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一、遗传1.遗传是一种古老的生命现象,具有同源、异构、交叉和重组的特点,及生物起源、物种保持和演进的功能;2.遗传信息是在生物体中存储下来的,以核酸DNA以及表达信息所以RNA为载体;3.遗传机制是指生物体因外界刺激而诱发的变化;有染色体基因数量和结构变化,DNA的修饰和突变,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传播、传递和演化等多种机制;4.遗传的原理是可以把父母两代的特性集结在,通过DNA来继承,从而形成新的一代;5.进化是生物体演变过程中遗传物质经过变异而形成新基因的结果,通过淘汰自然环境不适者而取得适应环境、发展演化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是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是细胞生命史中一个重要的活动;2.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的分割和负责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三个步骤;3.染色体复制:在有丝分裂期间,发生核内DNA褪色,扩增,双分裂和缠结等一系列过程;4.染色体分割过程: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分裂两份,然后染色体分割成两条单分裂染色体就会被拉到细胞质的两侧;5.负责细胞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最后发生的细胞质分裂,是细胞数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质被拉多时,会形成一个胞膜中央的分割带,随着胞膜的被拉变细,最后就把细胞质分成两份,完成了细胞分裂。

三、代谢1.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系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矿物质相互由酶发生反应、互相转化的过程;2.合成代谢指的是物质由小分子聚集起来构成大分子,从而储存或产生热能;3.碳水化合物代谢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糖有氧和无氧代谢,它利用糖的若干代谢反应获得细胞里的能量;4.脂质代谢指的是脂质的活化、胆固醇的合成、脂肪酸的转化、甘油三酯的氧化,以及油脂的合成和分解;5.蛋白质代谢指的是蛋白质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开始,尤其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3通常涵盖了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2. 遗传变异:-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新排列。

-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3. 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 多基因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唐氏综合症。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6.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生态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7.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

-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和干细胞技术。

-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 生物技术的应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8. 生物伦理:-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隐私、设计婴儿等。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考量。

-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9. 科学探究方法:- 实验设计的原则:控制变量、重复实验等。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科学论文的撰写和科学交流。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高中生物必修3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必修3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必修3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物必修3高中知识点归纳总结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细胞质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不同功能。

4.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遗传信息的中心。

细胞代谢1.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2. 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节性。

4. 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载体,通过磷酸键的断裂和形成,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储存。

遗传与变异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组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线状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遗传信息。

4.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

生物进化1.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 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包括突变、选择、隔离和物种形成。

3. 进化树是表示生物进化关系的树状图,反映了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物种逐渐演化。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2.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相互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

3.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包括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和生物保护等。

通过以上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必修3涵盖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以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等多个重要领域。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也为生物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然而,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这又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每种化合物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基础;核酸则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完成生命活动的各种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共同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遗传和变异:生物体通过遗传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变异产生新的性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稳态的维持涉及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等多个方面的调节机制。

四、生物体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体具有应激性,能适应周围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上只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实际上每个知识点都有更深入的内容需要学习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以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种群有哪些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什么是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哪些?⑴、标志重捕法(调查取样法、估算法):①、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

②、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志数⑵、样方法:①、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②、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

4、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⑴、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如:1983年,我国年平均千人出生18.62人,即1.862%⑵、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⑶、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主要决定作用。

是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5、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⑴、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⑵、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⑶、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次要决定作用。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6、什么是年龄组成?⑴、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

①、增长型:幼年个体较多,年老个体数目较少的种群。

②、稳定型:各年量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的种群。

③、衰退型:幼年个体数目较少,年老个体数目较多的种群。

⑵、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

7、什么是性别比例?⑴、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例。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植物的组成和生长过程: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

2.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需要养分(如氮、磷、钾等)和水分来维持生长。

3.植物的激素调控生长: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4.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花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2.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无性生殖包括二分法和芽生等方式。

3.动物的生殖系统: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它们通过生殖器官和性激素参与繁殖过程。

4.动物的生殖行为:动物的生殖行为包括求偶行为、交配行为、育儿行为等,这些行为对于确保后代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构成和遗传规律等,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生物的遗传特征。

2.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包括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

3.突变与变异: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发性改变,而变异是指基因座的多态性,突变和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4.进化理论: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进化综合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并产生新物种的。

四、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包括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资源非常重要。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分子基础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与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质的组成与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作用2.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类型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二、细胞的能量转换1. 光合作用-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与影响因素2. 呼吸作用-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的步骤- 呼吸作用的能量产出与效率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复制与修复- RNA的转录与翻译- 基因的表达调控2. 遗传的细胞基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 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变异3. 进化论-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自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人体健康与疾病-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五、生物技术的应用1.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与基因编辑技术-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2. 生物制药- 疫苗的开发与应用-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使用3. 生物信息学- 生物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六、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 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 生物样本的采集与处理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解释七、生物伦理与社会责任1. 生物伦理- 生物实验中的伦理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考量2. 社会责任- 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请注意,这个概要是为了帮助您创建一个Word文档而提供的,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内容。

在实际的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这些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2.反射发生的条件:。

3.喜悦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觉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成明显的的过程。

4.喜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类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 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②受刺激时 : 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一、生物基因的分离与组合生物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理解生物遗传规律的关键。

遗传学研究揭示了生物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物种进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基因的分离是指在个体的染色体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了随机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不同子细胞中。

这个过程是由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提出的,即在杂种第一代的染色体分离过程中,基因在两个同源染色体上分离。

基因的组合是指通过性别配子的结合,不同的基因可以同时组合在一个个体上。

这个过程是由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提出的,即在杂种第一代的基因组合过程中,两对不同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二、遗传的规律与方法遗传的规律是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遗传传递方式。

遗传的方法是利用这些规律,通过实验研究和实际操作,来控制和改良生物的遗传性状。

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统计,总结出了两个重要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描述了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基因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分离现象;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杂种第一代基因组合的可能性。

2. 重组技术重组技术是近年来遗传工程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将不同来源的基因进行剪切和重组,可以将物种间的基因进行互相组合,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体。

这项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3.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一种常用的农作物育种方法,它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优势,在子代中获得更好的遗传特性。

杂交育种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能力、适应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4. 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一种利用植物或动物自然或人工诱发的突变变异,筛选和培育出具有有益基因或性状的新品种。

突变育种是一种传统的育种方法,通过选择和繁殖有突变特征的个体,达到改良遗传性状的目的。

三、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揭示了人类繁衍后代的整个过程,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激素的调节以及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高中复习必备: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最全版(附框架图)

高中复习必备: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最全版(附框架图)

高中复习必备: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最全版(附框架图)前面为大家介绍了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点,现在为大家介绍必修三知识点,并附带框架图,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相应的格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物质DNA与基因
1.1 DNA的结构和特点
1.2 基因的概念与特征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2.1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2.2 RNA与蛋白质的合成
3. 遗传的分子机制
3.1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
3.2 突变的类型与影响
二、进化与适应
1. 进化的基本概念
1.1 进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进化的证据与支持
2. 物种起源与发展
2.1 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机制
2.2 物种形成与分化
3. 进化的因素与作用
3.1 自然选择的原理与应用
3.2 适应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1. 物质的循环
1.1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1.2 水的循环与水系的重要性
2. 能量的流动
2.1 光合作用与光能转化
2.2 生物能量的转化与代谢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调控
3.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平衡与调节 3.2 生物能量的流动与食物链的构建
以上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内容。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一、遗传与进化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性状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自由分配定律。

2.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指控制遗传特征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

3.突变:指基因或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4.DNA与RNA:DNA是遗传物质,存储了生物体遗传信息;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传递基因信息的作用。

5.DNA复制:指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为细胞分裂和生殖提供了遗传物质。

二、细胞分裂与生长1.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3.无丝分裂:是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包括发芽、分裂、成熟和死亡四个阶段。

4.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

5.组织与器官: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单位,不同的细胞组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三、基因工程1.DNA技术:通过基因重组、DNA复制与突变等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操作和改造。

2.基因克隆: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并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表达目标蛋白质。

3.转基因生物: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生物体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功能。

4.DNA测序:指确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基因研究和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

此外,生物必修3还包括了基因和性别、人类遗传病、进化论与发展生物学等内容。

学习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常见知识点归纳1.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基因:DNA分子中控制特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染色体:基因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可见的有形结构。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包括个体的性状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隐性和显性因子构成、性状的分离与重新组合两个基本规律。

•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表现,而隐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的表现被掩盖,直到存在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生物种类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主要通过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动、选择等方式进行。

•适应与适应度:适应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相对能力。

进化的证据•同源性与类似性: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种类中有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生化对比: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生化反应和分子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可比性的胚胎发育:不同物种的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具有相似的特征。

2. 生物的分子基础DNA与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RNA:核糖核酸,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转录DNA、翻译蛋白质等。

蛋白质合成•转录:在细胞核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为mRNA。

•翻译:在细胞质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为蛋白质。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能量代谢•呼吸作用:生物体通过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3. 生物多样性物种与分类•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殖特征,并能够繁殖后代的生物群体。

•分类:将不同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生物分类系统•生物五界分类法: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的生物知识比较难,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思考,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1一、种群数量的变化:1、“J型增长”a、数学模型:(1) Nt=N0λ(2)曲线(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种群数量)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2、“S型增长”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二、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

3、群落中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4、群落的空间结构: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2激素的调节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一、植物生长发育1.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种子的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开花与结果等。

2.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有机物,释放氧气。

3.植物荷尔蒙:植物体内的植物荷尔蒙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生理过程。

4.植物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营养器官的无性繁殖等。

二、动物生殖和遗传变异1.动物生殖方式: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包括有两性生殖、半两性生殖、无性生殖等。

2.生殖细胞的形成:有丙肝心脏的动物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交换和随机分配,从而形成基因的重组与遗传交换。

3.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分离、自然选择等因素会导致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4.基因的联锁与分离:染色体上基因的距离决定了它们是否进行联锁,而联锁与分离现象则影响着基因的组合与遗传变异。

5.基因的突变与表型: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个体的基因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变异。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态因子(如水、气候、土壤等)和生物群落组成,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完整系统。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同时物质也通过营养链和营养网进行循环。

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4.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专门位置,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5.生态平衡调节:生态平衡调节通过食物网中的捕食、竞争和共生等相互作用来控制各个物种的种群数量,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以上是植物生长发育、动物生殖和遗传变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①体液: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②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全数体液的2/3。

③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全数体液的1/3。

④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⑤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通过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⑥淋巴:小部份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内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能够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注意:血液并非满是体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组织液↑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聚集到淋巴管中,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份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类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类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份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总结: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必然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要紧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要紧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二、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

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样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的稳态1、转变规律: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份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稳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复杂度、活动、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继承与变异等。

2.生物的组织结构:细胞是生物组成和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等。

4.生物的物质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异,生物的主要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的组织结构: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根、茎、叶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途径、光合产物的利用等。

3.植物的物质的运输和代谢:植物的物质的运输方式、根的吸水与运输、叶片的气孔和气体交换、植物的代谢过程等。

4.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殖: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三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動物基本身體结构:雙體構造、器官系統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适应生境的特征: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特征等适应不同生境的特点。

3.动物的运动与调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内容。

4.动物的营养和消化:动物的营养方式和途径、消化吸收的过程、呼吸和排泄等内容。

5.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发育的过程、内节肢动物的变态等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1.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的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结构、基因的表现形式、基因的多态性等内容。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正交配和连锁互换等遗传规律。

3.DNA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合成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等。

4.进化与自然选择:物种的起源和发展、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等。

5.动物和植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农业和医学的应用等。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稳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系统的层次、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高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中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摆布(一般不超过1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一般机体经由进程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举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举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根蒂根基: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轴突神经纤维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进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尺度。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1.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并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的一类物质。

2.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新陈代谢的能力;生物具有遗传性;生物能适应环境。

3.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不同的属性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动物界、植物界、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古菌界。

其中,动物和植物是生物界中最主要的两个大类。

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优势定律。

2.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的形状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包括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3.DNA与基因:DNA是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在细胞中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

基因是DNA上的功能片段,是决定遗传特征的单位。

4.从个体到种群的进化: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变化并形成新的物种。

进化的机制包括突变、选择和基因流。

第三单元:生物的调节1.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电信号传递信息,包括感觉、传导和反射等过程。

2.荷尔蒙调节:荷尔蒙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传递到目标器官,控制体内的生理机能。

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是维护机体免受外部病原体侵害的一套复杂的防御机制。

免疫调节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形式。

第四单元:生物的繁殖与发育1.生殖方式: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和无性两种。

有性繁殖通过配子的结合形成新个体,无性繁殖则是由一个个体不经过配子的结合直接生殖出新个体。

2.有性生殖:有性繁殖包括减数分裂和受精两个过程。

减数分裂是指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减半,受精是指两个生殖细胞的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3.发育过程:发育是由受精卵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等过程形成成熟个体。

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期和成体期。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

适应性可以分为形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和行为适应性三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汇编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生物在水环境中生活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前者占体液的2/3,后者占体液的1/33.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4.大多数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大多数血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生活的具体的环境为组织液、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淋巴。

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排到外环境或与外环境相通的腔道(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的液体(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6.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组织液与血浆之间相互渗透7.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尿素),气体(O2,CO2),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较多的蛋白质8.溶液浓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9.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保持稳定与HCO3-,、HPO42-等离子的缓冲作用有关。

血浆中维持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主要为H2CO3/NaHCO310.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与内环境稳态相关的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1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3.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1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2章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基本方式是反射16.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感觉由脊髓上传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的形成只需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完整。

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的功能是将感受器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功能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的功能是将神经中枢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的功能是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17.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和突起(轴突、树突)等部分组成18.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到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19.(P18)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电位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在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由于兴奋部位与未兴奋之间有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膜外的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的电流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20.(P18-19)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不是直接接触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多次分枝,小枝的末端叫做突触小体,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1.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2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息—电信号的转变23.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髓。

大脑皮层中有调节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躯体感觉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及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例如排尿反射的初级神经中枢在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节)24.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

当S区损伤,病人患运动性失语症,能看懂文字、听懂谈话,但不会讲话。

25.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通过重复,可使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

26.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27.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释放..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胰腺的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28.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其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9.人体在寒风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动员起来,起动员作用的是神经冲动和激素。

激素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甲状腺激素,它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30.(P28)当人体受寒冷刺激时,皮肤中温度感受器受刺激,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该激素传至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该激素传至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1.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32. 激素等化学物质(其他调节因子,如CO 2),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成为体液调节33. 单细胞的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34. 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长35. (P3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热的部位主要是骨胳肌、肝脏,热量的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调节血流量散热,调节上述过程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36. (P32)当人体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对外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饮水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37. 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神经-体液调节38.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即神经-体液调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9.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其中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B 细胞、T 细胞,二者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40. 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组成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杀菌物质组成第二道防线,以上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41.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淋巴细胞,其中B 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 细胞主要靠效应T 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这两种免疫是专门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的,因此也称为特异性免疫。

42. 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是:(1)大多数病原体经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再将抗原递给T 细胞,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 B 细胞,B 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2)少数抗原不经吞噬细胞的处理及T 细胞的传递直接刺激B 细胞而使其增殖、分化;(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后,刺激相应的记忆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人体经过一次免疫应答后体内将留有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一般同一种传染病短期内不会得第二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和记忆细胞会逐渐消失,且病原体本身会发生变异43.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体的作用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4. 细胞免疫过程中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 细胞,再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如消灭侵入体细胞的病毒、结核杆菌、麻风杆菌)45.(P37-38)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图解):46.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功能。

47.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是AIDS,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的中文名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是HIV,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逐渐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病人最终引起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

48.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在生活中下列途径易传染:(1)静脉吸毒共用针管;(2)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3)输入含HIV的血液;(4)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49.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组织损伤。

50.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照射后使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51.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且胚芽鞘的尖端能感受光的刺激。

单侧光...多于向光一侧,当生长素传递到伸长区时,伸长区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使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

52.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吲哚乙酸,英文缩写是IAA,与生长素具有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53.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芽、幼叶、发育中的种子,其合成原料是色氨酸。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54.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