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国际战略学 国家大战略理论导论
一.大战略的研究状况及概念
在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一书中,鲁特瓦克明确地将战 略自下而上分为五个层次,其最高层面即为大战略层次,而各个层次相互渗透,并最终交 汇于大战略这一终结层次上,并专门论述了大战略问题,提出“为了更好地抓住大战略的 动态性质,我们可以把军事行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想象成贯通于各层次的垂直方向的水流, 把国际间的相互作用想象成水平方向的水流,垂直水流构成战略的纵向,水平方向的水流 构成战略的横向,它们在最高层次交汇,构成大战略。我们可以想象国际交往的河流和支 流都来源于中央的一个纵向水流口,但其运动方式是双向的,违背了流体力学的规律。因 为,军事上的准备和行动,一方面影响着国家的非军事活动,另一方面亦受国家非军事活 动的影响”。同时“, 不论我们从静态角度把大战略想象为一座头重脚轻的大厦也罢, 或从动态角度想象为一个非常复杂的流水源泉也罢,大战略都是最终层次。纵向和横向 中发生的一切都汇集在这一最终层次上,并在这里获得明确的意义。在技术、战术、战 役或战区各层次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外交上的严重失误,在大战略这个交汇点上或仍 直接表现为辉煌的成就,或表现为惨重的失败,或者无足轻重”。另外“, 制定和执行可 协调各个层次上的政策的大战略, 这个目标可谓雄心勃勃, 但只要人们充分发掘智慧的 潜力,凭借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发挥政治上的创造力,那就有可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然而, 这种出色的成就时刻受到不祥凶兆的威胁。在制定任何实质性的大战略计划的过程中, 必然包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即使能够顺利制定和执行大战略计划也必然会带来 失误成堆的极大可能性。政府日常行为中表现的鼠目寸光的实用主义决定和不协调的 草率行事定会导致许多错误。但可以说,这些大都是小错误,而且幸运的是许多错误可以 相互抵消。成功应用规范的大战略会大大降低经常犯不和谐的小错误的可能性,但只有 敢于集中精力不怕冒犯更多更大错误的风险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揭示大战略层次 上逻辑的内在实质。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门洪华中央党校国际研究所教授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述的题目是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美国素以大战略谋划着称,美国大战略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相对次要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国,确保其世界霸权地位的过程,是一个崛起大国及世界头号强国进行战略谋划的过程,因此从大战略角度研究美国,必将对中国这样一个新崛起大国的战略谋划提供参照,对于中国的战略谋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将在以下讨论八个问题,首先我们讨论研究美国大战略的意义.一、美国大战略的意义一战略和大战略的概念1、战略的概念战略概念古旧有知,中国古代称之为庙算、谋略、韬略、方略、兵略等,最初在中国的战略文化中,战与略是分别使用的,前者指的战斗,交战,战争,后者指的策划、策略、谋略等.从西方来看,18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和战略家并没有将战略和战术区分开来,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作战的谋略,将军之学,或小范围的军事战争,从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略的概念从局部战争,或战斗的范畴,扩展到战争全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战争实践的日益复杂,战略研究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战略的概念也应运而生.2、大战略的概念什么是大战略呢一般来讲,大战略指的一个国家利用自身的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来保护和拓展本国的整体安全,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等.二研究美国大战略的意义相比其他大国而言,美国的大战略谋划成效卓着.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大战略谋划有几个关键的阶段,从18世纪华盛顿的孤立主义战略定位,到19世纪初所确定的美洲霸主地位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开始的逐步扩张战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走向西方领袖地位的渐进战略,从冷战期间的遏制战略,到冷战结束后接触加遏制的新战略思考,从冷战结束以来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战略摇摆,到当前当即霸权战略的定位,美国塑造周边环境和确定世界大国关系的战略安排,都体现出一种深谋远虑的能力.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国家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当前国内、国外一盘棋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分析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而美国在中国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它不仅影响和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世界格局,而且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因此,分析和研究美国大战略,对中国客观认识美国,制定相应的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今天大战略研究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分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需要对美国大战略的基本历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整体布局.二、美国战略历程的四个主要阶段我们将美国大战略总体定义为霸权战略,并将美国的战略历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霸权准备期,霸权确立期,霸权护持期和霸权扩展期.我们首先来讨论美国的霸权准备.一美国霸权准备阶段1、孤立主义原则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实力不足,欧洲对美洲大陆依旧有垂涎之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1976年9月19日发表了告别演说,他强调,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这一演说成为美国外交的独立宣言.由于这一孤立主义原则的确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外交始终之单边主义为指导原则,坚持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即使结盟也是短暂的.美国强调,不能卷入列强纷争,要独立处理自己的外交和国际事务.2、美国在美洲大陆实行领土扩张政策当然,与处理世界事务不同的是,美国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对欧洲各国奉行中立政策,而在美洲大陆却展开了有步骤的扩张.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提出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争夺殖民地原则,要求欧洲国家不再干涉美洲内部事务和美洲体系的原则,后世将这个国情咨文称为门罗宣言.门罗宣言具有双重性质,它一个方面反对欧洲强烈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另外一方面,又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它成为美国指导拉美政策的方针.在实践上,美国一直把北美大陆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视为推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试验田,所以美国在美洲大陆既采取了大规模的赤裸裸的领土扩张,它也借用范围主义这样的旗号,实施渗透和控制,以排挤欧洲列强在美洲大陆的传统势力.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即太平洋和大西洋,从而奠定了与欧洲国家分庭抗礼,角逐全球的基础.3、美国实力逐步增强从经济的角度上讲,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迅速起飞,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9倍,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5%,尤其是1873年出现了一次重大的世界经济衰退,当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英国经济的迅速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么许多历史学家也讲,1873年是为美国角逐全球霸权的开始.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但是由于美国远在美洲大陆,这种发展并没有破坏美国与欧洲大国关系的稳定,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接近英国、法国之德国三大强国之和,进入20世纪,在几乎每一项重要的工业数字上,美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经济实力的增长带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扩张,军事实力的增长已经是势在必行.美国当时的实力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的对外影响力却是微不足道的,两者之间的显着差距表明,美国到了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时候.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美国将建立拉美后院作为主要的扩张目标,但是已经开始突破美洲范围,与欧洲列强在其他地区争夺战略利益.最为显着的标志是1898年爆发了美西战争,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欧洲霸权势力从此退出了美洲大陆,也标志着美国走上了与欧洲列强争霸太平洋之路,这场战争导致美国开始成为菲律宾的宗主国,也标明美国开始从军事、政治等各个层面,介入亚洲的势力纷争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检验了美国的实力,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它的海军力量,英国当时一直在采取的战略目标就是两强标准,即英国的海军实力要超过其后两个国家的强军实力之和,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海军实力已经开始超过英国,1921年末和1922年初,华盛顿会议通过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承认了美国海军与英国的同等地位.那么在这个时候,美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讲,美国在战前是一个债务国,战后却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当然,美国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上,还体现在美国的理想上面,也就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这种努力的主要标志就是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国会提出了14条计划,作为实现战后和平的基础.威尔逊在14条计划中,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维护公海航海自由,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尔逊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各国都参加的,它可以向大小国家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这个计划最终实施就是国际联盟的成立,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14条计划是美国登上国际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规划的和平蓝图.从大战略的角度讲,威尔逊的目标是要通过结盟和建立国际机构的方式实现国际合作,对美国的战略谋划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分,它意味着美国要实行与孤立主义相对的国际主义路线,实行与单边主义相对照的多边主义路线,开始让我们意识到美国开始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当然威尔逊主义是先于现实提出了美国的霸权战略走向.在当时并没有完全实施,所以我们可以说,威尔逊的影响不在当时,而在于长远.作为理想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产物,14条计划是美国干预国际事务的首次表态,也是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宣言.但是,美国在当时并没有准备好承担一个全球化的角色,承担世界霸权的角色,那么正是因为这种国内的顾虑和战备上的考虑,美国并没有参加它所谋划的国际联盟.4、美国开始强调并确立自己的世界领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提供了建立世界霸权的新的契机.1939年以来,罗斯福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这种援助导致了美国与德国、日本等法西斯主义国家战略上的紧张和冲突,1941年3月8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实行租界法案,租界法案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基础,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开始强调自己的世界领导地位,美国也确立了新的方式,就是以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建立国际霸权,这种建立霸权的方式,与之前西方世界的罗马霸权和英国霸权是存在巨大的不同的,也正是租界法案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如何联合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讨论了战略部署,两国元首的讨论,最终导致了大西洋宪章的诞生,大西洋宪章主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恢复各个民族遭受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保证一切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贸易并获得原料,一切国家在经济上进行合作,人类可以不受阻碍地横渡公海大洋,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有必要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从大西洋宪章的内容我们看,它是美国策划战后和平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也是美国世纪到来的宣言.大西洋宪章所包含的内容成为战后和平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大西洋宪章过程当中,美国实际上确立了从英国获得世界霸权地位的这么一个目标,英国在大西洋宪章当中所做出的让步也确保了战后英国和美国的合作.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其后不久,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宣言标志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宣布联合国家要运用全部的资源打击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及其附从国,不与这些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联合国家宣言为创建联合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也意味着美国开始确立它的世界霸权.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击垮了国内的孤立主义,从此,扩张主义占据了美国霸权战略的主流.无论从物质条件上还是思想准备上,还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接触程度上,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时机都已经成熟了.二美国霸权确立阶段我们讨论这一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美国霸权是如何确立的.美国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美国都是最大的获利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一个债务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削弱美国的实力,反而使它的实力大增,相比而言,三个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经济崩溃,军事失败,政治制度被瓦解,陷入全面的崩溃状态,英国、法国这些传统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遭受了严重的削弱,英法角逐世界霸权的能力和意愿,基本上完全丧失了.那么在这个时候,美国却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我们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1、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等方面占了绝对优势当时美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但是美国的工业产值却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2/3,它的外贸出口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3/4,从军事实力的角度看,美国的武装部队在1945年的时候,高达1200万人,美国的空军是世界上最具威力、最为庞大的军队,它所拥有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是当时惟一横跨大洋的航空力量,它拥有15万架远程飞机,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洲际空中运输和美国到亚洲的空中运输,统治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的空中航线,美国的商船船位超过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之和,它的海军也成为世界第一,并且远远超过了其后其他国家之和,美国在海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海域都处在美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在科学技术方面,美国处于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当时美国垄断了原子武器的生产技术.于美国相比,苏联不仅在经济上遭受了重创,即使军事力量也明显处于劣势.在战略和力量方面更是望尘莫及.美国实力的膨胀和其他国家实力的衰弱,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提供了契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美国才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创建世界秩序.2、罗斯福勾画战后美国霸权蓝图并付诸实施战后美国的霸权蓝图是罗斯福勾勒并付诸实施的,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大西洋宪章,它最重要的设想就是组织一个新的世界组织,来取代当时英国、法国控制的国际联盟,而在新的国际组织中,美国要承担主要角色和领导地位,1942年的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之后,罗斯福提出了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四大警察的设想,也就是说,采取地方警察各管一片的方式,来在这种基础之上,形成一个国际联合,但是随着美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罗斯福将他的设想做了进一步变化,那就是建立一个美国承担领导责任的国际安全组织,在这个安全组织中,大国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这也是以后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五个大国拥有否决权的来源.当时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在美国领导下实现大国合作来控制世界,建立广泛而持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同时罗斯福还认为,和平要高于安全,因此,在国际安全安排之外,还要建立国际贸易安排,国际经济安排.首先从安全层面来看,建立联合国是美国确立其霸权的关键和组织保证,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美国旧金山,6月26日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1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在成立的相当长时间内,一直被美国所操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工具.美国在筹建联合国的同时,还积极策划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这个会议的成果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这个秩序的一个核心,就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轴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以美元为中心,以美国经济实力为基础,以西方经济观念为准则的世界经济框架,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框架是局限于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之后,这个框架逐步扩展到全球.此外,罗斯福政府还与许多国家就成立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多次协商,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想法不同,意见分歧也比较大,所以,在1947年美国与22个国家签署了名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文件,它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的主干,这就是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基本框架.随着苏美战后合作的松驰和矛盾的激化,苏联和美国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趋势日渐明显,因此美国开始积极地筹划针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圈,美国在东欧、西欧的努力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它积极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东南亚建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在中东确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这些多变军事同盟和安全机制,确保了美国能够成为西方国家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的一个前沿阵地,同时它也确保了美国向第三世界的渗透.当时美国与日本,中国的台湾等签署了双边的军事条约,这样美国不但构建了对中国大陆、苏联的遏制性包围圈,而且迅速形成了美国支配下的同盟体系.日本和德国以半主权国家的方式加入到这个体系之中,这种方式确保了日本和德国不会成为美国霸权的挑战者,而且成为了这个体系的重要维护者,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战略谋划显然是深谋远虑的,这一安全体系不仅仅是为了打退苏联的扩张,还有一个新的目标,就是确立西方世界霸权,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意识到,美国在战略谋划当中,具有深谋远虑的能力和实践经验.3、二战后美国霸权的主要任务是和平渗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霸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边主义的方式,复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遏制苏联在东欧这些国家的渗透,控制西欧、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建立全球霸权的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冷战铸就了美国霸权的辉煌,它也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必要途径,美国的作者俄普戴克曾经明确地指出,如果没有了冷战,作为一个美国人是没有意义的.三美国霸权护持阶段那么美国是如何去进行它的霸权护持的呢1、马歇尔计划与军事联盟的筹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美国已经开始了与苏联的霸权势力的争夺,美国新上任的总统杜鲁门也积极进行了冷战的战略部署,它以援助西方经济实现西方团结为基础,所以战后初期,美国的决策者决定对西欧的经济进行援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以,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他为西欧经济复兴奠定了基础,马歇尔计划也代表了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也就是说,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这个特定的经济安排最终导致了世界经济区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自由世界,自由经济阵营,另外一个就是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这个分野,也奠定了美国领导欧洲安全的政治基础.在美国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也积极筹划与西欧国家的军事联盟,1949年,美国操纵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意思的是,这个地区性的安全组织,是以西欧为基地的,但是却在华盛顿成立的.与此同时,美国也在欧洲进行了类似的战略部署,最为主要的是美国对战后的日本进行重新改造,它在经济上扶持日本,在军事上与日本结成了同盟.综上所述,美国通过对西欧、日本的经济援助和军事结盟,加强了自己自由世界的领袖地位,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美国的战略部署,以遏制苏联扩张,争夺第三世界作为重点,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也是不遗余力的.2、“第四点计划”出台,积极扩大在亚洲和非洲势力范围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的对外援助计划,这个援助计划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向落后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这就是所谓的第四点计划,美国力图通过这个计划,积极扩大在亚洲和非洲的势力范围,遏制共产主义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最终将他们纳入到美国全球霸权的轨道.与此同时,美国也加强了对拉美的统治和渗透,在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在亚非拉国家的布局体现了一个全新的开始,3、经济衰退,强调战略防御但是世界的发展趋势并非是由美国一家来决定的,我们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上.在经济实力层面,美国经济进入了逐步衰落的时期,尤其是60、70年代之后,美国的经济衰落显得分外明显,同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而第三世界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在走向团结,在这样的态势之下,美国和苏联之间开始出现了逐步缓和的迹象,美国的霸权战略也进行了初步的一些调整,我们看到在70年代,以尼克松主义为代表,美国进行了战略收缩,强调了战略防御,并进行了新的力量的调整和积蓄,到80年代的时候,里根上台之后,美国的战略才出现了转守为攻的态势.4、冷战结束,战略转守为攻当然我们看到美国这些变化只是在它的霸权护持手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并没有放弃全面遏制和和平演变共产主义的努力,也没有放弃对于西方盟国的操纵,更没有放弃对亚非拉国家的支配.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未来似乎是一片灰暗之声,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一个强硬的美国领导人上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战略,他宣告苏美之间出现了新的攻守易线,从此美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态势,而苏联由于制度上的僵硬和经济上的衰败,进入了江河日下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攻守易线,最终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冷战结束,而冷战结束最重要的标志,或者说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苏联的解体.四美国霸权拓展阶段1991年冷战的结束意味着20世纪可以被称为是一个美国世纪,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且是在各个权力资源领域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们可以说,在20世纪美国第三次在国际舞台上居于鼎盛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说,冷战的结束赋予了美国在20世纪内第三次建立世界新秩序这么一个机遇.那么,也给了美国一个最大的机遇,就是可以把它的所谓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的机遇,它代表着美国一个真正的全球主义时代的来临,也代表美国进入了霸权拓展时期.。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从杜鲁门到布什
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
所谓战略,《辞海》中的解释是政党、国家作出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全局性的策划,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
另一个名词是大战略,阿·魏得曼说大战略就是运用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心理、军事)以实现国家政策所规定的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遏制战略便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
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NSC68号文件《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中明确提出“遏制政策”的概念并进行了解说。
遏制大战略就是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以达到击溃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以赢得冷战胜利。
美国从杜鲁门政府到冷战结束时的布什政府都是在围绕遏制战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战略,即子战略,来与苏联对抗的。
在冷战战略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冷战的主要参加者美、苏及围绕其组成的联盟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自觉不自觉地、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冷战,因此冷战战略的实施也由主要在欧洲而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
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1953)二战后苏联所进行的一系列势力范围扩张活动被美国看成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加上美国战后实力的膨胀和在海外寻找市场的迫切要求,促使其改变了在二战期间与苏联合作的政策,最初在波兰、德国、伊朗、土耳其等一系列问题上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继而制定遏制政策,抛出杜鲁门主义这样一个政治纲领,美苏冷战由此正式爆发。
经济方面:美国为防止西欧资本主义的崩溃,并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和拉拢东欧,进而遏制苏联的目的,提出了马歇尔计划。
在此计划遭到苏及东欧的拒绝之后,美转而采取了一项针对东西方的经济战策略,即贸易管制战略。
美国力图通过三种手段来限制东西方贸易,第一,出口限制:1950年,西欧国家和美国秘密建立了巴统委员会,这是一个旨在统筹对苏禁运的机构。
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同防务援助控制法》,该法要求对向苏联提供禁运物资的任何国家停止经济军事或财政援助;第二,金融限制;第三,进口限制:拒绝给除南斯拉夫以外任何东方国家以最惠国待遇。
美国非洲战略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地位的演变
基 金 项 目 :2 0 1 3年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科 学 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 目 “ 冷 战后 美 国非 洲 战 略 三 次
①
A r t h u r M . S c h l e s i n g e r J r . ,E d . ,T h e D y n a m i c s o f Wo r l d P o w e r :A D o c u m e n t a r y H i s t o r y o f
的。同时 ,这种有限的介入又与美苏全球争霸的态势紧密相关。冷战时期美 国
非洲战略的实施可根据美苏全球争霸的进程分为 以下三个阶段 :
( 一 )第一阶段 ( 5 O年代 中期 0年代 中期 )
从5 0 年代 中期到 6 O年 代 中期 ,北 约盟 国在非 洲 的殖 民体 系迅 速 瓦解 , 非洲 的形势发生 了巨大变化 。美 国的政治家们惊 呼非洲 已经 成 了世界 上变化 最迅 速的地 区 ,今后 它 “ 会 严重 影 响美 国的未来 ” 。 ① 因而从 艾森 豪威 尔政 府后期开始 ,便逐步给予非洲较多 的关注。 1 9 5 8年 ,苏联外交部建立一个专 门负责非洲事务 的机构 ,加快 进入非洲 的步伐 ,与新独立 的非洲 国家建立外交关 系。 同年 ,根据 副总统尼 克松 的建
重大调整及其与美 国国家大战略关系的研究” ,项 目编号 1 3 Y J C G J W0 0 2 。
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产生的影响
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产生的影响作者:林湘如来源:《群文天地》2009年第01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其防务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总和,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对苏联的总战略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遏制,通过建立冷战联盟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通过进行军备竞赛,追求绝对安全。
美国在冷战期间不惜使用武力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地区战争获取利益,美国一直认为自身的民主价值观和市场经济比其他国家优越,除了军事的对立,还加强政治和文化渗透,通过各种手段传播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企图通过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动派通过和平演变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安全战略是一个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该国的外交战略和国防战略。
冷战后至今,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即冷战结束初期的第一次调整和小布什上台后的第二次调整。
一、冷战结束后的10年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第一次安全战略调整发生在冷战结束初期,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这使得遏制战略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复存在。
由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转向冷战结束初期的“接触”战略;安全环境发生变化,使美国开始酝酿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大调整。
面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众多理论的争鸣,老布什政府选择了在强调以传统安全方式为主的战略手段的同时,开始采用非传统安全方式;向多边主义倾斜,以确保美国优势地位为战略目标。
其“世界新秩序”战略构想,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总纲,它虽带有过渡色彩,也未完全抛弃冷战期间的战略观念,这种主张在实践中并不顺利,出兵索马里后来证明是失败的,老布什“世界新秩序”战略构想很快随其任期届满而成为历史。
但是它第一次确定了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目标,粗略的勾画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轮廓,标志着美国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冷战后战略构想的开始。
战后国家安全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克林顿政府的安全战略理论在继承了老布什政府的大部分理论的基础上,一上任便开始着手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课后答案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课后答案1.1.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单选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国家安全新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
A、2019-03-15B、2019-04-15C、2019-05-15D、2019-06-15答案:B2、【单选题】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讲话指出,()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A、巩固党执政地位B、团结带领人民C、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C3、【单选题】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切要求。
A、国家监察委员会B、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国家安全委员会答案:D4、【单选题】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
A、人民安全B、政治安全C、经济安全D、社会安全答案:A5、【多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意义在于()。
A、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B、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C、目的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答案:ABCD6、【多选题】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
A、求发展B、求变革C、求稳定D、建设平安中国答案:ABCD7、【判断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
()答案:对1.1.2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时代背景1、【多选题】2012年11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后,对国家安全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总体战略布局,其中最主要的是()。
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综述
348 CHINA-TODAY FORUM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综述王留彬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 河南 三门峡 472000【摘 要】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内涵、要素、范畴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对这些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推动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安全战略 研究 综述中图分类号:E81 文献标识码:A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安全战略是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全局的、长远的宏观筹划,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是保证国家持续发展、逐步强大的重要理论武器。
随着当代世界形势的发展,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对其内涵、要素、范畴等问题的认识多种多样。
本文仅就此作初步归纳研究。
一、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及定位(一)国家安全战略概念的提出。
“国家安全战略”是一个西方概念,1929年,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出生版了《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首次提出“国家安全战略”概念,他认为军事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在较低一级的运用[1](p16)。
1947年,美国通过《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向总统提出有关国家安全的内政、外交和军事政策的意见,事实上就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规定总统每年向国会提交一份正式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一个概念正式出现的官方文件中。
1997年美国《军语及相关术语》正式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界定[1](p16-17)。
我国对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起步比较晚,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使用“国家安全”一词,开启了我国以公开文本讨论“国家安全”的先河[2](p90-94)。
而以“国家安全战略”的提法出现的党的文件中则是在2004年,当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
同年,国防部发表《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明确阐述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基本内涵。
美国国家战略的发展及其新动向
美国国家战略的发展及其新动向作者:郑翰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郑翰君(暨南大学,广东广州 510632)摘要:从国家安全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到“巧实力”概念的提出,美国随着自身国力的消长和国际体系的演进,不断调整其国家对外战略。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高度关注国际非政府组织扮演的角色,发挥其正面效应,防范其负面效应,从而维护国家安全。
关键词:美国;战略;发展;动向中图分类号:D822;D7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8-0089-04在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中,军事联盟始终是其重要的力量组成部分。
冷战开始后,美国的军事行动世人瞩目,不论是在欧洲地区,两大军事联盟相互对峙,还是在亚洲地区,地区联盟相互配合,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殊死竞争中,始终把军事联盟摆在重要地位。
冷战结束了,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而且变本加厉,欲将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彻底扼杀而后快。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尤其是颜色革命中,军事力量对峙固然发挥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但是,因应时代形势发展而脱颖而出的各类国际非政府组织所激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却让世人刮目相看。
一、国际关系格局中的美国传统战略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尤其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与战略格局,美国因素是不可逾越,也是不能逾越的。
对此,西方其它国家学者这样认为,西方之外的国家学者同样也是这样认为。
美国作为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各种各类事务中都不可避免存在它的影响。
(一)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即一个国家的大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达50多年的冷战对峙,看似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经济体系、两种政治制度和两个军事阵营的激烈较量,实质上却是关系到民族国家整个国家安全利益的殊死斗争,是对立国家间国家安全战略的长期博弈。
①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指国家权力机构为了国家安全利益,包括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国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与机构不受外力压迫而改变,以及人民的福祉、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得以保障等,将可以动员的公共资源或称战略资源在国家对外与国防政策中,按成本与效益的理性原则做最佳配置的政策指导系统。
国家安全战略6.7
威胁的划分有了新的分类标准。除了传统 的外部威 胁和内部威胁外,增加了新的威 胁种类——跨境威胁。 所谓跨境威胁是指“兼有内部威胁和外部 威胁的特征,表现形式为内部威胁,而实 质上(从其根源、刺激因素和参与者看) 是外部威胁”。
俄罗斯是以传统安全观为指导制定国家安全 战略的,因此强调外交及军事是保障国家安 全的主要手段。 强调对外政策的基础是 “务实,经济效益, 国家利益”;对外政策的宗旨为“国内目标 高于国外目标”。 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在总体保持延续性 的同 时,在原有“现实遏制”框架内,出现了一 些更为积极、更为进取的趋势,其核心是通 过强化反制能力来加强军事战略的升,建设强大 稳固的国防,以适度有效的武装力量,维 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参与国际战略制衡,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政治安全目标是确保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观 军事安全目标是以积极防御为宗旨,建设攻防兼备的现代化武装力 量,增强战略威慑力,保证具备第二次战略打击能力;建立健全寓 军于民、全民支援战争的动员体制,能够从容抵御和反击强敌的干 涉和挑衅。 经济安全目标是确保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改善可持续发展的 外部环境,把握加入WTO后的主动的后发优势。 科技安全目标是实现自主创新,扩大在高科技领域的份额,减少受 制于人的因素;贯彻人才兴国的战略,树立专利意识和情报意识, 防止高精尖的人才和科技情报流失,加大科研管理力度,降低科技 成果失窃风险。 社会安全目标是实现民族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证人民 群众在重大内政外交问题上的理解与支持;维护法律尊严,有效地 打击危害人民和平劳动的犯罪活动。 文化安全目标是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主导传播媒介,继承与发展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抵制敌对势力的“文化殖民扩张”。以上六个 方面,以政治安全为前提,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社会安全为保障, 以文化安全为先兆,统合为国家整体安全。
2002-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述评
2002-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述评齐炜(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南京2l0093)摘要:“9·ll ”事件后,以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为指导,由新保守派大力促成和实施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建立核与非核力量相互补充、攻防一体化的全新威慑力量;威慑失灵时,就运用先发制人战略打击;采取以“美国例外论”为指导的单边主义,置国际机制于尴尬境地。
三大战略相互交融,共同服务于建立单极霸权“新帝国”的大战略。
关键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进攻性现实主义;新保守派;先发制人中图分类号:D 87l.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2-722X (2003)05-0lll-05O n U .S.national Securit y S trate gy Duri n g t he period of 2002-2003@I W e i(I nternational R e lationsh i p I nstitute o f N an j i n g U n ivers it y ,N an j i n g ,Jian g su P rov.,2l0093,Ch i na )Abstract :S i nce t he S e p te m ber ll event ,t he U .S.national securit y strate gy has taken on com p lete l y neWcharacteristics :(l )aneWt yp e o f deterrent t hat f eatures nuclear and non-nuclear f orces re i nf orci n g each o t her ,and o ff ense and def ense i nte g rated as a Who le ;(2)p ree m p tive stri ke When t he deterrent f ails ;(3)un ilateral action under t he p retext o f U S exce p tionalis m but i n d isre g ard o f t he i nternational m echan is m.T o g et her t he t hree p ri nci p les are ai m ed to estab lish a “N eW em p ire ”o f U .S.un i p o lar he g e m on y .K e y words :U .S.national securit y strate gy ;o ff ens ive realis m ;neo -conservative ;p ree m p tive strate gy 布什政府以“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为原则,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以强硬和保守的姿态追求国家利益。
我国国家大战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我国国家大战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是筹划指导发展国家的实力和潜力,以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方略。
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国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的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是俄国家安全保障领域最高层次指导性文件。
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某些已经丧失领先地位的国家,试图通过不正当竞争、单方面制裁、公开干涉其他主权国家内政等手段,对其他国际社会成员施压。
这样的举措破坏了国际准则和外交共识、动摇国际法基础、使军事对抗升级并降低了国际交往中的政治互信。
国家安全与战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
国家安全与战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就是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向亚洲地区转移。
战略重心东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美国战略遏制重心东移;二是战略注意力重心东移;三是资源投放重心重心东移;四是战略部署重心东移。
第一,以中国为主要作战对象,以西太平洋为主要战场,以空海军为主要作战力量的“空海一体战”战役作战体系。
(“空海一体战”主要针对的是变化中的中国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作战,假如美国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中国实施大规模陆地作战的话,那么西太平洋战区将是空海军主导的空中和海上战区。
)第二,以日本和澳大利亚为南北两大战略支点的军事同盟体系。
北边是日本、南边是澳大利亚,南北对中国进行钳制。
美国不仅要把美日、美韩同盟搞在一起,实现美日韩一体化,同打造包括印度、越南、菲律宾在内的“亚洲小北约”。
第三,以西太平洋岛链为依托的军事基地体系。
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基地体系大体上由三线五群组成,三线即西太平洋第一、二、三岛链,五群就是东北亚基地群、关岛基地群、夏威夷基地群、澳新基地群、阿拉斯加基地群等五个基地群,美国60% 的核潜艇、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中的6艘要部署在这里。
第四,以西方价值观为内核的政治渗透体系。
第五,以排斥与压制中国,确立美国经济主导权的经济遏制体系。
美国积极打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排除中国,重新夺回在亚洲的经济主导权。
第六,以离间与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为特色的所谓“前沿部署外交”体系。
八重因素制约美国全球战略东移一是伊朗的影响力日益扩展,已成美国的心腹之患。
美国四处出击,连年发动战争,最大的受益者是伊朗。
伊朗日益坐大,要拔除这个钉子,谈何容易。
在把叙利亚、伊朗搞掉之前,美国恐怕没有更多精力轻易在别处动手。
二是普京的回归挑战美国的神经。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总统“二人转”,又转回来了。
美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按照常理,为了缓和美俄关系,美国应该向普京说点好话,但是面对“王者归来”的残酷现实,美国深感绝望,按捺不住“破口大骂”,这势必进一步激化美俄矛盾。
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者:杨毅来源:《国际展望》2010年第04期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奥巴马政府大战略转型2010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核态势评估报告》,最近又由奥巴马总统签署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这一系列的重要战略报告勾画出了美国安全战略、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大政方针。
可以说,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大战略作为政府文件的形式已经成型。
这些重要的战略报告,特别是《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突出地体现出了奥巴马的执政理念,强调内政与外交政策的协调和国家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即外交、防务、发展的“3D”战略),整个战略目标明确,即重整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恢复美国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其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加强自身力量建设,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兼顾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软硬实力同时加强。
既立足自身实力,同时又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在拓展美国国家利益和影响力过程中刚柔并进。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有许多新意,体现了“1、2、4、2、3”的特点:即“一个目标、两个大局、四大利益、两个途径、三个注重”。
一个目标:“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
美国新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整体上透露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一定要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联系到奥巴马前一段时间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的“美国决不当老二”,可以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一份“美国崛起、重整旗鼓、重整山河”的宣言。
两个大局:“在国内从事建设,在海外发挥影响”。
该报告提出:“立足国内建设、着眼塑造国外。
”奥巴马在序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美国更强大,更安全,有能力战胜美国面临的所有挑战,并为全世界人民所向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美国必须遵循振兴国家和发挥全球主导作用的战略,这一战略将重建美国力量与影响力的基础。
这种兼顾两个大局的思想体现了美国重视恢复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其影响不容忽视。
四大利益:报告提出,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包括“安全、繁荣、价值、国际秩序”。
从三级战略体系到四级战略体系-解析《美国国防战略》
图6:
国防战略与其他战略的区别
国防战略是美国战略体系的一部分,与其他战略密切相连、相辅相成。但它又与其他战略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是:首先,制定战略的人不同。国家安全战略由美国总统负责制定和签发,国防战略由国防部长负责制定和签发;国家军事战略由参联会主席负责制定和签发;战区战略由作战司令部司令负责制定和签发。
对安全形势的判断
《美国国防战略》认为,美国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面临一系列不同的安全挑战。美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有4种:1,传统威胁,即民族国家使用陆、海、空军,以长期形成的军事竞争形式,对美国构成的威胁;2,非常规威胁,即以恐怖主义、暴动等非常规方式对抗美国传统优势所构成的威胁;3,灾难性威胁,即以大规模毁伤武器攻击美国所构成的威胁;4,破坏性威胁,即开发和使用突破性技术抵消美国在关键作战领域享有的优势而构成的威胁。
这4种战略自上至下构成指导关系,自下至上构成服从和服务关系。也就是说,上个层次的战略是制定下个层次战略的依据,下个层次的战略服从和服务于上个层次的战略,是上个层次战略的基础。国防战略是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但它同时又是制定国家军事战略的依据,规定着国家军事战略的内容和方向。
图1:
《美国国防战略》的主要内容
《国国防战略》(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正文共20页,包括美国在2l世纪的安全、21世纪的国防战略、所期望的能力与特征等3个部分,主要阐述美国在2l世纪的安全环境、战略目标以及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等内容。
但是,美国生活在一个充满有利条件和机遇的时代,仍将继续享有下列优势:1,保持一个富有弹性的联盟和伙伴网;2,没有势均力敌的全球性竞争对手,在传统军事能力方面无可匹敌;3,在其他国家力量要素,如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保持重要优势;4,在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上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保持对全球的影响力。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民主国家协约——基于对《普林斯顿报告》的解读
2008年2月外交评论F e b.2008总第101期F O R E I G N A F F A I R S.R E V I E W No.101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民主国家协约——基于对《普林斯顿报告》的解读。
韩庆娜(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100037)摘要:2006年9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公布了一份名为《铸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报告。
报告中提出美国将创建一个新的全球性组织,即“民主国家协约”。
民主国家协约旨在促进世界范围内自由民主国家的安全合作,是实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新制度,也是“民主和平论”制度化的表现。
报告宣称,民主国家协约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改革,但其真实动机是企图在“必要的时候” 用民主国家协约取代联合国。
关键词:民主国家协约;国家安全战略;联合国;国际组织:合作机制中图分类号:D771.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386(2008)Ol一0074-07 +。
_美国是个推崇“大战略”(gra nd strategy)的国全面地考查与分析,以对上述问题予以回答。
煮,冀蹙嘤翌:曼黧:,。
讳。
j(。
Ge。
or ge。
K。
en=?堂,:‘苎一、民主国家协约是实现美国~制主义”为基调的对外政策树立起美国战略成功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新体制” 现状。
典范;冷战结束后,美国却面临··战略缺失”的窘迫面向21世纪更为复杂的国际政治,普林斯顿“民主国家协约”一词首先出现在题为《铸造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完成了一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份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创建略》(For百ng a World of Libeay Und er L a w—U.S.N a 一“民主国家协约”(C onc er t of De m oc r ac i es)①的设t i on a l Security In Th e21t Century)⑦的报告中,又称想。
1 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1 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近300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长期位于世界政治的中心,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二战打破了这个格局,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
美国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
于是,它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早在大战期间,罗斯福等人就设计了一套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世纪”的办法,通过主导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为战后整个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石。
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以及1945年4月杜鲁门接任总统,又加速了美国奉行全球主义、与苏联对抗的过程。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
在苏联的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越出一国的范围,影响不断扩大。
苏联也不再囿于地理的限制,将影响扩展至欧洲。
在此情势下,美苏争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争以及和平的传统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在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并重新武装西德。
在亚洲,美国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条约,并在这些条约的基础上于1954年9月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中东,则推动英国主持建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这种对苏联(以及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战略”,实质是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以压制苏联向边缘地带突破,进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战。
美国与多边安全合作
美国与多边安全合作许嘉2013-2-16 16:26:09 来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京)2007年4期作者简介:许嘉,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中心主任,教授。
内容提要:多边安全合作今天是国际关系中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但概念界定不清,本文对多边安全合作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多边安全合作与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做出了区分。
全文重点是美国与多边安全合作的关系。
研究发现,美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行为是互相矛盾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在集体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美国本质上更相信单边主义。
关键词:美国多边安全合作单边主义随着冷战的结束,多边安全合作已经成为国家间实现安全的重要内容。
美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行为对世界和地区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客观、准确和全面地分析美国与多边合作的关系是我们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多边安全合作概念的界定多边安全合作,顾名思义,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通过协商以签订条约或协定的方式实现安全目标的一种形式。
当我们讨论多边安全合作的概念时,需要先理清三个基础性问题:第一,当一国实行多边安全合作时,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第二,多边主义和多边安全合作的关系是什么?第三,多边安全合作与多边外交的区别是什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在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世界各国大都存在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集体主义;二是单边主义。
集体主义思想在安全方面的表现就是多边安全合作,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重视建立国际组织和机制,试图通过国际社会的力量实现国家对和平的诉求;第二,重视建立联盟体系,试图通过联盟体系保证一国的安全。
与集体主义思想相对立的则是单边主义。
单边主义把实现安全的愿望建立在本国而不是其他力量的基础之上,它只重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不愿意在安全问题上和其他国家展开过多的和实质性的合作。
①在外在形式上,多边安全合作有两种模式,即国际制度和多国联盟体系。
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组织;另一是国家之间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则(a set of rules)。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张继业 郭晓兵[内容提要]2006年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2002年《报告》的基础上,涵盖了反恐、防扩散、大国关系、能源安全、地区冲突等多方面内容,对美当前所处的战略环境、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战略手段都有更为全面而清晰的界定。
该《报告》凸显美决策层深层次战略思考,反映了美全球战略调整新动向,包括对反恐战争的认识更趋系统化、强调推进“民主”的有效性、主张综合性使用战略手段、更重视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威胁”。
此外,《报告》还勾画出美对华政策新特点,“负责任的利害相关者”、“两面下注”已成为美对华政策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中美关系 全球战略[作者介绍]张继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美国内政等问题研究;郭晓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军控、军事问题研究。
2006年3月16日,白宫正式公布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该《报告》在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基础上,适应反恐战争新形势、新特点以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结合布什第二任期以来的相关外交与战略举措,对美当前所处的战略环境、所面临的威胁、所期望实现的战略目标及具体战略手段做了更为清晰的界定。
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纲领性文件,该《报告》将对美国的国防、外交、安全等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一、主要内容与以往不同,今年的《报告》将美面临的战略环境定性为“处于战争状态”。
《报告》宣称为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美对内须克服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束缚,对外须保持无与匹敌的强大军事力量。
《报告》提出促进“民主自由”和确保美领导地位是两大战略支柱。
《报告》并对美国所面临威胁的种类及性质、战略手段与方法做了新的界定和阐释。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恐怖主义的认识更为清晰。
与2002年《报告》将恐怖主义视为“具有政治动机的暴力行径”①、明确否认它是一种意识形态相比,今年《报告》关于恐怖主义是“基于宗教意识形态”②的表述,说明美对其认识进一步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2012年12月04日17:46 作者:知远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大战略或统一的战略的发展,这个大战略将把价值观和利益与产生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战略评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政策将在一个统一的战略中加以表述。
然后,这个战略将作为政府的一份统一文件。
1本文将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还将分析,美国总统根据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的规定,编制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的要求和内容。
本文随后将介绍和分析1987年、1988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上这些报告是否实现了《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为美国提供一个统一的战略或大战略的意图。
选择这五份报告的原因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和方向的新的或重大的变化。
背景:美国国家安全结构发展的历史回顾。
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提供所需的政府机构和机制,组织国防机构,统一武装部队,将科学用于军事目的,动员军队的人力,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分摊国防的费用。
2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孤立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一天结束的。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认识到,美国和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新时代。
对美国来说,努力界定和完善国家安全结构和战略的过程始于二战期间,并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第一次正式阐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理念引入了关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辩论之中。
第一种理念与旧的保守政治文化有关,担心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机制,会危及与美国民主有关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制度。
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结构会浪费资源,严格地管制这个国家的青年,将权力过于集中在联邦政府,尤其是军队。
这些人还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行政部门会破坏国会和行政部门之间符合宪法的基本平衡。
4第二种理念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希望在世界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
这种理念强调,美国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的时代,这种新的威胁需要更高程度的军事警惕和战备,可以为美国的国防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
此外,他们还认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与保卫其他地方的自由是不可能分割的。
5 “和平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捍卫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来保卫美国的安全”。
6最后,正如民主社会的所有政治进程一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之间的辩论以妥协告终。
在国防问题上产生一个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妥协。
制订战略不是一个理性的和系统性的过程。
事实上,这是一个紧张的政治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和妥协,才产生了国家战略。
7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斗争,陆军部内部的斗争以及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
8 主要的不足在于:陆军和海军之间关于空中力量的作用之争;关于国家的安全结构不能再基于一种适用于平时的组织结构,又基于一种适用于战争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认识;陆军和海军关于战后的作用和任务的分歧;和平时期的国家安全规划和决策结构的崩溃;缺乏真正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将各军种统一置于一个由文职内阁成员担任部长的,单独的国防部领导之下的基本需求。
9由于认识到为了国防目的,需要更大的统一、协调和一体化,《国家安全法案》于1947年7月颁布。
该法案通过创建一大批新的机构,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资源委员会,中央情报局,参谋长联席会议等,建立了现代国家安全结构。
10该法案也通过合并美国陆军部和海军部,建立了国家军事机构(美国国防部的前身-译注)。
这个新的行政部门由国防部长领导,他是一个文职内阁部长。
该机构有三个自主的行政部门,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以及其他一些参谋和协调部门。
11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也不是没有争议和政治内讧,特别是在陆军和海军,它们注定要失去自主权和地位,国会也注定要失去权力和影响力。
虽然国防部长被任命为总统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首席助理,但他的权力、权威和工作人员的数量都受到了特意限制。
12 各军种部长仍然保留了其内阁成员级别的地位,还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完全投票权的成员,并拥有直接向总统汇报的权利。
13 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软弱的国防部长和一个不太有效的国防结构。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第一个重大修改,是1949年的《1947年国家安全法修正案》。
这些修订将各军种部长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撤了出来,明确其受国防部长领导,并设置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位,但没有指挥权或对联合参谋部的投票权。
14 最终的结果是,通过使其成为协调三个继续“单独管理,但不合并”的军种的活动的核心人物,显著增强了国防部长的权力。
《1958年国防部改组法案》继续了统一各军种的趋势,进一步完善了各军种与国防部长之间的关系。
各军种部将被“单独组织”,而不是“管理”,并置于国防部长的“指导、影响和控制”之下。
16 国会明确授权国防部长改组军种部,并确定了从总统通过国防部长到战区指挥官的指挥链。
该法案还授权设立了专业司令部和联合司令部,并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对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表决权。
17《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案》是自《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以来,最全面的国防改组法规。
该法案是《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第四次重大修改,也是二战后对国防部的第三次改组。
这是联邦部门、机构、委员会和局每年必须向国会提交的2000多份报告之一。
第99届国会通过本法案的目的是:加强文官对国防部的控制,改进军队对文官领导的建议,明确作战指挥官的权力和责任,改进战略的制订和应急规划,并更有效地利用国防资源。
18《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中包含的新的,也可能是意义深远的修改之一是要求总统向国会提交一份年度报告,详细介绍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19 《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要求总统向国会提交一份年度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面阐述和讨论以下内容:•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美国全球利益、目的和目标。
•遏制侵略和实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所必需的美国外交政策、全球承诺和国防实力。
•为了保护和促进美国利益并实现美国的目的和目标,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国家实力的其他要素的短期和长期运用的建议。
•美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实施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包括评估美国国家实力的所有要素的能力之间的平衡,以支持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
•其它可能有助于国会了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事务的考量。
•每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均应同时提交保密和非保密的版本。
20第99届国会的意图是通过要求总统依据国家利益、目的、目标和价值观制订一个大战略,集中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讨论和辩论;这个战略的目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一致性;整合了国家实力的要素及其时间范围。
21 “从理论上讲,至少对改革者而言,一个用文字清楚表达的战略将使国会更好地了解实施战略所需要的资源,从而有利于每年的授权和拨款程序,特别是有关国防部的授权和拨款程序”。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观点头两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在里根总统任期的最后两年编写和发布的。
这两份报告为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上提供了美国对国家安全战略的独特观点。
由于《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直到1986年年底才获得通过,《1987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准备的,反映了当时美国的战略思维和方向。
23 在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包含了当时认为讨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所必不可少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里根政府的第一份报告中包含了简要介绍当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的部分。
这些部分的标题是:美国的观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国的国防政策,战略的实施,对20世纪90年代的展望。
在题为“美国的观点”这部分中,里根政府表示,“通过详细阐明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基本要素,已经奠定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具有建设性的和更积极的作用的基础”。
24 此外,里根政府表示,他们也客观地审查和调整了美国的政策,以反映“这个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动态”。
25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这部分,里根政府强调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挥的领导作用,并表示未来仍然会发挥这种作用。
1987年的报告,确立了我们现在熟悉的,确认国家利益并将其作为美国战略的指导原则的概念。
已经确认的五项美国的重大利益是:美国作为一个基本价值和制度完整的,自由和独立的国家的生存;健康和不断增长的美国经济;自由、民主制度的发展和通过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联系起来的全球各自由市场经济体的发展;一个对美国的利益没有重大威胁的,稳定和安全的世界;以及美国联盟关系的健康和活力。
26 为了支持美国的利益,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支持已经明确表达的美国国家利益的五大目标。
27 这份报告确认,苏联是“美国的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严重威胁”。
28 这份报告还认为国际恐怖主义是另外一个威胁,“其本质是非常阴险的,而且范围在不断扩大”。
该报告还概述了美国战略中已经用于并将继续用于遏制苏联的三种不同要素。
第一个要素,“美国的国防政策”,涉及威慑和遏制苏联的军事扩张所必需的军事力量前沿部署。
第二个要素,“美国的国际经济政策”,涉及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复苏计划,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中形成美国的领导地位,鼓励地区和全球自由贸易协定。
最后一个要素,“美国的第三世界政策”,包括提供经济和安全援助,以对抗苏联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权的努力。
30在“美国的外交政策”这部分,以非常全面的表述,介绍了美国如何通过促进民主的发展和全球经济活力的增长,来支持其外交政策目标。
这部分着重讨论的领域包括:基本目的的连续性,外交政策的工具,国际经济政策,以及实力的政治和信息要素。
然而,这部分还包括了一个分节描述美国的地区政策,主要集中在实力的军事手段的贡献。
311987年报告篇幅最多的部分是“美国的国防政策”,详细说明了里根政府当时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的战略。
美国当时的国防战略的宗旨包括:利用美国的优势和苏联的弱点,保持战略威慑,武器控制,保持常规威慑,国家安全的太空支持,国家安全的情报支持,以及低强度冲突。
详细介绍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的部分合在一起,清楚地表明了里根政府高度重视运用实力的军事手段来实现美国的目的和目标并保护美国的利益。
32在1987年报告的结尾,重申了确认苏联是美国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威胁的理由。
这份报告清晰而简洁地强调了经济、社会和政治信仰的根本分歧,苏联的扩张主义政策,苏联前所未有的军备建设,苏联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威胁,以及苏联与全球恐怖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