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内分泌(第五至七节)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1e27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f.png)
血钙浓度是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低血钙时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高血钙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 减少。此外,血磷浓度和维生素D也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分 泌有调节作用。
2024/1/29
18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的关系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 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临床表现为心悸、出汗、进食和 便次增多、体重减少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 代谢降低。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 淡漠、记忆力减退等。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血钙升高、血磷降低。临床 表现为骨骼疼痛、骨折、尿路结石等。
2024/1/29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或效应不足,导致血钙降低、血磷 升高。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等。
19
05 肾上腺
2024/1/29
20
肾上腺的组成与功能
肾上腺皮质
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 素。
肾上腺髓质
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的功能
参与应激反应、调节水盐代谢、影响糖和脂肪代谢等 。
2024/1/29
21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VS
展望
未来,生理学内分泌研究将继续关注激素 作用机制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 同时,随着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理念的 提出,生理学内分泌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 化差异和临床应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更加精准的策略。
2024/1/29
6
02 内分泌系统与激 素
生理内分泌PPT课件
![生理内分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66d2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3.png)
研究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探索激素 与靶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 究内分泌系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 能。
影像学技术
利用影像学技术,如PET-CT等,对 内分泌器官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成像 ,以观察其形态和功能变化。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探索新的激素和调节因子
生理内分泌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内分泌疾病
药物研发
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对内 分泌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
基于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开发新的药 物和治疗策略,以治疗各种内分泌相 关疾病。
治疗内分泌相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 ,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达到 治疗目的。
THANKS
总结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生理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应激反应和激素 分泌的功能。
详细描述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各处的信号,并分泌激素作用于垂 体。垂体作为“腺体之首”,能够进一步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其中就包括肾上腺。肾 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对机
感谢观看
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殖内分泌系统的 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新型药物的研 发和应用等。
06
CATALOGUE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展望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 水平,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激素分泌调节研究
• 详细描述:下丘脑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的“指挥官”,它可以分泌多种激 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对其他 内分泌腺起着调节作用。垂体是一个重要的腺体,它可以分泌多种促激 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其他内分泌 腺的活动进行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 育起着重要作用。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 质激素,参与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 血糖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 究内分泌系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 能。
影像学技术
利用影像学技术,如PET-CT等,对 内分泌器官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成像 ,以观察其形态和功能变化。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探索新的激素和调节因子
生理内分泌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内分泌疾病
药物研发
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对内 分泌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
基于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开发新的药 物和治疗策略,以治疗各种内分泌相 关疾病。
治疗内分泌相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 ,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达到 治疗目的。
THANKS
总结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生理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应激反应和激素 分泌的功能。
详细描述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各处的信号,并分泌激素作用于垂 体。垂体作为“腺体之首”,能够进一步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其中就包括肾上腺。肾 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对机
感谢观看
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殖内分泌系统的 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新型药物的研 发和应用等。
06
CATALOGUE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展望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 水平,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激素分泌调节研究
• 详细描述:下丘脑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的“指挥官”,它可以分泌多种激 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对其他 内分泌腺起着调节作用。垂体是一个重要的腺体,它可以分泌多种促激 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其他内分泌 腺的活动进行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 育起着重要作用。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 质激素,参与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 血糖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内分泌系统(生理ppt)
![内分泌系统(生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00c54a4b73f242336c5fe5.png)
2.胺类激素
(二)类固醇(甾体)类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属胆固醇的 衍生物。
(三)固醇类激素 维生素 D3 25-羟维生素D3 1,25-二羟维生素D3
(四)脂肪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㈠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将信息传递给 “靶” 细胞
㈡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通过特异的受体起作用
㈢ 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引发细胞内系列酶促反应,形成生物放大系统。
㈣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 3.允许作用
㈤ 激素分泌的周期性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激素的受体 1. 受体的分类 (1)细胞膜受体:非脂溶性激素的受体
增加。
1.生长素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
侏儒症: 幼儿时缺少 巨人症:幼儿时过多 肢端肥大症:成人后过多
(2)促进物质代谢:
①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②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
组织的脂肪量。 ③糖: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
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垂体性糖尿病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第三节 甲 状 腺 的 内 分 泌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的激素
第五节 肾 上 腺 的 内 分 泌
第六节 胰 岛 的 内 分 泌
第一节 概 述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重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 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二)类固醇(甾体)类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属胆固醇的 衍生物。
(三)固醇类激素 维生素 D3 25-羟维生素D3 1,25-二羟维生素D3
(四)脂肪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㈠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将信息传递给 “靶” 细胞
㈡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通过特异的受体起作用
㈢ 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引发细胞内系列酶促反应,形成生物放大系统。
㈣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 3.允许作用
㈤ 激素分泌的周期性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激素的受体 1. 受体的分类 (1)细胞膜受体:非脂溶性激素的受体
增加。
1.生长素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
侏儒症: 幼儿时缺少 巨人症:幼儿时过多 肢端肥大症:成人后过多
(2)促进物质代谢:
①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②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
组织的脂肪量。 ③糖: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
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垂体性糖尿病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第三节 甲 状 腺 的 内 分 泌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的激素
第五节 肾 上 腺 的 内 分 泌
第六节 胰 岛 的 内 分 泌
第一节 概 述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重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 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373b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1.png)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30
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Fra bibliotek01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至垂体,调
控垂体的分泌活动。
垂体对靶腺的调控
02
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至靶腺,促进或抑制靶腺激
素的合成与分泌。
反馈调节机制
03
靶腺激素可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10
03 甲状腺及甲状旁 腺
垂体位置与解剖结构
位于颅底蝶鞍内,分为前叶和后叶两部分。
分泌功能
前叶分泌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ACTH)等;后叶储存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ADH)和催产素(OXT)。
调节靶腺功能
通过分泌促激素,调控甲状腺、肾上腺等靶腺的分泌活动 。
9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控机制
2024/3/28
甲状腺疾病
包括甲亢和甲减,甲亢表现为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体重减 少等;甲减则相反,表现为代谢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肥胖症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导致体重增加,可能伴有代谢紊乱和心 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 代谢性骨病。
28
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简介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 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与其受体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
2024/3/28
激素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分为胺类、肽类 、类固醇类等。不同种类的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和作用机制。
6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a793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腺体的活动。下丘脑-垂体轴对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轴
总结词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详细描述
甲状腺轴由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组成。TSH刺激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对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抑制TSH的分泌。甲状腺轴对 于维持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精神压力与内分泌
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影响
01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如肾上腺素、皮
质醇等激素分泌异常。
内分泌与情绪的关系
02 内分泌系统与情绪紧密相连,某些激素的分泌异常可
能导致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03
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可以
有效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维护内分泌平衡。
维持机体稳态中的作用。
探索内分泌系统在人类疾病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针对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 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深入研 究,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 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肥胖症
01 单纯性肥胖
由于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 衡,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
03 继发性肥胖
由于下丘脑、垂体等内分
泌腺体病变引起的肥胖。
02 药物性肥胖
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肥胖。
04 妊娠期肥胖
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肥
胖。
骨质疏松症
0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生理学内分泌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科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
甲状腺轴
总结词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详细描述
甲状腺轴由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组成。TSH刺激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反过来对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抑制TSH的分泌。甲状腺轴对 于维持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精神压力与内分泌
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影响
01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如肾上腺素、皮
质醇等激素分泌异常。
内分泌与情绪的关系
02 内分泌系统与情绪紧密相连,某些激素的分泌异常可
能导致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03
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可以
有效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维护内分泌平衡。
维持机体稳态中的作用。
探索内分泌系统在人类疾病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针对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 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深入研 究,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 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肥胖症
01 单纯性肥胖
由于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 衡,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
03 继发性肥胖
由于下丘脑、垂体等内分
泌腺体病变引起的肥胖。
02 药物性肥胖
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肥胖。
04 妊娠期肥胖
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肥
胖。
骨质疏松症
0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生理学内分泌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科学,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
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109页PPT文档资料
![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109页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f89dda81c758f5f61f675b.png)
激素的作用 1.调节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维持代谢稳
定,为机体提供能量; 2.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确保器官、组织
正常发育、成熟和生长,并影响衰老; 3.影响CNS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 4.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调节包括
受精、受精卵运行、着床及泌乳等生殖过 程。
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类激素 1. 肽类: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CT、 胃肠激素。 2. 蛋白激素:胰岛素、PTH、腺垂体激素。 3.胺类激素:儿茶酚胺、甲状腺激素 一般不能口服,但甲状腺激素例外
(二)反馈调节 上述调节轴中存在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 馈;大多数激素存在负反馈,少部分激素存 在正反馈(分娩时,催产素的分泌;排卵前, 雌激素 GnRH LH的分泌调节)
(三)神经调节:直接或间接调节 (四)其它:生物节律、相互调节、自身调节
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图) 下丘脑与垂体联系密切,下丘脑能把神经信息
妊娠期不泌乳的原因
图
(2)对性腺的作用:PRL与卵巢中的PRL受体结合, 剌激LH受体生成,LH与其受体结合后,促进排卵、 黄体生成及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小剂量的PRL 对卵巢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合成促进作用,大剂量 PRL则有抑制作用。
闭经益乳综合征:高PRL→GnRH↓→FSH、LH↓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细胞内受体:胞浆受体
核受体
受体调节:
指对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调控与影响。 上调(增量调节):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使该受体或其它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 下调(减量调节);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使该受体或其它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减少。 受体内化:受体与其相应的激素结合后,
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入胞过程。下调与 受体内化有关。
《内分泌生理》PPT课件
![《内分泌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9917d319e8b8f67c1cb95d.png)
内分泌
Endocrine System
定义及组成
内分泌系统:由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及其 它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组成。
组成: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 上腺和性腺、分散在不同器官(如胃肠道、心 房肌、下丘脑等)的内分泌细胞。
人
体
主
要
内
分
胸腺
泌
腺
的
位
置
第一节 概述
一、激素及其分类和传递 (一)概念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 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体 液的途径发挥调节作用,此类化学 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
(二)激素的分类
1、含氮类激素 (1)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主要有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甲状旁腺 激素、胰岛激素、胎盘激素、胃肠激素等。 (2)胺类激素 有褪黑激素、5-羟色胺、甲状腺激素和肾 上腺素等。 2、类固醇(甾体)激素 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如 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等。 3、固醇类激素 如 VitD3。
可作为第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cGMP、三磷酸肌 醇、二酰甘油、Ca2+等。
(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由细胞膜入细胞→影响基因表达,诱导 或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激素分泌的周期性与阶段性调节 (二)反馈性调节
1.长反馈(long-loop feedback) 2.短反馈(short-loop feedback) 3.超短反馈(ultrashort-loop feedback)
(1)射乳反射; (2)临产或分娩时OXT的分泌和释放增加。
第三节 腺垂体
一、腺垂体的激素 腺垂体分泌至少7种激素:
Endocrine System
定义及组成
内分泌系统:由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及其 它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组成。
组成: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 上腺和性腺、分散在不同器官(如胃肠道、心 房肌、下丘脑等)的内分泌细胞。
人
体
主
要
内
分
胸腺
泌
腺
的
位
置
第一节 概述
一、激素及其分类和传递 (一)概念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 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体 液的途径发挥调节作用,此类化学 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
(二)激素的分类
1、含氮类激素 (1)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主要有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甲状旁腺 激素、胰岛激素、胎盘激素、胃肠激素等。 (2)胺类激素 有褪黑激素、5-羟色胺、甲状腺激素和肾 上腺素等。 2、类固醇(甾体)激素 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如 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等。 3、固醇类激素 如 VitD3。
可作为第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cGMP、三磷酸肌 醇、二酰甘油、Ca2+等。
(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由细胞膜入细胞→影响基因表达,诱导 或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激素分泌的周期性与阶段性调节 (二)反馈性调节
1.长反馈(long-loop feedback) 2.短反馈(short-loop feedback) 3.超短反馈(ultrashort-loop feedback)
(1)射乳反射; (2)临产或分娩时OXT的分泌和释放增加。
第三节 腺垂体
一、腺垂体的激素 腺垂体分泌至少7种激素:
内分泌本科PPT课件
![内分泌本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a53b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0.png)
增加水的重吸收而发挥抗利尿作用。
2.缩血管作用: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ADH分泌的调节:
有效刺激: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最敏感刺激
体内缺水
血浆晶体 + 下丘脑
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
远集曲合小管管对水的通透性
水的 重吸收
AD H
尿量
水利尿water diuresis:大量饮清水后,反射性地使
(<甲状腺内≈20~50倍),约1/3 被甲状腺上皮细胞主动转运摄入 甲状腺。
甲状腺对碘的摄取是依靠腺泡壁 上皮细胞膜上的“碘泵”逆着电 化学梯度继发性主功转运的。
如用哇巴因可抑制“碘泵”的活 动,从而抑制摄碘作用治疗甲亢。
临床常根据摄取放射碘的能力来 检测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20~50倍
‖
I-
[I-]o ∧ [I-]i
2.OXT的分泌调节:
(1)吸吮乳头引起的N-体液反射(射乳反射):
(2)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N-体液反射:
吸吮乳头 N-体液反 下丘脑
产道压迫
射
N垂体
OXT 合成分泌↑
(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作用:1.抗利尿作用: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一)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生长激素有较强的种属差异,不同动物的生长素 的化学结构、免疫性质等有较大差别。除猴生长素 外,其余动物的生长素对人无效。
GH的分泌呈脉冲节律性(1~4h/脉冲),睡眠时 分泌明显增加。
1.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主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 育(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软骨骨化和软 骨细胞分裂),但对脑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分泌异常所致疾病: 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 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 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2.缩血管作用: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ADH分泌的调节:
有效刺激: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最敏感刺激
体内缺水
血浆晶体 + 下丘脑
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
远集曲合小管管对水的通透性
水的 重吸收
AD H
尿量
水利尿water diuresis:大量饮清水后,反射性地使
(<甲状腺内≈20~50倍),约1/3 被甲状腺上皮细胞主动转运摄入 甲状腺。
甲状腺对碘的摄取是依靠腺泡壁 上皮细胞膜上的“碘泵”逆着电 化学梯度继发性主功转运的。
如用哇巴因可抑制“碘泵”的活 动,从而抑制摄碘作用治疗甲亢。
临床常根据摄取放射碘的能力来 检测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20~50倍
‖
I-
[I-]o ∧ [I-]i
2.OXT的分泌调节:
(1)吸吮乳头引起的N-体液反射(射乳反射):
(2)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N-体液反射:
吸吮乳头 N-体液反 下丘脑
产道压迫
射
N垂体
OXT 合成分泌↑
(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作用:1.抗利尿作用: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一)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生长激素有较强的种属差异,不同动物的生长素 的化学结构、免疫性质等有较大差别。除猴生长素 外,其余动物的生长素对人无效。
GH的分泌呈脉冲节律性(1~4h/脉冲),睡眠时 分泌明显增加。
1.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主要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 育(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软骨骨化和软 骨细胞分裂),但对脑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分泌异常所致疾病: 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 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 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5~7节)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5~7节)](https://img.taocdn.com/s3/m/ed971345af1ffc4ffe47acd8.png)
性,增强心血管活动,促进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等
7.甲状腺功能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还存在神经、免疫以及 甲状腺自身调节
8.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CT)以 及由皮肤、肝和肾等生成的1,25-(OH)2-D3 是调节钙、磷稳态的基础激素 9.机体钙、磷的稳态主要通过钙、磷在骨组织与体液间的平衡、小肠对钙、磷的 吸收、以及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使血中的钙、磷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 的生理范围 10.PTH总的效应是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1,25-(OH)2-D3既能升高血钙,也能 升高血磷;CT总的效应是降低血钙和血磷
受体β亚单位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受体内酪氨酸蛋白激酶
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经过IRS下游信号途径,引发蛋白激酶、磷酸酶的级联反应, 引起生物学效应,包括葡萄糖转运,糖原、脂肪及蛋白质的合 成,以及一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生理学(第9版)
(二)胰岛素的生物作用
生理学(第9版)
2. 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功能关系形成“肠-胰岛轴”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胃肠激素包括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和抑胃肽等。 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功能关系形成“肠-胰岛轴” 生理意义: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生理学(第9版)
二、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 的多肽激素,含有2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 为3.5kD,其中氨基端第l~6位的氨基酸残基 是其生物活性所必需的片段 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 进物质分解代谢的激素,动员体内能源物质 的分解供能
8.瘦素的生物学作用
生理学内分泌 PPT课件
![生理学内分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eca436866fb84ae45c8dbf.png)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概述
二、激素作用的机理
(1)含氮类激 素作用的机理 (第二信使学 说)
(2)甾体类 激素作用的机 理(基因表达 学说)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概述
三、激素分泌的调节
(1)受神经系统的直接支配
例如神经垂体、肾上腺髓质和甲状腺等。
(2)受神经系统的间接控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的 分泌受腺垂体促激素的调节,而后者又受下丘脑 相应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的控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繁殖、生长发育
增强机体的抵 抗和适应能力
激
素
维持稳态
调节新陈代谢 和消化过程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六节 胰岛的内分泌
胰岛素 (insulin)
胰高血糖素 (glucagon)
生长抑素 (growth hormone 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 胰多肽 (pancreatic polypeptide)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节 其他内分泌激素
一、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 二、胸腺激素 胸腺素(thymosin)等 三、松果体激素 (一)褪黑素(melatonin,MT) (二)肽类激素 GnRH TRH OXT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概述
2、激素分泌的方式(图) ( 1 )远距分泌( telecrine ):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 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 (2)旁分泌(paracrine):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 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 (3)自分泌(autocrine):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 过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 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4)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体内某些神经细 胞,除具有一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等) 外,还兼有分泌激素的特征,即它们能够把神经冲动转变 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息,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内分泌, 亦简称神经分泌。
《生理学内分泌》课件
![《生理学内分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2113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胰岛素的合成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 白质类激素,其合成主要受到葡萄糖 的刺激。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 会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到血糖浓度的调 节。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 泌量会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此外, 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也会刺激胰岛素的 分泌。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与靶细胞 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最终促进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糖的代谢。它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最终 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抑制糖原和脂肪的分解,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此外,胰岛素还对蛋白质的合成 和细胞的生长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释放方式
激素的释放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或被 动转运的方式进行。
激素的运输与代谢
运输方式
代谢产物
激素在血液循环中主要与血浆蛋白结 合,以维持一定的浓度和稳定性。
激素经过代谢后会产生相应的代谢产 物,这些产物通常会被排泄出体外。
代谢过程
激素在循环中会经过代谢,如灭活、 降解等,以维持体内平衡。
03
下丘脑-垂体轴《生理学内分泌 NhomakorabeaPPT课件
• 内分泌系统概述 • 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 下丘脑-垂体轴 • 甲状腺激素 • 肾上腺激素 • 性腺激素 •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
01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生理学课件11内分泌课件
![生理学课件11内分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7898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0.png)
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垂体有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图) 一、腺垂体(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包括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有内分泌功能 的颗粒细胞可分泌相应的激素。
七种激素: TSH、ACTH、FSH、LH、GH、 PRL、MSH。其中TSH、ACTH、FSH和LH有靶腺, 为“促激素” 。分别构成下丘脑-腺垂体- 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而GH、PRL、MSH直 接作用于靶组织和细胞而发挥效应。 (图)
生理学课件11内分泌课件
二、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促垂体区(下丘脑的内侧基底部,包括
正中隆起、弓状核、腹内侧核、视交叉上核及室 周核等)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 ➢ 68年,从30万头羊分离出TRH,确定为三肽; ➢ 71年,从16万头猪分离出GnRH,确定为十肽。
9种肽类,其中3对激素或因子,3种成单激素, 主要调节腺垂体的分泌功能。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细胞内受体:胞浆受体
核受体 生理学课件11内分泌课件
受体调节: 指对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调控与影响。
上调(增量调节):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使该受体或其它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
下调(减量调节);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使该受体或其它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减少。
受体内化:受体与其相应的激素结合后, 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入胞过程。下调与 受体内化有关。
转变为激素信息,起着枢纽作用,把神经与体液调 节紧密联系起来。所以,两者组成了下丘脑-垂体功 能单位。下丘经激素)通过轴突联系,形成下丘脑-神经垂 体系统。 *小细胞肽能神经元(促垂体区:内侧基底部): (释放下丘脑调节肽)通过门脉系统联系,形成下丘 脑-腺垂体系统。
(2)抑制胃肠运动 (3)在CNS起递质或调质作用 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44肽)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8bab9d767f5acfa0c7cd74.png)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2.催产素(oxytocin, OXT) 生理作用: 1)促进子宫收缩----妊娠子宫 2)促进乳腺排乳----射乳反射 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射乳反射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第四节 甲状腺的分泌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hyroxine, T4 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2.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血碘过高 碘阻断效应
碘阻断脱逸
血碘过低 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3. 自主神经的调节调节
交感神经---甲状腺轴----------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副交感神经--甲状腺轴--------抑制激素的分泌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第五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 内分泌及维生素D3
GTP cGMP PKG
底物蛋内分白泌系丝统医氨学生酸理学/课苏件 氨酸残基磷酸化
2.胞内受体的介导机制
胞内受体 胞浆受体
核内受体
基因表达学说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
1.激素作用的效应物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 负反馈
效应物
2.神经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3.激素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 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
hypothalamus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内分泌大细胞Magnocellular neuroendocrine cell.MgC. 分布:视上核,室旁核
2.催产素(oxytocin, OXT) 生理作用: 1)促进子宫收缩----妊娠子宫 2)促进乳腺排乳----射乳反射 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射乳反射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第四节 甲状腺的分泌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hyroxine, T4 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2.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血碘过高 碘阻断效应
碘阻断脱逸
血碘过低 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3. 自主神经的调节调节
交感神经---甲状腺轴----------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副交感神经--甲状腺轴--------抑制激素的分泌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第五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 内分泌及维生素D3
GTP cGMP PKG
底物蛋内分白泌系丝统医氨学生酸理学/课苏件 氨酸残基磷酸化
2.胞内受体的介导机制
胞内受体 胞浆受体
核内受体
基因表达学说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
1.激素作用的效应物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 负反馈
效应物
2.神经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3.激素对激素分泌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 下丘脑----垂体束-----神经垂体
hypothalamus
内分泌系统医学生理学课件
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内分泌大细胞Magnocellular neuroendocrine cell.MgC. 分布:视上核,室旁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氨基酸通过膜转运进入细胞内,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加速细胞核内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增加mRNA及蛋白质数量 加强核糖体功能,促进mRNA的翻译过程,增加蛋白质合成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抑制肝糖异生,阻止氨基酸转化成糖
生理学(第9版)
4. 对生长的作用
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分解而参与促进生长作用 分为直接作用(通过胰岛素受体实现)和间接作用(通过促生长因子和胰岛素
引起生物学效应,包括葡萄糖转运,糖原、脂肪及蛋白质的合 成,以及一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生理学(第9版)
(二)胰岛素的生物作用
1. 对糖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 素。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主要通过 减少血糖的来源以及增加血糖的 去路等途径实现的
生理学(第9版)
2. 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生理学(第9版)
2. 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功能关系形成“肠-胰岛轴”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胃肠激素包括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和抑胃肽等。 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功能关系形成“肠-胰岛轴” 生理意义: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生理学(第9版)
二、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 的多肽激素,含有2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 为3.5kD,其中氨基端第l~6位的氨基酸残基 是其生物活性所必需的片段
1.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促进糖异生、抗胰岛素,血糖升高 过多—高血糖,过低—低血糖 蛋白质代谢——肝外蛋白质分解↑,氨基酸入肝,肝糖元合成↑ 过多—肌肉消瘦、骨质疏松、肤薄、淋巴组织萎缩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脂肪酸在肝内氧化↑,有利糖异生 亢进—向心性肥胖
(1)促进脂肪合成和贮存 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 促进进入肝细胞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 (2)抑制脂肪分解和利用 抑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分解,抑制脂肪酸进入血液 机体大多数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脂肪的利用↓
生理学(第9版)
3. 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生理学(第9版)
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
葡萄糖被葡萄糖激酶磷酸化,成为6-磷酸葡萄糖 氧化↑,ATP↑,ATP/ADP比率↑ 细胞膜的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抑制K+外流,
细胞内K+浓度升高 细胞膜发生去极化 激活细胞膜上电压门控的L型钙通道,Ca2+内流↑ 胰岛素分泌颗粒同细胞膜融合,将胰岛素分泌至
1923年 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从狗的胰脏提取胰岛素并用于临床 1958年 诺贝尔化学奖:阐明牛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1977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生理学(第9版)
(一)胰岛素受体及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胰岛素与受体ɑ亚单位结合 受体β亚单位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受体内酪氨酸蛋白激酶 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经过IRS下游信号途径,引发蛋白激酶、磷酸酶的级联反应,
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 进物质分解代谢的激素,动员体内能源物质 的分解供能
血糖稳定机制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主要特点、作用和调节因素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作者 : 付晓东
单位 : 广州医科大学
生理学(第9版)
一、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原料:胆固醇)
生理学内 分泌(第 五至七节
)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第七节 组织激素及功能器官内分泌
重点难点
掌握 1.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熟悉 3.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4.醛固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
重点难点
了解 5.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6.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7.前列腺素的生物学作用 8.瘦素的生物学作用
样生长因子作用实现) 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发挥明显的促生长效应
生理学(第9版)
(三)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 营养物质的调节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
快速分泌:在血糖急剧升高后的5分钟内, 胰岛素的分泌量可达基础分泌水平的10倍
慢速分泌:快速分泌结束,胰岛素又逐渐增 加并在此后的2~3小时达到一个平稳的高水 平,并持续较长时间
分泌过多 库欣综合征
生理学(第9版)
(2)参与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各种有害刺激(感染、缺氧、饥饿创伤、疼痛、精神紧张等)引起血中ACTH、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并产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 意义:提高机体对应激的耐受能力和生存能力
(3)对组织器官活动的影响
细胞外
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血液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水平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及非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对胰岛素分 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氨基酸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与葡萄糖的刺激有协同作用
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大量增加也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作者 : 朱辉
单位 :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生理学(第9版)
胰岛细胞的种类和分泌功能
生理学(第9版)
一、胰岛素
人胰岛素(原)的分子结构
人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残基 的蛋白质激素,分子量5.8kD
胰岛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经两 个二硫键相连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理学(第9版)
胰岛素(insulin)的发现
合成
球状带细胞 – 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 束状带细胞 –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 网状带细胞 – 性激素:脱氢表雄酮和雌二醇
少量糖皮质激素
运输
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75%~80% 白蛋白 15% 游离激素 5%~10%
生理学(第9版)
(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皮质醇、皮质酮)
生理学(第9版)
4. 对生长的作用
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分解而参与促进生长作用 分为直接作用(通过胰岛素受体实现)和间接作用(通过促生长因子和胰岛素
引起生物学效应,包括葡萄糖转运,糖原、脂肪及蛋白质的合 成,以及一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生理学(第9版)
(二)胰岛素的生物作用
1. 对糖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 素。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主要通过 减少血糖的来源以及增加血糖的 去路等途径实现的
生理学(第9版)
2. 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生理学(第9版)
2. 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功能关系形成“肠-胰岛轴”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胃肠激素包括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和抑胃肽等。 胃肠激素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功能关系形成“肠-胰岛轴” 生理意义: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生理学(第9版)
二、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 的多肽激素,含有2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 为3.5kD,其中氨基端第l~6位的氨基酸残基 是其生物活性所必需的片段
1.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糖代谢——促进糖异生、抗胰岛素,血糖升高 过多—高血糖,过低—低血糖 蛋白质代谢——肝外蛋白质分解↑,氨基酸入肝,肝糖元合成↑ 过多—肌肉消瘦、骨质疏松、肤薄、淋巴组织萎缩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脂肪酸在肝内氧化↑,有利糖异生 亢进—向心性肥胖
(1)促进脂肪合成和贮存 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 促进进入肝细胞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 (2)抑制脂肪分解和利用 抑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分解,抑制脂肪酸进入血液 机体大多数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脂肪的利用↓
生理学(第9版)
3. 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生理学(第9版)
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
葡萄糖被葡萄糖激酶磷酸化,成为6-磷酸葡萄糖 氧化↑,ATP↑,ATP/ADP比率↑ 细胞膜的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抑制K+外流,
细胞内K+浓度升高 细胞膜发生去极化 激活细胞膜上电压门控的L型钙通道,Ca2+内流↑ 胰岛素分泌颗粒同细胞膜融合,将胰岛素分泌至
1923年 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从狗的胰脏提取胰岛素并用于临床 1958年 诺贝尔化学奖:阐明牛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1977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生理学(第9版)
(一)胰岛素受体及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胰岛素与受体ɑ亚单位结合 受体β亚单位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受体内酪氨酸蛋白激酶 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经过IRS下游信号途径,引发蛋白激酶、磷酸酶的级联反应,
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 进物质分解代谢的激素,动员体内能源物质 的分解供能
血糖稳定机制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主要特点、作用和调节因素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作者 : 付晓东
单位 : 广州医科大学
生理学(第9版)
一、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原料:胆固醇)
生理学内 分泌(第 五至七节
)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 第七节 组织激素及功能器官内分泌
重点难点
掌握 1.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熟悉 3.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4.醛固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
重点难点
了解 5.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6.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7.前列腺素的生物学作用 8.瘦素的生物学作用
样生长因子作用实现) 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发挥明显的促生长效应
生理学(第9版)
(三)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 营养物质的调节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
快速分泌:在血糖急剧升高后的5分钟内, 胰岛素的分泌量可达基础分泌水平的10倍
慢速分泌:快速分泌结束,胰岛素又逐渐增 加并在此后的2~3小时达到一个平稳的高水 平,并持续较长时间
分泌过多 库欣综合征
生理学(第9版)
(2)参与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各种有害刺激(感染、缺氧、饥饿创伤、疼痛、精神紧张等)引起血中ACTH、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并产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反应 意义:提高机体对应激的耐受能力和生存能力
(3)对组织器官活动的影响
细胞外
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血液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水平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及非必需氨基酸(如精氨酸)对胰岛素分 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氨基酸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与葡萄糖的刺激有协同作用
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大量增加也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
作者 : 朱辉
单位 :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生理学(第9版)
胰岛细胞的种类和分泌功能
生理学(第9版)
一、胰岛素
人胰岛素(原)的分子结构
人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残基 的蛋白质激素,分子量5.8kD
胰岛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经两 个二硫键相连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理学(第9版)
胰岛素(insulin)的发现
合成
球状带细胞 – 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 束状带细胞 –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 网状带细胞 – 性激素:脱氢表雄酮和雌二醇
少量糖皮质激素
运输
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75%~80% 白蛋白 15% 游离激素 5%~10%
生理学(第9版)
(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皮质醇、皮质酮)