;
3 盘根;
4 浮头管板;
5 压盖;
6 筒体法兰
试压环的结构设计和装配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试压环与筒体法兰通过筒体螺栓连接,两者间使用石棉垫作为密封元件;浮头管板与试压工装间使用盘根作为密封元件,通过压盖上的螺栓预紧力将盘根压缩变形达到密封的目的。
(2)在安装试压环进行试压时,试压环受力远小于原有管箱或外头盖受力,因此连接螺栓的数量可相应减少。
参考法兰标准J B 4703 2000,由于同一公称直径1.6MPa 、2.5M Pa 、4.0M Pa 等级的法兰其螺栓孔是不重合的,因此可在同一法兰上钻出3种压力等级法兰的螺栓孔,以提高试压环的通用性。
(3)由于各浮头式换热器厂家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使得浮头管板伸出筒体法兰的长度也不相同,因此在设计制作浮头侧试压环时,应尽量考虑大多数设备的情况,以便盘根能准确压在浮头管板上。
2.2 试压盲板
换热器接管试压盲板应根据试验压力选择合适的厚度,考虑到其通用性,在需与金属软管连接
的盲板上设置活接头和外丝接头,以便在遇到不
同规格的接管法兰时,只需更换盲板法兰。
接试压金属软管处试压盲板结构见图4。
图4 试压盲板结构
1 法兰盲板;
2 丝扣活接头;
3 压力表;
4 压力表接管;
5 外丝接头(接金属软管);
6 阀门;
7 无缝钢管接管
3 试压程序3.1 正常试压程序
拆除管程(或壳程)进出口法兰 安装盲板和试压接头 按规范要求程序试压 试压合格后
管线恢复确认。
3.2 特殊情况下的试压程序
在试压过程中若出现换热管泄漏或焊缝泄漏,应在堵管或处理焊缝后按下列试压程序试压。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拆除前、后管箱 壳程加压 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连接部位 合格后安装管箱 管程加压 检查两端管箱和有关部位。
(2)U 型管板式换热器
拆除管箱 安装试压环 壳程加压 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连接部位 合格后拆除试压环 安装管箱 管程加压 检查管箱有关部位。
(3)浮头式换热器
拆除管箱、外头盖和浮头盖 安装试压环 壳程加压 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连接部位 合格后拆除试压环 安装管箱和浮头盖 管程加压 检查管箱和浮头有关部位 合格后安装外头盖 壳程加压 检查壳体、外头盖及有关部位。
3.3 试压中的注意事项
(1)在系统的最高处必须要有排气点,可利用高处的压力表接管进行排气,待空气排尽后再安装压力表。
18川 化 2010年第1期
以循环经济理念创建川化工业生态园区
环保安全部张 鞠 代 平
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自然环境开始走向协调与和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生态文明已初步成为国际性的时代潮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并明确指出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化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对川化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川化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秉承解放思想,实践创新,科学发展,和谐崛起,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全面振兴川化!的宗旨,推动川化从工业崛起到全面振兴,从而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发展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就是我们赢得发展争夺战的途径和最终成果。
川化作为一家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的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天然气供应短缺的影响,装置不能满负荷运行,原料短缺和价格上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步履维艰,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
因此,川化必须作出果断的抉择,勇敢地承担责任、面对困难,以循环经济理念创建川化工业生态园区,以解决现状问题,挺起川化发展的脊梁。
1 建立企业内部的微观循环体系
一直以来,川化人都在为川化的发展坚定地努力和奋斗着,川化已建立并完善了系统化、程序化、可操作的环境管理体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地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和完善,从生产源头治理污染,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着生态化工。
主要开展了以下技术改造工作。
(1)建成了以合成氨副产CO2气体为原料提纯生产合格食品二氧化碳装置,年产食品二氧化碳25kt。
(2)延长产业链,综合利用合成氨弛放气(2376万m3/a)中的氢气生产双氧水,建成30 kt/a双氧水生产装置,产品浓度从27.5%提高到了35%。
(3)以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浓度氨水
(2)换热器壳程试压时应确保管程内无任何介质且管程最低点保持开启畅通;管程试压排介质注意事项与壳程相同。
(3)新安装换热器的试验压力以设备技术文件为准,已使用过换热器的试验压力为设备最高操作压力的1.25倍。
(4)液压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当达到试验压力时,保压时间不得少于30m in,然后将试验压力降到设计压力(或最高操作压力),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整个过程中无渗漏、无可见变形及无异常响声为合格,否则泄压后对其进行修补,再重新进行试压。
(5)试压合格后,应排尽积液,排液时,为防止设备内形成负压,在排液前必须打开顶部的放空阀。
4 结束语
在中石油格尔木炼油厂2009年的大检修中,共有280台管壳式换热器均采用上述试压工艺进行试压,满足了设备的检修质量和工期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收稿日期2009-12-03)
19
2010年第1期 川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